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绩效薪酬激励体系

上市公司绩效薪酬激励体系

发布时间:2022-01-27 10:54:49

❶ 什么是激励性薪酬体系

如何有效设计激励性的薪酬体系

如何有效激励员工,使员工产生的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的关键问题,同时,这也是薪酬制度需要实现的一项重要功能。我将从五个维度(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激励差异性、激励长期性、成本可控性)进行系统思考和设计,并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广大管理工作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理解薪酬
1、薪酬的定义和作用
薪酬是一项人力资源管理功能,是员工得到的作为完成组织任务回报的各种类型奖励。同时,薪酬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员工用劳动和忠诚交换经济的和非经济的薪酬(工资、奖金、福利、获得认可、成就感等)。
在任何一家企业,薪酬体系的存在有两个目的,即员工层面和企业层面。在员工层面,薪酬是生活的必须部分。是员工提供给自己和家人所需的手段。薪酬是对员工劳动的回报,是员工价值的体现。员工被支付的薪酬水平直接暗示着其对公司的价值。通过薪酬制度,员工能够得到有效激励,从而进一步努力工作,更好地体现其自身价值。
在企业层面,薪酬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功能之一。薪酬制度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企业文化通过具体方案和奖惩规定得以体现和实现。薪酬是吸引和刺激员工更高绩效的主要工具之一。
综上,我们认识到薪酬体系的作用,即通过对员工价值的认同并及时回报,给予员工有效激励,促进企业的业绩增长,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全面薪酬体系的组成
建立一个全面薪酬体系,理应包括货币性薪酬体系和非货币性薪酬体系。而决定全面薪酬体系的因素包括2M(即:行业水平 Instrial Market、人才市场水平 Talent Market)、3P(即:技能 Person、岗位 Position、绩效 Performance)和2L(法律法规Labor Union 、企业工会 Law&Regulation)。
其中,2M是我们设计薪酬体系时的平衡因素,3P是我们设计薪酬体系时需要考虑的支付因素,而2L则是我们设计薪酬时的制约因素。
从结构上讲,全面薪酬体系一般由固定薪酬(如基本工资、年度奖金、福利、津贴、在职消费等)、可变薪酬(如绩效奖励、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受限股票等)、非货币性薪酬(如商品奖励、个人晋升和自我发展机遇、旅游奖励、带薪休假、象征性奖励、促进家庭介入等)三大部分组成。
其中,固定薪酬部分对员工起到了保障作用,解决了员工基本生活问题;可变薪酬是对员工绩效或高效益员工的直接回报,起到较强激励;非货币性薪酬则弥补了货币性薪酬激励的不足,将员工及其关系人融为一体,增强了员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但实际操作中,我们大部份企业还仅停留在固定薪酬部分,何况有的企业对固定薪酬也还没用好,对可变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使用就不多了,他们大多忽视了非货币性薪酬的激励作用。

二、外部竞争性
薪酬的外部竞争性是指在同一个地区、同一行业,本企业的岗位和其他企业相对应岗位进行比较,具有竞争能力。也就是说要支付符合劳动力市场水平的薪酬,确保企业的薪酬水平与类似行业、类似企业的薪酬水平相当。虽然不一定完全相同,但不宜相差太大,否则,将失去对人才的吸引力。
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并不是单纯数量上的比较,我们要注重薪酬结构、福利和股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例如:员工普遍认为外企福利待遇好,我想其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是其薪酬设计项目多元化、结构人性化、比例科学化。
外部竞争力的实现主要还是依靠薪酬市场调查。目前的调查渠道主要有:由专业咨询公司完成的商业性薪酬调查,如美世、惠悦、海氏公司等;由专业协会进行的专业性薪酬调查,如美国管理学会、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等;由国家劳动、人事等部门进行的政府薪酬调查,如政府每年度发布的工资市场指导价等。
分析外部竞争性,我们不得不谈企业的薪酬战略。企业的薪酬战略一般包括:成本领袖型薪酬战略、创新型薪酬战略、客户中心型薪酬战略。
成本领袖型薪酬战略是基于企业低成本战略为前提,在低成本战略背景下,企业在薪酬总额方面,尽可能降低薪酬总额支出,强调员工工作岗位稳定性,在薪酬构成方面,提高浮动薪酬或奖金在薪酬结构中的比例。在薪酬体系方面,建立与产品成本相关的可变薪酬制度,鼓励员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创新型薪酬战略是基于公司以产品的创新及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为导向而采用的一种薪酬战略。企业在此阶段的薪酬体系应注重对产品创新和新的生产方法和技术创新等给以足够报酬或奖励,鼓励员工的创新精神。
客户中心型薪酬战略是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及速度为前提,根据员工向客户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来支付薪酬的一种战略。
有了企业薪酬战略,我们还得有效实施企业薪酬水平策略。企业薪酬的水平策略包括:领先型策略、跟随型策略、差异型策略。
领先型策略是基于公司关注一流人才的策略,此时,公司岗位的薪酬往往高于市场薪酬水平的中间值。跟随型策略是基于竞争对手的策略,即不追求超越竞争对手,但同时不能低于竞争对手。差异型策略是基于综合因素的一种策略,公司某些岗位可能高于竞争对手或市场薪酬水平,而某些岗位可能低于竞争对手或市场薪酬水平,或为了降低成本,大部分岗位的薪酬低于竞争对手或市场水平中间值。
三、内部公平性
薪酬对内具有公平性,体现在支付相当于员工岗位价值的薪酬。即不同岗位之间的薪酬差距是合理和公平的。公平并非指平均主义和过去的大锅饭,公平性是多劳多得的直接表现。在企业内部,不同的岗位薪酬水平应当与这些岗位对企业的贡献相一致,否则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薪酬的设定应对岗不对人,岗位的公平性主要通过岗位评价来实现。我们知道,岗位分析是薪酬制度设计的基础,岗位分析是在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和职责,并进一步把部门目标和职责分解到各个岗位的过程,岗位分析最终表现形式为“岗位说明书”;岗位评价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按照预定的衡量标准,对岗位工作任务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权限大小,所需资格条件以及劳动环境等方面进行测量、评定的过程。岗位评价首先要确定与薪酬分配有关的要素,并给予这些要素下定义、分等级、赋权重,最终通过岗位评价小组成员打分得到分值。
笔者在人力资源项目咨询辅导过程中,常常问及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为什么要给会计岗位每月2500元的薪酬,而不是每月给2000元或3000元?为什么给生产经理每月4000元的薪酬,而不是给更少或更多?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在问企业所给出的会计岗位的薪酬或生产经理岗位的薪酬是否具有公平性?是否体现了岗位在公司的应有价值。
四、激励差异性
薪酬的激励性首先是要拉开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使不同绩效的员工在心理上能觉察到这个差距,并产生激励作用:业绩好的员工认为得到了鼓励,业绩差的员工认为值得去改进绩效以获得更好回报。
激励的差异性也叫激励的针对性。即针对不同岗位、不同技能、不同兴趣爱好等差异的员工给予差异性或个性化的薪酬、福利,这样的薪酬激励更具备激励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知道,在任何企业中,都有一些关键人才,也有的企业把他叫核心人才或核心岗位,这些人才在市场上是稀缺的或者是难以获取的,但他们对公司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部分人才,其薪酬可以不纳入公司的常规薪酬制度,而实行谈判工资制度。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谈判工资制能使这些特殊人才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我曾辅导过一家知识密集型企业(其实质是一家公司的下属技术研发机构),在这家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在为这家企业设计薪酬体系时,咨询组成员一致通过对于企业的关键性人才在薪酬上给予更多的弹性和照顾。2007年二季度,公司当时要上一个总投资1000万的一体化项目,急需一位资深的项目总负责人,因此类人才在市场上基本没有。最后,公司从广州的一家科研机构聘请了一位教授参与其中。而对于此位特殊的急需的人才,咨询团队建议公司实行谈判工资制,其工资水平最终达到员工的12倍,月薪为3.1万元。但是,因为关键人才的加盟,使得该项目得以顺利提前3个月完成,并且投资总额节省了137万元。
上述实例只是从一个角度分析了激励的差异性,而在我们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特定激励和自助式福利等,关键是我们如何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来设计这里不作一一阐叙。
五、激励长期性
在传统的薪酬组合中,许多公司大多以基本工资、奖金和津贴补贴等形式支付,这些内容往往只注重短期时间内员工的业绩,没有从长远角度考虑对员工的激励。在这方面,我们的企业最高决策者们在制定薪酬机制时一定要有战略性和前瞻性,让你的薪酬支付实现最深层次的激励。
笔者很高兴地看到,在实践中,很多企业也都开始了股权激励,实施了诸如股票、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虚拟股票等形式多样的奖励组合,这些长期激励计划有效地激励了员工,促进了企业的业绩增长。
当然,企业除了实施股权激励等长期性激励外,还可运用企业文化进行激励,因为企业文化激励也是一种长期性激励。虽然企业文化激励不是薪酬体系的内容,但两者能够密切配合共同促进,促进业绩增长。企业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培育员工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员工就会积极、主动地采取企业认可的行为,促进业绩增长,并在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六、成本可控性
在企业实现外部竞争性、内部公平性、激励差异性、激励长期性的基本原则前提下,企业就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财务能力和实际的支付能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人工成本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控制。
笔者认为,在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没有提高的情况下,企业不能盲目地提高员工的薪酬水平。无论何种情况下,企业都应当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有效地进行薪酬管理。
综上,如何通过薪酬体系有效激励员工,是各个企业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演绎,加之组织变革、公司治理结构等宏观因素的影响及其不断深化。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为具备激励性,应从上述五个方面着手,并且积极转变薪酬管理观念。将团队薪酬、团队激励计划转变成现代薪酬管理的内容。在日常薪酬管理中,突出内在薪酬的重要性,加强绩效管理并实施绩效奖励计划,积极地从“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向“以个人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转变。在确保薪酬制度和企业战略、企业文化的衔接和适应的原则下,建立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激励性的薪酬体系。

❷ 企业薪酬绩效的激励方式有哪些

薪酬激励机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途径进行激励:薪酬水平、薪酬结构、薪酬福利等方面进行激励。
(1)薪酬水平激励很简单,如果是公司核心岗位和核心人才,一般都是保证薪酬水平在高分位值上才能保证激励人才,而对于常规岗位或者外部很容易获取的岗位,则采取中分位水平,既能激励员工,又能降低公司的人工成本。
(2)薪酬结构方面,主要是根据岗位的类型进行划分,例如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一般都是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利润分享,主要是确保高层薪酬分配和公司整体发展情况挂钩,从公司的整体效益发展上获利。而对于职能科室如财务、人资则采取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主要通过岗位价值和工作表现进行薪酬激励,对业务类岗位如研发、销售等,则主要是基本工资+绩效奖金,根据业绩表现来发放薪酬,高业绩高奖励,来激励员工。
(3)福利是薪酬的一种补充性质的激励方式,例如午餐补贴、生日补贴,主要通过员工关怀性质进行激励;
除了这些薪酬常规的激励方式,薪酬激励还有很多灵活化的方式,如果股权激励、延期支付、企业年金等。

❸ 如何评价上市公司的报酬与激励机制

1.企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是指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的、比其他企业更有效的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利益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2.人力资源管理。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组织对人力资源的获取、维护、激励、运用与发展的全部管理过程与活动。它是通过对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和事的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二、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1)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2)管理形式单一;(3)一线员工总体素质偏低;(4)人才流失严重。 三、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议和对策 (一)转变认识,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1.在岗位设置上,要对业务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进行研究,将同部门中相似工作归并,不相容的工作分离,以提高效率为导向,设置业务流程关键岗位,与业务流程关联度不高的岗位设置为辅助岗位。 2.在人才引进上,要重新设定各个岗位的具体要求,明确各岗位的相应职责及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能力水平,这样,就可以将落实到具体流程的企业战略需要与人员素质密切结合起来。根据这些岗位的职责要求引进的人才,才是能够符合企业需要的。 3.在优化业务流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关键岗位的人员数量、质量规划和企业员工总数的规划。进行数量规划,要寻找出业务流程上的关键岗位的驱动因素,找出与这些岗位所需人员数量有着最直接联系的因素,确定关键岗位人员和人员总量需求。 (二)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1.适才,即选择适合企业的员工。适才就是企业员工不论智慧、才能或专业能力,只要能胜任担任的工作,且能满足他追求工作的动机,能在团队运作下与人愉快合作,树立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理念。 2.留才、激才。依靠激励导向式的酬薪策略和自助餐式的福利政策来吸引优秀人才: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管理型员工与其他员工的报酬将有显着的差距;按个人能力、技能、绩效而不是按职务付酬;企业给予员工一定的福利点数,员工可以在点数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企业所提供的一份列有各种福利项目的菜单中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福利。 3.用才,即人力资源的配置。企业在重视现实能力的同时应重视员工的潜在能力,营造与员工一起成长的组织氛围,为员工提供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我超越的空间,为优秀企业家和员工团队创造宽松的创业和工作环境使其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另外,目前石油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比以往更为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应重视劳动力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加强企业内部竞争,打破年功序列制,改变原有的“按部就班,内部提拔”的规则,实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能上能下,能出能进,增强人力资源的流动性。 4.育才。随着竞争的加剧,市场形势瞬息万变,越来越要求企业下放决策权,而分权决策要取得好的效果,则要求企业员工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自觉性。在这方面应该效仿日本模式,加强职工培训,而不是削弱培训,吸收一线职工参与管理,而不是把工人拒之“门外”。任何优秀的人才不进行培训和学习也会被时代淘汰。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发展建立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把培训的目的由过去的使员工适应企业当前需要转变为对“企业人”的塑造;把培训的对象由原来的少数人员转变为企业全员培训,把企业内部交流应拓展到一般的企业人员,同时交流范围不妨扩大,规定一定期限内应达的交流面;把只关注培训过程转变为更注重培训结果。 (三)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1.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要有明确性。首先确定绩效考核流程:确定目标—作业分析—检查完成工作—评价业绩—与员工讨论—再次确定目标。石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根据目前企业最重要的需要确定考核指标,为员工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导,告诉他们企业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让员工明白考核什么?如何才能达到指标的要求,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告知文化?在确定特定的目标以后,企业必须明白在他们的任务中员工最希望得到什么,让员工知道对他们的期望才是最重要的。 2.要注重管理。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对员工进一步的开发,使他们能够有效的完成工作,它不仅仅是要指出员工绩效不佳的方面,同时还要找出导致这些不佳的原因所在——比如说存在技能缺陷、动机问题或者是某些障碍抑制了员工提高绩效等。它不是为了抓员工的小辫子,而是发现企业管理系统的不足,绩效管理是在开发考评者能力、被考评者技能的同时,完善和开发企业的管理系统和绩效系统,从而实现组织的绩效提升。同时通过绩效差距的分析,制订员工培训计划,帮助员工改进绩效,实现组织和员工绩效的共同改进,也就是绩效管理中的重要等式:绩效差距=理想目标-实际目标,员工培训计划就是依据这个等式制订。 3.提高绩效考核的可信度。可信度是指绩效考核的一致性程度。可信度的一种重要类型是考评人的信度,即对员工绩效考评人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如果两个人对同一个人的工作绩效所作出的评价结果是一样的,那么这种绩效评价系统就具有了考评者可信度。要提高绩效考核的信度就要加强考评人培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后,考评中也难免出现人为误差或系统误差。因此绩效管理除了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外,还需加强对考评人员的培训,培养考评人员有主见、善于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提升考评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从而减少考评的误差,做好考评结果的沟通,减少因考评引发的矛盾,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和稳定的文化氛围。 4.要做好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使其与晋级、晋升等激励机制挂钩。正如戴尔公司创始人万克尔·戴尔所说,“我们需要一种所有员工都认为合适和有效的激励作用的注重业绩的酬劳机制,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以个人业绩和雄心为基础的工作方式中收益,不仅在财政方面,而且在企业的所有方面”。我们做绩效考核,就是要依据考核的结果,对好的绩效应及时提薪,差的绩效应该培训、转岗或降薪,让绩效管理这一难度最大的、耗时最长的工作,真正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让员工在考核管理中成长,在考核管理中实现自己的价值,使员工看到好的绩效给自己、给企业带来的效率,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获利,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使石油企业留住和吸引更多人才。 (四)建立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合理控制人才流失 1.激励机制要以员工需要为基础。员工需要与组织目标常常不尽一致,这就需要通过激励来使二者协调起来,首先要增加个人实现工作绩效的可能性,采取措施进行强有力的控制,比如以加薪、减薪、晋升、降职、淘汰等方式推动个人付出更多努力。个人需要与组织目标的协调时,还要考虑个人实现组织目标之后,组织对个人需要的满足。管理者在奖酬员工时既要以员工绩效的大小为标准,又要考虑员工想要的是什么报酬,考虑员工需要的差异性,尽可能地做到员工奖酬的个性化与灵活性,但应在客观上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2.激励的手段。(1)物质手段。发放奖金、奖品,晋级,奖励旅游、培训、出国考察等,经济处罚;(2)精神手段。颁发奖状、获奖证书、奖杯、奖章、锦旗,通报表扬,给予荣誉称号等。(3)激励艺术。1)员工不同,激励手段不同;2)注意激励的综合评价;3)控制奖励的效差性;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5)树立恰当的激励目标;6)奖惩结合,以奖为主、以惩为辅。 (五)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个企业是否有竞争能力,关键看是否能把职工都捏在一块,群策群力,水乳交融。在员工中之所以会存在大局观念不强,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挖企业的墙角,主要是因为从内心深处没有融入这个大集体,有不被重视甚至冷落的感觉,没有“家”的感觉,缺乏归属感,自然就不会全心全意地为企业作贡献,让自身的能量尽可能释放。因此,管理工作要做实做细,尤其要注重细节管理,让员工深切感受到组织的重视、尊重和关心,增强归属感,也就同时增强了责任感。其实有时一个小小的举措就会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营造一个适合某个岗位的工作环境,一个不经意的关注,在处理一些事务上适当授权等等,会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和关心,感到自己被重视、被信任,进而使他们有责任心,有参与感,自然会真心实意地为企业付出。这样,整个团体同心合作,各级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上下级之间团结共事,人人都能发挥所长,互补不足,企业才有新鲜的活力,所从事的事业才会蒸蒸日上。 综上所述,管理是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石油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自己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❹ 报酬激励的企业报酬激励体系

企业的报酬激励体系是企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报酬激励体系能吸纳所需的人才,激励和稳定人才,开发员工的潜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报酬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企业内部公平,也要考虑企业外部的平衡。一般而言,企业内部因为分工的不同,对于人才的考核方法也不同,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一般企业应该根据职工对于企业所做出的贡献作为考核的依据,这就是绩效考核方法。实践证明,绩效考核与企业的报酬激励体系相结合才会形成一种互动的良性循环。

❺ 企业薪酬激励制度

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发挥出最佳的潜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激励的方法很多,但是薪酬可以说是一种最重要的、最易使用的方法。它是企业对员工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和创造)所付给的相应的回报和答谢。在员工的心目中,薪酬不仅仅是自己的劳动所得,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员工自身的价值、代表企业对员工工作的认同,甚至还代表着员工个人能力和发展前景。介绍 几种常用的薪酬制度:
1、岗位工资制度。“岗位工资有多种形式,包括岗位效益工资制、岗位薪点工资制、岗位等级工资制。”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对岗不对人。岗位工资制按照一定程序,严格划分岗位,按岗位确定工资;调度的弹性不大,但凡出现员工因认为岗位工资是他们理所当然得到的,认为他们为公司作出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情况,岗位工资就难以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因此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
2、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制度强调员工的工资调整取决于员工个人、部门、及公司的绩效,以成果与贡献度为评价标准。工资与绩效直接挂钩,强调以目标达成为主要的评价依据,注重结果,认为绩效的差异反映了个人在能力和工作态度上的差异。绩效工资通过调节绩优与绩劣员工的收入,影响员工的心理行为,以刺激员工,从而达到发挥其潜力的目的。然而,由于影响绩效工资的因素很多,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操作性困难。首先,绩效工资可能对雇员产生负面影响。有时候,绩效工资的使用会影响“暂时性”绩劣员工的情绪,甚至会将其淘汰,而这种淘汰会引发企业管理成本的大幅上扬。其次,绩效工资的效果受外界诸多因素制约。第三,绩效工资的评判标准必须得到劳资双方的共同认可。第四,员工对绩效工资具体方案的真正满意度。有时绩效评价难免会存在主观评价。这些困难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绩效工资制度的有效实施,从而降低了激励效用。
3、混合工资制度。“混合工资制也称机构工资制,是指有几种只能不同的工资结构组成的工资制度。”结构薪酬的设计吸收了能力工资和岗位工资的优点,对不同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分类,并加大了工资中活的部分,其各个工资单元分别对应体现劳动结构的不同形态和要素,因而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按岗位、按技术、按劳分配的原则,对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年薪制。年薪制很早前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年薪制一般作为高层管理人员使用的薪资方式,是一种“完全责任制”薪资。从人力资源的角度看,年薪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对提升绩效有很大作用。年薪制突破了薪资机构的常规,对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年薪制代表身份和地位,能够促进人才的建设,也可以提高年薪者的积极性。年薪制对国企普遍存在的“59岁现象”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

❻ 如何构建薪酬激励体系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性薪酬的构建途径人们总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去行动的。在知识型企业中,获得一份与自己贡献相称的报酬,分享自己创造的财富仍然是激励知识型员工的一项重要因素。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给知识型员工提供报酬不仅仅是向他们提供了维持生存的手段,而且报酬的高低意味着企业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的认可程度,报酬的数量和形式对知识型员工的动机强度和持久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在组织实现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传统薪酬是把员工薪酬分为工资、奖金和福利三部分。工资收入是员工为企业工作所获得的大部分报酬,一般按照工资等级进行评定和发放,加薪按照等级和职务逐级进行,虽然作为员工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却没有什么激励效果。奖金是作为对员工超出预期绩效的奖励,但由于绩效管理往往难以落实,使奖金变成了一种激励作用不大的“大锅饭”,员工将其视为自己应得的一种权利,而不是对自己工作表现好的奖励。福利是企业对员工工资奖金外的一种额外补助,虽然企业花钱不少,但没有充分考虑福利如何为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及公司战略目标服务,因此效果并不明显。为改进激励效果,传统薪酬战略往往会采取支付市场化薪酬的方法来吸引、留住员工,却很难奏效,因为别的企业可以支付更高的薪酬来挽留员工,其结果是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而激励效果却达不到。
由此可见,传统薪酬战略在激励员工的目标是单一的,手段上是匮乏的,效果是不明显的,无法真正调动起员工的创新主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更无法保证薪酬战略成为企业经营战略、财务战略及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一种直接延伸,其结果往往导致激励在事实上的失败。鉴于传统薪酬战略的种种局限,许多国外的知名企业已开始实施针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全面薪酬战略”。
所谓“全面薪酬战略”,是根据组织的经营战略和组织文化制定的全方位薪酬战略,着眼于可能影响企业绩效的薪酬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薪酬对于组织战略的支持功效。全面薪酬将公司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两大类。“外在的薪酬”主要指为员工提供的可量化的货币性价值,例如:基本工资、奖金等短期激励薪酬,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退休金、医疗保险等货币性福利,以及公司支付的其他各种货币性开支,如住房津贴、俱乐部会员卡、公司配车等。“内在的薪酬”则是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例如对工作的满意度,为完成工作而提供的各种便利工具(如电脑、汽车),培训的机会,提高个人名望的机会,具有吸引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环境
,以及公司对员工的表彰和谢意等(如下表)。
如表所示,全面薪酬几乎包括了所有的激励因素,涉及到了员工各个层次的需要,因而其将成为薪酬管理发展的趋势。外在薪酬、内在薪酬各自具有不同的激励功能,它们相互联系
,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薪酬体系。由此可见,全面薪酬战略突破了传统薪酬战略的种种局限,客观地分析员工的需求,并科学地设计了包括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的各种激励要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

❼ 我国上市公司薪酬激励的主要模式及其效果

我国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应对

完善的激励性薪酬体系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想使我国的企业激励性薪酬体系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要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二要确保公平性和及时性;三要注重绩效紧密结合的原则;四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前言

薪酬激励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状况看,在薪酬激励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因而重新审视企业现有的薪酬制度,在企业支付能力范围内调整和完善薪酬体系,增加薪酬的激励性,就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二、企业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

1.设计基本薪资体系。基本薪设计目前有两种,即职级薪酬制和宽带薪酬制。

2.绩效调薪。制定了基本薪资体系后,如果要体现激励性薪酬的特点,还必须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根据员工个人的工作业绩和表现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使那些业绩较好、能力较强的员工与那些业绩和能力较差的员工在工资方面拉开差距。

3.薪酬沟通。激励性薪酬体系里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薪酬沟通。激励性薪酬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勤奋地工作,也可以削弱员工的动力。

这把双刃剑用得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前面的薪酬体系是否合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如何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

4.设计方案的反馈和调整。激励性薪酬体系实施后,在经过广泛的沟通和结果上的透明化处理后,就要依据此前设计的薪酬方案实施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得到反馈意见。通过不断的反馈、不断的调整,最终形成企业比较成熟的激励性薪酬体系。

三、目前我国薪酬激励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核制度落后。目前我国对业绩考核大多数仍然采用着传统的目标考核法。比较系统化的考核方法有1999年财政部等部委联合颁布了适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国有资本金效绩评价体系》和2002年2月颁布的《企业绩效评价操作细则(修订)》。但这些评价系统和其他多数考评体系共同的缺点是并没有考虑到因为采用目前投资项目而放弃其他项目可获得收益,即机会成本的概念。此外由于产业不同,地域不同造成的考评指标之间的横向可比性差,仅根据绝对量考核指标无法实际考评出经营者的个人能力和工作努力程度。而在纵向方面,由于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存在大量的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考核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并非都是由于经营者本身造成的,据此对经营者进行考评有失公允,容易造成奖罚不明的局面。这与我们建立激励制度的目的和初衷是不一致的。

2.企业管理制度不合理。我国资本市场上国有企业占大多数,而国有企业的资本主体缺位,政企分开不彻底等现象,使企业经营缺乏有效的监理,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现象。关于国有企业的管辖权我国一般归属于国资委或国家委派的其他部门,但由于国有资产过于庞大而一个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往往管辖为数众多的企业,且受自身专业、人员配备等客观条件限制,导致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基本上流于形式,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民营企业方面也容易出现大股东和经营者合谋,出现自定标准,自我考核,自我激励的现象。此外还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监事会等监督机构难于起到应有的作用等问题。

3.管理人员薪酬比例不合理。在我国企业界,管理人员的基本薪酬在全部薪酬中占绝大部分,缺乏中长期激励,采用了股权激励等长期激励方法的不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长短期薪酬激励比例失调情况严重,在这种情况之下,管理人员在面临公司短期和长期利益抉择时,往往会侧重于短期能为自身带来更多利益的决策。

四、解决办法

1.改进考核方法:针对现有目标考核方式不足的基础上,可考虑引入EVA考评方式。EVA(Economic Value Added)是经济增加值的简称,EVA=税后利润-企业资金成本(注:此处的利润应经过调整,为包含利息等债务成本,剔除营业外收支,各项减值准备等非正常因素影响后的金额)。以EVA进行考评的理论依据在于:如果会计上的经营利润等于或者小于补偿投资风险的必要回报时,实质上并未给股东创造财富,甚至损害了股东的利益。用EVA考评方式避免了传统考评方式中缺陷,使经营者不仅要注意他们创造的实际收益的大小,更要考虑到他们所使用的资产量的大小以及资金成本(包含了机会成本)的比例结构是否适当。并且通过调整资金成本可以有效消除绝对值的影响,更有利于进行同行业间的对比和激励。因此我国亟待建立一个以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为基础,以股价和EVA考核相结合,兼顾会计基础与市场基础的考核方法。

2.构建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将激励和约束并重。为防止大股东和管理层串通操纵股东大会进行自我激励,在对管理层激励方面的投票应充分考虑中小股东发言权,拟可采用分类投票方法,必要时可建立股东追索权制度。此外应强化独立董事在公司监管中的作用,在薪酬委员会中设定一定数量比例的中小股东代表、独立董事和专业人士参加,加强监事会的监察作用和独立性。

3.建立健全职业经理人市场,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让那些有不良职业道德的职业经理人无法在市场中得到受雇机会,提高经理人的违规成本,保障激励制度的顺利进行。

4.加强有关法规和准则的制定的具体化、细则化,对在执行***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

❽ 薪酬激励机制包括包括哪些方法和措施

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包括各种激励方法和措施,归纳起来有这几个方面:

1、薪酬

物质需要始终是人类的第一需要,是人们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所以,物质激励仍是激励的主要形式。就目前而言,能否提供优厚的薪水(即货币报酬)仍然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直接因素。然而,优厚的薪水不一定都能使企业员工得到满足。通常,企业的薪酬体系不能做到内部公平、公正,并与外部市场薪酬水平相吻合,员工便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员工的这些不公平感不能及时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出现消极怠工、甚至人才流失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效解决内部不公平、自我不公平和外部不公平的问题,才能提高员工满意度,激发员工积极性。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通常在薪酬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岗位相对价值、薪资水平、个人绩效三要素,以它们作为制定工资制度的基础。通过以上三要素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员工预先知道做得好与差对自己的薪酬收入具体的影响,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并使员工的努力方向符合公司的发展方向,推动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公司经营目标与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实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

另外,员工持股制度也可以作为一项薪酬激励机制。在美国在美国500强中,90%%%%企业实行员工持股。员工持股究竟有什么作用?第一个作用是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吸引人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是金手铐,起留人的作用。有没有长期的利益激励,对人才的牵引作用是有很大影响的。第二个作用能够获得资金来源。员工持股目的实际上是全体员工承担风险,把企业做大,因为从这方面讲,员工持股有积极的影响。

2、制度

企业的运行需要各种制度,同样,对员工进行激励也要制定出合理的制度,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奖惩制度:表彰和奖励是员工努力或积极性最重要的基础。高绩效和奖励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奖励可以促成员取得高绩效,取得高绩效后又有值得奖励的东西,两者是相互相成,互为促进的关系。奖惩制度不光要奖,而且要惩,惩罚也是一种激励,是一种负激励。负激励措施主要有如淘汰激励、罚款、降职和开除等。

竞争机制:竞争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又一大法宝。真正在企业中实现能者上,弱者下的局面。末位淘汰制是竞争机制的一个具体形式,就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而言,末位淘汰制有其可行性,建立严格的员工竞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能给员工以压力,能在员工之间产生竞争气氛,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使公司更富有朝气和活力,更好地促进企业成长。

岗位制度:即建立适当的岗位,使工作职位具挑战性。“工作职位挑战性”就是要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到他所在的职位确实具有轻微的压力。怎样才能让工作职位具有挑战性呢?有2个问题要特别注意:一是要认真搞好职位设置,二是要适才适位。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奋而向上的内在动力。每个人实际上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如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管理者要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使他们自觉、努力实现其目标。

3、情感激励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在其《动机与人格》一书提出了人的5种层次的不同需要,这5个方面的内容是:基本生活需求――安全感――归属感――地位与尊重――自我实现。企业要努力满足员工的各项需求,如提供稳定可靠的就业,满足员工的生活需求和安全感。归属感是指员工在企业中能有家的感觉,在这一层次上感情、人文因素要大于经济因素。人员之间的密切交往与合作、和谐的上下级关系、共同的利益等都有助于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而员工的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基本条件。地位与尊重是指人的社会性使每个人都要求得到社会的承认与尊重。在当前的社会中,经济收入和职位往往是社会地位的一种体现。自我实现是指当前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人们将产生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的需求,即自我实现。人在这5方面的需求层次是逐步加深的,只有满足了前一层次的需求后,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这5个方面除了基本生活需求外,其他4个均为情感需要,因此,情感激励对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关于情感激励的方式有很多,主要有这几种:

尊重激励:所谓尊重激励,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员工的价值和地位。如果管理者不重视员工感受,不尊重员工,就会大大打击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的工作仅仅为了获取报酬,激励从此大大削弱。尊重是加速员工自信力爆发的催化剂,尊重激励是一种基本激励方式。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和谐,有助于企业团队精神和凝聚力的形成。因而,尊重激励是提高员工积极性的重要方法。

参与激励: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工作激励: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需要考虑如何才能使工作本身更有内在意义和挑战性,给职工一种自我实现感。这要求管理者对员工工作进行设计,使工作内容丰富化和扩大化。何为工作内容丰富化?西文学者提出了5条衡量标准,也就是说要让员工找到5种感觉:一是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把从事的工作很重要、很有意义;二是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上司一直在关注他重视他;三是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他所在的岗位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四是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反馈;五是要让员工能够感觉到工作成果的整体性。

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随着知识经济的扑面而来,当今世界日趋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和知识老化现象日益突出。通过培训充实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给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荣誉和提升激励:荣誉是众人或组织对个体或群体的崇高评价,是满足人们自尊需要,激发人们奋力进取的重要手段。从人的动机看,人人都具有自我肯定、光荣、争取荣誉的需要。对于一些工作表现比较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员工,给予必要的荣誉奖励,是很好的精神激励方法。荣誉激励成本低廉,但效果很好。

4、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有意识地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而统一企业员工的思想,使人们朝同一目标努力,推动企业前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使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员工的价值和地位;使员工树立“主人公”的责任感。

❾ 企业人才薪酬激励机制主要有哪些

薪酬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绩效薪酬上。
绩效薪酬设计包括绩效薪酬的支付形式、关注对象、配置比例、绩效等级和分配方式,以及绩效薪酬增长方式等。1、绩效薪酬的支付形式。表现为企业以怎样的薪酬支付来建立与绩效的联系,这种联系有很多种,而且不同的企业差别很大。可能包括常见的业绩工资、业绩奖金和业绩福利,也包括股票或利益共享计划等形式。就实施绩效薪酬的不同层次员工来讲,也存在很大差别,企业可以支付许多不同类型的绩效薪酬,如员工可以因销售的增长、产量的提高、对下属的培养、成本的降低等而得到绩效薪酬;但一般来讲,企业高层可能更倾向于中长期绩效薪酬激励,而低层员工更倾向于短期的绩效薪酬激励;而且,依据不同的支付形式企业提供的绩效薪酬频率各不相同,可能是每月进行一次支付,也可能是季度或一年进行一次支付。2、绩效薪酬关注的对象。绩效薪酬是关注个人还是关注团队,或在关注团队绩效的基础上注重个人业绩。绩效薪酬关注对象的确定受到企业文化价值观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等因素的影响,如绩效从个人层面上得到衡量,那么每个人得到的绩效薪酬是建立在他的绩效基础上的,个人绩效在企业中得到最大化体现,有利于强化个人的行为与结果,但可能不太能满足团队协作和最大化团队绩效的要求。绩效薪酬也可以通过向一个团队或单位的每个员工提供一种群体绩效薪酬,即基于团队、业务单位或整个组织的绩效。还可以先衡量团队或单位的绩效来确定绩效薪酬总额,然后依据员工个人绩效对绩效薪酬总额进行划分,员工获得的绩效薪酬是基于自身的绩效。3、绩效薪酬配置比例。即绩效薪酬在不同部门或不同层次岗位中的配置标准,由于绩效薪酬种类很多,这里,我们以其中一种——业绩工资进行说明,业绩工资的配置标准与各个岗位的工资等级和对应的外部薪酬水平相关;其与个人或团队的业绩联动,使得员工或团队可以通过对业绩的贡献来调节总体工资水平。具体配置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切分法,先依据岗位评价和外部薪酬水平确定不同岗位的总体薪酬水平,再对各个岗位的总体薪酬水平进行切分,如某岗位总体薪酬水平(100%)=基本固定工资(50%)+业绩工资(50%);第二种是配比法,先依据岗位评价和外部薪酬水平确定各个岗位的基本固定工资水平,这时应考虑薪酬水平市场定位,这种情况下,一般基本工资水平应定位于市场薪酬水平的相对低位,再在各个岗位基本工资的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使各个岗位薪酬的总体水平处于市场薪酬水平的中高水平,如某岗位的薪酬总体水平=基本固定工资+业绩工资(业绩工资为基本工资的40%)。这样在员工没有达到或低于预期业绩标准时,其总薪酬水平低于市场水平;而达到或高于业绩标准时,其总薪酬水平就会持平或高于市场薪酬水平,从而达到员工依业绩控制自己薪酬而激励绩效的目的。4、绩效等级是依据绩效评估后对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划分的等级层次,它一方面与具体的绩效指标和标准有关,也与企业考核的评价主体和方式有关;在做到公正、客观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基础上,绩效等级的多少和等级之间的差距将会对员工绩效薪酬分配产生很大影响。在设计绩效等级时还要考虑绩效薪酬对员工的激励程度,等级过多造成差距过小将会影响对员工的激励力度;等级过少造成差距过大将会影响员工对绩效薪酬的预期,以至使员工丧失向上的动力。5、绩效分布。在确定了企业绩效等级以后,还应明确不同等级内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分布情况,即每一等级内应有多少名员工或有百分之几的员工;通常来讲企业决定员工绩效分布时基本符合正太分布现象,即优秀的10~20%,中间的60~70%,而差的10%左右。严格的绩效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对员工的绩效进行区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除绩效评价各方模糊业绩,使得被评价对象的评价结果趋中。6、绩效薪酬分配方式是指绩效薪酬如何在个人或团队中进行分配,常见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绩效薪酬直接与个人业绩工资标准对应进行分配;一种是绩效薪酬先在团队间进行分配,然后再依据个人绩效进行分配,这中间又包含两种形式——完全分配和不完全分配,完全分配是将企业计提的绩效薪酬总额在团队与员工中进行彻底划分,一分不剩;而不完全分配是在控制绩效薪酬总量的情况下,在团队与员工之间依考核等级进行层次分配,绩效薪酬总量存在一定剩余。7、绩效薪酬增长。员工薪酬增长不同企业执行的标准各不一样,主要表现为职务晋升调薪、岗位调动调薪、资力提高(工龄或任职资格等)调薪以及绩效调薪等。就绩效薪酬增长来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为增加工资标准,一为一次性业绩奖励;在具体处理时,各个企业采用的策略也有区别。增加工资标准将长久地提高员工工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变成了员工对薪酬的一种权利,而且考虑到薪酬刚性的特点——易上难下,不利于企业薪酬的灵活决策;一次性业绩奖励是对达到企业业绩标准或以上的员工一次性进行奖励支付,在数量上可以与企业当期收益挂钩,即可以使员工感受到激励的效果,也可利于企业薪酬的灵活决策。总之,绩效薪酬设计必须明确需要达到的目标,有效利用薪酬策略和绩效与薪酬的密切关联,使得企业不必为所有的工作支付高薪,而为那些具备关键技能创造高绩效的员工支付高薪,而对那些具备一般技能、绩效一般或较低的员工支付平均或低于市场水平的薪酬。从而使企业能够吸引所需的拥有关键技能的人才和留住高绩效员工以满足战略需要,又能够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

❿ 如何完善绩效薪酬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

完善绩效薪酬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首先就需要开展诊断,需要调查、分析、判断现行的机制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是发放过于固定?还是薪酬水平太低?还是与业绩的关联度差?还是缺乏晋升调整的空间?建议企业采取固定工资+浮动工资的基本结构,固定工资可以根据岗位核定薪酬区间,同时根据个人资历、业绩和能力设定区间内的晋升规则;浮动工资可以采取绩效工资、奖金或提成等方式,将收入与当期业绩直接关联起来,提高激励性。
绩效考核通常会存在指标设定难度大、考核评分缺乏依据、考核结果集中度高、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建议企业将绩效考核分成KPI+重点工作+关键事件的考核模式,KPI以量化指标为主,数据以财务、统计、质控等经营统计部门的数据为主,数据来源真实、依据充分;重点工作采取自上而下下达与自下而上提报相结合的方式,自上而下下达的是公司层面推动开展的工作任务,自下而上提报的是各部门为了达成KPI而自主规划的创新性工作,通过企管部门对重点工作进行进度跟踪和核查,由公司办公会集中商讨评分;关键事件则是针对日常工作中的一些特殊事项、特例情况进行加分或减分处理,避免工作失误,奖励突出贡献。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绩效薪酬激励体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怎样查新三板股票解禁 浏览:472
新三板5月设独立交易系统 浏览:780
黄岩模具上市公司 浏览:884
微博炒股大v靠谱 浏览:869
股票603118现在价格 浏览:928
乐凯胶片开盘涨停 浏览:867
集合竞价挂涨停版会如何 浏览:193
今日赛轮股票价格 浏览:977
渠道炒股 浏览:67
制氢上市公司龙头股 浏览:422
韩国最贵股票价格排名 浏览:51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外文文献 浏览:475
涨停买点指标源码 浏览:51
科创科创板的股票代码 浏览:596
带炒股的手表 浏览:729
新型材料的上市公司 浏览:157
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上市公司 浏览:883
河北有那些银行上市公司 浏览:710
炒股10万本金月入 浏览:204
十全十美炒股战法 浏览: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