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市场 > 迪安诊断科创板

迪安诊断科创板

发布时间:2023-07-20 23:09:05

1. 从事医疗器械行业有没有前途

医疗器械也分研发岗,销售岗,生产岗,检验岗,售后岗等等,无论什么行业都一定要在其核心岗位才有前途。整体来说医疗器械行业是朝阳产业,但现在已经不如前几年那么容易做了,多学科综合交叉,要懂法律法规

医疗器械按国家规定总共分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分别。

一类的医疗器械最是简单了,这可以直接写入经营范围中,不用做任何的审批。

二类有些不同,因为需要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应当加以控制的医疗器械;所以需要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

三类医疗器械是最高级别的医疗器械,也是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是指植入人体,用于支持、维持生命,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对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须严格控制的医疗器械;所以三类一定要审批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

国内的医疗行业前景非常好,用一个词来形容是未来可期,但是还是要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因为国内起步较晚,大部分产品都还出去被国外垄断,国内的技术水平还跟不上,所以也就导致了可替代性差。

但是目前医械行业待遇普遍比同类职位高一些,所以还是可以尝试入门。

但是医械行业有一个不好处就是壁垒太深,既需要行业知识又需要医疗知识,所以人才的培养也比较久,也就造成人才的断层或者延后性。

2020年疫情暴发并蔓延至今,为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形成中长期的利好。随着国内外疫情管控措施更加有效、疫苗接种逐渐普及,新冠疫情大面积暴发的可能性逐渐缩小。沃伦·巴菲特曾言,“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那些“没穿泳裤”的企业(老产品增长乏力,产品研发能力薄弱),正在焦急寻找解决中长期市场需求的出路。众成医械研究院基于国内医疗器械产业大数据平台,深度分析2020年疫情前后国内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发展成绩、业绩驱动因素,并对未来发展主线做出预判。

一、2020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发展概览

01

医疗器械行业指数涨幅达35%

2020年以来(从2020年1月2日始至2021年5月19日止),申万医药生物一级子行业指数上涨41%,二级子行业医药器械上涨35%,同期上证综指上涨13.80%,在申万一级子行业中,医疗器械涨幅第七。

02

上市数量和市值双双破新高

近年来,受益于港交所IPO制度变革、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特别是科创板注册制的实行,医疗器械企业迎来了上市高峰期。 截止2021年5月19日,已发行上市医疗器械企业达109家;2019-2021年5月,共有46家医疗器械企业上市(科创板31家),占据全部上市公司数量的42.2%。

从市值分布看,100亿市值以上占比 54%, 千亿市值以上有迈瑞医疗(5651亿元)、万泰生物(1433亿元)、爱美客(1361亿元)、华熙生物(1114亿元),涨幅均超过150%,均创新高。

其中爱美客、华熙生物的业务均以玻尿酸为主。受益于HPV与新冠检测产品的发力,万泰生物自2020年4月上市以来,一年涨幅超25倍(2522.22%),涨幅位列国内医疗器械上市公司首位。

03

总体营业收入增速达51.91%

2020年医疗器械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51.91%,较去年增速高26.70个百分点。100亿市值以上上市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64.78%,较去年增速高32.62个百分点。

04

疫情相关产品注册数量猛增

受新冠疫情影响,疫情相关产品注册如雨后春笋。

从整个行业来看,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统计,2020年医疗器械新增注册产品中,注册数排名前五的依次为: 隔离衣、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隔离面罩和医用隔离眼罩,这五类产品均为疫情防护产品。

从上市企业来看, 2020年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申请注册的医疗器械产品数排名前五的分别为: 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样本稀释液、医用外科口罩、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检测试剂、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均与疫情相关。

二、疫情下医疗器械产业分化程度加深

根据109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可分为7个一级细分行业、30个二级细分行业。

新冠疫情主要利好疫情防护、新冠诊断、新冠治疗、新冠疫苗等相关医疗器械领域。 其中,与疫情防护相关的低值耗材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达105.3%;其次是与新冠诊断相关的体外诊断行业,同比增长61.9%;与新冠治疗相关的医疗设备行业则同比增长25.7%。随着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推进,亦带动疫苗注射器等低值耗材市场需求的增加。

新冠疫情对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疫情流行期间医疗机构服务受限,住院患者和手术量大幅减少,使骨科、口腔、心血管介入等高值耗材产品销售受到冲击。

01

业绩受益领域

(1)疫情防护:医用高分子耗材、卫生材料及敷料领长

疫情防护涉及的医疗器械主要包括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产品,目前国内疫情趋于稳定,但海外疫情仍处于水深火热,防疫物资出口需求较大。

医疗器械防疫物资主要涉及低值耗材的医用高分子耗材、卫生材料及敷料两个细分行业,2020年同比增长分别高达232%、200%。 主营产品为医用手套、医用口罩的英科医疗、振德医疗、中红医疗、稳健医疗、蓝帆医疗、南卫股份、奥美医疗的业绩表现,大大好于阳普医疗、拱东医疗、维力医疗等非疫情防护物资生产企业。

其中,英科医疗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64%,按2020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计算,已成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二大的一次性手套供应商。振德医疗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457%,为浙江省提供了超过60%以上的医用口罩供应量。

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数据显示,振德医疗在2020年注册了8款I类产品、2款II类产品,其中与疫情相关的注册产品为一次性使用隔离衣、医用隔离鞋套。

(2)新冠诊断:分子诊断和POCT齐头并进

新冠诊断主要涉及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体温测量、血氧仪、新冠检测试剂及相关的采样管、核酸提取或纯化试剂等。新冠检测试剂无疑是疫情的长期受益者,新冠病毒可能与人类中长期并存,疫情不消除,检测产品作为一次性消耗品,将有稳定长期的增量。 新冠诊断涉及分子诊断、POCT、家用医疗设备三个细分领域,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高达165%、158.3%、78%。

从新冠检测试剂来看,受益于国内外新冠检测的需求,上市公司的业绩取得了爆发增长。 2020年营收增幅排名前五为圣湘生物、东方生物、之江生物、硕世生物、明德生物,收入同比均增长400%以上。

其中,圣湘生物营收增幅更是达到1204%,海外收入由2019年的1814万元增长至2020年的24.25亿元,新冠核酸检测产品服务全球近16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新冠核酸检测主导方案,部分国家市场占有率超过80%,欧洲已成为圣湘生物新冠产品第一大出口地区。

从新冠监测产品来看,测体温判断有无发热是诊断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血氧含量更是一个易于检测且便于判断肺部病变程度的重要体征指标。 额温计、血氧仪成为九安医疗2020年业绩暴增点,2020年营业收入同比去年增长184%,海外收入由2019年的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48%。2020年久安医疗额温计的最高产能加速爬坡,日产能突破5万,月产能突破100万支,2020年7月8日,该产品在亚马逊平台单日销量突破20502台。

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显示,九安医疗在2020年新注册了两款Ⅱ类产品,分别为红外耳温计和医用脉搏式血氧仪,助力九安医疗在新冠监测领域持续发力。

(3)新冠治疗:生命信息与支持设备表现突出

新冠治疗涉及的生命信息与支持设备,主要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制氧机、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麻醉机等医疗设备,2020年该细分行业上市企业总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9%。

在该领域上市公司中,永胜医疗营业收入增长最快,2020年同比增长116%。永胜医疗成功把握冠状病毒病的契机,转型成为呼吸领域的全球主要医疗技术供货商。2020年公司呼吸产品收入同比增长285.6%,占营业收入比重上升28个百分点。

(4)新冠疫苗:注射穿刺耗材需求方兴未艾

除了疫苗生产商,注射器等低值耗材为新冠疫苗的主要受益领域。 注射器类公司康德莱财务报表显示,2021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9.60%,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注射器类产品受市场需求变化大幅增加,穿刺针类中集采产品受集采中标后执行也有快速增长。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显示,康德莱在2020年新增了16款注册产品,包括14款产品为低值耗材产品(其中1款注射器、2款病毒采样管)和2款医用口罩产品,未来康德莱还将在低值耗材领域不断拓宽自身的产品类型和产品线。

02

高值耗材业绩受创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甚至住院工作受到限制。二级细分行业中业绩增速下降前五领域为心血管介入、手术室耗材类、骨科耗材、医技耗材类、口腔高值耗材, 2020年的营业收入增幅较2019年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下滑41%、41%、34%、27%、25%。

上述领域的上市公司中,微创医疗涵盖心血管介入和骨科耗材两大领域,业绩下降最明显。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42.33亿元,同比去年下降24%。

其中,心血管介入业务较去年下降44.6%,营收占比由2019年的33.4%占比下降至22.3%;骨科耗材业务同比下降13.7%,其中国内骨科耗材业务同比增长10.1%,海外骨科耗材业务下降16.8%。

三、后疫情时代医疗器械

业绩驱动及发展主线

01

剖析业绩背后驱动因素

用营业收入增长率和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代表上市医疗器械企业的业绩增长和研发投入情况,以这两个维度为横纵坐标,以两者均值的交点为原点,划分为四象限,分别代表四种业绩增长类型:市场驱动型、技术驱动型、蓄势待发型和增长乏力型。

(1)“市场驱动型”:未来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指研发投入低于均值,疫情受益程度高于均值的外生型增长领域。市场需求是疫情期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疫情过后,业绩增长将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以圣湘生物等为代表的IVD领域;以英科医疗、振德医疗和中红医疗等为代表的低值耗材领域;以鱼跃医疗等生命信息与支持设备领域。

(2)“技术驱动型”:内生增长动力相对充足

指研发投入、疫情受益程度均高于均值的内生型增长领域。研发创新是疫情期间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疫情过后,仍将具备业绩增长动力。主要包括明德生物和华大基因等为代表的IVD领域;以大博医疗(骨科)和启明医疗(心血管)等为代表的高值耗材领域;以迈瑞医疗和理邦仪器等为代表的医学影像设备领域。

(3)“蓄势待发型”:将迎来中长期需求释放

主要指研发投入高于均值,疫情受益程度低于均值的领域,疫情期间市场需求受到抑制,疫情过后,业绩将迎来需求释放的中长期利好。主要包括高值耗材(心血管、口腔、医美)等领域,如乐普医疗、赛诺医疗、微创医疗等。

(4)“增长乏力型”:亟需实现业绩突破发展

主要指研发投入、疫情受益程度均低于均值的领域,由于疫情期间未能把握市场机遇,疫情过后,在寻求业绩增长点方面存在较大压力,如新华医疗在疫情期间全力保障抗疫物资供应,彰显国企责任担当。2020年1月30日,新华医疗就已经向疫区发送洗手消毒液24万余瓶,表面消毒湿巾50多万片,空气消毒器2450台,然而其主营的医用灭菌设备、灭菌耗材等大多为低附加值产品,且新产品培育进展慢,业绩增长有限;凯利泰则因其主营骨科耗材产品面临国家集采压力,而使业绩受到影响。

01

医疗器械发展三大主线

(1)市场扩容:直击全球疫情新需求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主动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质和技术援助,有序出口口罩、检测试剂、制氧机、医疗监护仪等防疫物资。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推特账号2021年4月底表示,800台制氧机已从中国香港空运至印度首都德里,本周还将运去1万台。此外,中国新冠疫苗已出口全球10多个国家,出口数量全球第一,与此同时加大了疫苗注射器械的需求。美国BD公司曾披露,全美库存的一次性注射器只有1500万支,如果不加速生产,难以应对新冠疫苗接种的需求。在此需求下,国内注射穿刺器械企业迎来加速向海外市场渗透的机遇。

(2)技术创新:奏响进口替代主旋律

疫情暴露了国内在医疗器械高端产品和核心原材料方面的不足,进口替代仍是产业发展的主旋律。国家“十四五”规划在“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专栏针对高端医疗装备,提出要突破腔镜手术机器人、体外胰肺氧合机等核心技术,研制高端影像、放射治疗等大型医疗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发展脑起搏器、全降解血管支架等植入介入产品。除了加大研发投入,并购也是实现技术升级的重要手段,如圣湘生物横向并购老牌企业科华生物,扩充业务线;迈瑞医疗纵向并购海肽生物(Hytest,芬兰顶级免疫原料商),加强核心研发能力建设。

(3)消费升级: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拥有超14亿人口,作为全球的第二大消费市场,激活民众的消费需求是打通经济内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口腔、眼科、医美等消费性医疗器械产品逐渐成为强需求,例如消费升级推动角膜塑形镜等高端眼科器械产品、隐形正畸等口腔器械产品、玻尿酸等医美器械产品快速发展。

目前医疗行业总体还是不错的。当然医疗行业下面又细分很多,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市场,售后等等,除外销售,其余都是技术性要求很专。目前国内的医疗器械还是以模仿为主,符合当前国内行情

我和销售及技术支持接触最多,现在有线上和线下销售,两种销售方式我都接触过,但最重要是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快捷;技术要求就是有亮点,不能普罗大众。

首先看你从事的医疗器械行业什么工作了。我拿我个人经历来说吧,我原来从事是偏向软硬件开发的,总体来讲,大部分医疗器械软硬件技术相对其他行业有点落伍了,可能和制度有关吧。此外,整个行业在各种规章制度下比较死板,效率底下。如果你是毕业生,后面从事研发,还是建议你先去其他行业大公司多历练一下,再考虑医疗行业吧。

只要有人就会得病,得病就得治!所以非常有前途,不过就看自己怎么做了。如果你大伯或者二叔是医院的院长,恭喜你,又一个亿万富翁出现了!

医疗器械行业主要上市企业: 迈瑞医疗(300760)、华大基因(300676)、迪安诊断(300244)、美康生物(300439)、鱼跃医疗(002223)等。

本文核心数据: 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医疗器械进口产品数量、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排名、医疗器械国产化排名

国内医疗器械进口超两万件

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 健康 需求不断增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保持着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蓝皮书(2020)》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341亿元,同比增长19.55%。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技术革新及产业链成熟,市场容量将会不断扩大,加之疫情对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巨大推动作用。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大约为7950亿元。



不过国内有不少医疗器械依赖于进口。2018年,我国有25606件医疗器械进口。截至2020年底,中国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共计26713件。其中,进口产品Ⅰ类9694件、Ⅱ类9053件、Ⅲ类7966件。



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下滑

从中高端医疗器械细分产品来看,2020年体外诊断试剂进口数量高达4962件,位居第一;无源植入器械进口1639件,排名第二;口腔科器械进口1461件,排名第三。



从进口数量来看,进口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前十位2020年的进口数量均较上年减少,并且减少数量均在百件以上,同时也是2020年国内进口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中进口减少最多的产品。



国产化减少中高端产品进口依赖

从目前国内医疗器械产品发展来看,国产化替代成为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进口下滑的主要原因。2017年,国内仅有518项二级医疗器械产品国产化率超过50%,到2020年,这一数字达到881项,增长了70%。国内医疗器械国产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2017-2020年,国内骨科手术器械、口腔科器械、无源手术器械、眼科器械等一众中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率表现突出,前十类医疗器械产品均有超过10个品类实现50%以上的国产化率。这也促使我国减少对于中高端医疗器械进口的依赖。



不知道你所从事的是那种医疗器械,医疗器械属于医疗当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疗器械的改进和提升完全可以打开或者是产生一种新的医疗方向,可以大大减轻对应领悟的病人在治愈病情过程中承受的巨大伤害,尤其是一些内科手术,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微创手术,比起以前没有微创手术的时代,病人在相关手术的过程中感受的痛苦是不一样的,先进的医疗器械大大减轻了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以及术后的恢复时间,创伤面小了很多,但是手术的效果和精确度提高了很多,你说这不是对病人最大的福音么,所以我感觉医疗器械也是很有发展的一个行业领域,正是由于如此的重要,可能国家会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和更大的关注力,去良性的推动这个方向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关的研究机构也在密切的配合推动整个医疗器械行业的改革和前进。一点自己的看法。

估计大型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会好点!医保局的成立将倒逼医疗改革。药品医疗机构零差价了,4+7带量采购已在全国展开;下一步就是医疗器械最迟不会超过2021年。

就看医疗器械的质量,适用性。及从事销售医疗器械的,推销能力,把控售价,及售后服务等!

2. 高瓴资本340亿元拿下飞利浦 意欲何为

《科创板日报》(特约记者 陈梦婕)讯, 入主格力电器(000651)之后,高瓴资本再有大动作。

3月25日,皇家飞利浦(NYSE:PHG;AEX:PHIA)宣布已签署协议,将其家用电器业务出售给投资公司高瓴,交易金额约为37亿欧元。换算下来,为340亿人民币。

面对这一交易,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s van Houten表示:“很高兴飞利浦能与高瓴达成合作,以进一步扩大家用电器业务的市场领导地位,打造强大的品牌,拓展创新的渠道。”而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则称,“期待与飞利浦携手拓展新市场,在全球寻找更多成长机会。我们与飞利浦的使命一致,即为全球消费者带来高质量的产品和 健康 美好的生活。”

按照规定,这项交易需遵循包括监管批准在内的例定成交条件,预计将于2021年第三季度末完成。

为何拿下飞利浦家电业务?

作为亚洲最大的私募之一 ,高瓴资本这笔340亿元的豪掷引发关注。

消息显示,早在今年1月飞利浦就已经为可能至少卖出30亿欧元的家电业务选定了几个入围的亚洲竞标者,其中就包括高瓴资本。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飞利浦家电业务销售额为22亿欧元。

而在该笔成交达成之前,记者注意到,飞利浦家电业务已处于增长乏力之势。2015~2019财年,飞利浦家电业务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亿、24亿、23亿、22亿、23亿欧元,可以看到,在最近三年里家电业务的收入规模均未出现明显增长。

实际上,一位观察家电行业的市场人士认为,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及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国际品牌在家电领域的竞争优势已逐渐下降,除了飞利浦外,西门子、通用电气早已退出家电市场。

那么,处于暮期的飞利浦为何还会被高瓴资本看上?

联系到2019年高瓴资本用417亿元买下格力,此次拿下飞利浦后,诸多分析人士均认为可能与格力有关。都知道,格力是中国电器的核心品牌,并掌握核心技术。而飞利浦虽然全球性的电器品牌,但一直以来都是贴牌生产。

“通过飞利浦的渠道平台,把格力的最新技术产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场,把技术变现,再通过现金来反哺研发,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也符合张磊一直以来的投资定位。”一位家电行业的分析师说道。

当然,也有人认为,高瓴的本次收购不一定完全是奔着格力去的。数据显示,2020年格力电器业绩收入和净利润遭遇打击。截止2020年三季度,格力电器的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均处于下滑状态,降幅分别为18.64%和38.06%,其中扣非净利润降幅更是达到41.66%。

因此,站在高瓴的角度,在格力与飞利浦业绩都出现波动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两家品牌家电公司两条腿走路,才是高瓴运作安全性的保障,才符合张磊认为的赋能企业,让企业家坐主驾驶位的投资理念。

高瓴资本最新持股曝光

数据显示,2021年高瓴资本已出现在隆基股份中,持股数为2.2亿股。这家公司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太阳能 科技 公司,2020年业绩预告显示,隆基股份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2.00亿元到86.0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加 55.30%到 62.88%。

对于业绩的增长,隆基股份表示, 2020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持续增加,其中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受益于单晶产品在度电成本方面体现出更高的性价比,单晶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公司主要产品单晶硅片和组件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带来了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稳步增长。目前公司股价77元,可以看到,这家公司不仅是“碳中和”概念,而且也很有业绩实力。

另外,在2021年1月9日,迪安诊断一纸公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凯莱谱拟增资1.5亿元引进3个财务投资人,高瓴作为凯莱谱重要的财务投资者之一向其增资8000万元,获得约7.62%股权。

2021年2月1日晚间,华大基因披露的定增报告书显示,高瓴资本旗下的人民币证券私募基金管理平台的天津礼仁投资以5.03亿元参与定增,发行价格为145元/股,获配347万股,加上此前持有的75万股(合计持股421.95万股),持股比例将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02%,成为华大基因第七大股东。不过,目前华大基金为116.75元,使得高瓴资本处于浮亏阶段。

另外,礼仁投资也出现在恩捷股份中,持股数为1250万股。公告显示,去年9月恩捷股份50亿定增获配名单中,就已出现了天津礼仁投资的名字。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3亿元,同比增长35.56%;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31.27%。

3. 谁知道最近(七月~八月)准备上市的新股有哪些价格:15.00元以下。 谢谢

新股数据表 股票代码 股票简称 股吧 申购代码 发行总数
(万股) 申购上限
(万股) 发行价格
(元) 申购日期 中签号
公布日 上市日期 发行
市盈率 中签率
(%) 每中一签约
(万元) 冻结资金
(亿元) 详细
601636 旗滨集团 股吧 16800 2011-08-04 08-09 查看

002609 捷顺科技 股吧 002609 3000 2011-08-03 08-08 查看

002608 舜天船舶 股吧 002608 3700 2011-08-02 08-05 查看

300252 金信诺 股吧 300252 2700 2011-08-01 08-04 查看

601901 方正证券 股吧 150000 2011-08-01 08-04 查看

601222 林洋电子 股吧 7500 2011-08-01 08-04 查看

002607 亚夏汽车 股吧 002607 2200 2011-07-29 08-03 查看

002606 大连电瓷 股吧 002606 2500 2011-07-28 08-02 查看

002605 姚记扑克 股吧 002605 2350 1.80 21.00 2011-07-26 07-29 31.34 查看

300251 光线传媒 股吧 300251 2740 2.20 52.50 2011-07-26 07-29 61.05 查看

300249 依米康 股吧 300249 1960 1.55 17.50 2011-07-25 07-28 44.87 查看

300250 初灵信息 股吧 300250 1000 0.80 25.00 2011-07-25 07-28 32.89 查看

002604 龙力生物 股吧 002604 4660 3.70 21.50 2011-07-20 07-25 47.78 0.70 153.08 1157.96 查看

300248 新开普 股吧 300248 1120 0.90 30.00 2011-07-20 07-25 40.60 0.50 297.27 552.90 查看

002603 以岭药业 股吧 002603 6500 5.00 34.56 2011-07-19 07-22 47.39 1.45 118.81 1267.53 查看

300247 桑乐金 股吧 300247 2050 1.60 16.00 2011-07-18 07-21 29.63 0.32 252.51 842.29 查看

002602 世纪华通 股吧 002602 4500 3.60 23.00 2011-07-13 07-18 25.61 0.81 142.15 1032.68 查看

300244 迪安诊断 股吧 300244 1280 1.00 23.50 2011-07-11 07-14 07-19 39.83 0.42 282.06 604.59 查看

300245 天玑科技 股吧 300245 1700 1.30 20.00 2011-07-11 07-14 07-19 34.13 0.42 238.73 672.75 查看

300246 宝莱特 股吧 300246 1050 0.80 25.00 2011-07-11 07-14 07-19 31.25 0.40 316.03 549.88 查看

002601 佰利联 股吧 002601 2400 1.90 55.00 2011-07-06 07-11 07-15 33.48 3.74 73.57 301.44 查看

002600 江粉磁材 股吧 002600 7950 6.30 8.00 2011-07-06 07-11 07-15 32.00 0.59 67.93 900.15 查看

002599 盛通股份 股吧 002599 3300 2.60 10.00 2011-07-06 07-11 07-15 32.26 0.75 66.64 356.49 查看

300241 瑞丰光电 股吧 300241 2700 2.15 10.80 2011-07-04 07-07 07-12 26.54 0.39 137.68 614.31 查看

300243 瑞丰高材 股吧 300243 1350 1.00 16.00 2011-07-04 07-07 07-12 22.54 0.55 145.21 317.46 查看

300242 明家科技 股吧 300242 1900 1.50 10.00 2011-07-04 07-07 07-12 37.04 0.53 94.98 295.41 查看

002598 山东章鼓 股吧 002598 4000 3.20 10.00 2011-06-29 07-04 07-07 21.69 0.72 69.25 446.87 查看

002597 金禾实业 股吧 002597 3350 2.60 21.50 2011-06-29 07-04 07-07 22.87 3.41 31.55 170.68 查看

300239 东宝生物 股吧 300239 1900 1.50 9.00 2011-06-27 06-30 07-06 33.48 0.40 111.88 345.67 查看

300240 飞力达 股吧 300240 2700 2.10 20.00 2011-06-27 06-30 07-06 32.36 3.64 27.50 131.22 查看

300238 冠昊生物 股吧 300238 1530 1.20 18.20 2011-06-27 06-30 07-06 38.16 0.68 133.29 342.90 查看

601058 赛轮股份 股吧 780058 9800 7.00 6.88 2011-06-22 06-27 06-30 23.97 1.41 48.88 402.18 查看

002596 海南瑞泽 股吧 002596 3400 2.50 12.15 2011-06-22 06-27 07-07 19.92 1.08 56.44 315.62 查看

002594 比亚迪 股吧 002594 7900 6.40 18.00 2011-06-21 06-24 06-30 20.47 4.49 20.06 269.90 查看

300235 方直科技 股吧 300235 1100 0.80 19.60 2011-06-20 06-23 06-29 26.13 1.27 77.20 138.57 查看

300237 美晨科技 股吧 300237 1430 1.10 25.73 2011-06-20 06-23 06-29 18.12 2.51 51.18 125.02 查看

300236 上海新阳 股吧 300236 2150 1.50 11.07 2011-06-20 06-23 06-29 28.38 0.78 71.22 255.10 查看

002593 日上集团 股吧 002593 5300 4.20 12.88 2011-06-16 06-21 06-28 34.81 1.60 40.29 345.92 查看

002595 豪迈科技 股吧 002595 5000 4.00 24.00 2011-06-16 06-21 06-28 25.72 9.93 12.09 103.04 查看

300233 金城医药 股吧 300233 3100 2.50 18.60 2011-06-14 06-17 06-22 22.68 2.04 45.66 245.17 查看

300234 开尔新材 股吧 300234 2000 1.60 12.00 2011-06-14 06-17 06-22 30.77 0.82 73.45 240.81 查看

300232 洲明科技 股吧 300232 2000 1.60 18.57 2011-06-14 06-17 06-22 28.14 2.51 37.01 131.52 查看

002591 恒大高新 股吧 002591 2000 1.60 20.00 2011-06-10 06-15 06-21 30.30 1.52 65.76 226.26 查看

601798 蓝科高新 股吧 780798 8000 6.40 11.00 2011-06-10 06-15 06-22 34.38 1.08 101.77 714.44 查看

300229 拓尔思 股吧 300229 3000 2.40 15.00 2011-06-07 06-10 06-15 31.91 1.00 75.32 369.04 查看

300230 永利带业 股吧 300230 2250 1.80 12.90 2011-06-07 06-10 06-15 34.48 0.86 75.21 280.28 查看

300231 银信科技 股吧 300231 1000 0.80 19.62 2011-06-07 06-10 06-15 30.99 0.98 99.63 165.30 查看

601567 三星电气 股吧 780567 6700 5.00 20.00 2011-06-02 06-08 06-15 27.21 12.05 16.60 117.00 查看

002587 奥拓电子 股吧 002587 2100 1.50 16.00 2011-06-01 06-07 06-10 29.64 1.12 71.42 254.35 查看

002589 瑞康医药 股吧 002589 2380 1.90 20.00 2011-06-01 06-07 06-10 30.30 3.12 32.06 125.49 查看

.

4. 新冠抗原检测概念股票有哪些

新冠抗原检测龙头股一览
1.『国内已经获批的5家新冠抗原检测企业』
以下三家已经在A股上市
诺唯赞(科创板)、华大基因(创业板)、万孚生物(创业板)
第一梯队:万孚生物; 第二梯队:华大基因
2. 『已经在国外获批可以销售的新冠抗原检测企业』
①已获欧盟认证
东方生物、明德生物、热景生物、硕世生物、安旭生物、科华生物、亚辉龙、迈克生物、博拓生物、迪安诊断、达安基因、圣湘生物、新产业
创业板:新产业、迈克生物、迪安诊断
主板:达安基因
②已获美国认证
九安医疗
3. 『新冠检测产品』
兰卫医学、华昌盛、义翘神州、贝瑞基因、明德生物、鱼跃医疗、塞力医疗、科华生物、
西陇科学
第一梯队:兰卫医学、华昌盛
第二梯队:贝瑞基因、明德生物、九安医疗、赛力医疗
第三梯队:科华生物、西陇科学
4. 『抗原检测销售渠道』
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第一梯队:益丰药房
第二梯队: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
5. 『新冠治疗药物概念』
中国医药、以岭药业、诚意药业、西陇科学、新天药业
第一梯队:中国医药
第二梯队:以岭药业、诚意药业
6. 『抗原检测试剂原料』
北化股份、义翘神州、拱东医疗、海顺新材、环球印务
第一梯队:北化股份
第二梯队:义翘神州、拱东医疗、海顺新材

5. 盘点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名单

棱镜洞察,专注于解读上市公司信息,保护中小投资者。
近些日子,随着核酸检测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的需求迅速扩增。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副主任李金明对外表示:“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已经完成了约115亿人次的核酸检测。”
目前,我国多个城市提出要15分钟核酸“采样圈”,为市民“姿局悔应采尽采”、“愿采尽采”提供方便。政策之下,核酸检测成为刚需,以核酸检测服务为代表的市场将扩大。入局企业雨后春笋般出现,2022年5月13日,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全国已有1.31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有15.3万的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技术工作,核酸检测能力已经能够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根据及相关软件的统计,广义上的涉及新冠检测业务的上市公司就有104家,核心公司大概20家。大规模筛查加上日常检测,不同研究机构给出的核酸检测市场规模约千亿,新冠检测行业迎来井喷发展期。
本期,就从全球新冠疫情的形势,新冠核酸检测产业链、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核心名单(26家)及数据分析与预判等角度进行分享。
一、全球当前疫情形势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高位流行,国内疫情多点散发,节假日期间人员流动聚集增加,疫情传播风险加大,防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针对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形势,2022 年 9 月 9 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发文称,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出现当前这种严峻疫情形势的主要原因,要归结于周边环境和变异病毒两方面。近期,我国新冠肺炎疫情此起彼伏,每日报告确诊病例数和无症状感染者人数在千例以上的严峻形势,已经持续约一个月。这是自武汉疫情以后、除上海疫情之外,我国新冠疫情形势最为严峻、复杂的。
再来看下国外,欧美多数国家已经放松了疫情防控措施,包括检测力度减弱,或者报告数减少(基数已经很大了),由人为因素造成欧美国家疫情不严重的假象。欧美国家在先前的四波新冠疫情流行中,有观点认为已相当比例的人发生了自然感染,特别是第四波奥密克戎毒株流行,造成了人群中很大比例的人感染,这种自然感染 + 疫苗免疫接种,产生的人群保护效果,比单纯疫苗接种产生的保护效果要好。类似观点在国外占据的影响力较大,导致全球疫情高位反复和复杂。
二、核酸检测产业链分析
自2020年5月武汉完成约990万人次的首次大规模核酸检测以来,作为诊断新冠肺炎的最重要判断标准,核酸普筛成为全国腊答各地应对散发疫情的重要手段。过去两年里不同毒株进化导致的多地散发疫情,进一步造就了前述115亿的庞大检测人次。
今年5月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提出,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已陆续出台核酸检测要求,并布局建设核酸采样点。据杭州发布消息,杭州全市将设立不少于10000个采样点,方便市民就近进行检测,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从4月28日开始推出,后续每48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在各地要求常态化核酸检测政策下,根据太平洋证券研报的测算,若按政策推广至全国,检测渗透率40%计算,仅核酸检测服务单月市场规模达154亿元,半年则达922亿元。这还不包括检测服务上游的试剂、耗材和庞大的原材料市场。千亿市场蛋糕诱惑下,入场的企业络绎不绝。(看了50多家有核酸检测概念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没有哪一家公司就市场规模进行描述,因为这个市场测量不容易计算,部分上市公司一家上半年营业收入就达到200多亿元,也没有权威的数据发布,所以这个922亿只能作为参考)。
根据西南证券的测算,常态化核酸带来的核酸检测相关需求超过1300亿,其中上游设备400亿元,中游试剂市场280亿元,下游负责检测的ICL(独立医学实验室)赛道680亿元。
安信证券研报曾提及,根据主流试剂厂商数据测算,胶体金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约在1-2元左右,核酸试剂盒每份平均生产成本约在3-5元迹正左右。
据东吴证券研究院估算,如果未来中国大城市(一二线城市)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涉及人口约5.05亿。若每个月常态化核酸的费用上限为1212亿元,相当于一年就会创造出1.45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上游试剂原材料和检测设备仍是罗氏、诺华、雅培、Illumina等海外巨头主导,尤其是试剂材料方面,虽然国内阵营有科创板上市的诺维赞,菲鹏生物,但规模尚不能和国际巨头相比。国内的核酸检测企业主要还是集中于中游试剂生产以及下游的检测环节。本文主要梳理的是下游的检测环节上市公司情况。
面对上述千亿市场,不少新型核酸检测企业迅速崛起。但在5月份,北京在十天内有3家核酸检测企业因在核酸检测过程中涉嫌违法犯罪,相关人员被采取刑事措施,如金准医学更是被吊销营业执照,创始人被抓获。据不完全统计,5月至7月,辽宁、青海、安徽、四川、广东、湖南、陕西、贵州、吉林、天津、内蒙古、甘肃、北京、河南等多地开展核酸机构排查。排查结果显示,超两百家核酸检测机构被要求暂停业务或进行整改。其中,部分是上市公司旗下的第三方机构,甚至还有不少地方的疾控中心、三甲医院也被排查出问题。
三、A股上市公司核酸检测清单
在筛选名单时作了以下工作:一是查阅网络媒体的相关文章;二是查阅上市公司的定期报告(主要是2021年度报告和2022年半年度报告)。在做统计中我发现,网络上部分名单的数据统计很不合理,比如某公司是新冠疫苗企业,也把它纳入核酸检测名单;部分企业提供了棉签或消毒水,也说它是核酸检测公司;有的则是把医疗器械企业也纳入核酸检测名单内;有的确实是核酸检测企业,但是体量非常低甚至没有取得订单,对于我们进行投资分析意义不大;有的则是其本身不属于检测行业,只是趁着这个市场需求,临时加入到这个市场,后续布局不可测。上述这几类分类方式我认为从投资角度来说都是“假核酸检测公司”,典型的蹭热点!投资者要注意分辨。
所以,的清单建立的基础是:一是同X顺ifind版的新冠检测名单104股;二是根据上市公司公告,剔除没有核酸检测相关描述的企业(上市公司自身都不拿出来说,应该未来也不会有多大可能在这方面进行布局);三是结合网络部分名单进行一一核实,确定该上市公司公告表示有相关业务后才纳入的名单;四是根据其业务规模和定位,剔除对我们没有参考价值的公司。综上,有了独家编制的A股上市公司核酸检测名单(26家)。
注:上述营业收入是公司全部收入,包括公司的其他业务收入。
四、数据分析与预判
从刚公布的2022中报业绩看,“核酸赛道“是一枝独秀。根据上述数据显示,26家涉及核酸检测的A股上市公司中上半年合计营收达1113亿元,净利润总额约469亿元,利润率大概有30%以上。而同期A股4800多家上市公司中,仅有不到400家公司能够达到如此水准,厉不厉害?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踩中新冠核酸检测风口的企业吸金能力凸显,引得众多企业争相布局,但现在赚的钱是否能够及时拿到,后续趋势是否持续,需要投资者仔细思考。
1、收入集中在前几家公司
在已经披露的2021年业绩中,有新冠检测业务的企业(104家)累计带来3765亿营收(有数据统计由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收入大概为1000亿元),贡献了663亿净利润(包括了其他业务板块业绩)。但这门生意目前已经是一场寡头之争,跑在前列的十家企业市场份额接近6成。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政策,让核酸检测市场迎来更大上涨空间。
从今年的中报数据来看,这26家上市公司的营业收入综合为1113亿元,净利润综合达到469亿元。前十家公司营业收入805.32亿元,占26家公司的72%,核心部位凸显。
不同于以上布局国内“核酸”检测的企业,九安医疗在核酸检测板块内一枝独秀,以232亿的营收(比上年同期增长3989.07%)及152亿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3989.07%)秒杀一众同行,九安医疗的主营业务是新冠“抗原”检测,且国外销售额占其总营收的98.48%,主要来自海外子公司iHealth在美国的抗原试剂产品热销。在 2021 年 12 月到 2022 年 3 月的美国新一轮疫情高峰时期,因为当时美国本土制造提产速度不及预期,相当长时间内检测试剂呈短缺状态。iHealth 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于 2021 年 11 月获得美国 FDA EUA 授权并开始销售。根据已经披露的美国政府采购订单情况,公司获取了第一个 5 亿人份试剂盒采购合同中 70%左右的份额,成为美国防疫工作重要的支持力量。试剂盒项目的发货数量超过之前任何一次,日发运量高峰时达到 3000万人份。iHealth 系列产品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30.52亿元,占公司总体收入的99.08%。下半年的业绩情况将会怎样?根据欧美国家的调性,还是持保守观点,我们拭目以待。
达安基因是为数不多同时涉及上游设备、中游试剂和下游检测的公司。受益于贯穿核酸检测上下游的布局,达安基因上半年堪比印钞机,其营收达到了66.76亿元,净利润则为36.08亿元,净利润率高不可攀。达安基因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 PCR 法),是最早一批进入国家药监局快速审批通道的七款产品之一。根据2022年4月的国家临检中心发布的2022年第一次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检室间质评结果报告,使用达安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实验室占比为62.9%,位列第一。根据2022年7月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接收集中隔离点样本检测机构)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结果报告》,使用达安基因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实验室占比为23.9%,仍然位列行业第一。
迪安诊断则代表了线下采样检测机构们的现状,上半年检测诊断业务的营收107.53亿元,同比增长85.68%,净利润21.84亿元。从利润率来看,线下核酸的采样检测属于相对的“苦活和累活”,同处ICL赛道的金域医学上半年营收83.12亿元,也只获得了17.83亿的净利润。2022年上半年其共完成核酸检测超1.5亿管,参与了浙江、天津、江苏、内蒙古、黑龙江、河南、上海、北京等30个省份的核酸检测重任。在报告期实现的107.5亿元营业总收入中,新冠核酸检测收入47.5亿元,占比高达44.2%。
2、应收账款高企,业绩质量有待观察。
从前期角度来看,核酸检测行业确实不错,不过随着时间发展,大部分行业生态和社会环境均会发生变化。从今年上半年财报来看,新冠核酸检测企业暴利仍在,但是业绩质量堪忧,很多企业应收账款高企,几乎相当于上半年营收总和。从数字来说,企业的营收和净利润确实都大幅增长了,但是大家的应收账款都很高,现金流吃紧,这就让业绩质量大打折扣了。因为,目前大部分新冠核酸检测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资金投入。
根据投资者对公司的询问,大部分公司均回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的账期会延长,因为近年来,我们国家社会经济整体发展减速,财政资金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投入巨大,部分地区的核酸检测费用结算大概率存在延期,表示理解也表示无奈。随着疫情持续,可能将进一步加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可能带来的坏账风险,进而导致可能出现年度业绩的下滑。
另外,随着疫情控制的精准度提升和检测价格竞争性下行,新冠检测规模和盈利性很可能已经或很快到达峰值。
3、行业利润逐步下降
疫情初期,有核酸检测能力的企业少,所以只要你有产能,就有市场,前期产品的利润也高。可随着疫情发展,国内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具备生产核酸检测产品的能力,大家相互竞争,导致销售价已经快降到了成本价区间,利润更是微乎其微。
新冠核酸检测费用的断崖式下跌也使行业利润进一步压缩。5月2日,北京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项目价格的通知》,将单样本核酸检测价格由原来的每人份24.9元降至19.7元,降幅超过20%。同时,混合检测的价格由5.9元降至3.4元,降幅达42%。8月22日,云南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显示,圣湘生物4款中标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价格最低降至3.6元/人份。而在2020年初,核酸检测最初定价是200元/人份。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而对于刚刚布局该行业还未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来说,未来之路存在诸多未知。
常态化的检测需求让不少上市公司业绩亮眼,市场的博弈始终也在同步进行着。无论对于老百姓还是承担支出的政府部门来说,检测只是由于疫情反复引发的被动需求,这个需求不大可能,大家也不希望是长期的需求,从技术角度来说,也不会支持这种长期的可能。
4、市场依在,看自己造化。
虽然在利润率水平上无法和上游相比,但ICL赛道的竞争格局却逐步在固化升级。根据机构研究显示,国内独立第三方医学检测市场已经形成了“4+X”的格局,金域医学、迪安诊断、艾迪康(港股)和达安基因四家公司合计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九安医疗的市场主要在国外)。更为关键的是,采样检测环节还没有被纳入集采。
核酸检测风口的变化,在不同阶段营造了各有差异的造富神话。任何行业的发展都要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短期的暴利在供需暂时错配的时候是合理的,但是长期必然会迎来反噬。对于核酸检测行业更是如此,一旦政策有所调整,可能整个行业都要面临方向性的转变。

6. 医药是内需中的刚需

每日主题策略讨论,东方财富网汇总八大券商观点,揭秘行业现状,观察行情走势,提前为您把脉A股。

中国银河证券:医药板块作为内需中的刚需 长期持续发展的产业逻辑较为确定

我们认为,在全球疫情反复的大背景下,医药行业比较优势有望延续,抗疫板块有望借势继续维持高景气增长,同时,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加速、消费升级等因素,医药板块作为内需中的刚需,长期持续发展的产业逻辑较为确定,“创新+消费”仍为当前投资主线。

行业进入研发创新新时代,未来成长空间广阔一方面,国家持续政策扶持以及科创板上市规则整体利好研发创新型药械公司及创新服务产业链,主板创新服务产业链相关标的有望重塑估值。另一方面,医保控费降价大环境倒逼企业创新,创新研发大势所趋。与此同时,我国药械创新水平与国际巨头仍有差距,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中泰证券:重视加强针+出海预期下的疫苗板块机会

我们继续拥抱赛道价值高、有较深护城河、商业模式被证明成功的标的,低估值可遇不可求,应拉长时间维度去衡量公司成长性,推荐标的:康泰生物、英科医疗、国际医学、爱帝宫、盈康生命、信邦制药、锦欣生殖、翔宇医疗、老百姓、羚锐制药;受益标的:金域医学、达安基因、迪安诊断、振德医疗、奥美医疗、三星医疗、益丰药房、大参林、一心堂、健之佳。【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平安证券:坚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

2018-2021年以来,行业政策方向已经明晰,我们预计未来相当一段时间仍处于行业政策密集推广的阶段,建议回避受政策压制领域,坚守政策免疫且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景气细分龙头。主线一:由创新驱动的临床需求。随着技术实力的提升以及审批环境的改善,中国无论从药品还是器械行业,均迎来自主创新的收获期,同时激活了CRO、CMO等相关外包产业链,重点推荐:恒瑞医药、凯莱英、药石 科技 、东诚药业、智飞生物、康宁杰瑞、九典制药、心脉医疗;主线二:迭代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稳定增长,我国居民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需求逐步提升,消费型医疗在我国的需求不断提升。同时,消费型医疗均为自费产品,有自主定价权,免疫控费政策。重点推荐:通策医疗、爱尔眼科、锦欣生殖。【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山西证券:有消费属性且规避医保控费政策的疫苗等细分领域景气度持续

浙商证券:看好中国高端医药制造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看好高景气赛道背后“中国优势”的持续体现。我们认为,从长期看,政策对创新产品的鼓励及对同质化产品的压制势必使得企业因自身产品竞争力差异而导致分化,能够提供经济、优质、高效产品企业价值将更为凸显,回调下建议积极布局。我们坚持“创新赋能、制造升级和降本增效”三条选股思路,看好中国高端医药制造业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2)制造升级:充分发挥中国优势,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通过新产能、新业务加速拓展打破产业转移“共识”的特色原料药企业;订单加速,行业景气背景下优势不断强化的生产外包企业;疫情机遇与集采倒逼下中国制造优势加速体现并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出口器械企业。

3)降本增效:有持续扩大规模和提升效率能力的连锁医院、ICL及药房。具体结合公司质地和估值情况,我们推荐: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药石 科技 、九洲药业、昭衍新药、泰格医药、普洛药业、健友股份、仙琚制药、普利制药、复星医药、万孚生物、凯普生物、圣湘生物、润达医疗、维亚生物、阿拉丁、泰坦 科技 等。【点击查看研报原文】

7. 核酸检测是门好生意吗上市公司净利润暴涨数十倍

做核酸检测,这些公司2020年“疯狂暴富”。

文丨BT 财经

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核酸证明成了归乡人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据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约4000万人次。若以80元/次官方指导价且不计隔7日需复测来算,光一趟春运,核酸检测市场收入就至少高达1360亿元。

拥有对千亿级别的市场增量,核酸检测跃上风口,很多人没发现,这笔生意可太赚了。

先上一组数据,直观感受下核酸检测到底有多暴利?

你没有看错,净利润呈现出数十倍甚至百倍的惊人暴增!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核酸检测概念板块中已有3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其中29家均为增长。

核酸检测试剂生厂商圣湘生物是该领域涨幅最高的公司,2020年8月才登陆科创板,被称为“抗疫第一股”。2020整年净利润就增加了25.2亿-27.7亿元,增速高达70倍!

这也让创始人戴立忠身家超过150亿元,跻身福布斯亿万富豪队列。

再看另一家核酸检测试剂龙头公司达安基因。2019年,达安基因还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全年净利润出现下滑,仅为0.92亿元,却凭借核酸检测的生意,在2020年第一个季度就实现了1.86亿元净利,2020全年净利润预计可达到20-22亿元,差不多是之前五年净利润之和的4倍多!

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企业业绩也十分亮眼。

医疗诊断机构巨头迪安诊断预计2020年盈利7.12亿-8.16亿元,同比增加105%-135%;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金域医学2020年累计检测超3000万人次,预计2020年可盈利14-15.6亿元。

有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员工向媒体表示,其公司去年5月才通过资质审核,核酸检测就已成为贡献最高的收入来源,年终奖都提前发了,今年1月份工资还会翻番。

这还没完,除了利润增速,核酸检测生意还有一项惊人的数字——毛利率。

早在2020年3月,国家就鼓励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核酸检测,和公立医院实行价格双轨制。也就是说,第三方检测机构有自主定价权。

当时,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市场价格多为200-400元/人次。但实际成本呢?据政府公开的采购信息可知,提取类试剂价格平均为10元左右,检测类试剂平均价格15元左右。

如此算来,核酸检测试剂的利润可以高达80%以上!事实上确实如此,达安基因在2020年半年度财报中披露,其核酸检测试剂盒产品的毛利率为85.39%。

相比农夫山泉60%的毛利率,果然是比卖水还赚钱!

核酸检测服务机构还需要增加人力、设备、运输等成本费用,毛利率相对低一些,但也能达到50%左右,也是相当可观。

如今,核酸检测已成为一项刚需。国家提出要求,县级医院都要具备核酸采样和检测能力,这除了带动第三方检测机构进一步增长之外,也大大激增了相关实验设备的销量。

据报道 ,圣湘生物的相关仪器PCR检测仪在2015-2019年这五年里销量不到1000台,结果2020年仅一年,这个数字就涨到了6000多台。据悉,有些仪器厂商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后年。

有意思的是,核酸检测产业还衍生了不少偏门营生。

有人干起了微商代理,在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发布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广告,每拉到一个人头就有5-10元的佣金。据媒体报道,有的微商一天能介绍100来位客户,一天收入千元左右。

不过,也有人动歪脑筋,选择出售造假的核酸检测报告。最近一则荒诞新闻,山西一复印店老板通过修改名字及身份证的方式出具了11份假核酸检查报告,赚了200元,结果被行政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风口之上,也不是谁都能飞起来啊。而且,这个风口的红利期恐怕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核酸检测不像口罩,是个有门槛的生意。

门槛倒不是做检测试剂,而是审批。据业内人士表示,致病性病原体相关检测试剂,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的第三类,也就是医疗器械中的最高审查级别,正常情况下,核酸检测试剂从研发到临床再到拿证需要3—5年,甚至更长。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国药监迅速启动了医疗器械应急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扩大供给。一些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正是抓住这个机会,早早上车,抢占了市场。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审批门槛降低,大量企业入局,市场已经出现了供给过剩的迹象。值得一提的是,核酸检测试剂并不是To C的产品,而是To B/To G,依赖于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

首先,集中采购中标者多倾向于产能强、技术高的龙头企业,对于中途转换赛道想在风口分杯羹的小企业而言,无疑是个坏消息。

据公开资料,截至12月底,药监局批准的核酸检测试剂产品多达24款。2020年4月以来,全国各省已开展16场试剂集采,而这24家只有19家企业入围。其中,达安基因全部中标,安图生物、东方基因和优思达三家企业均只中标1次。

更重要的是,集采是压缩利润空间的直接原因。

可以看到,各省市的官方指导定价都在一步步降低。以北京为例,从最早的180元降至120元,如今又下调至80元,且可以社保报销。

背后对应的就是不断下降的采购价。湖北是最先开始新冠检测试剂盒集中采购的省份,最终中标价格跟集采前相比已下调81%。1月29日,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更是明确要求,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12元/人份;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价格原则上不得高于5.8元/人份。

以首批获得核酸检测试剂盒注册证的企业之一之江生物为例,2020年一季度试剂盒的毛利率为87.96%,集采之后中标试剂的毛利率大幅下滑至50%左右,价格也从64.13元/人份跳水至15元/人份,降幅高达76.61%。

达安基因的价格更低,在浙江省最近一次集采中,其中标价格已经降至10元。圣湘生物则在2020年业绩预告中显示核酸检测试剂的最低报价仅为8.88元/人份,快要触底。

政府订单都是大订单,企业为了中标,基本上都已经将价格压到了极致。

当一个行业打起了价格战,基本上离盈利就远了。

此外,核酸检测服务端企业的负担还要更重一些。要想扩大市场规模,就需要不断扩建第三方实验室,这是个重资产的生意。第三方实验室的成本刨去试剂盒的采买,还包括检测相关的仪器、人力、防护费用等等。

PCR仪器的市场售价在5万元/台左右,好一点的要十万以上,但检测能力有限,每天连轴转可能也只是一千个样本左右。人力花费更大,核酸提取基本都是靠人工完成,不少企业为了跟上需求,临时大量高薪招聘检测人员。此外,配备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乳胶手套、样本保存管等还需要一笔费用。还有的企业搭建了自动化预约的后台,数据管理和风险监控都是隐形的花销。

这些一旦投入,都是大成本,搞不好还亏损了。所以,企业也要算笔账,不能盲目扩张产能,否则潮水退去,裸泳的就是自己了。

据悉,迪安诊断目前每日最高检测量为60万例,金域医学则不过35万例。

从金域医学的财报中可以明显看到,虽然营收和利润都加速增长,但应收账款也在不断增加,2020年上半年增长53.83%,占公司总资产的比重达到45.71%;现金回流更加缓慢,回款周期从98天延长至212天,现金流从2019年的95.81%降至69.76%,净现比从164.43%降至42.99%。

西南证券预测,华大基因的医学检测营收额将在2021年迎来60.5%的同比萎缩。其中,核酸检测试剂销量将从7500万人份萎缩至2000万人份。

更值得警惕的是那些核酸检测业绩占比过高的公司,一旦业务大幅缩水,是否还能维持现在的高估值呢?

目前,核酸检测试剂仍处于“薄利多销”的红利阶段。但随着全球范围的疫情控制、新冠疫苗接种以及检测技术进步,供需将进一步趋于理性。

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不少第三方检测机构推出了一些增值服务。比如,靠“时效性”和“高效率”拉拢生意,推出了2小时上门、2小时出结果等。

不过,这些并非长久之计。或许可以将目光投向海外。

据海关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出口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10.8亿人份,截至2021年1月29日,有547家公司的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取得了欧盟标准认证。

目前,华大基因、迈克生物、复星医药、安图医药、圣湘生物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核酸检测盒已通过美国FDA的认证。

在欧美疫情仍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具有出口资质的企业无疑多了一条赚钱的路,而且利润不菲。

据悉,我国目前单日检测能力可达1亿人次,而美国在去年9月的单日检测能力也突破了1亿人次,市场需求庞大。

相比于我国政府集采的低价而言,美国试剂盒市场价格可高达2000美元左右(约合人民币),中国生产出口价格约为40元人民币,同样称得上是暴利了!

据外媒报道,美国一女子在免费检测站做完核酸检测后,却被告知要支付2718美元(约合人民币1.8万元),其中核酸检测费210美元(约合1359元人民币),其余2508美元则为实验室服务费,价格令人咂舌。

而美国保险公司并不支付实验室服务费。对于一些在海外有实验室的企业而言,这无疑也是一笔大赚特赚的的买卖。

据媒体报道,有企业乐观估计,出口到欧美、日韩等国家的试剂盒2020年的销售额能带来其自身2019年近三分之一的净利润。

药明康德在财报中指出,随着海外客户订单的较快增长,以及公司产能利用和经营效率的不断提升,使公司整体2020年下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强劲增长,同比涨幅超过30%。达安基因也曾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核酸检测试剂的出口销售占比约为20%。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冠给核酸检测行业带来了一次爆发机会,但随着疫情逐渐趋向新常态,核酸检测不会一直是这些龙头企业最赚钱的板块。

事实上,从核酸检测所在的ICL(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行业的商业特征来看,就注定了是一门细水长流的生意。

ICL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供应链长,涉及环节众多,成本高昂。龙头会生存得比较好,因为有较为稳定的运营和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持续赚钱。但由于技术门槛较低,很难出现垄断寡头。

从市场发展来看,根据国家卫计委预测,ICL (第三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业务)行业将在未来数年保持年30%高速增长,2020年将超过250亿元,2021年将超过300亿元。

简单来说,市场是有的,钱也能赚到,但是不要指望暴利天天有,核酸检测的风口正在收紧,你确定还要上车吗?


欢迎关注【BT 财经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8. 1.求推荐一家靠谱的尿液代谢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服务公司

(1) 尿液样品采集需要马上进行萃灭:快速使组织或细胞内的酶失活,防止代谢物的变化。液氮速冻是常用的萃灭方式。尿液采集后需立即放入-80℃或液氮保存。在NMR分析中,建议用0.2um滤膜过滤除菌。GC-MS分析中,由于尿素高温分解产生的氨气可能对检测其他物质造成干扰,因此分析前应加入尿素酶除去尿素。样本量要求200µL/例。LC-MS分析对样品则要求较少,仅需要弃去沉淀冻存即可。
(2)血液样品:包括血浆和血清,血清中代谢物的含量略高于血浆,血清和血浆均可用于代谢组学研究,但是取样尽量一致,要么都用血清,要么都用血浆。
血浆样品:应使用肝素钠抗凝管(EDTA等其余抗凝剂会对质谱信号有影响)采集全血,并尽快进行血浆分离:3000 rpm室温离心10 min,待血细胞完全沉降到管底后,取上层,0.2 mL/管分装至1.5 mL离心管中。-80°C冻存,干冰寄送。样本量要求100-200µL/例。
血清样品:血液收集在离心管中37°C(或室温)静置30 min或1 h进行凝固分层;3000 rpm室温离心10 min,待血细胞完全沉降到管底后,取上清转至干净的离心管中; 再12000 rpm 4°C离心10 min,取上清分装到1.5 mL离心管中,每管0.2 mL,-80 °C冻存,干冰寄送。样本量要求100-200µL/例。
现在市面上提供代谢组学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基于LC-MS, GC-MS, NMR这三种技术展开。NMR技术的优点是样品可回收利用,但对复杂样品:例如血液样品的代谢组学分析,稍显力不从心,基于NMR的代谢组学数据库还没有大型的可参考标准物质谱图,这就使得解析谱图异常困难,遇到多物质的谱图重叠等问题很难解决。GC-MS由于需要样品衍生化,会有一部分物质丢失,并且由于精密度等原因,所测得的物质较少,并不能完整的反应该时刻的代谢轮廓特征。由于高分辨质谱的发展,配备有高分辨检测器的LC-MS例如LC-TOF-MS越来越成为了代谢组学样品分析的有利武器。并且随着MASSBANK, METLIN,HMDB等数据库的完善,使得LC-MS的数据的物质鉴定效率大大提升。不光如此,在样品的前处理中,使用LC-MS技术所需的处理步骤最为简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代谢物的流失。因此高分辨LC-MS技术已成为代谢组学中的主流手段被广泛使用。
目前国内做代谢组学的单位有很多,价格不一。如果是华北地区,可以考虑百泰派克,这家公司的价格很合理技术也挺好。
注意事项:建议尽量多的收集样本并分装冻存,100-200µL/管较为合适,且避免反复冻融。

阅读全文

与迪安诊断科创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涨停之后还能卖出吗 浏览:400
科创板北京君正 浏览:481
股指期货炒 浏览:100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上市公司一览表 浏览:638
民生证券科创板知识测评的答案 浏览:44
3家企业过会创业板 浏览:479
炒股亏了2万块想不开 浏览:560
三只松鼠能涨停几天 浏览:908
方正证券科创板开户题目 浏览:291
上市公司开董事会需要公告嘛 浏览:653
艾媒咨询是上市公司吗 浏览:844
多个股票证券户如何申购新股 浏览:401
蓝帆医疗科创板 浏览:181
大业股份一字涨停 浏览:202
上市公司发行股票比例 浏览:398
喜用神火不能炒股票吗 浏览:796
新三板申报的实质性障碍 浏览:888
拉涨停资金越大越好 浏览:882
上市公司借款会不会影响净利润 浏览:236
为什么炒股割韭菜 浏览: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