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在市场上圈钱
股价无论怎样暴跌,都无法伤害到公司的经营主体,但是,股价暴涨却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那就是增发与配股。
股票首次发行时,发行价通常都是很低的,而股票的面值是1元,所以只要发行价高于1元,公司就能立即获利大量的现金。
增发或配股的价格是根据市价确定的,之所以人们喜欢称上市公司的融资是圈钱行为,就是因为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拼命的高价发行、高价增发或配股。高价发行,投资者可以不买,但高价增发或配股,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却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强行的再圈钱。
⑵ 关于上市公司如何从股市上圈钱
股价无论怎样暴跌,都无法伤害到公司的经营主体,但是,股价暴涨却能够为公司带来巨大的利益,那就是增发与配股。
股票首次发行时,发行价通常都是很低的,而股票的面值是1元,所以只要发行价高于1元,公司就能立即获利大量的现金。
增发或配股的价格是根据市价确定的,之所以人们喜欢称上市公司的融资是圈钱行为,就是因为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拼命的高价发行、高价增发或配股。高价发行,投资者可以不买,但高价增发或配股,持有公司股票的投资者却根本无法阻止这种强行的再圈钱。
⑶ 上市公司怎么圈钱
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者他人投入到企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投入金额上超过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如果是发行的股票的话,也就是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票面值总额的数额。公司通过股票筹到的钱在公司运转的过程中会转入固定资产,应收账款等会计科目。比如你建了一栋楼,在资产负债表上固定资产会增加,而资本公积就会减少。有人利用这点圈钱,就是谎称自己进行了某项投资,做账时将资金转到其它科目,但其实这项投资是不存在的,钱就被他自己吞了,但账还是平的。
⑷ 上市公司是如何利用股票炒作圈钱的
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
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特殊背景为过度“圈钱”提供了土壤
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管理层采取渐进式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学术界早已经进行了阐述,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背景去揭示这个问题。
过度“圈钱”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形成的企业“投资饥渴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软预算约束在没有得到彻底改进的情况下,过度“圈钱”行为也就难免,而且关键是在我国传统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企业原有的“投资饥渴症”意识并没有因为增加几个社会股东而削弱。今年股票发行方式由计划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规定等措施,这些都是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行为的。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虽然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这里我们还是以较为关心股东利益、市场口碑较好的飞乐音响作为例子来分析。如果我们剔除市场主力运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该公司上市10多年来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转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级市场运作的口味,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乐音响这10多年来均以现金分红,目前其股价复权还能是1150元以上吗?!而且如果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往往被市场人士戴上“资本运作意识”不强的帽子(这些股票在市场上一般被喻为“ 瘟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也纷纷到国内市场“圈钱”也不无国内二级市场高亢的情形有关(可以想象中国石化、华能电力在香港二级市场分别仅仅值1个、4个多港币,而国内首次发行价则分别为4.22元和7.95元,傻瓜都会愿意到国内融资)。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还要考虑投资者结构。换句话说,求富心切的二级市场氛围助长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产生。
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或规则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钻到了空子。以上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及规则本身只能通过逐步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制度不全或者监管不严,譬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部分内容虽然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但修改速度太缓慢。应当说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律法规这种现状也不应大惊小怪。要知道西方发达股票市场制度和规则目前来看是比较健全的,然而是经过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变形后有的就成了解困项目),所以制度与规则偏向融资者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产权经济学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国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贫、三年亏”短期运作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确与一些企业借国有企业改制为借口而从市场上大捞一把的情形有关。一些企业集团通过下属公司上市后圈钱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最令市场深恶痛绝。一些上市公司“圈钱”后大变脸,更能揭示这里的奥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苏上市公司后上市后在97年前虽然给投资者也洒过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国企解困三年攻坚战以纺织业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发的额度,增发后便出现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增发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被其大股东挪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⑸ 上市公司如何圈钱的
圈钱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是公开增发新股,但这种方法很容易被股东大会否决,所以很多公司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来圈钱。行情不好的时候,定向增发也没有人买了,这时会先用可转债的方式圈钱。最典型的例子是南山铝业,发债发了3次,圈了100多亿
⑹ 如何理解上市公司的“圈钱”
绝大多数上市公司并无违法行为。动机也并非私利。
一上市就套现之类,很少的。
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⑺ 上市公司怎样从股票圈钱
上市公司高溢价发行愈演愈烈
自从ipo恢复以来,上市公司高溢价发行股票愈演愈烈。我看了以下,在主板市场上,除了四川成渝之外,新股发行价好像没有市赢率低于30倍的上市公司,其中,中国建筑、光大证券、奥飞动漫、太阳电缆、湘鄂情的发行价收益率均超过50倍。
至于刚刚露面的创业板,新股发行价更是高得离谱,鼎汉技术的发行价收益率竟然高达82.22倍。对于ipo的高溢价发行,市场上警觉之声不绝于耳。可是,也听到这样一种声音,认为高溢价是市场的选择。不错,高溢价是市场给出的,但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样的市场给出的。现在的中国证券市场,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竞争性市场,在市场选择某一上市公司之前,"有关部门"先要选择上市公司。
如果真的任由市场给予ipo定价,也好,干脆就来一个彻底的市场化。只要符合条件,任何一家企业,想上市就上市,想什么时候上市就什么时候上市,企业千军万马杀进股票市场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说高溢价,我看,ipo恐怕很难溢价,甚至想平价发行都困难,能够以较低折价将股票发行出去就谢天谢地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当然希望ipo价格越高越好。超额募集多少资金,都有"后备项目"承接。实在没有后备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总可以了吧。流动资金多了,还怕用不掉吗?不让豪华装修,多发些工资总可以吧。事实上,溢价发行ipo本来未可厚非,但过度溢价却有问题了。想一想,次贷危机之所以拖垮美国经济,并不是美国的金融资产存在了泡沫成份,泡沫本身就是金融业的特征,但泡沫膨胀无边却害了美国经济。中国的资本市场也一样,也不能够任由ipo过度高溢价。
现在,中国的ipo过度溢价发行。作为二级市场,只能够以更高价格承接。如果出现暴跌,要二级市场投资者"买者自负",而一级市场发行者却旱涝保收。即使最后跌破发行价,与上市公司无关,反正钱已经进入上市公司的口袋了,是吐不出来的。道理恨简单,ipo高溢价发行就如同一个人的钱被"要"走很多。至于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者的利益就如同这个人的左右口袋一样,无论哪个口袋多,哪个口袋少,总之是这个人的钱少了。
话又说回来了,果真让中国证券市场买卖双方随时随地进进出出,也就真成了经济学上的完全竞争市场了。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上,教科书上给予的是零利润假设。所以说,通过行政审批进行"壳资源"的优化配置,适度ipo控制发行节奏也是必要的。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一旦"背上这重重的壳",就应当"一步一步往上爬",将壳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回报投资者,而不应当过分利用壳资源算计投资者的口袋。
既然在遴选上市公司方面做不到完全市场化,我看,在决定ipo发行价方面,的确要看市场的脸色,但也不能够完全由市场说了算,规定一个市赢率的停板也是必要的。在并不完全市场化的证券市场上,在投资者只能够在有限范围内选择上市公司的情况下,至少不能够放任ipo定价在证券市场上完全"被选择"。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要发行一亿股股票,1.00
的每股收益率,采用
20
倍的发行价,就可以得到
20亿的募集资金;而如果采用
30倍
的发行价,就可以得到
30亿
的募集资金;以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