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创业板上市的相关历史
最新鸣锣成立的二板市场当属香港创业板市场。1999年11月25日,酝酿10年之久的香港创业板终于呱呱坠地。它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须有5000万港元的盈利,但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是名声鹊起,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香港联交所权威人士曾风趣地说,如果比尔·盖茨出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创业板会马上愉快地接纳。在证券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创业板刚开始是对应于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场,以中小型公司为主要对象的市场形象而出现的。19世纪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小公司只能选择场外市场和地方性交易所作为上市场所。到了20世纪,众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场外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自6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等地区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开始大力创建各自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至今,创业板已经发展成为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市场。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可以称为创业板的萌芽起步时期。1961年,为了推进证券业的全面规范,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特定的研究。两年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放弃了对全面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将目光盯住了当时处于朦胧和分割状态的场外市场。SEC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作为解决途径的设想,并由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来进行管理。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研制成功,NASD改称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体系(NASDAQ系统)。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场正式成立,当日完成了NASDAQ系统的全面操作,中央牌价系统显示出2500个证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标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将在NASDAQ市场上市的公司和OTC证券分离开来。与美国NASDAQ市场的起步几乎同时的是,日本开始了创业板的脚步。1963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了针对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场外市场制度。不过,在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场外市场一直萎靡不振。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了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Q),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Q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Q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额才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Q市场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述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引起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各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目持续减少,投资者投资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业上市,都相继建立了二板市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二板市大多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辉煌,但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期达克市场迅速发展,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为各国股市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3)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 (4)各国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阶段的二板市场发育和运作远强于第一阶段,大多数发展较顺利,其中美国NASDAQ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是,从整体上看,二板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欧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⑵ 什么是创业板 给个最简单的解释,通俗点。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管理办法,目前我国创业板和主板,也就是已有的沪深股票市场有三大主要区别。一是财务门槛低。创业板要求拟上市企业连续2年赢利,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而主板要求连续3年赢利,总额不低于3000万元;创业板要求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增长率不低于30%;而主板要求最近3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显然创业板门槛低于主板,但出于风险控制要求,这些门槛高于部分海外创业板,如美国纳斯达克要求之一是企业最近一年税前利润不低于70万美元,约400多万元人民币,而我国香港地区不设最低利润限制。二是对发行规模要求小。创业板要求企业上市后总股本不低于3000万元,而主板最低要求是5000万元。三是对投资人要求高。尽管相关细则还未出台,但管理办法中说,创业板市场应当建立与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投资者准入制度,向投资者充分提示投资风险。市场预计在投资者资金门槛和涨跌停板限制方面将较主板更为严格。
另外由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盘子小,为避免成为投资炒作的天堂,管理层还专设发审委,严格信息披露和退市机制,这些也将区别于主板市场
⑶ 创业板的发展历程
创业板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兴起于年代,各国政府对二板市场的监管更为严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通过“保荐人”制度来帮助投资者选择高素质企业。在证券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创业板刚开始是对应于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场,以中小型公司为主要对象的市场形象而出现的。
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述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引起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各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目持续减少,投资者投资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业上市,都相继建立了二板市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二板市大多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辉煌,但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 19世纪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小公司只能选择场外市场和地方性交易所作为上市场所。到了20世纪,众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场外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
自6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等地区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开始大力创建各自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至今,创业板已经发展成为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市场。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可以称为创业板的萌芽起步时期。
1961年,为了推进证券业的全面规范,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特定的研究。两年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放弃了对全面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将目光盯住了当时处于朦胧和分割状态的场外市场。SEC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作为解决途径的设想,并由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来进行管理。
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研制成功,NASD改称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体系(NASDAQ系统)。
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场正式成立,当日完成了NASDAQ系统的全面操作,中央牌价系统显示出2500个证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标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将在NASDAQ市场上市的公司和OTC证券分离开来。与美国NASDAQ市场的起步几乎同时的是,日本开始了创业板的脚步。
1963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了针对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场外市场制度。后来日本的场外市场一直萎靡不振。
1999年11月25日,酝酿10年之久的香港创业板终于呱呱坠地。它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须有5000万港元的盈利,但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是名声鹊起,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香港联交所权威人士曾风趣地说,如果比尔·盖茨出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创业板会马上愉快地接纳。
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了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Q),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
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Q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Q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额才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Q市场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
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斯达克市场迅速发展,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为各国股市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3、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
4、各国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这一阶段的二板市场发育和运作远强于第一阶段,大多数发展较顺利,其中美国NASDAQ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是,从整体上看,二板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欧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在中国发展创业板市场是为了给中小企业提供更方便的融资渠道,为风险资本营造一个正常的退出机制。同时,这也是中国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二板市场和主板市场的投资对象和风险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况下,二者不会相互影响。而且由于它们内在的联系,反而会促进主板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对投资者来说,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要比主板市场高得多。当然,回报可能也会大得多。
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审核权已经确定将由证监会下放到深交所。此举将提高创业板公司再融资的审核效率,同时也是股票发行市场化改革的又一突破。市场人士也更加期待主板、中小板再融资,乃至新股IPO的审核全面由沪深交易所承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监审分离”……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此提案是当年全国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被认为开启了在中国设立创业板的征程。同年,成思危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1999年起,深交所开始着手筹建创业板,2000年10月之后为此甚至停止了主板的IPO项目,然而随着2001年初纳斯达克神话的破灭,香港创业板也从1200点跌到最低100多点,且国内股市丑闻频传,成思危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写信,建议缓推创业板。为此,成思危在网上挨了不少骂。
1999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指出,要培育有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适当时候在现有的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专门设立高新技术企业块。
1999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公司法》做出修改,即: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新颁布 的标准在国内股票市场上市;同时通过了一个拟建单独的高科技股票交易系统的决议。
2000年10月,深市停发新股,筹建创业版。
2001年初,纳市神话破灭,且国内股市频传丑闻,成思危建议缓推创业板。
2001年11月,高层认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顿主板,创业板计划搁置。
2002年,成思危提出创业板“三步走”建议,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2002年8月,《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后,深交所在国内学术界、业界对创业板纷争不已的情况下,果断调整思路,选择了第三条路,将自己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成思危也提出创业板“三步走”的建议,中小板作为创业板的过渡。
2004年5月,证监会同意深交所设中小板。
2004年6月,深市恢复发新股——8只新股在中小板上市,时称中国股市“新八股”。
2005年6月,中小板第50只股票上市,此后沪深股市停发新股,让路股改。
2006年6月,新老划段第一股中工国际在中小板发行,两市为IPO重开闸。
2006年下半年,尚福林表示适时推创业板。
2007年3月,深交所称创业板技术准备到位;尚福林要求积极稳妥推进。
2007年6月,创业板框架初定。
2007年7月,深交所称正紧张筹备创业板,权威人士称2008年正式推出。
2007年8月,范福春称尽快推出创业板。
2008年3月创业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实施。
2009年7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实施《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暂行规定》,投资者可在7月15日起办理创业板投资资格。
2009年9月13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于9月17日召开首次创业板发审会,首批7家企业上会。预计拟融资总额约为22.48亿元。
2009年10月23日,中国创业板举行开板启动仪式。数据显示,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公司,平均市盈率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宝德股份达到81.67倍,远高于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
自2009年7月IPO重启至2011年7月,先后有292家具有PE背景的公司成功上市,触及283家PE机构,累计投资160.2亿元。时期,PE机构经过火红及减持已取得实践收益144.2亿元,占初始投资的近90%,即已基本收回本钱。PE的持股市值尚有约1233.5亿元,两项相加,PE的全体报答为1377.7亿元,浮盈高达760%。
⑷ 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创业板注册制与之前有何不同
不知不觉创业板已经运行了10年了,终于在8月24日的时候进行了创业板诞生之后的最大的一次改革,那就是注册制,伴随着注册制的执行,第一批注册制企业也上市了。首批上市的企业共有18家,平均市盈率为39.3。
关于注册制股票上市,相关专家也表示:新股上市头5个交易日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这会使得新股的上市的价格会一步到位,在第一个交易日可能就会形成一个相对均衡的价格。如果网下定价偏高,新股上市首日就可能出现破发,打新的投资者就有可能被套住。因此注册制之下,创业板的打新和炒新将是一项高风险的投资行为,不再是稳赚不赔。
⑸ 创业板市场是哪年成立的
创业板市场是1999年成立的,1999年11月25日,酝酿10年之久的香港创业板终于专呱呱坠地,定位属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
创业板按与主板市场的关系划分,全球的二板市场大致可分为两类模式。一类是“独立型”,完全独立于主板之外,具有自己鲜明的角色定位。另一类是“附属型”。附属于主板市场,旨在为主板培养上市公司。二板的上市公司发展成熟后可升级到主板市场。换言之,就是充当主板市场的“第二梯队”。
创业板设立目如下:
1、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
2、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评价创业资产价值,促进知识与资本的结合,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
3、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出口”,分散风险投资的风险,促进高科技投资的良性循环,提高高科技投资资源的流动和使用效率。
4、增加创新企业股份的流动性,便于企业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鼓励员工参与企业价值创造。
5、促进企业规范运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⑹ 创业板是什么
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指主板之外的专为暂时无法上市的中版小企业和新兴公权司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有效补给,股票代码为300开头。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的成长性,但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要比主板市场高得多。当然,回报可能也会大得多。对二板市场的监管更为严格。其核心就是”信息披露”。
⑺ 哪一只股票型基金好2015年3月
海富通国策导向股票
这只基金在大盘股行情来临之前还显得平淡无奇,而且毫不起眼。但在最近几个月中,这只基金几乎赚取了过去3年里的大部分收益,以至于成为3年期中表现最好的股票型基金——以33.49%的3年年化收益位列同类基金榜首。2014年(截至12月23日),其收益率达到72.79%。不过要注意的是,这只基金作为蓝筹基金而言规模偏小,2014年三季度末该基金只有5.16亿元而已(最近还暂停了申购)。另外,这只基金3年里一共换了4 位基金经理。
华宝兴业新兴产业
非常典型的新兴产业基金,以中小盘股为主。这只基金2013年以60.43%的业绩艳压群芳(当年是创业板的结构性牛市)。而2014 年至今,其收益率为20.67%,显然是因为未能参与到这一波大盘股行情中。但谁又知道2015 年小盘行情能否卷土重来呢?若仍然看好新兴行业,这只基金倒不妨作为候选。基金经理郭鹏飞同时也是华宝兴业投资部总经理,郭鹏飞管理这只基金已经长达4 年。
汇添富民营活力股票
该基金属于民营经济概念基金,同时也主打中小盘股。由于自成立以来业绩出色,一举成名。在汇添富民营的光环下,第一任基金经理齐东超2014 年年初出走私募,且颇为顺风顺水。接班人朱晓亮的成绩也可圈可点,2014年至今收益率39.87%(虽然错过大盘股行情,但绝对收益还是不错的),似乎两者之间的交接还算顺利。其第一大重仓怡亚通、第二大重仓宋城演艺和第三大重仓青岛金王,都是市场上关注度较高的股票,背后可供挖掘的投资题材均比较丰富。
宝盈资源优选股票
名字虽然叫“资源优选”,但前十大重仓股竟然和资源类股票毫无干系。基金介绍上赫然写着“本基金根据研究部的估值模型,优选各个行业中具有资源优势的上市公司,建立股票池”,想来所谓的资源优选有极为宽泛的定义。不管噱头如何,2014 年以来这只基金收益率55.54%,3年年化收益率28.26%,成绩单也是相当漂亮。基金经理彭敢管理该基金4年有余。
银河行业股票
这是一只多年来一直上榜的老牌基金,但永远低调。目前该基金规模为52 亿元左右,持仓以中小盘股为主,却仍然在2014 年获得38.1%的收益。2014 年三季报数据显示,该基金持有大把互联网、科技类股票,比如2014 年的大牛股卫宁软件位列第一大重仓。精选个股能力突出,基金经理成胜管理该基金超过4 年,也是基金圈内一员老将了。
浦银安盛价值成长股票
该基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型”基金,至少从其过去的持仓看,投资组合中几乎是一箩筐中小盘股,而且以成长股为主。2014 年该基金业绩很漂亮,收益率高达63.32%。从三季度末前十大重仓股看,至少是挖到了几只大牛股,比如,第一大重仓股闽福发A,2014 年上涨了约4 倍,上海钢联也上涨了一倍有余,还有上涨了约3 倍的安居宝。目前,基金规模约12 亿元,对中小盘股风格基金来说倒是正好。
中邮核心主题股票
有人说中邮基金的风格就是熊市里跌得多,牛市里涨得也多。很多人知道最近火热的80后基金经理任泽松(他管理的基金还没到3年),其实公司旗下其他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颇有两把刷子。比如这只基金,过去3年的年化收益率为26.9%,2014年来收益率63.83%。和任泽松那只新兴产业股票基金相比,不相上下。两者主要差异其实是2013年。这只基金2014年三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里还有券商股,如果持有到年底,基本是赚了完整的一波行情,眼光的确“毒辣”!
华商价值精选股票
作为近几年来默默崛起的本土基金公司,华商一直以稳健的股票投资为其特色,投资风格也是颇接地气的。这只基金过去3 年年化收益率26.89%,2014年至今收益率51.62%,过去每年都有不俗表现。投资以中小盘股为主,风格更偏向成长股。基金经理刘宏管理该基金近4年。
信诚深度价值股票(LOF)
该基金是名副其实的大盘蓝筹基金,2014 年终于等到了扬眉吐气的机会,2014年至今收益率41.34%。值得一提的反而是2013 年的创业板行情里,该基金收益率也达到了26.82%,长期业绩稳健。不过,这只基金的规模已经极度迷你,三季度末的数据看已经不足1亿元。
银河创新股票
银河基金旗下的股票基金,规模偏小,目前不足10亿元。2014年至今已取得了22.89%的收益水平,显然也是因为错失了大盘股行情。不过有趣的是,晨星显示这只基金的风格是大盘成长,但其前十大重仓又是清一色中小盘成长股。光看数据,基金经理的策略倒是很有点神秘感。
兴全绿色投资股票(LOF)
当初发行时,很多人质疑“绿色投资”概念虽好但不一定真能赚钱。现在回头看,新兴产业里能被划分到“绿色”领域的股票,不仅不少,而且表现也值得称赞——这只基金2014年至今收益率为38.78%,2013年收益率为43.87%,过去3年年化收益率25.69%,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存在价值。截至2014年9 月末的前三大重仓分别是汇川技术、瀚蓝环境以及上海家化。
中海消费股票
这是一只消费主题基金,过去几年走得四平八稳,于是3年期业绩排到了同类基金前列。过去3年年化收益率为24.97%,2014年以来收益率为42.65%。截至2014年9月底,前几大重仓股分别是康得新、中航重机、中海达、华宇软件、金证股元等等。该基金规模非常小,属于迷你基金,总规模仅1亿元左右。
⑻ IPO是什么意思,创业公司IPO的条件是什么
上周由于发审委合并创业板主板并且审核委员会换届工作,IPO审核暂停了一周,本周发审委将恢复正常审核工作。
截至2017年8月3日,中国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依然有634家,其中,已过会54家,未过会580家。未过会企业中正常待审企业544家,中止审查企业36家。
2.IPO上市又有什么流程?
对于企业来说,进行IPO上市可以募集资金,吸引投资者,对流通性提升很有帮助,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员工认同感提升,企业制度得以完善,企业管理更加方便。但IPO上市也是一件繁复的工作,准备工作短则一年,长则三年。那么,IPO上市流程是什么?IPO上市步骤包括哪些?金牛网www.jinox.cn和大家一起通过下面这篇文章简单的了解一下,帮助大家认清企业IPO的知识。
一、改制与设立股份公司
企业确定上市计划或拟定改制重组的方案,并聘请中介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讨论;对资产进行审计、评估,签署发起人协议和起草公司章程等文件;设置公司内容组织结构,登记改立股份有限公司。
二、尽职调查与辅导
保荐机构与其他中介机构对公司进行尽职调查,问题诊断,专业培训以及业务指导;企业需完善组织和内部管理,对企业行为进行规范,对企业业务发展目标以及募集资金投向进行明确;企业应按照发行上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整改,并准备首次公开发行申请文件。
三、申请文件的制作以及申报
企业以及所聘请的中介结构需按照证监会的需求进行申请文件的制作;保荐机构需要进行对内核查并将申请文件推荐给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会在5个工作日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申请文件进行受理。
四、申请文件的审核
中国证监会会对符合要求的申请文件进行初审,并向省级政府与国家有关部门征求意见;然后中国证监会向保荐机构反馈意见,保荐机构组织发行人以及中介机构对审核意见进行回复与审核;中国证监会根据初审意见补充完善的申请文件进一步审核。
初审结束之后,对申请文件进行披露,将初审报告以及申请文件提交发行审核委员会进行审核,根据发审委审核意见,中国证监会对发行人申请作出决定。
五、发行与上市
1.发行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通过向特定机构投资者(以下简称"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和发行公告后向询价对象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技标询价。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在发行价格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确定发行价格。首次发行的股票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根据初步询价结果确定发行价格,不再进行累计投标询价。
询价结束后,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下、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20家的,或者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提供有效报价的询价对象不足50家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不得确定发行价格,并应当中止发行。
2.上市
拟定股票代码与股票简称。股票发行申请文件通过发审会后,发行人即可提出股票代码与股票简称的申请,报深交所核定;上市申请。发行人股票发行完毕后,应及时向深交所上市委员会提出上市申请,并需提交相关文件;审查批准。证券交易所在收到发行人提交的全部上市申请文件后7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同意上市的决定并通知发行人;签订上市协议书。发行人在收到上市通知后,应当与深交所签订上市协议书,以明确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披露上市公告书。发行人在股票挂牌前3个工作日内,将上市公告书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报纸上;股票挂牌交易。申请上市的股票将根据深交所安排和上市公告书披露的上市日期挂牌交易。一般要求,股票发行后7个交易日内挂牌上市;后市支持。需要券商等投资机构提供企业融资咨询服务、行业研究与报道服务、投资者关系沟通等。
3.IPO审核关注点汇总
1.业绩真实性
IPO上市主要看的还是企业的赚钱能力,对于业绩规模本身就不得的,还经不起推敲、核查,上市就困难了;对于业绩规模虽小点,但是未来有很大的发展前景,成才很告诉,上会也是可能的。IPO企业业绩基础好,经得起考查。
2.关联交易
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的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一定程度上比例也不能太高,还有关联交易如处理不慎往往会形成巨额税务成本。
3.财务年报
目前审核周期明显说短,从向证监会提交申请文件到证监会安排上会,目前的IPO排队时长大概是1.5年,按照目前审核速度IPO排队时长将会原来越短。有业内专家预测,按照目前IPO审核速度,2019年可将目前排队审核企业消化掉,实现“即报即审”。
所以IPO申报企业要注意可用财务报告期,尽早规划规范财务,主要是税收、五险一金和成本费用列支等
4.应收账款
发行人为了增加销售,提高信用周期来拉动销售,对后续经营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影响。
5.毛利润异常
毛利润明显异于同行可比公司,行业不景气,同行都下滑,发行人却增长,如何解释。
6.其他
高管职工薪酬、社会舆论、应收账款、环保等等。
资料来源于:金牛网,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⑼ 我国大陆(或香港)的创业板上市状况。(当前创业板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中国创业板之路)
最新鸣锣成立的二板市场当属香港创业板市场。1999年11月25日,酝酿10年之久的香港创业板终于呱呱坠地。它定位于为处于创业阶段的中小高成长性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服务。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上市公司25家,大多是网络、电脑、电信企业。一家公司若想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最近3年必须有5000万港元的盈利,但创业板不设盈利底线,只需公司有两年的“活跃业务纪录”。如果创始人在业界已是名声鹊起,那么这个两年的“纪录”也可以不要。香港联交所权威人士曾风趣地说,如果比尔·盖茨出来重新注册一家公司,创业板会马上愉快地接纳。 在证券发展历史的长河中,创业板刚开始是对应于具有大型成熟公司的主板市场,以中小型公司为主要对象的市场形象而出现的。19世纪末期,一些不符合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小公司只能选择场外市场和地方性交易所作为上市场所。到了20世纪,众多地方性交易所逐步消亡,而场外市场也存在着很多不规范之处。自60年代起,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和欧洲等地区为了解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问题,开始大力创建各自的创业板市场。发展至今,创业板已经发展成为帮助中小型新兴企业、特别是高成长性科技公司融资的市场。 回顾创业板的发展历史,20世纪60年代可以称为创业板的萌芽起步时期。1961年,为了推进证券业的全面规范,美国国会要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所有证券市场进行特定的研究。两年之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放弃了对全面证券市场的研究,而是将目光盯住了当时处于朦胧和分割状态的场外市场。SEC提出了“自动操作系统”作为解决途径的设想,并由全国证券商协会(NASD)来进行管理。1968年,自动报价系统研制成功,NASD改称为全国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体系(NASDAQ系统)。1971年2月8日,NASDAQ市场正式成立,当日完成了NASDAQ系统的全面操作,中央牌价系统显示出2500个证券的行情。直到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上市标准,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必须将在NASDAQ市场上市的公司和OTC证券分离开来。 与美国NASDAQ市场的起步几乎同时的是,日本开始了创业板的脚步。1963年,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设立了针对中小公司的第二板,并正式起用了场外市场制度。不过,在其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日本的场外市场一直萎靡不振。 世界二板市场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第二阶段从90年代中期到现在。1971年,美国全美证券商协会建立了一个柜台交易的证券自动报价系统——纳斯达克(NASDAQ),开始对超过2500种柜台交易的证券进行报价。1975年,NASDAQ建立了新的上市标准,从而把在NASDAQ挂牌的证券与在柜台交易的其他证券区分开来。1982年,NASDAQ最好的上市公司形成了NASDAQ全国市场,并开始发布实时交易行情。但是,直到90年代初,NASDAQ的运作并不十分理想,1991年,其成交额才达到纽约股票交易所的1/3。NASDAQ市场真正得到迅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第二阶段。 世界上其他二板市场的发展,也基本上可以分为上述两个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石油危机引起经济环境恶化,股市长期低迷对企业缺乏吸引力,各国证券市场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主要表现在公司上市意愿低,上市公司数目持续减少,投资者投资不活跃。在这种情况下,各国为了吸引更多新生企业上市,都相继建立了二板市场。从总体上看,这一阶段二板市大多经历了创建初期的辉煌,但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失败而告终。 二板市场发展的第二阶段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其背景及原因是: (1)知识经济的兴起使大量新生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起来; (2)美国纳期达克市场迅速发展,在加剧竞争的同时,为各国股市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方向; (3)风险资本产业迅速发展,迫切需要针对新兴企业的股票市场; (4)各国政府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纷纷设立二板市场。 在此背景下,各国证券市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设立二板热潮,其中主要有:香港创业板市场(GEM,1999)、台湾柜台交易所(OTC,1994)、伦敦证券交易所(AIM,1995)、法国新市场(LNA,1996)、德国新市场(NM,1996)等。 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阶段的二板市场发育和运作远强于第一阶段,大多数发展较顺利,其中美国NASDAQ和韩国Kosdaq的交易量甚至一度超过了主板市场。但是,从整体上看,二板的市场份额还是低于主板,也有的二板(如欧洲的Easdaq)曾一度陷入经营困境。
编辑本段发展前景
专家普遍认为,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是创业板市场的历史使命。同时,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也为创业板市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创业板市场培育和推动成长型中小企业成长,是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核心战略的重要平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创业板市场满足了自主创新的融资需要。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建立起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直接融资机制,可以缓解高科技企业的融资瓶颈,可以引导风险投资的投向,可以调动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贷款和担保,从而形成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 第二,创业板市场为自主创新提供了激励机制。资本市场通过提供股权和期权计划,可以激发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地将科技创新收益变成实际收益,解决创新型企业有效激励缺位的问题。 第三,创业板市场为自主创新建立了优胜劣汰机制,提高社会整体的创新效率,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事前甄别。就是通过风险投资的甄别与资本市场的门槛,建立预先选择机制,将真正具有市场前景的创业企业推向市场;二是事后甄别。就是通过证券交易所的持续上市标准,建立制度化的退出机制,将问题企业淘汰出市场。详细 了解加回答者扣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