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林园 是真的吗
林园神话”是泡沫吗 ,是的。
对于广大的股市投资者来说,林园可谓是大名鼎鼎。自去年林园在某电视台财经节目中透露说,自己炒股16年来赚了12万多倍,资金从8000元翻到了4亿多元,林园就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人物,由于林园一直对外坚称自己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长线投资”,因此媒体还送给他一个雅号——“中国的巴菲特”,林园也因此俨然成了中国股民心目中的“股神”,经常参加各种投资论坛,在各大财经网站开博客,向广大的投资者推荐股票。不过,在林园逐渐被“神化”的过程中,外界对其所讲述的炒股暴富神话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天网上流传的一篇博客文章——《林园神话被终结》,说上海某电视媒体为求证“林园神话”的真实性,带领了上海的10多位股市投资高手与林园“过招”,结果发现林园提供的炒股资金单据有假。为慎重起见,记者昨日连线了这家媒体,获悉文章中所披露的完全属实,也就是说,被广大中小投资者奉为经典的“林园神话”已被戳穿,破灭了。
博客文章披露林园资金交割单造假
在昨天的某财经网站上,记者看到了一篇《林园神话被终结》的文章,文章作者是被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邀请来与林园过招的10余位投资高手之一,从行文口气看,文章是写于10月20日。文中写道,那天下午4时,在第一财经频道的拍摄篷里,中国股市的神话人物——林园,正面对着由上海第一财经主持人叶蓉所率领的十余名上海股市精英的挑战。第一财经的目的是求证林园从8000元炒股炒到4亿元的真实性,主持人叶蓉和10多位投资高手轮番询问、质问、盘问,甚至“诱供”林园,但林园一一以“你不懂”、“我忘了”和“我没必要告诉你,是你们请我来的”等作答,显得“很傲、很牛、也很酷”。好在林园还带来了记录自己炒股的资金市值明细表,于是大家又从分析明细表的真伪开始着手,在将近一个半小时之后,文章作者终于发现了问题。
作者向林园提了一个关键问题,他问:“林园先生,我是证券公司负责交易清算的,我注意到您提供的交割单和明细表中的不确定因素除了你以个人原因作为托词所掩盖以外,我还注意到一个不可遮盖的缺陷,这十九份明细表共来自全国各地的八家证券公司,总计资产六千余万,其中我注意到已有两家在一年前宣布破产,另有一家在一年前也被托管,而在您的资产明细表中他们的大名却赫然在目,我不能想象这三家公司在宣布破产和已被托管一年多以后,居然还在今年的10月9日和10日给你打出这份资产明细表,并盖上他们鲜红的公章。因此你还能让媒体公开这些所谓的真实资料吗?尽管你称这只是你财产中的一小半。”对此,林园在沉思了几秒之后,用很低的音调但很坚定很清晰回答说:“不行”,顿时全场哗然,至此,林园神话的真实性就被否定了,主持人叶蓉在与编导商量了几句后,宣布拍摄结束,节目通不过审查。
连线当事双方
一财称将公布对话细节
为了求证博客文章中所描写的事件的真实性,记者辗转与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频道《财富人生》节目主编王旭东取得联系。记者了解到,当天录制节目时王主编一直都在拍摄篷里,对这件事情应该很清楚,于是记者问他:“博客文章中所写的是否确有其事?”王主编回答说:“是有这么回事”,他告诉记者,自己有所有当天与林园的对话实录,由于昨日在北京出差,因此一时还无法将对话的细节公诸于众,但很快就会公布。他表示,在第一财经之前,不少媒体都曾报道过林园,包括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但都没有深入下去,而是听信了林园的一面之词,一旦一财将这些对话公开,将是轰动性、爆炸性的新闻。
据此前的相关报道显示,林园是深圳股民,记者试图通过深圳证券界的朋友与林园取得联系,未果。于是记者又通过网络搜索,结果发现林园目前又增加了一个身份——无锡锡东汽车广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通过无锡114查询,记者与这家公司取得了联系,公司办公室的人士告诉记者,林园确实是公司董事,但他“神龙见首不见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找他。他还告诉记者,这家公司的投资规模只有1000万元,林园只是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南京华泰证券某营业部经理告诉记者,投资者在营业部的资金交割单和成交明细表是炒股的证据,只要是真实交易,这个记录就会保留下来,因此,如果林园不能提供真实记录,那就说明有问题,有编造故事的嫌疑。
评说“造神现象”
“吹牛”效应负大于正
“林股神”虽然“吹牛吹大”了,但是,对于他这种很特别的“吹牛”行为,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声音却并非一边倒,而是各种声音都有。
南京某投资公司老总表示,除了国家政策、公司好坏等之外,支撑股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人气,尽管林园自吹自擂显得有点不那么诚实,但是对众多的中小投资者而言,林园的炒股神话以及他所宣扬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的理念,确实给投资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众多的投资者重新树立了炒股的信心,尤其是当“林园神话”刚刚传出时,沪深股市还处在上升行情的起点,很多受其鼓舞的投资者此时入市,正好赶上了今年的牛市行情,到现在应该说赚了不少吧。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林园的神话故事示范下获益。网民“路见不平”说:“坦率地讲,我没想到竟有不少人不知不觉地上了当!我有一邻居(一位退休老师)就是受了‘林园’的鼓噪,在G招行H股上市那天上午以9.89元天价买入2700股G招行,仅短短几天股价竟跌为9.12元。现在这位退休老教师只能是欲哭无泪!”
而林园为何又敢而且能把“牛吹大”,其实这中间有一个“吹牛市场”,一是迎合了需求,股民们在平淡与焦躁中看到这么一个人物,确实能够刺激信心;二是传媒吸引了眼球,这么一个传奇人物,是媒体的极好素材;三是抬升了林园本人的身价,至少,他从无名到有名,也有了因名而生的“利”,因他而生的书籍、演讲、讲座等各类市场,就足以说明“名利”效应。
记者又想到股市上的一连串神话故事,比如“亿安科技的老太太”、“长虹的囚犯”、“深发展的推车老农民”等等。这些股市神话故事,虽然时代不同,故事主人公不同,但都有一个足以让你动心的欲望冲动,在销售学上,叫做事件营销,就像某保健品编造的美国将军吃了以后如何如何的故事一样,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让看故事的人产生购买欲望和冲动。事实上,没有人知道美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所谓如雷贯耳的将军,但故事是动人的,他能够打动你,并让你往外掏钱,就足够了。在林园的神话的鼓动下,冲进市场,他们关注林园的一言一行,林园说到的股票,都有可能成为他们关注的目标。但是,任何事都有个度,成功的“事件营销”也应该有它的底线,那就是“诚信”,如果“牛皮吹到破”,它的正效应就要走到向反的方向了。“吹牛市场”的所有获益者,也都可能获得惩罚性回报。
这个骗子只是个托~~
『贰』 本人已读市场营销专业大专一年。学费1万4/年,身为老农民的父母还算能负担得起。现在想要放弃,不知该不该
如果你是奔着工作去的,那么转本对你的帮助没有直接去找工作好,这个事我个人的意见。人要学习,要进步,在实践中摸索着会有更贴切的体会,而大学出来的,基本都是纸上谈兵。大学里的教授,学识自然是高的,但可能教你投资学的老师炒股没怎么赚过股票的钱,可能教你工商管理的老师没在企业工作过,也可能教你就业指导的老师没就过业,只要相信自己不会丢下学习,大可不必为了那个证书而揪心,不论怎么样,祝你好运
『叁』 老农民第几集的时候吃不饱死了
农村大戏《老农民》日前正在全国四大卫视热播,剧中吃不饱一角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他的扮演者为演员岳旸,曾在《北平无战事》中出演李吾志,他的表演非常到位,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此次加盟《老农民》演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再次受到关注。那么演员岳旸微博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通过岳旸的详细资料来认识一下他!
岳旸个人资料
姓名:岳旸
『肆』 求几个关于股票的笑话
两会期间,总理快步走进会场. 某记者朝总理喊:总理,中国股民感谢您! 总理回头微笑, 并招手致意. 记者看到5个手指,当时理解:大盘要到5000点. 后来该记者终于明白过来,原来总理的意思是:5月份开始下跌,个股5个跌板。
昨天遇见一股友,问他:"最近股市暴跌,睡眠质量如何?"他说:"还行,象婴儿般睡眠!"我说:"羡慕死我了。"他说:"是睡一个小时,醒了,然后哭一个小时,接着,再睡一个小时,起来再哭一个小时。"我晕倒。
股市一直跌,19个跌停以后,某兄痛哭一晚,终于在清晨最黑暗的时候跳下楼去,没想到竟然没有摔死。放眼望去,一地死尸,都是楼上楼下的邻居,遂骂道;"TMD没想到跳楼都跳晚了!"
股市大跌,老婆心情不好,处处找茬,嫌菜太咸,电视节目不好看,晚上睡觉,老婆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起来要换床单,"床单又没惹你,换什么?" "我想换床素的,趟在这印花的床单上睡觉容易让我想起印花税" 。
最近股市行情震荡,一股友手中股票全线皆绿。他收市后闷闷不乐回到家, 一进门儿子就喊他"爹", 他勃然大怒, 不许喊:"爹(跌)"!,要喊"家长(加涨)"!
吓得孩子哭了起来。正在串门弟弟赶紧过来安慰小侄子,对他哥说"哥,这是干啥呢?" 他大喝:不许喊"割",要喊"兄长(凶涨)"。
『伍』 求个人投资股票失败的故事
无意看到这复个问题,本来失败的制事 就不想多说,但是希望自己的小小经历 能给你一点小小帮助!
我对股票一直有关注,就在去年,做生意赚了10万余元。正式开户进入股市,本人今年23,年轻气盛,做股票也一样 ,喜欢追高,短短的一个月 亏了百分之60,后来决定 在多多了解,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失败没关系,只要知道自己哪里不足 如何失败的,我相信不久将来 我一定在股市做的很好,虽然现在不操作,但是每天开盘我都会密切关注我自己选的股票!
我做股票自认为还行,就是心态不好,沉不住气, 要是让我选3支票 一个礼拜 以后肯定会有一支在7点以上的,但是毕竟做股票 是实在!!
现在的想法就是。 做股票 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再就是有丰富的经验, 需要长时间密切关注,追高就不易做长线,,,,抄底就要适可而止!看公司的行业,市场价值 ,以及前景。 老农民不知道怎么表达。需要交流再联系
『陆』 股票技术是什么
技术分析和能运用技术分析炒股赚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就好象认识中国字不一定能写小说,会一些定式不见得一定能下好围棋,哆唻咪算上高低音不过20多个音,专家排列的结果叫乐曲,一般人排列出来的可能就是噪音,所以,万万不要因为懂一点技术分析反而亏钱却去抱怨技术分析没用,其原理跟拉不出什么东西却怪地球吸引力不够大是一样的。
技术分析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很广的概念。且不说门类、流派各有不同,就是同一种类的技术分析,由于时间单位不同、参数不同等等,分析结果也是千差万别的。打个比方说,一路上扬的股票,从“顺势而为”的角度说该买,若用其它某种分析可能意味着某上升目标已到达,则该抛了。同样,一路下跌的股票继续下跌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也有可能是某一级别的回调正好到位,那就该买了。因此,只要涉及到分析就应该全面分析。
很多股民、网友都迷恋来自“庄家”的消息,却不想想“庄家”的女朋友把消息告诉她的姐妹再因其二大爷在家吃饭时说漏嘴被隔壁老王家的保姆听见了再转告保姆的老乡——也就是你的女朋友,这消息还有什么价值吗?所以,任何消息绝对不会是第一手。(什么庄家“消息”等传到你的耳朵里,那全世界都知道了,千万不要不把自己当外人)。再说了,自己选股选错了还可以说是手气的问题,听了假消息被套,那可就是“脚气”的问题了。
基本面是个什么东西,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它意味着股票该值多少钱。那么,若某股处于被低估状态、有谁会抛?若处于被高估状态、有谁买呢?事实上,被低估的股票持续走低、被高估的股票持续走高的现象倒是比比皆是,看看ST股票是怎么涨的就清楚了。也许有人会说,炒股是炒发展、炒未来,那就更奇怪了。亏损企业的未来一定会好、绩优企业的未来反而暗淡吗?如果这么说,二傻子的未来一定是最可观——因为他已经见“底”了(也就是“利空出尽”了),一旦扭傻为聪,前程是多么不可估量啊!
技术分析(或干脆说分析)之于股民大约有四种状态:
一、眼里没图表,心中无分析(大部分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大厅里看有如火车站的列车时刻表般的大屏幕的散户同志们,普遍属于这一类)。这类状态的特点就是“捏着老伴的手,仿佛左手握右手,一点感觉都没有”;
二、眼里有图表,心中无分析;每周末买一份带图表的证券类报刊杂志的股民基本属于这一类。面对如此豆腐块般大小的图表居然还能产生“灵感”,能不亏钱算成绩,能赚钱则是奇迹,若能发财就是滑稽了。
三、对着电脑观图作分析,“十八般武艺”基本全会,虽也时有斩获,更多的时候是在感慨“市场永远是对的,错的是自己的判断有误”、“技术分析永远是对的,错的是自己运用不当”。进入这种层次的朋友千万别灰心,你就快找到感觉了。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黑的,过去了就是崭新的一天!
四、技术分析的最高境界是无须分析。虽也是凭感觉,但是,此感觉非彼感觉也。达到此境界者,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图而是“势”;心中想到的不再是“万一会跌”而是“只要续涨”;第一反应不再是“要么…、要么…”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股市中赚钱的办法有很多种,但是任何一种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同的人,不同的资金水平,不同的心理素质,不同的技术分析水平,在同一种运作模式下其结果也会是差别很大的,因此,“跟着赢家走”是没有意义的,必须找出适合自己各方面情况的合理路子来。就好象周润发与午马就是两种风格的演员,注定走的是两条路。周润发衣架子好,披风衣和穿大棉袄一样有型,但要是午马穿上大棉袄就咋看都是一位苦大仇深的老农民。同样是低着头,对周润发而言是深沉,换成午马就会让人以为他在拾粪。
提防炒股理念上的几个思维误区
1、不要对某一天的行情变化过于敏感和关注。
事实上,行情永远呈趋势(涨或跌)运动和无趋势运动(盘整)。其虽然由每日、每周的行情组成,但某日或某周的行情不会必然地对整个趋势的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牛市中不排除有局部回调,但其调整的程度和形态是不确定的、是随机的,并不能直接证明行情是否见“顶”。因此,在上升趋势能够确认的情况下任一价位都是好的买点;此时,所谓“逢低吸纳”是没有意义的。
2、“填权”是一个虚假命题
由于国内股票分析软件在开发上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许多软件“绘制”的日线图和周线图上存在着因股票除权而导致的“缺口”,于是股民对此展开了想象,除权后上扬叫“填权”、反之则叫“贴权”。事实上,填权与否与其运动趋势的特征有很大关系,不考虑原趋势特征,单纯地去研究某只股票是否会“填权”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看图表一定要看经过“复权”处理后的图表,它体现的走势才是真实的,是反映趋势的。惟有在“复权”后的图表上才可能测算出行情运动的目标(主要是中线目标)
3、散户恰恰不能作短线。
许多股民自认为自己是散户,所以无法把握大势,只能炒炒短线。而在操作上往往是赚钱的股票“短线”出来了,亏损的股票却作成了“长线”,其结果是常年处于浮动亏损状态(或恶性斩仓)。试问:对大势无法把握就一定能把握“小势”吗?事实上,大势倒容易把握到差不多准的程度,众人皆知“长江向东流”,但在局部却不排除有向南、向北、甚至向西的地方,你说是大势好把握还是“微观”好掌握?96年5月买任何一只股票持到97年5月,都是很赚钱的;但是,任何一只股票在此期间也都有过局部调整的时候,真要带着极端的短线思维去炒作,其结果不排除“赚了指数赔了个股”。所以,再次强调趋势永远是第一位的。
4、股票走势图是庄家随意画出来的,故技术分析是没有用的;同一种说法还有就是“庄家总是反技术操作专整图表派”。
持此观点的人肯定是“短线客”,故其往往过于关注某时某刻的行情变化并试图寻找某种答案以证明其某个观点。别忘了微观世界本无规律。第二,所谓庄家,其也是股市投资者之一,也必须通过低买高卖来实现利润。出于操作上的需要,其在“低买”的过程中希望有人愿意卖、在“高卖”的过程必须要有人能愿意买,为了低买,其或在熊市中直接承接(这是比较容易达到目的的)或在盘局中制造短暂的恐慌(向下打压)诱发新的抛盘以达到“低吸”的目的(这里有“画图”的现象存在)但不能确保成功,上述两种情况若做“过”了是会使某一种可能的走势图产生变化,但是,谁能说行情在没有庄家行为的情况下该图表原本应该如何走?谁又能证明其最后的结果就一定是庄家“随意”之所为。这又是一个“虚假命题”。至于拉升出货就更简单了:庄家必须让散户相信某只股票还会有相当的上升空间才能实现顺利出货的目的,故第一步首先要拉高,在此过程中所有的持股者集体进入盈利阶段,有炒短线爱好或习惯性“解套”者则不断地将持股转让给庄家,令其持仓成本逐渐提高,也使其不得不继续拉升以打开出货空间,最后就相当可能变成其“自弹自唱”;此时,惟有向下打才有机会出货(利用股民“捡便宜货”或“抢反弹”的思想)。在此阶段,随意拉升是容易的,有钱就行。而随意打压是伤人伤己的,从机会成本上看,伤己更甚。因此,股市中大多数是“长庄股”,一庄做几年是很正常的。站在“趋势”的高度来看,庄家局部的一切行为都是“雕虫小技”。
另一方面,什么叫“反技术分析操作”?技术分析是一种固定不变的分析模式吗?十个人可以有九种分析方法,庄家去“反”谁?持此论者恐怕有必要好好反省自己懂得的太少。
5、谁都掌握了技术分析,都知道该在什么价位买什么价格卖,都赚钱了,谁又该亏钱呢?大家都认为该买时谁会卖呢?大家都应该卖时又有谁来买呢?
此话冷不丁一听真有道理,可谓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可惜命题本身有误。第一,技术分析不是一门有绝对标准的分析方法,即使人人都掌握了技术分析,其特点、方法、侧重以至结果依然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差别的存在就导致上述论点的后部分结果必然不会出现。第二、即使大家“套路”完全一样,也有一个“度”的差异:因掌握程度、状态、背景等等的不同而会作出不同的买卖决定。所以,不要把不可能存在的问题假设出来去证明另一个不可能的结论。“存在差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对行情的分析中,对价格变化的研究永远是排第一位的:涨了还是跌了;在涨还是在跌。其它研究都必须围绕着这个中心。震荡指标(或称摆动指标,诸如KDJ、RSI、MACD等)试图从涨跌的时间、力度等角度来研究趋势以及“顶”和“底”,但其最终只能佐证价格研究结果,很难单独作标准。
股市是一个很特殊的搏弈场:它首先不象赌大小点,不是对就是错;它允许“对”一部分或者将“对”通过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而“错”则是你认为是错就肯定是错了。股市也不象不同段位的棋手之间的对弈必须要通过让子、让先等办法才能将大家置于同一起跑线;股市里大户和散户的机会基本上是无差别的,虽然大户能在操作上可以比散户灵活,但是这种灵活也需要相当的技巧。我们经常能遇到(或听说)某某股民投资1万元(或几万元)翻了多少多少倍,却不大容易听说某大户投资几百万元现在已变成几千万元,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资金越大,在操作过程中心理要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而心理状态的好坏常常能在根本上决定一个人的成与败。在股市,无论你投入多少资金,其盈亏总是呈比例的:投入1万元盈亏2000元和投入10万元盈亏2万元都是20%;假如你在心理上不能承受一定值的浮动盈亏变化,则几乎意味着你无法从事股票投资。例如:以投资5万元为例,当盈利超过1000元时不过相当于2%,但你若联想到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几百元、而据此迫不及待地了结的话,在浮亏1000元时你更会难以承受如此“打击”(1000元可以买多少斤肉、下多少回馆子、买多少件衣服啊!)而2%的波动几乎是天天都可能发生的。散户把小赚即清仓称为“见好就收”,而遇亏则扛,不解套不出局,结果越套越深就愈无法出局,此时,则自我安慰“作长线投资”,这一“长”就有可能长达一年甚至更久。这种股民又怎能适合在股市上混呢?
任何大的下跌行情都是从小的调整开始的,而小的调整一旦结束又经常引发新一轮升势,这就是一个两难命题:我怎么知道谁将导致大的下跌行情谁又是新一轮升势的前奏。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一、看目前处在什么浪况;二、看该浪的基本目标到达了没有;三、看均线组合是否未因“调整”而被破坏;四、设置必要的止盈(损)位。别忘了,市场永远是对的。此外,“低卖高买”也无妨:只要“高买”后能再“高卖”就行了。关键是要持仓持得心理踏实。
我们深信“简单的就是最好的”但是,“简单”到“最好”的境界仍然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故本人决定,所有的分析由我们来做,您只需判断我们的分析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就可以了。
发现“低”和“顶”都是不实际的;同时,也是不必要的。对于每一位股民来说,如果能够在大多数时间买到买之后很快开始上升的股票,只要一直能保持这种状态,则无论每次净盈利率能达到多少,其累计结果都将是极为可观的。
炒股并无绝对正确的模式,同一时间是集中全部资金做一只股票还是几只股票,是始终保持满仓还是1/n仓,其结果好与坏完全取决于操作者本人的综合情况。我们的建议是“能让您的心态达到最佳境界的操作模式就是最好的”,换言之,“最好的仅仅是针对具体的人而言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当然,有一点还是可以明确的:即在大盘(指数)处于上升趋势时,“满仓”的风险相对小,反之则大。
对于绝大多数股民而言,“炒股”最难之处是不知如何从上千只股票中去发现“潜力股”以及如何判断其投资价值,在操作结果上往往表现为“买进——套牢——割肉(或解套)——再买进——再套牢……”的恶性循环。在这种循环中,股民自我安慰“我是作长线投资”的说法是不成立的,买一次股票一套就是一年甚至更久,其结果往往是:或在底部割肉(套得精神接近崩溃)或在刚解套时(也就是大升势之始)匆匆出局,如此既长线又无利可图,说明其对任一只股票的未来结果都是无力把握的,久而久之其有限的资金就会在割肉和交税中“蒸发”殆尽。
“游戏规则”往往都不复杂,复杂的是利用规则成为赢家。围棋规则是轮流落子,桌球规则是以白球击目标球,都不复杂;但是,未经正规训练的人一定是输家,即使你知道下“三.三”可以活角或偶尔能进几个球入袋,但都不能扭转整盘“输”的局面。炒股也是如此,完全不懂分析的人大约是极少数,有一定见解的则比比皆是;而事情坏就坏在“有一定见解”又没有“一定”到能盈利的程度,这可就麻烦大了。
『柒』 老农民中的韩美丽最后怎么样了
韩美丽的结局是特殊时代结束时,韩美丽最后醒悟过来,愧疚之下原本想要自杀,被灯儿及时救下。但已自感无颜再回到麦香村。告别牛大胆和麦花的挽留,独自离开麦香村,此后剧中再也没有说明韩美丽的音信。
韩美丽,权利重被人利用的女人。韩美丽从识牛,得到牛大胆的好感,和牛大胆结婚。由于表现积极成为村里的小头头,开始耍起官威,教训牛大胆、地里仙,逼死瞎老尹,让吃不饱当牛耕地……后来县里的领导又把这一切全都推到韩美丽身上,导致韩美丽抑郁、神经、出走,一个人终其一生。
老农民剧情简介
山东黄河岸边的麦香村,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牛大胆为首的贫农都分到了土地,而从北平归来的地主儿子马仁礼则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牛大胆和马仁礼一个胆大,一个有文化,既是冤家,又是伙伴,在他们的带领下,麦香村村民用勤劳和智慧战胜了天灾,实现了粮食的大丰收。以狗儿为代表的麦香村新一代农民不仅把乡镇企业办得如火如荼,还带领村民到俄罗斯租地种地,真正实现了农民的发家致富。
2006年《农业税条例》废止,农业税全面取消,农民获得了进一步的解放和自由。牛大胆看着麦香村绿油油的田地,眼里泛起泪光,心中充满希望。
『捌』 老农民邢老汉的老婆最后回来了吗
老农民邢老汉的老婆最后回来了,而且两个人过得非常的幸福,因为两个人都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爱情,以后要好好呵护
『玖』 请国家提高农民的养老金保险,现在都国家对老农民养老金和城市想比还差太远,我们的父母们年纪大了,不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实现农民的老有所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一、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的现状用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家庭养老,以农民子女扶养与农民个人自养相结合的方式为主。随着社会变革进一步加剧,传统养老方式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农村很多地区的老年人缺乏基本的生活保障。
(一)农村土地养老保障不断弱化
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曾经世代以土地为中心。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民拥有土地的数量因此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递减。目前,我国有1/3省份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有660个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半亩,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测算的、土地对人类生存最低保障警戒线0.8亩。这意味着,减少了农作物播种面积,加大了农业生产继续增长的难度[1]。加上农业天生弱质和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依然低下,生产经营中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非常巨大,绝对收益越来越低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有限的土地越来越难以承载农民的养老需要。
(二)农村家庭养老方式面临挑战
我国农民的养老一直是以家庭为主。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家庭养老的问题日渐增多。首先,家庭养老投入受到制约。人口流动性增强和社会价值观转变,使得更多的农村年轻人到外地独立谋生,以至于不能够切实地承担起扶养老人的责任。在农村,农民用在子女身上的花费,远远高于所支付的养老费用。农民家庭的财富由父母向子女转移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产生了“重幼轻老”的社会现象。
其次,家庭规模逐渐缩小,农民子女凸显养老负担。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规模小型化成为农村家庭的发展趋势。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农村家庭户均规模3.65人。越来越多的农民独生子女将形成“四二一”的家庭格局,一对夫妇可能赡养4个老人。农民子女的养老负担逐渐演变成突出的社会问题。
再次,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上升。子女不赡养,或者只提供很低的养老保障,老年农民只有自养。目前,农村老年人自养比例逐渐上升。他们年老体衰,生产经营能力很低,导致生活质量不断下降,已经沦为农民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三)农村人口老龄化拖累农民改善养老状况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个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06年2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表明:2001—2020年是中国社会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0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0.97%。同时,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老龄化水平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持续到2040年[2]。我国农村已经完全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民老年人队伍数量庞大,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生存质量,而且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重大人口因素。
(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加重家庭养老负担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农村人口,特别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搞基础建设。而城镇户籍制度和劳动用工制度的松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家庭养老提供了经济支持。但是,
长期的聚少离多所带来的“空巢家庭”和“代际”分化,造成了农村人口结构老化,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失去了依托。在此情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好转,而是面临着更多的新困境。
(五)农村税费改革冲击集体养老基础
在我国农村,赡养年老多病、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多年来实行的是以五保户和养老院为主要形式的集体养老制度。集体养老的物质基础是农村集体经济的物质丰富和管理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的整体负担,但也削弱了县乡两级的财政实力。村级集体经济趋于瓦解,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又相当有限,致使原来由乡镇统筹和村级集体经济负担的部分五保户和其他一些农村贫困对象失去了救济保障。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情况更为严重。一些符合五保政策的对象,因为财政下拨资金有限而被挡在五保门外,未能实现应保尽保。各地集体经济发展的不均衡,直接影响到集体养老的普及和规模化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变化,集体养老只能作为农民养老的重要补充形式。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农村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一些地方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管部门和经办机构积极工作,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扩大覆盖范围、创新制度模式、建立增长机制、防范基金风险,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到2006年末,全国已有1900个县(市)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工作,5374万人参加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4亿元[3]。农村特困老年人的生活救助工作也逐步展开,全国有1200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农村低保的人数达到445万。
然而,从总体上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人口覆盖范围有限,保障水平低。已有的保障措施具有应急性,缺乏制度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相比,与农村居民发展的需要相比,与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待发展
1.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分割。受到城乡二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覆盖广大农村居民。在很多地区,多数农民缺少社会保障。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所享受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农民都不能够享有。尤其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们不得不退回到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
2.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从各地情况看,只有极少数失地农民能够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考试大网站整理许多失地农民家庭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征地款一旦“吃”完,生活往往没有着落。部分失地农民“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生产生活、子女就学等得不到政策扶持。失地农民大量转化为城市贫民,已经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
3.农民工社会保障。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开始以不同方式从城镇职工向农民工延伸。据国家农业部2005年的调查,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2.9%,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0.0%,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仅占农民工总数的13.8%。只有9.6%的用人单位为农民工购买了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与农民工的关系最为密切,但农民工的参保率低,他们中间的伤残者不容易得到经济赔偿;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关系不能跨地区转移,参保不能受益,退保率高。根据现行规定,当农民工的工作发生变动的时候,退保只退还个人交费的部分,企业给农民工缴纳的保费是不予退还的。
(二)农村社会保障资金待充实
这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财政投入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财政投入的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不相适应。投入总额不但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增加,反而逐年下降。另一方面,财政投入的社会保障资金分配不均衡,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比较严重。
实际上,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明显少于其他国家。以2000年为例,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占中央财政的总支出,加拿大为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也主要用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仅占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总数的11%;占全国人口20%的城镇居民,却占社会保障费用支出总数的89%。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率达到91%,而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只有2%[4]。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待健全
1.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比较高。从基金规模上看,排在前5位的是江苏、山东、上海、浙江和北京,共计221亿元,占全国农保基金总额的71.3%[5]。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甚至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当低。在我国农村,付诸实施的社会保障项目,除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基本上无从谈起。
2.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窄,农村民政对象应保未保的现象普遍存在。截至2006年底,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占城镇就业人员总数的66%和5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7.22%[6]。
3.农村社会保障机构效率低下。首先是管理体制不顺。从1998年机构改革至今,全国多数省区直辖市将农保管理的职能划入劳动保障部门,但多数地县和乡镇还未划转,形成劳动保障部门没有接、民政部门不好管的状况,造成不少地方的农保管理工作断档。在全国1900个农保试点县中,多数地方的农保机构还遗留在民政部门。其次是资金掌控不公。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既有商业保险的技术难度,又有依法实施的政策难度。由于缺乏专业人才、没有严格制度和健全机构,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最严重的问题出自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与使用。许多贫困村民无法投保,少数农村基层干部却用公款为自己投保。他们置百姓生活于不顾,滥用公共权力,瓜分侵吞本来就不充裕的农村社保资金——农民的“活命钱”。养老保险成了这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致使养老保险项目无法正常运作,群众投保的积极性自然受到影响。一些地区还强制农民参保。筹集到的养老保险金被挪作他用以后,出现风险,以致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推行。
三、完善我国农村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基本目标。如何为4000万失地农民、1.5亿农民工、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8000多万农村老龄人口提供基本养老保障,如何衔接城镇和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面对这些重大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建立与家庭保障、土地保障相结合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改革现行土地制度,再造土地保障能力
“耕者有其田”是农耕社会极低层次的保障制度。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今天,土地保障功能持续弱化。考试大网站整理然而,在现代化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土地既是农民最为基础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可依靠的生活保障。
1.改“承包制”为“永包制”。只有永久性地确定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才能让农民真正成为土地和耕地的主人。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经营土地、长期投资土地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
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大幅度地增加农民的生产性土地收益。
2.改革征地制度。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是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它以政府的名义征地,不分公益性项目还是经营性项目。所以,必须修订有关非农建设用地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严格限制政府运用征地权的项目范围,切实保障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巩固农村家庭养老的基础地位
家庭养老依然是我国农村居民养老的主要方式,在农村养老中具有基础地位。在新的形势下,需要继承和发扬家庭养老的传统优势,赋予农村家庭养老以新的内涵。一是继续倡导尊老敬老的风尚,强化家庭养老的思想观念;二是完善家庭养老规章体系,使家庭养老从伦理走向法制;三是把赡养农村老年人同其子女的切身利益(如遗产继承和职位升迁等)联系起来,鼓励尊老养老的行为美德。同时,还需要正确引导农村老年人加强自我养老。农村老年人应当切实转变传统观念,树立“防老”意识,提高自我养护能力。一方面,合理控制和有效利用自己的财产。老年人不应当将自己毕生积累的财产一味“无偿”地转让给下一代,而应当参加养老保险或进行储蓄,强化自我养老的经济支持;另一方面,积极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农村老年人不仅具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而且其中的一部分人身体健康,劳动热情不减。他们有知识、有技能做到老有所为,自我养护。这种自养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三)搞好农民身份转换过程中的养老制度衔接
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相当一部分农村居民的身份开始向两个方向转变:其一是通过劳动力转移,一部分农村劳动力成为城镇务工人员;其二是通过土地征用,一部分原来拥有土地的农民成为失地农民。
农民工的情况比较复杂,既有正规就业的,又有灵活就业的;既有稳定就业的,又有流动就业的。对此,应当分层次、分类别地保障农民工。对于稳定就业(从事正规就业,建立了5年以上合同劳动关系和事实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直接将他们纳入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养老保险基金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对于不稳定就业(签订短期合同,频繁流动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先建立过渡性质的个人养老保险账户,不实行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对于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可以按照缴费比例和个人账户规模,折算成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并且根据折算后的缴费年限建立城保个人账户。对于回乡务农的农民工,可以继续在原籍所在地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在本人达到最低领取养老金的年龄、经本人提出申请、经办管理部门批准,也可以将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累额并入本人在原籍的农保制度,改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执行。当前,从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国家要尽快出台全国性的统一政策,以解决农民工养老账户的合理流动问题。
至于失地农民,除了做到公平补偿,还要把好“土地换保障”这一关键环节,确保一定比例的土地补偿金能够进入失地农民本人的养老保险账户,或者将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让他们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
(四)建立社会统筹的农村养老保障框架
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式的变革与创新,就是要实现从家庭养老和土地养老为主向社会养老为主的转变。这个转变所遵循的原则主要是,朝着城乡统筹的一体化方向,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政府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根据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实行低标准、广覆盖,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1.扩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范围。适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分阶段、有步骤地将农村居民基本养老账户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账户接轨,统一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衔接办法,保障农民的养老金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在不同保障方式之间进行有效的流转或接转,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资源的保值增值。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由完全个人账户的模式改革为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调剂金账户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改变了完全依靠个人账户增加积累、没有待遇调整、难以长期保障参保人员基本生活等一系列问题。
2.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作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核心问题,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来源制约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事业的发展。面向农民筹资,要降低门槛,坚持农民个人、农村集体、国家三方联合筹资的办法,采取以个人缴费为主、国家政策支持、集体适当资助的形式,实行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模式。对于集体资助存在的不确定性,国家财政要保底,要适当投入,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落实到位。公共财政投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就不应该再提取管理服务费。其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相应地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有利于用多种方式建立农民参保补贴制度。
3.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监管机制。农村养老保险基金是一种长期性的后备基金,具有累计性和刚性增长的特点。管理这部分社保基金,就要确保其安全,努力实现其保值增值。现行的基金统一与财政专户的管理方式,虽然可以规避投资风险,但很难保值与增值。随着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国家应当逐步放松投资管制,以便农民养老基金能够通过股票市场和其他有价证券市场实现保值增值。
4.制定与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立法滞后,农民养老保障项目就不易开展。通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立法工作,进一步明确政府、农村社区、企业、农民个人等不同主体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中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的强制作用来推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各种形式、各项措施都有法可依。
(五)开发农民养老保障和补偿保障的新模式
1.提高农民个人参保覆盖率。符合本地社会经济条件的个人筹资方案,必定得到农民的认可,因而能够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降低服务成本,增强服务效果。根据本地特点,各地区探索适宜的筹资、补偿、奖励的模式,已经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如一次交纳、分期定额缴纳、以资产权利抵押融资,或者个人先不缴费,年老后倒扣个人应出资部分等,以及多种形式的困难农民参保补贴制度。
2.强化农村社会化养老保险的低成本服务。盘活养老资金,提高养老金的使用效率,发展集中公共养老服务,推进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降低服务收费价格,减轻农民养老的经济负担。建立参与式的便民服务机制,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认识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好处,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受益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需要指出的是,在使用资金和具体提供养老服务的时候,应该允许有一定的运用灵活性和地区差异性,以便农村社会化养老机构等及时开展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