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上市公司人为调节年度利润审计案例
应承担刑事责任
㈡ 世通案例”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的启示
刘老惹的祸啊~~
㈢ 审计案例分析
杨华的话混淆了双方责任承担的界限。
第一:杨欢及其有关人员应对提供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负责,既是否提供了真实完整的资料;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只承担审计责任,即是否按审计准则履行了审计程序,出具了审计报告。
第三:收回扣、侵吞国家资产的行为及金额未在在账务上有所体现,或虽有体现但不存在违反财务规定现象。
第四:执业注册会计师是尽职的,不存在错误或故意舞弊现象。
第五:会计师事务所只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发表注册会计师意见,超出此范围的事项,不属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关注范围。
㈣ 我现在在写毕业论文,急求一些我国中小企业的审计案例,要具体案例,具体企业名字,谢谢
找 远航论文网 那里资料多的是,自己写吧!
㈤ 请问到哪可以找比较新的有关上市公司审计问题的案例
在上市公司审计中,经常遇到以下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现在此提出,共同探讨。
一、税务问题
企业的会计往往是税务会计、发票会计,审计中如果按《企业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收入、费用等的确认方法与税法的规定往往有重大差异,难以调和。具体又有以下一些问题。
(一)流转税问题
税务部门对收入及有关的流转税的确认,通常以发票为依据。如果报表收入多于发票金额,往往采取"就高不就低"原则。但是,会计准则对于收入的确认与税法的规定不同,造成会计收入确认比税法滞后的情况。这种时间性差异在调整时往往受到很大限制。如调低以前年度收入后,并不能调减税金,但以后年度报表收入可能会高于发票金额(因将以前年度收入滞后的原因)。企业会担心如果税务部门按报表收入征税,可能导致重复征税。同时,年度之间进行纳税调整的工作量也很大。如果不做调整,又有违反会计准则、虚增收入之嫌。
(二)所得税问题
1.公司虚增收入、少计费用,导致多交所得税,上市审计时予以调整,利润减少,所得税却无法调减(因为尽管原来计错,退回的可能性不大)。
2.上市审计中,对前三年的报表按《企业会计制度》调整后,除累计利润的变化外,利润实现的时间也可能有较大变化。在期末应交税金不变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对前三年各年度损益表中的所得税进行调整,以更好地与当期利润相匹配?但是这样可能使前两年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金余额出现负数。
3.按《企业会计制度》核算造成的时间性差异(特别是因计提各项准备所造成的时间性差异)目前通常按“应付税款法”核算,容易造成损益表“所得税”金额与税前利润严重不匹配。理论上,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对中国企业来说,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往往是很不谨慎的。因为中国的税法计算应纳税所得比会计利润往往是提前的,而不像国外,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比会计利润往往是滞后的,典型例子如会计使用直线折旧法而税务使用加速折旧法。因此如果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通常会导致出现巨额的“递延税款借项”(国外则是巨额的“递延税款贷项”)。而这些“递延税款借项”未来能否兑现,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包括税务政策、企业未来有无足够的应纳税所得,等等。其实,递延税款借项与递延税款贷项同样有可能无法实现,但不能实现的“递延税款借项”将导致巨额损失,“递延税款贷项”则是收益,因此,国外普遍采用的“纳税影响会计法”是出于谨慎原则,在国内却很难行得通。
(三)对几种解决方案的思考
1.企业除每月按会计制度编制会计报表,再按税法编制纳税申报表,并编制调节表调节二者之间的差异。但这样操作必须得到税务部门支持。目前,只有所得税有纳税调节表,但不能充分反映时间差异的影响;流转税则很少有调节表。税务部门仍存在过分强调发票与报表“就高不就低”的现象。
2.以前年度多报收入导致多纳税的,应允许改正。不过,目前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却难以操作。
3.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缩小税法与会计准则的差距。目前按税法计算的利润往往时间提早、金额夸大,严重增加企业负担,不利于鼓励投资。建议借鉴外国经验,通过推迟纳税时间来鼓励投资。特别是上市公司,运作较为规范,一般不会偷税漏税。目前“宁可多征,不可漏征”的模式对上市公司的打击最大。
二、往来款计息问题
股份公司与关联方的往来款是经常存在的,其中的应收款是否应该计息,往往存在争议:如果计息则有非法拆借资金之嫌,还存在回收性的风险,可能不够谨慎;不计息则又有侵犯股份公司利益之嫌,可谓左右为难。
同时,计息还存在交纳营业税的问题,特别是母公司统一筹集资金的情况下,母公司将从银行借入的资金转给子公司使用,相应收取资金占用费,是否需要计算营业税?如计算的话,将增加公司的资金成本。目前实际工作中的做法并不统一,很多情况下并未计税。
三、股权投资问题
(一)上市前运作不规范问题
公司上市前运作不规范,往往没有按权益法核算持股比例超过20%的股权投资,而又在上市审计前将这部分股权投资出售。这时,对前三年报表审计时,是否应在前面两个年度按权益法调整?这将直接影响三个年度各年度的利润(但不影响累计损益),无论是否调整都可能沾上“调节利润”的嫌疑。
(二)投资收益问题
对按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收益,是否应作为时间性差异在计算所得税时进行纳税调整,只将实际收到的分红(或股权转让损益等)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税法规定是应该这样做的,但经常都没有做这样的调整,因为所涉及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很难向税务机关和公司解释清楚。
(三)收购基准日问题
收购基准日如果是在月中,可否采用月末的数字作为核算依据?因为要求企业在月中结一次账是不大可能的,我认为应当可以从权处理。
(四)购入股权问题
如果购入股权时,被投资企业账面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股权投资差额是等于投资成本还是等于“投资成本+按比例应占所有者权益的绝对值”?我认为,应当是投资成本。
四、资产重组问题
购入或出售资产是否必须评估或审计?达到多大金额就必须评估或审计?我认为,需要股东大会投票表决的收购或出售行为,应进行评估或审计(可由董事会决定是评估还是审计),并在大会召开前公布简要的结果,为股东的决策提供依据。其余收购或出售行为,则应由董事会自主决策。
五、验资问题
(一)上市前后的验资问题
如果公司设立时由不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事务所验资,则必须由具备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事务所出具对原验资报告的审核报告。如果发现原来的验资报告不规范,实际收到的投资与章程有不符之处,是否可以采取措施补救?或是在上市前纠正即可?目前证监会对此并无明确说明,建议事务所有必要向有关部门提请解释。其实,许多公司以前年度存在不规范,都有一个如何补救的问题。许多问题正是因为不知道如何补救,迫使企业作假,修改历史资料,将有问题说成无问题。
(二)债务转为投资问题
债务转为投资是否一律视为现金投资?还是需要追查债务的来源?例如,因购入无形资产形成债务,如果转为投资,是否当作无形资产投资?来源无法查清的又如何处理?
六、原始报表与审计后报表的差异问题
证监会要求披露上市前三年原始报表与审计后报表的差异,何为原始报表?是公司原来已对外报送的(可能已由不具备证券业务资格的事务所审计的)会计报表,还是公司尚未对外报送的审计前的会计报表?后者是很容易被修改的。因此,我认为应采用公司已对外报送的最好是经审计的会计报表。
如果拟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以其部分经营性资产发起设立的,则原始会计报表是否是整个原企业的会计报表?我认为,如果这部分经营性资产原来就是一个或数个独立核算单位,则可以原独立核算单位的报表作为原始报表。否则只能以整个原企业的报表作为原始报表。
七、合并报表问题
(一)持续经营但已资不抵债的子公司是否纳入合并范围?
理论上应该纳入,但实际上操作有困难。共同控制的合营企业应作比例合并,但也无具体的操作方法。目前实际上是各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操作。希望财政部能在新的合并报表准则中对此作出具体规定。
(二)实际操作中的作法是否合理?
按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子公司计提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应占部分要计入合并报表的盈余公积中,以使合并报表盈余公积比母公司报表盈余公积多(未分配利润则相反)。但实际操作中许多公司没有这样做,而是维持合并报表盈余公积与母公司报表盈余公积相等。主要是由于存在以下的实际困难:
1.导致合并报表的利润分配与股份公司股东大会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不同,在附注中不易解释清楚,社会股东也不易理解。
2.如果子公司盈余公积较多而母公司未分配利润较少,可能导致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负数。
3.如果收购或出售子公司导致合并范围变化,合并报表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也会随之变化,使利润分配表变得更加难以理解。理论上有这样的可能:因收购子公司导致合并范围扩大,合并抵销时增加盈余公积而减少未分配利润,使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仅因合并范围的变化就变为负数,显然是不合理的。
我个人认为,子公司的盈余公积计入合并报表是不太合理的,再加上上述实际困难的存在,编制合并报表时还是以不补计子公司的盈余公积为宜。
八、会计报表附表的问题
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增加了许多会计报表附表,在编制审计报告时是否应将其包括在所附报表中呢?从已公告的中期报告来看,一般都有附表,但是有的没有全部附上。没附的主要是“应交增值税明细表”。其中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其他表的内容在附注中都已披露,多附一张表也无妨。但应交增值税明细表的许多内容则是在附注中看不到的,披露出来既有可能泄露企业机密,又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因此我个人认为这张表最好可以不附。
㈥ 内部审计案例(论文阿)急急急!!!
浅谈内部审计工作
企业管理近几年, 伴随着国有企业改
革的日益深入, 国有企业的深层
次问题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如何
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 优化内
部控制、促进企业资源的有效利
用、避免舞弊和浪费, 已成为当前
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尤其是
最近两年上市公司舞弊案的层出
不穷, 从早期的红塔集团高管腐
败, 到近年四川长虹国有资产转
移, 到三九集团的濒临崩溃, 这一
系列骇人听闻的经济大案后面,
无不隐射出一个共同的问题, 那
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
失, 更使大家认识到: 只有建立一
套完整的监督控制系统, 才能彻
底解决舞弊、腐败和管理不当问
题。如何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治理
结构, 已越来越被各界所重视。在
这一监督控制系统中, 内部审计
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但该工
作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正
视和重视。内部审计在欧美发达
国家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 而在
我国, 迄今为止还鲜为人知。民营
企业, 与国有企业相比更加重视
内部控制, 随着家族管理的淡化,
将会更加关注内部治理结构的完
善。一些大型民营企业, 多数都设
有审计部门, 而且都由“老板”直
接领导, 这与国际内部审计协会
所倡导的内部审计向董事会负责
不谋而合。可见, 无论是国有企业
还是民营企业, 对内部审计都存
在客观需求。由于长期的计划体
制下形成的思维惯性, 很多企事
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对会计和内部
审计工作很大程度都立足于一种
很浅显的感性认识, 认为单位内
部的审计工作是会计工作的一种
延伸, 或者根本就是会计工作的
一部分, 在机构和人员上往往合
并设置, 甚至出现“财审部”这样
的挂牌, 由会计负责人领导审计
部门的情形也时常出现, 而这些
认识上的错误对于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目标来说都是必须纠正的。
即使在一些思路清楚的企业, 由
于目前特定转型期历史条件的限
制, 重“会计”轻“内审”的现象也
普遍存在, 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
常常成为一个摆设, 而不能有效
地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为规范
和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 作
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整体法
制建设工作的一部分, 2003 年3
月, 国家审计署发布了新的《关于
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 要求中国
内部审计协会、各企事业单位及
社会团体自5 月1 日起遵照执
行。根据这个规定和《审计法》及
相关法律法规, 中国内部审计协
会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内部审
计实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 制定
了一套既符合国际内部审计惯
例, 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内部审计
准则, 首批公布并于2003 年6 月
1 日起施行的有《内部审计基本准
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
范》以及10 项内部审计具体准
则。这是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着力
推进内部审计法制化、制度化和
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内部审
计是审计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
的组成部分, 其作用丝毫不逊于
外部审计, 发现震惊世界的“世
通”丑闻的首要功臣就是平时不
为人瞩目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 这
也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于内部审
计的关注, 因为, 内部审计职能是
对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
性的再监督。证明搞好内部审计,
提高审计效率, 可有效堵塞企业
漏洞, 消除隐患, 防止并及时发现
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 保护
企业财产完整; 规范企业会计行
为,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确保国家
有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
贯彻执行。
总的来看, 审计是人们在生
产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应客观需要
产生、发展起来的, 随着时代的发
展, 其内涵将不断地得到丰富和
发展。现代西方内部审计已不再
仅仅局限于企业的财务和会计问
题, 其职业视野已经延伸到经济
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近三四十
年来, 随着内部审计活动广泛深
入的发展, 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
和作用、目标和范围等一直处在
演变之中, 并且这种变化仍在继
续, 他丰富和拓展了内部审计的
内涵和外延, 使内部审计理论不
断深入和完善, 同时也推动了内
部审计实务科学理性的向前发
展。内部审计师事业在我国起步
较晚, 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个新鲜
事物, 得到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内部审计师行业协会正在极
力推动这项事业, 通过组织考试、
培训、考察, 加强宣传等措施, 已
经颇有成效, 随着推动手段的多
样化、深入化, 随着我国经济健康
稳健发展的步伐, 一个生机勃勃
的内部审计环境一定会很快到
来。
的金箔依然璀璨如新, 美轮美奂。
3.用上好的生宣纸或毛边纸,
要薄一点, 吸水性要好, 以安徽产
的为佳, 把表面的漆液吸去, 如果
是用的胶水那么一定要用生宣纸
来吸去胶水。把生宣贴在涂过漆
液或胶水的表面, 同时用纯棉布
( 要质地柔软的) 包裹棉花拍打,
使宣纸充分接触表面, 然后把宣
纸用镊子揭去, 用新的一张宣纸
再吸。这样反复3- 4 遍。注意: 被
贴表面的每一个部分都要用宣纸
这样吸。若被贴的表面是不规则
的, 如欧式的柱子, 雕像等, 可将
宣纸卷成笔状, 像美术商店卖的
擦笔, 把笔头用刀削成不同的形
状( 尖的, 圆的) , 那么有些凹进去
的地方也不是问题了。
4. 当被贴表面胶水或漆液被
吸的只剩下很薄的时候就可以开
始贴金箔了。把金箔连同毛边纸
用镊子夹起, 把金箔的一面贴在
物体表面, 手法一定要轻, 金箔粘
在物体表面, 可以用嘴轻轻的吹
一下, 使金箔平展。这样一张接一
张的贴上去。最好贴的时候有2
个人分工, 一个人贴, 一个人同时
用纯棉布( 要质地柔软的) 包裹棉
花轻轻拍打已经贴上去的金箔,
不断的拍打, 金箔会很服贴的和
物体结合, 平滑, 就像镀上去一
样, 对于凹的地方, 把棉布或棉花
做成适合的形状来拍打就可以
了, 在结合柔软的羊毛笔刷来回
轻扫。
5. 待全部干燥以后表面可以
上一层明油。如果是胶水贴的表
面涂保护胶。这样可以对金箔表
面祈祷保护作用, 同时便于清
洁。
四、金箔的设计
1.使用部位要“精”
除去造价原因外, 因为金箔
具有非常强烈的效果, 容易吸引
视觉注意力, 所以在有限的空间
内, 一定要把金箔材料在重点部
位使用, 如中央藻井、主背景墙
等, 切忌无规则的滥用, 不然轻则
无法良好表现材料效果, 重则反
而会使空间显得浮躁轻佻。
2.一定要搭配重色使用
深色利于衬托金箔的气质,
稳重的背景与金箔的光灿相对
比, 最易表现尊贵和豪华。
3. 要把造型和照明结合来表
现
金箔的效果主要在于丰富的
表面肌理和丰富的反光变化, 所
以在使用中如果注意运用的话会
更出色的发挥金箔的表现力。例
如在琉璃工房北京旗舰店的设计
中, 我们在中央穹顶内表面帖饰
金箔并镶嵌琉璃, 同时在琉璃后
面设背光, 在穹顶下沿设灯带。这
样形成了材料, 造型和光线的良
好组合。达到了流光溢彩, 金碧辉
煌的效果。
以上拙见仅为笔者一点工作
体会, 望大家批评指教。
㈦ 上市公司审计案例分析的文献综述范文
上市公司审计案例分析的文献综述
我详细解答。
㈧ 求一个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失败的案例和分析,要用在论文上面的,尽量比较新一点,谢谢了!
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失败的案例和分析 ,俺提供.
㈨ 上市公司人为调节年度利润审计案例
这是你的论文题?上课讨论题?
whatever,我说点我的想法供你参考吧。
1.根据给的材料看,确实存在人为调节利润的可能性。“经审核,至退货之日起,该公司还尚未发货。因此,上述业务既无购货方退货单、也无本公司退货入库单、更无任何合同或协议”在确认收入时,没有任何的支持性证据,没有客户的订单,凭空确认了收入,而且这批货物也没有发出,存在虚假收入的可能性。采用的手法就是在年底虚假收入,并与第二年冲回。
2.此种现象说明管理层有舞弊的迹象,应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如果确实是管理层授意的舞弊,视具体的情况,涉及的人员,执行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并在审计中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增加不可预测程序等。
3.承担这个项目的审计人员,追查了凭证,但在2009年底的时候,没有把未发货的收入确认作为主要的风险,没有合理执行存货盘点程序。
4.针对这种作假,应对的方法很简单,三个思路,一个是查存货,由于虚假收入客户的存货依然在仓库里,大量盘盈就会说明收入的虚增。二是查收入,将收入确认追查到订单,合同,发货凭证。三是查应收账款,执行期后测试,看年底的应收是否大量没有收回,或采用函证程序,和客户进行对账,都能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