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本土创新药企2021业绩比拼:PD-1市场谁主沉浮未来竞争突破点在哪
对本土创新药企而言,在产品的竞争上,PD-1已经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之一。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PD-(L)1抑制剂市场规模达381亿美元,到2023年预计将达639亿美元。而在中国,预计2023年PD-(L)1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将达664亿元,2030年则将增长至988亿元。
从已公布的各大创新药企财报数据可以看到,在激烈的存量市场争夺中,部分PD-1产品已初现颓势,收入增长空间已然相对有限。其他药物不断进入商业化阶段,成为拉动企业业绩新的强劲增长点。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衰老性疾病癌症逐渐成为药物研发的最大市场,智慧芽PharmSnap全球新药情报库目前总共收录39000+新药数据,肿瘤领域的药物占17%,包括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免疫疗法等诸多疗法。”裴立东表示,一个新药的平均研发周期是12.5年,平均成本高达26亿美元,平均临床成功率只有不到10%,这是创新药研发必须要面对的事实。中国本土药企大多是Biotech公司,商业化能力不强,要实现良性的发展还需要企业更加谨慎的布局研发管线,找到未满足的临床需求蓝海市场。
换言之,长远来看,手握重磅产品的各家创新药企业拼的更是产品竞争力和后续商业化能力。未来,创新药企在竞争上,新适应症、药品质量、产能、渠道、销售团队以及医保等要素,无一不是企业争夺的焦点。
3月31日晚间,君实生物发布2021年财报。2021年营业收入约40.25亿元,同比增加152.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7.21亿元。从收入构成来看喜忧参半:抗肿瘤药收入4.12亿元,君实生物的抗肿瘤领域上市产品仅特瑞普利单抗一款,因此这代表着特瑞普利单抗的2021年销售成绩。相较于2020年度,特瑞普利单抗在2021年度收入锐减 58.96%。这也说明,特瑞普利单抗虽然降价进医保,但未能实现以价换量。
相比之下,信达生物在PD-1市场上的销售额较为可观,依然实现增长。信达生物3月30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2.61亿元,其中产品收入为40.01亿元,同比增长69.0%。其核心产品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在2021年有4大适应症被纳入医保,如此国内销售额已经超过30亿元,而在2020年,PD-1的销售额为24.9亿元。
同样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态势的还有百济神州,百济神州也是最早发布业绩报告的创新药企之一。根据2月25日百济神州发布的2021年美股业绩报告,以及A股业绩快报。报告期内,百济神州累计营收达12亿美元(约合76亿元),同比大增281%;净亏损同比减少约13亿元,收窄13%。
其中,在PD-1市场,截至2021年底,百济神州百泽安 (替雷利珠单抗)共有5项适应症上市,随着一线治疗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等3项新增适应症获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百济神州超越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使百泽安 成为纳入医保目录最多的PD-1产品。医保报销范围扩大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进一步扩大的销售团队以及药品进院数量增加,持续推动了百泽安 市场渗透率和市场份额的扩大。2021年,百泽安 在中国的销售额总计达约16亿元,同比增长56%。
据国家医保局公布的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包括百济、君实、信达、恒瑞在内的4款PD-1产品均被纳入医保目录,主要围绕的也是新增适应症,包括信达生物信迪利单抗新增“一线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非鳞 NSCLC+一线肝癌”3项适应症;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新增“一线鳞状 NSCLC+一线非鳞 NSCLC+二线肝癌”3项适应症;恒瑞医药卡瑞利珠单抗新增“一线+三线鼻咽癌”2项适应症,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新增“三线鼻咽癌+二线尿路上皮癌”2项适应症。
从市场形势来看,2021年国家医保谈判的降价力度着实高于以往,如此也将带来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除了信达、君实、恒瑞和百济四家被纳入医保的PD-1外,目前还有康方生物/正大天晴、誉衡药业/药明生物、复宏汉霖三款国产PD-1产品获批上市。
尽管康方PD-1去年刚上市,但对于新入局的企业而言,2021年也获得了不错的收益。据其年报显示,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财报表示,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2021年8月底开始上市销售的安尼可(派安普利,PD-1单抗)。上市后的约4个月内,该产品创造销售额约2.12亿元。
根据公开资料,派安普利由康方生物和中国生物制药(正大天晴母公司)成立的子公司负责商业化,双方各享有50%权益。目前派安普利单抗获批的适应症仅为淋巴瘤。2021年,康方生物陆续申报了派安普利单抗联合化疗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鳞状非小细胞肺癌、三线治疗转移性鼻咽癌的上市申请,今年内有望获批上市。
除派安普利单抗外,康方生物在2021年9月提交了旗下PD-1/CTLA-4双抗产品——卡度尼利(AK104)用于治疗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国内上市申请。中泰证券研报指出,作为康方生物眼下最受期待的品种,卡度尼利有望成为首个PD-1/CTLA-4双抗产品,目前其在开展的临床试验达10余项,预计销售峰值有望达到50亿元。
与此同时,3月25日,复宏汉霖宣布,旗下首款自主研发的创新生物药PD-1抑制剂斯鲁利单抗注射液正式获得NMPA批准,用于经既往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成人晚期实体瘤适应症。此前,在商业化方面,复宏汉霖已为该款药物成立200人商业化团队。
随着PD-1/PD-L1单抗产品的不断获批上市,市场竞争面临的“内卷”将愈演愈烈,安信证券统计,预计至2022年底,将共计有17款PD-1/PD-L1单抗、1款PD-1/CTLA-4双抗在国内上市,其中国产PD-1/PD-L1共计14款(含双抗),目前在PD-1市场,后续申报的药物就包括嘉和生物的杰诺单抗、乐普生物的普特利单抗,其中嘉和生物递交NDA的时间仅比康方生物/正大天晴的派安普利单抗晚2个月,有望在年内获批。
如此也从侧面表面,对还在处于不同研发阶段的众多PD-1产品而言,后续市场竞争会更加焦灼,想要巩固市场地位,企业在立项前就需要谨慎。
针对当前的PD-1市场局势,复宏汉霖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在公司2021年度业绩会上对21世纪经济报道等表示,并不惧内卷。“复宏汉霖的PD-1单抗斯鲁利第一个适应症为MSI-H实体瘤,这个市场几乎尚未被开发,中国大概每年新发30万的患者。所以,这个市场依旧是一个蓝海有待于开发。”张文杰说,如果把肿瘤作为一个单一市场看待的话,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但大家知道,肿瘤它本身是一类疾病,PD-1在不同的瘤种上具有差异化,不同的适应症和不同的市场,所处的局面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日益拥挤下,创新药企纷纷布局全球化市场,通过研发和产品优势不断吸引跨国药企的青睐以实现出海,为企业带来大额合作收入。
例如,2021年1月和12月,百济神州分别就百泽安 和TIGIT抑制剂欧司珀利单抗与诺华达成全球开发及商业化合作,两项创纪录的全球合作带来的潜在总交易金额合计将超50亿美元。此外,2021年,百济神州首次向FDA递交了百泽安 针对二线鳞状食管癌(ESCC)的新药上市申请,该申请同样是基于全球多中心的3期试验数据。资料显示,百泽安 目前正在全球35个国家地区开展约50项临床试验,入组受试者超过9,000人,其中近3,000人来自海外入组,2022年7月,百泽安 将有望实现首次出海。
从海外开发来看,去年2月初,君实生物特瑞普利单抗的美国和加拿大权益授权给了Coherus公司。该公司同样非常重视PD-1+TIGIT的联用组合,将这方面的海外临床 探索 作为后续开发的重点。据Insight 数据库预测,在临床开发过程中,后续君实将持续获得这两个项目的里程碑款,在上市后也分别享有20%和18%的境外销售分成。
信达生物的PD-1国际化是与礼来制药合作,近日,双方也收到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就信迪利单抗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BLA)的完整回复函。FDA在回复函中表示,已完成对该项BLA的审查,但未能批准该项申请,这与此前2月份召开的FDA肿瘤药物咨询委员会(ODAC)会议的结果一致。回复函中包括一项额外临床研究的建议,建议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与一线转移性NSCLC的标准疗法进行以总生存期为终点、多区域的非劣效性临床试验。公司正与礼来评估信迪利单抗于美国的下一步行动。
对于创新药企如何走稳出海之路?
裴立东认为,在国际化方面,一方面,作为全球最严格的药监机构FDA于2019年批准百济神州的 Zanubrutinib(泽布替尼)治疗套细胞淋巴瘤,标志着中国制药的标准已经与全球最高标准对齐,更多的海外药企也越来越愿意与中国药企合作研发新药,让中国本土药企有了走出去的底气。另一方面,中国药品支付体系依赖医保支付,新药的研发成本高,在中国研发的创新药完全回收研发成本周期很长。
“目前,中国与欧美国家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案差距在逐年减小。而中国本土药企走向全球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无论是中国药企让渡海外市场的权益还是自建海外商业化团队,目标都是要在全球市场获得收益,让企业的经营从依赖市场融资到实现账面盈利能力的转化。”裴立东说。
这也意味着,后续中国药企在国际市场上,本土创新药企谁能抢占早期治疗市场,谁就有望在未来市场保持长青。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㈡ 2021年复星医药总资产报酬率为什么比行业底
2021年复星医药总资产报酬率为什么比行业底。理由如下:一是需要进行投资,选择长期稳定的进行投资,医药行业很稳定,但不多,因此,综上所述,2021年复星医药总资产报酬率为什么比行业底
㈢ 复星健康要分拆上市了吗
复星健康要分拆上市
据9月19日主板上市公司复星医药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复星医药将分拆旗下控股子公司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复宏汉霖”)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预期的上市时间为9月25日,最终发售价定为每股49.6港元。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注定是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黄金十年、二十年,相信复宏汉霖一定会努力成为其中最优秀的一员,为中国每年四百多万的癌症新发患者、为全球每年一千多万的癌症新发患者贡献高质量、低价格、高疗效的产品”。
公开资料显示,复宏汉霖是复星医药旗下的生物药平台,于2010年由复星医药及海外科学家团队合资组建,主要专注于单克隆抗体药物的开发,产品覆盖肿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
㈣ 药明奥测与复宏汉霖强强携手,只为医生把病人治得更好
日前,药明奥测宣布与复宏汉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药明奥测 PD-L1 伴随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与应用展开合作。此次合作将有助于精准筛选复宏汉霖 PD-1 单抗(HLX10)相关肿瘤免疫治疗方案的获益人群,为临床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从而有效推动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与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PD-L1 伴随诊断试剂盒是药明奥测开发的一款伴随诊断产品,可帮助医生在肿瘤免疫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分型,筛选出适合的用药人群,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帮助患者节省诊疗费用,提升治疗效率,改善个体治疗效果。 一直以来,如何精准筛选免疫治疗的获益人群,对提升肿瘤治疗水平至关重要。相比传统化疗,以 PD-1/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具有更好的肿瘤控制效果,患者生存率也更高,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 研究结果显示,PD-L1 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更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因此,基于肿瘤组织中 PD-L1 表达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密切相关性,药明奥测开发了 PD-L1 伴随诊断试剂盒。该试剂盒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可广泛应用于多种自动化检测平台及手工操作流程。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与 FDA 批准的 PD-L1 伴随诊断试剂的临床比对中,呈现出高度的数据一致性。 复宏汉霖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官 姜伟东博士表示: 「我们很高兴同药明奥测就此项合作达成协议。相信药明奥测伴随诊断产品将在临床上帮助我们以更精准、客观的方式进一步探索以 PD-1/PD-L1 为靶点的单抗药物,为最可能获益的病患群体提供合适的治疗,从而造福更多患者。」 药明奥测首席执行官 刘釜均博士表示: 「我们很高兴携手复宏汉霖共同推进 PD-L1 伴随诊断试剂盒的开发与应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精准的参考依据。伴随诊断是肿瘤免疫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一环。药明奥测将持续拓展伴随诊断领域的创新产品,帮助合作伙伴推动更多、更好的治疗方式进入临床,让医生把病人治得更好,让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 关于药明奥测: 药明奥测是一个专注于临床诊断的创新型诊断赋能平台,总部位于上海,并建立了获得 CAP 认可的医学检验所,在苏州设有生产基地,在美国罗彻斯特市设有研发中心。公司依托多平台、多组学的技术能力及临床诊断大数据,建立先进的整合诊断平台,为医院和医生提供一站式诊断决策解决方案,实现多病种、全病程精准诊断。其核心产品疾病诊断赋能包,包括先进的临床诊断技术、诊断路径与算法以及基于临床应用的医学内容体系,覆盖早筛早诊、精确诊断、辅助决策及预后管理四大应用场景。 药明奥测致力于建立体外诊断特检服务和产业赋能双平台,赋能中国各级医疗机构,提高精准诊断能力;助力诊疗创新者完成从研发到商业化的技术转化,创造共赢共享的产业新生态。 关于复宏汉霖: 复宏汉霖(2696.HK)是一家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旨在为全球患者提供质高价优的创新生物药,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领域。自 2010 年成立以来,公司以全球联动、整合创新为产品开发理念,在中国上海、中国台北和美国加州均设有研发中心,具备了协同增效的突出优势。 复宏汉霖主要的产品开发策略是仿创结合,从生物类似药起步,逐步开发创新型单抗产品,结合自主开发的抗 PD-1 和 PD-L1 单抗,在国内率先推出免疫联合疗法,前瞻性布局了一个多元化、创新单抗及肿瘤免疫联合疗法管线,打造出研究、开发、商业化生产的综合性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平台。2019 年 9 月 25 日,复宏汉霖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696。 截至目前,复宏汉霖已有 1 个产品成功上市,2 个产品获得中国新药上市申请受理,1 个产品获得欧盟新药上市申请受理,14 个产品、6 个联合治疗方案在全球范围内开展 20 多项临床试验。其中,公司首款重磅产品汉利康(利妥昔单抗注射液)于 2019 年 2 月获国家药监局新药上市注册批准,成为中国首个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 HLX03(阿达木单抗注射液)与 HLX02(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已获国家药监局新药上市申请受理,现已纳入优先审评程序。HLX02 相继在中国大陆、乌克兰、欧盟波兰和菲律宾全面启动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试验,成为国内首个开展国际多中心 3 期临床研究的生物类似药,并于 2019 年 6 月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上市申请受理。此外,公司已陆续就 HLX10 与自有产品 HLX04(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等单抗以及化疗联用开展多项肿瘤免疫联合疗法,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多个临床研究。 责任编辑:杨玉婷 图片来源:药明奥测 题图来源:药明奥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㈤ 复星医药斥资近4亿港元发力医疗器械,能否一挽港股与集采颓势
亿欧大 健康 10月1日消息,复星医药对外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Ample Up Limited与关联方Magnificent View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拟以4.02港元/股受让后者持有的复锐医疗 科技 9697.60万股股份。截至公告日, 此次交易目标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1.93%,交易对价的总额约为3.9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成立于2013年4月的Magnificent View系复星-保德信中国机会基金(以下简称复星-保德信)的全资子公司。复星-保德信主要从事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投资领域涵盖 健康 、消费、地产、 时尚 、金融等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约5亿美元,而Magnificent View此前的投资标的就包括复锐医疗 科技 。因此,Ample Up Limited受让其所持有的复锐医疗 科技 股份 构成关联交易 。
本次交易完成前,复星医药通过Ample Up Limited及其控股子公司美中互利医疗有限公司总计持有复锐医疗 科技 52.82%的股份;交易完成后,Magnificent View将不再持有复锐医疗 科技 股份,而复星医药持有后者股份上升至74.76%。
复锐医疗 科技 2013年4月在以色列注册成立,2017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是一家能量源医疗美容器械供应商,旗下产品包括Alma、Soprano、Harmony、Accent、FemiLift等多个系列品牌。2019上半年,复锐医疗 科技 共实现营业收入8543.2万美元,同比增长9.3%;毛利4897.2万美元,同比增长16.99%。整体来看,复锐医疗 科技 业绩继续维持稳健增长,内生盈利水平持续提升。
实际上, 复锐医疗 科技 实现独立上市,曾一度被业界看做是复星医药对医疗器械大范围布局的开始。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此前对外透露,其看好全球医疗美容市场的增长前景,这一细分领域在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发展空间,而复锐医疗 科技 上市之后,复星医药将更好地支持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的业务发展。
此次复星医药斥资近4亿港元增持复锐医疗 科技 背后,一方面有着医美市场持续扩容的考量。 根据Frost Sullivan调查显示,2017中国医美疗程消费类为1629万次,年增速为26.4%,仅次于美国的1634万次;Frost Sullivan预计,2019年中国医美疗程消费量将超过美国、巴西、韩国等医美消费大国,居全球第一。在这场变革的浪潮中,复锐医疗 科技 等头部医美器械企业将再次迎来发展红利。
另一厢,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也透露出复星医药近期在医药领域的不尽人意。 9月25日,复星医药旗下新药研发平台复宏汉霖登陆港交所,为此复星医药还发公告称,复宏汉霖分拆并独立上市有利于提升集团整体价值。不过,复宏汉霖开盘首日最终跌幅0.3%,同日复星医药股价则下跌4.71%。截止9月30日,复宏汉霖的股价仍维持在发行价之下。
除此之外,近期带量采购扩面的势头,也给复星医药造成不小的困扰。整体上看,与联盟地区2018年最低采购价相比,本次带量采购扩面拟中选价的平均降幅为59%;与“4+7”试点中选价格水平相比,拟中选价的平均降幅为25%。而 在氨氯地平的竞标上,复星医药子公司重庆药友报价0.49元/7片,折合成单片价格仅为0.07元。即使拿下相应地区的采购量,这样的“白菜价”也很难让复星医药高兴起来。
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1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6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84%与2.75%。受此影响,复星医药A股整体市值低于700亿元。此次复星医药重金增持复锐医疗 科技 ,能否帮助其摆脱在医药领域的失意,具体还有待时间检验。
在“小而美”的特医食品领域,国内企业何日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国家医保局回应:带量采购扩围45家企业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为59%
带量采购扩面:“冰火两重天”下的企业博弈与产业变革
基层廉价药、低价药难求?医保局回应:将从这四方面解决
北京便利店售药试点达58家,超额完成2019年目标后的挑战在哪?
㈥ 复宏汉霖:控股股东增持16.45万股 拟根据市况继续增持|公司要闻
金融界网站讯 11月24日晚间,复宏汉霖-B发布公控股股东增持公告称,复星实业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场内购买公司合共164,500股H股。此次增持完成后,复星医药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控制复宏汉霖297,109,887股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4.67%。
复宏汉霖在公告中表示,复星实业可能根据市况透过场内购买方式继续购买公司H股。
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眼科疾病等领域,于2019年9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据2020年中报披露,复宏汉霖报告期内实现总收入1.10亿元,同比增长547.88%;毛利0.52亿元,同比增长812.3%。
截止发稿,复宏汉霖-B报39.05港元/股,下跌2.38%。
-------------------------------------------------------------------------------
金融界医药生物工作室是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打造的新型资本市场+医药生物产业媒体平台,致力于连接医药生物企业与资本市场,传递科研与商业价值。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
㈦ 复宏汉霖是否为港股通
是的,复宏汉霖也是属于港股通的股票,用过支付或港股通的话,你可以从它中取得利润。
㈧ 复宏汉霖和复星医药的关系
复星医药是复宏汉霖的母公司
拓展资料
1、 复宏汉霖要受制于母公司复星医药的限制,这是有利也有弊,有利的地方在于类似利妥昔单抗等多个产品公司可以直接交给复星医药现有的大规模销售团队来卖,对自己的弱项——销售能力是一个补充,但是也要面临复星医药对其的限制,例如前几天说到的问题,复星医药郭总可能要限制复宏汉霖的研发投入,这点是和复宏汉霖账上缺不缺钱没关系的,而是复宏汉霖股东的直接要求,这点是让我担心的地方,当然这并不代表不看好复宏汉霖,只是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跟踪和观察这家公司。
2、缺乏盈利能力仍然是复宏汉霖面临的重要问题,虽然其将利妥昔单抗、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等多款重磅生物类似药产品相继申请上市,其中利妥昔单抗已正式获批上市,然而这些产品的处境并不乐观。除了利妥昔单抗(汉利康)外,复宏汉霖的其他产品或许也面临着较为激烈的竞争。
另一款重磅产品PD-1单抗方面,君实生物、信达生物、恒瑞医药作为第一梯队,已有产品在国内获批上市;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的PD-1单抗也已进入III期临床,而复宏汉霖的PD-1单抗目前仅完成I期临床,其在PD-1单抗赛道上的竞争似乎已经失了先机。
3、2016年6月,复宏汉霖完成了股改前的最后一次增资,引入专业投资者。清科投资、华盖投资、华盖医疗、方正韩投、新建元生物、益飞投资、东方创投等合计投资4000万美元,复宏汉霖投后整体估值约4.9亿美元。
4.2018年复宏汉霖再次快速进行两轮融资。先是1月,复宏汉霖融资1.9亿美元,投后估值约100亿元。7月,再次融资约1.57亿美元。复宏汉霖投前估值约28亿美元,投后估值29.57美元,若根据招股书的发行价,复宏汉霖于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的市值将约为267.41亿港元。
㈨ 复宏汉霖上市时间
1、截止2019年4月2日,复宏汉霖何时上市仍然是未知数,据了解,复星医药持股超60%的复宏汉霖于2018年12月14日提交赴港上市招股书。
2、复宏汉霖成立于2010年2月份,主要从事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目前,复星医药合计持有复宏汉霖64.51%的股份。
更多关于复宏汉霖上市时间,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6df3bc1616105393.html?zd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