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
大连獐子岛造价案件投资者已申请冻结3600万,冬天真的必须吃海参吗?扇贝“跑路”闹剧终于尘埃落定。9月11日,证监会发布消息称,獐子岛财务造假性质恶劣,影响极坏,严重破坏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严肃性,严重破坏了市场诚信基础,依法应予严惩。证监会决定将獐子岛及相关人员涉嫌证券犯罪案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自2014年以来,獐子岛的扇贝多次上演冻死了、饿死了、“跑路了”的奇葩景象。众所周知,农林牧渔业一直都是审计的痛点,獐子岛正是钻了深海虾夷扇贝难以统计核实的空子,通过扇贝死亡、“跑路”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调节业绩。
如今证监会重拳出击,使用科技执法手段——利用最新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审计测算,扇贝“无处可逃”,獐子岛“造假案”水落石出,公司及其相关人员也得到了相应的处罚。除了刑事追责,獐子岛或将面临投资者的民事赔偿。
假“跑路”,真造假
獐子岛位于辽宁省大连市长山群岛的最南端,由獐子岛、褡裢岛、大耗子岛、小耗子岛等四个岛屿组成,距离大连56海里。又因岛上坐落着一家上市公司——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獐子岛”),该岛成为大连有名的富裕镇。
獐子岛成立于1992年,主营虾夷扇贝、海参、鲍鱼等海产品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业务,于200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被称为“水产第一股”。上市之后,公司股价犹如坐过山车,从上市首日的9.32元/股逐渐上涨至2008年1月的22.9元/股,随后一路下跌,到了2008年9月其股价最低为3.69元/股。
2010年,獐子岛迎来最风光时期,股价一路攀升至33.44元/股,市值一度暴涨至235亿元。与此同时公司业绩表现也十分亮眼,截至2011年,獐子岛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29.37亿元、4.97亿元,分别较上市当年增长了近4倍、2倍。
好景不长,獐子岛于2014年10月发布的一份公告,揭开了公司财务造假的序幕。
根据公告,受北黄海冷水团和辽南沿岸流锋面影响,水温日差较大,不适合虾夷扇贝生长,公司在抽测时发现部分海域的2011年、2012年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因此獐子岛决定对105.64万亩海域成本为7.35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放弃采捕,进行核销处理;对43.02万亩海域成本为3.01亿元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计提跌价准备2.83亿元。
意味着獐子岛成本高达10.36亿元的虾夷扇贝被“冻死了”。
来源: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截图
根据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9月4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贷款9000万元,贷款期限为2020年9月4日-2021年9月4日。去年9月獐子岛亦向该银行贷款1亿元。
9月15日上述消息被曝光后,9月16日-17日獐子岛连获两个涨停板,截至17日收盘其股价报收4.58元/股。
值得一提的是,9月16日民生银行消息称,媒体报道提及的民生银行大连分行对獐子岛的9000万元融资,并非民生银行新发放的贷款,为存续贷款,担保方式为土地房产抵押、海域使用权及海底存货抵押,目前抵押物足值,企业正常付息。
往前追溯,6月3日獐子岛以虾夷扇贝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4950万元,限期一年;5月19日獐子岛以海参作为抵押物,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长海支行贷款1100万元,限期一年。
2019年至今,獐子岛通过抵押海参、虾夷扇贝等获得的贷款合计为2.91亿元。
一边债台高筑,一边靠抵押借钱“拆东墙补西墙”,倘若未来银行不给贷款,獐子岛二十多亿的借款将如何解决?此前半年报显示,为了清偿债务,公司推动股权融资工作,积极与各银行沟通,探讨债转股方案并择机推进实施;积极探索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公司加快转型。獐子岛债转股方案及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具体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