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巨亏卖房

上市公司巨亏卖房

发布时间:2023-05-10 19:55:23

㈠ 又见上市公司卖房,东北制药拟出售北京西城区两套房产,到底咋回事

东北制药出售北京西城区两套房产,有其客观性和必要性,对于公司深挖沉积资产盘活低效益资产,提升资产使用效益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的个人看法是什么?

我认为本次资产处置事项采用公开挂网出售与网络拍卖同步的方式进行交易,最终成交的金额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必须持续关注,这样才能更好的了解事态的发展,东北制药自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下跌接近20%,不可否认这与疫情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本身的生态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能够担任起社会中的责任,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这件事情一定会完美的落下帷幕。

㈡ 上市公司卖房套现屡见不鲜,创业真的不如买房吗

总的来说那么像这种上市公司卖房套现屡见不鲜,那么创业真的不如买房吗?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那么创业的话一定能够成功的话,比购买房子那是好了1万倍,当然了,创业也是有风险的那么买房呢,也是有风险的,你们购买的房子的话那么不一定会涨,也有可能会跌一旦跌的话,那么就会导致自己购买的房子的价值的下降,而创业的话风险也是非常的高的,两者的话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总的来说那么创业并不是不如买房,但是创业的风险是非常的高的,创业一旦成功的话,那么是能够获得大量的财富的购买房子的话,那么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只不过风险比创业要低很多,这就看每个人怎么去选择吧,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选择就会导致不一样的结果有的人创业成功了,那么他的钱都可以买几栋别墅了,就是有人买房的话那么很有可能购买了那些不会升值的房子

㈢ 恐被小鹏抛弃的海马除了卖房还有什么自救之道

近日,小鹏汽车宣布以1600万的代价将广州福迪收入囊中,为此小鹏汽车成功获得生产资质,其自建的肇庆工厂投产也成为既定事实。

海马曾经靠普力马风光一时,但物是人非,如今MPV市场乃至整个汽车市场都处于下行状态。据了解,从2015年-2018年,市场份额从10.7%一度将至7.5%,2019年的市场份额仅维持在7%左右。2019年,MPV销量为137.2万辆,同比下滑18.2%。当年在MPV市场普力马算得上是吃螃蟹的人,但如今除了GL8这些长盛不衰的合资车型之外,五菱、宝骏以及欧尚等一干靠低价策略抢食市场的自主品牌已经站稳脚跟。此时海马再想依靠MPV来撬开市场难度可想而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车卖不动了,那就卖房!海马汽车的"后手"还有多少

6月3日晚间,*ST海马公告称,拟公开出售位于海口市金牛路2号的18#住宅楼共145套房产(总面积约4217.05平方米)的部分闲置房产。拟处置房产账面价值原值437.71万元,净值仅为17.51万元。

怎么?海马 汽车 又开始卖房了?估计很多人看到这条信息,都会问一个"又"字。

因为去年,海马 汽车 就曾发布过两次卖房公告:2019年4月23日,海马 汽车 首次披露了《关于公司拟出售部分闲置房产的公告》。公告显示,出售位于上海市36套闲置房产以及海口市81套闲置房产。

2019年5月16日,海马 汽高李车 再发"卖房"公告。公告显示,出售位于海口市部分闲置房产。其中,住宅269套(总面积14685.04平方米),商铺15套(总面积2729.1 2平方米)。

在2019年的两次卖房公告中,海马 汽车 拟对外出售的房产高达401套。

这两次卖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保壳"。数据显示,2017年,*ST海马的净利润亏损9.94亿元,较上年下降531.90%。判族2018年,净利润亏损16.37亿元。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海马 汽车 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然而,"无能"的海马 汽车 无法提高主营业务的 汽车 销量来获得盈利"保壳",所以只能卖房了。

结果还不错,虽然,卖房并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但正是凭借卖房这一举措,2019年海马全年终于实现了8519.62万元的盈利,而这一业绩也为海马成功"保壳"。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主营业 汽车 依旧处于亏损状态。

果然,进入2020年以后,海马 汽车 还是一如既往的利润亏损、销量下滑。海马 汽车 1-4月份累计生产量为2887辆,同比下滑51.92%;1-4月份累计销量为3976辆,同比下滑48.76%。海马 汽车 2020年前4个月累计销量还没有超过五千辆。

其中,4月份生产1418辆,同比下滑39.32%;4月份销量1376辆,同比下滑48.08%。4月份海马 汽车 无论是生产还是销量全部为SUV车型,轿车和MPV车型等车型生产和销量全部为0。

同时,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4.41亿元,同比下滑37.8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918万元。2020年海马 汽车 的日子依然艰难。

因此,为了生存,也为了账面好看一些,海马 汽车 再次把压箱底的家产拿了出来。继续"卖房",这次145套在我们为海马 汽车 产品一蹶不振感到惋惜的时候,却不得不为海马 汽车 究竟有多少房而感到好奇。

那么房子卖完之后呢?海马 汽车 境况能否改变呢?我们在这里还不能下结论。

不过,我们还是看到了一些向好的迹象。其一,海马已经对2020年的产品推进做出了清晰的规划。戚冲迟产品更聚焦,将重点落脚到了SUV、MPV和纯电动 汽车 三个领域。计划推出2020款海马8S、海马6P、海马7X三款新品。

其二,新能源稳步推进。作为海南省唯一具有新能源 汽车 生产资质的企业,海马 汽车 在海南具有极强战略优势,其在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积淀和优势,显然将在海南迎来爆发期。据了解,海马已经在海南成立了新能源 汽车 共享出行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海南公务车、出租车、共享出行等市场投放定制化清洁能源 汽车 产品。

其三,海马的互联网直卖再升级,针对用户推出"四线上、三上门"服务,包括线上购车、线上贷款、线上服务、上门交车、线上问诊、上门试驾和上门救援,向用户提供选车、购车、用车"一条龙"服务。

3月30日,京东京车会更与海马再次牵手,全国共计30家门店获得了海马的首批授权。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海马 汽车 的服务方式,在维修中心、4S店、后2S店的基础上,又新增了京车会的渠道,更加全面、便捷。

由此看来,无论卖房解急还是各种规划,说明了一点是海马 汽车 还在奋力挣扎着,但最终会取得多少成绩我们还是看将来的数据吧。

㈤ 年底多家上市公司排队卖房:3家公司同日宣布卖房续命

临近年底,多家上市公司开始卖房“续命”。
12月13日,东方钽业(000962.SZ)公告,公司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挂牌转让公司所有的北京千鹤家园小区11处房产,评估价值为8756.69万元,交易对方及成交价格待实际成交后方可确定。
按照公告,这11处房产均位于北京朝阳区北四环东路的千鹤家园,房产的账面原值在130万元至211万元不老塌等,账面价值约1264.96万元。其中,有7间房屋对外进行出租,租期约为一年左右,租金总计约26.85万元。
东方钽业称,公司处置上述闲置的房产,能够有效盘活公司存量资产,更好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若全部处置完毕,预计将增加处置当期收益3000万元左右。
公司官网显示,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1999年4月30日注册成立,1999年11月22日公开发行A股6500万股,2000年1月20日,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主要从事稀有金属钽、铌、钛及其合金等高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产品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体育、医疗、原子能、太阳能等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东方钽业依靠出售房产增加公司收益的上市公司并不是个例。
同日,全新好(000007.SZ)公告,为盘活公司资产,提高公司资源利用效率,子公司零七投资打算以2500万元名下持有的鸿颖大厦27层11套房产出售给深圳博亚,预计将为公司增加约2000万元的收益。
全新好成立于1983年3月11日,1992年4月13日公司在深交消消所挂牌上市。公司的业务从电子工业到房地产开发,从酒店旅游业到矿产资源开发,近年来经过多轮资产重组逐步向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新兴产业转型。公司宣称,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致力于向全民大健康+高科技方向转型升级。
哈森股份(603958.SH)也在当日公告,计划将位于江苏省昆山市花桥镇的一处建筑面积840.06平方米的商业服务房产,出售给公司控股股东的兄弟公司昆山珍展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该处房产是公司在2008年购得,当时的购买价格672.05万元。现在的评估价为991.27万元,经双方协商之后,转让价1008.07万元,预计可产生净利润约550万元-650万元。
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已经连续两年产生亏损,2017年的净利侍桥圆润亏损182.92万元,2018年净利润亏损166.49万元,2019年前11个月净利润亏损140.58万元。
哈森商贸(中国)有限公司于2006年8月成立,并于2011年整体改制为哈森商贸(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旗下拥有深圳珍兴鞋业有限公司、抚州珍展鞋业有限公司、上海钧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西藏哈森鞋业有限公司、西藏哈森商贸有限公司等九家全资子公司。
然而,也有上市公司采取出售房产增加公司收益的方式引发了交易所的关注。
承受者退市危机压力的*ST游久(600652.SH)在12月12日公告,公司拟将8套房产出售,评估价值1.55亿元,此次交易预计将增加本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8000万元。但随之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公司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结合目前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说明此次集中出售8套房产的商业考虑,以列表方式披露说明增加8000万元净利润的具体测算依据和计算过程。
对于出售房产的原因,*ST游久表示,盘活和优化公司存量资产,并为公司下一步发展创造更大空间。事实上,*ST游久此举在于努力保住公司的壳。
财务数据显示,净利润连续两年(2017年和2018年)亏损,公司股票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而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继续亏损1127.77万元。如果*ST游久能够在今年处理掉部分房产并确认收入,大概率可覆盖今年前期的亏损。
*ST游久是一家互联网游戏企业,主要从事游戏媒体资讯平台——游久网的运营、互联网手机游戏的发行与研发、电竞赛事的参与与报道等业务。2015年以后,游久游戏因主营业务亏损和因此导致的商誉巨额减值、资产减值等因素,陷入收入萎缩、净利润亏损的困境。

㈥ 华谊王氏兄弟的娱乐圈幻灭史,曾经有多风光,现在就有多落魄

曾经的华谊兄弟是何等的风光!

华谊兄弟最盛的时候,由于拥有 娱乐 圈众多头部资源,几乎大半个 娱乐 圈的明星都是他旗下的艺人。

我们看的很多电影,出品方都写着:华谊兄弟。

有网友感慨说:“有一段时间,我以为 娱乐 圈只有一家大公司,就是华谊。”

守着这样一家大公司,王氏兄弟自然是赚得盆满钵满。

曾经的王中军和王中磊挥金如土到什么程度?

2005年,王中军花418万买下陈逸飞的《娟娟》,并为此沾沾自喜,觉得“捡了个大便宜”。

梵高生前的最后画作《雏菊与罂粟花》,王中军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大手一挥拿出3.775亿元收入囊中。

毕加索的真迹《盘发髻女子坐像》,王中军豪掷2.01亿元......

北京著名的建筑松美术馆,主人正是王中军。美术馆内,有无数王中军从世界各地高价买来的藏品。

娱乐 圈很多女明星的名场面,王中磊就是其中的男主角。

王中磊的女儿出国留学,从小出入各种高端场所,出入皆是豪车,优越感爆棚。

所以称分了手的男朋友“生来就没这好运气”。

讽刺和自己抢男人的女人是“农民”。

不过,华谊以及王氏兄弟的那些辉煌已经成为了过往。

随着 娱乐 圈和资本圈的风云变幻,王氏兄弟如今面临巨额债务,惨到被银行逼债。现在的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和无常。

01

王中军和王中磊,两人出生在北京,标准的京圈大院子弟。

1994年,从国外镀了一层金回来的王中磊,拿着“勤工俭学”赚来的10万美金,和弟弟两人一拍即合,办了一家广告公司。

就这样,一家名叫华谊兄弟的广告公司就这样成立了。

短短3年时间,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广告公司,服务的对象竟然有中国银行、中石化等这样的大客户,让人不由得震惊。

能拿下这些公司,可见王氏兄弟背后的资源和人脉不可小觑。

在王氏兄弟还在广告界混的时候,冯小刚在影视圈已经声名鹊起。

彼时的他不仅是爆款喜剧《编辑部的故事》的编剧,还跑去美国拍了一部《北京人在纽约》,冯小刚在导演上的才华初见端倪。

1997年,冯小刚拍了国内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

在地铁上的王中磊,当看到地铁上张贴的《甲方乙方》的海报时,对冯小刚心生崇拜之情。

此外,他还暗暗做了一个决定:找冯小刚一起合作拍电影。

这个决定得到了弟弟王中磊的支持,两人暗暗谋划如何说服冯小刚。

经过一番商量,觉得能打动冯小刚的只有钱了。

那时候,冯小刚的电影《甲方乙方》虽然获得了高达3千万的高票房,但是冯小刚也只是国有企业紫禁城影业的打工仔,票房多少和他关系不大,因为他只是拿一个死工资。

所以兄弟两人找到冯小刚后,直接跟他讲,给他一年400万薪资,此外还有股份分红。

这边刚聊完,冯小刚转身就去了紫禁城影业高军的办公室,并向高军表忠心,称只要紫禁城影业给他一年200万,他这辈子就在这里干了。

谁知道高军在冯小刚说完后,便让他直接去投奔王氏兄弟。

高军不是不想留冯小刚,而是他无法满足冯小刚的条件。

最终,在金钱的诱惑下,冯小刚投奔了王中军。

高军曾这样形容冯小刚和王中军的关系:“他们是利字相连,走到一起的。”

就这样,利益牵扯之下,王中军、王中磊、冯小刚所组成的华谊铁三角成立了。

02

有了冯小刚的加入,华谊兄弟很快在影视圈崭露头角。

1998年,华谊兄弟拿钱出来投资拍摄电影《没完没了》。没想到电影上映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并斩获5000万票房。

《没完没了》的成功,让华谊兄弟对电影投资信心大增,于是更舍得往里面砸钱。

也是这一年,华谊兄弟事业遍地开花,投资的电影《大腕》《天地英雄》等大卖,让他们大赚特赚,也开启了属于华谊和冯小刚的电影时代。

可以说,这些年冯小刚成为了华谊的一张“王牌”。

下面是这些年冯小刚为华谊所做的贡献:

2001年,《大腕》票房4300万,在当年内地票房的第二名;

2003年,《手机》票房5600万,是当年内地的票房冠军;

2004年,《天下无贼》狂揽票房1.2亿;

2006年,《夜宴》票房1.3亿;

2007年,《集结号》票房2.6亿;

2009年,《非诚勿扰》票房高达3.25亿;

2010年,《唐山大地震》票房6.65亿;

同年《非诚勿扰2》票房超过4.2亿元......

可以说华谊和冯小刚很懂得市场,更懂得观众。

这些年,冯小刚在电影上的成功,为华谊奠定了在影视圈的 娱乐 霸主地位。

所以,连王中磊在公众场合也要忍不住说上一句:“ 华谊的天下,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

华谊兄弟的辉煌,当年和王长田所创办的光线传媒两家独大,压得其他影视公司只能在夹缝中艰难生存。

风光无限的华谊,自然是“酒深不怕巷子深”。他的名气和手中握着的资源,快速吸引了诸如黄晓明、周迅、邓超等明星前来签约。

风头正盛的时候, 娱乐 圈第一经纪人王京花,带着“双冰”李冰冰、范冰冰,以及陈道明、任泉、胡军等明星加入。

2009年,华谊上市,李冰冰、黄晓明、邓超等,直接买入华谊的股票,让他们身价大涨,轻轻松松就有成千上亿的银子进账。

所以,华谊加速了 娱乐 圈的资本化。

这让身处 娱乐 圈这个名利场的各路明星,越来越浮躁。

正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那时候,华谊还带头弄了一个赵薇、章子怡、周迅、徐静蕾、范冰冰、李冰冰所组成的“四旦双冰”。

她们为了争抢资源进行着各种炒作,绯闻也是满天飞,上演“恩怨情仇”。

黑红也是红,只要能出名就行。

华谊最巅峰的时候,手头上有上百位明星的经纪合约,他们的命运和前程全掌握在华谊手中。

只要华谊想推谁,给资源谁,就能够让谁红。

于是,各路明星为了讨好老板,也是各出奇招。

袁立这么刚的女明星,就曾在社交平台承认,为了讨老板喜欢,还花钱购买过某件艺术品。

而王中磊,更是和女明星频频传出绯闻。

华谊时代,虽然给大家奉献了不少好看的电影,养活了一大批电影人,让内地 娱乐 圈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也让 娱乐 圈更加混乱,更乌烟瘴气。

03

虽然华谊表面风光,但不能忽视他的经营管理上有很大的问题。

对于华谊而言,当年经营的主要模式就是“大导演+广告”。

华谊不是不知道这样的模式有很多的风险。

因为冯小刚不是常胜将军,他也有失手的时候。

更大的风险是,只要冯小刚有二心,华谊将马上陷入困局。

所以,有一段时间,华谊还在内部搞了一个以导演为主的考核制度。

这个考核制度就是定期末位淘汰,想以此选出最能为公司赚钱的新生代导演。

只是,效果不大。

多年来,冯小刚仍然是华谊最能拿得出手的导演。

另外,当年华谊还高度依赖王京花的艺人经纪。

这些都让华谊在发展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2005年,华谊经历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机。

这一年,王京花带着陈道明、关之琳、夏雨、梁家辉、刘嘉玲、杨紫琼、袁咏仪、吴君如等一众大咖明星出走华谊,并去了对手橙天 娱乐 那里。

对于高度依赖明星的 娱乐 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华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屋漏偏逢连夜雨,冯小刚成立了自己的 娱乐 公司东阳美拉公司。

为了挽回冯小刚,尽管这家公司资产为负,华谊还是拿出10亿进行购买。

为此,华谊和冯小刚签下对赌协议。

对赌内容是: 2016-2020年,东阳美拉每年净利润最低不低于1亿,若失败,需要补偿华谊兄弟1.68亿元。

彼时,大量的热钱开始涌入影视行业。华谊和冯小刚抓住机遇,让华谊不断创造佳绩。

2015年,华谊的市值一度高达900多亿,成为中国市值最高的影视公司。

离王中磊千亿市值的梦想,已经很接近。

此后,华谊更热衷于这种对赌 游戏 。

2015年,华谊又把目光对准了浩瀚影视。

此时浩瀚影视的艺人有杨颖、陈赫、郑恺、冯绍峰、李晨等。

华谊财大气粗地拿出7.56亿购买浩瀚影视70%的股权,并要求对方2015年的净利润需要达到9000万,此后4年每年利润上浮15%。

此外,华谊还把目光投向了电视行业,并高价收购张国立的公司。

和之前一样,华谊和张国立也玩起了对赌。

所以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为了完成合约,不断穿梭于各大片场中,熬夜拍戏,为华谊打工。

在这些对赌协议中,明星们被华谊弄得苦不堪言。

说白了,对赌协议就是资本家和明星玩的金钱 游戏 。但这样的 游戏 ,显然对资本家更加有利。

对赌协议对华谊这样的资方来说,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对方赢了,那相对应的华谊购买的股份价值直线上涨。对方完不成,也只好自掏腰包来买回股份。

正是在这种疯狂的对赌 游戏 下,很多明星为了完成合约,不管什么戏,先接了再说。

于是 娱乐 圈烂剧频出,最后苦的是观众。

回到华谊和冯小刚的对赌中,在对赌协议执行的5年内,冯小刚分别拍摄了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芳华》、《手机2》、《只有芸知道》,电视《北辙南辕》。

在这些电影中,只有《我不是潘金莲》、《芳华》赚钱了。

《北辙南辕》不久前开播,但显然观众嘲讽声一片,并不买单。

毫无疑问,冯小刚这次对赌输了,为此赔给华谊1.68亿。

虽然在对赌协议中,华谊赢多输少。但这种运作明星资本,而不是和他们进行深度合作,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

华谊估计做梦也想不到,惯会做资本 游戏 的他们,有一天也会被资本反噬。

04

2016年,华谊的财报显示业绩下滑,已经出现了败相。

没想到,华谊还没喘口气,就遭遇了滑铁卢。

2018年,崔永元质疑冯小刚、范冰冰使用“阴阳合同”,华谊被查账,给了华谊重重的一击。

这件事,震惊了整个 娱乐 圈,华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

从这一年开始,华谊出现了自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巨亏9.09亿。

2019年,本来想仗着《只有芸知道》打一个翻身仗,但是没想到,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还不到两亿。

冯小刚发文感慨:“ 英雄老矣 ”。

并且,冯小刚还回忆起当年《天下无贼》时的辉煌和豪情万丈。

面对亏损,王中军宣布回到一线加强对电影业务的管控。

这一年,华谊亏损4.41亿。

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全球影视业受到重创。虽然《八佰》获得了31亿的票房,但是对于资金链断裂的华谊来说,这只是杯水车薪,难以填补已经裂开的大窟窿。

2020年,华谊亏损高达10.48亿。

目前为止,华谊负债十几亿,被强制执行的有3亿元。

而华谊的市值,也由当初的最高峰的900多亿,只剩下100多亿。股价从32块多,跌倒如今不到4块。不客气讲,华谊已经被资本抛弃。

如今的王中军为了还债,卖房、卖收藏品,还向身边的朋友求助。

王中军说:“ 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么都可以卖。

语气中有无奈,有心酸。

曾经的 娱乐 帝国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不免让人唏嘘。

只是人只有在经历低谷的时候,才会回过头来反思自己曾经的种种作为。

今天的华谊还能不能度过此次难关,并重回往日的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㈦ 惨!25家开发商,卖房半年亏263亿,改行做核酸吧

唉,又到了房企发半年业绩预告的时候。


虽然,在弯樱统计数据之前,猫姐就已经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业绩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上一口气~


知道会差,但没想到会这么差!



38家已经发布了业绩预告的房企中,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盈利的只有13家,占比34%;剩下的25家,都是亏亏亏,占比66%。


超过六成半的房企,2022年上半年,不仅不赚钱,还亏钱。


按照往年情况,一般,预告盈利最终不一定会真的盈利;预告亏损的,不亏得更厉害就算不错了。


也就是说,情况有可能比我们现在统计的,还要再差。


真的是太难了!

赚钱的赚得更少了

亏钱的亏得更多了

是的,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房企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就是这一句:


赚钱的赚得更少了,亏钱的亏得更多了。


不信你看:


2022年上半年,预告盈利的房企只有13家,而2021年上半年业绩盈利的房企还有27家。


也就是说,有14家房企,2022年上半年扭盈为亏了。


其中,变脸比较厉害的:


阳光城,从盈利19.9亿,变成了预亏35-45亿;

荣盛发展,卜谈从盈利26.15亿,变成了预亏18-24亿;

金科地产,从盈利37亿,变成了预亏13-28亿元;

首开股份,从盈利8.48亿,变成了预亏13-14亿;

世茂股份,从盈利11.43亿,变成预亏2.9-3.6亿;


原本赚钱的变亏钱,原本亏钱的,亏得更厉害!


泛海控股,2021年上半年亏损5.4亿,2022年上半年预亏18-23亿,翻了超三倍;

泰禾集团,2021年上半年亏损8.5亿,2022年上半年预亏16.6-22.45亿,翻了两倍;

粤泰股份,2021年上半年亏损4100万,2022年上半年预亏6亿,翻了N倍;



即便是2022年上半年还预告盈利的,赚钱能力也大大下滑了。


比如说招商蛇口,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42.51亿,今年上半年就只剩15-21亿;

华侨城,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15.84亿,今年上半年就只剩小一个亿;

格力地产,2021年上半年还能赚4.88亿,今上半年也只剩小一个亿;


当然,还是有好消息的~


比如说,2021年上半年巨亏了近100亿的华夏幸福,今年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已经大幅收缩到不到7.5亿,是不是值得鼓个掌(泪)……

2021年上半年亏损47亿的蓝光发展,今年上半年预亏46亿,也没型闹碰有恶化(再泪)……


而正面的例子,2021年上半年赚了超过100亿的保利发展,今年上半年已经确定赚107亿!(用力鼓掌!)

2021年上半年只赚6亿的金融街,今年上半年可能赚超过10个亿!


虽然这样的案例几乎是凤毛麟角,但至少有!也算是个安慰吧!


房企不赚钱的那些理由

亏钱了,赚得少了,房企们照旧总要解释一番,给投资者们一个交代。


而亏损的原因,无非就是那几个!


首先第一个,疫情总是要出来背这个锅的。


这三年,疫情一直反反复复,各大城市时不时来一下的封控,所造成的经营困扰,相信不单单是房地产一个行业受到影响,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估计都不小,倒也不是借口。


其次,就是市场的持续下行。


2021年全年,房企的年销售额,基本都是负增长的。


今年上半年更惨,基本都是腰斩。



市场行情不好,房企只能通过降价促销,以价换量。



销售下滑,价格下行,也难怪房企的结转收入下降,盈利能力也不大如前。


最后,就是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依然对房企的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要说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最缺什么,那绝对不是钱,而是信心。


购房者没有信心买房,金融机构也不敢放贷给房企(民企),曾经房企手上人人争抢的存货,现在变成了烫手山芋,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也是无奈之举。


除此之外,有息负债规模较大导致的财务费用较高,也是导致房企亏损的原因之一。


其实说起来,这几天,全国上百个烂尾楼项目业主停贷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但房子无法按时交付,对房企的业绩同样也会产生影响。


因为不交付,就无法结转,就无法产生营收和利润。


当一家房企大部分的房子都无法交付的时候,其营收和利润表现,都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说,到现在都还没有发布2021年度财报的恒大、融创、世茂、新力、佳兆业、花样年等房企,或许更值得担忧。

㈧ 陕西首富郭家学:负债48亿,员工卖房帮他还债,如今又挣上百亿

他曾经是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曾经一度坐拥三家上市公司, 管理着高达150亿的资产,并且曾两次登上陕西省富。

但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曾负债48亿,一度想要自我了断,幸有手下的员工不惜卖房帮他偿还债务,才将他从悬崖边拉回来。

他就是郭家学,在33岁时便成为东盛集团的董事长,在辉煌时,曾经将包括云南白药等知名药企纳入集团麾下。

遭遇滑铁卢后, 他想尽办法还清债务,并且又赚了上百亿,再度问鼎陕西省富

对郭家学而言,他的人生就像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

郭家学1966年出生在陕西旬阳,他的父亲是当地卫生院的院长,郭家学日后走上制药这条路,多多少少受到父亲的影响。

16岁时,郭家学考入了安康师范学校就读,在校期间,郭家学异常努力,在年级中常常名列前茅,并且多次获得表彰。

正因如此,在毕业时,郭家学作为优秀毕业生被校方挽留,从一个学生转变为大学老师在校任教,并且还被校方送到陕西师范大学进修。

对于久居农村的郭家来说,走出一个大学生,无异于穷山沟里出了个金凤凰。

作为村中的第一个大学生,不仅郭父郭母, 就连全村人都为他骄傲

在郭家学就读的几年中,每到逢年过节时,总会有乡里乡亲来到郭家,送上一些米面之物,特别是在郭家学留校任教以后,这种现象也愈发平常,都希望郭家学日后可以多多帮衬。

但是父母和乡亲们的骄傲,仅仅维持了一段时间,就在留校任教不到半年后,郭家学毅然辞去了大学教师的饭碗,回到衫乎了陕西老家,准备创业。

对儿子的这个选择,父母百思不埋谨得其解,大学老师的工作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 更让父母无法理解的是,儿子居然干起了养猪的行业。

从大学老师变为养猪农户,身份的转变可谓是天长地久,但是,郭家学却不在乎,因为他早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

郭家学拿着仅有的170元积蓄作为启动资金,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在最初的阶段,郭家学买来一大堆关于养猪技术的书籍,没日没夜地啃,并且经常向其他的乡亲请教,学习经验,甚至在资金一度缺乏的时候, 将自家仅存的值钱的四合院,以2700元的价格卖掉。

最刻苦的时候,郭家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而且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喂猪。几个月下来,郭家学瘦了几十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科学养殖,郭家学的猪,每一头都能长到200多斤,比村里其他农户养的猪都要好。

但是紧接着,一个难题又摆在了郭家学的面前,由于村里的交通条件极差,卖猪成了一件麻烦事儿,为此, 体重只有120来斤的郭家学,背着200多斤的猪,走过十几里的山路到镇子上去卖。

虽然万分辛苦,但是靠着养猪,郭家学赚到了第一笔钱。但是好久不长,他养的猪患上了猪瘟,郭家学被迫放弃了养猪,转而去种植中草药。

郭家学在县里承包了一个种植场,雇了几十位工人,没日没夜地在地里忙活,这样干了一个半月后,郭家学的双手肿了十个关节。

更不巧的是,那年冬天遭遇了寒潮,郭家学种植的中草药几乎颗粒无收,让郭家学痛心不已。

经过这两次创业失败,让郭家学不得不坐下来思考,这样的选择到底是对还是错。 最后,郭家学听从了母亲的建议,来到了西安闯荡。

在西安,郭家学几乎什么都干过,摆地摊、卖电脑、跑业务、倒卖等,尽管他干的种类杂多,但幸运的是,郭家学最后还是找到了一份长久的工作。

1991年,郭家学进入了西安人民医电科学研究所,并且一路干到了所长,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郭家学一直都在研究所工作。

在积攒了一定的积蓄后,郭家学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取名为东盛,专职于医疗设备器械的销售。

两年时间,郭家学苦心经营,公司也逐步发展壮大,并且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经销商之一,不仅如此,在这期间,郭家学还给西门子、柯达等知名外企做国内代理商,公司也因弯塌基此小赚了一笔。

1996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出现在郭家学面前。

这一年,陕西凤翔县的一家国有制药厂,投资1500多万元建立的工厂,由于经营不善,在建成的前三年中,每年的销售额只有30余万元,严重资不抵债。

为了解决企业危机,药厂领导找到郭家学,询问他愿不愿意进入医药行业,在这位领导看来,郭家学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医疗器械经销商之一,手中掌握着很多医院渠道,是解决企业危机的不二法门。

这个机会在郭家学看来,也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制药企业都是国企,民营企业要想进入医药行业,几乎不可能拿到国家批文,只能通过收购等方式进入行业。

更让郭家学看重的是,这家药厂掌握着一种心脑血管领域的处方药“维奥欣”, 并且这种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只是由于企业不善经营,才会资不抵债。

敏锐的郭家学注意到,如果收购这家药企,改善经营,大概率会让企业起死回生,并大赚一笔。

兴奋的郭家学当天就赶到凤翔县,与厂家签订了收购协议,并且背下了数百万的债务。

这次收购,开创了陕西民营企业收购国有企业的先例,同时,也宣告着东盛集团的崛起。

在接管药企经营后,郭家学对症下药,对企业的经营制度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郭家学发现,在此之前,由于没有销售队伍,企业生产的产品很难卖得出去。

郭家学在接管企业后,第一时间成立专业的销售队伍,对外大力招收销售人员,一起在全国各地建立了销售网络,推广“维奥欣”产品。

在接手一年后,公司的销售额就已达到3000万元,不仅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还净赚上千万元,一举扭转了企业之前的颓势。 第二年,公司营业额超过1亿元,郭家学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次收购,让郭家学看到了商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郭家学开始了疯狂的收购之路。

先是在1998年7月,并购了西安化工医药总公司;而后在1999年,以6000万元的价格收购了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铝业,并改名为“东盛 科技 ”;同年,又入股了中美合资的陕西济生制药。

在不断地收购并购下,东盛集团的规模日益庞大,并且在1999年,凭借着收购青海同仁铝业,东盛集团成功实现了借壳上市,成为上市公司。

东盛集团也从实业经营逐渐过渡到资本运作, 也正因此,时年仅33岁的郭家学,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

在集团成功上市后,郭家学的收购之路并没有停下。

此后郭家学又先后并购了东盖天力、青海制药、丽珠集团以及湖北潜江制药,在这个时期,“拿来主义”始终占据着郭家学的大脑,这种近乎疯狂的收购,能为企业带来辉煌,但同样也能把企业拉入深渊。

2003年,是郭家学最疯狂的一年,后来他回忆在这一年中, 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收购项目完成,这种速度就算放到国际 社会 上,也足以让所有企业目瞪口呆。

这一年,东盛集团经过不断的收购并购,已经从最初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华丽转变为拥有近万名员工、企业资产超过60亿元的医药企业,并且进入了全国医药工业前20强。

在这种胜利的冲击下,郭家学似乎被冲昏了头脑,他抛出了“郭家学说”:基于自有企业业务的增长,快速实行超大规模并购,并且注重国际合资。

这样的发展理念,推动着整个集团在并购的道路上越走越深,郭家学甚至放出豪言:在几年之内,将东盛集团打造成世界500强企业;将东盛建设为 “中国医药行业的梦之队” ;在创业30周年时,把东盛发展为年营业额上百亿美元的跨国企业。

抱着这样的幻想,郭家学继续走在收购之路上,但是他没有考虑到的是,任何一家企业,如果像东盛集团一样,宛若一个黑洞,不断的吸收扩大,到最后只会面临集团失控、资金断裂的局面,最终宣告破产。

因为这样大规模的收购,严重违背了企业发展的科学规律,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运作成本也将暴增,很容易出现不可控的问题。

果不其然,虽然郭家学在收购路上畅行无阻,但是2003年收购云南白药,将东盛集团和郭家学拉入了万丈深渊,盛极一时的东盛集团也在这次事件后辉煌不再。

2003年,云南政府为了大力发展云南白药,准备在全国范围内吸引投资,郭家学在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参与投标, 一同参与竞标的还有华源、复星、华润等行业巨擘。

为了成功拿下云南白药,郭家学可谓是不惜成本。最终,经过数轮的拼杀淘汰,郭家学笑到了最后,成功入主云药集团。

此次成功收购,让东盛集团的声势达到前所未有的顶峰,也让郭家学成为炙手可热的资本狂人。

同时,东盛集团的市值也飙升到100亿,业界也纷纷看好东盛的前景,郭家学甚至看到了自己成就世界500强企业的曙光。 但是好久不长,就在收购完成后的第二年,东盛集团的形势急转直下。

2004年4月起,国家出台了新的政策:收缩信贷,提高贷款利率,这让本就债台高筑的东盛更是雪上加霜。

更严重的是,曾为东盛集团提供担保业务的两家国企,也受此影响宣告破产,东盛集团承担连带责任,涉及金额高达十几亿。

在此影响下,东盛集团的股价连续大跌,银行纷纷抽贷,集团资金链断裂,郭家学被迫转向民间高利贷。

但是处于破产边缘的东盛,根本无力偿还贷款,放贷人为了催收,用大卡车拉了几十车泥土,堵住东盛集团的大门,并肆意破坏,让郭家学噤若寒蝉。

根据数据统计, 东盛集团在这个时期, 各个方面的债务高达48亿元 ,郭家学由于承担不起债务,一度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2006年11月5日,郭家学颓废地坐在办公室里,他打算在黄昏时分,从总部大楼跳下逃脱苦海,幸好几位公司高管及时发现了他的异常,几番好言相劝下,才让郭家学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经历了折戟沉沙,郭家学重振旗鼓,开始了长达八年的还债之路。郭家学开始以低价出售当年收购的企业,先是以1.7亿元的低价出售丽珠股份,又将集团的王牌产品“白加黑”以12.6亿价格卖出。

更让郭家学心疼的是, 花费巨资收购的、市值高达100多亿的云南白药,被迫以7.5亿的极低价格出售。

在偿还债务的过程中,当年与郭家学一同走来的很多高管,纷纷自掏腰包,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产,帮助郭家学还债。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 截止2012年年底,东盛集团的48亿债务全部偿还完毕,郭家学也受到了 社会 各界的高度赞扬。

回想起这段艰苦的路程,郭家学坦言: 以前的我年轻正盛,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这些都让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在偿还所有债务后,郭家学再度起航,以全新的姿态回归到医药行业中,不同的是,此番归来的郭家学,身上没有了以往的意气风发,更多的是经历风浪后的沉着与冷静。

郭家学把目光瞄准了中药,之所以投身中药行业,是因为在2003年,也就是郭家学疯狂收购并购的那一年,他收购了知名的中医药企业——广誉远。

这次的收购,似乎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安排,为多年后的郭家学,埋下了东山再起的伏笔。

广誉远始创于嘉靖20年,距今已有480年的 历史 。在清代,广誉远曾和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广州陈李济并称为“四大药店”。

“能够把我们老祖宗做完了上千年的事情传承下去,是多么值得敬佩,当年选择去和中药厂合作,正是抱着一种为中药复兴的使命而去的” ,2003年,带着这样的敬意,郭家学冒着被非典传染的风险,只身一人多次前往广誉远谈判。

“在那段时间中,我来来回回跑了不是多少次,我记得很清楚,有几次整个飞机上就只有我一个人”,这是郭家学日后回忆起收购广誉远时所说的话。

最终,凭借着专业的知识和管理经验,双方达成了协议,广誉远正式被纳入东盛集团麾下。

哪怕是在后来还债时,郭家学也曾经动过出售广誉远的念头,但是最终还是掐灭了这个念头。

在确定了以广誉远作为东山再起的目标后,郭家学说到:从现在起,我想把我的余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复兴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事业中来!

在此后的十年中,郭家学结合管理经营理念,通过制度改革、拓宽渠道、加强文化宣发等方式,将广誉远发展为一个集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企业, 并且旗下产品“龟龄集”和“定坤丹”,被国家列为保密品种。

在被问到“是否还怀揣着成就世界500强企业的梦想”时,郭家学诧然一笑:能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确十分值得骄傲,但那是我曾经的梦想,但现在我的目标,不是做一家500强企业,而是做一家500年企业。

或许是经历了大风大浪,郭家学收起了心中的那份冲劲,不再好高骛远,转而脚踏实地想要做个“精而美”的企业。

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广誉远的年营业额已超百亿,郭家学也彻底摆脱了往日的颓势,成功回归医药业的巨头行列。

郭家学曾说,在他看来,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在于弘扬文化,为此,他建立了广誉远中医药文化博物馆。

郭家学希望,随着中药文化的弘扬,广大百姓能够恢复对中药的信心,因为这不仅仅是对中药的自信,更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从一个养猪的穷小子,到最年轻的上市公司董事长,再到身败名裂,负债数十亿,最后涅盘重生。郭家学的人生宛若过山车一般大起大落,但是对郭家学而言,似乎每一次的“落”,是为了下一次更好地“起”。

如今的郭家学已年近花甲,但是仍然活跃在中医药业界,广誉远在他的经营下,早已成为国内中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

他曾说,要做一家500年企业,广誉远自创立至今,已经有了480年的 历史 , 相信郭家学定会精益求精,以更好的姿态,将广誉远交给下一个500年。

㈨ 药企卖两套学区房换来2100万,卖房续命能度过危机吗

这个方式并不能帮助药企渡过危机,相反,通过卖房来获得盈利空间的方式只会令药企的经营情况越来越难。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对于那些药企来说,因为药企的核心业务始终是医药业务,如果一家药企通过卖房的方式来获得利润的话,这基本上意味着药企的核心竞争力将会逐渐丧失,同时也意味着这个药企存在严重的经营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会通过卖房的方式来美化自己的业务报表。

以我个人来看,不管是对于东北制药来说,还是对于其他在A股上市的上市企业来讲,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一家企业上市之后,这家企业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业绩问题,同时完全没有必要通过卖房的方式来欺骗投资人。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巨亏卖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券账户借别人炒股的法律责任 浏览:760
十六周岁可以炒股了吗 浏览:579
大陆的账户在珠海还能炒股吗 浏览:856
炒股成功率是多少 浏览:445
在线炒股配资丨卓信宝必选 浏览:411
南宁股指期货配资 浏览:505
大连市新三板企业查询 浏览:518
模拟炒股要登录吗 浏览:588
北京新三板股转交易系统 浏览:799
金点炒股软件 浏览:912
艺恩数据新三板 浏览:540
绍兴炒股达人 浏览:396
新三板个人买卖股票个税 浏览:29
炒股必赚笨方法 浏览:569
你的亲戚知道你炒股吗 浏览:24
那些完全靠炒股为生的人 浏览:49
对股票市场价格影响最大的是 浏览:498
比较好的炒股模拟软件 浏览:726
st康得新4月2日打开涨停 浏览:928
炒股四川话 浏览: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