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市场 > 科惠医疗科创板招股书

科惠医疗科创板招股书

发布时间:2023-05-19 22:45:46

❶ 旷视夭折一年后:依图、云从争相IPO,谁能成为AI第一股

一场由AI企业主导的IPO竞赛正在缓缓拉开大幕,独角兽们纷纷踏出上市步伐,但行业已经喊了两三年的AI第一股仍未决出最终的答案。

“AI四小龙”中的旷视 科技 曾在去年8月打响了AI初创企业上市的第一枪,然而赴港上市计划随着国内外环境变化而终止,失去先发优势。目前,旷视尚未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传出。

而自11月以来,依图 科技 、云从 科技 、云知声和云天励飞等AI企业先后提交科创板招股书,其中云知声和依图已进入问询阶段。不过,云知声近日遭遇质疑或会拖累其上市进程,AI第一股大概率将花落依图,或将于明年1月或2月见分晓。

但上市不是终点,这些独角兽们依然会面临技术和商业化上的竞争,烧钱大战也不会停止,同时也将真正接受大众的检验,如何消化存在泡沫的估值是一大压力。

发展最为迅速、国内估值最高的AI企业商汤曾被视为将第一个上市的企业,但旷视是打响上市第一枪的AI独角兽。去年8月,在被爆出拟赴港上市计划四个月后,旷视 科技 正式提交了港交所招股书,估值40亿美元,被寄望成为AI第一股。

然而,随后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变化。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包括旷视在内的“AI四小龙”等28家中国企业和机构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限制它们从美国购买零部件。旷视的承销商高盛、摩根大通及花旗均重新评估了与其继续合作的风险,港交所上市委最初也有担忧,但最终还是选择继续推进。

按照当时计划,旷视 科技 在补交申请材料、制定去年下半年的财报后,可在今年初实现上市,但环境越发不利。受疫情影响,旷视上市筹备工作不顺,直到今年5月底也未递交补充材料,早在今年2月显示失效的招股书一直未恢复。

今年6月初,有媒体报道称旷视中止了港股上市计划,系主动放弃上市,且在港股和科创板上市中摇摆。当时,旷视回应称,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属实,并表示科创板支持和鼓励“硬 科技 ”企业上市,是中国 科技 企业发展的好机遇,旷视正在积极考虑。

不过,印奇当时表示,旷视并未终止上市计划。“我们希望上市之后股价坚挺稳定,还是会在合适的时间稳步推进上市,上市是公司业务运营和治理自信的表现,它是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

今年9月,界面新闻援引知情人士称,旷视正谋求在香港和内地科创板同步发行上市。该知情人士透露,旷视的上市计划已有实质性进展,大概率在今年底就会上市,当时旷视方面称不予置评。

旷视截止目前尚未在港交所或上交所发布新的招股书,年底上市恐已无望。搜狐 科技 近日就上市事宜问询旷视方面,对方表示,目前尚无消息可以透露。但显然,旷视已经失去了上市的先发优势,AI第一股将拱手让人。

目前,多家AI企业已提交科创板招股书,加入AI第一股争夺战,包括“AI四小龙”中的依图和云从,以及智能语音企业云知声和AI算法+芯片企业云天励飞。这四家企业获得受理的时间前后相差一个月,其中较早的云知声和依图已在12月初进入问询,但目前均未作出回复。从进展来看,AI第一股最有希望在这两家企业中诞生。

不过,近日云知声在智慧医疗和家电领域高达70%的市占率遭遇投资者质疑,其竞争对手科大讯飞也称其数据严重失实。有分析认为,云知声或会因此面临多轮问询,影响上市进展。那么,依图 科技 将有可能会抢先上市,成为AI第一股。

根据修订后的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科创板企业审核时限为自交易所受理至中国证监会注册总计不超过3个月。也就是说,若进展顺利,依图 科技 有望于明年1月或2月获批上市。

此外,还有多家AI企业准备或被爆出启动上市。国内估值最高的AI独角兽商汤 科技 此前多次传出上市计划,据稍早前《 财经 》报道,商汤在一份融资计划书提到,预计3年内A+H股两地上市,目前已在和券商接触。

此外,提供企业级人工智能PaaS平台服务的第四范式不久前也被爆出正在进行Pre-IPO轮融资,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机器人公司达闼 科技 去年9月也曾提交招股书赴美上市,但也因被列入实体名单而搁置,大概率会选择科创板,另一家机器人企业优必选在去年就已启动IPO。在早前的8月底,思必驰在宣布获得数亿元人民币Pre-IPO轮战略投资的同时,也表示将全面启动上市计划。

可以说,AI独角兽已经从此前数年的融资竞赛逐步升级到IPO竞赛。有业内人士表示,被资本裹挟的创业公司,上市之路往往并非创始人能够完全决定,毕竟背后的资本存在利益回报诉求。同时,科创板适时推出无疑为这些机构提供了退出通道,明年AI将会迎来更为密集的上市潮。

据胡润今年8月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中国有超过20家AI独角兽企业,而目前明确上市计划的不足一半,更多的AI上市新生力量处在爆发的前夜。

在无法继续依靠投资机构输血后,上市成为这些独角兽们的最后选择,但上市也意味着更大的压力和考验。

据公开信息,目前商汤共完成约40亿美元融资,是“AI四小龙”中吸金最多的一家,背后站着阿里、软银、IDG、淡马锡等机构。另外三家也都有着多家知名机构加持,其中旷视融资总额约为13.5亿美元,依图超过4亿美元,有着“AI国家队”之称的云从则从多数为政府背景的投资机构手中拿到了35亿人民币。

但是烧了这么多钱,这些企业均还未能实现自身造血,技术研究上尚未形成不可突破的壁垒,商业化落地上也尚未打开更广阔的空间。从目前已披露业绩数据的AI企业来看,营收高速增长、高亏损、高投入是AI企业普遍的现状,且虽然此前已经获得巨额资金,但未来的发展依然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

在营收方面,旷视、云从、依图等企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达数倍,但在规模方面不及商汤。《 财经 》披露的数据显示,商汤去年营收超过50亿元,而云从和依图分别才刚刚超过8亿元、7亿元,旷视去年上半年的营收则不到10亿元。

虽然营收保持快速增长,但依旧难逃亏损。前述媒体披露商汤在2017年和2018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100万和5900万元,但去年未实现盈利。旷视则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累计亏损高达96亿元,依图在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73亿元,云从、云知声同期分别也亏损近23亿元、9亿元,云天励飞在2017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合计亏损超16亿元。

即便是扣除掉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者是股权费用等非经营因素的影响,不少企业依旧亏损明显。如依图扣非后亏损依旧达到近23亿元,云从扣非后亏损也达11亿元。同时,这些企业的研发投入也保持增长,占营收比重大多超过100%,成为亏损的主要因素。

在商业布局方面,企业扎堆严重,应用领域重合的情况并不少见。如“AI四小龙”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均有布局安防和金融领域,智慧城市/园区、医疗 健康 、交通出行、商业零售等领域也是不少企业同时看中的赛道。这也与行业整体现状相同,艾媒咨询发布的有关报告显示,安防和金融是AI应用最为主要的两大场景,去年占比分别达到53.8%、15.8%,合计近70%。

不过,“AI四小龙”虽然都是以计算机视觉起步,但在发展路径上逐渐呈现出差异。商汤的打法是广撒网从而覆盖更多行业,旷视则通过开放平意图构建行业生态,而云从打造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依图基于算法+芯片融合多个技术领域。与此同时,AI企业造芯和软硬件一体化也正在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不少业内人士此前在接受采访认为,AI行业已经进入优胜劣汰的阶段。这些独角兽虽然已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商业验证,但如何挖掘更多的场景并且吃透吃深,仍然是挑战。这就需要通过提升自身的技术或服务打造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从未推动产品应用在更大规模或更大范围上落地。

但对于目前普遍亏损的AI企业来说,这依然离不开资金的支撑,而上市将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多弹药。多家企业均在招股书中提到融资渠道相对单一是自身的竞争劣势——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AI应用市场,如何获取扩大企业规模所需的资金被这些企业认为是制约自身高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随着AI企业开启上市潮,一场烧钱大战也将接踵而来。在目前四家提交科创板的AI企业中,

依图募资最高,达到75亿元,云从和云天励飞也分别达到37.5亿元和30亿元,云知声募资超9亿元。AI技术以及相关系统或平台研发是募资的主要流向,如依图有超过70%的资金将用于芯片研发以及基于视觉推理的边缘计算系统、高阶视觉智能计算平台等五个项目。

这些项目仅仅依靠这些公司目前的现金流很难支撑,而技术仍会是AI企业未来投入的重点,这恐也将继续成为企业盈利的阻碍。实际上,目前AI行业更多的技术表现在优化层面而非颠覆,多数企业的技术实力还相对浅层,想要维持竞争优势,就需要不断优化或发展高阶技术,这势必意味着更大强度的投入。

❷ 东软医疗港股上市能过吗

应该可以的。
11月24日,贝多财经了解到,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软医疗”)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已经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这意味着,东软医科通过境外发行股份,并将在港交所上市。 目前,东软医疗暂未通过港交所聆讯。信息显示,东软医疗于2021年5月31日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至今已有接近6个月的时间。按照进度,东软医疗或将在近期举行聆讯。
拓展资料
1、此前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为全球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提供商,为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医疗服务提供商开发、制造和分销各种先进的技术化影像、治疗和诊断产品。 据了解,东软医疗的背后为东软集团(600718.SH)。本次赴港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东软集团持股29.94%,威志环球持股26.52%,东软控股持股15.51%,大连康睿道持股8.92%,员工持股平台天津麦旺持股5.00%。
2、其中,东软医疗董事长刘积仁通过大连康睿道实际控制东软控股40.47%的股份。同时,东软控股也是东软集团的最大股东,持有后者12.97%的股份。这代表着,刘积仁为该公司的最终实际控制人。
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19年的已安装系统总数和总收入计,东软医疗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制造商。按2019年的销量计,东软医疗亦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出口商。
4、而此前东软医疗在科创板递交的招股书则显示,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称,截至2019年底,东软医疗在中国市场的CT设备保有量为2573台,占中国市场保有量的10.4%,位列国产品牌第一,仅次于GE、西门子、飞利浦三大跨国公司。
5、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12亿元、19.08亿元和24.59亿元,均保持增长态势;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8204.0万元和9275.8万元,其中2019年、2020年均低于2018年。
6、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05亿元。相比之下,2019年同期为7.76亿元,而截至2018年12月31日则为11.57亿元,逐年减少。 2018年、2019年和2020年,东软医疗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70亿元、1.81亿元和2.22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1%、9.47%和9.02%;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3.35亿元、3.33亿元和3.61亿元,约为同期研发费用的两倍。
7、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的全球研发团队聘用了865名研发专业人员。根据招股书,其研发团队成员在医学影像器械设计及制造以及软件工程、AI、云计算和其他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广博。
8、据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的专利申请量高达283件,最早专利申请是2002年,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48.49%。其中,非外观专利1241件,占比96.73%,包含发明专利1150件,实用新型91件。
9、在技术领域布局方面,东软医疗的专利专注在探测器、CT扫描、图像重建、医疗设备、扫描床等技术领域。从研发团队情况来看,东软医疗有839个发明人,其中发明数量最多的发明人为楼珊珊。
10、值得一提的是,东软医疗曾有多条专利转让信息。据了解,核心专利的转出可能会导致原有业务的业绩下降。不过,智慧芽数据显示,东软医疗共有205条专利转让记录,多数为其关联公司,部分和飞利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有关。


❸ 科创板迎来AI芯片龙头股“拓荒者”寒武纪抢跑千亿蓝海市场

7月20日,AI芯片明星企业寒武纪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价64.39元/股。至此,创立4年、68天过会的“AI芯片独角兽”与投资者们在二级市场初次会面,A股市场迎来了AI芯片龙头股。

寒武纪早已声名在外:处在人工智能这一“风口”,却甚少在公众面前主动展示自己,被视作低调的“实干家”,但由于产品过硬,行业地位颇高,谈及AI芯片必然要提及寒武纪,正如其名字是地质纪元上的开创意味,寒武纪是国内AI芯片的拓荒者。

于资本市场而言,寒武纪上市意味着科创板注册制对于“优秀企业”的评判标准走向多元化,意味着创新物种开始在国内资本市场生根发芽。于寒武纪而言,上市不是目的,而是走向公众的手段,有益于远大目标的实现,从而吸引更多人才的加盟——毫无疑问,创新型企业走向星辰大海最重要的资本之一就是人才。

“我们有远大的志向,但长跑才刚刚开始。”三年营收50倍增长,手握40亿元现金,处于“新基建”机会窗口,正如其创始人陈天石所言,寒武纪站在远大征程的起点,而未来是一片蓝海。

投资者等来科创板AI芯片龙头股

2016年3月,陈天石创办寒武纪,2020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受理寒武纪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四年时间,硬 科技 明星企业通过注册制走向公众投资者。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寒武纪底蕴深厚,技术与产品性能高居全球领先水平。券商研报介绍,寒武纪是目前国际上少数几家全面系统掌握了智能芯片及其基础系统软件研发和产品化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公司凭借领先的核心技术,较早实现了多项技术的产品化,专门设计的通用型智能芯片架构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寒武纪正处于快速发展期。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其营业收入分别为784.33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2018年度和2019年度较前年增幅分别为1392.05%及279.35%,将2019年的营收与2017年作对比,寒武纪在3年间实现了55.6倍的营收增长。

招股书显示,寒武纪此次公开发行4010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10.02%,规模并不大。寒武纪募资了25.8亿元,主要来自保荐机构跟投子公司和其他战略投资者,后者包括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美的控股有限公司和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均为与寒武纪具有战略合作关系或长期合作愿景的大型企业及其下属企业。

相较于中芯国际等 历史 较长的芯片企业,寒武纪的成功上市开创了硬 科技 独角兽企业在注册制下成功上市的先河,搅动了一池春水。

长期以来,A股市场有着严格且固定的审核标准,这使得一些独具创新型的 科技 企业无法登陆A股市场,转求纳斯达克等更加“宽容”的市场环境。而一些A股上市公司,尽管上市时盈利能力达标,但不乏上市后业绩“变脸”,且后续发展乏力的例证,这并非投资者愿意看到的场景。

璞玉并不以当下的盈利能力作为唯一标准,如何留住可能伟大的企业?设立科创板实行注册制成为众望所归的转折点。寒武纪虽然尚未盈利,但其主要产品性能在与国内外主要竞争对手ARM、英伟达、英特尔以及华为海思的对比中不分上下,部分指标甚至领先对手,展示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

长跑型选手“放长线钓大鱼”

寒武纪本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新一代云端训练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云端推理芯片及系统项目、新一代边缘端人工智能芯片及系统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自成立以来,寒武纪快速实现了技术的产业化输出,先后推出了用于终端场景的寒武纪1A、寒武纪1H、寒武纪1M系列芯片、基于思元100和思元270芯片的云端智能加速卡系列产品以及基于思元220芯片的边缘智能加速卡。

2017年寒武纪将1A处理器IP授权华为海思使用,搭载在华为Mate10手机上,是全球首款AI手机芯片。思元系列产品也已应用于浪潮、联想等多家服务器厂商的产品中,思元270芯片获得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 科技 成果奖。截至2020年2月29日,寒武纪已获授权的境内外专利有65项,PCT专利申请120项。

在人工智能芯片设计初创企业中,寒武纪是少数已实现产品成功流片且规模化应用的公司之一,这亦是其大手笔投入研发的成果。招股书显示,寒武纪2017至2019年研发支出分别为0.3亿元、2.4亿元、5.43亿元,研发投入营收占比连续3年超过了100%,处于行业的较高水平。目前,寒武纪共有研发人员680名,占总员工的79.25%,硕士及以上的人员占比超过60%。

对于芯片企业而言,如寒武纪一般巨额的研发投入并不罕见——不论是设计还是流片,芯片企业都需要大量资金,“烧钱”是芯片企业的共同属性。按照普遍的流程,芯片研发不仅耗资巨大,耗时也较长,研究成品还需“Design in”,得到客户的响应与支持,磨合后方可进入大规模出货的营收创造阶段。

硬 科技 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首先体现在回收研发成本的周期上,不过更需要看到得是,芯片企业一旦研发成功,护城河便是难以轻易被超越的,因此回报也将如研发投入一样,是巨量且长期的。

研发投入换取的“效率”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陈天石曾表示:“芯片这个赛道,比的就是出产品的速度,以及产品好不好用。”寒武纪进入赛道比较早,幸运地占了先机,产品又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在研发效率上已经经过市场的验证,成立四年,寒武纪每年都会推出和迭代新产品,相较于其他国外芯片设计公司与A股上市芯片设计公司以平均约每1-3年的迭代周期,寒武纪的研发能力表现突出。而相较于科创板企业的平均毛利率53.49%,寒武纪的综合毛利率也高过平均值。

不过,通往伟大芯片公司的赛程很长,更加需要长跑型选手,投资者也需要建立“放长线钓大鱼”的投资心态。寒武纪在招股书中坦言亏损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这也是芯片企业的正常生长进程,尤其AI芯片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引擎,也是技术要求和附加值最高的环节,为了在以后“钓到更大的鱼”,寒武纪必须持续研发、快速迭代,而耐心的投资者将享受到最大的利益。

AI芯片领跑者“横着长”的生态路径

当部分初创企业靠着一颗芯片艰难维生时,寒武纪已经做出了一把芯片,这是“领跑者”的优势积累。

寒武纪的业务大致分为四部分:智能计算集群、AI推理芯片、IP授权、AI训练芯片。其中前三部分业务在2019年分别产生2.96亿元、7888万元和6877万元收入,毛利率分别为58.23%、78.23%、99.77%。第四部分业务AI训练芯片是技术的制高点,产品于2020年推出,预计2021年产生收入。

与华为的合作是寒武纪声名鹊起的因素之一,这证实了寒武纪的产品可靠性,而华为选择自研道路,也同时证明了AI芯片这一赛道的重要性。

研报显示,2020年仅智能手机、AR/ VR、无人机等在内的消费电子市场AI智能芯片需求量预计就达到26.11亿美元,而智能驾驶有望带来更广阔的市场需求。IDC预测,云端推理和训练对应的智能芯片市场,预计将从2017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2年的1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9.22%。ABI Research预计,边缘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6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7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3.93%。

对于寒武纪而言,与华为的友好竞争有益于长期发展。目前,寒武纪已不存在向单个客户销售比例超过公司销售总额50%的情况。而从寒武纪的收入结构变化可见,其2017-2018年99%的收入来自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2019年新增云端智能芯片及加速卡、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收入,业务走向多元化。

寒武纪定位于中立、独立的芯片企业,走的是生态型发展路线,而今,经过四年发展,寒武纪“云边端”三条产品线已经完备,接下来仍将不断迭代升级,未来,如英伟达等企业一样,寒武纪将构建出独有的生态,并延伸至交通、教育、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

“云边端一体的作用就是让开发者省力省心,让我们自己也省力省心。云边端一体意味着,部署在不同场景的芯片在硬件层具有统一的指令集和架构,在软件层具备统一的应用开发环境。这能减少公司和开发者研发不同种类芯片时的成本,是我们生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天石介绍寒武纪的业务架构时表示。

人工智能时代,新的巨头正在成长,毋庸置疑,寒武纪是种子选手。超过40亿元现金储备以及25亿元募集资金加持,寒武纪无疑是AI计算芯片初创企业中资金实力较雄厚之一,这是其巩固优势的基础。面对征途,寒武纪手握成熟且性能领先的产品,以及生态的雏形,蓝海就在前方,只待乘风破浪。 文/慧瑾

每日经济新闻

❹ 进军科创板融资120亿,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崛起

(文/陈辰 编辑/尹哲)众所周知,芯片制造主要简单分为设计、制造和封装三大环节。其中,芯片制造是国内半导体被“卡脖子”最重要的环节。

近年来,随着产业发展及国际形势变化,中芯国际一度成为“全村的希望”。因此,在一路“绿灯”下,中芯国际顺利登上科创板,成为国内晶圆代工第一股。

如今,继中芯国际之后,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晶合集成”)也拟进军科创板,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5月11日,晶合集成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书(申报稿)已获上交所科创板受理,并于6月6日变更为“已问询”状态。

招股书显示,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5.02亿股,募集资金120亿元,预计全部投入位于合肥的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项目。

根据规划, 募投项目将建设一条产能为4万片/月的晶圆代工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整合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芯片(CIS)。

图源:晶合集成招股书,下同

自12英寸晶圆制造一厂投产以来,晶合集成主要从事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液晶面板领域,其中包括电脑、电视和智能手机等产品。

与此同时,随着产能持续抬升以及工艺不断精进,晶合集成的营业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而在这背后, 晶合集成的经营发展也存在系列风险,其中包括产品结构较单一、客户集中度极高、盈利能力不足,以及扩产项目能否达成预期业绩等

因此,尽管自带“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企业”光环,但晶合集成未来数年发展走势如何,仍是一个尚难定论的未知数。而要实现多元化及技术突破,其还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诞生与发迹“错配”

近十年来,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异军突起,加剧了“有屏无芯”的矛盾。同时,电子信息企业快速集聚,更激起地方政府打造“IC之都”的雄心。

“大约在2013年左右,家电、平板显示已经作为合肥的支柱产业,但在寻求转型升级时都遇到了同一个问题——缺‘芯’。”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陈军宁教授曾表示。

为了解决缺芯问题,合肥市邀请了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十几名专家一起参与讨论和论证,最终制定了合肥市第一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

基于此,2015年,合肥建投与台湾力晶集团合作建设安徽省首家12英寸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

据部分媒体报道, 这一项目旨在解决京东方的面板驱动芯片供应问题。

晶合集成合肥12英寸晶圆代工厂

根据总体规划,晶合集成将在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内,建置四座12寸晶圆厂。其中一期投资128亿元,制程工艺为150nm、110nm以及90nm。

至于力晶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是其当时遭遇了产能过剩危机重创,便致力于从动态存储芯片(DRAM)厂商转型为芯片代工企业。

2017年10月,晶合集成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DDIC)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安徽省第一座12寸晶圆代工厂,也是安徽省首个超百亿级集成电路项目。

随后,晶合集成的产能实现迅速爬升。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下称“报告期内”), 公司产能分别为7.5万片/年、18.2万片/年和26.6万片/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8.59%。

与此同时,其产品也迅速占领市场。据央视报道称,2020年占全球出货量20%的手机、14%的电视机和7%的笔记本电脑,采用的都是晶合集成的驱动芯片产品。

对于近五年实现快速发展的原因,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曾总结为,首先是“选对合作伙伴很重要”,以及公司对市场趋势判断正确、不间断的投资和新冠疫情带来的“红利”。

但稍显“遗憾”的是,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向境外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2.15亿元、4.68亿元和12.63亿元,占当期总营收比例为98.59%、87.69%、83.51%。

其中,鉴于公司的台湾“背景”及相关资源,晶合集成的境外客户中中国台湾地区客户占比颇高。

这也就是说,京东方并没有大量采购晶合集成的面板驱动芯片。业内数据统计,我国驱动芯片仍以进口为主。2019年,京东方驱动芯片采购额为60亿元,国产化率还不到5%,可见配套差距之大。

此外,晶合集成依赖境外市场同时,还存在客户集中度极高的问题。

报告期内, 其源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均约九成。其中,2019年和2020年,公司过半总营收来自第一大客户。 这显然对公司的议价能力和稳定经营不利。

国资台资加持主控

诚然,如蔡国智所言,晶合集成的快速成长的确得益于“不间断的投资”。

2015年5月12日,合肥市国资委发文同意合肥建投组建全资子公司晶合有限(晶合集成前身),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

成立之初,晶合有限仅有合肥建投一个股东。随后,在国内半导体产业以及合肥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发展情况下,公司决定大搞建设。

2018年10月,晶合有限增资,合肥芯屏、力晶 科技 入股。具体股比上,合肥建投持股32.71%,合肥芯屏持股26.01%,力晶 科技 持股41.28%。

后来经过数次减资、增资,晶合有限于2020年11月正式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即晶合集成。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 合肥建投直接持有发行人31.14%股份,并通过合肥芯屏控制晶合集成21.85%股份,合计占有52.99%股份。而力晶 科技 的持股比例降至27.44%。

值得一提,合肥市国资委持有合肥建投100%的股权,因而为晶合集成的实际控制人。

那么,多次出现且持股一度占优的力晶 科技 是什么来头?

资料显示,力晶 科技 是一家1994年注册在中国台湾的公司。经过业务重组,其于2019年将其晶圆代工业务转让至力积电,并持有力积电26.82%的股权,成为控股型公司。

得益于力晶 科技 的较强势“助攻”,力积电的晶圆代工业务迅速实现位居世界前列。

调研机构预估,力积电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2.89亿美元左右,位列全球十大芯片代工第7名,领先另一家台湾半导体企业——世界先进一个名次。

而除了力晶 科技 和合肥市国资委之外,晶合集成还曾于2020年9月引入中安智芯等12家外部投资者。

其中, 美的集团旗下的美的创新持有晶合集成5.85%股权。而持股0.12%的中金公司则是晶合集成此次IPO的保荐机构。

不过,证监会及沪深交易所今年初发布公告显示,申报前12个月内产生的新股东将被认定为突击入股,且上述新增股东应当承诺所持新增股份自取得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

鉴于晶合集成的申报稿是于2021年5月11日被上交所受理,美的创新、海通创新等12家股东均属于突击入股 ,才搭上了晶合集成奔赴上市的列车。

对此,晶合集成解释称,股东入股是正常的商业行为,是对公司前景的长期看好。

“上述公司/企业已承诺取得晶合集成股份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或者委托他人管理在本次发行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晶合集成股份,也不由晶合集成回购在本次发行上市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晶合集成股份。”

经营业绩持续增长

背靠有半导体技术基因的力晶 科技 ,以及资金雄厚且自带官方背书的合肥建投,晶合集成近年来在营收方面有较明显增长。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8亿、5.34亿和15.12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3.55%。

其中,2020年,疫情刺激全球宅经济、远距经济等需求大举攀升,而半导体作为 科技 产品的基础元件也自然受惠。因此,晶合集成的业绩同比大增达183.1%。

美国调研咨询机构Frost&Sullivan的统计显示, 按照2020年的销售额排名,晶合集成已成为中国大陆收入第三大的晶圆代工企业,仅次于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

值得注意,这一排名不包含在大陆设厂的外资控股企业,也不包含IDM半导体企业。

不过,相比业内可比公司的经营状况,晶合集成仍有不小差距。比如,2020年,中芯国际营收274.71亿元,华虹半导体营收62.72亿元,分别是晶合集成的18倍及4倍以上。

另一方面,晶合集成已经搭建了150nm至55nm制程的研发平台,涵盖DDIC(面板驱动)、CIS(图像传感器)、MCU(微控制)、PMIC(电源管理)、E-Tag(电子标签)、Mini LED及其他逻辑芯片等领域。

但公司的市场拓展及经营高度依赖DDIC晶圆代工服务,因而主营业务极为单一。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DDIC晶圆代工服务收入,分别为2.18亿元、5.33亿元、14.8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99.96%、99.99%、98.15%。

然而,正因如此,晶合集成预计,如果未来CIS和MCU等产品量产以及更先进制程落地,企业的收入和产能还有机会迎来新一波增长。

目前,晶合集成在12英寸晶圆代工量产方面已积累了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工艺主要为150nm、110nm和90nm制程节点。

其中,90nm制程是业内DDIC类产品最为主流的制程之一,而提供90nm制程的DDIC产品服务也逐渐成为晶合集成的主营业务。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90nm制程类产品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达652.15%,占营收比重从2018年6.52%逐年升至2020年的53.09%。 这一定程度上体现其收入结构正在优化。

此外,晶合集成正在进行55nm制程节点的12英寸晶圆代工平台研发,预计之后会在55nm制程产品研究中投入15.6亿元人民币,以推进先进制程的收入转化。

另据招股书透露,2021年,90nmCIS产品及110nmMCU产品将实现量产;55nm的触控与显示驱动整合芯片平台已与客户合作,计划在2021年10月量产。而55nm逻辑芯片平台预计于2021年12月开发完成,并导入客户流片。

基于此,晶合集成的企业版图未来确有望进一步扩充,而营业收入也势必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盈利毛利“满盘皆负”

虽然持续增收,但作为半导体行业新晋企业,晶合集成要实现盈利并不容易。由于设备采购投入过大,以及每年产生大量折旧费用等因素,晶合集成近年来净利润一直在亏损。

报告期内, 晶合集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91亿元、- 12.43亿元和-12.58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4亿元、-13.48亿元和-12.33亿元,三年扣非净利润合计为-38.35亿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公司经审计的未分配利润达-43.69亿元。

对此,在招股书中,晶合集成也做出“尚未盈利及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及持续亏损的风险”提示,并称“预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短期内无法进行现金分红,对投资者的投资收益造成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为满足产能扩充需求,晶合集成持续追加生产设备等资本性投入,折旧、 摊销等固定成本规模较高。这使得其在产销规模尚有限的情况下产品毛利率较低。

报告期各期, 晶合集成的产品综合毛利分别为-6.02亿元、-5.37亿元及-1.29亿元,综合毛利率则分别为-276.55%、-100.55%与-8.57%。

与行业可比公司相比,晶合集成的毛利率差距巨大,而且远低于可比公司毛利率的平均值。

值得一提,同期台积电的毛利率遥遥领先。而在大陆的半导体代工企业中,中芯国际及华润微的毛利率均低于平均值,仅有华虹半导体于2018年和2019年略高于平均值。

不过,随着产销规模逐步增长且规模效应使得单位成本快速下降,晶合集成的毛利率与可比公司均值的差距正在快速缩短。2020年,其综合毛利率已大幅改善至-8.57%。

与此同时,晶合集成各制程产品的毛利率也在持续改善。

招股书显示,2020年,公司150nm制程产品毛利已实现扭负为正,而110nm及150nm制程产品毛利率,相对优于90nm制程产品的毛利率。其主要原因为90nm制程产品工艺流程较为复杂,固定成本分摊比例较高。

晶合集成似乎对未来盈利很有信心,在招股书中称“主营业务毛利率虽然连年为负,但呈现快速改善趋势... 未来规模效应的增强有望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改善。”

其实早在去年底,晶合集成就定下四大战略目标:即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月产能达到10万片、科创板上市、三厂启动以及企业盈利。 不难看出其对实现盈利的重视。

但是,参考近三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并未看出晶合集成的亏损有明显好转趋势。更有行业人士称,“由于每年设备折旧费用可能吃掉大部分利润,收回成本可能要历时数年。”

技术研发依赖“友商”

毋庸置疑,晶圆代工行业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除需大量资本运作外,对研发能力要求也极高。可以说,研发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般来说,半导体企业的研发能力,主要通过研发费用投入占总收入比例、研发人员占总人员比例、科研成果转化率等评判。

首先,在研发费用投入方面。近年来,尽管一直“入不敷出”,但晶合集成的研发投入总额依然保持着较快上涨。

报告期内, 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1亿元、1.70亿元及2.45亿元。 然而,鉴于营业额的更快速增长,其 研发投入占比则出现持续下滑,分别为60.28%、31.87%及16.18%

不过,目前晶合集成的研发费用率仍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收入规模较可比公司相对较低,但研发投入维持在较高强度。

其次,在研发人员投入方面。 报告期各期末, 晶合集成研发人员数量持续增长,分别为119人、207人和280人, 占员工总数比例分别为9.47%、15.16%和16.81%。

相比之下,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研发人员分别为2335人、未知、697人,占总人员比例分别为13.5%、未知、7.7%。

由此可见,晶合集成的研发人员占比超过已知的中芯国际和华润微,但在研发人员总数量上仍逊色不少。

另招股书显示,晶合集成现有5名核心技术人员,分别为蔡辉嘉(总经理)、詹奕鹏(副总经理)、 邱显寰(副总经理)、张伟墐(N1 厂厂长)、李庆民(协理兼技术开发二处处长)。

然而,根据背景信息介绍, 5名核心技术人员全部为台湾籍人士,而且除了詹奕鹏外,其余4人均曾任职于力晶 科技 。 这说明晶合集成的核心技术研发极为依赖力晶 科技 。

另外,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晶合集成及其子公司拥有境内专利共计54项,境外专利共计44项, 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共71项 。

在行业可比公司方面,中芯国际仅2020年内便新增申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布图设计权总计991项,新增获得数1284项;累计申请数17973项,获得数12141项;

华虹半导体2020年申请专利576项,累计获得中美发明授权专利超过3600项;

华润微2020年已获授权并维持有效的专利共计1711项,其中境内专利1492项、境外专利219项。

可以看出, 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华润微拥有的专利均超过了1000项,大幅领先于不足百项的晶合集成。

当然,对成立较短的半导体企业来说,这是必然会遭遇的问题之一。但要加强技术专利的积累及实现追赶,晶合集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募资百亿转型多元化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数字化持续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人工智能、消费及工业电子、移动通信、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领域的快速成长,带动了全球集成电路和晶圆代工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为抓住产业发展契机及进一步争取行业有力地位,晶合集成自2020开始便积极谋划在科创板上市,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而这一时程较原计划提早了一年。

具体而言,本次科创板IPO, 晶合集成拟公开发行不超过约5.02亿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5%,同时计划募集资金120亿元。据此,公司估值为480亿元。

截至6月11日,科创板受理企业总数已达575家,其中仅9家公司拟募资超过100亿元。也就是说,晶合集成的募资规模已进入科创板受理企业前十。

在用途方面,公司的募集资金将全部投入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项目。该 项目总投资约为165亿元,其中建设投资为155亿元,流动资金为10亿元。

如果募集资金不足以满足全部投资,晶合集成计划通过银行融资等方式获取补足资金缺口。

根据规划,二厂项目将建设一条产能为4万片/月的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其中,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PMIC)、显示驱动整合芯片(DDIC)、CMOS图像传感芯片(CIS)等,主要面向物联网、 汽车 电子、5G等创新应用领域。

在图像传感器技术方面,晶合集成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90nm图像传感器技术的开发,未来将进一步将图像传感器技术推进至55nm,并于二厂导入量产;

在电源管理芯片技术方面,晶合集成计划在现有90nm技术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开发BCD工艺平台,辅以IP验证、模型验证、模拟仿真等构建90nm电源管理芯片平台,并于二厂导入量产;

在显示面板驱动芯片方面,晶合集成已在现有的90nm触控与显示驱动芯片平台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工艺制程能力,将技术节点推进至55nm。

招股书显示,12英寸晶圆制造二厂的项目进度为:2021年3月,洁净室开始装设;8月,土建及机电安装完成及工艺设备开始搬入;12月,达到3万片/月的产能。

此外,2022年3月,即项目启动建设一周年,达到3万片/月的满载产能。同年, 晶合集成还将装设一条40nmOLED显示驱动芯片微生产线。

未来,随着项目逐步推进建设及产能落地,晶合集成将继续坚持当前的战略规划:

依托合肥平板显示、 汽车 电子、家用电器等产业优势,结合不同产业发展趋势及产品需求,形成显示驱动、图像传感、微控制器、电源管理(“显 像 微 电”)四大特色工艺的产品线。

结语

依托台湾技术团队及合肥的国有资本等,晶合集成成立仅五年就成为了全球重要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厂商,并且剑指显示器驱动芯片代工市占率第一桂冠。

这样的成就对国内半导体企业来说,实属难能可贵。但长年押宝在“一根稻草”上,晶合集成的经营发展无疑潜在较多重大风险。同时,行业的激烈竞争及国际形势变化等外部压力也越来越大。

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2020年上任,曾在宏碁股份、力晶 科技 和力积电等公司任职。

对此,晶合集成近年来正致力于推动企业转型,并制定了详细的三年发展计划。2020年7月,晶合集成董事长蔡国智接受问芯Voice采访时,曾透露了公司的具体战略规划:

2021年:目标是营收要倍增至30亿,公司必须开始获利赚钱,同时要完成N2建厂、产品多元化以及科创板IPO上市;

2022年:目标是N2厂正式进入量产阶段,公司营收突破50亿元大关,并维持稳定获利;

2023年:目标是单月产能要达到7.5万片,公司营收达70亿,并且开始规划N3和N4厂房的建设。

但在清晰的目标背后,晶合集成不可避免的面临一系列挑战。

比如现阶段半导体代工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晶合集成要如何扭转劣势或突围?在现有企业规模及相关储备下,其多元化战略是否还能顺利推进并攻下市场?

此外,由于客户主要在境外,公司要如何真正提高关键国产芯片的自给率?

基于此,即便科创板上市成功,晶合集成还需要克服诸多问题及困难,其中包括改善盈利、升级工艺、募集资本、招揽人才、推进多元化及应对行业竞争等等。

至于本次募资的12英寸晶圆代工项目是否能达到预期业绩,以及相关战略未来是否能卓有成效落地,从而改善当前的系列问题,促使晶合集成进一步壮大乃至真正崛起,且拭目以待!

❺ 最后一只AI独角兽,终于要IPO了

久违的AI独角兽终于可以上市了。

投资界获悉,4月6日晚间,证监会已同意云从 科技 科创板注册申请。这意味着云从 科技 离IPO又近了一步。此前,云从 科技 曾在2020年12月递交招股书,但中间过程一波三折,直到2021年7月才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正如云从的投资人感叹,这个过程很揪心。

云从 科技 的历程,是一位80后博士创业的故事。1981年,周曦出生于四川内江市,先后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取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2011年,周曦放弃留美,选择回国——到重庆研究AI。云从 科技 正是脱胎于周曦参与的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研究院项目,2015年正式应运而生。

成立时间最晚,云从 科技 是“AI四小龙”最后一只独角兽 ,一路走来融资至少11轮,曾经蔚然壮观。此后,中国AI赛道开始沉寂。经历了大浪淘沙之后,商汤终于成功上市,旷视上会也获得通过,而依图选择终止IPO。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这群中国最耀眼的AI独角兽悄然间走向了不一样的命运。

中科大学霸创业

7年,做出估值300亿

云从 科技 的故事,起源于 中科院的一间实验室

1981年出生于四川内江市的 周曦 ,自小成绩优异被称为“神童”,18岁那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于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在这座被誉为“科学家摇篮”的高等学府,周曦开始崭露头角,曾凭借声纹识别研究获得NIST评测世界冠军。

在中科大完成了本硕连读之后,周曦继续着求学之旅,在2006年来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下称“UIUC”),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周曦的博士生导师正是“计算机视觉之父”黄煦涛教授,而后者当年仅在全球招收三位学生。

读博期间,周曦将研究方向由语音识别转向了图像识别。这一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周曦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曾回忆过,“实验结果基本上都会很坏,因为程序、推导可能写错,假设也可能出错。在这么长的链条上,很多时候我们还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但很快周曦就找到了突破口,在UIUC搭建了Cluster服务器阵列,将语音识别与图像识别领域交叉实践,获得的成果显著。此后,周曦带领团队代表UIUC接连参加了多项国际比赛,先后战胜了MIT、东京大学、IBM、Sony等著名研究机构,拿到六次世界智能识别大赛冠军,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被引用上千次。

博士毕业之后,周曦收到了多份高薪工作的邀请。时值2011年,中国科学院计划在西南地区筹建研究院,筹备人袁家虎(现任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院长)三次赴美与黄煦涛教授及周曦见面,希望能够为国内引进全球顶尖的 科技 人才。袁家虎院长的诚意和表态,让周曦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 回国工作

因此,在留美5年之后,周曦放弃了优渥生活和事业,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创办了中国科学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多媒体中心,从事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包括图像识别与人脸识别技术等。

2015年,周曦再次做出了一项重大抉择,决定带领团队投身创业。谈及创业初衷,他曾表示,前沿尖端技术的创业,如果研究人员不能亲力亲为,成功的机会等于零, “亲力亲为,或许也只有很小的几率成功,即便如此,我也愿意一搏。”

于是,云从 科技 在这一年3月正式成立,并先将目光瞄向了银行。当时,为了拿下一家银行的身份核验项目,云从 科技 的团队憋了好多天,写了十几页的方案。结果,银行却表示从来没见过这么短的方案,最少都是300页起。

最终为了这个订单,周曦带着团队用2年时间提交了48种方案,直到内部测试准确率达到99.8%,客户才签下合同。“这件事让我意识到,要想把技术落地,就要扎根行业,与行业共同成长。”周曦曾回忆道。

时至今日,云从 科技 实现了从智能感知到认知、决策的核心技术闭环。公司自主研发的跨镜追踪、3D结构光人脸识别、双层异构深度神经网络和对抗性神经网络技术等AI技术均处于业界领先水平。在业务布局方面,云从 科技 也已在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四大领域已逐步实现成熟落地应用。

当然, 持续亏损仍是云从 科技 无法忽视的问题 。招股书显示,其2018年至2020年的营收分别为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净亏损则分别为2亿元、17.63亿元、7.2亿元,尚未实现盈利。

根据招股书,云从 科技 的估值大约在 300亿-400亿 ,但具体还是要看发行情况。回顾创业,周曦曾经感慨,“我知道很难,但没想到这么难。” 好在他坚持了下来,云从 科技 如今距离登陆科创板也只剩下时间问题。周曦,即将斩获属于自己的第一个IPO。

融资11轮,VC/PE队伍庞大

IPO一波三折

在“AI四小龙”中,云从 科技 的融资历程并没有见到太多一线美元基金的身影。

人工智能元年2015年,刚成立的云从 科技 天使轮融资6000万元,投资方为人工智能公司佳都 科技 、杰翱资本,同年年底,云从A轮融资近2亿元。用投资人的话来说, 当时市场不是特别明朗,但云从估值已经很高了。

随后,AI在国内大爆发。2017年,云从 科技 B轮获得5亿元融资。此时我们能看到诸多国资背景的机构,如元禾原点、广州基金、越秀产业基金等。背靠产业集团小米的顺为资本也来了,还有星河集团与工程院院士发起设立的基金星河·领创天下,以及人民币基金普华资本、兴旺投资等,同时还出现了老股东杰翱资本、佳都 科技 的身影。

2018年的另一个标志性节点,云从 科技 B+轮融资超10亿元, 融资规模和B轮相比扩大了一倍 ,粤科金融、中国国新控股、广州基金、联升资本、渤海产业基金、张江星河、前海德升、越秀金控等近10家机构集体赶来。2019年,云从 科技 也获得了新鼎资本、金泉投资、众安资本、善金资本等机构的支持。

2020年更不用说。2020年5月,云从 科技 C轮融资18亿元,投资方包含中网投、上海国盛集团、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工商银行、海尔金控、信中利、工银亚投、高捷资本等等知名机构。彼时有报道称,云从 科技 有望在2020年底上市。

但后续云从上市之路经历了一波三折。云从C轮融资完成后,很快被纳入了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一位投资人提到,当时担心可能对后期业务拓展有影响,所幸这并未耽误上市进程。2020年8月,云从 科技 在广东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同年12月递交招股书,但很快又被美国列入制裁名单。

更戏剧性的是,经历问询后,2021年3月底,云从 科技 因财务资料过期,上市申请被中止审核。 “这是最痛苦的时候” ,北京一位投资人描述。随后在2021年6月,云从 科技 更新了财务资料,上交所恢复上市审核进程。2021年7月,云从 科技 顺利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多了一道曙光。

此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等待。就在昨日(4月6日),云从 科技 终于通过科创板注册。一位参与了云从融资的投资人感慨,这是最让他揪心的一个项目,“凡项目上会必过的信心差点被摧残殆尽”。接下来,便是等待云从 科技 的IPO敲钟。

最后一只AI独角兽,

唏嘘间,大家走向不同的命运

云从 科技 终于等来了IPO,宣告这一个时代的落幕。

曾几何时,无VC不投AI。数据显示,2015年-2018年,AI领域的投资频次和投资总额均快速增长,在2018年最高峰时,这一领域投资总额过千亿元,投资笔数接近500笔。融资似乎成了一场竞赛,行业的融资记录被一遍又一遍地刷新,成为中国创投史上罕见的一幕。

在当时,几乎每一家投资机构在被问到人工智能时,给出的回答不是“我们已经投了”就是“我们正在看”。正是在这样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下,以“AI四小龙”为代表的的一批创业公司应运而生。

其中, 云从 科技 成立时间最晚 ,2015年——而商汤 科技 成立于2014年,依图 科技 成立于2012年,旷视 科技 成立于2011年。伴随着AI融资狂潮,AI四小龙一时炙手可热。

但好景不长,在烧钱、亏损的质疑下,国内AI行业急转直下。“我已经很长时间没看AI的创业项目了”,一位北京VC投资人曾对投资界坦言。随着AI融资寒冬,云从 科技 成为了所剩不多跻身独角兽行列的AI创业公司。

而一旦没有了输血,摆在AI公司面前的选择并不多:要么悄悄关门,要么谋求上市之路。兜兜转转,“AI四小龙”各自走上了不一样的命运。

2021年12月30日,商汤 科技 正式挂牌港交所,最新市值高达2000亿港元,成为国内AI第一股。如果按原计划,商汤 科技 本应在12月中旬就已完成IPO。结果却在12月10日突生变故,因地缘政治原因不得不推迟发行。在这场生死博弈中,商汤 科技 选择坚定不移推进IPO——仅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再次宣布重启公开招股,最终成功上市。

而其他人上市之路十分坎坷。早在2020年11月,科创板就宣布依图 科技 IPO获得受理;仅仅一个月后,四小龙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云从 科技 ,科创板IPO也获受理;随后在2021年3月,旷视 科技 也申报了科创板上市。

令人意外的是,2021年7月初,依图 科技 主动撤单,IPO之旅戛然而止。同月,云从 科技 上会获得通过,旷视 科技 也在两个月后上会获得通过。如今,在提交注册超8个月后,云从 科技 先于旷视 科技 获批注册。根据上交所最新显示,旷视 科技 注册申请目前处于中止状态,原因为公司财报更新。

而另外一家被寄予厚望的AI企业格灵深瞳,上市后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成立于2013年的格灵深瞳,在上市之前至少获得7轮融资,背后集结了一众知名VC/PE。曾经创投圈认为格灵深瞳估值能够达到3000亿美元。然而今年3月,格灵深瞳正式登陆科创板,但开盘即破发,最新市值仅有50亿元,实在是令人唏嘘。

即便惨淡,但上市起码还有翻身的机会。一级市场投资人感叹: “现在的形势是哪里能上就上哪里 。AI公司做各个行业的落地,摊子铺得很大,成本投入很高,上市肯定是为了确保有持续的现金流注入。”这一次,留给AI独角兽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❻ 科创板招股书在哪看

科创板招股书可以在上蠢兄交所网站、证监会指定网站、证监会网站查看。投资者可以在科创板招股书中查阅到有关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返瞎表等,但不能获得预测净利润发行后每股漏档空收益。除了财务指标,招股书还可以看到发行人的相关情况。

在购买新股之前,招股书是很有必要先看一遍的,毕竟大部分信息都会公示出来。

❼ 科创板上市在即!刚刚,吉利汽车招股书正式披露

[汽车之家?行业]?吉利汽车即将成为国内科创板整车第一股。9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了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递交的科创板上市招股书,此次吉利汽车承销商包括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初始发行的股份数量不超过1731666448股,发行股票面值为0.02港元,计划融资200亿元。

招股书还提到,吉利汽车是国内“乘用车领军企业”,主营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主掌握汽车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车型布局全面覆盖主流市场。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包含乘用车销售、汽车零部件销售以及知识产权许可三类。

编辑点评:

本次发行上市后,吉利汽车不仅成为一家同时在香港联交所、上交所挂牌上市的公司,也成为首个回归A股在科创板上市的整车企业。当前,科创板聚集了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而这显然也是吉利汽车想要发展的方向。(文/汽车之家才丽媛)

❽ 东软核酸是什么背景

最近,全国各地疫情频发,成都作为西南的超大城市,那里的抗疫尤其牵动人心。
前几日,“成都核酸系统崩了”登上微博热搜,将东软推至风口浪尖。据网友反映,9月2日晚间,成都的核酸系统出现崩溃,虽然现场核酸采集的医护人员通过将手机高高举过头顶的方式来获得信号,然而却无济于事,事实上是成都的核酸检测系统出了问题。而该系统背后的开发企业正是“东软集团”。
东软集团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崩溃”
9月3日,东软集团发布声明称,成都疫情以来,为应对成都大规模检测并发的系统稳定性问题,东软全场景疫情病原体检测信息系统紧急上线,于9月2日04时,系统首次投入使用。
对于系统故障原因,东软表示,据技术专家研判,目前出现的系统响应延迟、卡顿等现象与核酸检测系统软件无关。经排查,发现是网络出现故障,在恢复网络连接后,系统于14时左右再次恢复运行。具体网络故障的原因,相关部门正在排查。
东软还称,新冠疫情以来,东软核酸检测系统已在国内17个省120多个地市部署应用,包括北京、上海、重庆、天津等人口超大型城市,已累计检测超过140亿人次。
然而当天下午4点32分,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发文称,“全市通信网络运行平稳,各核酸检测点移动网络覆盖良好,没有出现网络拥塞和故障。”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对于故障原因,多方的表述不一,也让网友认为这是在“踢皮球”。随着讨论热度升温,很快#东软回应成都核酸系统异常#的微博热搜,达到了2亿多的阅读次数。
东软集团目前拥有近2万名员工
公开资料显示,东软集团成立于1991年,1996年6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拥有近2万名员工。其前身是东北大学下属的两家公司,即沈阳东大开放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沈阳东大阿尔派软件有限公司,目前合并财务报表的子公司有75家。
半年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东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3.83亿元,同比增长5.36%,实现净利润8302.92万元,业绩同比增长13.93%。基本每股收益0.07元,总资产193.91亿元,总负债96.26亿元,资产负债率49.64%,现金流净额为25.37亿元,现金流净增加额为6亿元。

从业务看,公司自主软件、产品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27.8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2.29%;系统集成业务实现收入5.04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4.88%。
分行业看,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智能汽车互联、企业互联及其他、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收入和智慧城市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53亿元、9.39亿元、5.54亿元和5.37亿元。

与高毛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软集团研发费用占比相较同行业公司偏低。
2022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3.38亿元,占销售额的比重接近10。相比之下,同类上市公司中国软件研发费用9.72亿元,占销售额比重达27%,而另一家同类公司科大讯飞研发费用14.39亿元,占营业额比重17.9%。
子公司东软医疗4冲IPO
资料显示,除了A股上市公司东软集团外,刘积仁掌舵下的东软系还包括已赴港上市的东软教育,及通过增资和股权转让等方式从东软集团分拆出去的东软医疗、东软熙康、望海康信、东软睿驰等准备上市的多个公司。
东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的东软医疗在9月1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算上这次,东软医疗已经4次递交《招股书》。具体来看,2020年6月,东软医疗曾在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2020年11月失败;2021年5月,东软医疗首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6个月后招股书未通过失去上市资格;2021年12月31日,东软医疗二次递表港交所,6个月后再次无进展而失效。此次是东软医疗第三次在港交所递表,也是东软医疗第四次冲刺IPO。
根据《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2018-2021年、2022年1-6月分别实现营收19.12亿元、19.07亿元、24.59亿元、28.03亿元和15.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69亿元、0.82亿元、0.93亿元、1.02亿元和2.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的利润绝大多数来自政府补贴。2019 年、2020年及2021年以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东软医疗收到的政府补助分别为9250万元、1.68亿元、9970万元及8020万元,分别占同期净利润的113%、181%、34%、37%。
过去三年半,东软医疗的累计净利润为6.89亿元,同期累计获得政府补贴4.4亿元,政府补贴占其净利润比例高达64%!
2年多时间4次尝试IPO,当下又赶上大股东陷入舆论漩涡,东软医疗三度递表港交所能否如愿,我们将继续保持关注。

阅读全文

与科惠医疗科创板招股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账户怎么查 浏览:341
理想在线证券网炒股书 浏览:471
做炒股这一行 浏览:242
两根涨停中间夹一阴线 浏览:56
软件自动显示涨停时间顺序 浏览:842
长春高新复牌有几个涨停 浏览:135
七个涨停板股价就会翻倍 浏览:799
新股九个涨停板 浏览:343
最牛涨停王者 浏览:743
股东借钱用来炒股了 浏览:243
指南针炒股软件官方商城 浏览:711
90后炒股天才 浏览:190
佳力图涨停原因 浏览:428
怎么看股指期货价格变化 浏览:143
002442股票行情 浏览:959
中天火箭几个涨停板 浏览:956
天然气输送相关上市公司 浏览:526
退市股票上新三板后如何交易 浏览:159
公司新三板上市采访问题 浏览:675
云服务器龙头上市公司 浏览: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