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农村公路养护实施方案
1. 农村公路养护小知识(农村公路如何养)
农村公路养护小知识(农村公路如何养) 1.农村公路如何养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工作措施 为做到“有路必养”,实现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进一步明确职责主体。为尽快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实行农村公路统一管护,规范化管理,根据我市实际应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职责主体,共同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二)采取有效的管养模式。在对农村公路管养模式的探讨中,根据实际切实推行以下养护模式:一是“定点专员”养护模式。每条农村公路根据线路的长短和工作的难易程度,配备一名或多名固定养护人员专职养护。二是“循环式”养护模式。成立专门的养护队伍,统一作业,以循环模式对全镇农村公路进行循环式养护。三是采取“承包养护”模式,将辖区内的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承包给沿线村民,并与其签订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承包合同,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对养护人员的工作按月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年终对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定。四是“双月养”模式,资金相对紧缺的农村公路,可以采取隔月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
(三)加强对乡道养护工作的宣传和指导。 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除了专人养护外,沿线群众的养路护路意识也直接关系着农村公路养护的质量。为此,必须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公路养护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农村公路养护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共识和浓厚氛围。在日后的工作中将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完善我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锋肢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2.有谁知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总结的具体内容啊
一、成立养护工程公司 谈到搞好养护公司就不得不谈养护公司的成立问题。
既然我们要成立的一个人、财、物独立的市场经济主体,我们就有责任给它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公司从成立的那一天我们就要给它好的先天条件。
(1)要建立一个完全公司法意义上的法人主体。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2)养护公司的所有制形式要合理:公司的资产结构、股权设立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制定。
处理好国有资产和民营资产的关系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所以不要以公司的所有制形式来判定公司的先进性。
国有的资产所占的比例可以大于50%,民营资产也可以控股,职工也可以是孝吵股东。不能保守封闭也不能盲目的追求民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公司的三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都要以最好的完成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为基础。 (3)合作伙伴的选择:一定要选择有远见顾大局的战略合作伙银慎世伴。
合作伙伴既要看到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公司的潜在市场也不能只重眼前利益。因为高速公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整体性,世界各国也都把公路列入社会公益事业。
高速公路具有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高速公路不具有商品的另一特性——可交换性。
而且,高速公路也不具备竞争性。因此公路本质上不是商品,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也不适应公路事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事业属于公益事业,高速公路事业的目的是服务整个社会,保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 二、养护公司要完善经营管理 1、公司要完善各种管理制度 完成建筑企业资质就位,取得养护资质,形成与国际接轨的质量ISO9000-2001、环保ISO14000、安全18000、的运行体系。
建筑资质是参与全国建筑竞争的许可证,养护资质是行业内部的硬性规定,二者对于养护公司缺一不可。质量、环保、安全体系是目前国际最科学的企业标准化运行体系。
企业如果建立一套符合国际的质量、环保、安全体系可以使企业的管理高效、标准、持久,而且不断改进,使企业的各种制度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建立新的用人制度完全按企业的制度执行,干部能上能下,择优聘用;工人公平竞争,择优上岗建立择优聘用的用人制度。
传统的养护用工制度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管养分离没从根本上彻底打破吃“大锅饭”现象,养路工人等、靠、要的思想还一定程度的存在。
要想从源头上解决这种现象,必须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对现有的老养护工人采取工龄赎买、内退、转岗分流等办法逐步过渡到全员聘任制。吸引一批文化水平高,有一定专业或管理知识的新型养路工人,直接引入聘任制,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季节雇佣一些临时工人。
最终形成员工两种结构:一是有文化、有专长的聘任制工人;二是雇佣的临时工人,从而彻底打破传统的用工界限,实行市场化管理。使企业甩开养路还要养闲人的不利处境。
建立完善的职工培训制度。养路职工的素质有待于提高,知识的更新与积累没有引起重视,变成了巧活干不来,专业活干不懂的局面,这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公路养护发展的关键因素。
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在人,所以必须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要加强养护职工的培训和学习,要对他们进行新形势、新任务、新知识、新技能的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有一部分高速公路养护人员原来都是事业或管理机构的转岗人员养护公司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专业技术培训。
施行绩效制分配制度。将工资与养护工程的数量、质量挂钩,按劳计酬;奖勤罚懒的分配机制。
在养护作业时,养护人员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相应的分配制度相支持。干多干少都一样,干好干坏都一样,就会影响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影响高速公路的通行质量。
因小问题造成大问题,甚至让小修变中修,中修变大修,工作积极性低下,员工精神面貌涣散。 2、引进项目管理制度 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作为一种野外分布的线性工程,施工面狭长,流动性大,临时工程多,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特别体现在目前高速公路公路的大中修工程中,而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建设本身还具有工程规模大、涉及面广、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高、施工单位和协作配合环节多等特点。
小修及日常保养更是一个工期跨度大、突发问题多、养护成本高的项目。 实行项目管理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势在必行。
一、能严把质量关。主要体现在1、有利于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2、加强对人、材、物的控制3、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
二、能有效的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体现施工项目管理本质特征,客观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直接反映施工项目管理绩效;三、能帮助企业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成功的管理,能促进项目和养护公司的发展,能推动高速公路养护市场不断前进。 三、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实现养护机械化 先。
3.如何养护农村道路交通
目前农村的道路相比以前己经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很多村民 对于道路养护的意识较为淡薄,所以农村的道路养护就成了一个大难 题。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养护农村道路交通的有效举措。划定区域。
比如,以自己所在的村庄为一个整体,将整体划分为八 个部分,然后分别在这八个部分设定责任人。落实工作任务。
农村内部公路一定要做到干净整洁,在通车的时候 应该能够畅通无阻,各项标志物也都应该完善,绿化也应该要达到要求, 最重要的是要有排水系统,各类建筑物也都要完整。让公路的整体以 最好的面貌呈现。
根据农村的公路招标制度,只要是想要承包公路的人,符合要求的 人都可以参与投标,一般原则是一个人管理一块儿。在投标中标以后,中标单位或者是个人应该要跟管委会签订合同, 约定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双方预期的公路价值,以及中标人都需要做 什么工作,和工作的内容。
清楚双方的责任以及结算的相关事宜。
4.如何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近年来随着村通水泥路和街巷硬化两轮“全覆盖”工程的顺利进行,全市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有了明显改善,但同时安全隐患却日益凸显,比如存在公路抗灾能力差、养护压力大、人为破坏公路现象严重等情况。针对这些问题,人大代表张恩富、刘生才、王雁等提出了如下建议: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视,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 *** 议事日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确立专项资金;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
乡村公路维系着农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市人大常委会将54号《关于贫困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建议》列为重点建议,并由吕梁市交通运输局承办。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改革的意见,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建立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了农村公路养护投入和养护职责。从2012年底开始,市 *** 又出台了农村街巷硬化养护管理办法,要求应户街巷养护资金标准由各县(市、区)人民 ***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路面结构型式确定,其中街道不应低于每年每公里2000元。去年以来,市 *** 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下拨养护资金达到1100万元,较好地保证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在制定实际养护补助标准时,明确对贫困县的村公路每年每公里补助500元,支持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建峰表示,“我们将继续认真研究建立养护道班的建议,不断完善农村公路排水设施,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
5.如何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
收藏推荐 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发展,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管理和养护上存在的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资金匾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公路的发展,而建立操作性强的农村公路建养体制和解决稳定的资金来源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研究制定科学的、建养体制和资金筹措方式是实现农村公路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农村公路管养现状及滞后的成因,.,管养现状焦作市地方道路里程4 685 km,其中列养道路780 km。县道1 261 km,乡道1 134km,村道208Ikm,专用公路209km。
2以)6年实现了全市村村通水泥(油)路。虽然建立了市、县、乡、村地方道路管养体制,但乡、村两级养护组织基本没有发挥作用,一般乡道和村道基本处于失养状态。
县道和重要乡道由县市地方道路管理部门负责管养,养护经费由地方道路管理部门筹措,路基、路面实行分离养护的机制,路基以下工程采取农民养护工养护,而农民养护工由乡镇和地方道路管理部门共同负责聘用,县市地方道路管理部门则负责日常工作考核和发放工资。
6.结合工作实际对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工作有什么好的建议和做法
一、当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乡村公路建设主要采取以村为主、国家补贴、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筹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村级支付能力的弱化,造成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1、经费无着落,养护资金难筹措。乡村公路建起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
由于乡村公路养护政策尚未到位,村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难于筹到常年用于乡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受政策和资金制约,大部分乡村公路采取季节养护和群养群护的方式,有的甚至无人管护,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养护无标准,养护工作难考核。乡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
对乡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3、管理无主体,有效管理难到位。
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所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划给谁,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说划给路政,点多线广,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就是管了,对路产路权维护的罚没收入,应缴给谁,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均无章可循。如果村级负责管理,将依照乡规民约进行,但各村情况不一样,民风不一样,人员素质不一样,势必造成乡规民约的内容不同,对路产路权的维护条款不同,处罚标准不同,有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县市、同一个乡镇处罚不一样,而且能否做到依法文明维护路产路权尚难说清。
4、人员无要求,养护质量难保证。对乡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责任心等限制,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B. 村级公路是哪个部门负责维护
村级公路是由村政府自行统一维护的。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道路维护都欠佳,烂路泥洼路都还有许多山村地区存在。农村公路目前的现状是农村公路具有线路多、里程长、分布广、密度大等特点。目前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还存在着资金缺口大、养护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立法不够健全等问题。导致农民出行不便,务农事缺乏通车车辆,等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占地协调问题难,现状道路的路基一般都比较窄,一条路可能涉及到多个村,也有可能建设A村的路占用的完全是B村宽团的地,而B村通畅情况比较好,积极性不高,给建设带来难度,筹措项目建设资金本身就比较难,更谈不上筹措占地资金颤迟了,造成技术标准不高,只能保证路面、路基宽度。在未来相信在政府的带领和政策的扶持下,农村道路将越来越好,要致富先修路,在道路维修养护等条规完备后,农村的经济将会更上一层楼。
根据《公路法》 规定和交通部颁布于二00六年三月一日并开始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建议去县里投诉,保存相关证据。
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茄巧李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消防救援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消防救援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C. 谁知道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是否可以承包给个人有什么法律依据详细些,谢谢
具体的要看各个地方的规定,歼历可以去路政管理部门咨询一下。很多省份都采取养护工作市场化和招投标的方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路建设。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氏碰搜,各地应该都有乡(镇)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养护体制改革尚在探索之中。可以看一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吵早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的第四条中的第二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D. 地级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这个单位怎么样
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是由原公路局整合相关职能重新组建而成的公益一类事业机构。
地市级以上公路局原属行政机关或参公管理事业机构,县区一级受编制限制,多数设置为参公管理或公益类,实行垂直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辖区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的发展规划、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监理咨询、养护路政管理和通行费征收等任务。2019年3月党政机构改革,中央自上而下对公路局进行了改革,原属公路局的路政管理、养护工程管理审批、道路施工设计审批等相关行政职能划规交通运输局,公路局突出公路服务职责改事业机构,大体保留了原有科室和职责。人员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则,根据职能划转分流安置,部分转隶交通运输局,其余随单位改制,保留原有身份和待遇不变。
公路局改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后,总体上保持了原有大部分职能,只是机构性质发生了改变,换汤不换药,对原有保留身份和待遇的人员没有太大影响,该有车补的还是有,该职级并行的职级并行。但是对新进入人员来说,由于单位性质在三定方案里已经明确是公益类事业编制,不再是公务员或参公身份将无法像以前老员工那样享受公务员段稿早待遇,在工资和晋升上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这与以前存在着较大不同,必须要注意,其他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不说也罢。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最大的原则是“精简握雀高效、权力统一”,交通运输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也是一样的。公路局作为交通运输部门的下属事业单位,承担着辖区内公路养护和管理、项目实施和监督职责,是典型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在事业分类改革中,是保留的对象。只不过,配合党政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不允许设立“事业局”,因而各地都将公路局名称改变,将承担的行政职能交给了交通运输局机关承担,剩下的公益服务职能,改革成了公路发展中心、服务中心之类的名称,由局改为中心,职能也划转掉了管理和监督职能,保留了公益服务、行政支持、辅助类职能。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任务要求2020年底完成,各地在2019年底,都划定了时间表,要求省市级事业单位改革于2020年3月底前基本到位,县区级事业单位改革2020年6月底前基本到位。因为疫情影响,这一工作暂缓,时间可能会随之推移,但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的时间表不会发生改变,只不过提前完成改革任务的计划有了改变。
具体到交通运输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改革,会将原来垂直管理的公路段、运管局、公路养护站等单位,下放到县区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管理。交通运输行业内的行政执法职能,交由去年已经组建成立的交通运输执法大队负责,实行“局队合一”,以局机关的名义执法,局长兼任执法队长,设专职副队长两名。执法大队大概率参公,因而垂直事业单位下放,也大都是愿意和执法大队整合,保留参公性质和身份。事实上,县区执法大队人员编制有限,只有6—10名,这么多的垂直机构,连人带编要和执法大队整合,显然不现实。
因而,最终的可能,就是以公路局为主,整合所有的无论是交通运输部门隶属管理、还是垂直管理下放的事业机构,统一成立交通运输服务中心,承担交通运输行业的公益服务职能、行政支持与辅助职能,养护等可以由市场代替的职能,全部交由市场,由政府购买服务代替。人员转隶中,正式职工,极少部分进入执法队工作,保留参公身份;绝大部分事业人员,无论是参公,还是纯事业,包括所有的工勤人员,都会划转到这个中心。参公人员如何对待,将来也会有新的具体的措施和实施细则。
说实在的,在经历2019年事业单位改革后,地级市甚至是省级的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在职能定位和工作开展方面十分尴尬。说不上很好,也说不上不好,就相当于一个鸡肋吧。在里面的人埋怨挺多,但又不愿意出去;在外面的人以为这个单位很好,纷纷找门敬扮路想进来,实际上行政职能大大削弱,早已不像原来传说中那么“红火”了。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后,除贵州等少数省份外,很多省份的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不再垂直管理县一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了,原来是人、财、物垂直管理,很多事可以“一竿子插到底”,贯彻落实上级工作要求也很到位。下放改革后,县一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改由所在的县(市)党委、政府管理,人事任免、资金安排、项目计划等等,都得听县里的,地市一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基本是没有发言权,很多工作落实起来不再像改革前那么顺畅了。很多人不适应,感觉说话没有以前那么管用了,失落感很强,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二,行政职能调整后,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被划定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履行公路建设和养护方面的事务性职责。行政职能按照国家机构改革的统一要求,划转至同级交通运输局。县一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参照地市一级执行。原来的路政管理和路政执法队伍划到交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了,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的行政审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职能都不复存在。从行政职权方面来说,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被大大削弱,这也让一些在乎“权力”的人来说,十分不适应。因为原来他们“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被交通运输局统一管理后,就变成“很难办”的事了。
第三,单位性质改变后,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的人员身份也将随之改变。在目前的改革过渡阶段,各地都是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机关原来参公管理的人员保留了参公身份,享受《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相关政治、经济待遇。从长远来讲,从省级、地市级到县一级的三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机构、编制、人员性质都会按照体制、职能和单位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这也是机构改革的长远要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必将逐步深入和到位。
基于以上情况,对于想进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公路局)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可以适当参考。目前基本是原来参公身份的人员,享受公务员的待遇;目前是事业编制性质的人员,享受事业单位的待遇。至于何时“并轨”,有待国家关于公路部门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我们这里3月底要改制到位,交通执法已成立执法大队,市级公路局改为发展中心,隶属市政府管理的一级事业单位,县级改为分中心直属管理。
不能简单用好与不好评价——以山东的地级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为例。
一、目前山东省的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1、目前山东省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情况。 从省级层面到地市级层面,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属于事业单位,类别上大都属于公益一类,也有个别是二类。省级层面有山东省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地市级层面各个市都有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各地市级公路局),省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及地市中心从行政上无直接隶属关系,但有行业指导、业务指导等关系;各地市公路中心属地管理,行政管理由各地方政府管理(基本都是各地市的交通运输局管理)。
2、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的 历史 沿革。 目前山东各地市的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都是有以前的市公路局改革并更名后的产物。原山东各地市级公路局大都于90年代从各地市交通委分家后独立的,一般为处级事业单位。2009年以前,原各地市交通委(交通局)主要职能为交通规划、运管、驾培以及县乡道建设管理、超限超载路政执法管理;原各地市公路局主要职能为各高速公路途径地管理、养路费征稽、国省道公路建设、养护与路政执法管理。2009年费改税改革后,养路费取消,原公路局养路费征稽职能取消;2015年,省属国企齐鲁高速集团成立,原属于各地市属地管理的高速公路管理权限划归齐鲁高速发展集团,各地市公路局高速公路管理职能取消;同时2015年左右,事业单位改革,原各地市公路局原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大多划转改制成为市属国企,各地市公路局属于纯事业单位再无附属生产企业;2019年,各地市公路局改革更名为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原路政执法职能取消,而且部分地市公路中心划归市级交通运输局管理,部分仍然独立,大多主要职能为国省道公路建设规划、管理与公路养护管理职能。
二、关于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好不好
1、优点方面: 一是单位较为稳定。因为单位性质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负责国省道公路规划与建设、养护管理,有公路存在的一天,就有该单位负责管理;二是工资福利稳定。纯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工资福利大多属于阳光工资、财政工资,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福利待遇,可以说旱涝保收;三是收入较为稳定。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目前工资与职称挂钩,有工程、经济、审计、人力资源、档案、政工等系列职称,一般刚参加工作为助理级别,大多工资为扣除五险一金后3000左右。三年以后可参评中级职称,聘用后一般拿到手4000-5000左右。中级三到五年后可参评高级职称,聘用后一般6000-7000左右。高级后还可参评教授级高级,一般聘用后10000以上。另外,各单位大多还有文明单位奖、绩效考核奖等等,各单位情况不同每年累计2-5万左右。
2、缺点方面:目前各地市级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队伍绝大多数比较老化,经过历次改革后,原先没有事业编制的以后参加工作晚一些的,大多数都划转到成立的国企去了,留下的多数年龄较大,学历层次较低。目前是逢进必考,得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如果你考到里面,想快速晋升的前景不是很大。因为事业单位的编制是自然消化,一个萝卜一个坑,基本上都是遵照老的退休后新的才能递补的原则;同时,因为现在的公路中心对比公务员的行政编,还是有差距的,目前山东绝大多数地市级公路中心没有与公务员一样的车补、优惠性质的购房等,这一块差别还是挺厉害的。
总之,如果你习惯安逸、追求稳定,同时对于事业发展进取心不是太强,这个单位是个不错的单位;如果你有强烈进取心,而且能力突出,这个单位不太适合,建议创业或者大企业、上市公司等;如果想追求稳定并工资高一些,也可以去国企但相对忙一些;如果想走仕途,还是努力考公吧。
原来是事业单位,最早属交通部管,后改名为交通运输部。今年要把能创收的事业单位改为企业,不在编制内,已经正在实施,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可能正是属于改制类。但是,不管怎样改制,这个单位属于好的门类,不愁饭吃。
好单位!上班具有热闹繁华的城市,也有鸟语花香的乡村,是个较松散的单位,不会使人成年累月长驻一地方心生怨气,不过遇到特殊的事或者恶劣天气时可能要一呼即到噢,要有应急的思想准备。
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光要职能,不要人,那么原来在公路局的路政人员咋办?在我们山东最落后的这个地方,公路局路政人员没有财政编制,如果划转到交通局综合执法大队,那么工资就得相应的减少很多,这个合理吗?如果不去综合执法大队,留在原公路局,以后也得事企分开,保留的事业单位名额非常少,去不了事业单位的,都有可能划转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成为企业身份,工资将没有保障,特别是退休后的工资可能会更低。这一系列的改革,对四十多岁以上五十五岁以下的人是个考验。我们为公路贡献了青春年华,到最后还是没有着落,该何去何从?
我们市直单位的对面就是原来的公路局,很不错的单位。我们省统一的名称是 “公路事务中心” 而不是“公路事业发展中心”。顺应机构体制改革,原来的 市公路局 调整变更为市 公路事务中心, 主要负责辖区内国省道公路建设、养护及工程质量安全、造价等相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
一、改革前后比较,主要有以下6个异同点①从市政府的独立参公事业单位调整为二级参公事业单位;
②级别仍然还是正处级;
③编制还是参公编制;
④从拥有独立的行政管理权调整为归口到市交通运输局管理;
⑤从拥有公路规划权调整为单纯的养护建设权;
⑥从拥有公路执法权调整为单纯的监督管理权;
二、市公路事务中心的内设机构及下属单位市公路事务中心是一个较大的单位,不仅有本级机关,还有下属事业单位(众多的道路养护中心或所),市级机关为参公编制,下属单位为事业编制,其基本的管理机构层级设置是:市公路事务中心 县(市、区)公路事务中心 县(市、区)公路养护中心。
(一)主要有12个内设机构,均为正科级,分别是:办公室、总工程师办公室、养护管理科、基本建设科、计划科、财审科、综合事务科、安全生产科、 科技 教育科、人事科、工程造价科、工程质量科。
(二)下属事业单位:县(市、区)公路养护中心(正科级),有市公路资产管理中心(正科级)、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检测站(正科级)、市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心(正科级)、市路桥建设管理中心(正科级)等,每个地级市都不一样。
三、市公路事务中心,这个单位怎么样?总体上说,这个单位还是不错的,下属单位多,提拔晋升相对容易。单位主要有以下优势:
①经费充足。管理公路建设、工程建设的,一般不会缺钱。
②提拔容易。只要舍得放弃市区的繁华,到县区养护中心任职,15年时间内,可以顺顺利利晋升为正科级,比在上级管理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容易多了。
③工作不忙。公务事务中心人员编制多,加之没有了原来的执法监督权,只剩下单纯的建设管理权,业务相对单纯很多,主要和建设公司打交道,平时也很少加班。
但是,公务员事务中心人员发展也有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编制属于参公编制,虽然参公编制可以和公务员互转,但还是会受到一定限制,需要一定的外力支持,特别是副处级以下人员,没有推荐支持,很少可以直接调到公务员行政单位。
这个单位在很多地方都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2020年改革中一般会转企,地级市的这个单位盈利能力还可以,在自收自支里属于还可以。
E. 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法律分析:关于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2019年9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第四部分“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具体谈到。
法律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第四条 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
(四)落实成品油税费改革资金。完善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合理确定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对普通公路养护的支持力度。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养路费部分,不得低于改革基期年(2009年)公路养路费收入占“六费”(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收入的比例。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用于普通公路养护的比例一般不得低于80%且不得用于公路新建。2022年起,该项资金不再列支管理机构运行经费和人员等其他支出。继续执行省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补助政策,省级补助资金与切块到银晌稿市县部分之和占成品油税费改革新增收入替代原公路养路费部分的比例不得低于15%,实际高于上述比例的不得再降低。
(五)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农村公路养护属于地方财政事权,资金原则上由地方通过自有财力安排,对县级人民政府落实支出责任存在的收支缺口,上级人民政府可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目标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锋孝中央在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将进一步考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因素,加大对重点贫困地区支持力度,继续安排车购税资金支持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和危桥改造等。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财政支出责任落实到位,将相关税收返还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总额不得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省、市、县三级公共财政投入比例由各省(区、市)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并建立与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
(六)强化养护资金使用监督管理。财政部、交通运输部要建立对省级人民政府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相关投资挂钩。对地方各级公共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资金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地方各级财政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监管,严禁农村公路建设采用施工方带资的建设—移交(BT)模式,严禁地方谨判以“建养一体化”名义新增隐性债务,公共资金使用情况要按有关规定对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将村道养护资金使用和养护质量等情况纳入监督范围。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七)创新农村公路发展投融资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补助、先养后补、以奖代补、无偿提供料场等多种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支持范围。鼓励地方人民政府将农村公路建设和一定时期的养护进行捆绑招标,将农村公路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实行一体化开发,运营收益用于农村公路养护。鼓励保险资金通过购买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方式合法合规参与农村公路发展,探索开展农村公路灾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