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使用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后与股价有什么影响
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是很有前途的!首先祝你在股市中顺利成长!我现在明确的告诉你,价格是会变的。如你10块钱买进股票,每股送3块,那除权日的开盘价格是9块7,并且你的每股3毛的收益还要扣个人所得税。所以除权当日 如果股票价格不发生任何变化,那你的总资产是减少的,因为你交给国家一部分个人所得税!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B. 如何发挥杠杆作用,优化企业资本结构
财务杠杆原理是指用固定成本的债务代替股东权益,使企业利益实现最大化的过程。随着我国企业股份制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融资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如果企业对股票融资方式过度依赖,就会使企业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不利影响。对上市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合理优化公司的融资行为,保持企业在负债和股东权益进行合理分配,使企业资本结构更加合理,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价值。
一、企业资本结构的含义及资本结构决策
负债与权益是企业资本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短期资金以及其筹集方式是动态的、变化比较大的,且在整个资金结构中占有的比例也比较低,所以企业基本把其作为运营资金来进行有效管理。因此,企业的整体资本结构指的是企业的权益资本与长期债务。企业的抵税收益是通过债务融资而获得的。但企业资本的风险也随着债务的增加而加大,使得股东不得不承担相应的风险。由此可见,企业要实现最大化的价值就得在资本结构决策中对风险和收益的比例进行充分权衡考虑。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
二、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确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优化资本结构的意识目前在我国企业中,还没有在资本的筹资决策过程中形成。负债率高和股权融资问题仍然是对企业资本结构优化造成不利影响的主要问题。
(一)资本结构负债率偏高,企业财务经营风险增加
由于我国国有企业的债权人是国有银行,债务人则是国有资本一股独大,运用债务融资方式对国企的经营行为不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因此造成了我国国企业负债不断增加的局面。我国企业一般采用高负债率的融资方式,我国金融市场中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破产机制和完全退市机制,因而企业对现代理财意识也比较模糊,仅能通过负债经营的模式,而不能正确合理的应用财务杠杆功能,使企业的资金不能实现获利,高负债水平只能使企业资金越来越短缺,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使企业进行举债的恶性循环当中。
(二)偏好股权融资,财务杠杆利益失效
我国证券市场在规模、结构和效率等方面虽然都已经比较完善,但低成本的股权筹资、非偿还特性被弱化等问题还是影响证券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金融机构不有有效的实现对企业经营的约束和监管,使得大部分企业仍采用股权融资的方式,通过配股和增发新股来实现再融资。对债务融资基本上不感兴趣,使企业的权益资本呈不断增加的势态,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也相应偏低。就样就导致了企业投资效率低、股权资金闲置、整体业绩不足、股东收益下降的局面,不能有效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三、财务杠杆原理
企业因固定债务出现息税前利润变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更大的变动效应就是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时出现的财务杠杆效。由于企业负债经营使得企业的每股利润出现上升和下降的情况可以将财务杠杆分为正财务杠杆和负财务杠杆。杠杆系数是各股收益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之间的比值,它是衡量财务杠杆效应的指标,系数越小财务杠杆效应和财务风险也相应降低。
四、基于财务杠杆原理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策略
通过对各种资本比例进行操作使债务资本和股权资本形成一个合理的比例,可以有效实现对资本结构的优化。企业通过综合衡量债务和权益可以优化资本结构。
(一)高负债率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通过债转股、股权融资以及资产重组等方式可以有效实现对负债率高、经营业绩较差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
1、债转股优化方式是一种独特资本结构优化方式,它适用于资不抵债亏损巨大的国有大型企业。它通过把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转变成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实现对资本结构的优化。债转股的操作方式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危机能够实现有效缓解,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使企业能够降低经营风险,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股权融资的优化策略是以股权融资的方式实现对企业总体资本的优化,有效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主要采取剥离不良资产、减少员工编制、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革等方式来实现股权融资。
(二)权益资本偏高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债券融资、银行贷款以及股份回购等方式是实现权益资本较高的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债券融资的优化方式是采用发行债券明确还款期限的方式,债券到期企业要连本带息还给债权人。这种方式能够约束企业经营行为,增加融资渠道,改善企业的的发展水平和管理状况。银行贷款的优化方式适用于负债率低的企业,企业通过信用等级和还款能力取得银行的贷款,发挥财务杠杆作用最大化实现股东权益。股份回购的优化方式是通过公开、协议的方式回购已经发行的自身股份,来减少企业发行在外股份的一种优化方式。
总之,财务杠杆能够有效的给企业带来杠杆效益也使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应增加,为了使企业能够对资本结构更有效的优化,要把握好杠杆效应收益和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增加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C. 如何调整企业资本结构使其达到最佳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措的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最低,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
一、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金筹资来源的构成和比率关系。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结构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理论,是研究在一定条件下负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什么样的资产负债比例能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资本结构理论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阶段。
(一)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一般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支持,随着现代财务理论的发展而被淘汰,但起基本思路仍然是我们理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主要有:净收益理论、营业收益理论、传统理论。早期资本结均理论虽然对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和资本成本的关系进行过一定的描述,但是这种关系没有抽象为简单的模型。
(二)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是以MM理论为标志的。1958年,美国莫迪格利安尼(Madigliani)和米勒(Miller)两位教授共同发表的论文《资本成本、公司财务与投资理论》中,提出了资本结构无关论,构成了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包括:无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和权衡理论。
1.MM理论
(1)无税收的MM理论。无税收的MM理论又称为资本结构无关论。它认为增加公司债务并不能提高公司价值,因为负债带来的好处完全为其同时带来的风险所抵销。主要有两个结论:在没有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杠杆企业的价值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相等,即公司价值不受资本结构的影响;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风险溢价取决于负债比率的高低。
无税收的资本结构理论虽然只得出了盲目而简单的结论,但是它找到了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的起点。
(2)有税收的MM理论。有税收的MM理论去掉了没有公司所得税的假设,它认为: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债务利息可以抵税,使得流人投资者手中的现金流量增加,因此公司价值会随着负债比率的提高而增加。企业可以无限制地增加负债,负债100%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主要有两个结论:杠杆企业的价值大于无杠杆企业的价值;有税收时,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也等于同一风险等级的无杠杆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加上风险溢价,但风险溢价不仅取决于负债比率而且还取决于所得税率的高低。
2.权衡理论
权衡理论在MM理论基础上,通过放宽完全信息以外的的各种假定,考虑了债务利息抵税、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分别或共同存在的条件下,资本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市场价值,进一步发展了资本结构理论。
权衡理论认为,企业存在一个最佳资本结构,但由于财务危机成本和代理成本很难进行准确估计,所以最佳资本结构并不能靠计算和纯理论分析的方法得到。理论上最佳的资本结构是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实际上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还需要通过除了企业价值和资本成本以外的各种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二、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
(一)最佳资本结构的概念
最佳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
(二)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宏观因素
1.经济周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地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地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入困境,甚至恶化。对此,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零负债”策略。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企业销售顺畅,利润上升,企业应果断增加负债,迅速扩大规模,不能为了保持资本成本最小而放弃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家各项宏观经济政策
国家通过货币政策、税收政策以及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也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本结构状况,宏观的货币政策通过传导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及资金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利率的上下波动。这种利率波动就会影响企业的资金结构。如果一定时期内银行贷款利率较低,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的比重相对就会上升;反之,负债资金比重就会下降。税收政策决定了不同的行业施行不同的税率,某些所得税税率极低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不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不多,因此负债资金比重小一些较好;反之,某些所得税税率较高的行业,财务杠杆的作用较大,举债筹资带来的减税好处就多,因此这类企业宜选择负债资金比重大的资本结构。
3.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程度较弱或处于垄断地位,如通讯、电力、自来水、煤气等企业,由于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定增长,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相反,如果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较强,如家电、纺织、房地产等,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平均化趋势使利润处于被平均以致降低的态势,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影响企业最佳资本结构的微观因素
1.企业的资产结构
企业的资产结构是构成企业全部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全部资产中的比例。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会影响融资的渠道和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若企业中固定资产较多,则应考虑到固定资产具有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一般通过长期借款和发行股票筹集资金;若拥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较多的企业,一般通过流动资金负债来筹集资金;高科技行业的公司负债较少,一般采用股权资本融资方式。
2.企业偿债能力
通过对企业原有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的分析,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偿债能力来决定其资本结构中的债务资本比例,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相当强,则可在资本结构中适当加大负债的比率,合理确定债务结构,以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增加企业的盈利。
相反,各项指标若不符合规定的界限要求,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弱,就不应该过度负债,而应采取发行股票等权益性资本融资方式。
3.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与企业经营相关的风险,它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上的原因而给企业息税前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的经营是粗放型的,则会导致企业盈利能力较低,很难通过留存收益或其他权益性资本来筹集资金,只好通过负债筹资,这样必然导致资本结构中负债比重加大,引发财务风险。当企业的资本全部为自有资本时,企业不存在筹资原因引起的财务风险,当企业有一部分借入资本时,在财务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就存在财务风险,而如果企业同时利用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则同时存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并非完全市场经济的产物,按照西方的资本结构理论,以加权平均成本最低和企业市场价值最大化为判断标准,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
在企业缺乏内源融资的情况下,只能依赖于外部资金供给,而长期以来单一的融资体制,又限制了企业从外部资本市场补充资金,因而企业融资长期依赖于银行贷款,形成了居高不下的负债率。而目前我国的企业流动负债过多、长期负债较少。流动负债具有期限短、风险大的特点,企业过多的流动负债直接导致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压力和很高的偿债风险。
(二)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结构反映了企业多元化程度和集中程度,从而反映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目前,我国企业中主要存在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国家股票和法人占绝对控股地位,社会公众股比重偏小,缺少对国有产权的约束和监督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三)企业资本结构缺乏弹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保持一定的资本结构弹性是灵活适应金融市场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筹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于国家投资和银行信贷资金。而且, 长期的经营效益低下和相互拖欠款现象严重使得企业信用严重受损,使企业很难获得发行股票、公司债券等有价证券的资格。
四、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对策
1.提高资产赢利水平,强化企业自我积累能力
企业债务不断沉淀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资产盈利水平低下、缺乏效率,企业自我积累机制严重弱化。为此,要增强内部融资的能力,就必须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盈利水平,增加企业的自我积累。
2.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完善财务风险管理
我国企业依靠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财务风险,潜在的融资成本必将提高,从而影响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要注重股权融资多元化,适当采取内部职工股、期权期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多种直接融资手段,避免过高的负债率,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的安排;二是取得资金和偿还债务的时间安排。债权融资的多少及其期限结构,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周期波动相匹配,避免出现不合理的债权融资安排所引起的某一时点上的偿债高峰,某一时点上的资金闲置,充分利用现有的债权进行融资,搞好存量管理,避免企业因支付危机所造成的破产。
3.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功能,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特征为股票市场发展迅速,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相对迟滞,这不利于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我国企业对股权融资呈现出强烈的偏好,这与MM理论的分析结论相背,原因是我国发行债券的资格审核认证比股票上市严格得多。显然,较高的债券发行门槛减弱了企业追求负债纳税节约的愿望。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在通过证券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的同时,积极利用债权融资,特别是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的方式筹集资金。
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资本结构动态优化机制
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通过出资者的财务约束及资本市场、经理市场、银行机构等多种约束机制的共同作用, 实行两权分离条件下对公司经营者行为的控制, 保证出资者的根本利益。我国应针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扭曲, 建立资本结构的结构动态优化机制。企业资本结构应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不断适应发展战略对资本结构的要求。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处于经常性的变化之中,资本的构成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资本结构总是呈现动态的状况。对于资本结构的管理, 应强化公司的财务预算约束, 强化出资者对公司的监督, 建立利润分享计划, 使公司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促使经营者敢于有意识地负债筹资。
D. 上市公司是怎样从股市圈钱的
市场结构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决定了上市公司在股票市场群体中处于强势群体的角色,这就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融资者解决资金需求的渠道很多,如银行借款或债权融资等,但股票融资的非偿还性及低成本性使其具有了无比巨大的优越性,融资者首选的方案自然是股票融资;当然融资者通过股票融资时必须要将自己企业的发展前景(具体来看就是融资将要投入的所谓项目)描绘得很好,这样才能吸引投资者心甘情愿地将自己口袋的钞票拿出来,相反投资者在利益预期的促动下,虽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了解融资者的真实面貌,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及精力、识知等条件限制永远不可能对融资者情况全部摸清。从这个角度看,股票市场结构本身就决定了融资者群体即上市公司与投资者群体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换言之融资者群体在股票市场中是处于优越地位的强势群体地位,而投资者群体无疑是弱势群体。用当代美国社会学科尔曼的话来说就是融资者结构群体与投资者结构群体是两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分布”。上市公司作假造假是证券市场上一个普遍存在的难以根治的顽症,被发现的表现为再融资失败,而未被发现或未引起市场公愤的可能就太多了。
由此可见,在股票市场上融资者群体和投资者群体“结构分布”本身就不平等关系,赋予给上市公司的优越地位,为其能够在市场上过度“圈钱”提供了方便。
我国上市公司产生的特殊背景为过度“圈钱”提供了土壤
我国股票市场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管理层采取渐进式市场经济模式为导向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产生的基础存在着制度性的先天缺陷。对于这一点理论界、学术界早已经进行了阐述,笔者这里主要从社会背景去揭示这个问题。
过度“圈钱”行为实际上是旧体制下国有企业“投资饥渴症”行为的延续。计划经济体制导致的软预算约束形成的企业“投资饥渴症”是不争的事实。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是从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软预算约束在没有得到彻底改进的情况下,过度“圈钱”行为也就难免,而且关键是在我国传统的官本位及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的影响下,企业原有的“投资饥渴症”意识并没有因为增加几个社会股东而削弱。今年股票发行方式由计划审批制向核准制转变,最近又公布了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规定等措施,这些都是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圈钱”饥渴症行为的。
我国社会全面转型的大背景为一些上市公司过度“圈钱”提供了借口。我国目前正处在加速实现现代化和社会全面转型时期,企业要做大、做强既是管理层的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梦寐以求的,因此上市公司对资金需求也特别大。应当说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以海尔为首的一些杰出的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圈钱”已经取得了做大、做强的目的,虽然这种企业寥寥无几,大多数企业只知道“圈钱”,但从这个角度看,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本身并不是坏事。问题是“圈钱”后不干正事,或者说“圈钱”后将资金存入银行吃利息或用来搞所谓的“资本运作”(至于以此搞腐败也并不少见),即上市公司没有把圈得资金投入到实质经济中,这种行为无论是首发上市公司还是再次融资的上市公司都可以称为过度“圈钱”行为。这也许是衡量上市公司“圈钱”行为是否为过度的一个标准。相当多的上市公司首发圈钱后没有投入实质经济项目中,使募集资金闲置多年应当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因为这是导致我国股票市场效率底下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更是宝贵资源的白白浪费。
国内市场良好的二级市场背景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奠定了较好的市场氛围。上市公司“圈钱”如果没有良好的二级市场市场背景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成熟,人们对股票市场的认识也不象西方成熟市场那么 “理性”,投资者介入市场基本以短差运作为主,他们并不十分关心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分红,这也给上市公司只讲索取、不讲回报的过度融资“圈钱”营造了较好的市场氛围。这里我们还是以较为关心股东利益、市场口碑较好的飞乐音响作为例子来分析。如果我们剔除市场主力运作等其它非公司因素,该公司上市10多年来非常慷慨地大比例转送股本,也正是符合了二级市场运作的口味,因为市场需要这样的分配方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飞乐音响这10多年来均以现金分红,目前其股价复权还能是1150元以上吗?!而且如果上市公司采取大比例现金分红方案,往往被市场人士戴上“资本运作意识”不强的帽子(这些股票在市场上一般被喻为“ 瘟股”),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海外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也纷纷到国内市场“圈钱”也不无国内二级市场高亢的情形有关(可以想象中国石化、华能电力在香港二级市场分别仅仅值1个、4个多港币,而国内首次发行价则分别为4.22元和7.95元,傻瓜都会愿意到国内融资)。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我们不能仅仅关注上市公司,还要考虑投资者结构。换句话说,求富心切的二级市场氛围助长了上市公司过度“圈钱”行为产生。
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相关制度或规则不健全也为上市公司过度“圈钱”钻到了空子。以上我们已经提到过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也就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制度及规则本身只能通过逐步发现问题来解决问题。目前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我国股票市场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在于制度不全或者监管不严,譬如《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中部分内容虽然早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但修改速度太缓慢。应当说这些说法不无道理,然而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法律法规这种现状也不应大惊小怪。要知道西方发达股票市场制度和规则目前来看是比较健全的,然而是经过多少年才努力才完善起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为了国有企业改制(变形后有的就成了解困项目),所以制度与规则偏向融资者也是顺理成章的(这里产权经济学分析得是非常透的)。我国上市公司“一年盈、二年贫、三年亏”短期运作行为是司空见惯的,原因自然很多,但也确与一些企业借国有企业改制为借口而从市场上大捞一把的情形有关。一些企业集团通过下属公司上市后圈钱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最令市场深恶痛绝。一些上市公司“圈钱”后大变脸,更能揭示这里的奥秘。1993年上市的一家江苏上市公司后上市后在97年前虽然给投资者也洒过一些香水,但在1998年借国企解困三年攻坚战以纺织业为突破口前提下不知如何搞到了增发的额度,增发后便出现亏损,原因很简单,因为增发所募集的巨额资金被其大股东挪走不知干什么去了。
E. 上市公司减少注册资金意味 着什么对股民有何影响
上市公司减少注册资本的意义在于注册资本是和有限责任对应的,注册资本是多大,公司所负责的责任就是多大。上市公司减少注册资金可减少不必要的垫资。同时也减少了公司一旦破产倒闭后所要承担的责任。 年检,注册资本小的企业很容易过关,对于工商和税务,注册资本小的企业不易引起注意。
F. 请问对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上市公司有两个特殊的财务数据:股数、市价。这些都是一般企业没有的。股数和市价与净收益、净资产、销售收入进行比较可提供特殊意义的信息。
1.净收益
关于股数: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关于股价: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2.净资产
关于股数:每股净资产=普通股股东权益/流通在外普通股
关于股价: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3.销售收入
关于股数:每股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关于股价: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注:市盈率反应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前景的预期
我写的第1和第3点中关于股数的分母之所以是“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是因为他们的分子都是利润表的时期指标,为了达到配比所以分母也必须是使用平均数(时期指标),而第2点中关于股数的分子“普通股股东权益”是资产负债表上的时点指标,所以分母使用的时点指标“流通在外普通股”。
G. 减少注册资本是好是坏
一、正面回答
上市公司减少注册资本是利弊共存的。好处是上市公司注册资本是和有限责任对应的。注
册资本是多大公司所负责的责任就是多大。上市公司减少注册资本刻减少不必要的垫资。同时减少了公司一但破产倒闭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年检:注册资本小的企业很容易过关,对于工商和税务.注册资本小的企业不易引起注意。坏处是降低了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度,影响公司的经营范围,影响股民的投资信心。
二、分析
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
三、什么情况下可以减少注册资本
1、被有关行政机关勒令减少注册资本;
2、原来注册资本过多,发现资金闲置的太厉害;
3、经营范围的变更或纳税方式的变更,涉及到经营范围中具体项目的或者纳税种类有注册资本要求的;
4、转变公司性质的时候,股份有限公司,必须500万以上,但一般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控股的最低只要3万,如果股份有限公司改变为一般有限责任公司,当然可以减少注册资本。
H. 上市公司真的缺钱吗
近来,除了新股的密集上市,沪深股市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新股以及发行可转债等方式再融资,也十分频繁,几乎每周都有好几单再融资计划等待证监会的审批。 上市公司为实现资本和资产双重扩张,利用证券市场再融资,本身无可厚非。从证券市场本身的功能来说,上市公司再融资,也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配股,上市公司既可获得实物资产,又可得到现金资产,而通过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上市公司则可以筹集更多现金,为公司实现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问题在于,当牛市行情中,大量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炒股或者打新股,而且获益不菲时,频频再融资的动机,也就显得不那么单纯。 笔者以为,上市公司再融资,应该是在公司缺钱情况下的选择。而拿出巨资打新股,如*STTCL一拿就是10个亿的资金,这足以证明上市公司资金充沛,而且,*STTCL方面也表示,公司有较充裕的账面闲置资金。既然如此,上市公司又为何要再融资呢? 理由也很简单,在沪深股市的财富效应下,上市公司圈钱欲望随之膨胀。有些上市公司不管是否真的需要钱,趁着市场圈钱容易的机会频频推出再融资计划。而在这种圈钱的欲望下,为了能够有更多资金用来投资,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在申请再融资时,编制虚假项目或夸大项目资金使用量,以便向更多投资者圈钱。更何况,上市公司热衷于炒股或打新股,公司收入大量来自投资收益,而非主业的扩张,不仅不利于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市场泡沫。对于这样的再融资,市场又怎能为其埋单呢? 令人欣慰的是,前不久,雅戈尔发行可转债的申请,遭遇了管理层的严格审批,最终未能获通过。虽然,雅戈尔的确是一家经营稳健、业绩不错的公司,而且没有任何不良记录,这样的公司再融资,在通常情况下,理应得到政策的支持。只不过,成功投资中信证券,让雅戈尔财富急剧膨胀,当初投入的3.2亿元,除了已经收回12亿元,目前,剩余股权市值也超过了100亿元。在管理层看来,雅戈尔并不缺资金,其持有的巨量中信证券绝大部分都已可以流通,如果需要资金,完全可以抛掉一部分证券来腾出资金。 上市公司频频再融资为哪般?雅戈尔的碰壁,则给圈钱欲望膨胀的上市公司浇了一盆冷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I. 闲置资产的负面影响
1.财务信息失真。
大量闲置资产充斥在企业中,使企业财务数据不实,在财务报告上往往表现为资产的“虚胖”,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的运营状况,造成企业虚增资产、虚增利润,使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因此也失去其真实性,这不仅不符合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原则,也有悖于稳健原则。
2.管理成本高,包袱重。
闲置资产的管理及人工成本耗费量大、不但使企业包袱沉重,而且造成大量资源浪费。首先对于大量闲置资产,企业不但要付出人工费对其管理,并且对于整体完好的设备,每年还要进行维修、保养。不仅这样,根据财政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除对已提足折旧的资产以及单独作价作为固定资产人账的土地不提折lEt,,I,,其余的所有固定资产均需要提取折旧费用。其次,闲置资产同时占用一定面积的场地,使占用面积的场地丧失了其投资机会。再次,每年企业的资产清查,都给工作人员带来了不必要的工作量,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3.减弱企业筹资能力,增加企业风险。
由于现代市场的活跃,资本市场也蓬勃发展,为企业的筹资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由于大量闲置资产的存在,长期以来,使得有些企业账面很好看,实际虚赢实亏很严重,导致会计报表充斥水分,不利于股东、企业经营者、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以及银行等信息使用人的经营、投资决策。从而毁损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声誉,进而影响企业的筹资能力,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