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市场 > 如何破解新三板流动性困局

如何破解新三板流动性困局

发布时间:2023-07-25 12:52:20

Ⅰ 新三板投资风险的新三板投资作用

1.运营风险

新三板挂牌公司集中于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更新较快,市场反应灵敏,对单一技术和核心技术人员的依赖程度较高,这在本质上决定了其变动性较大。此外,新三板企业通常规模不大,而且其主营业务收入、营业利润、每股净收益等财务指标远低于上市公司,抗市场和行业风险的能力较弱。


2.信息风险

挂牌公司的信息披露标准低于上市公司,投资者基于披露的信息对挂牌公司了解有限


3.信用风险

虽然股份报价转让过程有主板券商的督导和协会的监管,但仍然无法避免中止交易的风险,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收益。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股份报价转让并不实行担保交收,可能因为交易对手的原因而导致无法完成资金交收。


一、投资门槛降低,个人和机构都有机会参与股权一级市场的投资

中国的股民只能参与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股权投资原本只是属于机构投资者才能参与的领域,因为股权投资至少是上千万资金才能投资的。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新三板市场、上海股转中心市场明显降低了投资者参与的门槛,投资者几十万就有机会参与了企业原始股权投资。

二、回报潜力大

在证监会把上市由审核制向注册制的转变,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者在投资了原始股之后,有转板上市、兼并收购、协议转让等方式退出,在2-3年的时间就有机会获取几倍的溢价收益,回报潜力非常大。

三、投资方式安全

1. 投资者直接成为公司的股东。投资者投资该项目后,企业通过工商变更,投资者显示在企业的股东名册中,从法律层面上,投资者成为真正意义上企业的股东。投资者的投资资金是非常直接的,去向是明确的,不会像在市场上的一些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者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资金的投资去向。

2.投资者是作为公司的优先股股东,享受每年约定的分红。所投企业在没有通过上市、并购、转让等溢价方式退出前,优先股东优先享受公司分红,该分红比例在投资合同中明确标出。在约定的时间内,企业没有上市的话,在约定的时间点,比如3年后,公司大股东要原价回购优先股东的股份,在合同的中明确标出。

3.风险可控。在严格审计后,企业所增资的额度远远小于企业净资产的总值,一般增资额不到净资产的50%,安全系数非常高。同时公司大股东对优先股东有无限连带责任,在合同中标明。

四、投资周期短

一般的风投/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时间是5-10年,而新三板股权投资,可以通过多个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去挂牌上市退出,或者兼并收购或溢价转让等方式退出,一般1-2年就有机会溢价退出,最长3年,就一定可以退出。

Ⅱ 新三板投资怎么做


一、短期投资主要是做流动性溢价

短期投资,前提是选择便宜股票、有技术含量的企业。

(1)协议即将转做市的。

(2)做市有互联网概念的。

(3)做市体量排名前列。


二、长期的投资,挑选成长性高/高新技术的企业

因为传统行业很多在A股上市,估值便宜,并且是强者恒强,所以慢慢导致新三板投资者的偏好会偏向新兴的高成长行业,传统行业的公司流动变差,新三板流动性才是关键,我的观点是好公司才会提供流动性,所以一定要挑选好行业。

长期投资,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

(1)行业高成长,有技术壁垒,竞争者少,市场空间大,如互联网、医疗、新材料、环保等等,国家鼓励的战略新兴行业调。

(2)公司必须要有较高的技术专利、产品,好的商业模式。

(3)估值便宜,涉及到估值的问题,估值主要有PE和市值:

已经盈利并且业务模式成熟、商业模式固定的企业可以考虑用PE;没有盈利的比如互联网、医药企业主要看市值;PE和市值再和同比公司进行对比,选择安全边际比较高的;当然还有很多估值方法如PB、现金流/利润预测贴现、并购价值等等。


1.管理人和投顾的选择。

选择一家有过新三板投资案例的管理人或投资顾问,对以往投资案例的账面浮盈有所了解。另外需要关注管理人所管理的基金规模,如果个人投资者所关注的这只产品的管理人或投资顾问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那就需要多关注核心投研团队的以往投资过的投资案例,有可能会出现公司新成立,但投资核心团队经验履历非常丰富。


2.产品的种类。

如果投资于已挂牌的二级市场,当然是契约型证券投资基金是有一定优势的;如果是投资于未挂牌的股权投资那一定有限合伙比较合适。


3.根据不同的产品结构,选择一款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

新三板产品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平行普通产品,一个是结构化分级产品。趋于保守型的投资者,选择结构化分级的优先级,就多了劣后一个风险保障;稳健性的投资者,平行基金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是激进型的投资者结构化的劣后非你莫属,杠杆的财富效应就是为激进型的投资者而设立的。


4.看管理人和投顾是否有自有资金跟投,以及跟投的比例。

市场上有些管理人和投顾为了博取投资人的信任会以自有资金跟投一部分。如果本身资历不错再跟投一部分,把投资人的风险跟自身的风险绑定在一起,对投资人来讲就更有保证。

Ⅲ 买新三板股票风险大吗有哪些风险

自从新三板市场分层改革后,投资者出于对转板成功后可能获得巨大回报率的期望,还是开始越来越关注这个不被重视的市场。由于合格投资者的门槛较高,普通散户投资者很难直接参与,而有实力参与新三板的大户们投资也相对谨慎。毕竟,这个不成熟的市场相比A股市场还是风险较大的。这里,就给大家整理一下都有哪些方面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
这是新三板市场最主要的风险,整个市场的成交量只相当于一家普通的主板企业,这对新三板的资金规模来说是不正常的。在交易制度不完善并且转板制度尚未出台的情况下,买入的新三板股票想要退出只能通过协议转手,或者等企业IPO之后卖出。但精选层以外的基础层和创新层转板上市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做市商制度出台,流动性会有一定改善,但相对于二级市场仍然有较大差别。
选股风险
扩容以前的新三板中,挂牌公司大都是比较优秀的,其中近半数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投资的风险是相对较小的。但经过扩容后,挂牌门槛降低,公司质量良莠不齐,绝大多数公司未来很难上市,其中甚至有不少随时都可能倒闭,对没有分辨能力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是比较大的。而且,一些优质企业的股份通常早已经被大券商承包,甚至长期持有,导致很多小机构与个人投资者无法获得市场中的优质标的,选择次优的公司投资收益较低,风险也大。
估值风险
新三板对挂牌企业没有盈利水平的要求,除了少数细分行业领头羊公司,大多数的创业型或守成型公司经营水平不行,融资能力也差、,股票缺乏流动性,没有什么投资价值。两千多家企业中,能上精选层或者转主板的很少,大部分公司有盈转亏的净值下跌风险,有些股票可以跌到原价的10%、甚至退市。另外,财务报表也是可以粉饰的,公布的利润对普通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意义,绝大多数公司做不到长期稳定的分红,又何谈估值呢。
交易风险
新三板股票是不设涨跌幅限制的,从历史成交数据来看,部分个股价格波动非常剧烈。由于新三板的协议转让常常导致同一只股票可能出现巨大的价格差距,这削弱了新三板的价格发现功能,协议转让的价格也并不能体现挂牌公司的真实。有些私募基金公司为了牟利,甚至会低价大量收购流动性差的基础层或是创新层股票,然后吹票忽悠不懂的散户接盘。
监管风险
企业挂牌的条件还只是试行,很多质地并不合格的企业通过借壳等手段上新三板,机构做尽职调查费时费力,因此可能就会放弃投资。挂牌并没有起到非常好的筛选效果,很多企业的主要股东把新三板当做了自己套现的乐园。如果未来把挂牌审核制度与分层制度结合起来,在挂牌的同时就对企业进行评级,就可以有效加强监管,降低投资者的风险。
以上就是投资新三板的5个方面主要风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Ⅳ 如何说服客户认为新三板目前流动性比较差的问题

新三板门槛高:

新三板设立了相对严格的投资者准入制度。比如,个人证券账户资产500万元以上,这导致新三板发展到目前,所有投资者的总数只有25万户左右,比起主板上亿的投资者相差甚远。

新三板是价值投资市场:

新三板是机构市场,是一个价值投资的市场,市场参与者需要用更长的周期看待这个市场。

先增量后增质:

新三板挂牌数量增长迅速,现已超过8000家,年内或可达到万家。今年以来全国股转系统不断退出啊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新三板市场质量,这是新三板更规范、更健康的必经之路。同时,利好政策不断,私募基金参与做市今年内会实施,QFII、RQFII和公募基金入市等将会改变新三板流动性的困局。

Ⅳ 新三板指南:“他”要来了,新三板的这些问题能解决吗

呼唤大宗交易平台原因之二:基金遭遇“退出难”

“其实,不想留。其实,我想走。”可能是当初浩浩荡荡进入新三板市场淘金的基金者内心最真实的对白。

有数据显示,截至9月13日,新三板的挂牌企业超过9000家,但三板指数的成交额仅为6.13亿元,占创业板指成交额603.99亿元的1.01%。值得注意的是创业板企业的挂牌数量只有538家。

在新三板交易量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一些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新三板基金和资产管理计划已经面临着“Yes Or No”的选择题,是选择清算?还是续期?

指南君浏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发现,九泰基金——新三板分级1号资产管理计划、九泰基金——新三板分级2号资产管理计划已经决定续期,并向持有人发出了公告。

据了解,上述两个产品的起始规模分别为1.6093亿元、1.077亿元,备案日期分别是2015年2月3日、2015年2月13日,原定合同期限同为18个月。

对于续期原因,九泰基金相关人士表示,因充分考虑持有人利益,并征得持有人同意后,才决定对上述两个产品续期。

今年以来,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部分新三板交易的产品处于亏损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合同期较短,已经到期或即将到期的的产品,选择继续投资也许包含着些许无奈。

呼唤大宗交易平台原因之三:市场流动性亟待改善

新三板的流动性一直以来都饱受诟病。

协议转让和做市交易是新三板市场资源流动的最主要的两种交易制度。其中,新三板企业使用较为广泛的是协议转让,而做市转让则是全国股转系统主推的交易方式,相对前一种做市转让的交易更为活跃。

然而,一直以来,市场上仅有证券公司才有有做市的资格。可事实上,做市企业有需要多家做市商的内在需求,这些需求聚集在一起最直接的就是导致形成单个做市商同时为众多做市企业服务的局面。但就算全国126家证券公司全都成为做市商,也很难满足众多做市企业的现实需求。

再者说,做市商之间也有可能为了利益而串谋,做市交易理想的竞争报价关系未必能够真正实现。因此,新三板市场上用数量和资金实力都有限的做市商来交易,恐怕难以难以满足挂牌公司股东出售大宗股票需求,更难以满足投资者以理想价格购买大宗股票需求。

虽然,全国股转系统已经发布了《私募机构全国股转系统做市业务试点专业评审方案》,放开了私募机构参与做市的资格。但指南君以为,集中竞价制度对新三板市场来说同样不可或缺。

因为,大宗交易制度可以帮助新三板挂牌公司在二级市场的兼并重组,提高新三板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且引入大宗交易制度能在简化交易手段的同时,控制交易成本,增强新三板交易市场的流动性。

有迹可循,大宗交易平台或即将推出

综上所述,指南君认为,在迎来最强解禁潮,一些基金要集中退出,新三板市场流动性亟待改善的情况下,为了防止集中的大宗抛出对现有市场交易造成打击,完善新三板交易机制关键,其中,推出大宗交易平台可谓是最迫切的需要。

对此,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建议,在下午三点以后,划出半小时时间作为大宗交易时间。他特别强调,大宗交易不应该在盘内进行,应该在收盘以后。

“完善新三板交易机制,大宗平台转让是年内有可能推出的一个政策。”联讯证券新三板首席研究付立春做出了这种预测。

在全国股转系统给券商下发的调查问卷中,有一道问题是“应如何改革现行协议转让方式”,选项分别有完全取消协议方式,采用集合竞价方式代替;点击成交不变,将拉手成交放到盘后;进行对点击成交进行优化增加竞争因素;将拉手成交放到盘后进行取消点击成交方式,仅保留拉手成交方式四种选项。

Ⅵ 新三板交易不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新三板扩容以来,交易不活跃问题饱受市场诟病。笔者认为,新三板流动性差只是其扩容初期的特有现象,现在去断定其流动性必然不足还为时过早。随着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张,新三板将迎来一系列制度改进,流动性难题破解为时不远。当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跃问题,其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新三板转让交易制度只有协议转让方式,大大限制了其流动性。这种方式成交效率低下,交易频率很低,不如纳斯达克的做市商制度和创业板的集合竞价制度。做市商制度可以进一步发现交易价格、促进交易。而集合竞价机制的引入将会在开盘和收盘环节形成开盘价和收盘价,并增加协议转让时段系统自动匹配成交功能。新三板因处于扩容初期,新的交易制度尚未落实,使得市场的定价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交易量自然受限。

第二,当前新三板准入制度的限制。新三板扩容初期,为保持市场的平稳性,将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提升至500万,与机构投资者相同。这一准入门槛令大部分中小投资者望而生畏,大大减少了参与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人数量。

第三,新三板企业股权集中度过高。经统计,新三板六百多家企业平均每家股东只有22个,其中最少的甚至只有2个。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新三板企业上市前没有IPO,股权分散度没有形成;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公司都是改制以后直接挂牌,而按照《公司法》,改制以后发起人在一年之内股份不能转让。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挂牌之后没有可转让的股份。

要正确认识新三板流动性问题,首先必须认识当前的新三板市场。该市场已经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性股份转让系统,并正以超常的速度扩张。一方面,其挂牌企业不受3年利润持续增长的局限;另一方面,新三板是PE、VC寻找并购、组合的最佳场所,而当前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快速发展将会促使股份转让需求增加。

首先,随着新三板规模的扩大,对转让交易制度多样性的需求加大。在优化协议转让的同时,预计8月份推出做市商制度,年底将推出集合竞价制度。未来市场将是三种交易制度并存,同时每手转让份额随之降到1000股,这将大幅改善流动性。

其次,现在对投资人的门槛限制,实际上是为避免新三板在发展最初出现混乱而制定的高标准。随着市场发展和投资者自判风险能力提高,新三板应尽可能让投资主体参与投资,使中小投资者也能通过投资分享企业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红利。届时准入门槛的限制不必要,也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则。因而该标准一定会调整,只是会是一个从高到低,逐步调整的过程,但其最后也一定会和深沪交易所一样,没有投资人进入的门槛限制的。

作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所有符合规定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都可以参与新三板市场投资。可以预计未来新三板市场投资者数量将不成问题。

再次,新三板市场未来获得IPO发行权是大势所趋。三板发展初期是按定向募集融资,因为当前新三板挂牌企业没有盈利限制、行业限制和股东限制,若是让这样的企业再公开发行募集资金,风险将会很大。但在未来两三年内,随着三板的成熟,市场化发行制度的改革,可以预见,新三板企业的IPO必然出现。未来有两种发展趋势:一种是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绿色通道到深沪交易所升级转板。另一种是像纳斯达克一样,在新三板内部按挂牌企业的规模与质量形成精选市场、一般市场和初级市场。

新三板规模的快速扩张将加快三板市场流动性障碍破除,因而不可按三板今天的缺乏流动性来判断三板的明天。随着三种交易模式的出现,加上每手从3万元降到1千元、转让解禁时间的陆续到来,交易障碍开始消除,投资门槛开始降低,以及股权分散度开始形成。可以预见,不出一年,新三板的流动性会越来越好,也将成为PE/VC寻求并购重组的最佳场所。
www.edzl.com

Ⅶ 聚焦 | 激活流动性,北交所亟待引入更多“活水”

广咨国际地量成交,引发各方对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市场流动性的担忧。不过,北交所市场的流动性困境显然并非仅是个股问题。

从年初到年尾,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翻了一倍,总市值反而缩水300多亿。以2022年全年数据来看,市场平均市盈率从年初的40多倍跌至不足19倍,换手率从38%降至11%。而科创板和创业板目前平均市盈率都还在40倍以上。

证券交易所设立初期流动性不足是一般规律,但是,北交所流动性出现问题却另有其必然性。从迹亮投资标的和资金需求两端适配性来看,北交所在板块定位与投资者准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结构性失衡问题。

北交所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上市公司规模普遍较小。与此同时,北交所投资者门槛50万,以机构投资者和高净值自然人投资者为主。小市值公司对大资金而言,存在“水大鱼小”的尴尬。以2022年末数据来看,162家上市公司中,市值低于10亿的有116家,占比71.6%。10亿~20亿有30家,20亿~50亿有12家,50亿以上只有4家。

交易型投资者的缺失,使得北交所这一中小市值板块在市场环境多变时更容易出现投资者群体不足的情况,造成流动性的大起大落,进而导致估值体系失效。

“北交所设置50万资金门槛,出发点是以机构投资者和专业自然人来盘活市场交易,但是目前北交所标的多为中小企业、市值规模较低,对专业机构吸引力不强,而50万自然人属于高净值投资者,本身群体规模有限,容易形成一致的投资预期和风险偏好。”有业内人士提出,要提升北交所市场流动性,建议适当降低北交所投资者门槛,设立更多基金产品,吸引机构资金加快入敬昌市,从投资端扩大源头“活水”。

探索降低投资门槛

要激活市场流动性,北交所需要形成一定企业规模、提供适配交易机制,同时扩大交易型投资者群体,三者缺一不可。

第一财经近期约访专家,对北交所流动性问题进行了密集“会诊”,并姿稿宽先后刊发《北交所市场流动性问题,症在何处,如何破解?》、《优质企业是北交所流动性提升基础,两大举措或能“打开入口”》、《增加做市、完善减持,北交所交易机制改革仍有空间》,点出问题,并从企业端和交易机制进行了讨论。

投资者数量充足是一个证券市场交易活跃的基础。

北交所总经理隋强近日表示,聚焦流动性提升和估值定价功能改善,在融资端,北交所将系统研究优化发行定价、战略配售、限售减持等制度机制;在投资端,则将以更大投入引导和调动各类资金参与,引导公募基金加大北交所股票配置,开发指数基金与特色产品,便利市场组合投资、被动投资。

截至2022年底北交所的合格投资者数量达到526万户,而同期科创板投资者超960万户,是北交所市场投资者数量的近2倍,创业板在2020年8月24日投资者数量超过5000万。

“科创板曾在2020年8月因流动性衰减引发市场对其投资者门槛的讨论,相较于同样50万门槛的科创板,北交所公司对投资者吸引力更低。”有业内人士提出,只有投资者基数足够多,在这样的参与率下市场流动性才能有所提升。而且未来随着北交所推进市场规模扩容,也需要更大的投资者群体以实现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进行更加充分的估值定价。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对第一财经表示,在投资者门槛降低、调降交易经手费、北证50发布等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未来,随着北交所定价机制的改善、市场的持续扩容以及交易机制改革的推动,机构投资者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投资者对于市场运行和上市企业治理的参与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此前北交所已经在逐步降低投资门槛,市场活跃度有所上升,机构投资者参与度已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力度尚不够。”田轩认为,除降低投资门槛外,还需要持续丰富投资品种,并拓宽投资渠道,尤其是对于长期机构投资者要放宽战略配售、公开发行、定增等方面的投资条件。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他建议,门槛的设置可以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进一步分类分级(如20万、30万、50万),同步匹配推出“T+0”交易机制,并做好适当性管理和投资者教育。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认为,北交所目前投资者准入门槛高于创业板和主板,与科创板持平,作为一个机构市场,在不调降门槛的前提下,其实更有条件、有资格去探索推行T+0,以及取消个股涨跌幅。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出,探索降低门槛的同时,也要注重打造北交所“机构市”的特色。

“如果从投资者角度,我是希望降门槛,带动流动性提升。但从长远来看,沪深市场是从低门槛起家的,相比于降门槛,提高门槛更难。北交所的50万门槛的设定,更有助于形成机构市。”力量资本总经理朱为绎对第一财经表示,北交所需要明确打造机构市的定位,并推进转板,这也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发展。

便利机构投资者配置股票

机构投资者是科创板和创业板配置重要力量,也是北交所希望引入的投资者群体。

数据显示,科创板专业投资人在2022年的交易额占比、持股市值占比分别达到65%和84%;公募基金持有科创板总市值已超过5800亿元,配置科创板比例近10%;社保基金、保险公司、QFII等长线资金合计持仓流通市值占比超过5%。创业板方面,在2020年8月24日机构投资者持有流通市值占比超5成。

北交所方面,目前10只主题基金、8只指数基金已为市场带来70亿元左右资金,但除这些基金外鲜有其他基金的重仓股中披露有投资北交所股票,与科创板、创业板中基金重仓情况相去甚远,指数产品亦与科创50跟踪产品800亿元规模有极大差距。

有业内人士提出,北交所目前价值发现功能较弱,急需设立更多基金产品,进而逐步向两创板的良好投资者结构转变。

同时,要进一步丰富投资品种,丰富不同期限、风险等级的金融产品,匹配多元化投资需求;要推动各类机构投资者加强投研能力建设,重视权益投资,尤其是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引导社保基金、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还要完善投资者权益保障机制,畅通多元维权通道,形成健康稳定的市场投资环境。

“北交所要吸引机构投资者,要站在市场主体的角度思考机构需要什么,需要适销对路的政策和产品。”一位新三板市场的投资人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比如公募基金,大基金不买小股票,如果个股的市值太小就无法入选投资标的池,公司的风控都不能过,更不用提配套的投研投入。

同时,他还提出,能够买得进、卖得出,是机构投资的基本逻辑。“因此,个股要有流动性,且能保持一定的连续交易。”该投资人称。

Ⅷ 新三板原始股卖不掉怎么办

新三板两种交易了一个是协议,一个是做市商交易,如果做市商的话就好卖,如果是还没有做市的,你只能找人去商量买了你手上的股份 如果成功上市了,就是自由交易,怎么会卖不掉呢

Ⅸ 新三板中国目前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

新三板市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重大的问题。
(一)新三板市场流动性问题
作为一个全国性场内交易市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一直没有充裕起来,大部分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甚至为零,很大一部分挂牌企业前10大股东的股份占比达到100%,只有个别挂牌企业的交易相对活跃。新三板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挂牌企业的股份转让交易寡淡,使得市场的价格发现以及后续的股份转让、融资等功能没能有效凸显。
(二)股份转让系统做市商制度
考虑到新三板市场挂牌公司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微企业,股本较小、交易有限、市场流动性较差,新三板市场在交易制度中引入了做市商制度。在运行一年多的基础上,做市商制度为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维系、价格发现以及股份转让交易等提供了制度性支撑,为新三板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做市商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亦逐步显现出来。
一是自有资金。做市商做市服务占用自有资金,做市服务的供给能力受到自有资金规模的影响。该机制要求做市商以自有资金和挂牌公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为了防范风险和保障收益,做市商要求的折扣率非常大,这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同时,该机制直接导致挂牌首日股份转让高溢价问题。
二是价差恰当性。新三板做市商制度中,做市商的利益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利得;二是买进报价和卖出报价的差额。由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较差,做市商的做市成本较高,做市商恰当的选择就是降低股份买进的成本并保持较大的价差水平。做市商制度在价差和收益的束缚下,整体就呈现出了流动性不足的格局,而且将会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流动性枯竭机制,亦使得价格发现功能难以完善。
三是微观结构。第一,在新三板市场中,做市转让挂牌公司的占比仍然较低。截至2016年2月20日,新三板可以做市转让的股票公司占所有挂牌公司的比重约为24%;第二,由于做市转让存在双向交易,而且在大部分的时间内做市转让比协议转让的家数要低很多,做市转让的主导性在新三板股份转让中并未凸显;第三,挂牌公司比较倾向于协议转让。协议转让规模较大,交易简单,而且做市转让存在股份占用的问题;第四,做市报价规则对于做市商制度亦有技术性影响。
最后是市场行情对做市商制度的影响巨大。如果新三板市场一路向好,那做市商最为理性的选择是持有股份,获得资本利得,这比做市服务所获得的收入要更高。以2014年第四季度为例,资本利得是价差收入的130倍;2015年一季度,该比例仍然高达78倍。如新三板市场面临调整或大幅下跌,那做市商的理性选择就是消极报价或降低报价频率。这也使得新三板做市机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三)新三板分层制度
新三板分层制度的设计及实施最主要的目标是提高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通过市场分层机制的建设,相当于建立了一种遴选机制,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风险特征的公司进行分类管理,实现制度的差异化安排。政策的设计意图是明晰且正确的。但是,新三板分层机制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培育创新创业成长型企业、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解决中小微
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是不是真能起到主导性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机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安排。分层机制最为成熟的是纳斯达克市场,但是,其分层机制的形成是市场自下而上引致的。纳斯达克市场2006年创立全球精选市场层,其中很多企业已经在过去20多年的发展中成了优秀企业,需要采用差异化的安排来适应企业的变化。同时,分层机制的创立也是为了吸引大型创新企业到纳斯达克上市,其目的是为了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竞争。
从流动性改善看,分层机制对于整个市场的流动性改善有待观察。如果新三板市场的供求匹配存在巨大错配、交易定价机制不合理、市场融资及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不凸显,那么,处于创新层的挂牌公司慢慢地也会被市场的体制机制问题所影响,其流动性亦会慢慢被消蚀,而处于基础层的挂牌公司甚至会慢慢滑入无人问津的底部,成为“僵尸”挂牌企业。分层制度实际上并不带来市场流动性的增加,只是改变了市场流动性的结构。
从交易机制设计上,新三板分层之后是否能够在创新层引入竞价交易体系。如果还是延续做市商制度,那么需要加快解决做市商制度的诸多问题。如果要引入竞价交易体系,那么就要求创新层挂牌企业有很大的投资需求,这个巨大的投资需求应该来自哪里?大部分机构投资者不会将资产配置在新三板创新层。创业板在风险暴露时刻的流动性就比较差,新三板创新层的流动性整体很难比创业板更好。大幅降低投资者适当性标准,对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是有害的,不是合适的政策选择。为了适应创新层的发展,交易机制的设计仍然是一个重大的难题。
(四)新三板转板机制
《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公司,达到股票上市条件的,可以直接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交易。2015年11月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应该“坚持新三板独立市场地位”,“新三板挂牌不是上市的过渡安排,要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推进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探索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对接机制”。
转板的可能性是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挂牌的重大动力,特别是在IPO暂停或者IPO排队现象严重的情况下,新三板挂牌再转板至创业板或中小板是很多挂牌企业的“迂回”战略。在转板的“诱惑”下,新三板成为中小微企业拥抱资本市场的热土。
由于我国股票发行和上市是分离的,通过证监会审核公开发行之后,还需要获得交易所的批准再进行上市交易。一般而言,绝大部分公司都是发行和上市同步推进,平时没感觉到发行与上市的分离。如果挂牌企业是在新三板退市再到创业板发行及上市,那么这能算转板吗?这本质上是企业公开发行及上市的正常申报和审核。在市场的预期中,转板机制是在新三板挂牌发行之后,在符合一定条件和通过交易所审核之后,能够直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目前监管机构对转板机制并没有明确,仅是笼统地说明要进行股转系统的挂牌企业向创业板转板试点的研究。
对于转板模糊性的影响,监管部门和市场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认识。新三板中资产规模、业务收入和股本较大的企业,实际上有一部分都是基于转板而去新三板挂牌,希望在新三板挂牌、进入创新层后能够进入转板绿色通道,走出一条公开发行上市的快车道。那么,有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这么多企业是一起都试点进入创业板,还是继续走IPO程序?如果能够直接到创业板上市交易,那么创业板的IPO审核程序就形同虚设,新三板将成为创业板上市的中转站。这对于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市场定位、经济功能和层次区分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如果持续,对于市场供求匹配、市场机制发挥和市场功能拓展等都是极其不利的。
(五)新三板投资者适当性
在反思新三板流动性问题中,投资者适当性也一直是个重要议题。即投资者及其资金的供给无法跟上新三板挂牌公司规模扩张的速度,造成了整个市场供给与需求的错配,从而使得新三板的流动性较差。倘若以2015年底和2016年年初的扩张速度,那么,在2016年下半年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将超过1万家,到时,市场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将更加凸显,市场整体的流动性将更差。

Ⅹ 公募基金“进军”新三板 是创新还是“伪命题”

最近,公募基金入市再次成为新三板领域热议的话题。一方面,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推动公募基金在内的多种市场资金渠道有助于破解新三板流动性的难题,专门的新三板公募基金是未来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公募基金入市面临诸多阻碍和困难,属于“伪命题”。

多项新三板改革政策酝酿中

目前新三板市场包括深化市场分层、改革交易制度、引入多元化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研究与规划当中。

推动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工作正有序推进。相关规则可能会综合考虑公募基金的投资规模、新三板标的范围等因素。

本月中旬召开的年度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出新三板市场应当“苗圃”与“土壤”功能兼具,使一批创新能力强、诚实守信、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或可转板,或在新三板市场长大。他将新三板市场形容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道风景线”。

“风景线”一词点明了新三板市场在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改革中的重要位置,其背后既有良好愿景,也有对现行市场制度规则进行改革完善的客观要求。

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目前新三板市场包括深化市场分层、改革交易制度、引入多元化机构投资者、完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在研究与规划当中,相关部门将以解决流动性问题为核心,以市场分层为抓手,推动一系列制度改革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改革中的任何一项都不是孤立的。如深化市场分层,不会为分而分,其逻辑不是在已有创新层的基础上人为划定一个更小的层次,而是为了增强差异化制度供给的针对性,根据企业发展实际,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其切实可用的、更高效的资本市场服务。

记者还了解到,推动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相关规则可能会综合考虑四方面因素:公募基金的投资规模、新三板的标的范围、是否提出封闭期要求、产品设计。

正方:多家公募筹备“进军”新三板公募产品

2016年,新三板分层制度实施,挂牌企业数量目前强势突破万家,新三板市场正在加速向成熟化迈进。作为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公募机构虽然以专户形式实际参与了新三板投资,但推出专门的新三板公募基金也成为业内的呼声。

九泰基金总经理卢伟忠表示,过去的一年,新三板分层制度推出、私募做市商制度落地,使新三板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同样期待着公募基金入市,对新三板流动性改善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同时,卢伟忠分享了九泰基金对新三板投资的经验,如把投资者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市场规则、积累丰富的投研能力、建立投资人共进退的利益分享机制、建立合适的产品形态、守住成长性价值投资核心、做长期价值投资的典范等。

中科沃土基金董事长朱为绎也表示,他坚信新三板的市场一定是“十年一遇”的大机会,公司去年也开始大力布局新三板市场。

朱为绎称,“从流动性角度而言,公募基金肯定要进入新三板市场,没有公募基金进来,新三板就不是一个完整的机构投资者市场,市场的交易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反方:公募基金入市是“伪命题”

“券商不应再纠结于公募基金入市这样一个无意义的命题”,一家大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而应扎实研究,做好长期投资的准备”。

谈到公募基金入市,该人士表示,流动性不足,开放式基金无法迅速赎回,在新三板是无法生存的。比如一个30亿的开放式基金,投5%在新三板,如果净值降到3亿元,在新三板无法满足赎回要求,新三板的投资比例将高达50%,这是不符合条约规定的。

为了应对净值计算、赎回等难题,现在比较普遍的观点是采取封闭式基金或混合式基金。然而多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如果基金采取封闭式形式,锁定3-4年,期间无法退出,银行渠道的理财客户恐怕愿意购买者寥寥,没有市场基础。“不是一个市场化的产品”。混合式基金问题相同。

中泰证券的新三板研究首席分析师张帆透露,在公募基金讨论的时候,有建议把封闭式基金门槛提到10万元,公募基金认为更没人购买了。而且封闭式基金本来就不是公募基金的主流方向。

公募基金人士认为,市场热的时候,如果可以发行一千元门槛的公募产品,同样可以通过专户的形式集一批资金,专户也足够了。

发行专户,即使项目失败,影响的是几十个客户,公开发行公募基金,面对几万、几十万的持有人,影响面过大。

专户与公募基金的区别在于前者的门槛高达一百万。“这又涉及到投资者的适当性的问题,新三板的风险高,一千元门槛的资金进场,即使是封闭式基金,有可能挂牌公司经营失败,项目不存在了。”

“公募基金入市是个概念,场内资金期望公募入场当解放军而已,没有意义”,不只一家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公募专户和子公司以有限合伙方式就是合适的公募入市形式。

该人士坦言,市场不应再纠结于公募基金入市的预期是否明确,而应扎扎实实研究,做好长期投资准备。

阅读全文

与如何破解新三板流动性困局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之后还能卖出吗 浏览:400
科创板北京君正 浏览:481
股指期货炒 浏览:100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上市公司一览表 浏览:638
民生证券科创板知识测评的答案 浏览:44
3家企业过会创业板 浏览:479
炒股亏了2万块想不开 浏览:560
三只松鼠能涨停几天 浏览:908
方正证券科创板开户题目 浏览:291
上市公司开董事会需要公告嘛 浏览:653
艾媒咨询是上市公司吗 浏览:844
多个股票证券户如何申购新股 浏览:401
蓝帆医疗科创板 浏览:181
大业股份一字涨停 浏览:202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比例 浏览:398
喜用神火不能炒股票吗 浏览:796
新三板申报的实质性障碍 浏览:888
拉涨停资金越大越好 浏览:882
上市公司借款会不会影响净利润 浏览:236
为什么炒股割韭菜 浏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