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富达麦哲伦基金
麦哲伦基金创立于1963年,原名富达国际基金(Fidelity International Fund),1965年3月更名为麦哲伦基金。
富达·麦哲伦是美国共同基金业中的龙头,长期以来,它依靠良好的知名度和庞大的规模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这只基金最初由富达的总裁奈德·约翰逊管理,后来由彼得·林奇来操作。在林奇管理麦哲伦的13年中,年均收益率达29%,使业界极为震惊。
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去年麦哲伦基金比标准普尔落后4个百分点,虽说这也并不是很严重,却有负投资者们对它的期望。
从林奇1990年离任到现在,麦哲伦只是一直依靠自身显赫的声望来维持惨淡的经营。过去十年的收益积累了200多亿的资产,所以,虽然经营不怎么样,却依然在美国15只平衡型基金中列第14位。
鲍勃·斯坦斯基在接受《钱》杂志采访时曾很潇洒地说,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他的目标没有变,和《钱》杂志两年前采访他时所说的一样: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3到5个百分点,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过去一两年中业绩并不怎么好。
其实,过去一两年中斯坦斯基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担心科技股定价过高,收入不会像预计的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在科技股投资上有所保留。2003年末,麦哲伦基金中科技股占总资产的15%,相当于标准普尔500的18%的科技股比例。而斯坦斯基只买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和思科)的少量股票,这些股票在2003年大部分时间内跑赢了大势。更糟的是,斯坦斯基在一些大的医药公司(比如2003年股价下跌14%的默克公司)上大举投资,以致一些保持盈利的投资,包括投资在花旗集团、泰科、摩根斯坦利和百思买上的,都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斯坦斯基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麦哲伦基金最近处于弱势的原因,但不能解释麦哲伦相当长时期内的萎靡不振。自从1990年以来,在三个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基本上跟随着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每当基金经理更替,主动式的投资风格也给予投资者不亚于指数走势的回报,这自然提升了基金的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1990年彼得·林奇离任的时候,麦哲伦基金有140亿美元的资产,1999年泡沫高峰期,该基金旗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
如今,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甚至减少到680亿美元,不只落后于先锋500指数,而且落后于两只美国基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如果斯坦斯基把1000万美元投资一只有前途的小股票,那无论这只股票怎么样,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基金整体的盈利。但斯坦斯基集中投资了一些巨型公司,平均算来,他向挑选出的每家公司投资了2.9亿美元,最多的超过20亿美元,结果,他的资金都被大公司套牢了。他拥有的最多的股票包括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维亚康姆、通用、微软等蓝筹巨头。
斯坦斯基认为,巨大的基金规模决定了他应该主要购买相匹配的标准普尔200(标准普尔500中最大的两百家公司)中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基金的规模要和所要购买股票的公司规模相适应。
林奇却不同,他往往会买一些亲自调研之后确信会升值的品种,像小型的、前景模糊的公司的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正如他所说过的,不要担心错过所谓的最佳投资时机,因为真正的好机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外界长期评论说,麦哲伦不过是只指数型基金,但斯坦斯基包括富达都表示否认,比如,富达指出,去年底麦哲伦持有的233只股票中只有175只选择了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中另外325家公司不在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不过自从1990年以来,麦哲伦基金的走势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同步。关于鲍勃
鲍勃·斯坦斯基是一个在小地方成长起来的成功男孩,父亲是一个火炉和空调维修人员,斯坦斯基从小就生活在伍斯特的工人阶层中,后来获得达德利尼可斯大学的会计学学位和纽约大学的工商硕士学位。他说他的第一份收入来自曾经买的一支叫Valtec工业的光纤股票,当时这只股票从每股9美元一下飙升到了60美元,令他大赚了一笔。1983年斯坦斯基进入富达不久后便被安排作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助手,当时他并没有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管理麦哲伦基金,只是考虑什么可以帮助他得到一些股权,以便可以留在富达。
1987年斯坦斯基接手富达成长公司基金,管理206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小型IPO公司。在他接手的9年中,成长公司的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16%,并积累了85亿美元的资产。1990年购买思科IPO股票也许是他整个事业生涯中最完美的投资,那时几便士就能买进一股,低廉的股价使其不断盈利。1996年斯坦斯基被分派管理麦哲伦基金,事实证明,这比管理成长型公司基金有着更艰巨的挑战,不光巨大的基金规模束缚着斯坦斯基的管理,他还必须让麦哲伦在富达的方针指引下进行运作。一定程度上,这要归结于他的前任、在1992年中期到1996年中期掌管基金的杰斐·维尼克,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时随心所欲,无所拘束,后来因为在债券上投了一笔明显失误的赌注后辞职而去,此后,富达便对麦哲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约束。
为了从401(k)投资者那儿拉到更多的新生意,富达对它旗下的许多大基金开始强行加大控制,由彼得·林奇创造出的牛仔式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再受人欣赏。基金经理们鼓足干劲去寻求固定的收益,不再为了追求排名表上的名次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富达旗下子基金,麦哲伦必须保持稳步前进。
现在一些麦哲伦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了。根据一家金融调查公司的数据,在斯坦斯基任期内,麦哲伦基金的净赎回额达203亿美元,甚至在去年投资者们纷纷撤回到平衡型基金的时候净赎回额也达24亿美元。
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但不断下降的资产回报率让富达损失严重。在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结束的时候,麦哲伦为富达赚了7.1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44亿美元。对于基金持有者和受到麦哲伦基金衰退影响的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富达将会作出什么改变吗?对此,斯坦斯基的上司、富达管理和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阿比·约翰逊表示,斯坦斯基和她都认为基金的规模是合适的,目前他们没有改变其结构的打算。
一些旁观者认为,富达或许正给斯坦斯基和一些大基金的经理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承受寻求高回报所产生的风险。对于斯坦斯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相当一部分财产已经投入了麦哲伦,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买进,持有还是抛售?
大致来说,每10个平衡基金的持有者中就有一个投资了麦哲伦基金。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退休者赛斯勒夫妇持有麦哲伦基金有20多年了--投资到个人养老帐户(IRA)的8000美元如今已经升值到65000美元。现年73岁的鲍勃·赛斯勒认为,或许现在麦哲伦基金不如彼得·林奇管理时那样好,但也不错了。而"FundAlsrm.com"的创始人罗伊·维茨则认为,是彼得·林奇造就了麦哲伦基金的旗舰地位,如今它的衰退却不能不让人们有些伤感。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于麦哲伦目前的情况,大致来说,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达到征税的程度。如果你是在1997年麦哲伦基金对新的投资者停止发售之前买的基金,所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征税程度,要是转移投资的话,你得缴数量巨大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钱继续保留在基金里,同时寻找其他地方的新投资。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已经无利可图。如果像超过四分之三的麦哲伦投资者一样,你所持有的基金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不需要担心缴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把所持有的基金转移到其他基金中去。
[编辑]从麦哲伦基金成长的故事看中国新兴基金业
话说三十几年前,二十郎当岁的彼得·林奇刚就任基金经理人不久,那个基金规模很小,摇摇欲坠,可能被撤销或与别的命运同样坎坷的小基金合并。彼时正是美军败走中南半岛,世界经济在能源危机扫荡下奄奄一息的悲惨岁月。
林奇的上司富达先生,隔三差五地走到他身边想给小老弟一些秘诀:"怎么不买些XX股呢?你看,上周涨这么多!"或者:"听说,那个某某,要大干一场,赶快让基金买上些吧!"行情低迷十几年已经让人很不爽了,老板还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实在烦人。
某日,彼得终于开窍了,告诉长官:这几个月搭地铁上下班让我有个心得,车要走了,等下一班就是,不用追赶。有些人珍惜时光,为了两三分钟,跑步赶火车,不信纸有没有赶上,摔倒、被门夹到、脚扭到的机会都比别人高很多,真是不划算啊!反正下班车一会儿就来。接着他又说:股票也不用追,这个涨了,还有没涨该涨的;也有涨了会跌回来的,追股票的下场跟追地铁一样,得不偿失。后来,他的基金真的因为太小而跟另一档合并,经过二十年之后,这个基金成长为全世界管理资产最多的基金,他留下长期稳定的操作纪录,为投资创造的收益至今无人能及。猜到了吧,这个基金就麦哲伦基金。
就算在共同基金最为发达的市场--美国,基金投资人和基金公司的股东对于基金报酬的预期、基金管理独立性的尊重都经过相当长时间学习的过程。国内的基金还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对于投资基金的信心并不坚定。这一点没有速成的方法,惟有耐心地观察及等待,我估计在国内至少还要有一轮多空循环,方可看出高下。在国外,也是经过多个多空循环后,一些坚守基本面分析专业、坚守纪律性操作的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人,以杰出的绩效向投资者证明买基金比自己做股票要好多了。
所谓杰出的绩效包括几个元素,首要的是稳定性,再就是比市场好,一个好的基金在每一次市场上涨时基金净值要能比上一次上涨更上层楼、在每一次下跌时可以比上一次下跌时净值垫高一些。在中国,只要经济发展向上的趋势不改变,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成长的橱窗,速度或许有快有缓,基金都有长足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业发展所倚赖的资本市场一般被归类为新兴市场,过去国际上对于新兴市场的印象大致可归类为两点:第一是市场波动性较大;第二点则是公司治理结构不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新兴市场似乎是风险极高的事情,因此要承受较高的风险溢价。不可否认,这两点的确曾是新兴市场的特征,不过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与融合,新兴市场本质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投资入应该修正对于新兴市场的认知。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十分迅速,因此波动性大已不再。是新兴市场的特色。从市场波动值(Volatility)来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过去两年的波动值已经比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波动值要高,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值在今年甚至亚洲邻近市场要小。
其次,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浪潮下,许多新兴市场逐渐解除原有的限制,对外开放市场,例如台湾最近即废止QFII的制度。事实显示,在国际资金的进驻后,新兴市场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在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市场,一些占大盘权值高的蓝筹股,外资持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过半,就股东结构而言,这些公司已算是国际级的企业,因此在管理上须同步提升至国际级的水平,决策时亦须考虑外资股东的想法。国内的企业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遇到如股权结构改变、购并的情况时,也必须尊重国外媒体的看法,这也是升级为国际企业所必经的过程。
综合以上两点,投资新兴市场的策略也须加以调整。过去国际投资人习惯将市场按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来划分,但随着新兴市场国际化的脚步,不同国家间的股市渐趋同步,反而是不同产业间的景气周期差异更加明显。因此,以国别作为资产分散的依据,已远不如以不同产业来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一向采取价值型投资法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其投资组合中就有中国石油这家公司,他并不会因为中国石油来自属于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就不投资,这个例子亦告诉我们,只要公司治理国际化,且所属产业具备竞争优势,即使公司在新兴市场,投资前景仍被看好。
㈡ 美国股市的股市名人
彼得·林奇(Peter Lynch,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波士顿。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㈢ 麦哲伦交易软件与落户大连的富达 Fidelity投资 管理研究公司有什么关系呢
麦哲伦交易软件与落户大连的富达 Fidelity投资 管市场下跌时的买入就像抓下刀。有时你很幸运,购买后市场反弹。但大多数时候你最终会伤害到更多自己。油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叫五荤或者五辛,是指五种有辛味的蔬菜,
㈣ 想买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应该怎么买麻烦说的简明一些
目前中国大陆居民要开户买卖美国股票,约有以下三种方法:
1. 直接到美国去开户:本方案适用于本身在美国有固定地址和往来的人,
会不会讲英文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少数美国券商能提供中文服务(中文网站及专门的中文客服人员),而这项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你不想和一些没听过的小型的券商往来时,这个方案可以提供给你更多的选择,
甚至如果你不是很有钱,也可以去找那些花旗、富达开户,
另外一个好处是你可以要求他们给你个人支票、甚至一些本身有银行体系的,还可以要求有ATM卡,这会有助于你在美国的一些金融使用。开户文件:护照和驾照(Driver
ID) 或是你的出入美国证件。
2.
通过网上美股券商开户:大部分中国人还是没有机会去美国旅游或定居,所以通过那些支持网上开户的网络美股券商买卖美股是更加可行的方案。这些网上美股券商的总部一般都设在美国本土大城市(纽约居多),其交易佣金也比一些传统券商低很多,开户手续也非常简单,只要在网上填妥相关表格,寄到他们美国总部就可以了,有些券商甚至支持无纸化开户。
基本上,我比较建议中国大陆投资者通过这种方式开户炒美股,因为走这种途径,你可以和美国客户享受同样的低佣金交易(网上美股交易),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会很清楚你是“外国人”,这一点会影响到你缴税的问题,等一下再作说明;有些人可能会担心自己英语不好,我想说的是:别怕!破英文也能买美股。
3.
透过国内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或香港券商复委托下单:这基本上国内各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有这项业务,所谓的“复委托”顾名思义就是你下单给这家香港券商(或大陆券商的香港子公司),该券商再转下到美国本土和它签有合作的另一家券商。国内很多大型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在偷偷通过各种渠道发展大陆客户买卖美股或港股。
复委托的最大好处是通常开一次户就可以买卖十几个国家而非单一个家的股票,缺点则是无法精确掌控交易时效以及手续费偏高(香港券商或国内券商香港子公司的美股交易佣金为美国网上券商的2至3倍)和无法进行Margin
交易(也就是融资融券)和做空, 以及无法下永远有效单(GTC, Good till Cancel)等,可以说缺陷是相当明显的。
㈤ 美国前十大基金公司是什么
美国十大基金公司
1、富达投资(1万亿美元)
富达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它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15个国家,管理的资产高达1万亿美元。
2、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是最早进入中国的投资银行,主要投资领域是制造行业、食品行业、饮料行业、家居建材、房地产等等。
3、黑石集团(982亿美元)
黑石集团也被称为佰仕通集团,管理的总资产达到982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机构,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
4、贝恩资本(650亿美元)
贝恩资本是国际上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一共管理的资金为650亿美元。
5、KKR(835亿美元)
KKR是美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历史最悠久的机构之一,早在1976年的时候就已经成立,总部在美国的纽约,业务遍布全球各地,2013年的时候管理的资产就达到835亿美元。
6、高盛集团
在1869年的时候就已经成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主要投资的领域是银行证券、石油、汽车、通讯等等,著名案例有联想投资、美的、西部矿业等等。
7、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
成立时间是1992年,是一家比较年轻的基金公司,但是管理的资产达到300多亿美元,主要是在技术工业零售消费、航空金融服务、银行业保健制药等等领域投资,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公司,比较著名的投资案例四联想集团、友友购物、华奥物种集团公司等等。
8、橡树资本
这是家国际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于1995年,总部在美国的洛杉矶,2013年的时候管理资产达到800亿美元,主要投资的策略是房地产、亚洲及新兴市场股票、日本投资机会、电力基础设施、不良债务、高息债券、可换股证券及次级债务等等,比较著名案例是澳门房地产。
9、凯雷投资集团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一家投资公司,在全球有1575个员工,拥有324个投资基金,也是比较早的进入中国的投资公司,在中国的主要投资基金有凯雷亚洲基金、凯雷亚洲增长基金、凯雷亚洲房地产基金等等,它的主要投资领域是IT服务软件业、电信通讯网络、电子半导体芯片等等。
10、华平创业投资公司
在美国十大基金公司排名中,华平在1966年成立于美国纽约,在1994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中国投资,比如58同城、神州租车、红星美凯龙等等都有华平的投资,它管理的资产为440亿美元,比较专注于消费、工业和服务、能源、金融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技术、媒体和电信等等,著名案例有浙大网络、亚洲医药网等等。
㈥ 全球有哪些著名的投资公司
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德丰杰风险投资公司,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凯雷投资集团,Accel合伙公司等,下面一一介绍:
1. KPCB公司人才济济,在风险投资业崭露头角,在其所投资的风险企业中,有康柏公司、太阳微系统公司、莲花公司等这些电脑及软件行业的佼佼者,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公司抓住这一百年难觅的商业机遇,将风险投资的重点放在互联网产业,先后投资美国在线公司、奋扬公司(EXICITE)、亚马逊书店。
2. 德丰杰是唯一一家通过联合基金网络进行全球投资的风险投资公司,在全球30多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并拥有超过35亿美元的投资资金。德丰杰的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具有杰出才能并试图改变世界的企业家,并向其提供资金和服务。
3.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nternational Data Group)是全世界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研究、会展与风险投资公司。IDG公司2006年全球营业总收入达到28.4亿美元。
4. 美国凯雷投资集团(The Carlyle Group,又译为卡莱尔集团,以下简称凯雷集团)成立于1987年,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拥有深厚的政治资源,管理资产超过3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之一。
5. Accel Partners是世界五大风险投资机构之一,致力于帮助杰出企业家去建立业务定位非常明晰的技术公司。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关经验以及行业关系,使得Accel Partners的团队反应更加敏捷,创造更多价值,最终成为优秀技术家的最佳合作伙伴。
6. 大西洋大众公司成立于1980年,专门为信息技术及知识产权驱动的成长型企业提供资金。目前管理约100亿美元资本,至今已曾投资于约150家公司,目前投资的企业超过60家,其中接近一半在美国国外。公司凭借其全球化战略及覆盖世界各地的业务网络, 为其所投资公司持续提供增值协助, 以及长远的投资理念 而在投资界中著称。
㈦ 这个网站是不是假冒富达基金的网站急~~~~~
你遇到的肯定是骗子
目前中国不允许国外的基金公司直接在大陆销售基金
以下是富达的官方网站
http://www.fidelity.com
没有中文的 因为它根本不做中国市场
富达的全称是美国富达投资集团:富达投资集团注重"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善于发掘股价被低估或者股价落后于市场涨幅、具有长期投资潜力的公司的股票,因此其基金经理的作用非常重要,而且富达集团也拥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基金经理,彼得• 林奇就是其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他管理麦哲伦基金的十三年里,年平均收益率为29%,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涨幅平均只为14%。此后富达集团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基金管理经理,1998年,它有4名基金经理人的表现列于最佳基金经理的前20名。
并不是叫富达(FIL Limited)国际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附:
据悉,一些更有雄厚背景的外资基金,包括麦哲伦基金所在的富达集团尚未进军中国基金业,他们正在虎视眈眈地等待着更好的独资入市牌照。
㈧ 除了QDII,还有什么渠道可以购买到美国的股票注意是股票,不是融券,不会亏掉本金的那种。
直接去美国开证券交易账户!现在没有开放只是说在国内没有办理点!和香港一样!直接去开就ok了!这个都是来者不拒。不过香港是非香港居民在开办时不会办理融资融券业务。不知道美国可以不。还有种方式就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上班,如果他们有上市并且给予你员工股。那就不用去美国了!他们会直接给你办理。不过是你离职或者其他原因必须股票划到个人头上事才会这样。我有朋友就是智联招聘的。他们就是这样获得的!
㈨ 如何买美国的股票。
1.直接去美国开户
你可以选择在旅游途中抽出一点点时间来开户,会不会讲英文其实并不重要,因为少数美国券商能提供中文服务(中文网站及专门的中文客服人员)。而且最好的一点是,提供中文服务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券商,你可以避开那些小型券商。即便你没有多少钱,也可以找花旗、富达这样的大公司开户,额外的好处是你可以要求他们给你个人支票。
开户文件:护照和驾照或者你出入美国的证件。
2.通过美股券商的网站开户
网上美股券商的总部一般都设在美国本土大城市(纽约居多),其交易佣金也比一些传统券商低很多,开户手续也非常简单,只要在网上填妥相关表格,寄到它们的美国总部就可以了,有些券商甚至支持无纸化开户,就跟注册一个论坛用户名一样容易。
网络开户还有一个好处,美国方面会对你“外国人”的身份很清楚,这样就可以少缴纳不少税。
3.通过国内券商的香港子公司或者香港券商复委托下单
基本上国内各大券商的香港子公司都有这项业务,所谓“复委托”顾名思义就是你下单给这家子公司(或香港券商),该券商再转到美国本土和它有合作关系的另一家券商。
复委托的最大好处就是开一次户就可以买卖十几个国家而非单个国家的股票,缺点则是无法精确掌控交易时效、手续费偏高(佣金为美国网上券商的两三倍)和无法进行做空交易,可以说缺陷相当明显。
开立美股海外交易账户的注意事项
1.美国券商接单时间到几点?
基本上日本、香港甚至是欧洲股市都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在美国,夏令时华尔街是在北京时间晚上9点半开盘,一直到凌晨4点;非夏令时是北京时间晚上10点半开盘,一直到早上5点。
2.手续费如何计算?
美股网上券商多以单笔定额来计,如每单6.99美元。而复委托是比照国内以成交金额的一定比例计费,有些香港券商还没有最低手续费。里边有些“猫腻”,举例来说,如果你要买进1000股的intel股票,最后是分成三笔交易:20股、700股和280股,那要算三笔还是一笔?这就要提前问清楚了。
3.税负问题:
以美国而言,IRS(美国税务局)将投资者身份分为美国居民和非美国居民两类,非居民享有免征资本利得税的优惠,但股票现金分红所得(包括基金配息)要征33%的税。非美国居民证明手续每两年要重新办理一次。
㈩ 谁知道 上海 富达股票证券投资公司 在那里
我们只在一个证券公司的营业部开户,开的就是上海和深圳两个市场的股票。我们两个市场,就已经够多的了。
我们买卖的时候,电脑自动分单,代码60开头的是上海股票,代码00开头的是深圳股票。
多数国家和地区,只有一个股票市场,例如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英国、法国、德国等。
只有美国的股市很多,有主板(道琼斯指数)、创业板(纳斯达克指数)、OTCBB(垃圾板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