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限合伙企业持有拟上市公司股权。公司上市后,二级市场卖出,合伙企业及合伙人需要缴纳哪些费或者税。
有限合伙企业能作为发起人。发起人也称创人,是指依照有关法律规定订立发起人协议,提出设立公司申请,认购公司股份,并对公司设立承担责任的人。发起人既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的要件,也是发起或设立行为的实施者。西方国家的公司法一般普遍规定,发起人必须具有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者均不得作为发起人,这是由发起人所承担的创公司的任务所决定的。其次,发起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但如果发起人是法人的话,那么必须是公司法人。有些国家和地区还规定,发起人应当在当地有住所,或者必须是本国人,或者本国人在发起人中必须占一定的比例。在我国《公司法》实施以前,我国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限制曾有过比较严格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规范意见》第十条规定:“公司发起人应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法人(不含私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作为发起人时不能超过发起人人数的三分之一。自然人不能充当发起人。”根据这一规定,下列人不能作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一、自然人;二、私营企业;三、外商独资企业。当时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与国家刚颁布的《私营企业管理暂行条例》相衔接。该条例考虑到私营企业刚刚起步,资本规模有限,不宜先搞股份有限公司,因而规定私营企业应采取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对外商独资企业作为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限制,则主要是基于外商独资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的。但是在我国《公司法》的制定过程中,很多人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资格上的限制表示了不同看法。他们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的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应当取消对上述主体资格的限制,以便和国际接轨。不管是自然人还是法人,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只要符合发起人的条件,如具备一定的资本等,都可以成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我们不能走的太快,一步到位,只宜把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扩大到法人,自然人仍不宜作为发起人,这样过渡比较稳妥,比较符合我国的国情。《公司法》基本上采纳了前一部分人的意见,没有对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资格作出限制,实际上就是取消了上述限制。这样使我国公司法的形象更完好,更同国际作法相一致。不过,《公司法》对发起人资格的限制还是没有完全取消。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九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则发起人至少是二人。但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可以少于五人,但必须采取募集方式设立。《公司法》对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在最低人数上的限制网开一面,主要是考虑到《公司法》所负有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的重任,以及国有企业财力雄厚的优势。这样灵活规定能使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实现股东的多元化,充分发挥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但同时又对它进行限制,规定发起人少于五人时,必须采募集方式设立,不得以发起方式设立,这样同样可以实现股东多元化的目的。二是对住所的限制,即所有发起人中必须有一半以上的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对发起人的住所作出限制性规定,主要是考虑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当中,至少需要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具体进行筹创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各项活动。而且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一定数量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了住所之后才便于进行各项活动。同时,发起人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期间以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后有比较重要的责任,只有当他们在中国境内有了住所,才更加有利于国家对发起人进行管理,对他们的活动进行监督,以防止他们利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机会来损害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但是,公司法并不要求所有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都有住所,而只要求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就行。这样既方便发起人进行各项活动,有利于国家对发起人进行管理,同时又有利于外商投资者到中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发起人在中国有住所,就中国公民而言,是指公民以其户籍所在地为居住地或其经常居住地在中国境内;就外国公民而言,是指其经常居住地在中国境内;就法人而言,是指其主要事机构所在地在中国境内。因此,发起人是否在中国境内有住所,不是看他在中国境内是否有住房,而是看他的经常居住地或者主要事机构所在地是否是在中国境内。法律地位发起人的地位是指发起人在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与正筹备中的公司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成立后的公司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之前的设立过程中,在执行职务范围内,也就是公司的负责人。他对内执行设立行为事务,对外代表设立中的公司。一旦公司合法成立,发起人的行为即成为公司机关的行为,其所生之权利义务,归于公司享有或承担。如果公司未能有效成立,为了保障交易安全,各发起人应就设立公司所为之行为以及设立所花费的费用负连带责任。对于发起人在设立公司过程中所取得的权利或负担的义务,将来归属于因登记而成立的公司,其理由何在?在法理上曾有过不同的学说。主要有:无因管理说根据这一学说,发起人与公司的关系,乃属于无因管理。公司成立以后,发起人因设立行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依无因管理的规定,移归公司。第三人利益契约说此说认为,发起人因发起行为而与他人之间所成立的法律关系是以将来成立的公司为受益人,从而订立为第三人利益契约。根据为第三人利益契约的有关规定,发起人与他人订立的契约由设立后的公司继承。设立中公司说此说认为发起人乃是设立中公司的机关。质言之,发起人在公司成立以前应属于无权利能力之社团机关,发起人所取得的权利和义务,在公司成立以后转移由公司享有或负担。代理人说即发起人属于未经登记成立公司之代理人,因此发起人在设立过程中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均移转于成立后的公司。继承说根据该说,发起人因发起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依当事人之意思或法律之规定,当然由公司继承。归属说即发起人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因为必要行为而取得权利或负担义务者,此权利或义务在法律上当然归属于成立后的公司。此外还有合伙说。根据该说,发起人是以设立公司为目的而成立的集合体,发起行为以全体发起人的人格为基础,设立行为是发起人的共同行为,因而发起人之间的关系应属于一种合伙关系。当公司不能依法成立时,发起人对设立行为的法律后果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公司发起人以上各说都有优缺点。一、机关说能说明发起人的权利或义务与责任及其与将来成立之公司间的关系,但是,当公司不能有效成立时,对于设立行为的费用为何由发起人负无限连带责任,而不由该无权利能力的社团负责缺乏解释力。二、无因管理说虽能解释因发起人的发起设立行为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为何移归成立后的公司,但根据无因管理的理论,管理人只能要求被管理人偿付因该无因管理行为而支付的费用,对被管理人不能请求支付报酬。而发起人对于公司具有报酬请求权,对此无因管理说很难圆满回答。三、代理人说能说明为何发起人能以设立中公司的名义和第三人订立合同,其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归设立中的公司享有和承担。但是,对于公司不能依法成立时,发起人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为何由发起人享有或承担,而不由被代理人即设立中的公司享有或承担,同样缺乏解释力。美国学者、印第安那州立大学的MichaelMetzger教授对此持完全相反的观点。他认为发起人不是公司的代理人,发起人对设立中的公司仅负受托义务(ficiaryty).四、关于利益第三人契约说,一般认为发起人正是为了设立公司这一共同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他们的设立行为自然处处是为了将来设立之公司的利益着想的。他们设立行为的结果就是依法成立公司。但依据利益第三人契约的一般原理,如果以将来成立的公司作为受益人,那么它只继承发起人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而不负担其义务。这就对于解释为何发起人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全部归于将来依法成立之公司享有和承担显得苍白无力。五、继承说之不妥处在于,在公司成立以前,设立中的公司并无人格,因而无法继承。六、归属说则显得过于武断,同样未能解释发起人因设立行为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当然归属于成立后的公司在法律上的理由。权利义务关于发起人的权利,有学者认为,只有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后发起人才能享有,理由是发起人创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这一目的的实现,只能在公司成立之后。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实际上,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前,发起人也享有一定的权利,主要包括出资方式选择权和设立方式选择权。根据我国《公司法》第80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但是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其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30%。不过这一限制性规定是对发起人全体而言的,对发起人个人而言,他们可以互协商,某个或某几个发起人也可以只用工业产权或非专利技术出资。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时,严禁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低价出售或者无偿分配给个人。用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其评估作价,应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公司法》第74条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发起设立;一种是募集设立。所谓发起设立,指的是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不向发起人之外的任何人募集而设立公司。所谓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究竟是采用哪一种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由发起人自由抉择。但是在国有企业改建为股份有限公司且发起人少于五人的情况下,则必须采用募集设立的方式。除此之外,根据《公司法》第79条第13款之规定,发起人也可以享有公司章程记载的,不违反法律强行性规范及社会公益的比较广泛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包括认股方式选择权、股息红利优先分配权、优先认购新股权、剩余财产优先分配权、设立报酬请求权、设立费用受偿权,等等。由于发起人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时,对广大投资者、将来成立的公司以及公司债权人都影响甚大,因此发起人也负有相当的义务。总体上说来,发起人主要负有以下几方面的义务。缴足出资的义务要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否则将成为一句空话。根据《公司法》第78条第二款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不得少于1000万元。以发起方式成立的,发起人必须认购公司的全部股份;以募集设立方式成立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其余部分应当向社会公开募集。至于出资方式,发起人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依法进行评估作价,并折合成股份,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发起人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其金额不得超过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20%。忠实的义务发起人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中,应当诚实无他。首先,发起人的出资必须真实。发起人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应当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折合成股份,不得高估或低估作价。一般说来,发起人是自然人或法人的,不得高估作价,虚假出资;以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建成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得低估作价出资,私分国有资产,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发起人出资以后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在公司成立以后两年以内不得转让给他人。发起人缴纳股款或者交付抵作股款的出资以后,除未按期募足股份、未按期召开创立大会,或者创立大会作出不设立公司的决议等情形外,不得抽回其股本。其次,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应当就未认足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在募集之前,发起人应制作并公告招股说明书。招股说明书应当内容真实,不得有虚假记载,也不得有任何对投资者进行误导的言词,更不得借募股之名来进行诈骗活动。招股说明书应当记载发起人认购的股份数额,每股的票面金额和发行价格,等等。在申请公司登记时,发起人提交的文件应当内容真实,否则公司登记机关将不与登记,发起人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勤勉的义务发起人在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过程中应当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在开始筹备设立公司之前,各发起人之间应当对拟将设立的公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充分的调查研究,或者请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只有在设立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得到肯定以后,才能着手设立公司的具体筹备工作。其次应当起草公司章程,积极筹措资本,认购足够的公司股本,公司设立审批手续,如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涉及须报批的基建、技改、外商投资项目的,要取得外经贸部门审核同意),然后报国家或省级体改部门批准。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还须取得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发起人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复以后,应当积极着手制作招股说明书以及认股书,确定承销机构,签定承销协议。在股份认足以后,发起人应当向认股人催缴股款。认股人缴足股款以后,发起人应当在30日以内主持召开公司的创立大会。在创立大会召开15日以前,发起人应当将会议日期及地址通知各认股人或者予以公告。发起人在设立公司过程中以公司名义和第三人订立的合同,应当积极全面地履行,不得迟延履行,影响将来成立公司的信誉,更不能借公司名义和第三人订立合同,欺诈第三人。返还出资的义务以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在认足一定比例的股份以后,其余部分应当向社会公开募集。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的,必须公告招股说明书并制作认股书,同时必须取得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对已作出的批准如发现不符合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应当予以撤消,发起人对已募集到的资金应当返还给募股人,并应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如果发行的股份超过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截止日期尚未募足的,或者发行的股款缴足以后,发起人在30日以内未召开创立大会的,认股人可以要求发起人返还出资,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对此发起人不得拒绝。由于发生不可抗力或者经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创立大会作出不设立公司决议的,发起人应当将认股人缴纳的股款返还给各认股人。
❷ 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
法律分析:有限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普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有限合伙企业实现了企业管理权和出资权的分离,可以结合企业管理方和资金方的优势,因而是国外私募基金的主要组织形式,我们耳熟能详的黑石集团、红杉资本都是合伙制企业。
法律依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 第八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拥有上市公司控制权:
(一)投资者为上市公司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
(二)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
(三)投资者通过实际支配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能够决定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选任;
(四)投资者依其可实际支配的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足以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
(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❸ 持股平台的公司形式
我们接着上一期的内容继续将股权激励中有关方案的内容。我们上一期讲到,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采用间接持股的方式来搭建用于股权激励的公司架构,也就是说,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持股平台,让激励对象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那么公司的股权由持股平台来持有,而不是由激励对象直接持有。
那么我们上一期留下这样一个问题:持股平台采用什么样的公司形式。一般来说我们有两种选择,有限责任公司,或者有限合伙企业。
什么是有限合伙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大家比较熟悉,有限合伙企业可能有的人不太熟悉,所以我这里做一个简单说明。
有限合伙企业是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组建的一种企业,在这里面大家可以把“普通合伙人”理解成为“管家”,“有限合伙人”理解成为“出资人”,也就是管家负责企业管理,出资人负责出资,共同组建一个企业来实施某种经营行为。
既然“普通合伙人”是管家,通常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就是执行事务合伙人,那么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企业管理,普通合伙人一般不用出资或者只需要出资非常少的比例即可,但是普通合伙人是需要对企业承担无限责任的。因为你是管家,经营管理都是由你负责的,所以你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因为你是一个合伙企业,我们法律规定,合伙企业都需要承担无限责任,因此在有限合伙企业中也需要找一个承担无限责任的主体,那么这个主体就当仁不让地由这个管家,也就是普通合伙人来担当了。
有限合伙人作为出资人,虽然他也是合伙企业的一份子,但我们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他承担的是有限责任。有限合伙人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出资份额承担有限责任。当然,有限合伙人也是按照自己的出资份额比例来享受有限合伙企业经营的收益。有限合伙人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不能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仅仅对经营管理享有知情权和建议权。因为一旦有限合伙人参与了经营管理,那么他的身份就有可能被认定为普通合伙人,而进一步地,作为普通合伙人就需要承担无限责任。这里面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对应的。
以上就是关于有限合伙企业的一个粗略的说明,这个说明基本上足够我们在股权激励架构设计这个问题中,理解有限合伙和有限责任这两个公司形式的区别了。
持股平台的表决权归属于谁
那么在股权激励过程中,如果持股平台是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激励对象需要分别作为持股平台的股东参与到平台公司这个有限责任公司。我们上面讲过,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不能超过50人,那么如果激励对象的人数超出50人,我们需要在有限责任公司上面再搭建一层多个有限责任公司,以此类推,是指符合我们的激励对象人数需求。
那么激励对象作为持股平台的股东,无论这里是一个层级、还是多个层级,股东都是按照所持有的股权比例来行使股东权利、享有表决权的。讲到这里的时候,大家在这里千万要有这么一个意识:也就是持股平台也是咱们核心公司的股东,因此持股平台的表决权相当于核心公司的表决权,也就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是享有决策权的。这个决策权虽然不能等同于决定权,但是当遇到某些特定事项的时候,大股东所能控制的表决权不足以满足所需的股权比例的时候,持股平台的决策权到底站在谁那一边就会显得相当重要了。因此,我们这里可以看到,在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持股平台的时候,持股平台的决策权是掌握在所有激励对象手中的。
而如果持股平台是有限合伙,那么意味着我们的激励对象是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到平台公司这个有限合伙。《合伙企业法》对于有限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人数也是有限制的,也是50人,也就是说跟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如果我们的激励对象人数超出50人,也是需要层层搭建,使得最后的股权架构符合我们的激励人数需要。在这个问题上,有限责任公司和有限合伙企业这两种公司形式上,没有优劣之分。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如果激励对象是持股平台的有限合伙人,这个时候我们的持股平台是采用有限合伙企业的这种形式,那么有限合伙人不享有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权,换言之,就是激励对象是不享有持股平台的决策权的,那么激励对象也进一步地、不享有持股平台所持有的,对应公司股权比例的那一部分的决策权。那么这个时候持股平台所持有的公司股权,这个决策权归谁呢?我们说,归属于持股平台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也就是普通合伙人。那么在持股平台这个合伙企业里面,谁是普通合伙人呢?很显然,是由实际控制人或者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主体来担当这个普通合伙人的。一般情况下,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要么是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本人,要么是由这个人所控制的有限责任公司。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以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的时候,持股平台的决策权是牢牢掌握在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者控股股东手上的,不管你拿出多少股权比例来做股权激励,这部分股权对应的决策权,仍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里我们来讲个案例,好像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讲案例了,因为前面讲到的一些问题都相对比较理论化、体系化一些,所以对应性好又简单的案例不容易讲,我们就一直没有讲。今天讲这个部分,我们正好可以引入一个比较有对应性的案例。
一千万控制一万亿的马云
最近蚂蚁金服暂停上市的事情让大家狠狠地吃了2020年最后一个金融瓜。蚂蚁金服上市市值将近一万亿,但是马云只用一千万就实现了对整个蚂蚁金服的掌控。怎么做到的呢?其实用的就是我们讲的股权激励有限合伙持股平台这种方式,通过普通合伙人掌控有限合伙企业的办法。
首先,马云出资1010万元成立杭州云铂投资,这是一个有限责任公司。然后,云铂投资分别出资500万成立杭州君瀚,和杭州君澳两家公司,并成为普通合伙人。最后君瀚出资6亿元占蚂蚁金服42.28%的股权;君澳出资5亿元占蚂蚁金服34.15%的股权。这两个合伙企业总共占了蚂蚁金服76.43%的股权,成为蚂蚁金服绝对控股的股东。那么马云通过控制君瀚和君澳两家有限合伙公司,就成为了蚂蚁金服的绝对控股股东。
我们可以看到,原来马云的办法这么简单,只要用好有限合伙企业这个绝佳的企业形式就可以了。
另外,细心的人可能还会再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马云要先成立云铂投资这个有限责任公司,然后再来做普通合伙人呢?马云为什么不自己直接做两家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咱们不要忘记了,有限责任公司是以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的,也就是说,通过在自己身上再套一件有限责任公司的马甲,那么马云只需要承担1010万元的有限责任,就可以将原本普通合伙人的无限责任风险予以隔离了。
以一千万元的责任,掌握一万亿元的企业。其实原理也就这么简单。
税筹优化
我们继续回到股权激励的话题,除了持股平台的表决权归属有差别以外,有限责任公司形式、和有限合伙企业形式,两者在税务筹划上还存在着显著的差别。
按照我们国家的税法和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需要交纳企业所得税,现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而且是每年需要进行一次汇算清缴。这也就是说,假设我们的持股平台是有限责任公司,那么这个持股平台每年收到的公司分红、每次与激励对象进行股权结算获得的股票价差,都作为企业的所得,扣除经营成本后,需要按照25%缴纳企业所得税。剩余部分才能分配到我们的激励对象手上。一般来说,咱们持股平台就是一个纯投资性质的公司,不会存在其他经营成本,因此基本上你所有的分红和股票收益,都需要缴纳这25%的企业所得税。那么然后分配到激励对象个人手上的时候呢,并没有结束,激励对象因为获得收益,还需要支付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对应股息、红利部分的税率是20%,那么激励对象还需要再支付20%的个人所得税。剩下的部分,才是真正到激励对象口袋里的收益。
先按总的扣除25%,再分到个人扣除20%,那实际上我们的税务成本就将近快50%了,只有真正收益的一半能够装到自己口袋里。这是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持股平台。
那么如果是以有限合伙企业作为持股平台呢?因为有限合伙企业也是合伙企业的缘故,因此有限合伙企业本身不用计税,它是通过穿透合伙企业这个外壳,直接由合伙人来进行所得税征收和缴纳的。合伙人按照累进税率进行计算,最高到35%。即便是多层级的有限合伙企业进行嵌套,那么也只有穿透到最后的那个自然人纳税主体合伙人,作为最终的纳税主体,承担纳税义务。因此,有限合伙企业不用将所持激励股权的收益进行两次纳税,而且最终到纳税主体身上承担的税率,相比较有限责任公司而言,也会低很多。另外,对于有限合伙企业来说,并不需要每年进行一次汇算清缴,只需要在实际发生应纳税所得的时候进行申报就可以了。
由此可见,对于大部分情况而言,从优化税收成本的角度上来说,有限合伙企业比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持股平台更具有优势一些。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个别案例也有因为股东公司穿透以后需要每年进行汇算清缴不便等原因,采用有限责任公司来做持股平台的案例,因此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在持股平台中的作用。
关于股权激励中的第一个问题,“定方案”,我们就基本介绍到这里。从下一期开始,我们给大家介绍:“定人员”,欢迎继续关注。
❹ 公司上市后,通过有限合伙人间接持有的股份什么时候交易
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持有的是上市公司的原始股,它有一个限售期,一般为上市三年之后。例如,该公司2012年5月上市,那么只能到2015年5月之后才能自由交易。如果持有的是限售股,却又想转让,那么可以将其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卖给任何人或机构。2、如果员工是通过股票市场购买的公司股票,则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随买随卖。
❺ 由实控人做GP的有限合伙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需要一起锁定三年吗
❻ 合伙企业持有境外上市公司股份的法律风险
这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合伙企业除一般企业常有的经营风险外。
还有合伙人之间纠纷、合伙人损害合伙利益、退伙、合伙人以合伙财产对外担保等法律风险。
❼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指什么
拟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的是股权激励的方式。总的来说,股权激励的选择方式主要有如下两种: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其中,直接持股指股权激励对象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的股份,间接持股是指股权激励对象通过合伙企业或公司等员工持股平台间接持有拟上市公司的股份。如此,可将股权激励的方式划分为如下三种:股权激励对象直接持股、通过有限合伙企业持股、通过有限责任公司持股。
❽ 通过有限合伙方式持有企业的原始股企业上市后如何卖出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公司发起人持有的股票为记名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一年之后的转让应该在规定的证券交易场所之内进行,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对社会公众发行的股票,可以为记名股票,也可以为无记名股票。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则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转让。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4-1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❾ 是否有有限合伙企业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案例
有的,但是上市公司通常不会吸纳该合伙企业成为股东的。
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基本情况
(一)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情况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持有发行人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蔡廷祥、吴淡珠、陈素芳、深港产学研、中证投资。蔡廷祥及其配偶吴淡珠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共同持有公司股份4,353.00 万股,占本次发行前总股本的58.04%,基本情况如下:5、杭州中证大道丰湖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时间:2009 年6 月15 日主要经营场所:杭州市西湖区求是路8 号公元大厦北楼1103-4执行事务合伙人:张晓辉合伙企业类型:有限合伙企业经营范围:实业投资合伙人出资方式等基本情况如下:序号 合伙人姓名 合伙人类别 认缴出资额(万元) 出资比例(%) 出资方式1 张晓辉 普通合伙人 1 0.049 货币2 荆炜国 有限合伙人 260 12.615 货币3 荆涛 有限合伙人 1,800 87.336 货币合计 2,061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