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投资创业 > 王德峰王阳明心学与投资股票

王德峰王阳明心学与投资股票

发布时间:2023-01-17 07:59:50

①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读王德峰

引自王德峰《王阳明心学及其意义(上)》节选

        人生为什么成了问题呢?因为我们有 无限心 。我们活在每一个瞬间中,我们以筹划和未来的方式活在当下。我们超越现实去筹划那个尚不存在的未来。筹划未来就是提出理想。我们要安顿的就是这个无限心。

        我们的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有限的事物上,构成这现实世界的所有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我们的无限心是无法在现实世界安顿的 。

所以安顿的第一步是 超越现实世界,就是:出世 。

      无限心无法安顿在现实世界中,因为现实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限的,再豪华的别墅、再高的权位,也是一个有限的事物。

        人生最维对付的是自己生命内部的麻烦,就是无限心的安顿。它只有出世。这叫超越现实。先指引一条让他的心出世的路。要先出世,然后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第一步是出世,出世而后入世,入世的前提是出世。 文化要来的前提是这个民族要先有 出世的精神,然后再来做入世的事, 人如何安排好这个最难安顿的生命。

        西方哲学的主题是知识问题,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心不安顿好就是烦恼来。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峰是王阳明心学。

        当佛经说汉语了,一定是佛学思想的中国化。儒道佛三者合流,成就了陆王心学。儒家的出世而后入世的路是什么样?一句话概括, 无所为而为 。

        ”为就是做事情,人生在世,不能不做事情,不做事情的人生不能算人生。比方说你有两只脚就得走路,你有一个头脑就得思考和学习。无所为而为针对的是有所为而为,我们做事都有目的。认为这个正在做的事情是达到另外一件事情的手段和目的。而应该是我们之所以这做件事,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它不是通向另外一个目的的途径,这样的做事是无所为而为。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不做是不对的。这样的人生将永不失败,并没有失败的人生。我们做种种的事情,都因为这种种的事情本应当做。不是因为做了这样的事,达到一个有利于我们的结果。不是为了这一点。”

读王德峰节选—做事是为了什么? -

什么叫永不失败的人生?这就是。 我们之所以去努力的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就是它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它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所以我们去做了。我们甚至可能凭借我们的经验知道,这件事做了的后果对我们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叫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和入世的统一。

再来看看道家,他如何指点一条 出世的路呢,也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不是指不做事,而是指不人为的做事。人为二个汉字合起来就是伪。伪就是造作,道家就是反对造作。造作为什么不好?中国哲学有一个共同的立场,叫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都主张,儒家的重点在人,道家的重点在天, 按照道家,人类生活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类生活的麻烦和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这是道家的出发点。于是从这个出发点出发,道家的原则一定是教我们做减法的,减去人为的因素,减的越干净越好。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损就是减少,减少人为的因素,要损的彻底。吃饭是天道规定的,但如何吃饭,道家的精神就来了,偏要吃的好,就是人为。

        一旦把人为的东西清洗掉之后,你就看到天道了。

没办法正面告诉我们天道是什么,道是不可言说的,你只能说它不是什么,不能说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就是人为的东西统统拿掉。《道德经》和《庄子》叫我们如何做减法的方法。学习老庄的学说是学习作减法的方法,这样的实践,就不知不觉行为在天道里面了。 做事情不要增加自己人为的目标,人为的企图,你不要自己定目标,天道把你的人生规定好了,你顺着走,幸福就来了。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和各位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带着东西来 。

        这个东西不是父母给我们的,也不是环境给我们的,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来过多次,积累出来的东西。别以为我们是第一次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来过多次了,你信不信?王德峰现在开始讲迷信,我现在真相信。我确实没办法给出科学的论证,这件事情超出科学思考的范围。全凭我们的悟性去领会。

        我王德峰想学哲学,当时以为是我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后来知道,是我带来的业力,规定我去做了那个空而又空的学问,这是我的业力。 我们选择这个愿望,还是那个愿望,没有这件事情 。 我们有这个愿望,没有那个愿望,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这个愿望来了以为。我们选择如何实现它的道路,这件事情我们有一点自由的,至于什么愿望来到我们的心里,不是我们的自由。它就这么来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业力来,我的活你干不了,你的活我也干不了。各自的业力不一样。 什么叫做事?佛家说,你这辈子又来到这个世界上来了,你非做事情不可,做事情就是消业,因为你带着业力来的。这是你躲都躲不了的事情,你就好好做吧。做事就是消业,因为做事情是为了消业的缘故,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它没结果,没结果更好。如果它有了结果呢?很可能旧业未消,新业又来了。但是做事哪里没有结果呢?佛家也看到,只要你做事情,就一定会有结果,但是这个结果跟你没关系。这就不是你的业了,不是你造的新业,所以是无心而为。无心而为的意思不是教我们做事不认真,事情一定要认真去做,但是对它的结果不关心。因为做事就是为了消业。除心不除事。事情不能拒绝的,你就担当起来做,消业。

        犹太教说我们有知识,骄傲是罪。信仰的前提是谦卑。充分领会到自己面对的虚无,以对虚无的领会活在当下,西方人的出世的路是崇拜上帝,渴望天国。基督徒的婚姻是上帝的事业的一部分。

        仁是儒家的核心观念,儒家的学问是仁学。心学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人心中。荀子说人有生物的自保本能,为了避免同归于尽,发展了道德,我们遵守道德是为了让利益斗争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而孟子认为道德来自于我们的心,四端之心人皆有之。孔子讲仁的根据在我们的心里,侧隐之心,仁之端也。

        我们的身体把自己跟别人分开来了,侧隐之心由然而生,是打破了身体的间隔了,这时候这个心与这个小孩联系在一起了,这叫仁心感通。

        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存在,indivdialism,叫个人主义。主导近代西方的原则叫个人主义。个体主义。个体的人,他们原先是作为个体的人生活在基督教的团体中,基督教衰落,他们从团体出来,变成了一个个的个人,个体的人,然后他们按照理性的法则确定个体的关系,契约,原则,用理性来确定契约,所以个人主义原理是近代以来欧洲社会的基本原则。

        我们虽然承认形骸间隔,但是又有仁连在一起了,是一体之仁。不仅是同类,非我同类,鸟兽的痛苦也会令我们产生哀悯之心。花草瓦石无端被毁坏。我们也会哀悯。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无机物的存在就是为有机物的存在创造条件的。有机物趋向于植物,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最后趋向于人。 人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核心就是仁 。

        按照中国的宇宙观,整个宇宙趋向于生命,生命趋向于它的真理,叫生命情感。我们离开无机物,我们也无法生存,所以瓦石之类无故的被毁坏,我们会生顾惜之心,你离开这个自然界的无机物你能生存吗?植物来了,动物拿植物做食物,食物链就来了。所以植物趋向于动物,动物趋向于最高的有情物,人。最高的有情物叫人,人的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叫仁。于是仁心感通万物。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王阳明说,“心即理,心外没有理”。炒股就是心外之理。今天的文明到处用心外之理,非常可怕,你抛弃你的心去求一个理,这个理将要戕害我们的生活。

  回到中国心学,心外无理,你要抓住的都应该是在你心里面站得住脚的理,在你的心里面没根的理,叫心外之理,不可信。它在根本上威胁你的生活 。我们一旦心亡失,跟心外之理走怎么样。争夺利益的方法全是在心外之理。

        心学不是心理学,心是天理所在的地方,天理不是知识科学的理,是天理,天理在心里。王阳明说,“ 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 ”。肚里要有这句话,要关键时候突然明白。心即理。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命题。他从孟子那里来。孟子说真理不要从外面去求,万物皆备于我。然后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做学问是把亡失的心找回来。放出去的心要召回来,召回来就是叫学问。把放出去的心召回来。

       荀子学说的核心观念是礼,荀子主张以礼治国。 我们可能会遵守礼遵守的很好,但心中并不没有那个人心,于是会变成表面上恭敬有礼,温柔敦厚,其实是把道德规则当手段来谋取自己的利益。这种人格叫乡愿 。因为荀子让我们相信道德在人心中没什么根据。这是头脑的聪明发明出来的,我们遵守它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利益。 在荀子的学说中养成了我们的一个国民性格,乡愿,我们遵守道德规则不是出于内心的自觉,而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所以孟子的学说在他同时代理解的人极少。

        佛学中国化的最高成果是禅宗,禅宗就是心学,是用佛家的语言说的心学。禅宗的宗旨就十六个字。“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法相宗就是唯识宗 。禅宗就抓住了心了。弘忍法师说,他的弟子们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 世人生死事大。涅槃叫不生不死,学佛求的是涅槃,不是只求福田。自性若迷。自己的本体看不到,佛何可求。自本体就是佛性,人人都有佛性,见性成佛,谁去见这个性呢?就是心。

        看到金器,不睹众相,常观金体。相与相的差别就消解了,只是看到金器本身,他不是看不到相,而是不为相所惑。不著相,不住相。你的名牌包不妨碍我的普通包还是包。我们看到了包的差别是用什么来看的,我们看到还是包是做什么看的,你看到金器是用五识来看的,但是你看到金器本身是用心来看的。此心一来,是常观金体,不睹众相。

        八个字是金刚经思想的核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住是住相,相是客观的,但是你不要停留在里面,相是我们把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人、都区分个高低贵贱,这是相,还停留在这种区分里,叫住相。如果你不住相了,叫本身起来,而生其心。只要本心起来,见了佛性。就好像那个人来到金器的仓库看到了金子本身。 这个比喻太有意思了,金子本身你的肉眼是永远看不到的。要用心来看的,你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发现不同的器。

        第二个问题在问,金子本身可能单独存在吗?不可能。金子本体叫金体,它只能在不同的器里面存在,脱离种种的器,另有一个金子本身让你看到,不可能的。它又说明什么道理呢?别把佛性从这个现实世界当中抽出来,专门在那里,等待我们看,就好像金子本身总是在不同的金器里面存在,一样的道理,所以 修佛不要离开现实世界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不能离开世间来觉悟,“离世觅菩提”,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寻求那个最高的智慧叫菩提,“恰如求兔角”。就好像你要离开这个现实世界去另求一个专门在那里等着你的佛性,就好像你要求兔子长出二个角来。

        这有二层意思。 第一,你要摆脱众相对你的迷惑。这一步叫出世,常观金体。出世,但是回到世界中来,金子本身不脱离种种物体。你要求金子本身也在种种的器里面求吧。 这是第二层意思。

        我们再转化一句话,禅宗教我们修行,就拿烦恼来修。烦恼即菩提,人世间充满了烦恼,所以叫灰尘的世界。别把灰尘拒绝了,因为烦恼来自心,如果没有心,它没烦恼,只有肉体痛苦,所以烦恼不是拒绝它,因为它跟我们的智慧来自同一个根源,心。就心有两种用法,一种用法,用出烦恼来,还有一种用法,用出智慧来,都来自于心。我们的烦恼证明了我们的无限心,证明了孟子所讲的心,没有此心,即无烦恼。怎么修呢?烦恼成了我们修行的材料,这是非常自信勇敢的修行方法,叫禅宗。 不要害怕我们有烦恼,拒绝烦恼,心安静的如水一样,一点波纹都没有的水,风一吹水就有波纹,很正常,如风吹水,自然成纹,你生活在世界上,怎么会不遇到风呢,风一来不是水面就不平静了嘛,那叫烦恼来了,但是你不要跟着烦恼走掉了,烦恼是水上的波浪,水还是水。水的波浪起来或者下去就不会增加水或者减少水。大海每天的海面在汹涌澎湃吧,大海的总量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不增不减,所以这就是禅宗,要我们抓住烦恼来修这个心,因为烦恼也来自于心。

        禅宗的这个思想是非常伟大。后来的宋明儒学把禅宗的思想吸收进来,变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了。这二个学派的目标是相同的,就是王阳明说过的那句话,我们中国人人人心中有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心中贼如何去破,就像烦恼如何去破,用我们的心。

② “知行合一”我读王德峰

        心学不是心脏学,不是心理学,无法用英语中的heart或mind来表达。

        我们指出了这个心的存在,但是每每被我们丢失,再把它求回来,孟子说这叫学问之道。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这个心的亡失,实际上是很容易发生,也比较自然。比方说,我们出生到这个世界上来, 最初是孩提时代,那叫童心 ,本来在我们身上,后来会丢失的,丢失之后你慢慢成长,慢慢泯灭, 知道这个世界上要趋利避害,学会了趋利避害就进入了人生的所谓功利境界,这就是心之亡失。 心之丢失,然后人生也就不自在起来,中国老百姓的那句话说的真好, “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 。我们现在教育自己的下一代的方式是让他们早早的不自在,越早越好。在幼儿园起就要设置学算术了,还要学点英语,到小学的奥数,这个幼儿园最好是双语幼儿园,汉语英语一起来,然后早早的把我们的孩子推上了人生竞争的舞台。就让他们知道利害得失,知道自己的前程如何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知识经济手段。让他们更好的丢失那个心,然后再把它们求回来,很难。

        我是80后的父母,凡是80后都是50后生出来的,所以50后对80后有一个不可推卸的债务,叫精神上的债务。我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现在我和我儿子之间可以进行哲学上的交流了,因为他们需要这一点。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最近在求回来,人要安心立命。 我们下一代最缺失的不是知识、技巧、不是运用逻辑和符号的能力,而是缺乏人生的基本信念,最缺少这个。

        “此獦獠根器大利”。根器就是慧根。不懂敬畏生命的人,成长中没有读过伟大的悲剧、灵魂没有得到过洗礼、心灵没有受到过震撼。我们追求卓越,我们失去了灵魂的卓越。我们的基础教育出了严重的问题。怎么好不读一点心学呢,《传习录》最起码,然后《六祖坛经》。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句话不大好懂。我们平心不都有心吗?还要生干嘛?平时我们都有心,但此心是假的,支配着我们的,让 我们形成了种种的欲望、期待、焦虑、恐惧、绝望等等的这个心,业力造成的,因此叫业识。这个业识由五个方面构成叫五蕴 。色受想行识。构成了我们平时那个心,业力所成,所以叫业识。我们就在此心之中,我们就在业识之中了。

        如何把它破呢?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本心就来了,本心就是我们的心,也就是宇宙,是大其心。中国哲学是人生哲学,人生哲学就是守护和滋养我们的心。它不是针对头脑的。西方哲学针对头脑,中国哲学养心,要把我们的心养的和天一样大。那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你相信这句话吗?

        什么叫佛性?不是空、寂,这是对佛性的误解。佛性不是空寂,我们修佛做什么?把我们的生命情感统统丢掉,空寂其心,错了。你要坐禅是吗?怎么坐?心里什么东西都没有?那叫空心静坐。好,石头一定坐的比你好,你比得上石头吗?石头才叫空心静坐呢。千万不要误解了佛性,什么叫佛性。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它,我们每一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男男女女注定了要爱一次的,这件事情不是他们自己个人做出的决定。假如是个人主观上决定的,那么这世界会很奇怪,一部分人决定去爱,另一部分人决定不爱,没有这种事。每一个来到这个世间的男人和女人注定要爱一次,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这一点说明什么呢?说明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有东西等着我们了,其中有一个就叫做爱情。具体的一次恋爱,跟世界上任何具体的事物一样,生生灭灭。因为具体的爱就是某一个男人跟某一个女人那份情感联系。它跟一个苹果是一样的,苹果会成熟的,然后熟透了,然后开始腐烂,然后烂到最后什么影子都没了。这一点上爱情和苹果是一样的,这是具体的两个人之间的那份爱。但是具体的这一份爱消失了,不等于爱本身没了。爱是佛性的一个方面,它不朽。假如某人恋爱过五次,五次都失恋了,于是他将来会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他说这个世界上爱情本不存在。他这么想,对还是错,他一定错了。 具体的爱情的消失不是爱本身的消失,他说这样的话来,表明了他已结失去了爱的能力 。我们就拿这个例子来说明什么叫佛性。 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 。不关什么时代的,其中一个方面叫爱情。

        什么叫我们的心?本心就是宇宙。什么叫宇宙?人类生活不朽的价值。它不生不来,不增不减。我们来到这世间上做一次人,就是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要进入这不朽的价值。佛学让我们活的更好,不是让我们拒绝生活。于是陆象山说了这样的话, “宇宙内事,就己分内事” 。王阳明心学的先驱人物就是陆象山。你以为你跟那个异性的个人相恋是仅仅属于你们个人的事吗?,不,它是宇宙内事。然后你失恋了,己份内事,就是宇宙内事,它也是属于宇宙内事,不是你个人的偶然的不幸。

        如果没有慧能,即无后来的王阳明,陆象山。(为什么说当时慧能得法后,命若悬丝,因为在)衣钵的传承同时也是田产的继承,所以佛门就不清净了。“切不可轻视初学者,轻视他人有无边无量的罪。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志”。(慧能说)。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就是从慧能的这句话里套出来的。

        神秀的毛病出在哪里?他说我们有一个本来干净的心,然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可能要沾染上灰尘。 什么叫修行呢?就是不断的擦灰,就是我不断的把我们的心跟外部世界隔绝开来。要保持这种隔绝 。因为外部世界充满了烦恼。在这层意思里面,他把心跟烦恼对立起来了。这个对立错了。我们上午已经讲过, 烦恼就来自于我们的心,智慧也来自我们的心。智慧跟烦恼是对立的,但它们同出一源,根源还是那个心 ,你怎么好把这二者对立起来,二元对立呢,这是其中一个错。

        还有一个错。他把修行看作是对烦恼的拒绝,这意味着把 众生的烦恼拒之于门外,求个人的自了,是小乘佛教 ,只求自己的解脱问题。这不是释迦牟尼的智慧。大智慧就是大悲悯。 你没有悲悯你就没有智慧。我们怎么好把众生的烦恼拒之门外呢?我们要拥抱众生的烦恼,把众生的烦恼也看成自己的烦恼,看众生的罪过也看成是自己的罪过。这才是大乘佛教。 所以毛病有二个方面。【思考西游记唐僧取经从小乘佛法到大乘佛法】

        智慧就是悲悯,(有悲悯)这样的人慧根不浅, 悲悯和智慧是同一件事情 ,就是你的心大了,你打破了形骸之间隔,你的心就大了,心里小怎么会悲悯呢。“应无所住”,也别把自己本来干净的心当境相住在那里了,这叫著了净相。这也是住相,就是住净相。 世界上如果本无烦恼,要智慧干嘛,智慧是从烦恼中来的 。把空再空掉,叫空空,就是回到世间,再次入世修行。回到生活中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来。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你见到的佛性之后,万事万物的真实意义才向你呈现。

(慧能说)自性就是佛心,人人都具备。

(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求乐莫大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自本心起来,就成了佛。即心即佛。

        禅宗就是佛教中的心学,自本心也就是佛性,佛心人人都具备,但是平时看不到,因为心没起来你看不到,不是用眼睛看。佛教中讲观想,这个观不是眼睛看。是本心起来。这个本心大如天,叫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把小我放下了,叫去除了人我别。人我别不是本来面目。

        什么是功德,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禅宗守什么戒?戒轻视他人。真正的根本的戒是平等,就是永不轻视任何人。禅宗第一次提出了众生平等,根据是人皆有佛性,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得众生。佛的意思是觉悟者,每个人都有佛性,这个佛性跟宇宙一样大。只是没见到,没见到的情况下叫凡夫,前念迷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所以永不可轻视任何人。

        众生平等,众生之间差别很大,都不足让一个人比别人低,因为他佛性在。每个人都要堂堂正正,自做主张。 慧能说,不是我能够度你的,每一个人都是自性自度,我只是启发你。我们这些小根之人,需要上根之人,大善知识来开导我们。但是开导不等于他能让我们度了,我们还是自度。是在他的启发下我们自性自度,这样禅宗的思想就为宋明心学做了准备。中国人心中之贼要去破了,我们中国人如何树立起自己独立的人格,成为道德自觉的主体,彻底的打破主奴关系的奴化。王阳明后来这么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足,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作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人的社会地位有高低,不妨碍我们成为大英雄。 这是宋明心学的共同目标,“破心中之贼”,禅宗为它做了准备,因为禅宗告诉我们人人皆有佛性。

        孟子的心学是开端,然后又讲了禅宗的心学,是佛教的语言讲的心学。然后我们现在看,心学在中国的最高成果,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第一个命题,“心即理”,心外没有理。我们现在做事情每每凭的是心外之理。

        《大学》是中国人哲学修养第一本要看的书,叫初学入读之门。这篇文字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所作。《中庸》是曾子的学生子思所作。《大学》的第一句话,“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大人之学,大人之学就是学做君子。跟小人区别。一般来说,孔子说15岁开始读这本书。孔子说15之后有志于学,是学做圣贤。到了15岁是要学习做君子。

        第一句话讲出了三纲领。“明明德”。明德就是心之德,德是一个事情的特征属性。我们心的德性叫明德。明明德该如何明,第二句话,是在亲民。 在体会人民生活。天道在人民生活中,到15岁你就要领会百姓的生活,人民的平常生活里面有道 。第三句,止于至善,让我们的心跟天理一致,叫至善。此心存乎天理之极,极的意思就是标准。明明德的途径就是亲民,指向心与天理一致,这个心中任何想到的,无不是以天理为标准,不掺杂任何的小我的私欲。把个人的偏见清洗干净,个人的私欲清洗掉,叫存乎天理之一心。这种状态叫至善,这是大学的三纲领。

        还有八条目,具体怎么来做呢?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少年时问都是,什么是人生第一等事,老师说,是读书,作官。王阳明说,“不对。 人生第一等事,是读书,学作圣贤 ”。学做圣人是人生第一等事。儒家的格物致知其实我们自心具足,心外无物。王阳明悟后开始讲心学。南宋的陆象山也是顿悟的。明朝王阳明也顿悟了。朱熹破心中贼的方法是“存天理,灭人欲”。错在哪里? 天理如果脱离人心,在人心之上,就是僵死的教条,它没有力量,你认为它也一样,对你的生活行为,生命实践毫无影响。人难道不知道孝之理吗,有用吗?这个理在他的心之外 。

        陆王发现,程朱理学走的路不对,天理应该在人心里,不是僵死的教条。 天理在人心里,就是良知 。心之德,明德即是良知。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是天理。羞恶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心就是良知的呈现。良知当下呈现了。当下呈现。大思想家说话不随便说,不是头脑中的推理。他的生命情感的真相在此时此刻不由自主的呈现了,这不是头脑的事,是心的事。 良知不是在我们的头脑里,是在我们的心里,这个心里面是生命情感 。头脑里面是概念判断推理。我们别误解了良知,良知不是康德所说的先天知识,良知是我们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生命情感在哪里,不在头脑里,在心中。头脑和心有区别,要说明头脑和心的区分太容易了。 心更根本,在头脑里面活动的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在心里面活动的是生命体验,生命感受。试想一下,我们是否可能用我们头脑中的概念判断推理,把我们心中的情感给消解掉,不可能的 。这就是王阳明所讲的心,不是西方学者所讲的理性。理性是头脑的工作,头脑的能力。心是生命情感。生命情感的本真的存在平时你看不到,它在关键的场合突然爆发出来,那叫当下呈现。

        一、心即理。 所以现在我们看到朱熹的理学与阳明的心学对立在哪里呢?朱熹的理学要我们用头脑去理解真理,然后再诉诸生命实践。试想一下,我们头脑中理解了一部分道理,它能不能成为我们生命实践的动力?不可能。 生命实践的动力来自于心,就是生命情感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去行动,去实践的动力绝不来自于头脑。趋使我们去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而情感发自于心,这个发自于心的情感要在它的本真的真想里面,那叫天理。心即理。此理非概念判断推理,不是自然科学的定律,是生命情感的真相。你首先掌握这一点,你就掌握了王阳明心学的第一个命题。心即理。

         在朱熹跟王阳明的学说中彼此对立在哪里?朱熹说,“天下要先有孝之理。人才会有孝亲之心”。孝的道理是不朽的,本来就存在的,我们没有去认识它,所以我们不会去孝敬我们的父母,那个孝亲之心就没有了。孝之理带来了孝亲之心,这是朱熹理学的出发点。所以先要把那些本来就在的理,不朽的理说清楚,我们去认识它,由于认识了这份天理,我们就有了生命实践的那个心。有孝之理,于是产生了孝亲之心。这个道理对不对呢?其实这个道理是不能成立的。时下中国社会有些丑恶的社会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不是我们对理没有了解,我们都了解,认识到比如孝之理,问题是我们没有孝亲之心啊。心是情感,是生命情感。我们讨论一点哲学,比如说几何学讲圆的道理,圆之理本身是不圆的、颜之理不颜、热之理不热、它没有温度,它就是那个理啊。爱之理不爱的,爱的道理不是爱。或者说爱之理不热。

         王阳明把孝之理与孝亲之心的关系颠倒过来,说,“天下是因为有孝亲之心,才会有孝之理”。这个道理在哪里。你查一查论证就知道了。宰与问过孔子这样的问题。“心安与否”,所以仁并不是一个概念,是生命情感的真相。我们对父母的爱从哪里来?是因为我们亲身感受过父母亲的关爱和恩典,我们在父母亲的关爱和抚养下长大,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亲身感受过,如果我们还不去回报,我们会心安吗。孝亲之心就是这么来的,它不是来自于我们的头脑对一份道理的认识,而来自于我们的父母亲对我们关爱的亲身感受。由于有这份亲身感受我们就需要去回报,而不回报心不安。安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是心的事情。心不安是有声音的,这个声音就是良知的呼声。良知是天理的灵觉,它才是真正的力量,头脑是压不过它的。

        君臣关系中,现在没皇帝了,其实君还在,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所以叫这个民族的臣,这层关系永远在的。你走到天涯海角你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你不是世界公民,没有世界公民,这叫现代的君臣关系。 爱国是一种生命情感,是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的心就是这么来,基本五个方面,小的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君臣之间。 在这种关系之间你还是个个体,在中国文化中是不可思议的。

        什么叫自我价值的实现?于中国人而言不可思议。我们中国人的成功或失败的价值落实在我们跟亲人的关系中,也落实在我们跟民族的关系中。你在人生的舞台上取得了成功,你就感觉到我的自我价值实现了吗?中国人不这样的。要让父母知道,告慰父母,要让妻子或丈夫知道,让孩子知道,这是我们人生价值的实现落实处。我们这个民族因此而了不起,下一代是我们中国人的命根子,真正的中国人都为下一代而奋斗的。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什么是为下一代?就是为未来。我们这个民族是为未来而奋斗的民族,下一代就是未来,哪怕这辈子吃了再多的苦,只要下一代超过我们的生活就好了。为下一代开辟光明幸福的人生道路,我吃再多的苦都可以。世界上还有另外一个民族是这样的吗?没有,就我们中华民族。

        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方式、人生价值、境界、在儒道佛里面,不在西方宗教和西方哲学里面。王阳明所讲的心是良知所在的地方,而良知不是理性认识,是对人与人的关系的真相领会。因为有孝亲之心,才有了孝之理,而孝亲之心就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我们感受到父母亲给我们的恩典,我们想要去回报。这个孝亲之心,“无此心,即无此理”。一个孝子在英语中找不到任何对应的词。孝不是概念,是生命情感的一个方面的真相。

         二、知良知 。王阳明心学的全部学问,概括的话就是这三个字。致是什么意思?这个致不是获得,是我们本有,何需要去取它呢?致也不是创设,不是把良知创立起来。良知有声音的,在我看来,致良知就是听良知。根本的关键处就是听,怕的是你听不到。有时候受到干扰了,你就听不到。干扰来自于种种,一种叫私欲,还有一种叫逻辑,理性的逻辑,你很发达也让你听不到。 良知是超越逻辑的,放下你那个逻辑的心,逻辑的头脑,放下你的私欲的对你的支配,你才可能听 。这听是一种努力。

下面问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去听呢?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这个听就是行。行就是生命实践,离开行,永不可能听。

        三、知行合一 ,如何行的方法,致就是听,如何听,知行合一。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去听到良知。知和行不能分作二件事,它本不是二件事,它是一件事。不能以为,在行之前先要有知,如果这样的话,那就是朱熹理学了。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行才完成了知。想想这个道理是什么?并不是在行之前有知,知就是行的开端,头脑中认识的道理叫作头脑中的知,它带来不了行动。

        所谓知是行之始,这个知是对真理的领会,凡是真理一定是我们心向往之的。心向往之,这就是行之始。 你看到了美好的景色,你都要想过去,融入其中,因为你心向往之,所以心向往之,表明了知是我们行动的动力 。人知道这东西好,就心向往之,人知道那东西不好,叫避之唯恐不及。这个知是行之始,就是不由自主,心向往之。比如我们中国人曾经认为西方文明是真理所在,所以中国近代史开端上,一批又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真理,当时西方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心向往之。现代才终于发现它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终于西方文明不再是真理了,不再是东方人,阿拉伯人心向往之的了。 但是这里我们看到凡是我们确认为真理的东西,它同时一定是我们向往的。心来了。这就行之始。

        那行为什么是知之诚呢?这真理你既然心向往之,你就想要跟它融为一体嘛。你要融入其中啊,你想做的事情就是你要跟这个向往的东西融为一体。如何融为一体?行。不行如何融入一体呢?因为我们向往了,所以我们去行动, 行动就是让我们自身跟它们融为一体。这样我们的生命因此有了意义,有了精彩。让我们生活在真理中,这叫行是知之诚。 全部这一切都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

        心学,这个学是实践。学了就要习,合起来叫学习,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曰乎”。习的繁体字怎么写,羽就是鸟的翅膀,一只鸟它一天要数飞之,要飞好几次,然后就拿这个习字来说。我们学做圣贤,这个学就是不断实践,“ 一日数飞,如鸟一般。学而不习,非学也 ”。学的不是指科学,不是这件事,是学做人,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和精彩,让我们生命在真理中,叫学而时习之。叫知行合一。

        整个心学绝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学者可以研究它,但王阳明心学是叫我们去身体力行。行有未到处,一定是知没到。要证明这一点。所以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工夫,而不是单纯认识的活动。不然,此事不成知。 如果你不曾实践,就是你还没知呢 。一知就行动。就心向往之。不然只是不成知,此确是何等紧切着实的工夫。

       《传习录》就是语录。王阳明的心学是实践的事情。比如如何练毛笔字,不要求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的工夫,你写书法,练字,不图字好看,只是一个用敬。现在一练起书法就想,哦,自己最好成为书法家,写的字到处有人欣赏,那么你开始求了,错了。 你要做的事情,是浇灌你的树根,不要做花想,不要做叶想,不要做枝想 。这是王阳明原话。打一个比喻,我们种一颗树是想,它应该开灿烂的花,有茂盛的叶,但树不知。花、枝、叶也罢,树根只要扎的深,它自己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你求的。你如果练书法不图字好看,这是第一个前提。你如果办企业,不图晋升五百强,你办事情,认认真真做,用敬啊,这叫工夫。在根子上入手,那叫浇灌。只要树根浇灌的好,根扎的深,我们还怕什么。冬天一定会来,这颗树的花叶都要凋零,剩下光秃秃的树枝,没关系,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又花繁叶盛起来。如果那个树的根扎不深呢?很浅呢,它冻死了,就这个道理。举一个例子, 王阳明的心学用到我们生活中来了,它的实践叫知行合一,如何知行合一,这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听,听什么?良知。良知乃是我们生命的意义的根本,因为它和天在一起的。那就是天理。 不要专门的去学这个,学那个。然后记下来一百多条,也记不完,要到处去应用自如。王阳明一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中国一部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无一不是王阳明的信徒。曾国藩,李鸿章,蒋介石,毛泽东没公开承认。因为你有止于至善的目标,就是你有人生目标了,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定静安虑,这些来自哪里。来自于知道目标,知道我最终要达到什么。

③ 《CCTV中国通史纪录片》第81集 王阳明心学(解说词)

第81集:王阳明心学

他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教育家、一位政治家、一位传奇人物,他一生的功业事迹,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崇高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代学者赞誉他是立言、立德、立功的圣人,他上马为将,下马为师,在朝美政,在野美俗,用内圣开出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是最活跃的儒学思想家之一,他开宗立派,掀起了明代儒学的一波高潮,对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就是王阳明,他所开创的王阳明心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被门人称为圣人的王阳明,曾经是个狂绢少年,这种狂绢在他十五六岁时已表露出来,年少的他希望能够真正参透程朱理学的真谛,这是宋朝以来大多数学者穷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标。少年王阳明所要做的头等大事就是格竹,宋代的理学家大师朱熹提倡格物穷理之说,认为普遍的真理蕴含在具体的事事物物之中。因此,要寻天理,必须借助格物这一手段,格物的格就是研究,要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讲具体事物之理研究一遍,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便能恍然大悟,而万事万物无非是天理的呈现。

父亲官署后院的那片竹林,成为了少年王阳明寻求天理的载体,他独对幽篁,如老僧入定,静静地看着眼前这片竹林,感受着竹林的风吹草动,体察竹子细枝末节的变化,就这样他整整七天,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期待着恍然大悟,最终眼前的这片竹林已不是往日的那片竹林了,然而,伴随着天旋地转,积劳成疾的王阳明无法坚持,终于败下阵来,显然,他没有通过格竹而领悟到天理。

杜维明:他问老师,何为天下第一等人,那么这个老师说读书登科,因为他的父亲就是状元,也许就好好学你的父亲,结果他很直接的一个反映,他说也许不是,也许是读书做圣贤,当然,他父亲王华听了以后也感觉到高兴,也很震撼,说你居然想做圣人,当然到了阳明的心里面,圣人是什么,很难说,就是说第一等人,这是他的志向。

王阳明,名守仁,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书香门第,据王氏的家谱记载,其先祖可以追溯到东晋的世家大族,父亲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授官翰林院修撰,贵为天子身边的文学侍臣,出身诗礼簪缨世家的王阳明,自幼就表现出过人的智慧,曾即兴创作《蔽月山房》诗,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潇洒开阔的诗境,不拘一格的眼光,展现了他超越年龄的机敏和思维水平。王阳明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收入到《王阳明全集》的诗作就有600多首,现已经发现的散秩诗有40多首,他善诗文,工书法,多以行草为主,被全世界争相收藏,其书法规矩古法又出新意,诗风淡雅而又自然率真,点画精熟,法度含蕴,其中蕴含着他的人生哲理。

从十一岁离开家乡余姚,跟随为官的父亲王华到京城,王阳明有机会阅读大量的儒家经典著作,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像一团火一样,激励着这个少年,他渴望去探索事物中蕴含的真谛,也渴望去发现外面的位置世界,王阳明开始实施下一个行动。这一次,他远赴边塞,游历了河北境内的居庸关,紫荆关与倒马关,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当时,西北边疆常有战事,他向边境的人们问询缘边各族部落的情况,听他们说备边防御的良策,他便览山川形势,长城逶迤起伏,绵延万里,胸中豪气顿生,建功立业、勒石记功,何尝不是少年郎的梦想。

杜维明:儒家里面,主要讲修身,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分外和内,向外修身就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推到天地万物,但更重要的是向内,就怎么能够正心,怎么样能诚意,怎样致知、格物。

在边塞考察一个月之后,游侠王阳明回来了,心急如焚的王家总算安定下来,但事情远没有结束,自古英雄出少年,豪情万丈的王阳明要向皇帝上书,提出削平草寇的防御之策,带着青春幻想的王阳明将奏章写好后,郑重呈给了父亲王华,请其转呈给当今圣上。然而,热血沸腾的他迎来的却是父亲当头棒喝,斥责他这样的做法是狂妄,父亲的棒喝,没有让王阳明放弃,他研习兵法,每逢家宴便收集核桃练习排兵布阵,一个少年整日纸上谈兵,父亲觉得儿子该结婚了。需要婚姻来管束他那躁动狂绢的心灵,明孝宗弘治元年,王阳明奉父亲之命,远赴南昌迎娶诸氏,这位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青年,有着无尽的求知欲和内心世界的追求。此时的王阳明不是需要婚姻的管束,而是需要一位导师来指明心的方向。1489年,婚后的第二年,他带着新婚妻子回浙江老家,途径江西上饶时,特地去拜会了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对王阳明的一生起到重要作用的理学名宿娄凉。娄凉可以说是青年王阳明的精神导师,指引他通往向上之路。

俞兆鹏:娄凉说收敛放纵之心是居敬之门,这是入门的基本方法,第二句话以何思何滤,勿忘勿助为居敬要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不要有各种各样杂念,这种思虑,那种思虑,也不要依靠外界来帮助你提高道德品质修养。

做圣贤的远大志向解决不了王阳明的现实问题,在那个时代,要治国安邦,要有所作为,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入仕为官的必经之路。十九岁时,父亲责成他学习经义,准备科举考试,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熟读程朱理学经典教义,明朝以经义取士,科举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出题。明代前期,朱子学是明王朝的国家意识形态,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朱熹《四经集注》至广至大,至精至密,已经完全发挥了古圣先贤的心思而无余蕴,后人不繁著作,只需依照朱熹所说,循序渐进,躬行践履。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最具影响力的是朱学,朱子的学问因为通过科举考试是朱学,有个基本的这个朱学我们叫渐教,就是佛家里面有顿教和渐教,他是一个逐渐的,就是逐渐地积累你的知识,然后积累了知识以后,先知后行,你先有知识,积累了知识,多半人都准备科举,就跟我们的现在人高考一样,准备高考,那么你要读很多书,你要背很多的文本,然后你学做人,战战兢兢,亦步亦趋,按照一个规定来做。

按照父亲的指示,王阳明开始准备参加科举,十年后,二十八岁的王阳明参加弘治十一年的会试,考取进士,终于如父亲所愿踏入仕途。出入官场,王阳明被派到工部实习,当时,西北常有战事,又值星变,朝廷下诏求言。长期有着边塞情结的王阳明一直都在关注边境形势,于是王阳明上《陈言边务疏》,终于实现了自己十五岁以来就有的上疏愿望。在上疏中,他提出八项对策,蓄材备急,舍短用长,简师省费,屯田足食,行法振威,弗恩激怒,捐小权大,严守乖弊。十多年的准备,令这次上疏极为切中事理,但是,王阳明遗憾的发现,自己的奏章如泥牛入海,渺无回音,此时的朝廷官员只知因循守旧,得过且过,整个官场犹如一潭死水。程朱理学,不但无法为大明王朝注入活力,反而使他更加僵化,虽然已届而立之年,王阳明感觉自己一事无成,往日的价值观念正在坍缩,自己的思想与学问亦无从施展,他感到异常的苦闷与彷徨。

这是宛委山南路的阳明洞天,距离浙江省绍兴市约6公里,自古以来就是道教圣地,弘治十五年,三十一岁的王阳明请假归乡养病,筑室于阳明洞旁,他暂时放下程朱理学与家国天下,也无心欣赏千岩竞秀的自然风光,他打坐勤修,试图在佛道之中找到疗救精神危机的良方。他每日只是静坐冥想,苦苦思索,困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问题,在阳明洞,过去种种,一一浮上王阳明心头,骑射兵学,虽是实用,终究无用武之地,佛老之学,虽可怡悦心智,如果要离世,祖母曾氏与父亲却又割舍不得,怎么办呢。一天王阳明突然领悟到对亲人的眷恋之情,是在孩提时候就有的,是人类的本性,也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割断孩提时就具有的人伦之情,便是毁灭人性。因此人的自我实现,不能以求仙访道,打坐参禅为借口,而舍弃人伦责任,而应以接受人类的普遍情感为前提。

杜维明:假如我祖母这一念能忘,我还是不是一个人,那么这是一个儒家和其它学术之间最为关键的一个课题,儒家的思想史入世,就是有一些情不仅不能忘,不能切断,而是你之所以作为人的必要条件。

对于王阳明来说,阳明洞不只是一个修身养性的物理空间,是他弃绝佛老而回归儒学,在离开阳明洞前,他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归孔孟,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洞中所悟,隐然已非程朱理学的规矩,而要开始打破程朱理学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阳明洞的思考,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经历,让他的人生有了巨大的改变。

周月亮:要出来建功立业,必须是走在儒家的这条金光大道上,那别无选择的,练完以后,他觉得那个颠簸精神没有意义,就是那个要不朽,就是立功、立言、立德。

1505年对王阳明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三十四岁的王阳明时任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正是这一年,他开始在北京正式招收门徒,讲学论道,这期间,他还遇到了理学家湛若水,找到了思想上的知音。湛若水的老师陈白沙是明初著名的理学家,主张弃书册,废文字,去闻见,静中体验心体,是开启明代心学的重要人物,这与王阳明的思想暗中吻合。此时王阳明似乎看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与湛若水二人,相互砥砺切磋,期许在主流思想界之外开辟出一道新的天地。但是,要跨越程朱理学,他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那就是他自己。

明孝宗死后,武宗继位,时年十五岁,太监刘瑾等人日益得宠,转圈山镇,紊乱朝纲,打击排斥正直的大臣,先朝留下的顾命大臣多半无奈地辞职回乡,言官戴宪等人疏谏,逮系诏狱,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面临着两种选择,是明哲保身还是仗义执言,选择前者可以确保仕途无虞,选择后者必将招来牢狱之灾,是活在违心的现实里,还是按照心的指引前行,王阳明陷入了知与行的矛盾之中。他意识到遵循孔孟之道就要直道而行,道德只要落实在实践上才是真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士大夫义不容辞的责任。

于是,王阳明决定挺身而出,冒死进谏,建议宽恕言官,刘瑾大怒,将他投入诏狱,廷杖四十打的昏死过去,许久之后才复苏过来。虽然没被打死,但之后被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通往贵州之路艰险万分,但这条贬谪之路也正是成就王阳明心学之路,1508年春,王阳明历经千辛万险,长途跋涉到达龙场。龙场驿,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之中,规模很小,只有驿丞一名,吏一名,刚到的时候连住所也没有,只好搭了个草棚居住,但这个草棚难以遮风挡雨,于是王阳明移居东峰一处洞穴,称之为阳明小洞天,阳明小洞天位于贵州修文县,城东的龙岗山上,如今洞中留有明、清、民国年前的摩崖石刻43幅,是国内外溶洞摩崖石刻最多的一处,它们或许是表达对王阳明的崇敬之情,或是感叹王阳明非凡的人生经历,或是感念王阳明由此而开启的心学之路。在明朝,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林中,遍布毒蛇、巫蛊、瘴气、瘟疫,龙场之民,多为苗族、黎族土著,语言不通,很难交流,能同他说话的只是留蹿到这一地段的汉人盗匪,这样一片恶土,竟然成为王阳明的精神家园。他居夷处困,不为恶劣的环境打败,始终保持着昂扬的乐观精神,他给自己筑了一石窟,日夜端居其中,冥想人生,要参透生死。

杜维明:假如是一个儒者,你在一个一无所有,任何人际关系都没有,你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你还能做到儒者吗,就在那个时候他的顿悟,叫做吾性自足,作为一个人我就圆满了,可是,这个顿悟和佛教或者道家的那种顿悟或者彻悟有很大的不同,他第一个就把他所背下来的五经,他重新在脑子里过一遍,叫五经臆说,就是我现在的这样一个感觉,这种吾性自足的感觉,和我念的儒家的经典有没有矛盾,他经过这五经的检验之后,他觉得没有矛盾,所以后来才发展处就是儒家的心学。

王阳明的自念是向外格物,还是求之内心,是应付外界的直接挑战还是关注内心的主体性,他日夜在石窟中端坐,逐渐体验到内心的平静。经过长久的冥思苦想,一天晚上,正直中夜之时,仿佛梦寐中有人与他说话,王阳明在恍惚中呼喊狂欢,长久以来困扰的格物穷理问题终于被他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心即理。

杜维明:那么心即理呢,从这个陆象山开始,因为性即理,就是所有的只要是从事宋明儒学研究的人都接受了,荀子不接受,这是孟子的学说,就是性,我们人性本身,他是体现了人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理,如果用孟子的学说来讲,这个本质就是你的四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所谓心的话就是每一个人他都有一种内在的,不是受外面的影响,内在的一种同情感,内在的一种是非标准,内在的一种辞让,内在的一种羞恶。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心学构建的开端,自此以后,他的心学思想如江河决口,沛然莫之能御,王阳明自此创立的心学学说是对朱熹以来的儒家正统思想的一次革命。当他用心即理的眼光来看待万物时,发现了一个崭新的意义世界,少年时苦思不得的格竹问题,此时竟然涣然冰释,居住的条件也逐渐好了起来,当地百姓,为王阳明构建了几间房屋,作为他安居和讲学之所,分别名为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玩易窝,经过近代返修,龙冈书院的原貌得以保存下来,龙冈书院因王阳明而盛名天下,成为圣学之地。王阳明在龙岗讲学的盛况不久就传到省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率诸生拜王阳明为师,又聘请他主讲贵阳文明书院。针对当时的人们只知死读圣贤经书,远离人伦日用,王阳明在与席书的交谈中首次提出知行合一之说,他认为因为知行脱节,人们知道埋头于书本知识,以纯粹的知识为知,而忽视了活泼泼的实际行动。

杜维明:阳明就说我自己要孝,那我没有行孝是不可能的,我那个知,要知孝的那个知的本身,就意味着我们一定要把它付诸实践,他认为这个是知行的本来的面貌,知呢就是一种明觉精察,你知道应该怎么做,那么行呢,就是要落实你这个明觉精察的本身,所以这个中间,它的关系是不可分的。

王阳明的心即理与执行合一的新说起初影响并不大,王阳明的讲学也只是局限在贵州一隅,他的心学理论体系此时尚未圆融成熟,这团新思想的火焰,还需要一定的锻炼,才会越烧越旺。

商传:王学是在理学基础上的一个发展,但是王学里面包含了一定的,我个人认为他有一定反理学的一些东西,因为他宣传个性,他要抒发个人的一些东西,和理学的东西克己复礼,要求约束自己,克制自己,这个一切就尊崇最传统的规矩去办,那显然中间互相是不同的。

这是后人为了纪念王阳明在龙冈书院立下了这座石碑,上面刻着王阳明当年在龙岗写下的诗句,卧龙一去亡消息,千古龙岗漫有名,草屋何人方管乐,桑间无耳听咸英,江沙漠漠遗云鸟,草木萧萧动甲兵,好共鹿门庞处士,相期采药入青冥。这首诗写出了王阳明内心的苍凉,深处偏僻之地,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悠闲的隐居生活并不是王阳明所向往的。好在王阳明并没有在龙场停留太长的时间,王阳明一年内连升三级,正德十一年,因江西盗寇频发,四十五岁的王阳明经荐举,出任都察院左俭都御史,巡抚江西南安,赣州及福建汀州,漳州等地,总览赣南、闽西一带的军务。从正德十二年二月到次年三月,王阳明先后指挥了漳南之役,横水通钢和沥头之役三次战役,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平定了江西、福建等地的盗贼,他认识到欲治世,先治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那些盗寇与那些被残害的山民们,曾经是亲密的父老乡亲,或儿时的玩伴,为什么会从一夜之间从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变成穷凶极恶的盗贼。在那些山贼心中是否还有良知,盗贼能否返朴归真回归为民呢。

商传:保甲法是原来这个明朝最早他对于基层的管理是里甲,里甲更重于赋税,保甲更重于治安,他用了这样的一种形式,把整个的基层社会管理起来了,然后又用这个乡约的形式,把人们的思想改变过来,就是灭心中贼更胜于灭山中贼,他这套思想,他能够贯彻到他的所有的施政的这个工作和活动中间去。

江西可以称得上是王阳明的第二故乡,在南昌迎娶了她一生的伴侣,在上饶遇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娄谅,确定了人生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江西也是阳明心学的成熟之地。正德十四年六月14日,王阳明平定江西寇乱后不久,江西便爆发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朱宸濠在南昌举兵造反,直至南京。朱宸濠系明太祖朱元璋第17子朱权之玄孙,弘治十年嗣宁王位,面对这场大乱,王阳明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凭借临时凑齐的两三万军队,只用了35天就平定了叛乱,对于这场军事大捷,王阳明更是思绪万千,宁王朱宸濠的妻子娄妃,竟是十七岁他拜谒的精神导师娄谅的孙女。以前叫做水观音亭的南昌画院,虽然经历了几百年的变迁,这里的格局和风貌乃至建筑器物都保存完好,这里也曾经是宁王朱宸濠的行宫,当年娄妃就居住于此,如今南昌画院还保留着娄妃井,石碑等与娄妃相关的文物。

这块巨石碑上的屏字,据说是娄妃用青丝为宁王所写,宁王起兵前,娄妃曾经苦苦劝谏,宁王兵败之时娄妃以白色锦帛裹身,投水自尽,朱宸濠被生擒以后,也悔恨自己不听娄妃之言,乞求王阳明能够礼葬娄妃,平定朱宸濠叛乱之后,王明明对善恶有了更深的思考,无论是胜利者、失败者还是失望者,内心都有着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良知,但是良知的呈现,必须身体力行,否则良知只是一种隐性的道德存在,王阳明提出致良知之说,以此丰富自己的心学体系,他认识到,以前的学说一则发明本心,一则强调知行合一,但本心之知与外在之行仍然断为两截,不如致良知来的简易明白,单刀直入。他自称致良知三字是自己从百死千难中体贴出来的,只有唤醒人人心中的良知,使得人人成为圣贤,才能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

杜维明:致良知很难了解,孟子里面说的良知良能,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能,也就是我们自己的性善所体现的四端,因为侧隐、羞恶、辞让、是非,这些东西原来我们都具有的。但阳明的重大的贡献,就把这样一个一般讲起来是道德实践,道德哲学里面的一个范畴,变成了整个认识论,和这个本体论的一个最核心的价值和观念,怎么说呢,就是天地万物都是气,这是中国的老传统,这个气就是良知良能的一种现象,所以这个良知良能不是就人有,这个动物有、植物有,无生物都有。

这是浙江省余姚市龙泉山北麓的王阳明故居,故居规模宏大、格局完整、给人以庭院深深之感,又不失端庄典雅之气度,故居大堂寿山堂内挂有当代书法家姜东舒所书的,真三不朽匾,这是历来对王阳明一生在立功、立德、立言三方面皆居功绝顶的确切评价。正德16年11月,王阳明因平定宁王叛乱的功勋,被封为新建伯,正当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已决意放弃仕途,八月即已回到家乡绍兴府。王阳明在绍兴的六年时间里,他专事讲学,达到一生思想的巅峰状态,全国各地前来求学的士子络绎不绝,以弟子礼师事王阳明,就连年届古稀的老人也用杖肩挑瓢笠诗卷,拜倒在阳明门下,这些学生环绕在他的住处,弦歌之声从早到晚不绝于耳。

 杜维明:明代的时候,到后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那种思想,当然跟阳明心学的关系是很密切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那种思想,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应该独立自主,所以是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基本原则,变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如果这个社会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多,这个社会就祥和,这个社会就仁。

大道如人心,万古未尝改,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的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从16世纪到17世纪后期,他的哲学传遍中国本土,主导着中国知识界,近代学者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无不推崇他的学说。阳明心学思想的影响远达于欧洲和美洲,在全球的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梁启超也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为之用也。

杜维明:日本幕府以来的以朱熹学为主的日本学说,日本这个学术传统一个重要的冲击,日本的现代化之所以发展是打破了,这个朱熹所代表的一个制度非常严格、礼俗非常全面的一种架构,开发出他的那个创造的力量,这就是阳明学所代表的。

王阳明心学不仅对儒学思想领域产生重大影响,明代中晚期尊重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勇于表达自我的文化思潮同样始于心学,随着王阳明心学的扩大与普及,心学思想直接影响到明末清初的艺术创作动态,形成了艺术发展的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艺术创作风潮。这幅收藏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艺术馆的《聚贤听琴图》是明末著名画家董其昌的作品,画中的人物神态祥和、安逸,自由而有生机,心学思想直接影响作者对艺术的表达。《水墨花卉》徐渭将他的艺术表达与心学提倡的个性解放,很好的融合,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艺术风格。

商传:我觉得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儒家思想,因为大儒,一代大儒,而且是新儒家,但是呢,儒家并不是书呆子,并不是说坐在书斋里边读书的人,而是经世致用,我要把我学的东西,能够为这个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他是这样的一个人才。

王阳明,最终用他的生命践行了心学学说,当王阳明以为自己可以讲学终老时,朝廷派他赴广西平定叛乱,56岁的他无奈抱病躯前往,临行时,学生向他请教为学的宗旨,阳明留下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融汇了儒释道三教的智慧,有代表儒家的社会关怀与道德义务,无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越,有无之境的融合正是以敬畏求洒脱,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的精神气质和境界。嘉靖七年11月29日,公元1529年1月9日,57岁的王阳明在平叛叛乱后返程途中,病逝于江西南安府青龙铺,临终前,弟子问他有何遗言,阳明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确,只有内心澄澈光明,元气淋漓,才有这份勘破生死的境界,这份内心的光明。这份光明亦如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激励着后人。一位儒者于兹离世,一位圣人从此诞生。

④ 「心读」

在写入心读两个字的时候,输入法怎么也敲不出来,一直显示是心堵。显然这又是我自创了一个词,因为希望我每天夜晚坐在这里噶哒噶哒敲上一些字,可以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内心,审视自己,通过对心的解读,让心不再拥堵。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去实践的动力不是来自头脑,驱使我们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

上周我都在看王德峰教授的分享王阳明心学的课程,总共8节课,到现在还差一集,计划明天把他看咯。

这套演讲给我带来的心灵震撼和洗涤的效果,可以说是以往任何一件事或者任何一部作品都没达到的程度。他让我深刻意识到,自己以往所了解的知识,理论,道理,人生哲理,都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而无力,而我又是如此坚信这些是我自身的一部分,甚至希望拿来做对抗世界的武器。

为什么一个人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那些道理不是自己的,道听途说来的都是虚无的,只有自己实践中收获验证后的规律和道理,才是自己的武器。

佛家禅宗说的尘世,就是充满烦恼的世间。莲花从淤泥中来,人的智慧就是从烦恼中来,拿烦恼来修行,在事上修,这就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

王阳明第一命题,心即理。理不是自然科学的规律,不是人民社会的道德,不是是非判断概念推理,是人作为独立人格的情感真相。

我们所追寻的答案,早就刻在了我们心里,要让自己安心的唯一方法,不是去寻求心外之理,而是认识自己的内心,了解他,安抚他。

我们也常听这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道理是生命的实践,而非存在。

我们告诉自己要去如何如何安排自己的人生,规划好自己,做自己的时间管理大师,但是理性的头脑并不能让我们像机器人一样,完成既定好的任务和目标。我当然很羡慕世界上存在的那些自律的人,我做不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因为我的心可以有其他选择。

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去实践的动力不是来自头脑,驱使我们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

心是感性,是生命情感,平时看不到心的力量,但在关键时刻,他会突然爆发出来,当下呈现。

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有些夸张,也可能是我认知还不够。

但“心是我行为举止观念道德的唯一动力”,这是我明白的第一课。我也希望我以后自己内心的公理体系是建立在这第一条公理上的。

--阿科姆的格律「心读」

2022/04/18

⑤ 王德峰——人文典籍与人生,演讲精华笔录

一,人类的思想从来都是旧的。都产生于公元前五世纪,被称之为轴心时代。1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秦诸子百家。2古希腊哲学先驱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和柏拉图。3古印度的释迦摩尼。4古代犹太教的一批先驱。人类从来没有第五种思想。

二、人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传到下辈子的。只有两样东西:一,这辈子造的业。二,还有就是智慧。人生要读好两本书:一本是现实人生当下的书。还有一本就是哲学或佛经。我们只有在这两本大书之间来回走,我们才能长智慧。

三、知识与智慧的联系。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哲学在探讨这个世界的时候,一旦有一个确定结果的话,就会从中分化出一门科学来。毕德哥拉斯思想:数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数与数之间和谐比例的关系,就是宇宙的构造本身。这种思想表明,数不仅是人类整理事物的方式,而且还就是宇宙的构造自身。但这种思想没有证据。思想不需要证据。不是知识。而正因为有毕德哥拉斯的“数”的宇宙观,才会产生现代自然科学。数学的理性,不但是人类自身的理性,而且是宇宙自然的构造。

四、为下一代奋斗就是为未来奋斗。“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她的勤劳与勇敢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为下一代而奋斗的这件事情上。

五、中国人不是一个遗传基因,中国人作为一个文化属性,根源于汉语。我们只要说汉语,我们就仍然是中国人。语言为什么如此重要?因为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人为语言之家为家。千万不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语言。我们对世界的经验是语言中的经验。我们在语言中形成了对世界基本理解的框架。我们也在语言中形成了最基本的生命情感和人生态度。

六、汉语中“缘分”二字,既包含偶然性含义,又有必然性含义。英语中找不到相应的单词。说出缘分二字,哪怕你从未读过佛经,你已经在佛教思想里了。

七、读了“儒道佛”的经典,我们就从不自觉转到自觉,进入到“儒道佛”的思想里。读了中国伟大的人文典籍,我们就从不自觉上升到自觉。我们中国人的人生,因此有了精彩,有了意义。

八、中国哲学中“仁”,不是概念,而是生命情感。即“心安与否”。西方认为“情感是主观性、偶然性”的领域。人与人千差万别,这里面怎么会有普遍真理呢?这表明西方思想的局限性。中国哲学从论道开始就说出了“生命体验的真相说出来”。“心安否”即追问生命体验。所以中国哲学走了一条生命情感的路,西方哲学走了一条理性逻辑的路,各自阐发普遍真理。中西智慧与思想的差别:西方——“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中国——“人同此心,心同此情”。西方近代理性主义文化精神无家可归,交给宗教。而中国人交给哲学交给生命体验与感受。

九、读了中国的人文经典,我们获得了生命感受提升到生命境界的机会,真理来了。儒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道德的境界(教我们有德性)。道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天地的境界。(教我们得自在)佛家,将我们的生命感受提升为解脱的境界(教我们得解脱)。到宋明,儒道佛三者合流。形成最高成果——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

十、解释“上善若水”、“反者道之动”

学哲,学佛,阅读人文典籍,是对生命实践的指导。提高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⑥ 王阳明的心学核心思想是什么对现实有什么意义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可以用一首诗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的心学对我们的现实是有指导意义的,但要结合他的生平事迹方可明其万一,刻苦专研十年,并身体力行,当有小成。

⑦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什么

一个基本的了解,阳明学者都知道王阳明的变化,它的发展阶段来概括:学以致用,默坐澄心,在良心。
的本质,他们的想法,在我看来应该是“心外无”的哲学观点的建议乍一看,它似乎有悖常理,我们的生活,但李朱熹合理限制的东西“的弊端的头发。其感性的经验,类似的生存哲学,和一切事物的存在的意义,归结到。
他说:“你看死,凌铭在哪里?”的生活是由物质组成的,快,死了相同的物质。但生活可以体验到世界,改变世界,死了没有。因为生活的心,这种精神(换句话说,凌铭是良心),但死
他说,良心是不是一类的说法,这当然是人存在的意义,肯定意义的举措,是阳明这种内向型的想法,肯定个人存在集体意识,所以存在一个特定的理念,每一个人的状态,他的理念是关注(内圣学校)。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关怀有先天缺失,这是广泛的批评)

我多一点浅显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信息,建议你可以拿起少数的谅解备忘录“造成王阳明的良知教。牟代巨大的,相信他的文章一定会把你变成不同深度。

⑧ 怎么理解王守仁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为何能给人强大力量?一文秒懂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文化中的儒家大师,而且是属于那种站在顶峰上的大师,可以称之为全能型的思想家。相比于王阳明取得的赫赫战绩,王阳明为中华文化做出最大的贡献,是他创造了心学,在他的有生之年和今后的 历史 中,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王阳明的心学,也成为中华民族对外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的产品,他的心学思想,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王阳明的思想精髓是心学,他的思想其实来源于儒家的亚圣孟子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人有良知良能,这个良知良能就像是我们的四肢一样,先天地存在我们的内心。在宋程朱理学之后,王阳明在陆九渊的“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的理论影响下,王阳明在历经人间的无数的艰难险阻之后,在茫茫大荒的贵州龙场悟道,开创了他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心即理;二是知行合一,三是致良知。这构成了王阳明心学大厦的三个基柱,但最为核心的还是他的致良知的思想。

王阳明的心学,不同于儒家的其他的思想,强调心的作用。王阳明认为,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是在我们的内心之中。万事万物都是依靠人的认识而存在的。王阳明说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王阳明举了个例子告诉学生,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有人说这是唯心主义,其实不然,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人认识了这个事物,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才发生价值,否则这个事物对于我而言,是没有价值的,因为他没有被我所感知。就相当于一个风姿绰约的美女,她漂亮的像天仙一样,但是我没有看见她,她就不在我的心里,这个美女于我而言,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我看到这个美女了,她美丽的倩影在我的心里投下了层层涟漪,她的美对我产生了价值和意义。所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的哲学内涵并非是心产生了万物,而是心认识了万物,万物对于我才产生了价值。

王阳明的心学的独特价值在于,强调心的作用,强调人的生命洒脱活泼的灵明的体验。因为,对于一个人来说,心境澄澈,则心无挂碍,才能达到大境界。

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也就是说,我们总是通过心来认识外界万事万物的。因此所谓的心即理,其实就是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一种价值观不被自己的本心所认同,那也不是理,所以,心即理其实就是人内心深处的本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

知行合一。知行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思考的问题。它不仅是哲学问题,更是和我们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的问题。换句话说,知行合一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的生活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传统的儒家认为,知是行的开始,知的善恶关乎行的善恶,所以儒家最为强调的是致良知。你得学好,不能学坏,一旦学坏了,你的行为也就是坏的了。王阳明在传统儒家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开创了中国儒家学说的新天地。王阳明的基本主张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说,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自于自我内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体,知行是同一个功夫,不可脱离,也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也就是说,你有良知,就要按照这个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就是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

但是这里面就存在一个问题,要是我想做一件坏事,那就立即去做吗?王阳明很显然已经考虑到这个逻辑的黑洞。其实,儒家学说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论基础上的,所谓良知良能,就是人类在内心深处的善念。当然,人是 社会 的动物,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是会有恶念产生的。所以王阳明明确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恶念,因为要是把知行分成两半,心里有了恶念,但是我还没有去做,那就不是恶,我们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实这恰恰是恶的开始。现在我们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恶念的知就是行了,所以,必须去除恶念。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致良知。致良知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王阳明继承了孟子的思想,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不需要外求,它是我们的本性。所以,致良知就是要把人的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一个人只有首先认识到自己的良知,并且能够把这种良知推广扩展出去,才能达到天地一体的通晓天理的境界。致良知不仅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中国儒家道德修养论的核心。在致良知的基础上,王阳明还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恶方法,比如克己省察,比如静坐,比如万事要在事情上磨练和自信立志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心擦得更亮,不让自己的良知被私人的欲望所污染所遮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的良知。

阳明心学立足于人的内心,这是一种让人内心强大的哲学,也是襄助人走向成功走向圣境的力量。人为什么会焦虑,这来源于人的欲望和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只有收拾好内心,安定自己的内心,你才能达到苏东坡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才能够在狼奔豕突的欲望中,在混乱复杂的 社会 中,找到一处安静、安然、淡然的精神家园!

王阳明晚年曾将自己的心学概括为四句教: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因此读懂四句教就读懂了阳明心学。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四句教,甚至可能存在误解。下面我逐句解释一下,以助大家理解阳明心学的要旨: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这句话是对“心即理”的解释,这是王阳明心学的理论起点。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体(又叫本心)是人类 社会 一切伦理道德的来源与依据,一个人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本心,事事依照本心去做,就不会违背道德。

那么为什么说心之体无善无恶呢?

因为, 心之体(本心)是判别善恶的标准,符合本心的是善,违背本心的是恶。本心的层次比善恶更高,所以不能用善与恶来形容本心。

比如,符合法律(本心)的是合法行为(善),不符合法律(本心)的是非法行为(恶),但是法律(本心)本身是合法(善)还是非法(恶)呢?我们只能说它既非合法,又非非法(无善无恶)。因为法律(本心)本身是判断合法(善)或非法(恶)的标准。

再比如,你见到一个小孩子快要掉进井里去了,第一反应一定是拉一把,这就是你的本心。你绝对不会想:救人是善的,所以我要救他。所以你的本心中根本没有善与恶,但只要遵从本心,所作所为一定是善的。

假如你真的理解了这句话,也可以说心体是至善无恶的,这也是王阳明认可的说法。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如果一个人的本心是无善无恶或者说至善无恶的,那么为什么还会做坏事呢?

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私欲,比如好利、好名、好色、好货等等。这些私欲遮蔽了人的本心,所以人产生的意念,有些符合本心,有些不符合本心,有善有恶。

所以王阳明常常说“ 存天理去人欲 ”(这是宋明理家们所共同认可的准则),要求人们 摒弃私欲,恢复本心(天理) 。

知善知恶是良知:

人的本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因此每个人都知善知恶,这种能力就被称之为良知。 就算一个人的本心被物欲遮蔽了,但他依然能够模模糊糊的知道善恶。

很多人吵架的时候会说: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亏心不亏心。这说的就是每个人都有良知。

有一次,王阳明抓到一个盗贼,他让盗贼当众脱衣服。贼脱了一件又一件,最后只剩下一条内裤,无论如何也不愿意脱了。王阳明说,你虽然做了盗贼,但也有羞耻之心,这就是你的良知。

良知不光是知善知恶,还是好善恶恶。良知之知,并非“知道1+1=2”之知,而是知饿知冷之知。你知道饿了,一定会找东西吃,知道冷了,一定会找衣服穿。同理, 你知道什么是善,就一定想去做,知道什么是恶,一定不想做。

这就“知行合一”。

为善去恶是格物:

当然,在物欲的遮蔽下,很多人可能知道什么是善但不想做,知道什么是恶但想去做。这些人的良知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铜镜一样昏暗不堪,因此 必须经过一番为善去恶的格物功夫,才能恢复良知。

王阳明说的物,指的并不是客观物体,而是人意识的对象。你想到什么,什么就是物。比如你想孝顺父亲,孝顺父亲就是一物;你注意到山上的一朵花,那朵花就是一物。

因此王阳明说“心外无物”,意识的对象当然在你心里而不在别处。这句话并不是指客观事物不存在。

所以你想到什么事情,就按照自己的本心去做。 想到善的事情,就去实施;想到恶的事情,就去纠正。这就是为善去恶,这就是格物。

久而久之, 你的物欲就被去除了,你的本心也恢复了,你的所作所为就是至善无恶的了。 王阳明把这一过程比作磨镜子,磨去镜子上的锈迹、灰尘等等,使镜子恢复明亮。

关于四句教,王阳明的两大得意门生:王畿和钱德洪曾产生了一场争论。

王畿是喜欢独立思考的叛逆学生,他认为,心体既然是无善无恶,那么意也应该是无善无恶,知也是无善无恶,物也是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并不究竟。

钱德洪是听老师话的乖学生,他认为,心体原来无善无恶,但是人被物欲沾染得久了,就会有善恶之见,所以要为善去恶,正是为了恢复本体的无善无恶。所以四句教是完全正确的。

两人争执不下,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相约第二天请教老师。

第二天在天泉桥,王阳明分别听了他们二人的观点后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王畿的观点只能说给上根人听,而钱德洪的观点只能说给中下根人听。

上根人一旦彻悟本心,所作所为皆出自本心,没有善恶之念,但一切行为都是善的。中下根人虽然见到了本心,但是由于物欲习气的影响,所作所为有善有不善,必须经过一番格物功夫,才能回复本心。

因此把两人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没毛病了,无论什么根基的人,都可以凭借这四句话而领悟圣人之道。

这件事就称之为“天泉证道”,是王阳明最后对学生们的教诲开示。因为说完这段话,王阳明便出征剿匪去了,并在半途病逝。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都离不开自性光明

"知行合一"是一中境界。知行合中,即心。心即自然,万事万物皆有中心,心识,行知。生命是奥秘的,规律是永生、永存的。规律的运动,即行。知道了规律的行为,就可识别,可行或不可行,这就是知与行的结合。用现代的话说,那就是以 探索 为中心,以发现为识别,以知性为规范,做与不能做清楚,行与不可行明白。心中有数,即知行合一。

“心学”属于唯心主义学说。其核心是四句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去恶扬善,提升道德,促进文明。

怎么做到去恶扬善呢?王阳明给出的方法就是知行合一。如何理解知性行合一?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小张想学游泳,他买来游泳书籍,还请了游泳教练,刻苦学习,很快游泳理论知识就烂熟于心了。光讲理论小张可以称专家了,但是他还是不会游泳。小张这不叫知行合一。

小王在海边长大,没有人教他游泳,但他水性特棒。有人问他,怎么才能学会游泳,小王说不出来。小王也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小李是游泳教练,游泳水平一流,教游泳也非常棒,他把要领讲得头头是道。小李对游泳才做到了知行合一。

不能做到知性行合一,现实中很多表现。比如平时我们说,某某人眼高不低,这就是不知性行合一的表现。还有,有人爱读书,读了很多书,却感觉没啥长进,这也是没做到知行合一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知行合一,能做到很不容易。

比如眼高手低,以为自己知行合一了,其实没有。知行合一具有自我欺骗性。

再比如游泳、开车,理论学得再好,不经练习还是不会。这说明理论和实践还有一段距离。

又比如减肥,你知道了肥胖的危害,知道了减肥的方法,做了一个月,减了10斤,效果很好。减肥这件事你知道怎么做了,也达到了减肥10斤的效果,是不是知行合一了?不是。一个月后你坚持不住,又反弹回原来的体重,这还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知道容易,做到很难。因此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心学的难点,也是重点,更是它的魅力所在。

王守仁的学说,来自于儒学为根本,佛家为主线,道家为血肉的修心之学,可能应为每个人的悟性不一样,王阳明最开始喜欢佛道之学,但是又有超出一般人的心性,人家修几十年的成就他也就几十天就修到了。儒家偏重于一切向内求只有理论修习没有实际操作,唯一的格物致知也只是个虚头不知如何格物能致知,佛家,道家,不但有理论还有实修开悟之法,但是偏重于出离于世的修习,都有不足之处,尤其王阳明由儒入佛进道,觉得儒家道家佛家都没有入世成就之法。

心学的主要著作就是,王阳明语句集《传习录》当他被发配到贵阳龙场,经历生死浮沉后,发现了人事的本质是心,心外无物,心外无法,但又提出心需要在具体的事在磨,方能立得住,又提出知行合一。 当日本得到这套理论大量实践发现,将理论带入实际,能得到迅速的发展壮大。 具体当他在剿匪时,有远中近三伙土匪,近的最强,中的最弱,远的不弱不强,若是按远近当剿灭第一伙,按难易,当剿灭第二伙,但是他带兵直驱最远的一伙,为什么,应为大家都觉得不会去最远的一伙,所以出其不意,一举成功。

社会 上无论什么事都是人跟人在打交到,人又是惯性思维,与原始本性的奴隶,当你能驾驭自己的行动不受思想本能的控制,只在于根据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则你很有可能成功。打个比方,当人遇到生死大事的时候,本能会恐惧逃避,但是当你的理智(王阳明叫知)强大到能克服恐惧,按照具体规矩去办(王阳明叫行)。这就叫(知行合一),所谓的知行合一就是理智的按照事物具体的规矩去办事。在(遥远的救世主中,这就叫强势文化属性,有强势文化属性的人才能成为开创者,才容易成功。)有人说一切的成功都是反人性的,这点没错,比如股票,和现在的房市。人性的趋利会买涨不买跌,然而抄底,高卖才赚钱,一般人心理没那素质,所以大部分人叫肉鸡,不是没有道理的。 社会 上,无论士农工商,成功的在少数,不是没有道理的,古言,享千金者,必是千金人物,享万金者必是万金人物。

成功的关键在于不要相信惯性思维,本性思想,要学习事物的规律,人性的弱点,应为大部分人都是受众,他们只能被操控,而按照具体规矩办事,就可以操控事物,人,外在的一切。所以修心,有多重要?

心学说的心,不是扑扑跳动的心脏,不是能思能想的大脑,不是有形存在的身体器官。

王阳明说:“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如今死人的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 ”又说:“ 这个便是汝之真己,这个真己是躯壳的主宰。 ”

人皆有心,心就是无影无形却能让人思考、视听、言动的精神主体。

不仅仅如此,在心学里,心的概念还被无限制地放大,从个人放大到了整个宇宙,成为惟一的实在,或者我们可称之为宇宙精神。

心学实际上是对程朱理学的反动。程 朱构建了一个儒学的哲学体系, 引入“天理”的概念,天理成为类似宗教中“神”或“上帝”之类的最高信仰。“存天理去人欲”也成为新儒学的基本主张。所以理学强调“穷理”,就是要研究透天理。怎么研究呢?就是要“格物致知”,对各种事物,要一个个分析,搞透其中的“理”。

陆王心学,走的不是程朱一路,不是向外求天理。心学的基础来自孟子的心性说,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只是明了自己的内心,就能明了天理。孟子还有一句非常有内涵的话:“ 万物皆备于我。 ”

心学并不是起源于王阳明,而是起于南宋的哲学家陆九渊。陆九渊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又说: “ 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 ”到了王阳明,索性说:“ 心外无物。 ”心就成为惟一的实在。

王阳明写过一首哲理诗: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说的是心学的宗旨,心学不但是一门哲学,也是一门人的学问。我们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取决于我们内心有着怎么样的想法。过去种种心念织成的因,造就了今日现实境遇的果。所以,王阳明说,“万化根缘总在心。”

儒家讲修道德,要先从修自身做起。礼仪是外在的东西,修道德的实质最终归结为修心。孔子提倡一个仁字,心中有仁,然后行礼才会成为自然的东西。心中倘有恶念,口中虽善,动作中钜,那也是虚假的。

儒学教导我们知礼和行礼,但也需要告知我们必须要知礼和行礼的根据。说礼是天地之大义,是人类 社会 最根本的法则,所以我们必须要遵循它。这是从外面说,从客观性上说。如果说人心从根本上都具有追求善与良知的本能,所以遵礼和行礼是人性的自我实现。这是从里面,从主观性上说。所以王守仁的“心学”是儒学学说合乎逻辑的发展。

王守仁有一个根本观点认为理的根据内在于心中,它是主观的,不需求外求于物。这个假设包含有神秘主义的成分。心与物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根本课题,现代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够单纯依靠思辨和空想,必须要结合心理学的成就。当我们设定了心与物的概念,并要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时,就不能够单纯从这两个概念出发,我们需要考察实际的自然现象及其联系。

如何寻求本心中的理呢?由于假设理是内在于人心的,那么良知良能只能是一个心中先验的状态。所以致良知的过程也就是回复到心灵的这一先验状态中。既然这个良知的状态是每个人先天的心灵状态,为什么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良知良能呢?王守仁解释说,这个良知状态常常被人们的私心物欲所遮蔽。所以致良知就是灭除私欲和物欲,努力使心灵状态回复到先天的先验状态中,这个状态符合天理。所以致良知就概括为灭人欲存天理的过程。王守仁有四句诗根据他的主要哲学观点。

我是这样理解“知行合一”的,向善和致良知是人心的自然本能,人一旦实现了良知,就必然引导自己的行动,由先验的良知引导的为善的行动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知行合一就是知行不分离的过程,良知必然引导良行,良行必然发动于良知。知和行是互为表里的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但是在人欲遮蔽良知状态下的行为就不能保证知行合一的。因为良知不能有效引导行动,这个行动虽然表面看符合某些道德标准,但并不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行为。所以,知行合一也一个先验的状态,必须通过修心而获得。普通人由于没有去除人欲的遮蔽,所以也不能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今天还看待这些观念,不能抱着盲目崇信的态度,王守仁的一生是非凡的一生,而它的一生也必然与他的思想有关,但这并不能证明他的理论和学说是先验为真的。心与物的关系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可能正确。如果我们抱定是求真理的态度,那么王守仁的学说还不是终极学说,前人给我们指示道路,我们需要沿着他们指示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局限在他们的结论里面。

而且心物的关系也决不是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心概括了一部分事实,物也概括了一部事实,心与物的关系是这两部事实之间的关系,探究事物的终极真理仍旧需要从观察和研究事实开始。

王守仁,我们称之为阳明先生,关于其学说“心学”我是这么理解的。

首先,先生是继承和发扬宋代学者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并把心看成是万物的根本。先生说的心,也称为良知,又称为天理,“心即理”是学说的核心思想,所以便成为“心学”。

其次,先生认为认知的源泉不在客观世界,而在于“吾心”(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更是注意到人性存有善与恶两面,从而提出:人虽有良知还得需要“致”的功夫,才能使良知充满全身,这就是心学中的“致良知”,即:去人欲,存天理;

曰: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不要欺他,实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

最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并反对把知和行分开,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是一个功夫的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解更无先后之分。

心学(阳明学)的中心我们知道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亦是道德意识和行为的统一,从中也提出“欲”是万恶之源,“人欲”妨碍着道德的贯彻和发展,因此必须破除它。

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阳明学说的作用于何处,它给人以清醒和自觉,启发人们的思想,同时也维护了人格和尊严,具有极大的意义,因此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哲学史上的一位心学大师,更是流传至今,且经久不衰的影响着更多后来人。

阅读全文

与王德峰王阳明心学与投资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炒股只要筹码在就没有输 浏览:778
炒股几天可以有结果 浏览:975
上市公司总账明细账怎么查询 浏览:969
借呗贷款炒股可以吗 浏览:787
今日股票走势行情 浏览:517
同花顺模拟炒股独立 浏览:450
上市公司资产必须达到多少人 浏览:637
炒股人全套英语学资源泄露 浏览:220
新三板通信企业去年九成盈利 浏览:510
多空布林线炒股软件 浏览:22
微信股票最低能投资多少 浏览:386
美股期货为何跌 浏览:25
关于5g基站的上市公司 浏览:681
近年来上市公司舞弊案例 浏览:319
股指期货开空仓 浏览:317
上证50股指期货现在3000点 浏览:333
美股鸡肉 浏览:223
新三板分层标准是应该如何的 浏览:88
股票除权后价格下跌了一半 浏览:785
怎么老是有炒股的广告 浏览: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