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股行情 > 97年金融危机美股

97年金融危机美股

发布时间:2022-03-31 15:46:30

1. 索罗斯在的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是怎么赚钱的

简单的说,索罗斯向美国借入大量泰铢,之后和其他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大幅贬值,他就可以以很低的汇率买入泰铢,再还给美国,从中赚钱。

用数字来说会比较好理解。
假如1美元等於1泰铢,索罗斯借入30亿泰铢,之后抛售泰铢变成30亿美元,同时与其他基金经理也大量抛售泰铢,泰铢大幅贬值。贬值後,1美元等於10泰铢,索罗斯再用3亿美元买入30亿泰铢还钱。从中索罗斯就赚了27亿美元

2. 1997年东南亚的金融风暴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场危机首先是从泰铢贬值开始的,1997年7月2日.泰国被迫宣布泰铢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当日泰铢汇率狂跌20%。和泰国具有相同经济问题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迅速受到泰铢贬值的巨大冲击。
7月11日,菲律宾宣布允许比索在更大范围内与美元兑换,当日比索贬值11.5%。同一天,马来西亚则通过提高银行利率阻止林吉特进一步贬值。印度尼西亚被迫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比价,印尼盾7月2日至14日贬值了14%。
继泰国等东盟国家金融风波之后,台湾的台币贬值,股市下跌,掀起金融危机第二波,10月17日,台市贬值0.98元,达到1美元兑换29.5元台币,创下近十年来的新低,相应地当天台湾股市下跌165.55点,10月20日。台币贬至30.45元兑1美元。台湾股市再跌301.67点。台湾货币贬值和股市大跌,不仅使东南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剧,而且引发了包括美国股市在内的大幅下挫。
10月27日,美国道·琼斯指数暴跌554.26点,迫使纽约交易所9年来首次使用暂停交易制度,10月28日,日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股市分别跌4.4%、7.6%、6.6%、6.7%和6.3%。特别是香港股市受外部冲击,香港恒生指数10月21 H和27日分别跌765.33点和1200点,10月28日再跌1400点,这三大香港股市累计跌幅超过了25%。
11月,韩元汇价持续下挫,其中11月20日开市半小时就狂跌10%,创下了1139韩元兑1美元的新低;至11月底,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了30%,韩国股市跌幅也超过20%。
与此同时,日本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深,11月日本先后有数家银行和证券公司破产或倒闭,日元兑美元也跌破1美元兑换130日元大关,较年初贬值17.03%。
从1998年1月开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重心又转到印度尼西亚、形成金融危机第四波。
1月8日,印尼盾对美元的汇价暴跌26%。
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从事巨额投资业务的香港百富勤投资公司宣告清盘。同日,香港恒生指数暴跌773.58点,新加坡、台湾、日本股中分别跌102.88点、362点和330.66点。直到2月初,东南业金融危机恶化的势头才初步被遏制。

3. 87年及08年金融危机中美股下跌比例是多少

1987年10月19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爆发了史上最大的一次崩盘事件,道琼斯工业指数一天之内跌幅达22.6%,由于没有熔断机制和涨跌幅限制,许多百万富翁一夜之间沦为贫民,这一天也被美国金融界称为“黑色星期一”。美股研究社报道1988年10月19日,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约股票交易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2008年8月8日,道指以11734.32收盘,标普以1296.32收盘,纳指以2414.10收盘。


4. 香港97年金融危机

1997年1月份,以乔治·索罗斯为首的国际投机商开始对觊觎已久的东南亚金融市场发动攻击,开始抛售泰铢,买进美元。泰铢直线下跌。其目的很明确:搅乱东南亚金融市场,以图混水摸鱼,狠捞一笔。而东南亚一些国家房地产、外汇储备、金融市场管理的混乱与失控,给投机者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吃柿子挑软的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是:先从最不堪一击的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入手,进而搅乱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最后攻占香港,以图造成他们无坚不摧的印象,击溃市场信心,引发"群羊"心理。
拓展资料:
1、从1998年8月14日起,香港政府连续动用港币近千亿,股市、期市、汇市同时介入,力图构成一个立体的防卫网络,目的在托升恒生指数,不仅要让炒家在抛空8月期指的作业中无利可图,更要使他们蚀本,知难而退。8月27日,8月份期货结算前夕,特区政府摆出决战姿态。
2、香港政府在这两星期托市行动中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集中收购了香港几大蓝筹股公司的股票,预计港府自前持有相当于香港股市2100亿美元总市值的4%股票,成为多家香港蓝筹股公司的大股东。
3、在香港抵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中央政府给予大力支持,首先是中央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在与国际炒家决战的关键时刻,中央政府派出两名央行副行长到香港,要求香港的全部中资机构,全力以赴支持香港政府的护盘行动,成为香港战胜金融风暴袭击的坚强后盾。
4、在整个亚洲金融危机中,唯一顶住了索罗斯的进攻而没有经济崩溃的就只有回归后的香港,保住了香港几十年的发展果实。当时索罗斯发动世界舆论(包括香港舆论),大肆攻击香港政府“行政干预市场”违反市场经济规则,要是当时香港特区政府及中央政府屈服于世界的舆论压力而不运用宏观调控进行入市干预,那将酿成大祸。

5. 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什么情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放弃固定汇率制,此举如巨石投水,掀起千层波澜,引发了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就在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的当天,泰铢与美元的汇率大幅度下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这股金融风波蔓延到与泰国经济紧密相连的其他东南亚国家,紧接着印度尼西亚盾、菲律宾比索、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下跌。危机迅速波及到亚洲其他金融市场,造成一场亚洲金融危机。

这场亚洲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全球经济背景。但是,最直接原因是国际金融投机机构在亚洲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尤其是美籍犹太人索罗兹的量子基金会。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7月28日的一次国际会议上,愤怒地指责索罗兹等国际金融投机家是“外国野兽在蓄意破坏马来西亚经济”。

索罗兹扬名世界始于1992年,他对英镑的狙击最终使英镑贬值、欧洲统一货币进程受阻,而索罗兹却进账10亿美元。在这次东南亚各国的金融危机中,混水摸鱼的他又在趁火打劫中赢得了20亿美元。

10月下旬,金融风暴掀起第二波。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10月17日,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其股市也一泻千里,对港币和香港股市形成压力;10月21日,美国摩根斯坦利银行将该行在亚洲的投资由2%降为0,顿时掀起了冲击港币的风波。港股大幅下跌,甚至跌破9000点大关。

国际炒家在香港汇市和股市期指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猛烈狙击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企图再次大捞一把。为扼制国际游资疯狂的投机,香港金融管理局针锋相对,果断地采取临时应急措施,给国际炒家给予迎头痛击。10月29日,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市场信心由此恢复,恒生指数强劲飚升,重上万点大关。这场惊心动魄的大会战以香港的胜利而结束。

受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影响,韩国金融形势于11月开始出现严重恶化,形成亚洲金融危机的第三波。11月17日,政府金融改革法在国会未获通过,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汇率创出1008∶1的历史纪录,股指下跌不止,此后人们疯狂抛售韩元,抢购美元。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危机暂时得到控制。但到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进一步下跌,股指也跌至350.68的历史新低点。金融危机对韩国的经济领域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一些著名的电子、汽车、钢铁企业集团都纷纷陷入困境。

韩元危机的深化使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经济深受冲击,坏账、呆账大量增加。10月,京都协荣银行破产;11月,三洋证券公司、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德阳城市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破产;11月24日,日本四大证券公司之一,具有百年历史的山一证券公司宣布破产,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宗破产案……

至此,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进入1998年,印尼的金融风暴再起,人们将其称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第四波。印尼政府于1998年1月宣布预算方案中部分放松银根,以挽救印尼经济,此举激怒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和美国。国际炒家乘机出击印尼,使印尼盾再次一泻千里。印尼出现政治经济社会大动荡局面,甚至进而导致新元、马币、泰铢、菲比索纷纷暴跌。直到4月8日印尼和IMF就一份修改后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多年来一直陷于泡沫经济困境的日本,由于与东南亚关系密切更是雪上加霜。新出现的大量呆账、坏账将不少日本银行推至破产的边缘,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开始一路下滑,到1998年6月中旬,日元汇率再度大幅下跌,标志着亚洲金融危机进人第五波。国际金融形势随之更加捉摸不定,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亚洲金融危机的第六波始于1998年8月初,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大规模冲击。港府随后突然出手,予以回击。金管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期市,大量收购蓝筹股和期票,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巨额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同时提高银行隔夜拆息率,夹攻国际炒家。经过1个月的苦斗,国际炒家们损失惨重,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美梦破灭,灰溜溜地撤出香港金融市场。

到8月份,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波动,这是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的标志。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发表声明,将扩大卢布兑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并且暂停国债券交易,同时推迟偿还外债。此举一出,俄股市和汇市急剧下跌。随后,美欧股市和汇市出现全面剧烈波动,这场金融危机后来还扩散到拉美地区。

亚洲金融危机迅速蔓延亚洲、美洲等新兴市场地区,其影响的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忧虑,促使各国经济学家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反思,并且开始寻求避免经济危机的“多米诺效应”的方法。

中国政府在这场危机中顶住巨大压力,维护人民币的稳定,为亚洲经济的稳定、帮助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家走出困境作出了重大的牺牲。

6. 美国有个超级富豪叫索罗斯的说是华尔街金融大鳄。据说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他造成的。使很多人破产还有

首先索罗斯是金融大鳄不是他自己说的,是外界给他的评价。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不是他造成的,他只是推波助澜了下,亚洲金融危机是以泰国、香港为主的经济出现了很大的泡沫,过度推高经济水平,脱离实体经济支撑,导致空中楼阁,这样的泡沫经济迟早要出问题,迟早泡泡会爆,索罗斯只是把他戳爆,那样只是比自己爆更疼更猛而已,当年最惨的是泰铢,因为投机商很多,而且高杠杆,所以当泰铢狂贬值的时候,他们就亏的什么都没有了,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自杀了。亏到什么程度呢,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A君用100万看好泰铢上涨,因为有杠杆的原因,A投机了100万,但我有10亿的合约,当泰铢段时间狂跌的时候,短短几分钟你就损失了100万,而且还要赔10亿,或者更多,你说你能受得了?赔不出来么就自杀好了~

7. 索罗斯是如何在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获利的

先买入大量小国家货币,推高汇率,等当地货币大幅升值后,通过外汇市场买入大量空间,用自己持有的本地货币猛砸,同时发布利空消息,使当地货币大幅贬值,自己在外汇空单上获利,但对于亚洲小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许多国家货币现在都还没有升回去。

索罗斯向美国借入大量泰铢,之后和其他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铢,泰国汇市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铢大幅贬值,他就可以以很低的汇率买入泰铢,再还给美国,从中赚钱。

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1美元等于1泰铢,索罗斯借入30亿泰铢,之后抛售泰铢变成30亿美元,同时与其他基金经理也大量抛售泰铢,泰铢大幅贬值。贬值後,1美元等于10泰铢,索罗斯再用3亿美元买入30亿泰铢还钱。从中索罗斯就赚了27亿美元。

(7)97年金融危机美股扩展阅读: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

现任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和开放社会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务委员会董事会前成员。在美国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而闻名。

其一生率领的投机资金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翻江倒海,刮去了许多国家的财富。

2015年1月22日,乔治·索罗斯宣布终极退休。以后他不再管理投资,将全力推动慈善事业。

2018年12月,乔治·索罗斯获得2018年FT(英国《金融时报》)年度人物。

8.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为什么没有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美国在其中做了什么贡献

美国的贡献就是他发起的亚洲金融危机,赚了无数的钱,香港股灾也是他们干的,还好在大陆政府的支持下,香港挺了过去。

9.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到底是咋回事

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
1、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
短期资金大量进出: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
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
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
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迅速采取了有力的调控措施,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但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
2、危机蔓延至东北亚
从1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
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帐和坏帐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
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3、危机深化并波及俄罗斯、巴西
199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造成的巨大杀伤力不断显现,大多数东亚国家的经济跌入谷底。
尽管各国的货币都已大幅度贬值,但出口仍呈下降趋势。
内外投资也呈持续减少的态势:在国内,由于金融危机造成高利率和货币贬值,私人投资者极其谨慎;海外投资由于担心金融危机造成东亚地区投资环境的恶化,进入的数量锐减,而大量本地资金却因对本地区经济前景捉摸不定而逃逸。
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 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 。
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
1998年8月,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俄罗斯、俄股市、汇市猛泻。之后不久,巴西金融市场持续动荡汇市和股市大泻。俄罗斯和巴西的金融动荡表明亚洲金融危机已对世界金融市场产生破坏性影响。

10. 97年亚洲金融危机始末 索罗斯行动全过程

第一阶段

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引发一场遍及东南亚的金融风暴。

当天,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7%,外汇及其他金融市场一片混乱。在泰铢波动的影响下,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相继成为国际炒家的攻击对象。

1997年8月,马来西亚放弃保卫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坚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冲击。印尼虽是受“传染”最晚的国家,但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移师国际金融中心香港,矛头直指香港联系汇率制。台湾当局突然弃守新台币汇率,一天贬值3.46%,加大了对港币和香港股市的压力。

1997年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数大跌1211.47点;28日,下跌1621.80点,跌破9000点大关。面对国际金融炒家的猛烈进攻,香港特区政府重申不会改变现行汇率制度,恒生指数上扬,再上万点大关。

1997年11月中旬,东亚的韩国也爆发金融风暴,17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跌至创纪录的1008:1。21日,韩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援,暂时控制了危机。但到了12月13日,韩元对美元的汇率又降至1737.60:1。韩元危机也冲击了在韩国有大量投资的日本金融业。

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银行和证券公司相继破产。东南亚金融风暴演变为亚洲金融危机。

第二阶段

1998年初,印尼金融风暴再起,面对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印尼制定的对策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将实行印尼盾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联系汇率制,以稳定印尼盾。此举遭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美国、西欧的一致反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扬言将撤回对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经济大危机。

1998年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价跌破10 000:1。受其影响,东南亚汇市再起波澜,新元、马币、泰铢、菲律宾比索等纷纷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就一份新的经济改革方案达成协议,东南亚汇市才暂告平静。

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与之关系密切的日本经济陷入困境。日元汇率从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兑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兑1美元;5、6月间,日元汇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兑1美元的关口。随着日元的大幅贬值,国际金融形势更加不明朗,亚洲金融危机继续深化。

第三阶段

趁美国股市动荡、日元汇率持续下跌之际,国际炒家对香港发动新一轮进攻。恒生指数跌至6600多点。香港特区政府予以回击,金融管理局动用外汇基金进入股市和期货市场,吸纳国际炒家抛售的港币,将汇市稳定在7.75港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

一个月后,国际炒家损失惨重,无法再次实现把香港作为“超级提款机”的企图。国际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时,在俄罗斯更遭惨败。俄罗斯中央银行8月17日宣布年内将卢布兑换美元汇率的浮动幅度扩大到6.0~9.5:1,并推迟偿还外债及暂停国债券交易。

1998年9月2日,卢布贬值70%。这都使俄罗斯股市、汇市急剧下跌,引发金融危机乃至经济、政治危机。俄罗斯政策的突变,使得在俄罗斯股市投下巨额资金的国际炒家大伤元气,并带动了美欧国家股市的汇市的全面剧烈波动。到1998年底,俄罗斯经济仍没有摆脱困境。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

(10)97年金融危机美股扩展阅读

爆发原因

1、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可持续,产业政策运用失当导致产品、企业和产业结构不合理。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发表的《东亚奇迹的神话》中就质疑了亚洲四小龙的增长模式,东南亚其他国家也面临类似问题,即经济主要依赖资本的积累和密集的劳动力投入,缺乏真正的知识进步和技术创新,也缺乏有效的制度支持。

客观来说,过去20年里,东亚地区这一增长模式虽然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各国吸取了教训,实施了更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冒进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因而没有再次爆发危机。这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速没有回到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

2、东亚各经济体过度依赖出口。东亚各经济体普遍采取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容易受到外部需求的影响。过去20年里,东亚经济体降低了对欧美国家外部需求的依赖程度,中国作为亚洲国家重要需求来源方的作用在上升。

一方面,增加了东亚经济体的外需来源,使它们的经济基本面更加稳固;另一方面,当其他外需引擎出现问题时,中国的外需能够发挥“缓冲器”作用,这一点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及随后的欧债危机爆发后得到充分体现。

3、“三元悖论”的冲突。“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固定汇率、资本的自由进出这三个目标不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个目标,而放弃另外一个目标来实现调控的目的。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大多数东亚经济体采取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同时,在未经任何测试和防范的前提下贸然开放本国资本项目,导致国际资本大幅流动,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经济体普遍加强了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本地区的负面冲击。

4、经济协调与危机救援机制缺乏。实行单一的钉住美元汇率而缺乏区内汇率的有效协调,加剧了危机对区内国家的冲击。危机发生后,区内国家竞相实行货币贬值,形成恶性循环,则加速了金融危机的扩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危机救助中的不佳表现也广受诟病。因此,危机发生后,国际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改革IMF的声音,东亚地区也启动了本地区的财金合作进程。

阅读全文

与97年金融危机美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样查新三板股票解禁 浏览:472
新三板5月设独立交易系统 浏览:780
黄岩模具上市公司 浏览:884
微博炒股大v靠谱 浏览:869
股票603118现在价格 浏览:928
乐凯胶片开盘涨停 浏览:867
集合竞价挂涨停版会如何 浏览:193
今日赛轮股票价格 浏览:977
渠道炒股 浏览:67
制氢上市公司龙头股 浏览:422
韩国最贵股票价格排名 浏览:51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外文文献 浏览:475
涨停买点指标源码 浏览:51
科创科创板的股票代码 浏览:596
带炒股的手表 浏览:729
新型材料的上市公司 浏览:157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上市公司 浏览:883
河北有那些银行上市公司 浏览:710
炒股10万本金月入 浏览:204
十全十美炒股战法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