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上市公司 > 把一个上市公司搞成烂尾楼

把一个上市公司搞成烂尾楼

发布时间:2022-01-25 07:24:33

Ⅰ 中国“第一”高楼,市值700亿,12年后为何成为最大烂尾楼

在整个世界的建筑历史上,人类在不断追求着极限,追求着新的高度,为此无数的建筑师和富人投入了无数的心血和财力,为的就是不断刷新这个地球上建筑的高度,2010年经过多年建造的迪拜哈利法塔正式建成,一举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建筑,但在此之前有一位中国的商人正准备打造一幢中国第一高楼,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对于潘苏通而言,我想应该也是一件很受打击的事,但凡事都有着其风险,他的成功事迹人仍然摆在那里,其商业头脑和行动力仍然是值得被称颂和学习的。

Ⅱ 耗资700亿建造中国第一高楼,如今12年过去,为何却成为最大烂尾楼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到了城市之中,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人口过千万的超级大都市。要知道有很多的小国家,全国人口也不过几百万而已,而现在一座大城市人口就能超千万,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各种各样的高楼大厦。一块几百平米的地基,只要人们愿意,可以在它上面修建几百米高的建筑,容纳成千上万人在此工作生活。可以说没有高楼大厦,就没有现今的城市景象,可谓是国色天香岂凡品,琼枝璧月信好辞。

潘苏通在回到中国后,满脑子想的都是要赚大钱。改革开放之后,遍地都是黄金,潘苏通通过各种方法在中国赚得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后来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日本松下电器的一名高管,然后就搭上了这条线。以自己以前所积攒的资本,加上父母的援助,就此开启了他的发家之路。在1993年潘苏通成立了松日集团,该集团主要以生产销售电器、数码电子产品为主。在90年代,潘苏通就成为了我国有名的富豪。

2008年,潘苏通开始向金融业和房地产行业进军,并且将松日集团的名字改为了高银集团。在那个中国发展最迅速的几年,潘苏通迅速积攒了大批的财富。因为财富来得太过于容易,这让潘世通产生了想干一件大事的想法。

当时正是我国房地产行业最火爆的时候,他就计划着在黄金地段打造一所中国的第一高楼,以求让自己更上一层的。最终经过他仔细挑选,选定了天津这个城市来实现他的这个想法。

117大厦再建无望

但是在2015年,高银集团的股票一路狂跌,市值缩水了1000多亿,这场变故使得潘苏通的资金链就此断裂。在那段时间,高银集团的维持都出现了问题,不可能再拿出钱来继续投入117大厦的建设。当时也有过争论,有很多人认为,在这个集团公司困难的时候,反而要把这座大厦修建完毕。但这种想法并不是主流,更多的还是想要把有限的资源放在集团公司本部之上,就此117大厦成为了一个烂尾工程。

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潘苏通变得非常的低调,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在媒体的面前,高银集团也未传出任何的要重拾117大厦工程建造的消息。但是到天津市政府有点其他意见,看着这么大一个烂尾工程在市区最繁华的地段,那是极为的不舒服。于是出面找到了潘苏通,希望他能将这个工程继续执行下去。但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等到回复,似乎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2017年媒体曝出了潘苏通用了25亿港元购买了一所超级豪宅,这栋豪宅的隔壁就是李嘉诚的家。这个消息引爆了媒体,大家纷纷议论。既然潘苏通都买豪宅了,说明他还是有钱的,那为何不把117大厦给完工?潘苏通面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作出答复,一如既往的安静。

之前在网上有这样的一个小道消息,说是孙宏斌准备接盘这栋大楼,不过如果对于此消息,双方都没有确认过,这个消息大概率只是一个传言而已。不过虽然是传言,但还是有很多人真切地希望有人能接盘这栋大厦,毕竟这么大一栋烂尾工程摆在天津市这么久也不是一个事,将这栋大厦完工,可谓是利国利民。

可是要接盘117大厦的难度是极其高的,在2008年大厦的计划投资就已经700亿资金了,发展到现在,这栋大厦接盘的费用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随着这几年房地产市场的逐渐降温,又有哪个企业愿意花费如此大的代价去接盘这一项工程呢?除非是国家出面,可是国家又有什么理由来帮助潘苏通。现如今12年过去了,潘苏通的高银集团依旧在发展,但烂尾的117大厦却还一直屹立在天津市,根本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

我们要知道的是,世界第一高建筑哈利法塔的投资也只有10亿美元,而117大厦的总投资高达700亿人民币。这样的一个工程,最终却烂尾了,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惋惜的。117大厦距离开工到现在已经有整整的12年,它的的未来还依旧身处于迷雾之中。未来究竟是会被拆除,或是被人买下,重新装修成为天津市真正的地标建筑,这谁也说不清。

随着时代的发展,第一高楼的头衔已变换了很多次,即便是117大厦重新竣工,也根本成不了中国的第一高楼,这无疑让117大厦的价值缩水了不少。毕竟这栋大厦从一开始,打的就是要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的口号。可现在即便成功了,它也不是中国第一高了,而且随着烂尾多年,名声已经被彻底败坏了,想要找到接盘它的人实在太难。

现在如果想要117大厦竣工,只能指望潘苏通再重新拿出资金来,可是商业上的东西谁说得准。没准高银集团里的人认为117大厦就是一个鸡肋,根本没有继续投资的价值。如果真的花费大量的资金再进行修建,搞不好还会损失更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还是希望这栋大厦能够竣工,给天津市带来一个新的地标建筑。

Ⅲ 投资7百亿的高楼如今变成了烂尾楼,期间都经历了什么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的城市中几乎都是高楼大厦,一百米往上走都不是事儿,现在世界上第一高楼是迪拜建造的哈利法塔,又叫作迪拜塔,高达828米,总共有162层,有着“世界第一”的名誉,迪拜也因为这座高楼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然而也不能一直这样拖下去,负责人只能拆除建筑中的一部分设施拿去卖钱,弥补投资的损失,到了现在,117大厦还没有投入使用,成为了烂尾楼,听说周围都长草了。

Ⅳ 买刚刚成立的房地产公司的房子会不会出现烂尾楼

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查询一下,如果开发商销售的房产有预售许可证,一般不会变成烂尾楼。
法律依据《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
第五条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
(三)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
第六条商品房预售实行许可制度。开发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应当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不得进行商品房预售。如果买的房子出现开发商跑了,最后成烂尾楼了的,政府有责任接管该项目,进行重新的招商引资,作为社会监督机构,政府有责任为购房者的合法权利维权和给予保障。烂尾建筑是指工程已开始,在半途因故被迫停止而未能完成的建筑物(楼宇、桥梁、道路或塔等)。起因通常是因为开发商(私人或政府)缺乏足够资金,无力完成工程。此外,还有因为产权发生纠纷、工程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停工的项目,也算作烂尾建筑。烂尾楼则指烂尾建筑中的楼宇建筑。是指已办理用地、规划手续,项目开工后,因开发商无力继续投资建设或陷入债务纠纷,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产项目。主动烂尾主要是由于开发商拿地了后,在开工建设中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已入市的房子根本卖不掉,最后只能放弃继续建设,让它烂尾;被动烂尾通常情况是指开发商破产、缺乏建设资金、项目涉及经济纠纷、开发商违法违规等原因导致的。对于楼盘开发商或“接盘侠”来说:如果是由于资金短缺造成的烂尾,可以多方寻求贷款,以追加投资。

Ⅳ 中国最高的烂尾楼投入400亿,开发商是何许人也

天津117大厦是位于中国天津市西青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一栋大楼,整个项目由中央商务区、配套居住区及天津环亚国际马球运动主题公园组成,因117层而得名。

在房地产界,打造了中国第一高楼的潘苏通和他旗下的高银地产此前几乎籍籍无名。在造就中国第一高楼之前,这位来自广东韶关的富豪最为出名的故事是,他的个人财富在一天内缩水了800多亿港元(约合657.44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高银集团的董事长,潘苏通控制着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高银地产(00283.HK)和高银金融(00530.HK)。在巅峰期,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的总市值非常惊人。这两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从300亿港元,突然暴涨到3000亿港元(约合2465.4亿元人民币),市盈率超过300倍。随后是股价的暴跌。这个股市神话在2015年5月21日的下午彻底幻灭。高银金融市值减少921亿港元(约合756.88亿元人民币),高银地产下跌356亿港元(约合292.56亿元人民币)。潘苏通持有这两家公司大约2/3的股份,这意味着他的个人财富在这天下午就缩水800多亿港元(约合657.44多亿元人民币)。而天津117大厦也随后在后期面临资金压力。2018年后,117大厦基本处在停工状态。只是每隔几个月加装几块玻璃。

内容参考:https://m.sohu.com/a/246482167_439742

Ⅵ 叶立培的受访

传闻中,他是真正的“上海首富”,最起码,他的头衔也是“上海地产大王”。他的地产商业王国难以尽数,并且正在迅速扩张。
叶立培,仲盛集团的董事长,被《福布斯》排在2002年大陆富豪第6位,被很多人看作是“上海地产大王”的人,他告诉记者的第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叫我上海地产大王,我哪里敢,会害死我,搞得一有风吹草动就牵连到我。我只是很用心地做我的房地产生意,依靠公司团队一起做,否则象我这样笨的人怎么行?公司是属于整个团队的,如果说有一点成就,首先要感谢的也是我的团队。”
首富事件”不会影响我
事实上,不管我们如何回避这个话题,还是得承认,叶立培此次破例出现在媒体面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遭到了另一位上海富豪的牵连。于是,2003年6月2日,叶立培出现在媒体面前,坦言:“我从来不接受记者采访和拍照,但这次没办法,谣言太厉害了。”3天后的6月5日,他又接受了本刊记者和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的专访。由于出事的“上海首富”牵连到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使得借壳上市的民营企业成为最近的热点话题。而叶立培曾经在1999年入主天宸股份,前不久又谋求赴香港上市,目前暂停,这一切不由得让人将两者联想起来。“天宸股份现在不是我控制的,我的哥哥叶立润才是大股东。”叶立培这样解释道,“但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天宸股份的情况非常好,利润逐年递增,公司的治理结构也不断完善,我们的目标就是把公司变成对公众和社会都有益的上市公司。至于别的民营企业上市以后的问题,我不了解,我不能评价,这是我一贯的原则。”对于到香港上市未成的问题,叶立培说:“本来我们安排的3、4月份做这个事,但SARS的疫情限制了我们,晚些时候我们还会启动这个事。对于股价,我现在不能说什么,只能告诉你我们希望达到一个合理的市盈率,6到7倍左右,这样对未来的发展空间比较有利。”
谈到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叶立培说:“现在,外界对民企的确有一些不利的评价,但我相信大家有能力区分什么是规范的民企。如果说上海的房地产价格会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我觉得不会,因为现在的土地价格很透明,操作很规范,不会受到大的影响。”“作为民营企业,应该有好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严格要求自己,把发展的步伐放稳健,不要太快,对我们的未来更有好处。”叶立培总结说。
财富图谱
2003年6月3日,叶立培翻开了他财富图谱上全新而至关重要的一页。上海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超级商业航母”——仲盛商业中心,在莘庄地区正式动工兴建。
这个预计将于2005年全部建成的项目被冠以亚洲地区最大的“Shopping- Mall”之一的地产项目投资规模近18亿元,总建筑面积达28万多平方米。整个商业中心由峡谷长廊、林荫大道、生活品市场、冬日花园、休闲地带、食府街道、高雅小街等十二个主要部分组成。
叶立培很自豪地对记者表示,“仲盛商业中心与轨道交通一号线莘庄站南广场相临,靠近沪闵、莘奉两条高速公路,通往奉贤、金山专线车终点站在此汇集,四通八达的交通带来人流。而且闵行本地区的消费能力也在不断提升,1992年我来投资时这里仅有30万左右的人口,现在已经发展到120万,1994年时莘庄还是一片农田,现在已经是很重要的人口聚居区了。按照我的估算,应该可以在8到10年内收回投资成本。”。信手拈来的数字显示了叶立培对莘庄这个上海西南角地区的了解,事实上,当我们翻看他那并不明晰却有脉络可寻的财富图谱时,会发现,上海西南角赋予他的机会实在太多了。问及叶立培何时从事房地产业的,他脱口而出:“1989年7月3日。”
当时他在内地成立了第一家外商独资房地产公司。在深圳开发了两个项目后,他又来到上海,竞标批得古北新区的一块土地,这块土地也是上海土地批租的第二块地。这块地后来被用于建造西郊花园别墅。此后,叶立培的地产王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张。
叶立培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根据房地产业相关人士提供的资料,目前在叶立培名下控股的企业有多家,包括:香港中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仲盛有限公司、仲盛房地产(深圳)有限公司、仲盛房地产(上海)有限公司、北京新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还有在澳大利亚注册的一家公司。叶立培在上海运作房地产的元老旗舰公司就是仲盛房地产(上海)有限公司。仲盛上海成立于1993年2月26日,法人代表叶立培,注册资本3235万美元,是完全的外商独资企业,出资方是香港仲盛有限公司,出资100%。
除了西郊花园别墅,这个公司还开发了位于南京西路上的办公楼南证大厦,这是叶立培最困难的一笔投资,期间因为上海房地产低谷,几乎走到“烂尾楼”边缘,所幸被他捱了过去,不日还要开张出售底层的商铺。而叶立培地产项目的另一个主力公司则是上海莘盛发展有限公司。据公开材料得知,上海莘盛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0月27日,属于国内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方有三家企业,其中上海仲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出资4750万元,占95%,绝对控股,上海峰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瑞莘贸易有限公司分别出资125万元,合计占5%。
而上海仲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2月31日,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控股方是一家名叫“东方明珠实业有限公司”的外国企业,共出资2730万美元,控股70%,其他股东包括夏优投资有限公司(外国企业),出资975万美元,占25%,上海中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企业)出资195万美元,占5%。
上海莘盛和上海仲安的法人代表都是叶立培。由此可以认为,叶立培通过掌控海外的“东方明珠实业有限公司”展开运作,进而控股上海仲安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继之控制上海莘盛发展有限公司,并最后通过上海莘盛来展开上海房地产的产业运作。
莘盛的项目中包括了叶立培最近在上海的大手笔——开发位于浦东陆家嘴的超高层甲级写字楼——上海银行大厦。上海银行大厦由上海银行和上海莘盛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兴建,建成后也将成为上海银行的总部。而上海莘盛是又一家由叶立培控制的企业。
在记者采访的间隙,叶立培兴致勃勃地摊开一本上海银行大厦的草图,志得意满地说:“你们跑财经的,见过不少银行大厦吧?我这个设计算不算最好?”上海莘盛除了上面提到的上海银行大厦外,上海莘盛还有一个大项目就是位于上海西南部的大型楼盘——名都新城。对于上海人来说,名都城这个楼盘的名字不会陌生,它曾经是高档楼盘的一个象征,用女骑警做保安,用五星级酒店经理做物业管理,请赵薇做形象代言人,等等行为都曾成为上海的新闻。而另一家同样用“仲盛”名字的企业也不可忽视——上海仲盛虹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简称“仲盛虹桥”)。这家企业比仲盛上海成立早了半年,成立时间是1992年8月18日,现在的法人代表是叶立培的哥哥叶立润,注册资本高达2.5亿元人民币,属于国内民营企业,目前的出资者均是自然人,其中叶立润出资2亿元,占80%,周月华出资5000万,占20%。仲盛虹桥因为1999年9月通过收购天宸股份的法人股,而进入人们的视线。目前叶立润已经成为天宸股份的法人代表和董事长,仲盛虹桥已经完全掌控了天宸股份。而有意思的是,以前的一份资料显示,仲盛虹桥法人代表曾经是叶立培。而天宸股份当时由仲盛虹桥入主后,董事的名单中也有叶立培,但他后来又悄然退出。
商业秘密
2002年的《福布斯》上出现了叶立培的名字,而且一跃上了第6位,不管他本人是否认同,他的财富成就的确是令人瞠目。更令人惊诧的是他崛起的速度,如火过山林般,叶立培的名字写在了金融写字楼、别墅、高档公寓和即将建成的商业中心大楼上,几乎囊括了所有地产形态,而且已建成的个个成功,未建成的也骇人听闻。
是何种商业秘密造就了他的成功?
“做地产没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主要是三个要素”叶立培说,“冷静、踏实和大胆。”听起来是毫无特殊感觉的三个单词,但如果我们结合他的经历来分析,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的玄机的确很深。叶立培对记者说:“在这三种地产形态中,我最满意的是住宅,确切说是名都城,因为它的回报很好,在上海口碑也不错。最稳健的是写字楼,象南证大厦,投资回报率相当稳健。而最有挑战的则是商场,因为从规模到设计,我都象做成是上海乃至亚洲顶级的。”
就让我们看看他最满意的名都城项目是如何获得成功的。1989年,叶立培和闵行区的朋友一起到闵行临近古北的地区去随便看看,结果一眼相中了一块大约35万平方米的农田。他的第一想法是买下来开发成上海最高档的住宅区。“我的朋友都说我脑子有毛病了。”叶立培说,“这块地在当时,可以说是送给开发商造楼人家都不一定要,可是我就是觉得这里有成为高档住宅区的潜力,于是就以很低的价格买了这片农田。”事实证明了叶立培的判断,此后轨道和地面交通纷纷在此交汇,而名都城的品牌也叫响了上海滩,售价在1500到2800美金一平方米之间。“就在这个时候,上海地产低谷来临了,银行收紧银根,贷款拿不到,很快地,不少外资楼盘纷纷跳水,用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卖楼套现。但我就是坚持不跌价,无论如何不跌。”叶立培笑着说,“结果,我的朋友又纷纷来劝我不要这么死心眼。”“我当时很坚定,觉得房地产市场总有起伏,不必太担心,反而可以趁此机会找一点新的机会。”叶立培说。他找到的机会之一是房地产租赁市场。他认为房产动荡的时刻,外籍人士不敢盲目卖楼,但住房还是要解决,就必然要租,于是他把30%的名都城物业拿来出租,立刻引来排队,出租率达到96%左右。另一个机会则是苦练内功,他在名都城内不断增加绿化和其他设施,聘请最好的酒店管理来做物业管理,于是,尽管他不降价,但物业的销售还是很旺。
大胆的投资让叶立培找到了旺地,冷静的判断使他避免了盲目抛售,而这一切的关键之处还在于稳健的财务风格让他没有立刻被银行惜贷击倒。时至今日,叶立培仍然在采访中不断强调自己的稳健原则,他说:“经历了那个困难时期后,就更懂得踏实才能抗风险,做生意的机会天天有,只有先站得稳了才能赚钱。”
上海的房产没有泡沫
抱着白头宫女说玄宗的心态,很多房地产业内人士都说,象名都城那样从废地变生地再变熟地最后变热地的案例太少了,这么好赚钱的项目简直再也不会有了。
然而叶立培并不这么看。他说:“按照上海的发展速度,好的地产项目非但有,而且太多了。”面对记者提出的“为何你的地产项目总是集中在上海西南角”的问题,他认为:“其实上海这个城市的各个地方都有机会,因为上海政府很了不起,上海的发展速度决定了地产会很有做头。”“我的主营业务以前是地产,将来也会在这上面,因为我对上海的地产有感情,同时这里也有机会。”叶立培说,“我看不到地产中有什么泡沫,世博会、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的利好会持续相当长时间。而另一方面,开发商的降价空间也很少,因为现在市中心的土地成本已经高于10000元人民币,有的已经逼近20000元,市中心的容积率被控制在2.5以内,这样算来,每个平方建筑面积的土地成本就高达3000—4000元了,加上建筑成本和其他财务费用,卖到8000--10000元并没有什么暴利。”采访结束后,叶立培的兴致依然很高,给记者看了很多“上海银行大楼”和“仲盛商业中心”的效果图。看上去,他对自己的作品很喜欢。他告诉记者,自己一辈子也花不掉这么多钱,现在更多的是对地产的兴趣。

Ⅶ 花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如今为何高楼却成最大烂尾楼呢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从古至今留了很多璀璨的建筑。其中,楼阁是非常典型的建筑,它代表一种精神象征,也是我国建筑史上辉煌的一笔。比如现在还保留的有,黄鹤楼、岳阳楼、蓬莱阁、滕王阁等等。

而且在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雅客对楼也情有独钟,比如崔颢写的《黄鹤楼》、王勃写的《滕王阁序》等等。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如今城市中早已高楼林立。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一座花费700亿却仍然烂尾的中国第一高楼,即天津的高银117大厦。

117大厦的建筑立面设计的也非常精心,幕墙是竖条由顶部一分为二,又从下面的大堂汇聚,利用线条的变化加强了整个大厦垂直的节奏感,在高度上给人以高耸的感觉。大厦的外面采用的是银色反光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灿烂的光辉。

117大厦自下而上逐渐收缩,顶部顶着一颗“钻石”。中国的古代建筑,讲究天圆地方。所以,大厦的外体是非常方正的,大厦顶部巨大的“钻石”呈现圆形,这样就符合了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据该大厦项目总经理介绍,117大厦是将高新技术集于一身,共创下国内外11项纪录。里面娱乐场所很多,有游泳池、餐厅、咖啡厅等等。有人会想,这么高的楼在天津哪种地质情况下会安全吗?为了大厦能稳固,建筑使用了900多根100米长桩作为基础。

而且,为了解决突发情况下人员的疏散,大厦每隔15层就设计了一层避难所,而且大厦的钢结构上涂了五六厘米厚的防火涂料,基本能在高温下坚持三小时。所以,117大厦不仅建筑美观,而且安全设计上也可以说是非常科学的。

117大厦的“主人”

这座花费700亿的中国第一高楼的主人,就是高银集团主席潘苏通。潘苏通1963年生于广东韶关,13岁的时候移居美国,父母皆是有名的商人。由于自小顽皮,不喜欢上学,所以便早早学习经商,受父母影响,他在生意上确实很有天赋。

在1984年的时候,开和松下电器合作,做起了贸易生意。1993年在香港成立松日集团,2008年将松日通讯变更为高银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后又易名高银集团,高银集团旗下的高银金融在香港上市。

潘苏通从做贸易生意再到地产,后又进军金融投资行业。潘苏通一直都在考察各个市场,将集团业务越来越多元化,最终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

2008年,高银集团开始进军房地产行业,其中让潘苏通一夜成名的就是这座花费700亿的中国第一高楼——高银117大厦,为中国华北地区建筑了一座罕见的摩天大厦。

潘苏通带领高银集团,花700亿建中国第一高楼,如今12年过去,高楼却成最大烂尾楼。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传言是因为全球经济的不景气,再加上后续资金跟不上,所以停在了那里。为了弥补巨额花费,高银集团已经变卖了很多地产项目。

不过,有消息称2020年117大厦会完成收尾工作,2021正式投入运营。这样的消息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还是希望这座气势磅礴的第一高楼可以灯火辉煌,发挥出它的经济价值。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饶臣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也逐渐完成。城市中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一座城市中最高的建筑不仅是经济繁荣的表现,更是人们拼搏向上美好品质的体现。每座城市需要有一座地标建筑,让每天看到它的所有劳动者对每一天充满希望和向往。

当然,希望每一座大厦都是辉煌的利于眼前,不能像117大厦一样,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劳民伤财。如今,死气沉沉的立在那里,真的不是它应该有的归宿。

最后,希望117大厦真的能像传闻那样,2021年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Ⅷ 如何能让一个上市公司一夜倒闭

一个上市公司肯定有庞大的资金链,在支撑,根本就不可能短时间之内倒闭。

阅读全文

与把一个上市公司搞成烂尾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美股集体下跌道指跌超600点 浏览:393
美股etf股票 浏览:765
天山生物引领题材涨停潮 浏览:356
湘财长源股票型基金 浏览:370
短期炒股怎么赚钱 浏览:455
要买创业板怎样开通权限 浏览:77
科创板上市后解禁规定 浏览:809
中小板指数连涨接力创业板 浏览:605
恒友股份申请挂牌新三板 浏览:513
塞莱拉新三板排名 浏览:979
现代工程技术上市公司 浏览:535
炒股交易软件密码 浏览:485
李军新三板股份质押 浏览:804
北京用友股票发行价格决策 浏览:894
亚星化学股价涨停 浏览:570
周军谁是涨停王 浏览:34
怎样参与科创板股票 浏览:116
600429三元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646
怎样在涨停板信号买入法上买股票 浏览:80
电话销售新三板好做吗 浏览: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