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裘国根的主要成就
2001年12月,裘国根先生创立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2009年6月,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阳投资)成立。 2014年7月,重阳投资改制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两亿元。
基于资产管理行业的特殊属性,重阳投资自成立起即采用合伙模式经营,合伙人会议是公司日常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
经过多年积累,重阳投资已拥有一支既富理论造诣又经市场锤炼的投研团队,投研员工超过30人。
“客户利益第一”是重阳投资的核心经营理念。重阳投资旗下基金业绩优良,存续期最长的“重阳1期”自成立以来5年的年复合收益率为26%。 2009年-2013年,重阳投资连续五年被评为“金牛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截止2014年8月,重阳投资管理客户资产规模超过130亿元人民币。
② 徐翔为什么那么有钱
因为2009年成立泽熙投资,经过三年的发展,目前总管理规模在70亿元左右,规模仅次于目前阳光私募中管理资金规模排名第一的上海重阳投资。“70亿的投资中,有至少40至50只股票。”
徐翔,1978年生,人称“宁波涨停板敢死队”总舵主,“私募一哥”。从营业部成名,到公开发行阳光私募产品,徐翔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资本市场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神秘。曾任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
(2)上海重阳投资股票扩展阅读:
徐翔:上海泽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掌门人,16年股票投资经历,在证券市场多轮的牛熊市考验中稳定获利,实现个人资产数万倍增长,同时在成长中不断转变和完善自我投资策略。以其“凶悍的业绩,难以超越”被认为股市神一样的存在。
泽熙投资的产品以股票型信托为主,尤以擅长“抄底”、投资风格“快狠准”闻名。[7]作为中国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泽熙私募以高收益率和对市场精准的把控能力闻名于私募界,其掌舵人徐翔更是业内神话。
③ 莫泰山的离职传闻
新基金法实施在即,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公司(下称重阳投资)总裁、高级合伙人莫泰山,将离开重阳投资再创业。
多位市场知情人士透露,莫泰山将把其在重阳投资的股权,退还给重阳投资创始人裘国根,原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执行负责人王庆将接任重阳投资总裁之职。
这距离莫泰山到任重阳投资总裁仅两年半时间。2010年9月28日,交银施罗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莫泰山正式离职。随后不久,莫泰山进入重阳投资任总裁,这是当时公募基金界级别最高人物、影响力最大的一次转会。
在重阳投资两年半的时间内,莫泰山与裘国根一起将重阳投资的管理资产规模扩至百亿元,重阳投资成为国内最大的阳光私募机构。
莫泰山选择创业的时机,正值今年6月1日新基金法将正式实施,今后证券私募基金将有法律保障,私募基金可在符合条件后发行公募产品。
伴随着新基金法实施,国内多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总经理已在伺机转战私募,据称包括几位北京、上海大型基金公司总经理。一位基金公司高管称:“这是一个适合(私募)创业的时代。”
“答案将在下周揭晓”
对于莫泰山的离职创业消息,莫泰山昨日接受早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不便就此事多说,仅简单表示:“答案将在下周揭晓。”
重阳投资相关负责人则确认了相关消息。该负责人称:“2013年1月,重阳投资收到总裁莫泰山的辞职请求。莫泰山将于近期离职,去实践独立创业的职业规划。对于他的选择,我们深表理解和尊重,并祝他创业成功。”
资料显示,现年41岁的莫泰山为中国人民大学学士,为中国人民银行(央行)研究生部经济学硕士。历任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处长、办公厅主席秘书、基金监管部处长。
2005年,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交银施罗德)成立,证监官员莫泰山“下海”成为交银施罗德第一批创业元老,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销售和市场。两年半后,莫泰山升任交银施罗德总经理。
据统计,在莫泰山接手交银施罗德总经理的2007年底,交银施罗德资产管理规模排名23位,至2008年年底,交银施罗德行业排名升至第12位。2009年,交银施罗德管理资产达923.9亿元,排名升至第9位,快速挤进前10名。
2010年年底,莫泰山投身私募基金界,为重阳投资的高级合伙人。
根据早报记者掌握的信息,在2010年年底,重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约在40亿元左右。根据重阳投资官网,截至2011年12月31日,重阳投资的资产管理总规模超70亿元。
知情人士告诉早报记者,早在2011年年底,重阳投资管理的资产规模已近百亿元,估计目前规模仍在百亿元左右。
莫泰山将退股离开
在莫泰山离开之前,重阳投资仅两个高级合伙人,另一个高级合伙人即为重阳投资的创始人裘国根。
资料显示,现年44岁的裘国根现任重阳投资董事长,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原君安证券下属投资管理机构,1996年开始职业投资,2001年创立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
2009年7月,明星基金经理李旭利与其校友裘国根合作,在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的平台上,合伙设立新重阳投资。
2010年10月22日,李旭利退股离开重阳投资。之后不久,莫泰山进入重阳投资,除了管理市场、销售,莫泰山亦任重阳投资投资决策委员会副主席。
在重阳投资两年多,莫泰山曾在一些公开场合谈及对市场的理解。2011年10月中旬,莫泰山在媒体发文《价值投资者没有不出手的理由》,称欧债危机将以动荡换太平,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增速将同步放缓,但市场在超跌后会有反弹,估计股指在相当时间内将维持平淡。上述观点在2012年得到印证。
去年年底,莫泰山发文展望2013年宏观经济,称需要观察宏观、政策层面可能的超预期变量。例如,基建投资是否会随着新一届政府的上任进一步提速,并称要关注“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等如何落实和执行。“如果以上方面超出预期,会给短期市场带来更多的乐观情绪,但也要关注是否因此累积更多的长期问题。”
莫泰山在文中表示,“伴随着经济终于企稳,以及新一届领导人传递的信心,A股市场已经迎来久违了的反弹,这或许是未来一年内较好的一段盈利时间窗口。”
今年一季度的行情,证明了其对市场短期乐观的判断,而二季度开始表现的市场情绪,亦反映目前市场对社会长期问题的担忧。
据悉,在离开重阳投资后,莫泰山将退出其在重阳投资的股份。目前,莫泰山在重阳投资的持股比例,未有公开资料可查询。不过知情人士称,料在25%左右。 莫泰山走了,这次是真的!
从年初公募基金业内的传闻,至9月29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交银施罗德”)在其网站刊登的公告,原交银施罗德总经理莫泰山离职终于一锤定音。或许沉默已久的莫泰山终于可以长舒一口气:别了,公募!
别了,公募!
在众多基金公司掌门人中,莫泰山属于比较爽直的一类,年初关于他将离开交银施罗德的消息传出,《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与其电话沟通时,他表示,“目前只是传闻,并没有最终决定去留。”当时,交银施罗德方面则态度坚定地表示了否定。
莫泰山有着比一般基金公司老总更为独特的经历。他曾经是一名证监会的官员,曾历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基金监管部副处长、办公厅主席秘书、基金监管部处长。2005年加盟交银施罗德,任副总经理,2008年正式升任董事、总经理。在短短两年之内,他把交银施罗德的规模一度带进行业前十。
显而易见,交银施罗德的莫泰山“时代”是成功的。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莫泰山却难言“功成名就”。此前,以莫泰山等人为主体的交银施罗德管理层曾提出25%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包括管理层以及业务精英,但是遭遇了股东方的反对而无果。
尽管股权激励计划失败,莫泰山还是争取到了每年将15%的利润拿出来作为激励的政策,并且逐年增加。“莫总来了之后,交银施罗德的薪资水平显著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都很高。我们都知道莫总不容易,毕竟与股东方谈这个问题很艰难,”一位交银施罗德已离职员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莫总是一个很为员工着想的人,因为他知道,没有好的激励机制,人才流失将成为必然。”
有业内人士指出,莫泰山的努力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或许是股东方对于激励机制的反对态度让其萌生退意。而2009年年底的交银上证180公司治理ETF申赎清单乌龙事件则被普遍认为是导火索。今年8月,业内关于莫泰山离职的消息再度风生水起,交银施罗德方面继续态度坚定地否定。而此时的莫泰山选择了沉默。或许,在这一刻,一切已经注定。
加盟重阳?
9月29日,交银施罗德的一纸公告,终于让莫泰山离开的消息最终得以确认。而此时人们的眼球似乎瞬间就集中到了莫泰山的去向问题上。
加盟重阳(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同)。这个消息从莫泰山离职的传闻传出之时就一直相随。记者从各方了解到的信息来看,该消息距离最终确认也为时不远。据悉,莫泰山将以第三位合伙人的身份加盟重阳。重阳自2009年采用合伙人模式运营,前两位合伙人分别为裘国根和李旭利,裘国根任董事长,原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李旭利任首席投资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交银施罗德前销售总监沈斌已经先期离职,赴重阳投资负责销售。
④ 李旭利的创业经历
结识裘国根
在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读书时,李旭利就对证券投资有着浓厚兴趣。他曾加入师兄裘国根创办的证券协会,参与校园模拟股票交易。这为2人10多年后的“联手”埋下了伏笔。
参与南方基金
1998年,李旭利考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后,没有选择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而是南下深圳,参与筹建国内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 南方基金。
在南方基金,李旭利从研究员、交易员做起,凭借出色的业务水平,很快升任基金经理助理,并在2000年成为南方基金旗下“天元基金”的基金经理。那一年,他26岁。
在大多数基金公司如走马灯般换基金经理的时候,李旭利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4年多,被业内称为“最长寿基金经理”。在此期间,A股经历科技股泡沫的破裂,指数从2245点一度跌近1000点,而他所管理的南方基金却始终能够获得正收益,逆市跑赢大盘。
正因如此,李旭利和南方基金成为各项基金评选活动的常客,“金牛奖基金经理”、“晨星年度基金经理奖”等等奖项拿到“手软”,其中李旭利兼任的“南方稳健”还拿下业内相当有含金量的“持续优胜基金”奖。
到2004年,年仅30岁的李旭利,已成为南方基金这家当时全国最大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
出任总监
正当李旭利在南方基金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于2005年出人意料地辞去了所有职务,离开了工作8年的深圳,转战上海,筹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出任投资总监。
李旭利后来解释说,当时“虽然从头至尾参与了南方基金筹建过程,但是从来没有自己组建过团队,而交银施罗德却为他度身定做投研团队,推出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正是这种新鲜的吸引力打动了我。”
彼时恰逢A股出现空前的大牛市行情,李旭利带领其团队稳扎稳打,虽然没有一次获得业绩排名的“冠军”,但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的稳健表现,依然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最为业内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案例是:2006年10月27日,李旭利率领的交银施罗德基金投资部,在工商银行A股上市当日以3元多的低价重仓买入,之后持有了两个多月;在2007年首个交易日工商银行股票触摸涨停板的时候,李旭利果断卖出,仅此一单,使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获利100%。
创办重阳
2009年5月,正当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总资产规模接近千亿、李旭利直接掌管的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时,李旭利再次出人意料地选择离开。
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创业,而与他联手的,正是前文提到他在大学时的师兄、如今资本市场的大腕级人物裘国根。两人合伙出资3000万元,创办了 “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裘国根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出任首席投资官,主打“重阳5期”的操作。新产品开始募集后,短短30多天便吸引了接近11亿元的资金追捧认购,创下了国内单只私募产品募集规模的新纪录。
对于10年来一直掌控上百亿资金的基金经理,3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已经是李旭利的极限,他坦言,“我虽然在公募基金担任投资总监多年,但毕竟是职业经理人,收入有限,没有太多的钱来抬高新公司的注册资本,而考虑到10年后的发展前景,并不很高的注册资本也为以后引入更多的合伙人留下空间。”
离开重阳
2010年10月25日,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公告:“重阳投资首席投资官李旭利先生由于身体原因和自身的安排,已于近期辞去公司的职务,正式离开重阳投资。”
从知情人处获悉,李旭利已将其持有的重阳股份全部退出,重阳投资已任命合伙人陈心担任投资副总。 李旭利离开的原因是“不舒服,身体一直不太好,比较累,放下来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不过,他同时表示,更详尽的原因由于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
⑤ 最牛私募排名
1、北京地区比较著名的阳光私募公司有:
淡水泉、弘酬投资、鸿道投资、和聚投资、龙赢富泽、星石投资、源乐晟、云程泰、盈融达
2、上海地区比较著名的阳光私募公司有:
从容投资、鼎锋资产、重阳投资、丰煜投资、景林资产、凯石资产、理成资产、明河投资、睿信投资、塔晶投资、彤源投资、尚雅投资、朱雀投资、智德投资、泽熙投资
3、深广地比较著名的阳光私募公司有:
赤子之心、东方远见、东方港湾、金中和、菁英时代、铭远投资、天马资产、同威资产、武当资产、新价值 展博投资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规定: 私募基金的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拓展资料
1、股票策略
股票策略是以投资股票类资产为主要收益来源,其投资标的为沪深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和股票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股指期货、ETF期权等)。股票策略是目前国内阳光私募行业最主流的投资策略,约有80%以上的私募基金采用此策略,按照风险暴露的大小排序分别为股票多头、股票多空、股票市场中性三种子策略。
2、股票多头策略
股票多头是指基金经理基于对某些股票看好从而在低价买进股票,待股票上涨至某一价位时卖出以获取差额收益。该策略的投资盈利主要通过持有股票来实现,所持有股票组合的涨跌幅决定了基金的业绩。其实质就是单纯的股票的买卖操作,此策略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
3、股票多空策略
股票多空策略,简单而言就是基于各种理论模型和经验总结,在股票投资中配置不同比例的股票多头和空头(融券卖空股票、做空股指期货或股票期权等),构建成符合自己预期收益和风险特征的投资组合,并持续跟踪和调整的投资策略。股票多空策略与股票多头策略相比,共同点都是将资产主要投向于股票,核心都是选股。所不同的是,股票多头只需要选出被低估的股票,而股票多空策略则同时还需要选出被高估的标的,同时采取做多和做空操作来对冲掉组合风险。此策略一般呈现中等收益、中等风险特征。
⑥ 重阳投资裘国根创业经历
裘国根,1969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加入君安证券。裘国根早年曾在股票和期货市场双向狙击,毕业仅仅一年的裘国根,凭借着“独立”的性格和对投资的独特理解,从5万元起家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元,这个数字在当时已是一笔不菲的财富。曾参与编写新中国第一部证券辞典《股票债券全书》,曾任《企业融资运作》主编。创建重阳投资公司,任董事长。裘国根在2008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328名,2008年财富14.6亿人民币。
裘国根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平水镇,父亲是退伍军人。1987年,他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系。这个热门的专业并不教证券投资,其课程主要是项目评估、招投标等,中国的国有经济正在从计划体制转轨,这方面需求极大。
1991年,裘国根考进本系研究生,一件影响他至深的事发生了。一入学,老师陆中云找他组织人写书,这本书叫《股票债券全书》,计划300万字,是经济研究所的博士吴晓求策划的,主编金建栋,这时候,上交所和深交所刚刚运营,市场上还没有同类书籍。
裘国根花了5个月时间,每天泡在图书馆里翻找资料,在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假期里常常一天写上八九千字”,一个人完成了近100万字书稿。尽管是编写,但自己先要理解这些知识,书的体系构架完备,裘国根由此系统地掌握了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1992年底,裘国根和师兄代表系里去深圳做项目,第一次听同学描述了鲜活的股票交易,此时,沪市和深市交易的股票总共不超过50支,但经过写书,他早已深感兴趣。
裘国根的第一份工作却没有立即投身证券业。1993年,提前毕业的裘国根被政府背景的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录用,分配到发展部做项目,这在当时令人称羡。不久,特发和君安证券成立一家合资公司,君安的总裁张国庆爱人才,把他要走了。从响当当的特发到刚成立一年不到的君安,虽然不乐意,但裘国根的投资生涯就这样从君安自营业务的交易员开始。
毕业时,裘国根怀揣3万元积蓄,除了那100万字的稿费,还有些办班兼课收入,这在当时是笔巨款。他回乡和高中里就认识的骆奕结了婚,到了深圳,这笔钱已经被他花得只剩1万余元,在绍兴乡镇企业当会计的姐姐把3万多元积蓄交给他打理,这5万元就是裘国根个人投资的起点。
1993年至1994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大扩容,新股大量发行,指数亦暴涨暴跌。到1995年底,裘国根有了一定积累,决定辞职创业。1996年底,他在深圳注册了衣马投资,在熟人圈内接手资产管理业务,公司的名字由他和妻子骆奕的姓拆字而得。
在裘国根的回忆中,中国股市只有两次行情称得上大牛市,分别是1996-1997,2006-2007,他幸运地抓住了这两次机会,财富在其间得到爆发式增长。第一次大牛市,他获得近20倍增长;其后8年,增长8倍;2006年到现在,他的财富又增长了近20倍。
裘国根总结,投资依靠复合增长,但增长并非均速,机会来了能抓住,没有机会时能守住,才能在长期取得满意的复合增长。而在机会来的时候收益幅度十分重要,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在于没有只重视频率而忽视幅度,10次投资,有些投资者可能赢了9次,但总收益率只有15%,而有些投资者输了8次,只赢了2次,可能总收益率却有70%。
两次牛市中,裘国根都有清晰的思路和主线。首先,判断什么是牛市,他认可的经典牛市是“伴随业绩成长的价格上升”,“投资者反复赢利,赚钱示范效应明显,市场气势如虹”。其次,牛市或经济向好,最终通过投资于公司来实现,落实到在主线中发掘公司。
1996-1997那次,他的主要投资品种是深科技A、四川长虹、深发展A。而2006-2007的那次,他的主线是券商、金融、地产,投资了吉林敖东、长江电力、白云机场、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其中仓位最重的是万科A。
在裘国根看来,牛市中获取超额收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熊市中守好胜果,并在平衡市中获取正常利润。但绝大部分投资者很难两全。两次牛市之间的8年,裘国根的成绩是近30%的年复合增长率,他还做了件重要的事,在2001年注册了上海一格资产管理有限公司(2006年更名为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把自己的事业中心从深圳迁到上海。
⑦ 重阳投资的发展历史
2001年12月4日,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2008年9月5日,重阳投资首只阳光私募基金“重阳1期”成立。
2009年6月26日,专注于资产管理业务的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
2010年11月20日,重阳1期获得Morning Star (晨星)“中国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评价”两年期风险调整后收益第1名。
2012年9月20日,裘国根先生向中国人民大学一次性捐赠2亿元人民币,成为人大校史上最大的单笔捐款。
2012年12月27日,重阳投资首只对冲基金“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1号”成立。
2013年1月19日,重阳投资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创办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
2014年3月12日,重阳投资连续5届获得《中国证券报》私募基金管理公司金牛奖。
2014年3月17日,重阳投资获基金业协会公布的首批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同日,“重阳A股阿尔法对冲基金”宣告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只法律意义上的私募基金。
2014年7月 3日,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
2015年11月,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改制为集团公司。
⑧ 私募基金属上海海归引进单位吗
证券类私募基金的发行正在进入冰封期。管理着逾两百亿规模私募基金的老张(化名),尽管去年的业绩超过50%,他的一只新发基金,却在一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发行失败。
不是该银行拒绝推他的产品,实际上银行渠道很卖力地推,客户却热情不高。这只产品面向全国销售,最终只获得了不到5000万的认购。
经历了从5000点到2000多点的“闪电熊”,尤其是屡遭千股跌停的A股市场,业绩说话也不灵。这与去年相比已经是天堂地狱的差别。去年4月,老张每日在渠道间奔走,不停地路演,各渠道抢着帮他发产品,“钱像水一样流过来。”因为是老牌私募,有良好的业绩和口碑,2015年他发了近百只产品。
在牛短熊长的市场环境下,私募似乎总是遇到一个怪圈——在行业大扩张之后,随即进入行业洗牌和整顿。此次又是一场戛然而止的牛市,2016年也是最严监管年,这都意味着2016年私募进入一个艰难时刻。在这样的背景下,老牌私募因自身优势可能会更加壮大。
猜想一:“马太效应”加剧行业洗牌
老张虽然遭遇到了发行寒流,但是因为去年的业绩较好,他的基金几乎没有遭遇赎回,只是新客户较少。但是,北京另一家规模过200亿的大型私募人士透露,在熊市中,银行方非常害怕承担责任。“当下发行对他们来说没有半点好处。业绩好了只有两个月奖金,也没有管理费分成,但是如果引进了一个差的产品则算重大失误。”他说,“曾经有银行就是因为产品出事,私募业务的负责人因此被开除,该银行的私募业务被暂停多年。”
据悉,目前银行渠道已经很少卖私募产品了,对于其不了解的草根私募,银行更是高挂免战牌。
在目前私募的发行格局中,银行仅占40%,另两大渠道是券商和第三方机构,分别占据40%和20%的发行规模。然而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这两个渠道的发行也不给力。据悉,券商资管平台如中信、国泰君安、华泰、招商等,虽然仍然在发行产品,但更加挑剔了。某券商私募业务负责人透露,目前其平台对私募产品要求有四:第一,已经在其平台上有半年以上的运行记录;第二,私募自己找一个主力营业部进行推广,该营业部需要承揽一定规模的发行量;第三,私募关键负责人背景必须过硬,或名校,或海归,或有20亿元资产规模的管理经验。“草根私募想要发行基本没戏。”
同样,即使是券商力推的产品,销售压力也很大。上述另一家券商私募业务人士介绍,多只正在发行的产品档期延长。
在市场寒冬下,口碑好、规模大、老牌、股灾中回撤小的私募,还可能获得机构投资者的认可。比如老张的产品虽然在银行端门可罗雀,但是今年他依然拿到一家央企的资金,有望合作发行专户。
格上理财研究中心认为,机构投资者大部分是成熟投资者,愿意在市场低位入场,但是能争取到这部分资金的必然是业绩稳健的老牌私募。因此,马太效应在中国其实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为投资者结构在逐步改善,只是在熊市年份,马太效应更加明显。
“我们目前八成的收入,都来自于老牌私募。经历了市场多年的考验,在这次的艰难时刻,存活下来的还是老牌私募居多,他们的战斗力也越来越强。”一位券商PB业务人士透露。
猜想二:两类产品悄然崛起
2016年A股很难再有系统性行情,“上有顶,下有底”的震荡局面已成共识。
上述券商PB业务部门的人士透露,其平台上多家量化对冲基金处于“涣散”状态。“资金来了也做不了,有的产品甚至成立了,但因为做不了又解散了。”
深圳知方市投资总经理刘钊认为,目前股指期货的高贴水和流动性不足,对量化对冲产品有较大影响,很多策略准备不足,就做不下去了,需要增加新的策略。
另一类产品却有望在2016年崛起。管理期货型产品,即所谓的CTA策略,有望成为私募规模发展的救命稻草。CTA基金作为一种主要投资商品期货、期权、股指期货的私募,与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相关性较小。其投资范围也非常广泛,投资品种遍及农产品、能源、金属、外汇、股指和利率等多个领域,能够有效分散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同时,也可以做空,但是与沪深300的相关性较小甚至为负相关。
国内一家知名券商介绍,CTA确实是当前渠道推销的重点私募类产品,也是目前少有的受资金青睐的产品之一。
相比于CTA,一根更粗的“救命稻草”,可能是保本型的私募产品。自从市场陷入低谷,保本型的产品在公募基金中强势回归,最近一个季度,公募保本基金发行成立规模逾660亿,超过此前三年多成立的保本基金规模。素来保本型较少的私募基金,也开始逐渐增加对保本产品的重视。
根据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因此之前几乎没有私募发行保本型产品。但是目前部分私募正通过各种产品设计突破这一规定。记者获悉,上海部分知名私募正与担保公司签订保本协议,一旦亏损,由担保公司向投资者承诺保本。这一结构与公募保本基金模式雷同,但不同的是,公募保本基金通常还与担保公司签订反担保协议,即担保公司担保后,可向公募基金公司追偿。这也是过去私募基金未能发展出保本产品的原因——作为资本金较少的私募基金,没法签订反担保协议。
然而,记者了解到的私募保本基金,采用了特殊的产品结构,使得私募基金无需签订担保协议。“我们旗下的投资公司与私募基金担任产品的联合投顾,只给予私募基金很小比例进行权益类投资,大部分资金由我们进行固定收益类投资,这样风险较小,我们也能获得一部分管理费,不再和他们签订反担保协议。”一位知情人士介绍。
据悉,已有多家知名私募正在打算发行这类产品。“因为权益类投资比例很小,很明显这类产品做不出什么收益,但是,至少能留住客户,这是2016年我们的目标。”上海某规模近200亿的私募人士透露。
除此之外,记者还获悉另外一种产品模式打算采用另外的保本结构,即选取一些质量较高的非标产品,将其利息作为安全垫,去投资权益市场。不过,对此有私募人士表示较为难做,因为在经济下行之时,优质标的稀缺。
不过,刘钊认为,目前弥补量化对冲的产品类型都有限制。“股指期货的市场容量大,单家私募做个几百亿没有问题,但是CTA策略全市场的保证金余额在活跃的时候也只有几百亿,完全比不上股票市场上万亿的日交易量。如果策略有效,一家CTA私募最多也只能做到10亿的规模。”
猜想三:最严监管年增长将放缓
自2002年诞生第一只证券类私募基金以来,我国证券类私募基金已经有13年的历史。前几年发展缓慢,但近年来,私募发展逐渐步入黄金时期。2013年中,新修订的基金法颁布,私募基金纳入监管。2014年2月私募登记备案制度实行,与此同时,投资工具也在增加,因此私募的数量越来越多。2014年-2015年,久违的股债牛市到来,私募数量开始井喷,产品发行也爆发式增长。根据基金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15年底,已登记的私募达到10965家,管理规模达到5.21万亿元。
不过,近期对于私募的监管开始趋于严格。2015年底,基金业协会颁布了《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私募投资基金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规则。此外,还密集展开对失联私募机构的排查,迄今为止已有三批。在登记备案方面,2015年底,基金业协会表示,对于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不含“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创业投资”等相关字样的机构,中国基金业协会将不予登记。原来“宽进”制度正悄然改变。记者获悉,目前,基金业协会在审核登记资料时,重点排查经营范围,对于一些不合规的经营范围,直接将申请材料驳回,因此,业内感觉到登记的周期在变长。而且有市场传言,对于一些迟迟不发产品的私募,已有的登记资格或将取消。一级市场方面,2016年初,北京停止对PE的注册,新三板停止对PE机构的挂牌融资。
由此看来,2016年对私募的监管升级。1月21日,基金业协会表示其将继续强化自律检查,继续协助相关部门开展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加强对非标债权业务的关注。对低质量、不合规的私募基金管理机构采取自律措施。还将出台《私募基金管理人从事投资顾问业务管理办法》,推动明确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和投资顾问机构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和相关要求。
业内人士认为,在蓬勃发展期之后,监管层正逐渐加大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旨在规范资本市场,保护投资者,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但监管升级,也意味着私募的准入门槛在提高,对于已登记但不规范的私募而言,私募牌照或成烫手山芋。记者发现,在互联网上已经出现转让私募牌照的现象。预计2016年私募数量的增加将放缓,但行业质量将提高。
2016“大资管”新路径
金融体系正经历着结构性变化。与之相对应,一系列的分化在资产管理行业中悄然产生,而这种分化,在2016年将尤其突出。
一方面,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正在做出特色各异的配置选择;而另一方面,监管层对于金融机构跨界业务的态度变化,则让不同的机构勾勒出截然不同的愿景。
从2013年正式开启的“混业”和“大资管”之门,使各类机构在资管领域座次重排。2015年,“后起之秀”基金子公司管理总规模逼近10万亿元大关,与发展多年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体量相当。
但随着规模的积累,一些问题也开始涌现,业务层面的重整提上日程。中国基金业协会一位监管层人士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透露,2016年的一项重点工作将是“落实资产管理业务中新制定的‘底线’。”2015年,由于市场变化,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出现包括场外配资在内的一系列新问题,“监管机构对于新的问题形成了一整套新的负面清单,亟待落实。”
此外,2016年,注册制、深港通、战略新兴板等多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即将落地,这些都将带给资产管理行业新的转型升级空间。未来,“大资管”业务将如何发展?对此业内却有截然不同的答复。
规模激增下的模式抉择
在前不久举办的一次内部交流会上,北京一家私募基金高管和深圳一位量化投资机构负责人相互间争论就颇为激烈。
前者正准备登陆新三板和进军公募业务,为做大盘子而紧锣密鼓筹备。后者则意在精品店,与“大而强”的思路截然相反。
双方争执的焦点正是资管行业面临的模式选择问题。过去的几年里,“大资管”规模突飞猛进迈向百万亿大关,同时监管层在“底线监管”原则下不断推行金融领域市场化的改革,推动了混业经营趋势的加速,这都促使资产管理机构走向了分叉路口。
国内主流的公、私募机构,乃至券商、信托和保险资管等,如何做出新的业务选择?究竟要开展财富管理还是资产管理?要全方位混业还是小而精的专业化之路?
对于“全面发展”与“小而精”的提问,上海重阳投资一位负责人透露,“重阳计划筹备公募,同时准备着手海外业务。”与发展思路相似的还有凯石投资陈继武、鹏扬投资杨爱斌等“私募大佬”,也在私募业务之外钟情拓展公募业务。富善投资总经理林成栋则表示:“我们目前更加专注于服务好高净值客户。”
券商资管中也呈现出同样的分化现象。
面对统一监管趋势下竞争加剧和以定向资管计划为主的通道业务即将关闭的双重压力,有实力的大中券商已开始“去通道化”,回归主动管理。而许多小型券商仍旧延续通道为主的战略。最具代表性的是,华福证券前三季度总规模排名第五,主动管理业务占比仅3%。
在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眼中,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正逐步走向融合,在“大资管”行业中,除了上市银行、保险公司拥有大体量优势外,其更看好管理精致的私募或是科技类公司出身的机构。
“大资管”时代下,资管行业上下游间不断融合,行业边界逐步模糊,无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对机构自身实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洗礼”下的反思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杠杆强化推动下的牛市,跌宕起伏,过往的发展思路再一次面临转型阵痛,监管细节也随之做出新的调整,对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来说可谓一次洗礼。
“证监体系积极修订了新一年监管的底线,对于场外配资、杠杆匹配和投资顾问等业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且明确了合规范畴。”上述基金业协会人士指出。“比如在去年迅猛发展的私募,就出现了违反合同约定、内控制度差、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因此证监会及其会管单位在内的多家监管机构联合施力治理。”
目前,工商管理部门和地方监管部门对于私募类机构的工商登记、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均试行了最新的管理办法。目前已叫停“中字头”机构的工商注册,深圳、上海相继宣布暂停互联网金融平台注册,北京开始暂停“投资类”企业注册登记等。
而另一个直观的变化则是,全国股转系统收紧了私募类机构挂牌新三板。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资产管理机构的专业化、差异化在大波动中显得更为重要。部分机构过于‘散户化’的思维和‘同涨同跌’行为,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对公募基金而言,当下首要的是抓住投资能力这一核心,以产品为导向,做好投资。非公募业务则应当逐步改善风险控制、人才流失、治理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景顺长城基金总经理许义明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采访时表示。
逐梦新制度蓝海
2016年,即将落地的注册制、战略新兴板等多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策更将深刻影响机构的配置与策略。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负责人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注册制带来的不仅是供给侧量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对市场价值理念以及结构的影响。资管机构将更关注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左方,市场更加青睐相对安全、相对低风险的资产,行业龙头的价值将逐步凸显。
资产管理机构对于企业的关注由右侧向左侧转移,即更多关注企业资产的质量。这也意味着,资管行业的投资布局会更注重长端的突破,带来并购、资产证券化、PE、REITS等投向比例的提升。
根据多位业内人士预测,由注册制和战略新兴板带来的新资产证券化路径,或是2016年各类机构下大力追逐的业务领域。
“二级市场投资机构,例如财通基金等公募基金已经逐步形成了有序参与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业务模式;一级市场投资类机构,则在布局各类一级市场的产业链条进行资产证券化运作。部分债券类私募基金,除了为资产端提供融资之外,还从事类投行业务,帮助所投资企业进行后续的资产运作。”上述投资经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