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市公司和IPO的是什么关系
不应对IPO询价制期望过高
最近,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IPO询价制度,从规范新股发行的询价程序、定价机制及发行方式的角度看,这一制度对A股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制度顽疾,A股市场的定价机制就始终会存在问题,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估值标准。
成熟市场股市定价功能之所以比我国的A股市场更为有效,源于股市定价机制生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对于二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和价值发现功能,目前讨论较多,各方认识也比较一致,即认为在既定的股市环境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可以有效消除市场的定价偏差。
其实,从股市定价效率角度看,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二级市场,甚至比二级市场更为重要。如果一级市场没有充分套利的机制,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也将被大大削弱。例如,假设某只股票的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同时股价也将相应回落。显然,这种套利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有二,一是增发可能压低股价,造成股东原有财富缩水,从而使获利下降,甚至得不偿失;二是市场可能据此发现该股股价高估进而沽出股票,导致股价进一步下滑,股东财富进一步缩水。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增发新股的信息反应机制。大股东减少持股的信息反应机制也与此类似。
综合起来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有助于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增强和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金筹集功能;一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则有助于减少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补充和完善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同时,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还可以有效抑制大股东的过度融资行为,从而使市场均衡得以维持。
当前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二级市场套利功能的不完善,甚至也不在于流通股的一级市场定价机制问题上,而在于一级市场整个套利功能的缺失。而造成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缺失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框架内,占据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价格不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因此,如果某只股票的非流通股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但是,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成熟市场中股东在一级市场从事套利交易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现在都不再是问题了:首先,增发有可能压低流通股的二级市场价格,但是非流通股价格早已锁定,故此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只要新股增发价格高于非流通股的锁定价格,增发新股即可获利,非流通股股东财富不受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无关。
以某大型企业增发案为例,增发前总股本125.12亿股,流通股为18.77亿股,它对2004年的盈利预测为每股0.66元,中报业绩为0.38元;如果按照增发50亿新股,增发后170亿股本摊薄的每股盈利计算,宝钢增发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大,原有的流通股股东财富缩水,但这跟大股东没有什么关系。非流通股股东可以享有一级市场的套利收益,却无需承担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一级市场套利功能因而失效。
从这个角度看,A股市场的根本问题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导致制度内生性的市场均衡缺失,市场无法自发达到均衡。因此,搁置股权分置问题,则无法消除大股东因不承担一级市场套利风险而形成的过度融资冲动,就不可能找到制度内生的市场均衡,从而也就不可能解决A股市场定价机制失效、估值标准迷失的问题。任何单边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的改革,只可能是"空中楼阁",最终的效果必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IPO询价制度也许有助于压低新股发行价格,解决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问题,从而在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对IPO的收益与风险进行重新配置。但是,它并没有对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风险收益的整体差异进行重新配置。
由于没有解决一级市场内生套利风险缺失的问题,IPO询价制度不能形成对大股东增发配股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非流通股股东仍然会极度热衷于增发配股。如果不对新股发行的行政管制,A股的增发配股仍将频繁发生。因为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一级市场的套利机会始终没有消除,市场始终远离均衡。为抑制非流通股股东过度融资,就仍然不得不对一级市场进行低效的强制性准入监管。但是,由于流通股股东现在已经了解到增发配股对二级市场及其切身利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非对称分布。因此,市场一旦有新股发行传闻,股价仍会立即下行,股市筹资功能萎缩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对于如何确立A股估值标准、解决定价机制失效、筹资功能萎缩和新股跌破发行价等问题的答案也就再清楚不过了:根本的解决之道显然不在于对股市制度进行零敲碎打式的小修小补,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天生的制度顽疾,因此,我们也不该对IPO询价制度抱过高的期望。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改变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真正建立起股票一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完善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这才有可能重塑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使A股市场能够在持续套利交易过程中自发达成其内生性的市场均衡。
B. IPO和公司上市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区别如下:
①定义不同
狭义的公司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②发行股票
公开发行股票是由中国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股票是生产货物是工厂,因此也被称之为一级市场,上市公司是由交易所审核的。上市是交易货物是市场,公司在上市之后的交易,被称之为二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之后企业的资格得到认可,这种时候企业一般就会要求上市。
③股份
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IPO只是公司上市的一种方式,IPO是狭义上的公司上市,广义的公司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中国公司上市的方式有三种:
①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上市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B股)
②中国公司直接到境外证券交易所(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H股)
③中国公司间接通过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并以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2)上市公司ipo扩展阅读:
IPO发行要求有: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4、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首次公开募股_网络
上市公司_网络
C. “IPO”上市是什么意思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1]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专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属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D. 已经上市公司可以IPO 么换句话说IPO是不是只有“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这一个途径。
首次公开来募股简称IPO:是源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发行后该公司不一定能够上市。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E. 在中国公司上市一定要IPO吗
公司上市除了IPO的方式,还可通过对已经上市的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即承担上市公司的部分债务或全部债务“借壳上市”。这种案例举不胜举。
还有一种是集团公司借壳已经上市的子公司实现整体上市。例如目前正在计划整体上市的“广州医药集团”的整体上市,借壳公司为600332广州药业和000522白云山A两家公司。
F. 什么是上市公司的IPO
IPO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英文简称
IPO是指没有上市的公司
已经上市的公司没有IPO
G. IPO是什么意思
IPO是英文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的简称,中文释义是首次公开募股,指的是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对应于一级市场,大部分公开发行股票由投资银行集团承销而进入市场,银行按照一定的折扣价从发行方购买到自己的账户,然后以约定的价格出售,公开发行的准备费用较高,私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部分规避此类费用。
这个现象在九十年代末的美国发起,当时美国正经历科网股泡沫。创办人会以独立资本成立公司,并在牛市期间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IPO)。由于投资者认为这些公司有机会成为微软第二,股价在它们上市的初期通常都会上扬。
不少创办人都在一夜间成了百万富翁。而受惠于认股权,雇员也赚取了可观的收入。在美国,大部分透过首次公开募股集资的股票都会在纳斯达克市场内交易。很多亚洲国家的公司都会透过类似的方法来筹措资金,以发展公司业务。
H. 公司IPO上市一般需要多少时间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专,总体时间为一年以属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I. IPO与上市的关系
你好,的全部名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的是首次公开募股,或者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一种方式。而股票上市指的就是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中向社会的投资者们发售股票,然后募集资金的一个过程。
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
企业上市方式有三种:
1、中国境内上的话就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分别是A股股票或B股股票。
2、中国公司都是到境外的交易所去上市股票,比如说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3、中国公司都是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然后通过改公司的名义到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增发股票,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把钱投资到公司里面来,同时给他们些新的股票,让他们有参与公司分红的权利。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就简单的把IPO理解为上市了,不过作为专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了解两者的差别,虽然这对于大家的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是体现你投资水平的一个点。
ipo之后一定能上市吗?
对于炒股的人都知道,新股发行称为IPO,提到IPO就不能不说上会和过会。IPO上会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将在发审委的定期会议上审核,如果通过公司即可发行股票,没有通过则不能通过股票市场融资。
IPO过会也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出IPO申请,获得通过称为过会,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新股发行需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证监会开会讨论对提出IPO申请的公司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IPO公司获得上市资格,这个过程就是IPO上会以及过会。当然,IPO不一定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被否的IPO申请不具备上市资格。
上会被否,股票就不能上市,到二级市场流通,普通投资者不能购买。通过之后,由签订合同的主承销商和分销商(证券公司)来完成股票的分销工作,IPO日期公布之后,大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购买股票了。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J. 什么是 IPO 上市
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IPO破发就是指股票上市当日跌破发行价。公募:向公众发行股票。上市只是统称,学名就叫公开募股(当然这中间还分巡演,就是让一些大的基金公司购买股票,剩下的会放到公开的市场去卖,以便散户或者机构购买)。
拓展资料:
IPO就是首次公开发行。什么叫做发行呢,就是增发股票,就是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把钱投资到公司里面来,同时给这些投资者一些新的股票,允许他们以后参加企业的分红。
IPO和上市经常是紧密联系的,尤其我们国家的证券法规定上市之前必须要进行公开发行,没有公开发行的企业也不能上市,所以两者几乎是捆绑在一起了。但是从法律上讲,这还是两个环节,公开发行在先,上市在后。IPO破发是指上市交易的股票价格,比发行时候投资者投资的股票价格要低,跌破发行价了,成为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