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IPO时是怎样计算总股本的,如何确定股数
确定一个将上市的公司的股本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核算出来的公司总资产决定(就是)总股本。
新上市股票发行价格平常是这样演算的(以至今的中小企业板为例):
P=A×40%+B×20%+C× 20%+D×20%
式中:P=发行价格,A=公司每股税后纯收益×同类公司最近3年均匀本益比(市盈率),B=公司每股股利/同类公司最近3年均匀每股股利,C=近期每股净资产值,D=预估每股股利/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总股本和流通股本的关系
总股本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全部股票所占的股份总数,流通股本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全流通股份来说总股本=流通股本
总股本的大小与股价的关系
总股本大的话,而且非流通股本小的话,庄家不易控盘,该股不易成为黑马。相反,总股本小,而且非流通股本相对来说占有较大的比例,那么庄家很容易吸筹建仓,能快速拉升股价,成为黑马的机率较大。如果没庄家的介入,股本大的价格波动相对股本小的价格波动要小一些。
2. IPO上市需要多长时间
对于不同公司具体情况不同的,企业自改制到发行上市的时间应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体时间为一年以上。正常情况下,各阶段的大致时间为:从筹划改制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需6个月左右,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间可以缩短;保荐机构和其他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制作申请文件,约需3至4个月;从中国证监会审核到发行上市理论上约需3至4个月,但实际操作时间往往会在10个月左右。但由上可见,上市准备时间因企业而异,很难泛泛而论,有时也与企业一把手的性格特点以及中介机构的专业程度有很大关系,从实务中一年内申报出去的算是很快的,准备三五年的情况也不少,这还未考虑期间证监会停止受理或对特殊行业限制等政策因素的影响。
3. 中国ipo上市公司有哪些
中国人寿、如上港、tcl、百联股份、中石化、宝钢、武钢、本钢、鞍钢等。
(ipo上市)是指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证券管理部门经过审查,符合发行条件,同意公司通过发行一定数量的社会公众股的方式直接在证券市场上市。
(1)“A+H”模式。既可以同时发行A股与H股;也可以先在海外上市然后再回归发行A股。主要适合大型国企整体ipo上市。如工行、中国人寿。
(2)“换股IPO”模式。即集团公司按一定比例与旗下上市公司公众股东进行换股,吸收合并所属上市子公司,同时发行新股。主要适合于快速发展时期的集团公司。如上港、tcl。
(3)“换股并购”模式。即同一实际控制人通过换股方式对旗下多个上市公司进行吸收合并,完成公司的整体上市。也称“私有化模式”。主要适合同一集团内的资源整合、旗下有数家上市公司且经营内容重叠的控股公司。如:百联股份、中石化。
(4)“增发收购”模式。即上市公司通过向公众股东、或向控股股东、或向母公司定向增发,收购控股或母公司资产,从而实现集团整体上市。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模式。主要适用于实力强大的企业集团整体上市。如:宝钢、武钢、本钢、鞍钢。
增发收购模式有三种类型:定向增发反向收购母公司资产、再融资反收购母公司资产、自有资金反向收购母公司。
4. IPO与上市的关系
你好,的全部名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指的是首次公开募股,或者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发行股票的一种方式。而股票上市指的就是企业在证券交易所中向社会的投资者们发售股票,然后募集资金的一个过程。
ipo和上市有什么区别?
企业上市方式有三种:
1、中国境内上的话就是到上海证券交易所,或者是去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股票。分别是A股股票或B股股票。
2、中国公司都是到境外的交易所去上市股票,比如说纽约证券交易所以及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3、中国公司都是间接在海外设立公司,然后通过改公司的名义到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
发行股票:
发行股票其实就是增发股票,让新的、更多的投资者把钱投资到公司里面来,同时给他们些新的股票,让他们有参与公司分红的权利。
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就简单的把IPO理解为上市了,不过作为专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了解两者的差别,虽然这对于大家的投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也是体现你投资水平的一个点。
ipo之后一定能上市吗?
对于炒股的人都知道,新股发行称为IPO,提到IPO就不能不说上会和过会。IPO上会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将在发审委的定期会议上审核,如果通过公司即可发行股票,没有通过则不能通过股票市场融资。
IPO过会也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的用语,申请发行股票的公司向证监会提出IPO申请,获得通过称为过会,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新股发行需要通过证监会的审批,证监会开会讨论对提出IPO申请的公司进行审核,审核通过的IPO公司获得上市资格,这个过程就是IPO上会以及过会。当然,IPO不一定获得证监会的审核通过,被否的IPO申请不具备上市资格。
上会被否,股票就不能上市,到二级市场流通,普通投资者不能购买。通过之后,由签订合同的主承销商和分销商(证券公司)来完成股票的分销工作,IPO日期公布之后,大家就可以通过自己的证券账户购买股票了。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5. 上市公司和IPO的是什么关系
不应对IPO询价制期望过高
最近,中国证监会正式推出IPO询价制度,从规范新股发行的询价程序、定价机制及发行方式的角度看,这一制度对A股定价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果不能彻底解决股权分置这一制度顽疾,A股市场的定价机制就始终会存在问题,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估值标准。
成熟市场股市定价功能之所以比我国的A股市场更为有效,源于股市定价机制生效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对于二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和价值发现功能,目前讨论较多,各方认识也比较一致,即认为在既定的股市环境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可以有效消除市场的定价偏差。
其实,从股市定价效率角度看,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二级市场,甚至比二级市场更为重要。如果一级市场没有充分套利的机制,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也将被大大削弱。例如,假设某只股票的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同时股价也将相应回落。显然,这种套利行为所承担的风险有二,一是增发可能压低股价,造成股东原有财富缩水,从而使获利下降,甚至得不偿失;二是市场可能据此发现该股股价高估进而沽出股票,导致股价进一步下滑,股东财富进一步缩水。这也就是通常所谓的增发新股的信息反应机制。大股东减少持股的信息反应机制也与此类似。
综合起来看,二级市场的充分套利有助于提高股票的流动性,增强和发挥市场的价值发现和资金筹集功能;一级市场的充分套利则有助于减少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补充和完善二级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同时,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还可以有效抑制大股东的过度融资行为,从而使市场均衡得以维持。
当前A股市场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二级市场套利功能的不完善,甚至也不在于流通股的一级市场定价机制问题上,而在于一级市场整个套利功能的缺失。而造成一级市场套利功能缺失的根本原因则在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
在股权分置的制度框架内,占据控制地位的非流通股价格不受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影响。因此,如果某只股票的非流通股股东发现该股二级市场定价过高,即可通过发行新股获利。但是,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成熟市场中股东在一级市场从事套利交易时所可能承担的风险现在都不再是问题了:首先,增发有可能压低流通股的二级市场价格,但是非流通股价格早已锁定,故此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只要新股增发价格高于非流通股的锁定价格,增发新股即可获利,非流通股股东财富不受股票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二级市场股价波动与非流通股股东利益无关。
以某大型企业增发案为例,增发前总股本125.12亿股,流通股为18.77亿股,它对2004年的盈利预测为每股0.66元,中报业绩为0.38元;如果按照增发50亿新股,增发后170亿股本摊薄的每股盈利计算,宝钢增发价格下降的空间很大,原有的流通股股东财富缩水,但这跟大股东没有什么关系。非流通股股东可以享有一级市场的套利收益,却无需承担一级市场的套利风险,一级市场套利功能因而失效。
从这个角度看,A股市场的根本问题是由于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导致制度内生性的市场均衡缺失,市场无法自发达到均衡。因此,搁置股权分置问题,则无法消除大股东因不承担一级市场套利风险而形成的过度融资冲动,就不可能找到制度内生的市场均衡,从而也就不可能解决A股市场定价机制失效、估值标准迷失的问题。任何单边的一级市场发行定价机制的改革,只可能是"空中楼阁",最终的效果必然是"泥牛入海无消息"。
IPO询价制度也许有助于压低新股发行价格,解决新股上市跌破发行价的问题,从而在投资银行、机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之间对IPO的收益与风险进行重新配置。但是,它并没有对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风险收益的整体差异进行重新配置。
由于没有解决一级市场内生套利风险缺失的问题,IPO询价制度不能形成对大股东增发配股行为的自我约束机制,非流通股股东仍然会极度热衷于增发配股。如果不对新股发行的行政管制,A股的增发配股仍将频繁发生。因为对非流通股股东而言,一级市场的套利机会始终没有消除,市场始终远离均衡。为抑制非流通股股东过度融资,就仍然不得不对一级市场进行低效的强制性准入监管。但是,由于流通股股东现在已经了解到增发配股对二级市场及其切身利益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非对称分布。因此,市场一旦有新股发行传闻,股价仍会立即下行,股市筹资功能萎缩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理解了这些问题之后,对于如何确立A股估值标准、解决定价机制失效、筹资功能萎缩和新股跌破发行价等问题的答案也就再清楚不过了:根本的解决之道显然不在于对股市制度进行零敲碎打式的小修小补,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天生的制度顽疾,因此,我们也不该对IPO询价制度抱过高的期望。解决问题的核心是要改变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真正建立起股票一级市场的套利机制,完善一、二级市场的双重套利机制,这才有可能重塑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使A股市场能够在持续套利交易过程中自发达成其内生性的市场均衡。
6. 上市公司母公司IPO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主要是主板企业上市的条件啊!
企业上市的基本流程
一般来说,企业欲在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必须经历综合评估、规范重组、正式启动三个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
第一阶段 企业上市前的综合评估
企业上市是一项复杂的金融工程和系统化的工作,与传统的项目投资相比,也需要经过前期论证、组织实施和期后评价的过程;而且还要面临着是否在资本市场上市、在哪个市场上市、上市的路径选择。在不同的市场上市,企业应做的工作、渠道和风险都不同。只有经过企业的综合评估,才能确保拟上市企业在成本和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操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组织发动大量人员,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进行工作,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为了保证上市的成功,企业首先会全面分析上述问题,全面研究、审慎拿出意见,在得到清晰的答案后才会全面启动上市团队的工作。
第二阶段 企业内部规范重组
企业首发上市涉及的关键问题多达数百个,尤其在中国目前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诸多财务、税收、法律、公司治理、历史沿革等历史遗留问题,并且很多问题在后期处理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企业在完成前期评估的基础上、并在上市财务顾问的协助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预先处理好一些问题是相当重要的,通过此项工作,也可以增强保荐人、策略股东、其它中介机构及监管层对公司的信心。
第三阶段 正式启动上市工作
企业一旦确定上市目标,就开始进入上市外部工作的实务操作阶段,该阶段主要包括:选聘相关中介机构、进行股份制改造、审计及法律调查、券商辅导、发行申报、发行及上市等。由于上市工作涉及到外部的中介服务机构有五六个同时工作,人员涉及到几十个人。因此组织协调难得相当大,需要多方协调好。
7. 上市公司IPO超募是怎么回事啊
拟上市公司在IPO前会有招股说明书,说明书里公开了募集资金的用途,而由于固定了募集资金的用途,所以拟上市公司就有一个最低募集额度来完成这些新的项目。
上市公司超募指的是募集的资金超出了公司原先招股说明书中希望募集的金额。这些资金是超出了拟上市公司的使用能力的。
超募资金主要是由高发行价导致的。
由于一、二级市场的差价,无论发行价是否合理,由于上市首日的利润,一级市场都有大量的资金进行申购以期能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所以会出现新股申购资金是实际募集资金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申购资金与公司超募资金无关。
目前为止超募资金最多的是华锐风电,超募60亿。
8. 上市公司IPO,那上市后股民买股票的现金流哪去了
这个问题也曾经困扰我很久,但后来学了会计和公司融资之后,才真相大白:
首先,你要弄清公司为什么要上市,一般公司上市就是为了融资到更多资金来扩大以后的业务,所以公司IPO之后,一般会扩大股本.
第二,股民的申购新股的时候,也就是在一级市场,如果股民申购中签的话,他的资金就打到公司去,做为公司的实收资本,这就是公司所融到的资金.这笔资金的使用也受到公司章程的制约,不可以随便挪用的.
第三,等到公司正式挂牌上市之后,股票之间的进进出出,只是在不同的股东之间来回,跟公司没有直接关系了,但不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时候股票的涨跌也是在各个不同的股东之间,有的股东赚了,有的股东就必定赔(前提是在一个周期之内).这就是说二级市场的股票涨跌已经跟IPO时融的资金没有关系了.
还有,二级市场上股价的涨跌并不是股民完全根据对股票分红的预期进行的.买股票就买公司的未来,如果这个公司的前景好,未来收益被人看好,这样就有可能分红利,送红股,如果很多投资都和机构都是这么想的,买这个公司股票的人就多了,造成了供小于求,股价就必然上涨.
以上是我的一点见解,希望你能够理解.
9. 已经上市公司可以IPO 么换句话说IPO是不是只有“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这一个途径。
首次公开来募股简称IPO:是源指一家企业或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发行后该公司不一定能够上市。
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10. IPO和公司上市有什么区别
它们的区别如下:
①定义不同
狭义的公司上市即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IPO)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增发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当大量投资者认购新股时,需要以抽签形式分配股票,又称为抽新股,认购的投资者期望可以用高于认购价的价格售出。
②发行股票
公开发行股票是由中国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股票是生产货物是工厂,因此也被称之为一级市场,上市公司是由交易所审核的。上市是交易货物是市场,公司在上市之后的交易,被称之为二级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之后企业的资格得到认可,这种时候企业一般就会要求上市。
③股份
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相应证监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有限责任公司在申请IPO之前,应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IPO只是公司上市的一种方式,IPO是狭义上的公司上市,广义的公司上市除了公司公开(不定向)发行股票,还包括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发布/推出。
中国公司上市的方式有三种:
①中国公司在中国境内上市或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A股或B股)
②中国公司直接到境外证券交易所(比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等)(H股)
③中国公司间接通过在海外设立离岸公司并以该离岸公司的名义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红筹股)三种方式。
(10)南通上市公司ipo扩展阅读:
IPO发行要求有: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核准已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3、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
4、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公开发行的比例为10%以上。
5、公司在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首次公开募股_网络
上市公司_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