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以下好处:
更有利于企业成长。深交所着重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深交所的培育、服务和监管与民营企业的创新、成长和壮大良性互动。成长型、创业型企业也可获得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持,超过六成创业板公司上市前获得创投机构投资。成立十多年来,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收入保持连续高速增长,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17.9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
更具多样性包容性。创业板上市公司规模灵活,很多要求都从三年降到两年,未来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将适度放宽,进一步降低发行门槛,淡化持续盈利能力的实质性判断。同时,创业板没有行业限制,可以接纳更多元、更具特色的各类企业上市。
更有利于企业融资。相对于主板,创业板总体的平均市盈率、换手率更高,更有利于企业首发融资、并购重组和股权转让。2019年10月18日,创业板放开重组上市限制,允许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在创业板重组上市。2020年2月14日,创业板进一步修订再融资制度,大幅放宽盈利、资产负债率、发行对象等发行条件。
更具创新服务精神。由于地处深圳,深交所更具创新氛围和服务精神。深交所深度了解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发展所处阶段、企业特点,切实解决企业困难。创业板制定了更加适应节能环保、互联网游戏、医疗器械等10个新兴行业的特点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信息披露有效性。
B. 投资新三板买原始股是骗人的吗
原始股,其实是企业还在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企业如果在版新三板上市后权进行定增,定价会是市盈率的35~55倍,投资者不仅能够通过在新三板的投资赚钱,如果新三板转板, 利润则更为丰厚。购买了新三板股权,就相当于是原始股东,哪怕公司没上市,也是有分红可以拿的,新三板的原始股每年有8%股息+分红,亏肯定是不好亏的。而且投资新三板,买的都是优先股,即使公司倒闭了,也可以全身而退。不会像股票,套牢,割肉各种亏损!如果企业已经开始准备上新三板,它的原始股一般不会再对外进行发售,只会针对内部高管、核心员工等 发售,另外会对风投、私募或者特定对象来融资。既然个人投资者很难买到新三板企业的原始股,更多地要依托专业的机构,就要选择从事这方面业务时间长、业务量多的机构,这样才更有保障。
C. 新三板分层利好什么板块
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三板的火爆行情。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
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三板的火爆行情。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
2015年4月15日,在新财富主办的春季投资策略会上,兴业证券(601377)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一语道出本次股市走牛的逻辑,“这是一轮股权投资的大时代”,他同时断言,“这一轮赚大钱的肯定不在二级市场,而是做股权投资的”。
与之遥相呼应,类私募股权投资的新三板市场火爆异常,3个月累计涨幅超过100%,年初至今,有19家公司涨幅超过10倍。排除“中山帮”违规高价对倒等杂音,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新三板市场对股权融资的推动力。
大扩容下的两极分化
对企业来说,与创业板IPO相比,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条件低、速度快、成本低。据清科集团发布的统计报告,中国每家企业的平均IPO发行费用约在5000万元以上,约占其平均融资额的6%。而企业申请在新三板挂牌费用一般仅为150万-300万元左右,挂牌前后均可通过定向增发进行融资。
2014年起,新三板市场开始大幅扩容,挂牌企业数量迅猛增长,加速势头至今仍在持续。市场预测,到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总量会超过3500家。
同时,随着2014年8月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新三板交易逐步活跃,融资功能也随之开启。新三板挂牌公司定增凶猛,仅2015年3月,就有221家公司发布定增预案,预计融资145.3亿元。
新三板指数一路上扬,在赚钱效应的带动下,新三板挂牌公司的定向增发项目,获得公募、私募、券商资管、PE/VC、上市公司及大户等各路资金的热烈追捧,处于“奇货可居”的状态。
其中,中科招商更是在挂牌前后两个月内三度定增,定增价格由首轮的每股10.83元涨至18元,募资总额高达90亿元。4月13日,中科招商以85元/股报收,按总股本13.3亿股计算,其市值已达1130.5亿元,秒杀创业板老大。不过,4月17日,腾讯发表声明,否认参与中科招商最后一轮的定向增发。随后其成交稀少,且震荡下跌。4月22日更遭遇暴跌,盘中最低价跌至每股1.01元,显现出协议转让交易制度仍待完善,新三板非散户淘金之地。
目前新三板每日有交易的挂牌公司数量已经达400余只,反过来说,这也就意味着,有超过80%的挂牌公司还不具备流动性。两厢对比,新三板的市场化特性凸显。与A股市场的板块轮动现象不同,在新三板,两极分化将是常态,且会愈演愈烈,只有少数真正能借助资本迅速成长的公司可以脱颖而出,投资者能从中获得超额收益,而其他大部分公司都将沦为市场的“僵尸”。
另一方面,监管层为新三板投资者设置了500万元的资产门槛,除资金门槛外,还需要两年以上的证券投资经验,或具有会计、金融、投资、财经等相关专业背景。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明确表示,新三板暂时还没有降低门槛的打算。因此,某种程度上,在全民皆股民的环境下,新三板成为中国首个以机构博弈为主的资本市场。
分层交易制度比转板更有利
目前,新三板市场的投资套利机会更多源自利好政策的持续落地。机构在流动性向好的预期下抢筹,造就了本轮新的火爆行情。据统计,2014年8月推出的做市商交易制度,做市标的首日平均涨幅超过35%,同月推出的《非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也已让超过10家的新三板公司被A股公司并购重组。接下来,市场预期的政策机遇包括分层交易、转板制度及投资入市门槛的降低。
华鑫证券预计,新三板会参考纳斯达克市场的情况,设置ABC三层结构,即A层为竞价交易层,B层为做市商交易层,C层为协议转让交易层。三层公司数预计占比分别为1:3:6。
如果真的能够推出分层竞价交易,进入A层的企业在流动性方面,则与现有的主板和创业板没有太大差别,但在资金募集、增发定价、收购兼并、信息披露等方面反而存在不少优势。
以定向增发为例,上市公司定增股票的价格以二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投资者通过定增认购的新股12个月内不得转让,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认购的,36个月内不得转让。而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东一般不超过200人,实施定向增发可豁免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核准;不用披露资金用途、盈利预测,企业可自主将融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发行价格由投资者与企业协商确定;定向发行新增的股份不设立锁定期。
因此,如新三板市场的交易活跃、企业估值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定价融资功能畅通,优秀的公司很可能会选择积淀在A层中,而非转板至中小板或创业板。
目前,参与新三板定增项目及场外交易的资金均有较高浮盈,但将退出押宝在制度红利带来预期流动性的资金不在少数。不过,从政策的推进来看,新三板的制度建设要优于A股市场,且场内博弈对象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修复行情过后,投机行情会逐渐结束,进入新的以企业成长性为主导的PE投资阶段。
成长性为基本投资逻辑
因交易制度及参与主体的不同,对新三板企业的投资,不能简单套用二级市场惯用的分析逻辑和研究框架,而更适用PE投资的操作方法,投资人需充分进行尽职调查,全面掌控企业基本面情况,提升投后的管理水平。
PE投资的盈利来自企业的成长和制度性溢价,但随着新三板各项制度的日趋完善,制度性溢价会逐渐消失,最终还是落脚于把握企业未来的成长。不过,哪些企业能够借助资本的力量,达到高速成长的预期,则要考验投资者对公司基本面及战略发展的把握能力。未来的腾讯、阿里、网络有望出自新三板市场。
据东方财富(300059)网数据,目前220家做市转让的新三板公司平均市盈率已经达到67倍,其中更不乏百倍市盈率的公司。新三板公司定增火热,整体估值水平也已不低于主板。随着市场关注度的提升,因流动性不足的估值折价正在进一步降低,机构的抢筹逻辑必须开始着眼于企业的成长性。
新三板挂牌的公司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业、TMT、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等新兴领域,另外还有一些主板及中小板没有的投资标的,比如以九鼎投资和中科招商为代表的创投行业、以嘉达早教为代表的教育与培训行业,这些行业均处于市场的高速成长阶段。
与A股的对比标的相比,新三板挂牌公司的规模及业绩基数低,因而出现成倍增长的概率相对更大。相应的,其在定向增发时投资者也会给予一定的溢价。
进入2015年4月,监管层对新三板违规对倒交易进行查处,三板做市和三板成指均遭遇调整,但企业定增的热情一路攀升,因各路资金仍亟待入场,发行价格水涨船高。
4月14日,生产车用橡胶管路的三祥科技(831195)公布定增预案,发行价格为每股6.3元,拟募资5040万元,按照2013年的EPS计算,发行PE高达63倍。据新财富了解,三祥科技拟全资收购美国Harco集团,现正就收购细节进行商谈,如收购成功,公司在生产技术及客户等层面都将有质的提升。预计其业绩爆发点将在2017年。
几乎同时,同行业的中鼎股份(000887)也发布定增预案,公司拟以不低于16.27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1亿股,募资净额不超过19.17亿元,发行PE为21.38倍。同样,此次定增募集的资金用于收购海外公司。
可以看出,除“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外,进口替代型的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有望借助新三板实现“国内融资-海外收购-技术提升-国内国际市场”的传统企业升级转型路径,而在此之前,只有少数上市公司才能完成。融资与价值发现功能启动后,新三板市场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的重要一极。
D. 新三板并购重组必须券商参与吗
是的,规模大一些必须有券商参与
E. 请问:现在为什么要投资新三板股权呢
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公开转让、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新三板股权投资属于长期投资,像巴菲特,所持有的股权是跟随企业共同发展。所赚取的收益就是溢价的部分。前期未挂牌叫股权,挂牌后就是股票,和A股股票稍有区别,但是也不大。新三板股票没有涨跌幅。
新三板投资:新三板投资是大势所趋的方向。
1、手头现在可支配的资金,对自己的风险偏好作个合理评估;要把资产合理的进行分配。一部分固定存款,一部分用来投资,投资分为固定收益类,和高风险收益类,根据市场情况来进行调整。2、对项目了解,行业,产品优势以及未来发展情况。3、企业资本如何运作,比如是否有做市商,是否会发生并购重组,或者转板等,后期退出方式都应该了解清楚。等等。
我是新三板周老师,希望可以帮到您。
F. 新三板制度创新 哪些股有望受益
是允许券商以股权、期权支付方式创新收费模式,促使券商开始着眼于全产业链构建。
二是允许公募基金投资新三板挂牌股票;券商做市业务可以采取借券等方式,对冲做市业务风险。
三是允许和鼓励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到新三板挂牌融资。
四是允许做市库存股持仓比例可以超过5%,进一步明确了券商自营、做市风险控制指标。
五是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公司的子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股权投资机构开展推荐或做市等业务,进一步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范围。
六是允许证券公司开展挂牌企业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试点,进一步增强券商服务中小企业能力。
总之,“国六条”与证监会118号文这两个重要文件有一个共同特点,产生了一个共同作用,就是加快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创新,也使新三板实现了“弯道超车”和步入“快车道”。
新三板的三个拐点
2015年以来新三板出现了三个明显拐点。
第一,投资和融资同步出现增长拐点。2015年截至5月22日,融资总量已达211.54亿元,比2014年全年的132亿元净增将近100亿元。融资量最大的达到50.32亿元,融资次数最多的有4次。融资用途从补充流动资本到涉及股权激励、项目融资、做市等方面。同时融资的外部性增强,加快了挂牌公司股权的分散度,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的公司越来越多。
市场覆盖的业态不断加宽加厚。
新三板代表的新业态已经充分反映了中国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如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市值已分别占到市场总市值的26%和11%,这个特征与早已迈入信息经济时代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占比结构非常类似。
第二个拐点是市场交易由冷变热,这个过程比预想的来得快来得猛。交易上的一个重要变化是,有交易行为的公司已占三分之二以上,现在每天交易量基本稳定在10亿元以上。
交易上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做市商制度开始发挥作用,虽然比重还不是很大,但与协议转让方式相比,做市交易基本上形成了连续的价格曲线,做市板块备受投资者关注。做市商的核心功能,并不是撮合交易,而是估值定价。这个作用开始显现。做市企业的融资行为和融资比重均高于协议转让,做市企业的股价已成为发行增资、并购重组和股权质押的重要依据。
第三个拐点是,市场参与主体和合格投资者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股转系统的预研预判。
如果说上述三个拐点更多的是反映市场量的变化,那么市场主体,包括全国股转系统在内,其观念和理念的变化使市场开始发生一些质的改变。
一种看法是:新三板的快速发展使券商真正有了客户概念,以前都是围绕通道做业务,只认标准条件不认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在券商业务模式都在改变,通过挂牌推荐和做市业务将投行、经纪业务、资管业务等业务链条全部打通并形成了协同效应。券商的盈利模式也不仅仅在推荐业务上,而是在挂牌后的持续发展业务中获取收益。这是非常大的改变。
还有一种看法是:新三板为普惠金融找到了一种实现方式。这种小额快速按需的融资方式,可以在更大的范围、更深的领域恢复金融的本质和草根性。
可以说,新三板支持创业创新已经具备两个明显优势:
一是规模效应已经显现。
二是制度优势开始显现。根据2014年年报披露,2320家挂牌公司盈利,占比为8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86%,平均净利润增长24%。尤其是挂牌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同比增长了134.18%,反映出挂牌公司较强的现金获取能力和经营质量。特别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公司数量占比为30%,平均净利润增长61%。
挂牌公司已形成两个重要特征:一是成长性,二是草根性。中小微企业占95%以上,民营企业占9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占了80%。它们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也成为新三板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所以说,新三板是资本市场创新的产物。
为企业创造实现梦想的可能条件
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难在两点:一是信息不对称,即投融资需求没有一个全国性的公开信息了解平台。二是价格谈不拢,股权融资的难点在于定价,原因是公司股份价值理论上等于公司未来盈利的贴现值,但未来又是很难预期的,致使企业与投资方对价很难谈拢。目前普遍的解决办法是签对赌协议,这就意味着融资方将承担丧失控制权的风险,从而失去股权融资的本质特征。而新三板恰恰具备了信息披露和定价这两个基本功能。通过源源不断的挂牌企业信息披露,让投资者了解了中小微企业信息和需求,又通过公开转让和交易,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估值和定价。
为此,全国股转系统用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探索制度设计,学习了解全世界的先进经验,总结分析交易所市场的经验和教训,认真听取市场各方主体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新三板的历史沿革,从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开始到中关村试点,到扩大到上海、天津、武汉等高新技术园区,最后一步扩大到全国的过程,进行了认真的梳理,最后形成了现在的66个制度、规则和指引。包括挂牌准入上不设财务标准,允许“小额、快速、按需”的融资安排,对200人以下融资实施豁免核准,不对定向发行的时间、价格、方式进行限制,不对股权激励机制和股份锁定期做出时间规定,发行人可自主选择交易方式,交易方式之间可自由转换等等,这些制度设计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最有效地实现投融资对接。
上海国际医药园区的一家挂牌公司是生物医药公司,该公司有主打产品,但尚未取得新药许可证,未上市销售,也没有销售收入。该公司在新三板挂牌后的7个月时间内进行了四次定向发行,融资3.99亿元,开创了一家“种子企业”产品还没投放市场、没有销售收入但在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成功融资的先河。这家公司在挂牌之前没有任何一个外部投资者,公司股东仅有28人,挂牌后通过4次融资以及做市交易股东人数超过了300人。
在学习了解纳斯达克的成功因素中,除了美国浓厚的创业文化和创新氛围以外,发现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制度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不拘泥场内场外,专注为发行人和投资人提供效率高、成本低、安全透明的资本市场平台。纳斯达克对创新的包容度是非常大的,很多生物科技股仅仅还处在临床二期、三期阶段,离新药报批、销售还有一段距离,就上市了。据了解,2015年1月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中处在临床二期的有65家,市值最高的达到17亿美元;处在临床三期的有54家,市值最高的达到71亿美元。很多有代表性的生物医药公司暂时都没有营业收入。
纳斯达克的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为了让更多的企业来发行,让更多的资源支持实体、支持创新创业。
新三板于2014年8月已实现电子化受理,2014年共受理申请1792家,2015年截至4月30日已受理967家,4月份单月受理就达618家。一旦这些企业2015年全部挂完牌,市场格局会发生很大改变,倒金字塔完全可能变成正金字塔。如果再加上区域市场挂牌公司,成千上万个中小微企业必将形成一个宽广坚实的金字塔底座。
创新仍然是新常态
目前全国股转系统正在做的是加快制度创新,与市场创新同步。
新三板的起步和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红利,也源自于制度创新。制度是牛鼻子,俗话说得好,有好的制度就有好的投资人,就有好的公司、好的中介。
未来真正的竞争绝对不是企业资源的竞争,而是制度创新的竞争,是差异化和多元化的比拼。
2015年随着新三板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清醒地认识和了解市场。应该说全国股转系统还处在初创阶段,我们将会不断跟踪、分析、研判市场走势,加快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