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微软股票
中国古代的诗人郑板桥有一首诗写道“咬定青山不放松,扎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企业的经营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如果企业看清楚了事物发展的主线、本质和内在的规律,就可以义无反顾的把企业的资源持续的投入其中,而无须顾虑环境中的偶然事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影响。比如,企业如果充分了解了所服务客户的真实需求,就可以把企业的注意力、精力和资源集中投入在如何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上,而无须过多的跟风市场竞争中的各种各样的概念战、宣传战,固然这种风向的变化也会“吹”的企业在表面的市场行为上“左右摇摆”,但企业自己只要认清了发展的主线,咬定青山,就可以避免在市场变换的迷雾中迷失自己。
美国的股票投资家巴菲特以其在股票市场投资很少失手而被成为“股神”,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就是认为股票的价格最终是由股票所代表的资产的收益价值决定的,所以他在股票选择上,就是购进那些按照投资价值被低估的股票长期持有,而不管股票市场如何波动。另外,有人质疑巴菲特当年没有购买微软的股票从而错失了一个赚大钱的机会是不是一次失误,其实,虽然从现在来看,如果巴菲特当时买了微软的股票肯定会大赚,但是,在当时,决定巴菲特是否购买的是其基本的投资理念,如果微软这样的风险型企业进入他的投资组合,那就肯定会有其他的同样风险型的企业进入,巴菲特只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了一种自己最能够把握的组合方式而已,虽然号称是“神”,但他毕竟是人,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能够“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神。巴菲特的事例意在说明,即使你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方面具有了把握的能力,扎根下去,就可以产生抵挡外部风云变换的能力,从而建立其牢固的基业。
Ⅱ 巴菲特为什么买了100股微软的股票
1、作为盖茨的好朋友,巴菲特买进100股微软股票,即可表达朋友间的友谊,又可作为一种另类的生日祝福。
2、正因为巴菲特不买科技股,用自己的钱买进100股股票,可以作为一种“开玩笑”的投资。是外国人的一种幽默,增加盖茨生日的趣味性。
纯属个人理解。
Ⅲ 股票中长线操作技巧
股票中长线操作技巧:
1.小盘子。
一些十年前的股票为什么还能不断创出历史新高?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股本扩张能力,而只有小盘子才有更大的股本扩张能力,所以盘子的大小是关键,我们选择长线股票的第一个原则就是小盘子。
这里所说的盘子是总盘子。现在市场上仍然有不少小盘子股票,而且数量不少,我们有足够的选择余地。
2.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
我们都知道行业的龙头公司是好公司,但一来这些公司盘子都比较大,股本扩张能力有限, 二来这些公司树大招风,早已被大资金所关注,股价往往会提前透支几年,很难买在较低的价位。
但如果是细分行业就不一样了,这样的龙头公司很多都具备股本扩展的基本条件。
3.所处行业前景看好。
夕阳行业的公司未来一定会面临转型的困局,转型的过程比较长而且最后也不一定会成功。另外,一些新型行业也有一定的风险,毕竟未来的市场难以预料。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选择那种已经相对成熟,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十年内不会落伍的细分行业。
4.PE较低。
根据这四个原则我们很容易选股, 首先对目前的上市公司总股本 (或者总市值) 排一下序,从小开始选;其次在其中选择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最后再筛选被选出来的细分行业。 其中相对较难的是细分行业的研判。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该行业肯定是一个前景看好的行业,尽管短期会有些波动但长期向好是无疑的。 不过我们不选择其中的行业龙头,因为这类公司一定是大盘子的,所以在其中选择细分行业,比如锂电池等。如果现在的PE较低就可以买进,然后耐心等待几年,或许会有想不到的惊喜。
Ⅳ 巴菲特:卖苹果股票可能是个错误,到底错在哪
巴菲特:卖苹果股票可能是个错误,错误可能在:
1.苹果是科技行业龙头企业,拥有绝对的核心技术;
2.苹果手机非常受欢迎,全球都拥有大量的粉丝;
3.苹果业绩稳定,管理层追求上进完全可以继续持有。
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这几年开始出现了慢慢的转变,大家都知道巴菲特之前不买任何科技股,因为他对科技股看不清楚,但这几年巴菲特开始慢慢改变思路,也参与科技股的买卖。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买苹果可能是一个错误,最主要的原因应该就是苹果是全世界科技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绝对的核心技术,能够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苹果的产品也受到大家的欢迎而且供不应求,业绩也非常稳定,管理层也追求上进,这样的企业完全可以大胆持有。
巴菲特也是人不是神,每个人都可能犯错误,投资世界没有100%成功的事情,巴菲特厉害之处就是会不断总结和反思,从而减少自己犯错。
Ⅳ 巴菲特为什么不买科技股
由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持有科技股,很多人就认为科技股作为一个整体不能以十足的把握用巴菲特的方法分析,否则巴菲特早就这样做了。 这是不对的。 巴菲特承认他对分析科技公司不在行。在1998年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年会上,他被问及是否考虑过在未来的某个时候投资于科技公司,他回答说:“这也许很不幸,但答案是不。”巴菲特继续说:“我很崇拜安迪·格鲁夫和比尔·盖茨,我也希望能通过投资于他们将这种崇拜转化为行动。但当涉及微软和英特尔股票,我不知道1 0年后世界会是什么样。我不想玩这种别人拥有优势的游戏。我可以用所有的时间思考下一年的科技发展,但不会成为这个国家分析这类企业的行家,第100位、1 000位、10 000位专家都轮不上我。许多人都会分析 科技公司,但我不行。” 在享有平均机会的领域做游戏对一个公司的净值具有负面影响。你愿意将你的终生积蓄压在一个靠运气赌输赢的公司上吗?“ 每个人必须找出你的长处,然后你必须运用你的优势 。”查理说道:“如果你试图在你最差的方面获取成功,我敢肯定,你的事业将会一团糟。” 许多年来,增值投资者错误地躲避着科技股,因为巴菲特在这个领域缺乏动作。他们错误地认为他们无法分析这一新兴领域。现在他们发现他们已被一群才华出众的竞争者远远地甩在曲线的后面。 比尔·米勒解释说:“多数增值投资者都依赖历史资料来评估股值,并决定股票适时的价位高低。然而,如果投资者仅用历史资料的方法,他们的评估就依赖于当时的背景情况。”换句话说,历史评估模式只有在未来情况与过去的情况相同的条件下才起作用。米勒说:“增值投资者面临的问题是,在很多方面未来与过去不相同。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这种不同的最主要方面是科技在社会中的角色不同了。” 米勒继续说:“事实上,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科技公司与沃伦·巴菲特的投资样板结合得恰到好处。这个样板模式是一个真正的工具箱,它帮助你磨练你的选股分析能力,从而在众多的潜在的可投资公司中,选出最有可能在长期时间里为你带来高于平均值回报的公司。”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看到很多科技公司都具有巴菲特最崇尚的经济特点:高利润额,高资本回报率,将利润重新投入高增长企业的能力,以及以股民利益为重的管理方式。我们感到困难的是估算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通量,并折现从而估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 莉萨·拉普阿诺(Lisa Rapuano) 是莱格·梅森基金顾问公司的副总裁和技术分析家。莉萨·拉普阿诺解释道:“多数人在试图评估科技公司时遇到的问题是未来的远景太不肯定,所以你必须设想出好几种结果而不只是一种。这会对长期投资的潜在未来收益产生更大的偏差。然而,如果你对你关心的公司进行一些关键领域的深层挖掘—潜在市场规模、理论概率、竞争地位—你会明白究竟是什么动因产生了不同的远景,这就会降低你的不确定性水平。我们仍会创立现金流动评估模式,但我们经常会使用几种目标评估模式而不是一种。” 拉普阿诺说:“而且,科技是未来经济增长的真正驱动力。许多科技公司在市场上是赢家,产生了超出其规模的回报。我们发现多层分析方法得到了回报,我们可以在这类公司中找到比在别的地方多得多的投资回报,尽管连高额不定因素也考虑在内亦是如此。” 巴菲特曾经说过,新一轮财富的获取在于找出新的专利权。比尔·米勒说:“我想技术公司就相当于巴菲特所提及的现代专利权要素。”在巴菲特的消费品领域里,品牌意识、价格实力、思想交流都是包含在专利权里的要素。在技术领域里,专利要素包括网络效果、正面反馈信息、锁住效应以及攀升的回报。 米勒补充道:“我认为很多人都是以一种错误的心态看待科技股的。他们认为科技很难懂,所以也不试图去弄懂它。他们事先就下定了决心。”应当承认,了解技术是需要一段学习的过程,但是我认为在这个领域成就一番事业不应当是那些计算机天才们的特权。 当我们刚开始学习巴菲特的专利现金流通模式时,我们必须脱离格雷厄姆的低价格与收益比和折算为账面值的思维模式。那时我们有很多新术语、新定义要学习,还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看待财务报表,理解股息折现模式。学习技术也需要进行同样的观念转变。我们将不得不学习新的词汇,新的经济模式。我们还要用不同的方式分析财务报表。但最终这种学术挑战并不比当初我们脱离传统增值投资方式转向巴菲特的现代投资模式更难。增值投资以仅购买廉价股为特征而 巴菲特的方法则是以低价购买绩优股。 米勒说:“这与任何新的东西一样,你必须花费时间去了解它。”米勒指出,巴菲特和彼得·林奇(Peter Lynch) 都曾说过学习不过是注意观察你周围发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