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大股东要减持股票都有哪些原因
你好,减持股份是指股份公司股票的持有者对所持有的股票部分进行转回卖,减少对该公司的控股答权。
上市公司减持即减仓是指卖掉一部分的股票,从中赢取利润。一般来说,大股东以及重要股东减持上市公司股票的行为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
一方面可能是公司由于缺钱用减持来补漏洞,或是有对公司的未来不看好的可能性进行减持,这种情况属于较麻烦的,对普通散户来说是不好的信号;另一方面是,在牛市大涨的情况下,重要股东却进行减持,那么散户们也要关注了,因为这可能是公司股价已经被高估,出现了泡沫情况,进行及时退市。
还有种情况就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重要股票持有人以及公司高管进行纯粹的套现行为,正常情况下,长期影响不大,但是这种情况短期可能影响价格波动。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B. 什么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什么行为可以算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这是常识啊,就是大股东在没有向其它股东交代的情况下拿了原本属于公司的钱,有时也会有大股东以公司作担保来为他自己货款,这些都是违法的行为!
C. 控股股东的股东行为
控股股东可以对公司运作施加重大影响,根据《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规定,控股股东需要规范以下行为:
(1)控股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改制重组时应确保分离社会职能、剥离非经营性资产,非经营性机构、福利性机构及其设施不得进入股份有限公司。
(2)控股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对其所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应严格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控股股东不得损害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其特殊地位谋取额外的利益。
(3)控股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的提名,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
(4)控股股东不得对股东大会人事选举决议和董事会人事聘任决议履行任何批准手续;不得越过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免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5)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决策应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依法作出。控股股东不得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及依法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
(6)控股股东与股份有限公司应实行人员、资产、财务、机构和业务分开、各自独立核算、独立承担责任和风险。
在公司实际运作中,有大量关联关系存在,其中有些不规范的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利益。所谓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不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如违反此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行为必须依法予以规范。例如,公司为公司股东(含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大会决议。在此种情况下,股东或者受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D. 控股股东的行为规范有哪些
根据《公司法》第216条(二)的规定: 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回百分之五十以答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E. 上市公司的一些大股东在非市场上进行股权交易行为
首先可来以确定的是,自二级市场包括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两部分,沪深两个交易所是有形市场,而你说的情况应该算是无形市场上的交易。如果没有什莫特殊情况(如法律禁止或公司章程不允许等)大股东可以买卖股票。比如有一些上市公司重组,这里面就会涉及大股东股权的转让问题,在这期间一般在交易所是停止交易的,不会让中小投资者插手的,所以这种做法并不违法。微软想收购雅虎可能也会涉及无形市场的,不然也没必要和大股东谈判。
而且在交易市场也不是想买多少就买多少。要有卖家并且价钱合适才能成交。
理论上讲,你买了股票就是公司股东,可以参加股东大会来影响董事会,若有反对意见当然可以提。但是能量有限,而且成本太高。最实际的做法(也是无奈之举)就是用脚投票(卖出股票)了。
F. 什么是控股股东 控股股东的行为
(1)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负有诚信义务。控股股东对其所控股专的上市公司应严格属依法行使出资人的权利,控股股东不得利用资产重组等方式损害上市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其特殊地位谋取额外的利益。
(2)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候选人的提名,应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控股股东提名的董事、监事候选人应当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决策、监督能力。控股股东不得对股东大会人事选举决议和董事会人事聘任决议履行任何批准手续;不得越过股东大会、董事会任免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3)上市公司的重大决策应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依法作出。控股股东不得直接或间接干预公司的决策及依法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损害公司及其他股东的权益。
G. 我国上市公司中为什么存在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
这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有关系。证券市场建立之初,那时公司法还没颁布施行版,公司治理还不完善,权公司上市的目的是为国有企业解困。既然是解困,那国有企业(大股东)通过子公司(上市公司)筹款是光明正大的合法的。后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开始逐步考虑含有中小股东上市公司的利益,认识到上市公司的利益也不容侵占,于是逐步实行了公司法,禁止大股东因占用上市公司而侵犯中小股东利益。所以现在是非法的,但是历史原因,大股东的清偿还款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大股东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完全解决。但好多公司已经解决了,如直接还款、整体上市、重组等,相信会越来越少的。
H. 大股东控制的行为分析
大股东控制破坏资本市场、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的手法
在我国目前的股权结构下,当国家股成为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时,通常会产生政企不分,导致企业目标政治化,公司治理的结果往往是上市公司演变为大股东的“金库”,大股东与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联手,通过关联交易等手段无偿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最终为保留公司形象与在资本市场上的相应资格,编制出虚假报告欺骗中小股东;当不法分子成为一股独大的控股股东时,通常将不可避免存在公司治理的缺陷,导致大股东疯狂地掠夺公司财产,并通过编制虚假报告掩盖其侵吞其它股东利益的行为,破坏公司发展。以上两种大股东控制主体不一样,但控制手法大致相同,具体有以下几种:
手法之一,是庞大的集团先注册登记一个同名但性质不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变为股份公司)的公司,由集团注入资产推动股份公司上市融资,集团顺当地成为上市公司的母公司、第一大股东,然后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分红等各种方式将资源回送给集团,留给市场的上市公司最后经常只剩下一个债务负担相当沉重的 “壳”,这个债务“壳”却要中小股东一起来负担。
手法之二,是大股东勒令上市公司为其提供债务担保或质押,结果大股东将担保或质押来的资源挥霍殆尽,作为担保或质押方的上市公司最终被一同端上被告席偿还大股东的债务。现在ST尤其是PT公司的问题大多源于此,如曾被作为公司购并经典案例的“恒通”收购“棱光”。
手法之三,是通过大量的关联方交易或重组,将集团的劣质资产,或者价值很低的资产通过所谓的“评估”跃身一变成为优绩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以抵冲集团对上市公司的欠款或直接套回上市公司的资金,金额上亿元甚至十几亿元。如典型的“粤宏远”为其评估的公司“反水”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