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看到很多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提到我是15派,15派是什么啊
这一概念是7月16日,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以公开信的形式向社会发布的。它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来临。
下面是财视media上张刚与正和岛刘东华的对话内容,供参考。
15派势能早就有,现在爆发了。
“15派”强势来袭!7月16日,一篇《向“15派”致敬》的公开信引起众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共鸣。次日,财视传媒CEO、传播达人汇理事长张刚登门拜访正和岛创始人兼首席架构师刘东华,并就此话题进行对话,从“15派”概念的提出背景、界定以及标志性事件和人物等维度,进行了全面探讨及解读。
火候到了!
张刚:之前大家零零星星地提过几个概念,“12派”没有火起来,“13派”也没有火起来,包括“14派”,一直都在提,但就是感觉那个火候没到。
今年感觉火候到了。提起来“15派”,每个人都感觉眼前一亮,因为这个巨大势能,经过两三年的积累,已经形成了。
刘东华:我一直在思考“15派”的标志性的意义在哪里,它以什么为象征?而“92派”是以小平南巡讲话作为标志的。
“15派”里面包含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移动互联网,网络社交的崛起等等,其实这些都不是2015年开始的。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十八大三中全会后,这种势能就已经有了。
前两年我就在说,这个“天”变了、“地”变了,天和地都变了。“天”,是说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改革生态,十八大以后其实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我当时写了篇文章《迎接艰难的黄金时代》,就是从政治生态的角度说的。“地”变了,就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大潮的来临。网络社交正在改变人类基本的关系模式,而人类的关系模式一旦发生变化的话,就是人类的生产生活、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所有这一切都要重构。
做企业不是原来的做法了,资源整合不是原来的整合方式了,其实是天和地都在变的前提之下,一个新的大时代来了!在这个新的大时代里面,谁是标志性的人物,谁是标志性的平台公司。我们用“15派”来作为一个载体,来承载这些,它是可以的。
张刚:今年和往年的势头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我们常提到的“互联网+”也好,移动互联网也好,风口也好,同以前不太一样,感觉整个商业社会有一股大潮来了。
2012年之后,各种力量不断冒出来,移动互联网这个势头越来越猛,智能硬件、物联网、云计算等这些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然后再加上这两年全球经济和中国经济一直往下走,靠调存量可能也调不了,现在需要通过增量的方式来解决很多问题。“15派”实际上就是说,基于过去的存量、势能,然后再产生一个新的质变,主要是增量这一块。
没人能置身事外
刘东华:“15派”要把它的边界界定清楚,包括哪些核心的因素。
创业创新是一种类型,创业创新实际上就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网络社交这一大波起来的。这个已经积累了几年,现在要爆发了,但是前两年很多人还不太相信,一个新的大的趋势和潮流已经到来了。
企业家大部分人都有侥幸心理,一方面开始有点焦虑了;另外一方面,就感觉还有点怀疑。虽然嘴里说着颠覆,但心里总是存在疑问,是不是真的我就要被颠覆了?是不是真的不转就完蛋了?现在,其实已经达成共识了,你要么自己转,要么被迫转,要么就死!
过去的这些年,大家都积累了各种各样的核心能力,可以在移动互联的大背景下,找到新的模式,放大这个核心能力。如果你本身没有核心能力,不愿意去拥抱移动互联网,不愿意寻找新的商业模式,你就没戏了。
张刚:有两个例子,e袋洗创始人张荣耀和酒仙网董事长郝鸿峰,他们两个的转型路径相似。张荣耀原来的店面叫荣昌洗衣,线下有几百上千家店,现在做了e袋洗,通过线上盘活了线下,甚至砍掉了线下门店,他就拿一个99块钱的袋子,无论你塞多少我就收你99,最多能装到1200多元,一下就火起来了。
郝鸿峰原来在做酒水代理,是山西最大白酒代理商,在山西他自称是“地主”嘛。后来他自己带了一小队人马,来北京亦庄,住集体宿舍,拿风险投资。几年下来,把酒仙网做成了全国最大的酒类电商。
刘东华:为什么跟“92派”不太一样呢?“92派”还是一部分人,这部分人代表那个时代的一个趋势和潮流。“15派”是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说你年轻的创业者也好,或者这个跳出来创业的职业经理人也好,或者是那种传统企业的这些企业家也好,其实你没有人能说,我没有在其中,都在里面!
张刚:与上一次“92派”的“由仕而商”不同,这次创业大潮涉及的人群更为广泛,影响也更大。
还有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同以前的创业者相比,这批创业者往往都已解决了个人财务自由,如职业经理人;对80后甚至90后年轻的创业者,温饱也不是问题了,
他们真的是在追求内心的梦想,为梦想而创,自由追逐梦想。
15派的基因
刘东华:创业者的构成,第一类是新创业的人群。有一些80后、90后,他们就真的是人人创业,就是人人都可能成为企业家,人人都可能成为创业者,就是这个逻辑。“15派”年轻的创业者,互联网思维也好、互联网基因(原住民)也好,就是从根上就是新的,甚至是过去大家难以理解的。
第二种类型就是转型创新,这个基于存量的增量。转型创新的这批企业和企业家有点脱胎换骨,如果你不换的话,你就没有未来,甚至也不是没有未来了,直接就没了。
总之,一个是要从根上就是新的,那就有可能出来,这里面有大量的机会;另外转型创新实际上就是如何用新的模式,放大你既有的优势。
张刚:我们发现创业者大致有三类人群。
第一类就是成千上万的年轻创业者,成为一支生力军,包括“85后”、“90后”,他们经过短暂职场积累,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创业,还有的中断学业。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互联网原住民”,在移动互联时代如鱼得水。像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恋爱记创始人付小龙,锐波科技创始人孙宇晨等等。
第二类是受到移动互联网冲击的传统行业中,大批职业经理人加入创业大军,他们有更丰富的阅历和资源,涉猎广泛,比如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跟谁学创始人陈向东。
第三类是,在一些传统大型企业甚至风头正劲的BAT中,自我转型、内部创业、项目孵化成为一种潮流,他们背靠大树,优势得天独厚,也没有白手起家的后顾之忧。
实际上,每一个时期,每一个派,它到最后都要大浪淘沙,都要下去一批。未来的“15派”,他们必然有自己的特征。
刘东华:我曾经说过,未来真正伟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是两大优势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故意的,天然就是那样的。一个是工具理性的极致,就是商业模式,产品、技术,极致化的一个呈现。你比如说“今日头条”,他就通过算法解决个性化信息需求。
但是我觉得这是不够的,就是实际上过去的互联网公司,到今天为止,大量的成功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基于工具理性,直接把原来的那个传统模式,给替代了。第二个是人,人的判断力,就是包括人性本身的一些东西,专业的、理性的。多年积累的核心能力,就是基于人的,基于大脑甚至人心的一些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它还是有巨大的不可替代性。如何把这两个优势能够发生一些化学反应?
未来有三个层面的互联网产品:一个是平台级的产品,一个是业务级的产品,一个是运营工具型的产品。这三个层面都有强大的互联网的产品,但是仍然离不开人的判断。这不是简单融合,产品和人本身应该是一体的。所以我觉得将来真正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也好、平台也好,它就是这两大优势,完美融合变成一个有机体。
15派中国梦创客梦——创客中国峰会将于2015年11月7日在北京举行,详情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