A. 美国历史上熔断过几次
美国股市历史上共经历了四次熔断,这四个关键时刻如下:
1. 1997年10月27日,由于1987年股灾后实施的熔断机制首次启动,道琼斯工业指数跌幅达到7.18%,创下了1915年以来的最大跌幅,但熔断后第二天市场反弹明显。
2. 2020年3月9日,受新冠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影响,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7%,触发一级熔断,这是第二次熔断,股市暂停交易15分钟。
3. 3月12日,标普500指数再次触发熔断机制,这是第三次熔断,当日跌幅达到7%,暂停交易时间延长至15分钟。
4. 2020年3月16日,美股开盘即暴跌,触发第四次熔断,标普500指数跌幅达7.47%,市场暂停交易15分钟。这次熔断发生在美联储宣布大幅降息和量化宽松政策之后。
各国熔断机制有所不同,例如美国除大盘熔断外,还设有价格波动限制;法国和日本都有15分钟的暂停交易规则,且对价格波动范围有具体限制。这些措施旨在稳定市场,防止过度波动。
B. 2020年美股熔断的原因分析
在新型冠状肺炎的蔓延下,金融市场也遭受了一定的打击,尤其是美国股市市场。在3月9日到22日的短短两个礼拜之内,美股连续历经了4次熔断,上一次熔断还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生在1997年。
3月9日,美国股市迎来了两周内的第一次熔断,开盘即暴跌,标普500指数跌幅超过7%,触发了一级熔断机制,暂停交易15分钟。接着的两个星期内,美股接连3次触发熔断机制,纳指期货指数双双暴跌,彻底跌入熊市。
此次美股熔断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消极对待疫情、美联储不正当的货币政策操作行为、两大石油国家之间的石油争端以及美国股市十年牛市后的估值偏高,经济泡沫大。
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初期未采取有效措施,助长了病毒及疫情的传播速度和数量,影响了市场信心。美联储在一周内经历了两次美股熔断后,宣布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释放7000亿美元,降息至0.25%,但随后的13天内再次降息,此举加重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导致股市下跌。
两大石油国家之间的石油争端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暴跌,进而影响了美股油气板块。美国股市之前十年处于牛市状态,10年间股价翻了3倍,主要受益于科技巨头的推动,但经济泡沫过大,股市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最终导致股市暴跌。
西方经济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即经济金融化,是美股熔断的另一个原因。金融部门在经济发展中不再服务于实体经济,而是向主流行业靠近,金融市场资金大量留存在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导致金融风险积累。
综上所述,美股熔断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疫情冲击、政府应对失策、货币政策不当、石油市场动荡以及经济金融化等问题。此次熔断不仅是对美国经济的警告,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各国需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促进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