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炒股的书哪一本好
1.《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作者利弗莫尔,主要通过对自己投资经历的回顾,讲述股票投资的方法、经验...
2.《道氏理论》,作者罗伯特.雷亚,通过对查尔斯.亨利.道观点的整理,主要讲述股市三大假设...
3.《缠中说禅》,作者李彪,国内最具传奇色彩的操盘手。其通过博客阐释的缠论,讲解了A股的生态...
4.《思维流操盘术》,作者王炜,该书主要从资金流与思维流两个方面对股市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普通...
5.《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作者雪峰,近年来国内少有的可与西方投资思想相媲美的一本著作。
㈡ 炒股必看的5本经典书籍有哪些
有如下:
1、《炒股必读-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电子书》作者:(美国)道。琼斯。
2、《股票基础知识》作者:(美国)本杰明·格雷厄姆。
3、《聪明的投资者》作者:(美国)本杰明·格雷厄姆。
4、《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作者:(美国)罗伯特。D。爱德华约翰。迈吉。
5、《道氏理论》作者:(美国)道。琼斯。
选择市场
许多人是没有这个概念的。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你选择市场是比选择时机还要重要的因素。活跃的市场能够帮助你尽快成功,在低迷的市场中运做,英雄也会气短。
比如去年以来金属期货市场火爆,此时投入即使不是很懂得基本面或者技术面分析的人也有可能获得暴利,我听说某人曾经获利千倍,不是虚言。市场的活跃是获利的基础,为什么股民让人觉得可怜?就因为股民踏进了一个圈钱的市场,很少有长胜将军,更不要说是大师了。是市场导致了你的成败。
㈢ 新手学炒股,看什么书比较好
推荐下实战操作性比较强的基本阅读材料:
1、《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作者利弗莫尔,主要通过对自己投资经历的回顾,讲述股票投资的方法、经验与技巧,其精辟的见解堪称经典;
2、《道氏理论》,作者罗伯特.雷亚,通过对查尔斯.亨利.道观点的整理,主要讲述股市三大假设、三大公理及五大定理,构成技术分析的基石;
3、《缠中说禅》,作者李彪,国内最具传奇色彩的操盘手。其通过博客阐释的缠论,讲解了A股的生态环境、应对策略及买卖技巧,被众多机构与游资奉为股票投资的圭臬;
4、《思维流操盘术》,作者王炜,该书主要从资金流与思维流两个方面对股市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普通投资者在技术进阶方面有很大的帮助;
5、《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技法》,作者雪峰,近年来国内少有的可与西方投资思想相媲美的一本著作。将筹码、趋势多个方面上升到理论高度,但由于理论较多,对初学者恐难有帮助;
6、《聪明的投资者》,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股神巴菲特的老师,价值投资的教父。这本书是其最经典的著作,被全世界价值投资者奉为至宝;
另外,还有几本不错的股票书籍,如《投机者的扑克牌》、《挚爱成就梦想》、《巴菲特致股东的信》、《金融炼金术》等等。看一本好书,等于结识一位好友。
㈣ 炒股必读的十本书
1、《炒股必来读-股票入门源基础知识电子书》。
2、《股票基础知识》。
3、《聪明的投资者》作者:(美国)本杰明·格雷厄姆。
4、《股市趋势技术分析》作者:(美国)罗伯特。D。爱德华约翰。迈吉。
5、《道氏理论》作者:(美国)道。琼斯。
6、《筹码分布》作者:陈浩。
7、《股市晴雨表》作者:(美)汉密尔顿。
8、《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解读》作者:(美国)本杰明·格雷厄姆。
9、日本蜡烛图,
10、期货市场技术分析,
11、道氏理论。
(4)炒股罗伯特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除了柜台递单委托方式是由柜台的工作人员确认你的身份外,其余3种委托方式则是通过你的交易密码来确认你的身份。
所以一定要好好保管你的交易密码,以免泄露,给你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当确认你的身份后,便将委托传送到交易所电脑交易的撮合主机。
交易所的撮合主机对接收到的委托进行合法性的检测,然后按竞价规则,确定成交价,自动撮合成交,并立刻将结果传送给证券商,这样你就能知道你的委托是否已经成交。
不能成交的委托按“价格优先,时间优先”的原则排队,等候与其后进来的委托成交。当天不能成交的委托自动失效,第二天用以上的方式重新委托。
㈤ 学习炒股应该看什么书
1、炒股入门:《股民学校》
是股民学校550多家授课点开展授课活动的必要教材。全书分13大部分,300个专题,内容涉及证券市场基础、交易知识、技术分析、价值分析、基金、权证、ETF、股指期货等新品种,内容全面、信息及时、实用性强,是广大投资者参与股市投资、基金投资入门必读的书籍。
2、技术分析:《三线开花》
本书作者具备理工科的背景,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优势,以科研的精神研究股市的内在规律,在适合中国A股市场现状下,以普通投资者的角度发现、总结深层次市场规律。本书披露的是作者独创的1250均线系统法则,综合分析判断市场主力资金的进出情况。
3、K线图:《日本蜡烛图技术》
是对技术分析书面资料的一项激动人心的、价值不菲的充实。它以详实、流畅、精辟易懂的语言,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这门古老的东方技巧介绍到美国交易者面前。“蜡烛图”相对于现有技术分析体系,不仅具有高度的“增加价值”,而且引入了全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