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散户怎样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散户怎样分析上市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现在的财务状况,预测企业未来的趋势。通俗的说,财务报表分析就是参照一定标准将财务报表的各项数据与有关数据进行比较评价。
报表分析得出的结论不仅能说明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态,更重要的是能为报表使用者展示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为其作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喜好不同
财务报表分析的形式多样,但其中始终贯穿着“比较分析”的原理,基本的比较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1、比率分析法
所谓比率分析法,是指核算同一张财务报表的不同项目、不同类别之间,或两张不同报表中有关联的项目之间的比率关系,从相对数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考察,借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存在问题的一种方法。
(1)结构比率:是某项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总体和部分的关系。
结构比率=某个部分的组成数额/总体数额
利用结构比率,开业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以便协调各项经济活动。
(2)效率比率:是某项经济活动所费与所得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
(3)相关比率:是报表某个项目和与其相关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利用相关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有联系的相关业务安排得是否合理,以保障企业经营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2、趋势分析法
所谓趋势分析法,是将企业两期或连续数期的财务报告中相同指标进行对比,确定其增减变动金额、方向和幅度,用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变动趋势的一种方法。
采用趋势分析法,可以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运用主要有三种方式:
(1)财务报表数据绝对额的比较:将连续数期的财务报表同一项目的金额并列起来,比较其增减变动金额和幅度,据以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发展变化的一种方法。
(2)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将同一企业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其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方向。
(3)财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以财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为100%,再计算出其各组成项目占该总体项目的百分比,从而比较各个项目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以此来判断有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3、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又称连环替代法,是将一项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项构成因素,顺序用各项因素的实际数替换基数,分析各项因素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② 散户如何可以在股市里长期盈利
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半伪命题”。为何是“半”?而不是“伪命题”?从理论上讲,在股市里长期盈利并非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但,有多少人能做到?答案是:股民“十炒九输”!
为什么?我认为,第一影响因素是“心态”。大家都说,炒股炒的是心态,所谓心态,简单来说就是要做到“言行合一”。我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包括我自己,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两只股票,二选一的时候,往往被放弃的那只个股的走势偏偏是最好的,而自己内心其实也有一种感觉,就是没选的那只个股可能会涨,只是选择的这一只似乎多了那么一两个无关紧要的评价条件,因此便选了它,但实际却是错误的。
没要做到“言行合一”的另一种情况就是,本身制定好了不错的操盘策略,在执行的时候却因为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并没有严格按照操盘策略来执行。例如,策略中设定好了严格的止盈和止损价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是外界条件的影响,还是自身内心贪婪的作祟,最终的买卖并没有严格按照止盈止损的价位来操作。反而,回头观望的时候,发现自己最初设定的策略确实最行之有效的。
如上所述,要想能获得稳定收益,或者说是长期盈利。第一点要做到的就是要克服“贪婪”的心态。大多数时候,亏损的原因并非股价没涨,而是在涨起来之后该卖出的价位没有果断止盈。散户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股价上涨时是一定不会选择卖出的,只有见到了高位的调整阴线才会考虑卖出,请听好,是考虑卖出,并非一定会卖,往往是下跌了一段时间,发现股价确实有回调风险了,才会选择卖出,其实为时已晚,利润不在,最终大多是割肉出局。你只有做到放弃所谓“鱼头、鱼尾”行情,才能真正吃到“鱼身子”,千万不要妄想整条鱼都是你的。
第二,不要“道听途说”。上市公司的质地是支持股价有所表现的必要条件。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终会被资金所青睐,但这不是唯一因素,却是必要因素。质地不好的公司或在某个时点上被爆炒,但对普通散户来说,除非你有可靠的消息,否则要把握这样的机会“难于登天”。因此,道听途说绝不可信。而质地好的公司也需要深入研究和系统的数据来佐证,有条件甚至需要到上市公司亲自去调研,绝不是一个因素便可以做决断的,也更不是道听途说就能做出判断的。“被所有人都知晓的消息,便不能称之为消息”。
第三,要有系统的技术研究。技术不是选股,是具体操作,是如何实现“高抛低吸”的重要过程。好的股票,不能有效操作的话,就成为不了能够盈利的股票。“高抛低吸”大家都懂,但怎样做到高抛低吸?一是靠“心态”,二是靠“技术”。技术分析的指标千千万,选择最适合的组合最重要,记住,一定是组合使用,单一指标只做参考,单一指标也并不能诠释全部体系和内容,最适合的指标组合才能增加正确判断的概率。例如:量、价、时、空,四要素的结合,虽最基础,但也相最行之有效,只要会用,用的好,长期盈利也并非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所以,想要获得长期盈利并非不可能,只是要实现的因素多样化,单一因素绝不可能满足。上面几点也只是众多因素中的冰山一角,只是我认为其重要性更大一些,跟大家做个分享。简单来说,“舍得卖、不贪婪”很重要。但真正做到“言行合一”是需要一定功力的!!!
③ 股东去公司考察公司要安排住宿吗
股东去公司考察公司要安排住宿,股东视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公司的运行状况,如果连住宿也不安排股东有退股的可能。
④ 个人投资者如何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
不进行实地调查也可以发现成长股!大家一定觉得这个观点很奇怪,事实的确如此。在10多年前,做为一个普通的个人价值投资者,凌通选择了很多有成长的股票,回报都不错,但当时基本没有去过上市公司调查,因为作为一个个人投资者,面对千里之外的上市公司,极难去所投资的公司访问,这些困难包括:时间问题、资金问题和去了没人接待问题。现在这个问题现在对于大部分投资人来说仍旧是很大的问题。
我们自己的经历表面,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我们主要是采取了一种抽象把握的投资选择方法,这种抽象把握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先从道理上思考为什么有些公司能成长,这种成长的理由和逻辑是什么?比如:茅台、伊利等股票,股价大幅上涨,基本面持续成长,我们就解剖这些成长公司,思考它们为什么能成长,于是发现了这些成长股在需求特征,供给特征以及管理层和治理结构上有一些共同的相似性,我们把这些条件反复地总结推敲后认定任何成长股必需满足这些条件才能成长,而满足了这些条件它就一定能成长。于是凌通的手里相当于得到了一把量测成长的标尺,拿着这个标尺进行量测,符合条件的就认定它是成长股。
这些成长条件都是一些高度的抽象逻辑和法则,是高度宏观地逻辑和法则。比如:我们认定成长必须是在需求无限增长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成长必须是在供给垄断集中的条件下才能出现,这些原则都比较宏观和抽象的。用这些原则选股,是对被选择公司的最宏观最抽象的经营状态和条件进行判断。虽然,这种方法太过于宏观和粗线条了,但在各方面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这种方法还是很有效的!
这样一种成长选择模式,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在人类几千年的认识论领域存在两种对立的思想,一种是著名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种观点认为对任何一个事情的认识都必须亲身感受和实际触摸,否则不可能有正确结论;另一种认识论是,首先认识根本道理,然后利用根本道理可以通过推理来获得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在对普遍规律和共同本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之后,可以透过推理和演绎不接触具体事物,了解具体事物的发展原则和变化方向。比如,人类认识到万有引力的规律,利用万有引力规律计算出在太阳系里还有一颗未被发现的行星,最终人们根据计算结果就到这个行星。
凌通说的这种通过认识成长的根本规律和宏观逻辑然后利用这些规律和逻辑依次寻找成长股的方法,显然属于第二种认识论。这种认识论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普遍。比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古语,“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古语。战争的指挥者不到战场就能指挥打胜仗,原因是他利用了基础规律指导具体战争。对这种认识论,中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有专门的论述,老子认为只要认识了事物总的变化规律,就自然认识了具体的变化。老子同时认为万物都有根本的变化规律,透过一件件具体事物的分析,运用规纳的方法就可以抽象出整体的变化规律,有了整体的变化规律,就可以认识了所有具体事物。
总体上看来,在没有办法进行实地调查,并不是不能发现成长股,这时主要是利用宏观规律来选择股票。这种方法的问题是太过宏观,太过粗,只能判断长期的宏观趋势,与中观的具体变化的把握没有办法实现,这种方法只能做长期持有,不能做中观的操作,只能形成定性的结论,难以形成定量的细化,这是它的局限性。解决这种局限性就需要通过细化和去上市公司走访来实现,下一节我们讨论如何去上市公司走访。
投资要想取得成功,发现那些真正具备投资价值和成长潜力的明星股、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很多公募和私募基金在重仓买入某只股票之前,都要亲自去相关公司进行现场调研,掌握一些最真实的一手资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投资风险,提高成功率。
一、在访问上市公司之前,一定要充分收集与该公司有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年报信息、行业信息、市场竞争信息以及媒体的综合报道,把这些信息都收集到手,初步形成关于这家公司的大概印象和逻辑判断。不能在什么也不掌握、不了解的情况下前往公司,那样的话,到了上市公司之后,面对大量情况和现象无法进行分类归纳和思考,从而使得调研的价值大为降低。如果未到上市公司之前就形成了全面的判断,你就会知道自己需要了解什么,需要考察什么,需要重点关注什么,调研就是有目标的、有效率的和有价值的。这和中学生做物理试验极其相似,学生们在做实验之前需要提前了解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器材以及试验的目的,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老师就不让进实验室。
二、到上市公司之后,不要把调研的精力只盯在企业本身上,要多同与企业关联的部门和公司交流。任何一家企业总是有相关的原料供应商、产品代理商等关系紧密的企业,要想了解这家企业的具体情况,通过对与之关联的企业进行调查访问,可信度和效率会更好。我们前一段时间去山西汾酒进行调查,为了了解汾酒的经营情况,我们专门访问了为汾酒生产包装瓶的关联企业,我们和工人交谈中得到的信息是汾酒对包装瓶的需求是稳定的和持续不断的,这使我们认识到汾酒的经营是稳定的和正常的,访问关联企业可以提高调研的效率和质量。
三、到上市公司之后,一方面要与企业的董事会秘书、证券事务代表等多接触,因为这些管理层对企业的情况比较了解,能够提供必要的信息。但管理层所提供的信息有时存在投投资人所好的问题,所以和管理层沟通完之后,应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对这家公司各个环节、各个角落的实地走访中,和工人接触,到车间中去,到厂区中去,在广泛的接触中感受企业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现象来剖析企业。同样举山西汾酒的例子,在山西汾酒厂区内走访时,看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我们通过和建筑工人的沟通,得知这是新建的科技中心,我们感到汾酒对关乎企业长远的重大战略有大手笔的投入,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有好处。
四、详细记录自己的访问过程,这种记录包括笔记、照片、录音、录像。作为一个远道而来的调研者,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看到、听到的信息量纷繁复杂,如果不做必要的记录,回去之后,很多事情和细节可能就忘记了,从而使调研得到的信息量大为减少。一定要通过大量的记录对调研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形成最后的结论,证明自己哪些看法是正确的,哪些看法不正确,这家公司处于什么状态,就像中学生做完实验后要写实验报告交给老师一样。
其实,去上市公司并不是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的唯一方法,在超市里、在街上行走时都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去年因为参加某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我结识了来自深圳的个人投资者林先生,他长期持有招商银行、赣粤高速、中国平安,获得了巨额回报。在与林先生的交流过程中,他对为什么要买这些股票作了简单的说明:“我的老家在江西,我住在深圳,每年我都要乘汽车通过赣粤高速往返于江西和深圳之间,在乘车的过程中,每一次都能感受到公路上不断增长的车流量,所以就买了赣粤高速。刚刚从江西老家来到深圳时,我看到有一家银行在马路上推销信用卡,感到非常奇怪,在一般印象中,银行总是高高在上的,哪有在马路上摆摊发行信用卡的呢?简单了解后发现,这家银行发信用卡手续非常简单,只需提供身份证即可,于是就在马路上办了我的第一张信用卡,这家银行就是招商银行。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后进一步熟悉了招行,所以就买入了招行的股票。买入平安保险的理由就更简单了,因为我们家的保险买的就是平安公司的,是平安的顾客,所以就买了平安。”
林先生取得如此之高收益率的原因竟然是如此的简单,是观察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后发现了大牛股。仔细观察生活,适当进行思考,就能发现成长股。观察生活是寻找成长股的条件,明星股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
陈理的调研顺口溜
所有的投资名家都对公司调研有一番心得,陈理也不例外。他自己在过去上市公司调研中的经验总结成了一组“顺口溜”:
1、看年报一手资料,有疑问电话了解;
2、调查前做好功课,准备好要问问题;
3、多参加股东大会,与高管接触对话;
4、直接去拜访公司,参观与董秘交谈;
5、去超市或服务点,观察和用户闲聊;
6、听竞争对手意见,向行业专家请教;
7、读老总文章书信,留意其言行思想------摘自网络,前部分来自董宝珍,<<财务与会计>>,2008,68-69页
⑤ 散户真的没办法了解上市公司的真相吗
行情软件都有基本面的数据,但是确实不能确定完全反应真相,一般是有门路有关系的人才能提前知道内幕,主力会有很多渠道建立自己的消息渠道,我们散户很难做到这点。所以能在散户圈子里生存下来的人都是超人
⑥ 在买股票之前有没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做实地考察和走访调研
作为股民,是完全有必要了解一个公司运行情况的,只有对公司运行有一定了解,清楚公司运行是否正常,公司股票是否存在升值空间,才能选择购买。
可以去看一下巴菲特的传记,买进一支股票前先作一定了解观察。
⑦ 持股多少可以去上市公司调研
10%以上。持股10%以上可以去上市公司调研,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一个特定组成部分,它公开发行股票,达到相当规模,经依法核准其股票进入证券集中交易市场进行交易。
⑧ 散户到上市公司调研会被接待吗
散户到上市公司调研,是会被接待的,因为是股东
⑨ 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要注意什么
1、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成熟,分析师的投资理念也从开始的技术分析向现在的价值投资转变。全面、及时地掌握上市公司信息便成为分析师的职责所在,而要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能力,仅靠新闻和公告显然不够,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实地调研变得意义重大。
2、上市公司实地调研是指证券分析师在撰写分析报告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公司信息并亲自前往公司所在地,与其高层管理人员等进行面对面交流、参观其产品线等一系列实地调查研究行为。它是证券分析师了解公司经营状况、分析公司竞争态势、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作出预测及给出投资建议等一系列后续工作的基础。
同时,通过对同一行业内多家公司的调研,分析师能全面了解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运行态势和竞争格局。实际上,投资者们看到的每一篇报告甚至每一次预测的轻微调整,其后都蕴藏着分析师大量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研究。
3、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事前准备的充分与否将直接关系着最后的调研效果。在调研之前,分析师会通过各种途径做大量的案头工作,这些途径包括:
通过研读公司招股书、近三年年报及季报了解调研对象的主营业务、产品特征、基础财务数据、近期重大事件等信息,以对公司的目前状况及发展趋势做出初步的判断。通过阅读同行券商报告了解其他研究人员对公司关注的重点,把握市场对公司的大致定位,以使调研过程突出重点、有的放矢。通过与其他上市公司的关系,从产业链中其他企业侧面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如通过公司上下游的订单和采购印证公司的销售收入,这种方式得到的信息往往更加客观。
4、此后,调研者需整理出准备工作中产生的疑问或亟待了解的问题,如对公司某些决策获得更深入的了解、公司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及对某个财务数据的困惑等。这可使分析师在有限的调研时间里,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最大价值的信息。
统筹兼顾方能发现价值
5、在调研过程中,分析师应胸怀全局、统筹兼顾、不忘整体,同时关注细节。调研公司就如同研究钻石,必须对其重量、颜色、净度甚至每一个切面的刀工进行审慎观察后才能判断其价值。作为价值评估专家,分析师需要对公司大至未来十年战略,小至阶段性订单;高至董事长管理风格,低至普通员工工作环境进行全面考察。只有对公司各个维度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后,分析师才能对公司的短期业绩和长期价值做出较为客观准确的判断。
实地调研中,分析师需尽可能多地约见公司的重要人员,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核心研发人员、核心销售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在公司的定位相异、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只有对公司的战略、整体经营状况、研发能力、销售能力、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健康度等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后,才能对公司做出客观、公正、准确的判断。
6、此外,除了座谈交流,研发环境、生产车间、仓库、食堂、员工宿舍等地的实地考察也是重要环节。通过这些实地考察,综合分析可以掌握一些无法从座谈中获取的信息。
深入浅出 鞭辟入里
调研结束后,分析师会仔细整理纪要,对其中有价值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并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在撰写调研报告之前,分析师还需通过其他渠道,对从调研中获取的关键信息进行验证。这并非出于对调研获取信息的不信任,而是因为分析师的研究工作必须严谨、审慎。
7、在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分析师应拥有独创性的见解,撰写出思路清晰、逻辑简单、易于理解的分析报告,这便要求分析师具有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表现力。
大浪淘沙 “剩者”为王
公司调研绝非简单地与公司套近乎,分析师在调研前、调研中和调研后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只有做好了严谨的调研工作,才能对公司的整体状况做出全面且准确的分析,才能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客观的判断。故而,要成为真正卓越的分析师,不仅要具备记者般敏锐的新闻嗅觉、学者般锲而不舍的研究热情,同时需拥有企业家般雷厉风行的实践作风,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主义者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