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上市公司 > 人体诊断上市公司

人体诊断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3-03-16 15:14:25

Ⅰ 凯普生物和凯普医学的关系、



凯普生物

万言不如一默lv >《医疗》
阅334转22022.05.26 山东关注
今天介绍一下凯普生物,先来看一下它近5年的关键财务数据,从营收和净利润增长率上来看,近几年呈现加速增长趋势,财务数据十分优秀。

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
本文开始之前,先来简单介绍几个医学上的专业名词,这会方便您对后文的理解。

HPV是Human Papillomavirus, 中文名称:人乳头状瘤病毒,可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导致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病变,是引起女性宫颈癌的主要病毒;

STD是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中文名称:性传播疾病,野散简称性病。

地贫,全称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先天性血液疾病,由珠蛋白基因的缺少或突变造成,患者不能有效地制造红血球,长期有溶血性贫血现象,严重者会死亡。地中海贫血(Thalassemia)是世界上发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的单基因遗传学疾 病之一。由于人体珠蛋白基因突变或者缺失而导致某种蛋白链合成障碍,造成α, 和β-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的不平衡而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常见类型有α-地贫和β地贫。常见于地中海沿岸、东南亚、北非、印度次大陆以及我国西南、华南地区。

体外诊断,相对于体内诊断而言,是指利用相应的仪器和试剂,对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并获取临床诊断信息的产品和服务。

分子诊断,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受检者体内外源性(病毒DNA 等)或内源性(人类基因)各类生物分子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确定其结构或表达水平,从而做出诊断的技术。分子诊判亩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遗传物质或病毒和细菌遗传物质的结构或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依据检测结果做出诊断的技术颂冲氏,是预测诊断的主要方法,检测物质主要是DNA、RNA和蛋白质。分子诊断在临床上起初应用于传染病诊断和器官移植分子配型。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分子诊断逐渐应用于遗传病、肿瘤的早期筛查与诊断,应用范围不断拓宽。未来,分子诊断将逐步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疾病筛查和人类基因库的建立。

医学实验室,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标本进行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它检验的实验室,它可以对所有与实验研究相关的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包括对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对进一步的检验提供建议

Ⅱ 复星凯特是哪家上市公司

答案: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4月1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RICHARD LIQUN WANG。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生物科技和医疗科技领域内(除诊疗、治疗、心理咨询、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及技术成果转让;药品生产;化工产品(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易制毒化学品)、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的进出口、批发和佣金代理(拍卖除外),投资咨询(金融、证券除外)等
2020 年 3 月 30 日,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 KP EU C.V.(以下简称“Kite 5 Pharma”)签订《中外合作经营合同之修正案(三)》,复星医药产业与 Kite Pharma 拟根据各自所持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凯特”)股权比例对其 进行增资。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等值于 500 万美元的人民币(汇率按实际出资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中间价折算)现金认缴复星凯特新增注 册资本 500 万美元。该等增资完成后,本公司仍持有复星凯特 50%的股权。
2020 年 7 月 6 日,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 Kite Pharma 签订《中外合 作经营合同之修正案(四)》,复星医药产业与 Kite Pharma 拟根据各自所持复星凯 特股权比例对复星凯特进行增资。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等值于 1,000 万美元的 人民币(汇率按实际出资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中间价折算) 现金认缴复星凯特新增注册资本 1,000 万美元。该等增资完成后,本公司仍持有复 星凯特 50%的股权。
2020 年 9 月 17 日,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 Kite Pharma 签订《中外合 作经营合同之修正案(五)》,复星医药产业与 Kite Pharma 拟根据各自所持复星凯 特股权比例对复星凯特进行增资。其中:复星医药产业拟以等值于 600 万美元的人 民币(汇率按实际出资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中间价折算)现 金认缴复星凯特新增注册资本 600 万美元。该等增资完成后,本公司仍持有复星凯 特 50%的股权。

复星凯特是复星医药与美国Kite Pharma(吉利德科学旗下公司)的合营企业,致力于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规范化发展。2020年3月,该公司的首个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FKC876)新药上市申请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纳入优先审评,成为我国第一个获得上市申请受理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目前正在审评中,尚未在中国获批上市)。同时,近10000平方米的CAR-T产业化生产基地已在张江创新药产业基地建成并启用,为产品获批上市做好准备。此外,2000平米的细胞治疗研发中心和创新人才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和国际合作,专注 CAR-T/TCR-T早期研发和临床循证阶段的项目,打造可持续的创新研发管线。

Ⅲ 体外诊断的春风已至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刘雨辰


医疗 健康 产业是未来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这一点在企业家的圈子里基本达成了共识,国务院此前印发的《“ 健康 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了目标:到2020年, 健康 服务业总规模超8万亿,到2030年达16万亿。


在众多的医药子赛道中,医疗器械是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一方面是由于医疗器械的发展前景广阔,景气度非常高;另一方面,医疗器械受利空政策的影响比较小,不像仿制药领域受“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影响非常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医疗器械的市场规模达到6259亿元。从盈利的角度来说,根据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的数据 ,2019年,64家医疗器械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1190.33亿元,同比增长14.01%,合计获得归母净利润186.91亿元,同比增长14.38%。


体外诊断(IVD)作为医疗器械的重要分支,在人口老龄化大背景、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以及国产替代大趋势等因素的推动下发展非常快,《每日财报》今天聚焦的主角就是体外诊断。


化学发光引领体外诊断


先来做一下知识普及,体外诊断(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 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


根据Evaluate Medtech的数据,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为灶仔4050亿美元,其中IVD领域526亿元, 在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占比约为13%。根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5304亿元,其中IVD领域713亿元,在医疗器械市场中的占比超过13%。从终端用户来看,2018年国内IVD产品主要客户公立医院的检查收入达3157亿元、同比增速为12.48%,重要客户ICL和体检中心行业增速也在 20%左右或以上。


下游需求旺盛带动上游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2018年中国IVD行业规模713亿元,同比增长25.6%,远超全球IVD市场6.0%的增速。按检验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体外诊断细分市场主要可以分为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CT(即时诊断)等。其中,免疫诊断占比最大为38%,分子诊断超越生化诊断成为第二大类别,分别占比20%、19%。

免疫诊断侧重于对样本中微量物质的检测,灵敏度较高、出错率小,涵盖了放射免疫、酶联免疫、胶体金、化学发光等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传染病检测、内分泌、肿瘤等领域,近年发展较快。


而免疫诊断中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结果稳定、安全性好及使用期长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在性能上对其他免疫方法形成全面超越,因此成为免疫诊断的主流,对酶联免疫等定性/半定量产品进行替代,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


2019年,化学发光在免疫诊断领域占比达到80%-90%,化学发光市场激辩棚也是我国体外诊断领域规模最大、增长速度最快的领域,已成为医疗器械行业新的增长点。近几年,化学发光国内市场规模增速均超过 20%,海通证券研究所估算未来三年仍将保持15%-20%的增速。


我国体外诊断经历了手工配制、技术引进、自主生产、规范发展等阶段后,2000年后国产厂家明则的技术水平明显提升,部分产品已经基本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例如血球、生化领域。而以化学发光为主的免疫诊断领域,由于技术推出时间靠后、技术壁垒较高,当前仍由进口品牌垄断,四家头部企业(罗氏、雅培、贝克曼、西门子)的市占率超过80%、外资品牌整体市占率超过85%,单个国内企业市占率不超过5%。


本土三强崭露头角


《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的数据显示,体外诊断市场从产业链角度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试剂及仪器以及下游的医疗消费终端三大领域。


目前体外诊断大部分上游原材料以进口为主,客户粘性较大,中游生产企业近年来加码布局上游原材料的研发,目前拥有相当规模的上游企业不多。中游试剂及仪器生产企业仍以进口产品为主,国内企业如迈克生物、安图生物、迈瑞医疗等公司已经在生化及化学发光等领域布局,有望持续实现产品的销售增长。


迈瑞医疗 自然不必多说,本土体外诊断的龙头企业,去年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25.69%。整体来看,迈瑞医疗体外诊断仪器在国内检验室设备类市占率15.3%,和贝克曼并列排名第二,希森美康的市占率为26.10%,排名第一。展开来看,公司血液细胞分析仪在国际和国内市场均占据优势地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排名第二,与排名第一的希森美康相差10%左右。


血液细胞分析仪品类分为三分类和五分类,三分类满足于低端市场,面向基层医院,价格低廉,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比较低。而国内三级医院大多采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寿命期在10年左右。公司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推出高端机型,目前技术水平与外资龙头企业相当,已跻身于三级医院高端市场。


血液细胞分析市场相对比较成熟,迈瑞与希斯美康共同占据超过70%的市场份额,在高端市场也在不断挤压希斯美康的空间,总体而言稳中有升。在化学发光领域,仪器和试剂是最主要的两个方面,迈瑞医疗代表着国内化学发光仪器的顶尖水平,不断迈向高端化,从120速到480速,最快单机 CL-6000i 检测速度高达 480T/h,已经逐渐被三甲医院接受,目前排名前100名的三甲医院检验科中的三分之一已使用迈瑞的化学发光免疫产品。


相对于龙头 迈瑞医疗 丰富的产品线, 安图生物 则主要专注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在化学发光领域具备领先优势,当然也生产一些相关的仪器。安图生物在免疫诊断领域深耕多年,掌握了酶联免疫、板式发光、磁微粒发光多个免疫技术,形成了从原材料研究到产品开发生产的技术体系。传染病相关的产品是公司最具优势的项目,各级医院认可度普遍较高,大约占磁微粒化学发光的 50%左右,其次是肿瘤占约 20%,其余的项目比较分散,包括甲功、激素、高血压、TORCH,合计占约30%。公司于2019年11月份获得了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试剂盒、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两个注册证,项目较为优质且是国内第二家建立在发光平台上,未来有望对基于手工平台的外资相同项目逐步替代。


迈克生物 成立于 1994 年,从体外诊断产品代理起家,2004年起以自主研发和生产为核心并进行体外诊断全产链布局,现已涵盖生化、免疫、血液、分子诊断、快速检测、病理、原材料等多个技术平台,成为国内体外诊断生产企业中产品品种最为丰富的企业之一,公司生化、免疫、临检三大板块可满足医学实验室 80%以上的检测项目需求,在医学实验室整体解决方案中具备极强的竞争优势。


2018年四季度,公司推出的高端产品i300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正式迈入国产化学发光第一梯队,2019年公司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29.48%。除此之外,迈克生物在生化诊断领域也具备很强的实力,目前国内市场生化诊断试剂已相对成熟,整体技术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同期水平,约占据市场2/3的份额,迈克生物业已经具备了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


在 2019 年公布的 2018 年代表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的最高水平的国际医学参考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RELA)试验中迈克生物共有 30个项目通过评价,是所有参与实验室中通过项目最多、分析方法最全、涵盖 RELA所有分析物类别的单位。最新的消息显示,迈克生物目前拥有生化诊断试剂近 70项,覆盖了主要临床需求。


最后需要说一点,我国人口约占全球的 1/5,但体外诊断市场规模仅为全球的3%,与此同时,我国体外诊断产品人均年消费额为4.6美元,仅为全球平均消费水平的一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随着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人均消费能力提升(人均诊疗费用增加),民众对于早诊断、早筛查的需求将逐步升高,另一方面,自主可控的政策要求下,本土的公司势必会奋起直追。


在价格方面,外资的各项产品目前普遍比国产企业平均水平贵30%以上,在医保控费和 DRGs推行的大趋势下,检验科由原来的利润端变成成本端,二级医院和部分三级医院成本控制压力明显加大,更倾向于使用性价比更高的国产产品。外资产品虽有一定的降价空间,但由于其在全球有系统的价格体系,短期内降价意愿很低,这就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期。

市场扩容和国产替代的双重作用下,行业将会持续增长,这是看好体外诊断未来的核心原因。


Ⅳ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迈瑞医疗(300760)、华大基因(300676)、迪安诊断(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医疗器械企业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根据2021年3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2、产业链剖析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医疗器械零组件制造,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设备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国家的基础工业如橡胶、塑料、电子、钢铁、紧固件、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医疗器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医疗器械行业的中游行业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的相关行业。

医疗器械的下游产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运行主体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计划生育机构、爱国卫生运动机构以及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医院。

在行业上游领域,代表企业主要有水晶光电、住友瑞科、卫宁健康、乐普医疗等企业,中游企业主要有美敦力、雅培等国际企业和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国内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体检机构等。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高治疗发展阶段

在2000年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50年代~60年代的改造调整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有较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00-2015年期间,我国医改政策导致卫生机构需进行器材和设备的更换以及补充,刺激了我国中低端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增长。但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在2015年后,我国医疗器械创新政策频出,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创新医疗器指昌慧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此外,为加速国产化替代,我国颁发了相关政策;个别省份像是江苏省等更是禁止进口产品在公立机构中进行招标。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医疗设备占比近60%,整体国产替代水平较低

总体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国产替代发展相对较弱,尤其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程度整体相对较低,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洼地”,相关细分产品发展现状如下:

注:满分★★★★★,☆为半星。

从细迅饥分市场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占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游细分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最大比重,达到5533亿元,占比59.91%。

2、高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近1500亿元

由于目前行业并没有对高值医疗器械的准确定义,广义上高值医疗器械为全部高价格的医疗器械,前瞻则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中的定义将狭义的高值医用器械定义为一般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唯答医疗耗材。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1305亿元,受疫情影响仅同比小幅增长3.74%。随着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技术革新及产业链成熟,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持续上升,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接近1500亿元,同比上升12.03%。

3、低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超1100亿元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缝线、手术缝针、手术刀片、纱布、棉签、医用口罩等。

受疫情全球范围蔓延的影响,2020年低值医疗耗材市场,尤其是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控耗材,短时间内需求呈十倍以上爆发。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2020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970亿元,同比增长25.97%。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低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近1200亿元,同比上升21.09%。

4、医疗设备:2021年市场规模超5500亿元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医用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国乃至全球以监护仪、呼吸机、ECMO为代表的医用设备销售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4556亿元,同比增长26.52%。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5500亿元,同比上升21.44%。

5、IVD(体外诊断):2021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IVD(体外诊断),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从狭义上讲,体外诊断产业主要指体外诊断相关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体外检测带入了民众的视野。疫情爆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暴增。国家药监局针对核酸检测试剂盒开辟了快速审批通道,不少产品快速上市,体外诊断企业业绩也随之“一飞冲天”。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飞速发展。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2020年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达890亿元,同比增长24.30%。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1000亿元,同比上升19.73%。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省分布最多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有28954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湖北、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其中,广东共有5221家企业,江苏共有3580家。

2、企业竞争:以非上市企业为主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28亿元,约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27%。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仍以非上市企业为主。

当下,迈瑞医疗、英科医疗、乐普医疗、东方生物、新华医疗的营业收入在上市企业当中为TOP5。其中,迈瑞医疗在上市企业规模的市场份额约为10%,在整个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3%。

注:左边是在上市企业规模中的市场份额,右边是在整个市场规模的市场份额。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2027年市场规模或超2万亿

医疗器械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未来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持续上升。

基于此,前瞻估测202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Ⅳ 昌进生物是上市公司吗

不是。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新文达集团旗下公司。新文达集团,其前身为成立于1986年的深圳文达发展有限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民营科技企业之一,是集产、学、研、销、投为一体的高新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位于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旗下有上海辉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达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惠都食品有限公司、青岛道齐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集团业务主要由生物科技、科技孵化园区、食品制造、互联网营销、科技投资五大版块组成。
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高科技企业。公司聚焦在微生物蛋白领域的研究、开发、产业化。
微生物蛋白主要依靠基因编辑及定向进化工具通过发酵等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昌进生物依托其在生命科学及食品工程、营养辅配、天然提取物分离纯化等领域的积累及多学科交叉、跨产业工艺协同获得优势。
昌进生物的研发团队由分子生物学、发酵、食品与营养工程、天然提取物分离纯化等部门组成,原北大校长许智宏院士及原中科院细胞组织培养专家刘桂云先生进行指导,哈佛大学廖丽博士等科学家担纲。依托张江科学城的国际化人才优势、产业优势,公司先后与杜邦、默克等国际巨头开展合作。
开发出安全、营养、美味的微生物替代蛋白人造肉,实现产业化,是公司长期的使命。高端人造蛋白的衍生品,还将为动物饲料、美容化妆品等其他行业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Ⅵ 医疗器械行业前景如何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迈瑞医疗(300760)、华大基因(300676)、迪安诊断(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医疗器械企业占比等

行业概况

1、定义

根据2021年3月国务院最新发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其目的是:

2、产业链剖析

医疗器械行业技术进步、企业成长和市场扩展等都与上下游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上游行业的科技进步将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的技术走向。医疗器械行业的上游行业为医疗器械零组件制造,涉及的行业有电子元件、原材料、软件系统、新兴技术等领域。其中电子元件行业为大型医疗设备提供电子元件、电路板、芯片等电子零部件;原材料行业为医疗器械行业设备生产提供特殊材料等。国家的基础工业如橡胶、塑料、电子、钢铁、紧固件、有色金属等上游行业加工制造能力决定了医疗器械原材料或半成品的质量、技术水平和成本。同时,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也为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医疗器械行业的中游行业为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服务的相关行业。

医疗器械的下游产业是医疗卫生行业,医疗卫生行业是为全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要素、活动和关系的总和,其最重要的基本功能是医治和预防疾病、保障全民身体健康、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业的运行主体是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计划生育机构、爱国卫生运动机构以及医疗卫生研究机构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是各级各类医院。

在行业上游领域,代表企业主要有水晶光电、住友瑞科、卫宁健康、乐普医疗等企业,中游企业主要有美敦力、雅培等国际企业和迈瑞医疗、鱼跃医疗等国内企业,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他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体检机构等。

行业发展历程:目前处在高治疗发展阶段

在2000年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在50年代~60年代的改造调整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有较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00-2015年期间,我国医改政策导致卫生机构需进行器材和设备的更换以及补充,刺激了我国中低端产品和技术的快速增长。但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在2015年后,我国医疗器械创新政策频出,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创新医疗器械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此外,为加速国产化替代,我国颁发了相关政策;个别省份像是江苏省等更是禁止进口产品在公立机构中进行招标。

产业发展现状

1、行业整体情况:医疗设备占比近60%,整体国产替代水平较低

总体来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国产替代发展相对较弱,尤其在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国产替代程度整体相对较低,是医疗器械领域国产替代“洼地”,相关细分产品发展现状如下:

注:满分★★★★★,☆为半星。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2021年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占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中游细分产品的市场规模的最大比重,达到5533亿元,占比59.91%。

2、高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近1500亿元

由于目前行业并没有对高值医疗器械的准确定义,广义上高值医疗器械为全部高价格的医疗器械,前瞻则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镇埋中的定义将狭义的高值医用器械定义为一般对安全至关重要、生产使用圆旅氏必须严格控制、限于某些专科使用且价格相对较高的医疗耗材。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也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橘散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为1305亿元,受疫情影响仅同比小幅增长3.74%。随着我国高值医疗器械行业的整体技术革新及产业链成熟,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持续上升,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接近1500亿元,同比上升12.03%。

3、低值医用耗材:2021年市场规模超1100亿元

低值医用耗材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普遍应用的价值较低的一次性医用材料,包括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引流袋、引流管、留置针、无菌手套、手术缝线、手术缝针、手术刀片、纱布、棉签、医用口罩等。

受疫情全球范围蔓延的影响,2020年低值医疗耗材市场,尤其是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控耗材,短时间内需求呈十倍以上爆发。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2020年我国低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约为970亿元,同比增长25.97%。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低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近1200亿元,同比上升21.09%。

4、医疗设备:2021年市场规模超5500亿元

医疗设备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或者其他物品,也包括所需要的软件。医疗设备是医疗、科研、教学、机构、临床学科工作最基本要素,即包括医用医疗设备,也包括家用医疗设备。

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全国乃至全球以监护仪、呼吸机、ECMO为代表的医用设备销售爆发式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医疗设备市场规模达4556亿元,同比增长26.52%。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5500亿元,同比上升21.44%。

5、IVD(体外诊断):2021年市场规模超1000亿元

IVD(体外诊断),从广义上讲,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各种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或机体功能的产品和服务。从狭义上讲,体外诊断产业主要指体外诊断相关产品,包括体外诊断试剂及体外诊断仪器设备。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健康,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体外检测带入了民众的视野。疫情爆发,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需求暴增。国家药监局针对核酸检测试剂盒开辟了快速审批通道,不少产品快速上市,体外诊断企业业绩也随之“一飞冲天”。在疫情的催化下,我国体外诊断行业飞速发展。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1)》数据,2020年体外诊断(IVD)市场规模达890亿元,同比增长24.30%。据初步统计,2021年中国高值医疗器械市场规模或超1000亿元,同比上升19.73%。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广东省分布最多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生产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数量有28954家;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北、湖北、上海、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其中,广东共有5221家企业,江苏共有3580家。

2、企业竞争:以非上市企业为主

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28亿元,约占整个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的27%。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仍以非上市企业为主。

当下,迈瑞医疗、英科医疗、乐普医疗、东方生物、新华医疗的营业收入在上市企业当中为TOP5。其中,迈瑞医疗在上市企业规模的市场份额约为10%,在整个市场的市场份额约为3%。

注:左边是在上市企业规模中的市场份额,右边是在整个市场规模的市场份额。

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

1、2027年市场规模或超2万亿

医疗器械行业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未来随着中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持续上升。

基于此,前瞻估测2027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Ⅶ 轩竹生物科创板上市排队了吗

没有排队。科创板隶属于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8年。根据梁晌羡查询轩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显示,科创板在上市期间是独立上市,没有排队上市。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医药化工橡拍新技术、医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转让、技术服务(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除外);经济信息咨询;医药技术进出口;生产和委托生产药品谨派等。

Ⅷ 基因测序概念股票一览 基因测序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基因测序概念一共有38家上市公司,其中7家基因测序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证交易回所交易,另外31家基答因测序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据云财经大数据智能题材挖掘技术自动匹配,基因测序概念股的龙头股最有可能从以下几个股票中诞生新开源、北陆药业、安科生物。

阅读全文

与人体诊断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息率与什么时期股票价格 浏览:849
上市公司申请重整 浏览:316
科创板基金值得购买么 浏览:851
南华期货首次打开一字涨停 浏览:465
证监会上市公司收购兄弟公司 浏览:834
新三板律师含金量 浏览:989
江苏大力神铝业新三板 浏览:372
涨停扎堆但多有瑕疵 浏览:583
上市公司活性染料 浏览:565
香港怎么买美股 浏览:834
新三板公司股东大会律师见证 浏览:167
温州有上市公司 浏览:976
新三板广告植入公司 浏览:242
新三板转板的要求 浏览:972
新三板调查 浏览:928
广西国资委控股上市公司 浏览:771
永恒光伏是上市公司吗 浏览:636
股票涨停之后还能卖出吗 浏览:400
科创板北京君正 浏览:481
股指期货炒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