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票市场 > 32家新三板公司完成发行

32家新三板公司完成发行

发布时间:2023-02-09 22:00:06

Ⅰ 新三板公司没成交的股价是怎么来的呢

1月20日,全国股转系统官方网站和微信发布消息,对2015年的总体交易情况和融资情况进行了总结。数据显示,2015年新三板市场上非金融企业共融资822.71亿元,占全市场融资总额的68%,显示市场融资资金主要流向公司经营和实体生产领域。

数据显示,2015年度1887家挂牌公司完成2565次发行,有融资行为的挂牌公司占比40.95%,较2014年末上升18.56个百分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参与了2015年约47%的股票定增。值得注意的是,非金融企业股票发行2505次,融资822.71亿元,分别占全市场的98%和68%。

股转系统同时对于半数以上公司2015年没有发生交易的原因进行了解读。据股转系统统计数据显示,新三板有2895家公司在2015年度无交易记录,约占截至2015年底挂牌企业总数5129家的56.4%。

新三板公司挂牌后无成交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公司股份改制未满一年,没有可流通股份。这类公司有1627家,占“无交易挂牌公司”的比例为56.2%。例如虎嗅科技、中邮基金,两公司股改时间分别为2015年8月27日和2015年8月6日,距今均不到半年

Ⅱ 新三板精选层第一天大概会上多少只股票

目前在精选层挂牌流程中的公司共有51家,具体的发行时间以及数量还未可知,相关的信息可在全国股转系统查询。

Ⅲ 国君策略2021年度政策展望:潮落之后 期待兼容并包的春天

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元年,随着经济的修复,货币与财政政策将回归常态,关键看点在于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以及产业、区域和人口领域的政策红利。

摘要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货币政策最宽松时点已过,宏观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稳健中性”。伴随国内经济修复,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将陆续退出,货币政策将发挥“跨周期调节”功能,预测2021年社融、信贷规模分别下降至34万亿和18.6万亿,M2增速回落至8.6%左右。财政政策亦将回归常态化,2021年财政支出将明显收缩,赤字率或回归3%~3.5%左右,专项债规模适当调减至3.6万亿。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一方面,继续落实对内改革:1)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首批转板的精选层公司有望于2021下半年登陆科创板或创业板,有望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事宜稳步推进,或形成“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的“有限差异”市场结构。 2)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多元化上市条件日益丰富,IPO将保持相对平稳偏快的节奏。 3)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随着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将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成为主流。 4)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T+0”交易或从上证50开始试点,推动提升价格发现效率;衍生品市场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扩大对外开放,重点包括推动RCEP协议的早日生效实施,加快海南自贸区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提高全行业开放水平。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1)为落实要素市场改革与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 社会 保障等领域制度将不断突破。2)为破解人口红利困局,将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三孩及多孩政策有望全面放开;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给予多孩家庭减税的政策;加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提高人口质量,加速“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目录

1. 货币与财政:大潮将退的2021年

1.1.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1.2. 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2.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

2.1. 对内改革:开启新征程

2.1.1.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

2.1.2. 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2.1.3. 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2.1.4. 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2.2. 对外开放:资本全球化的新篇章

2.2.1. 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2.2.2. 更加包容的资本制度

3. 产业政策升级:创新驱动,安全先行

3.1. 国防安全:军工改革助力高景气

3.2. 能源安全:供需两端优化消费结构

3.3. 科技 安全:国产替代新格局

3.3.1. 半导体:技术与需求共同催化

3.3.2. 网络安全:信息长城保驾护航

4.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4.1. 要素市场改革,打造新型城镇化

4.2. 生育携手养老,破解人口红利困局

1 货币与财政:大潮将退的2021年

1.1. 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2020年货币政策回顾:跨周期调节,稳增长与防风险两手抓。 近年来,央行建立起以“M2和社融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为核心的货币政策导向。为应对疫情冲击,2020年央行先后推出包括3次降准、增加1.8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出台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在内的一系列“跨周期调节”政策措施。从实施节奏与效果来看:1)2020年2-4月是疫情冲击阶段,央行以保就业为首要目标,通过净投放和小幅降息等操作,推动M2与社融增速大幅上行;2)5月之后为经济修复阶段,央行通过MLF、TMLF等工具对冲投放过多的再贷款再贴现,社融、M2增速处于高位。

从政策基调来看,货币政策最宽松时点已过,宏观流动性收紧预期提升。 不同于疫情爆发后政治局会议连续4个月提及货币政策,7月政治局会议对货币政策重新定调为“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10月易纲行长在2020金融街论坛讲话上提到“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总体上,货币政策将逐步回归疫情前的“稳健中性”。

2021年货币政策展望:随着经济指标出现边际改善,货币政策将为经济持续修复预留空 间。 我们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趋于边际收紧,在经济增速因低基数而走高的阶段进行预调。具体来看,我们预测2021年社融规模将在34万亿左右,增速放缓至12%;信贷亦边际放缓,同比下降至18.6万亿;预测M2增速将回落至8.6%左右。将M2、社融信贷增速下压至与2021下半年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的水平,从而货币政策重新回到中长期趋于中性的导向。同时,考虑到2021年货币政策基调回归中性,政策工具将逐步退出,不会进行降准、降息等宽松操作。

1.2. 财政政策:回归常态

2020年财政政策回顾:应对外生 性冲击下的非常规扩张。 尽管受到疫情冲击,经济增长显著承压,财政支出仍较好做到了“合理扩张但不过度”,充分考量了短期稳增长与中长期债务风险相匹配。总体上,2020年财政政策有三点核心增量:一是中央财政赤字占GDP的比率由2019年的2.8%提高到不低于3.6%;二是1万亿的抗疫特别国债;三是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从2019年的2.15万亿上升到2020年的3.75万亿。

展望2021年,伴随国内经济修复,疫情期间的宽松政策将陆续退出,财政政策亦将回归常态化。 具体地,财政支出将明显收缩,赤字率或回归3%~3.5%左右,专项债规模适当调减至3.6万亿。此外,继续落实减税降费,巩固脱贫成果及内生发展能力,确保“六保”、“六稳”的落实。

2 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循序渐进

2020年回顾:国内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深化改革。 1)科创板坚守战略定位, IPO节奏稳步提升。其中,科创板年内新增上市公司125家,较2019年新增55家。2)创业板实施注册制,放开借壳上市与再融资限制。3)新三板精选层落地,首批32家公司于7月挂牌交易。 总体上,创业板、科创板和新三板精选层的板块定位明晰,在发行、上市、信披、交易以及退市等制度上均有差异化安排,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内涵不断丰富。

2021年,资本市场结构进1程展望:)精选层转板,2)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

第一,精选层公司登陆。 根据《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新三板精选层公司挂牌一年以上,符合上市条件的,可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我们认为,精选层公司有望于2021年下半年登陆,首批转板的公司数量或达30家。随着转板机制的落实,将打通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市场渠道,充分发挥新三板市场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

第二,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事宜稳步开展。 2020年10月,监管层披露筹划基础制度改革,拟合并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并重启深交所主板市场的IPO。事实上,深交所主板长期缺乏发行融资功能,主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和监管要求亦逐渐趋同。我们认为,随着合并事宜的推动,届时或形成“上交所主板+科创板,深交所主板+创业板”的“有限差异”市场结构。

2.1.2. 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展望2021年,注册制有望全面推进。 10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简称“国七条”),要求全面推行、分步实施证券发行注册制。从海外经验来看,部分IPO时亏损或微利的公司通过发行上市审核并在日后成为资本巨擘,注册制为美国及中国香港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我们认为,2021年,随着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试点推进,全市场推行注册制条件日趋成熟。从发行端来看,整体将保持相对平稳偏快的节奏。我们预估,2021年IPO数量维持在每周6-10家,平均一年300-400家之间,累计发行规模在3000-4000亿附近。

2.1.3. 优化退市护航“高质量发展”

2020年,资本市场监管力度加强,退市节奏显著提速。 年初以来,A股市场已经先后有包括神州长城、华业资本等在内的15家公司被摘牌。不过,横向比较来看,A股退市力度仍有提升空间。以港股为例,截至11月18日累计上市公司数量达2935家,退市数量395家,占比达13.5%;而A股公司退市比例仅3.1%。究其原因,在于A股的审批/核准制度下,IPO行政审批制不仅门槛高、程序冗长,而且排队等待时间一般需要2~3年甚至更长,IPO成本高企,“保壳”意愿与动力极强。

我们认为,2021年A股退市机制将进一步优化,高质量发展迎来转型升级契机。 监管方面,“国七条”要求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程序,严厉打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加大对违法违规主体的责任追究力度。具体来看,一方面,严格退市监管,通过行政力量出清违法违规公司;另一方面,完善并购重组和破产重整等制度,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伴随监管体系的不断重塑,有望提升优质龙头的示范效应,推动形成“有进有出”的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促进资本市场 健康 稳定发展。在新证券法+注册制的市场环境下,包括“面值退市”在内的市场化退市方式,有望逐渐取代过往以盈利为主要标准的退市机制成为主流。

2.1.4. 交易制度推陈出新

2020年,A股交易机制不断突破。1)创业板竞价交易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具体来看,创业板注册制下,新上市企业上市前5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之前的10%放宽为20%;存量公司日涨跌幅同步扩至20%。我们认为,涨跌幅限制的放宽,可以提升创业板交易流动性。2)创业板股票上市首日即可纳入两融标的。 涨跌幅与融券机制的改革,能够高效驱动市场价格发现,丰富机构的多元交易策略,引导长线资金入市,推动交易机制与国际接轨。

2020年,我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开放格局,由点到面,海南就是先驱者。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致力于实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六大领域自由便利。我们认为,下一步将逐步推动制定《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的税收安排、分阶段开放资本项目等。除此之外,国际贸易合作正逐步推进。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署落地。RCEP的签署意味着全球贸易三足鼎立格局大幕开启,东盟十国携手中、日、韩、澳、新五国推动区域内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削减,进而建立统一市场。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首次达成贸易协定,双边贸易自由度将显著提升。下一步,我国将在RCEP的基础上,推动协议的早日生效实施,深入更加实质的服务贸易与投资领域,并加快中日韩自贸区协议的签订。

2.2.2. 更加包容的资本制度

2020年以来,监管层着力落实金融开放11条,推出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9项举措,形成更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局面。尤其是,在外资机构设立与资金引入方面,开放的力度正逐步提升。

第一,外资机构加快布局中国金融业务。 1)2020年新增金元统一、瑞信方正、高盛高华、星展证券、大和证券、意才证券等6家外资控股券商。2)首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贝莱德获批设立;另外,范达基金、联博基金等已递交外资公募牌照申请。3)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摩根大通期货获批设立;4)惠誉获准进入中国评级市场。 随着外资机构持续扩容,“鲶鱼效应”逐步显现,长期来看将推动提升境内金融机构竞争力,促进我国由金融大国向金融强国转变。

第二,外资资金加快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1)证监会、央行和外管局联合发布QFII/RQFII新规,旨在降低准入门槛,便利投资运作,稳步有序扩大投资范围。新规的出炉,将进一步加大A股对外资的吸引力,推动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产品及渠道多元化。2)富时罗素指数进一步扩容A股,分别于3月20日、6月19日将A股纳入因子累计提升至25%。外资入市广度与深度的提高,既能引入多样化的流动性支持,又能重塑价值投资的市场风格。

展望未来,扩大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于打通我国金融体系、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来看,2021年主要将在以下领域有所突破。 一是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开放, 如:1)在与港交所、伦交所等市场联通的基础上,拓展与更多境外主要资本市场建立互联互通机制;2)解决国际投资者的顾虑,完善风险管理、结算周期、交易机制等制度安排,提高A股在MSCI、FTSE Russell等国际指数中的纳入比例;3)拓展交易所债券市场,扩大境外机构投资者直接入市渠道;4)扩大期货品种对外开放范围。 二是提高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开放水平, 继续推动外资控股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的落地,完善内外资证券基金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支持优质机构与客户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务的专业能力,更好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

3 产业政策升级:创新驱动,安全先行

3.1. 国防安全 :军工改革助力高景气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报告更新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指出要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确保到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未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国防安全而言,核心方向为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重点政策与改革路径主要是提高国防支出、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 作为大国博弈的落脚点,国防安全要求国产化能力提升,预计产业政策亦将向航空航天、国防信息化等领域倾斜。具体政策方面:1)稳步提升国防支出。我国军费规模占GDP比重不到1.4%,低于世界平均的2.2%,仍处于补偿式刚性增长期。2)落实股权激励。《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规定,首次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从总股本1%提升至3%,董高人员授予价值放宽至薪酬40%水平。伴随股权激励的实施,企业经营活力将得到释放,降费增效与民品发展将显著加快。3)加快资产证券化。配套院所转企后将自负盈亏,面对市场化竞争,院所转制核心将重点落在配套单位市场化改革。

3.2. 能源安全 :供需两端优化消费结构

我国油气能源海外依存度高,叠加全球气候环境危机,能源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一方面,我国油气能源面临较高的供给风险、通道风险与价格风险。据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19-2020)》,2019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70.8%,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43%。另一方面,碳排放过量导致的极端气候现象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能够有效解决能源安全问题。

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新能源行业迎来春天。 2020年9月,领导人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0月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 社会 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重点涉及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 这意味着,“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继续深入推动以清洁能源为核心的能源革命,新能源行业将加速发展。

2021年,新能源供需结构双向推进将成政策改革重点领域,光伏、风电与新能源车产业链景气度有望继续提升。 1)从供给端来看,光伏、风电成为新增电力重要来源。其中,光伏已经脱离补贴,逐步进入市场化阶段;风电则因并网严格导致行业抢装,高速增长将延续。2)从需求端来看,新能源 汽车 成为调节能源消费结构的最佳手段之一。事实上,为在疫情期间重振经济并且减少碳排放,欧洲各国已陆续推出新能源 汽车 的扶持政策,甚至优厚于2019年的扶持政策。除此之外,英国还在疫情期间将燃油车禁售令的时间提早5年至2035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下,发展储能势在必行。储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发电端、电网端以及用户端。 我们看到,2020年以来“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电力'十四五'规划”、“能源技术创新'十四五'规划”、“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等均将储能列入其中,“十四五”时期储能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契机。

3.3. 科技 安全 :国产替代新格局

2018年以来,美国相继对中兴、华为、海康威视等企业实施制裁,本质上反映出我国当前 科技 安全和部分关键领域的 科技 创新依然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制约与挑战。面对海外国家技术封锁,“十四五”期间发展软硬核心技术、实现 科技 安全的迫切性显著提升。

3.3.1. 半导体 :技术与需求共同催化

近五年来,国内企业在半导体产业链环节上的竞争力逐步增强。 从国内半导体行业结构来看,产业链以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的市场空间最大,属于技术和资本密集行业,过去主要被海外龙头企业所掌握,国内企业以劳力密集的芯片封测为主;2017年后,中国半导体产业环境向高技术环节转型,IC设计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国内本地品牌华为、联想、小米等,和本地芯片设计商海思、紫光展讯、汇顶 科技 等发展为中国IC制造提供大量需求。此外,根据SEMI数据,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投资额达到173亿美元,半导体设备的投入支持,显著提升国内晶圆制造的产能。总体上,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开始加速向高技术、高价值环节发展的正向循环;同时,为了维持未来稳定发展,对于半导体设备、材料的自主可控将成为重要趋势。

政策暖风频吹,半导体产业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中长期 科技 发展规划(2021-2035)》即将发布,将重点推动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攻坚突破。此外,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国家研究拟把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写进正在制定的“十四五”规划中,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在科研、教育、融资、应用等方面大力支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与第一代和第二代半导体材料相比,第三代半导体具备宽禁带、高击穿电场、高导热率特性,更适合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伴随5G通信和新能源 汽车 渗透率的提升,下游需求将持续催化半导体市场规模。

3.3.1. 网络安全 :信息长城保驾护航

当前世界地缘政治格局日趋复杂化,针对关键性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一直是国家安全的潜在威胁,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从海外来看,2020年,美国发布《5G 安全国家战略》等一系列网络安全政策,并推出188亿美元的网络安全领域财政预算;欧盟在《欧盟5G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等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致力于捍卫网络安全领跑地位。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及相关政策出台,为促进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 1)网络安全法律出台。2020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正式施行,为我国商用密码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开放平台。2020年4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推出,进一步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此外,《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已纳入立法计划。2)产业配套政策密集落地。2019年12月,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相关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为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落地提供了标准支撑。

“十四五”规划期间,网络安全将进一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 事实上,等保2.0、关保新政等全面推进,为“十四五”期间大安全战略的全面铺开打下基石。展望2021年,我国将在网络安全领域重点突破:1)推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制度落地;2)加快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识别认定机制;3)加快建设个人和法人基础信息服务支撑平台。我们认为,随着网络安全领域政策制度的施行,叠加信息技术的提升,将有力保障国家安全能力的提升。

4 调结构、扩内需,“双循环”下的区域和人口政策

2020年5月14日,政治局常委会首次提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推动“双循环”的形成,打破要素市场流通障碍、加快人口政策改革尤为重要。

4.1. 要素市场改革,打造新型城镇化

2020年4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同日,发改委发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28项重点任务。 我们认为,上述二者指明城镇化建设的方向,有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释放内需、提高发展质量。

为落实要素市场改革与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 社会 保障等领域制度有望突破。 具体来看:(1)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限制;(2)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3)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

4.2. 生育携手养老,破解人口红利困局

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老龄化问题突出。 上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生育政策经历了3个阶段:1)1950s~1977,提倡节制生育;2)1978~2001,严格执行计划生育;3)2002至今,逐步放开计划生育。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推广执行,人口结构亦发生深刻变化。1987年以来,我国14岁及以下人口比重逐年下降;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近年来增幅逐渐加快;15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也于2010年达到顶点,抚养率开始提升,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为解决人口结构矛盾,“十三五”期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这一阶段,二孩生育率从2015年的12.3‰显著提升至2018年的21.97‰。

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人口政策将优化调整。 具体来看:1)增强生育政策包容性,三孩及多孩政策有望全面放开。2)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实行普惠价格制度的学龄前教育,给予多孩家庭减税的政策。3)加强多支柱的养老保障,鼓励更多市场主体提供高质量养老产品和服务,强化政府兜底保障与制度供给职能。4)提高人口质量,改革完善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加速“人口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Ⅳ 新三板32支股票哪些比较好

新三板股票是指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因为挂牌企业的有别于原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企业的,所以被形象地称为“新三板”股票。

温馨提示:
1、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相关产品由对应平台或公司发行与管理,我行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等责任;
2、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1-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Ⅳ 截止目前,有多少家三板市场的公司转A股了

7月7日,新三板退市公司N天智正式科创板上市交易。2020年上半年,包含八亿时空(688181.SH)、凌志软件(688588.SH)共计33家新三板(退市)企业成功转板A股IPO。新三板精选层改革政策的落地,规定在新三板(股转系统)精选层挂牌满一年的企业,可申请转板到科创板或创业板上市,新三板企业“转板”“储备池”仍在继续扩大。天智航上市首日股价暴涨超6倍!7月7日,天智航正式科创板上市交易,发行价格为12.04元/股,上市当天公司股价以70元/股开盘,最高股价达107.99元/股,截至当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86元/股,暴涨614.29%,创下了科创板上市公司中,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涨幅最高的记录。据资本邦获悉,天智航发行价格为每股12.04元。上市首日,天智航以70元/股开盘,盘中股价上涨655.81%至91元/股,触及临时停牌。这是3个月以来,继光云科技、博汇科技又一只盘中临停的个股。恢复交易后,该股股价一路走高,最高时每股价格达到107.99元/股。天智航原是新三板挂牌公司,公司2015年11月19日挂牌新三板,2019年4月1日终止挂牌,公司专注于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公司以骨科手术机器人为核心产品,为医疗机构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主要涵盖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中心专业工程、配套设备与耗材、技术服务四个方面。资本邦统计发现,7月仅5个交易日,天智航、捷安高科等三家新三板(退市)公司成功“转板”上市交易。上半年33家企业成功“转板”A股2020年上半年,包含八亿时空(688181.SH)、凌志软件(688588.SH)共计33家新三板(退市)企业成功转板A股IPO。

Ⅵ 新三板概念股的由来

2006年1月16日,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进入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报价转让试点,为三板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至此,“新三板”横空出世。
不过,经历了5年的发展,“新三板”仍然只集中于北京中关村,其他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尚无法开展“新三板”业务。
2010年1月13日,证券会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从八个方面对2011年证券期货监管重点工作做出具体部署。
尚福林首先指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
当年11月30日,证监会副主席姚刚在金融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论坛上表示,证监会将加快推动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积极推动新三板扩容,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发行上市和再融资,积极推动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完善相关各项制度。
近几年,证监会每年办一件大事,当前该轮到场外市场了,而新三板扩容已经渐行渐近。 这样看来,新三板扩容有望在当年两会后推出。
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伊始,7家新三板公司宣布完成定向增资,这在交投清淡的新三板市场可谓“爆发式”的增资潮,市场预期已然高度明晰。 新三板扩容已经是箭在弦上,必然会对相关高新区概念股有影响,但是对于具体的个股,还是要仔细分析他们的主营业务构成,业务不同,受益程度也就大相径庭。
当前,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已达84家,能参与首批试点的在15家到20家。
“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作为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分庭抗礼”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进入首批试点自不待言,而继中关村之后第二家获批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武汉东湖高新区,进入首批试点名单的悬念也不大。
至此,“新三板”扩容已经越来越近。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新三板”落户中关村之后不久,“武汉光谷”即启动了试点申报工作。当前,区内“新三板”储备企业近200家。其中,武大有机硅、海创电子、科益药业、蓝星科技等4家。
此外,大量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扎堆”的苏州高新区亦是新三板扩容首批试点的大热门。
较大的高新技术园区首先进入新三板,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东湖高新区、西安高新区、苏州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等。园区相关上市企业如张江高科、东湖高新及苏州高新等将因此受益。
当年2月16日,张江高科报收于10.37元,上涨1.87%;东湖高新报收于9.56元,上涨1.06%;苏州高新(600736)报收于5.67元,上涨1.07%。从单日涨幅来看这并不算高,难得的是持续飘红。自那年2月10日以来的5个交易日,上述三只高新区概念股走势均是一路上扬,连拉5跟阳线。其中,张江高科、苏州高新更是曾在当年2月11日、2月15日分别涨停,东湖高新在当年2月15日盘中涨幅也一度超过8%。有心者不难发现,上述三只股票所分别对应的高新园区,均在新三板扩容首批入围试点呼声最高的园区之列。
此外还有000938 紫光股份、000786 北新建材、000009 中国宝安、002038 双鹭药业、000686 东北证券、000783 长江证券。

Ⅶ 新三板上市公司有哪些

目前新三板上市公司达到600多家,以后新三板会成为主板的敲门砖。即想上主板先在新三板呆两年看看。市场比较有知名度的凯立德手机地图都是在新三板上市的。

Ⅷ 到目前为止在新三板上市的企业有多少家

截止至7月21号为止,新三板一共2819家,已经超越主板市场

Ⅸ 新三板是在哪年推出的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目前网上关于新三板时间表述不一,我来做一下解释:内
新三板目前分为容原版新三板和升级版新三板两类:
1、原版新三板:2006年1月16日中关村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2012年8月3日扩大到天津、武汉、上海。历时7年。
2、升级版新三板:2013年1月16日揭牌运营的全国股转系统,是原版新三板推进全国性扩容工作和制度大更新的版本,是出于成长期的新三板。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阅读全文

与32家新三板公司完成发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分个红还能涨停 浏览:864
炒股的人都有哪些需求 浏览:953
炒股和比特币 浏览:569
博士眼镜股票价格预测 浏览:913
股票复牌首日涨停 浏览:506
上市公司季度报告编制时间 浏览:809
炒股有好公式吗 浏览:318
炒股无忧网主力拉升视频 浏览:948
炒股用手机还是电脑好 浏览:862
炒股交易有什么app 浏览:570
缠论教你炒股票108课app 浏览:828
春秋航空股票历史涨停后走势 浏览:446
证券账户借别人炒股的法律责任 浏览:760
十六周岁可以炒股了吗 浏览:579
大陆的账户在珠海还能炒股吗 浏览:856
炒股成功率是多少 浏览:445
在线炒股配资丨卓信宝必选 浏览:411
南宁股指期货配资 浏览:505
大连市新三板企业查询 浏览:518
模拟炒股要登录吗 浏览: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