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股票交易中,每買進或者賣出一種股票都需繳納成交額的5%作為印花稅和手續費。老楊今年1月12日以每股18
第一次交易支出金額:
5000*18*(1+5%)=94500元
5000*18是本金,5%是稅
第二次交易收入金額:
5000*22*(1-5%)=115500元
不管是買進還是賣出,5%的稅和費都是支出。
買進是支出,賣出是收入。收入-支出=利潤
這樣總的利潤是:
115500-94500=21000元
B. 為什麼很多人買基金一定要跌了才敢加倉
為什麼基金跌了反而要加倉?
投資者在購買基金之後,碰到基金下跌時,可以選擇止損賣出,也可以選擇繼續加倉操作,進行繼續加倉操作的原因如下:
1、在基金下跌過程中,通過不斷加倉操作,可以增加投資者的持有份額,平攤持倉成本,分散其風險,一旦基金凈值反彈到持倉成本的上方之後,投資者會獲得可觀的收益。
2、基金跌了,投資者進行加倉操作,可以趁基金反彈時,進行高拋低吸做T操作,賺取差價。
同時,投資者在基金下跌的過程中加倉,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進行加倉:
1、金字塔形加倉
逐步加倉,加倉比例越來越小,倉位控制呈下方大,上方小的形態。
2、漏斗形加倉
加倉比例越來越大,倉位控制呈下方小、上方大的一種形態。
3、矩形加倉
每次只增加一定比例的倉位,比如,每次買入資金的1/3倉位。
低點買入,高點賣出。誰都知道的道理,哪怕是不炒股、不買基金的人
但是,怎麼知道哪裡是低點,哪裡是高點呢
不專業的人,或者不研究這個的人,當然會根據自己的感覺來,看到漲就買入,看到跌就賣出。這樣操作往往也是賺不到錢的
作為一個不怎麼專業的小白來講,我們平時看股票,基金都會結合很多技術指標來判斷,無線,三線,刀鋒什麼的。通過往常的走勢來推斷之後大概會是怎樣的一個方向
對於基金,股票這種只有一個操作方向的工具,往往只需要判斷什麼時候會漲,在低點買入,或者定投,尤其基金這種建議長期投資的工具,在操作了這一步之後,就不要一直盯著盤面啦,不然,心態受影響了,難免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莫及的事情
在做單以前還要先考慮好自己的預期,達到或者接近。就可以考慮出場了。不要貪多,應知,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的道理
C. 我國都有哪些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是開放式還是封閉式指數基金可以不定投嗎,
開放式基金中主要是滬深300基金為多,支持定投,一般開放式基金稱為場外基金。而在股票市場交易的基金稱為場內基金,場內基金不支持定投。場內基金中ETF就是指數基金,ETF品種較豐富:易基深100ETF,友邦上證紅利,上證180ETF ,華夏上證50ETF,工銀上證央企ETF,華夏中小板ETF等。 封閉式基金同樣是場內交易,但是封閉式基金沒有完全的指數基金,只有半指數的,如基金興和有50%的份額是跟蹤中證100指數的。
D. 怎樣看出一隻股票散戶的比例多少
軟體F10裡面有季度公布股東持股情況,可以看出,就是有些滯後了,主要要看看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情況。和總股本情況,籌碼分散說明控股度不高,低價股的散戶比例都很高
2007年8月8日開戶入市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了,經歷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聊聊我對股市的認知和看法,想到哪兒說道哪,文筆有限不喜勿噴。
先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股民持續進場。炒股賺錢太容易了,運氣好買進去就漲停了,還可以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炒股真的很容易嗎?我覺得涉及到金融的都是很復雜的,賺錢容易但是持續穩定的盈利是最難的。中國股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成長和變化日趨成熟,從之前的漲跌幅度和多空不限制,到現在的限製做空和漲跌幅控制,股票退市機制的晚上,權證的退場、ETF股指期貨的加入、融資融券的加入、創業板加入、科創板、B股的成交活躍,滬港通,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什麼呢,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中國股市么,當下的股市對我們小散戶很不友好,可以對沖風險的指數交易和融券交易都需要開戶資金50萬以上,科創板的交易也需要50萬以上資金,這就把多數散戶拒之門外了。散戶只能通過做多股票來賺取利潤,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最後成了金融民工,忙忙碌碌的搬磚最後算總賬還虧錢。
炒股賺錢容易是表象,很多人炒股賺到錢了最後看不到錢,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沒有結算制度,如果炒股比作開公司,公司有月報,季報,年報等結算總結,這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就一目瞭然。
不忘初心,炒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那把賺錢作為定位去炒股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這和定位不清晰有關系,很多人都知道炒股為了賺錢,但是你問他想賺多少錢他說不清楚,有的人說想復利每天賺3個點,有的說想翻倍,有的說想賺很多很多錢實現財富自由。我覺得這都可以,最起碼有個定位和目標。可是實現可持續的實現是否現實,面對現實是最難的。這和資金的性質基數有關系。比如操作的資金是借貸來的資金,那操作起來就會急躁始終有一種迫切交易心理,快速賺錢賺熱錢的心理。一萬塊錢翻一倍才賺一萬塊錢還是會覺得賺的少,如果基數是一百萬賺了一百萬呢。所以在炒股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賺個30%到50%還覺得沒賺什麼的原因,一萬塊錢恨不得哦買十隻股票,分攤下去及時個股翻倍可能總賬還是虧損的,這就是定位和目標不明確。
我覺得炒股是有錢人的游戲,股有很多種,所以有很多種玩法,有錢人抓住好股票打死不鬆手,靠著分紅分股日子就很滋潤所以不擔心股價的漲跌波動,伴隨著公司一同成長。
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個股也有周期,也有行業周期,政策宏觀的影響。沒有一直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跌的股票,有白馬股也有垃圾股,個股的身份不停的變換,個股的名稱也會改變。
那錢少的散戶就不能玩了么?當然能玩,就是需要一個資金積累的時間。說白了點就是賺錢需要時間,但是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等待,恨不得天天買股天天賣股票,我早期操作股票的時候也研究漲停敢死隊,研究盤口語音,技術形態,各類指標,在到基本面的研究,看調研報告,看財報年報。也花錢買過炒股軟體,看盤指標,學習視頻,炒股達人的直播室,買會員費,拜老師學習,付費給私募跟著買賣股票,各類國內外大神出的書籍,可以說想盡了辦法去賺錢,也確實賺到過錢,但是最後還是靠自己才做到穩定盈利。大佬們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低三記住第二和第一。那為什麼股市說保住本金最重要,但是我們操作股票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和輕松,本金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只是這種深刻的體會需要付出代價後才變成你的經驗。
經歷了很多以後我才慢慢理解了什麼叫慢即是快,無掛礙無有恐怖。不在每天追隨市場上的各種熱點和新聞,不在受指數漲跌和外盤的影響來操作個股,不在受股票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前期在學習上的加法結束了,就變成了減法,就是大佬們常說的交易策略越簡單越好,前提是有效。保住本金你才能繼續玩下去,才不會被踢出局,才可以賺錢。你拿1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我們倆一起玩拋硬幣的游戲,如果說這是概率游戲各有50%的贏面,每筆下注一千元,扣掉和局最後我還是可以把你的一萬塊錢贏光,因為我的本金可以支持我一直玩下去。只要人去判斷去預測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概率游戲,不然那些成功的人不靠分析不靠知識儲備不靠智商和情商是積累不起財富的。
說說我對股票的認知,股票是有價證券,可以進行買賣,靠的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股價體現的是公司當下的價值,而不是公司真正價值,當市場熱捧一直股票時,股價可以飛升脫離公司的實際價值,公司的無形資產被無限誇大,最後價值回歸。有的股票改個名字轉型轉產或者研發新產品也可以一飛沖天。但是在股票起飛前的潛伏期發現股票的真正價值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最為關鍵的,有的股票可能一趴著就是幾年,不死不活的漲跌幅度很小,交易的資金量和換手率都很低,買早了不行,買晚了也不行。
炒股靠的不是判斷是識別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說我們看股票,首先看的是代碼然後是名字,代碼可以區分出股票所在的市場和板塊,名字代表著品牌和業務。這是第一識別,然後就是當下的股價,在去識別股票的總股本,十大流通股東,新進和退出股東,增持和減持情況,歷年的分紅情況,然後管理層的情況,經營情況,固定資產和凈值情況、公司發展和投資新項目情況,子公司情況,財務負債情況等等。股票當前運行情況和指數聯動情況,權重股跟隨大盤指數操作就比較關鍵。當這些基本面識別之後,這個公司基本情況就了解清楚了,不能自己買的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麼靠什麼盈利,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佔比多少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看技術上的形態,交易量,歷史最高價最低價,在綜合起來給這只股票做一個估價,當前的股價是否被低估,如果被低估該怎麼買入,目標價格是多少,止損在什麼價位,買入後價格波動怎麼應對,什麼情況加倉減倉。自己在這只股票上的盈利預期是否合理,時間周期多久能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
市場中的機會永遠都有,熱點切換不斷,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物聯網、稀土概念、高鐵概念、5G概念、環保概念、疫苗概念等等等等,你會發現市場永遠不缺概念。而有的大牛股大白馬不依靠概念依然漲多跌少,穩穩的向上推,推的你不敢買。為什麼不敢買,就是因為你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只股票。
識別之後就是交易系統
交易有規則有系統,這是專業的說法和做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開車上路還有交通規則約束著我們,但是在交易市場里沒有任何約束,可以憑著感覺和直覺賺錢。重復的錯誤重復犯,一個坑反復跳進去,追漲殺跌就是忍不住,賣的股票永遠是漲的最好的股票,逢人就說自己曾經買過那隻股票。好不容易抓到一隻大牛股發現才買了幾百股,猶猶豫豫終於受不了了重倉進去結果被套,割肉出來吧他又漲起來了,還創了新高,他越漲我越不買,看你能漲到天上去,過了數月真的漲到天上去了。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向市場交學費,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都在流逝。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要想在資本市場持續穩定賺錢,必須專業化交易,擁有獨立思維和主力思維。要麼就交給專業的人做,或者定投基金,經常和一些朋友聊天,說基金賺了多少虧了多少的,一問那隻基金憋半天說出來,好不容易查到了問他買的什麼基金也說不明白,基金說白了就是把大家的錢集中到一起在投資,有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行業基金等等,90後變成了韭菜後。
炒股的流程
說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操作資金的性質,這個本金是非常關鍵的。以本金為始,這個錢才好操作。借貸的資金操作上就容易激進沒有耐心,需要追逐熱點賺塊錢,這樣頻繁操作風險就很難控制。
最好是閑置資金。
盈利目標
制定一個合理的盈利目標和預期,剩下的交給市場去做。
比如今年想賺翻倍的利潤,那就去想辦法實現,兩個50%,五個20%就做到了。
交易系統
都說適合自己的系統就是好系統,這跟每個炒股人的性格不同有關。
交易系統包含哪些
1. 選股,建立股票池持續跟蹤,不在分心關注其他股票,做到專注機會到了就出手。
2. 建倉,資金小的就一筆買入不需要分批進場了。切入時機和標准。
3. 加倉減倉控制波動風險。
4. 止損位的合理設置,止損只是為了控制風險,減少深度套牢和錯失交易機會,止損只是交易的成本之一,不存在做的對和錯,止損錯了股價回來了在接回來就好。這里沒有人會永遠賺錢不虧錢,認慫是為了保全交易的實力和機會。止損不是意味著交易失敗。
5. 止盈,股票漲到哪裡漲多高,沒有人會知道,達到收益預期就可以止盈,也可以等上漲的趨勢周期徹底走完,這取決於你做的什麼時間周期。
股市裡的行情簡單講就是上漲行情,回調行情,下跌行情,反彈行情,這些都在圖表上資金量上有體現,靠的是去識別不是去判斷,識別錯了也沒關系進行修正就好了,利佛摩爾靠的就是自己記錄識別突破行情和趨勢成為了傳奇,那個年代還沒有K線圖。市場永遠沒有對的一面和錯的一面,只有正確的一面。
大多數炒股人缺少獨思性,不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抱大腿,能把兩市的股票認真復盤篩選的更是少之又少,都喜歡大師推薦股票。
我不喜歡推薦股票,因為推薦股票後我不知道你買入了多少,什麼價位買的,虧損的承受力是多少,盈利預期是多少,拿不拿的住,這邊廢寢忘食研究了幾天跟蹤了幾個月的股票時機到了,你推薦給他,結果小跌兩天或者一波洗盤他就嚇跑了,買了兩天就賣了,或者我這邊暫時撤退換股了不能及時通知都不能完整的操作。
喜歡交流股票和交易思考的歡迎留言。
E. 工薪階級應該如何理財
理財,因人而異,因命而異,因時而異,千差萬別。想找到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財方法,是不可能的。
不同的階層,也有不同的理財方法。對於那些我們」看不見的上層「——看不見,意味著不是什麼馬雲之類,也不是新聞聯播里的人物,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大家可以自行體會——這些人表面上都沒有什麼財產,但是他們的理財都是有自己人打理;對於那些所謂的高凈值人群,也就是看得見的富人們,他們的理財往往委託給專業機構,自己也會根據情況做投資等等。
相反,如果確實囊中羞澀,僅能維持溫飽,也就談不上理財,能達到」積蓄「的程度就可以了。
所以,介於中間的工薪階層,收入雖然不多但是固定,也就與上面的人都不同,理應有自己的理財方式了。
對於工薪階層的理財,方法也是數不勝數的,因此,我們不妨談談原則,大家把握好原則,結合自己的實際和當地市場情況,就容易做一些判斷了。當然,我總結的這幾條原則,和一些常見的說法略有不同,大家如果有不同意見,也沒有問題。
原則一:儲蓄是基礎
這個原則應該不會有太大爭議,因為理財的基礎是你手裡多少要有一筆錢。少則幾萬,多則一二十萬,都是可以的。一個工薪階層,如果沒有父母的資助,如果只靠自己,怎麼能先得到一筆錢呢?當然是靠儲蓄了。
工薪階層的前四五年,一定不要奢侈浪費,把儲蓄、把優先積攢一部分資金作為首要目標。這個時候一些能省的錢要省,不要太在意麵子問題。說白了:今天花錢買面子,以後連買里子的錢都不夠。舉個例子,80年代老《紅樓夢》熱播,一批演員們常常去走穴,拿到在那個年代不菲的報酬。有的女孩兒就隨手花了,這種最慘;有的女孩有志氣,拿出去讀書、出國,這種也非常好。只有當時女孩里年紀最大的鄧婕,把這些錢攢下來了,攢了幾年,就有了做大事的資本。現在如果論知名程度和個人收入,那麼鄧婕是當時幾個女孩子里最好的。
總之,儲蓄的目標是獲得第一桶金,一旦收獲,就不必太專注儲蓄了。
原則二:開源比節流重要
但是,儲蓄的目的是」無中生有「,而不是長期持有,在中國當前如此高的通脹率之下,在房價一日千里的增長幅度下,儲蓄的資金很容易貶值。因此,儲蓄的時間三五年就夠了。
同時呢,儲蓄說白了,就是節流,是勤儉節約。這是正確的,但並不是最正確的。
我們常說開源節流,開源就比節流更重要。特別是在大一點的城市,隨著網路的發展,現在各種賺外快的機會非常多。這些外快雖然不穩定,但總是有,所以,你必須要找到一兩個外快的渠道。這樣能加速資金的積累。
倘若你踩到了點上,比如那些最早寫博客的,最早開公號的,最早玩比特幣的,最早玩直播的,有很多都一步到位,賺到了足以實現財務自由的錢。而後面進去的,只能當做一般外快來做了。
原則三:你越是理財,財越不理你
有句老話,叫做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我畢業時剛入某行總行,培訓的第一次講座上,該行一位資深理財顧問就告訴大家:真正的情況是,你越是理財,財越不理你。
雖然我已經離開這家銀行了,但但這句話我印象極為深刻。
他的意思,並不是說不要去理財,而是說,理財是有一定技術含量,且對自己有充分認知,才可以去做的事情。而不是說,現在流行什麼我就做什麼理財。
也就是說,一個工薪階層,面對著銀行理財(又有保本型、浮動型等等)、保險產品(儲蓄保險、人身保險,等等)、基金、證券、外匯、期貨、貴金屬等各個領域,面對著是買國內的還是國外的產品,面對各類客戶經理喋喋不休的勸說,你怎麼理財?
對於非專業的、非從事這一行的工薪階層,你越是理財,就會越糊塗,就會越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可不就是你越是理財,財越不理你嗎?
所以,對工薪階層來說,最重要的踏踏實實的選擇一個靠譜的平台,然後搞清楚這個理財產品是什麼,怎麼運行的,你的錢被拿去投資了什麼領域,比如兔子金服平台,我有關注投資過,這個平台相對的資產端對接銀行,理財產品有活期有定期,可以根據自己資金需求情況下自由選擇,銀行資產安全有保障,操作簡單,收益高等等。
換言之,不是真的不去理財,而是要細分領域,不搞清楚不搞的專業一點,就不要貿然去投資理財。
原則四:近期目標大於長遠目標
一般來說,肯定是長遠目標大於近期目標的。但是,中國的通脹率太高,而且,中國的發展未來的戰略,還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所以,在中國要想賺錢,有時候得快,准,狠。現在不是80年代細水長流,慢慢攢錢的年代了。
這個原則,也不知道我們這個時代的幸運還是悲哀。
F. 中國股市有哪些牛人
還有個:林圓。從8000抄到4億~~~
G. 江航裝備 近8000萬股是利好還是利空
解禁是好事情,近期資金流入比較多,這兩天也小幅上漲了
2007年8月8日開戶入市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了,經歷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聊聊我對股市的認知和看法,想到哪兒說道哪,文筆有限不喜勿噴。
先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股民持續進場。炒股賺錢太容易了,運氣好買進去就漲停了,還可以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炒股真的很容易嗎?我覺得涉及到金融的都是很復雜的,賺錢容易但是持續穩定的盈利是最難的。中國股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成長和變化日趨成熟,從之前的漲跌幅度和多空不限制,到現在的限製做空和漲跌幅控制,股票退市機制的晚上,權證的退場、ETF股指期貨的加入、融資融券的加入、創業板加入、科創板、B股的成交活躍,滬港通,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什麼呢,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中國股市么,當下的股市對我們小散戶很不友好,可以對沖風險的指數交易和融券交易都需要開戶資金50萬以上,科創板的交易也需要50萬以上資金,這就把多數散戶拒之門外了。散戶只能通過做多股票來賺取利潤,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最後成了金融民工,忙忙碌碌的搬磚最後算總賬還虧錢。
炒股賺錢容易是表象,很多人炒股賺到錢了最後看不到錢,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沒有結算制度,如果炒股比作開公司,公司有月報,季報,年報等結算總結,這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就一目瞭然。
不忘初心,炒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那把賺錢作為定位去炒股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這和定位不清晰有關系,很多人都知道炒股為了賺錢,但是你問他想賺多少錢他說不清楚,有的人說想復利每天賺3個點,有的說想翻倍,有的說想賺很多很多錢實現財富自由。我覺得這都可以,最起碼有個定位和目標。可是實現可持續的實現是否現實,面對現實是最難的。這和資金的性質基數有關系。比如操作的資金是借貸來的資金,那操作起來就會急躁始終有一種迫切交易心理,快速賺錢賺熱錢的心理。一萬塊錢翻一倍才賺一萬塊錢還是會覺得賺的少,如果基數是一百萬賺了一百萬呢。所以在炒股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賺個30%到50%還覺得沒賺什麼的原因,一萬塊錢恨不得哦買十隻股票,分攤下去及時個股翻倍可能總賬還是虧損的,這就是定位和目標不明確。
我覺得炒股是有錢人的游戲,股有很多種,所以有很多種玩法,有錢人抓住好股票打死不鬆手,靠著分紅分股日子就很滋潤所以不擔心股價的漲跌波動,伴隨著公司一同成長。
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個股也有周期,也有行業周期,政策宏觀的影響。沒有一直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跌的股票,有白馬股也有垃圾股,個股的身份不停的變換,個股的名稱也會改變。
那錢少的散戶就不能玩了么?當然能玩,就是需要一個資金積累的時間。說白了點就是賺錢需要時間,但是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等待,恨不得天天買股天天賣股票,我早期操作股票的時候也研究漲停敢死隊,研究盤口語音,技術形態,各類指標,在到基本面的研究,看調研報告,看財報年報。也花錢買過炒股軟體,看盤指標,學習視頻,炒股達人的直播室,買會員費,拜老師學習,付費給私募跟著買賣股票,各類國內外大神出的書籍,可以說想盡了辦法去賺錢,也確實賺到過錢,但是最後還是靠自己才做到穩定盈利。大佬們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低三記住第二和第一。那為什麼股市說保住本金最重要,但是我們操作股票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和輕松,本金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只是這種深刻的體會需要付出代價後才變成你的經驗。
經歷了很多以後我才慢慢理解了什麼叫慢即是快,無掛礙無有恐怖。不在每天追隨市場上的各種熱點和新聞,不在受指數漲跌和外盤的影響來操作個股,不在受股票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前期在學習上的加法結束了,就變成了減法,就是大佬們常說的交易策略越簡單越好,前提是有效。保住本金你才能繼續玩下去,才不會被踢出局,才可以賺錢。你拿1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我們倆一起玩拋硬幣的游戲,如果說這是概率游戲各有50%的贏面,每筆下注一千元,扣掉和局最後我還是可以把你的一萬塊錢贏光,因為我的本金可以支持我一直玩下去。只要人去判斷去預測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概率游戲,不然那些成功的人不靠分析不靠知識儲備不靠智商和情商是積累不起財富的。
說說我對股票的認知,股票是有價證券,可以進行買賣,靠的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股價體現的是公司當下的價值,而不是公司真正價值,當市場熱捧一直股票時,股價可以飛升脫離公司的實際價值,公司的無形資產被無限誇大,最後價值回歸。有的股票改個名字轉型轉產或者研發新產品也可以一飛沖天。但是在股票起飛前的潛伏期發現股票的真正價值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最為關鍵的,有的股票可能一趴著就是幾年,不死不活的漲跌幅度很小,交易的資金量和換手率都很低,買早了不行,買晚了也不行。
炒股靠的不是判斷是識別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說我們看股票,首先看的是代碼然後是名字,代碼可以區分出股票所在的市場和板塊,名字代表著品牌和業務。這是第一識別,然後就是當下的股價,在去識別股票的總股本,十大流通股東,新進和退出股東,增持和減持情況,歷年的分紅情況,然後管理層的情況,經營情況,固定資產和凈值情況、公司發展和投資新項目情況,子公司情況,財務負債情況等等。股票當前運行情況和指數聯動情況,權重股跟隨大盤指數操作就比較關鍵。當這些基本面識別之後,這個公司基本情況就了解清楚了,不能自己買的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麼靠什麼盈利,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佔比多少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看技術上的形態,交易量,歷史最高價最低價,在綜合起來給這只股票做一個估價,當前的股價是否被低估,如果被低估該怎麼買入,目標價格是多少,止損在什麼價位,買入後價格波動怎麼應對,什麼情況加倉減倉。自己在這只股票上的盈利預期是否合理,時間周期多久能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
市場中的機會永遠都有,熱點切換不斷,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物聯網、稀土概念、高鐵概念、5G概念、環保概念、疫苗概念等等等等,你會發現市場永遠不缺概念。而有的大牛股大白馬不依靠概念依然漲多跌少,穩穩的向上推,推的你不敢買。為什麼不敢買,就是因為你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只股票。
識別之後就是交易系統
交易有規則有系統,這是專業的說法和做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開車上路還有交通規則約束著我們,但是在交易市場里沒有任何約束,可以憑著感覺和直覺賺錢。重復的錯誤重復犯,一個坑反復跳進去,追漲殺跌就是忍不住,賣的股票永遠是漲的最好的股票,逢人就說自己曾經買過那隻股票。好不容易抓到一隻大牛股發現才買了幾百股,猶猶豫豫終於受不了了重倉進去結果被套,割肉出來吧他又漲起來了,還創了新高,他越漲我越不買,看你能漲到天上去,過了數月真的漲到天上去了。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向市場交學費,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都在流逝。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要想在資本市場持續穩定賺錢,必須專業化交易,擁有獨立思維和主力思維。要麼就交給專業的人做,或者定投基金,經常和一些朋友聊天,說基金賺了多少虧了多少的,一問那隻基金憋半天說出來,好不容易查到了問他買的什麼基金也說不明白,基金說白了就是把大家的錢集中到一起在投資,有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行業基金等等,90後變成了韭菜後。
炒股的流程
說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操作資金的性質,這個本金是非常關鍵的。以本金為始,這個錢才好操作。借貸的資金操作上就容易激進沒有耐心,需要追逐熱點賺塊錢,這樣頻繁操作風險就很難控制。
最好是閑置資金。
盈利目標
制定一個合理的盈利目標和預期,剩下的交給市場去做。
比如今年想賺翻倍的利潤,那就去想辦法實現,兩個50%,五個20%就做到了。
交易系統
都說適合自己的系統就是好系統,這跟每個炒股人的性格不同有關。
交易系統包含哪些
1. 選股,建立股票池持續跟蹤,不在分心關注其他股票,做到專注機會到了就出手。
2. 建倉,資金小的就一筆買入不需要分批進場了。切入時機和標准。
3. 加倉減倉控制波動風險。
4. 止損位的合理設置,止損只是為了控制風險,減少深度套牢和錯失交易機會,止損只是交易的成本之一,不存在做的對和錯,止損錯了股價回來了在接回來就好。這里沒有人會永遠賺錢不虧錢,認慫是為了保全交易的實力和機會。止損不是意味著交易失敗。
5. 止盈,股票漲到哪裡漲多高,沒有人會知道,達到收益預期就可以止盈,也可以等上漲的趨勢周期徹底走完,這取決於你做的什麼時間周期。
股市裡的行情簡單講就是上漲行情,回調行情,下跌行情,反彈行情,這些都在圖表上資金量上有體現,靠的是去識別不是去判斷,識別錯了也沒關系進行修正就好了,利佛摩爾靠的就是自己記錄識別突破行情和趨勢成為了傳奇,那個年代還沒有K線圖。市場永遠沒有對的一面和錯的一面,只有正確的一面。
大多數炒股人缺少獨思性,不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抱大腿,能把兩市的股票認真復盤篩選的更是少之又少,都喜歡大師推薦股票。
我不喜歡推薦股票,因為推薦股票後我不知道你買入了多少,什麼價位買的,虧損的承受力是多少,盈利預期是多少,拿不拿的住,這邊廢寢忘食研究了幾天跟蹤了幾個月的股票時機到了,你推薦給他,結果小跌兩天或者一波洗盤他就嚇跑了,買了兩天就賣了,或者我這邊暫時撤退換股了不能及時通知都不能完整的操作。
喜歡交流股票和交易思考的歡迎留言。
H. 必須添加的證券市場是
上海和深圳啊,創業板一年後開通,其他的50萬本金以上可以開通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科創板
2007年8月8日開戶入市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了,經歷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聊聊我對股市的認知和看法,想到哪兒說道哪,文筆有限不喜勿噴。
先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股民持續進場。炒股賺錢太容易了,運氣好買進去就漲停了,還可以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炒股真的很容易嗎?我覺得涉及到金融的都是很復雜的,賺錢容易但是持續穩定的盈利是最難的。中國股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成長和變化日趨成熟,從之前的漲跌幅度和多空不限制,到現在的限製做空和漲跌幅控制,股票退市機制的晚上,權證的退場、ETF股指期貨的加入、融資融券的加入、創業板加入、科創板、B股的成交活躍,滬港通,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什麼呢,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中國股市么,當下的股市對我們小散戶很不友好,可以對沖風險的指數交易和融券交易都需要開戶資金50萬以上,科創板的交易也需要50萬以上資金,這就把多數散戶拒之門外了。散戶只能通過做多股票來賺取利潤,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最後成了金融民工,忙忙碌碌的搬磚最後算總賬還虧錢。
炒股賺錢容易是表象,很多人炒股賺到錢了最後看不到錢,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沒有結算制度,如果炒股比作開公司,公司有月報,季報,年報等結算總結,這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就一目瞭然。
不忘初心,炒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那把賺錢作為定位去炒股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這和定位不清晰有關系,很多人都知道炒股為了賺錢,但是你問他想賺多少錢他說不清楚,有的人說想復利每天賺3個點,有的說想翻倍,有的說想賺很多很多錢實現財富自由。我覺得這都可以,最起碼有個定位和目標。可是實現可持續的實現是否現實,面對現實是最難的。這和資金的性質基數有關系。比如操作的資金是借貸來的資金,那操作起來就會急躁始終有一種迫切交易心理,快速賺錢賺熱錢的心理。一萬塊錢翻一倍才賺一萬塊錢還是會覺得賺的少,如果基數是一百萬賺了一百萬呢。所以在炒股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賺個30%到50%還覺得沒賺什麼的原因,一萬塊錢恨不得哦買十隻股票,分攤下去及時個股翻倍可能總賬還是虧損的,這就是定位和目標不明確。
我覺得炒股是有錢人的游戲,股有很多種,所以有很多種玩法,有錢人抓住好股票打死不鬆手,靠著分紅分股日子就很滋潤所以不擔心股價的漲跌波動,伴隨著公司一同成長。
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個股也有周期,也有行業周期,政策宏觀的影響。沒有一直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跌的股票,有白馬股也有垃圾股,個股的身份不停的變換,個股的名稱也會改變。
那錢少的散戶就不能玩了么?當然能玩,就是需要一個資金積累的時間。說白了點就是賺錢需要時間,但是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等待,恨不得天天買股天天賣股票,我早期操作股票的時候也研究漲停敢死隊,研究盤口語音,技術形態,各類指標,在到基本面的研究,看調研報告,看財報年報。也花錢買過炒股軟體,看盤指標,學習視頻,炒股達人的直播室,買會員費,拜老師學習,付費給私募跟著買賣股票,各類國內外大神出的書籍,可以說想盡了辦法去賺錢,也確實賺到過錢,但是最後還是靠自己才做到穩定盈利。大佬們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低三記住第二和第一。那為什麼股市說保住本金最重要,但是我們操作股票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和輕松,本金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只是這種深刻的體會需要付出代價後才變成你的經驗。
經歷了很多以後我才慢慢理解了什麼叫慢即是快,無掛礙無有恐怖。不在每天追隨市場上的各種熱點和新聞,不在受指數漲跌和外盤的影響來操作個股,不在受股票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前期在學習上的加法結束了,就變成了減法,就是大佬們常說的交易策略越簡單越好,前提是有效。保住本金你才能繼續玩下去,才不會被踢出局,才可以賺錢。你拿1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我們倆一起玩拋硬幣的游戲,如果說這是概率游戲各有50%的贏面,每筆下注一千元,扣掉和局最後我還是可以把你的一萬塊錢贏光,因為我的本金可以支持我一直玩下去。只要人去判斷去預測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概率游戲,不然那些成功的人不靠分析不靠知識儲備不靠智商和情商是積累不起財富的。
說說我對股票的認知,股票是有價證券,可以進行買賣,靠的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股價體現的是公司當下的價值,而不是公司真正價值,當市場熱捧一直股票時,股價可以飛升脫離公司的實際價值,公司的無形資產被無限誇大,最後價值回歸。有的股票改個名字轉型轉產或者研發新產品也可以一飛沖天。但是在股票起飛前的潛伏期發現股票的真正價值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最為關鍵的,有的股票可能一趴著就是幾年,不死不活的漲跌幅度很小,交易的資金量和換手率都很低,買早了不行,買晚了也不行。
炒股靠的不是判斷是識別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說我們看股票,首先看的是代碼然後是名字,代碼可以區分出股票所在的市場和板塊,名字代表著品牌和業務。這是第一識別,然後就是當下的股價,在去識別股票的總股本,十大流通股東,新進和退出股東,增持和減持情況,歷年的分紅情況,然後管理層的情況,經營情況,固定資產和凈值情況、公司發展和投資新項目情況,子公司情況,財務負債情況等等。股票當前運行情況和指數聯動情況,權重股跟隨大盤指數操作就比較關鍵。當這些基本面識別之後,這個公司基本情況就了解清楚了,不能自己買的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麼靠什麼盈利,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佔比多少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看技術上的形態,交易量,歷史最高價最低價,在綜合起來給這只股票做一個估價,當前的股價是否被低估,如果被低估該怎麼買入,目標價格是多少,止損在什麼價位,買入後價格波動怎麼應對,什麼情況加倉減倉。自己在這只股票上的盈利預期是否合理,時間周期多久能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
市場中的機會永遠都有,熱點切換不斷,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物聯網、稀土概念、高鐵概念、5G概念、環保概念、疫苗概念等等等等,你會發現市場永遠不缺概念。而有的大牛股大白馬不依靠概念依然漲多跌少,穩穩的向上推,推的你不敢買。為什麼不敢買,就是因為你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只股票。
識別之後就是交易系統
交易有規則有系統,這是專業的說法和做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開車上路還有交通規則約束著我們,但是在交易市場里沒有任何約束,可以憑著感覺和直覺賺錢。重復的錯誤重復犯,一個坑反復跳進去,追漲殺跌就是忍不住,賣的股票永遠是漲的最好的股票,逢人就說自己曾經買過那隻股票。好不容易抓到一隻大牛股發現才買了幾百股,猶猶豫豫終於受不了了重倉進去結果被套,割肉出來吧他又漲起來了,還創了新高,他越漲我越不買,看你能漲到天上去,過了數月真的漲到天上去了。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向市場交學費,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都在流逝。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要想在資本市場持續穩定賺錢,必須專業化交易,擁有獨立思維和主力思維。要麼就交給專業的人做,或者定投基金,經常和一些朋友聊天,說基金賺了多少虧了多少的,一問那隻基金憋半天說出來,好不容易查到了問他買的什麼基金也說不明白,基金說白了就是把大家的錢集中到一起在投資,有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行業基金等等,90後變成了韭菜後。
炒股的流程
說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操作資金的性質,這個本金是非常關鍵的。以本金為始,這個錢才好操作。借貸的資金操作上就容易激進沒有耐心,需要追逐熱點賺塊錢,這樣頻繁操作風險就很難控制。
最好是閑置資金。
盈利目標
制定一個合理的盈利目標和預期,剩下的交給市場去做。
比如今年想賺翻倍的利潤,那就去想辦法實現,兩個50%,五個20%就做到了。
交易系統
都說適合自己的系統就是好系統,這跟每個炒股人的性格不同有關。
交易系統包含哪些
1. 選股,建立股票池持續跟蹤,不在分心關注其他股票,做到專注機會到了就出手。
2. 建倉,資金小的就一筆買入不需要分批進場了。切入時機和標准。
3. 加倉減倉控制波動風險。
4. 止損位的合理設置,止損只是為了控制風險,減少深度套牢和錯失交易機會,止損只是交易的成本之一,不存在做的對和錯,止損錯了股價回來了在接回來就好。這里沒有人會永遠賺錢不虧錢,認慫是為了保全交易的實力和機會。止損不是意味著交易失敗。
5. 止盈,股票漲到哪裡漲多高,沒有人會知道,達到收益預期就可以止盈,也可以等上漲的趨勢周期徹底走完,這取決於你做的什麼時間周期。
股市裡的行情簡單講就是上漲行情,回調行情,下跌行情,反彈行情,這些都在圖表上資金量上有體現,靠的是去識別不是去判斷,識別錯了也沒關系進行修正就好了,利佛摩爾靠的就是自己記錄識別突破行情和趨勢成為了傳奇,那個年代還沒有K線圖。市場永遠沒有對的一面和錯的一面,只有正確的一面。
大多數炒股人缺少獨思性,不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抱大腿,能把兩市的股票認真復盤篩選的更是少之又少,都喜歡大師推薦股票。
我不喜歡推薦股票,因為推薦股票後我不知道你買入了多少,什麼價位買的,虧損的承受力是多少,盈利預期是多少,拿不拿的住,這邊廢寢忘食研究了幾天跟蹤了幾個月的股票時機到了,你推薦給他,結果小跌兩天或者一波洗盤他就嚇跑了,買了兩天就賣了,或者我這邊暫時撤退換股了不能及時通知都不能完整的操作。
喜歡交流股票和交易思考的歡迎留言。
I. 20萬全部投資茅台,因為茅台屬於大盤籌股,投了能賺錢嗎
能賺錢,但是要看股票的周期,這個時期選擇茅台不是很好的選擇。
2007年8月8日開戶入市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了,經歷了太多的起起伏伏。聊聊我對股市的認知和看法,想到哪兒說道哪,文筆有限不喜勿噴。
先說炒股到底能不能賺錢,答案是肯定的,不然也不會有這么多的股民持續進場。炒股賺錢太容易了,運氣好買進去就漲停了,還可以發朋友圈炫耀一下。炒股真的很容易嗎?我覺得涉及到金融的都是很復雜的,賺錢容易但是持續穩定的盈利是最難的。中國股市經歷了這么多年的成長和變化日趨成熟,從之前的漲跌幅度和多空不限制,到現在的限製做空和漲跌幅控制,股票退市機制的晚上,權證的退場、ETF股指期貨的加入、融資融券的加入、創業板加入、科創板、B股的成交活躍,滬港通,說了這么多我想表達什麼呢,就是你真正的了解中國股市么,當下的股市對我們小散戶很不友好,可以對沖風險的指數交易和融券交易都需要開戶資金50萬以上,科創板的交易也需要50萬以上資金,這就把多數散戶拒之門外了。散戶只能通過做多股票來賺取利潤,很多人炒股買基金最後成了金融民工,忙忙碌碌的搬磚最後算總賬還虧錢。
炒股賺錢容易是表象,很多人炒股賺到錢了最後看不到錢,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沒有結算制度,如果炒股比作開公司,公司有月報,季報,年報等結算總結,這樣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就一目瞭然。
不忘初心,炒股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賺錢,那把賺錢作為定位去炒股為什麼總是賺不到錢,這和定位不清晰有關系,很多人都知道炒股為了賺錢,但是你問他想賺多少錢他說不清楚,有的人說想復利每天賺3個點,有的說想翻倍,有的說想賺很多很多錢實現財富自由。我覺得這都可以,最起碼有個定位和目標。可是實現可持續的實現是否現實,面對現實是最難的。這和資金的性質基數有關系。比如操作的資金是借貸來的資金,那操作起來就會急躁始終有一種迫切交易心理,快速賺錢賺熱錢的心理。一萬塊錢翻一倍才賺一萬塊錢還是會覺得賺的少,如果基數是一百萬賺了一百萬呢。所以在炒股交易的過程中經常會有賺個30%到50%還覺得沒賺什麼的原因,一萬塊錢恨不得哦買十隻股票,分攤下去及時個股翻倍可能總賬還是虧損的,這就是定位和目標不明確。
我覺得炒股是有錢人的游戲,股有很多種,所以有很多種玩法,有錢人抓住好股票打死不鬆手,靠著分紅分股日子就很滋潤所以不擔心股價的漲跌波動,伴隨著公司一同成長。
經濟有周期,股市有周期,個股也有周期,也有行業周期,政策宏觀的影響。沒有一直漲的股票也沒有一直跌的股票,有白馬股也有垃圾股,個股的身份不停的變換,個股的名稱也會改變。
那錢少的散戶就不能玩了么?當然能玩,就是需要一個資金積累的時間。說白了點就是賺錢需要時間,但是對於我們小散來說最缺的就是時間和等待,恨不得天天買股天天賣股票,我早期操作股票的時候也研究漲停敢死隊,研究盤口語音,技術形態,各類指標,在到基本面的研究,看調研報告,看財報年報。也花錢買過炒股軟體,看盤指標,學習視頻,炒股達人的直播室,買會員費,拜老師學習,付費給私募跟著買賣股票,各類國內外大神出的書籍,可以說想盡了辦法去賺錢,也確實賺到過錢,但是最後還是靠自己才做到穩定盈利。大佬們說的永遠都是對的,巴菲特說第一保住本金,第二記住第一,低三記住第二和第一。那為什麼股市說保住本金最重要,但是我們操作股票的時候是那樣的隨意和輕松,本金在不知不覺中流逝,只是這種深刻的體會需要付出代價後才變成你的經驗。
經歷了很多以後我才慢慢理解了什麼叫慢即是快,無掛礙無有恐怖。不在每天追隨市場上的各種熱點和新聞,不在受指數漲跌和外盤的影響來操作個股,不在受股票的漲跌而喜怒哀樂,前期在學習上的加法結束了,就變成了減法,就是大佬們常說的交易策略越簡單越好,前提是有效。保住本金你才能繼續玩下去,才不會被踢出局,才可以賺錢。你拿1萬塊錢我拿一百萬塊錢,我們倆一起玩拋硬幣的游戲,如果說這是概率游戲各有50%的贏面,每筆下注一千元,扣掉和局最後我還是可以把你的一萬塊錢贏光,因為我的本金可以支持我一直玩下去。只要人去判斷去預測就會有成功和失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概率游戲,不然那些成功的人不靠分析不靠知識儲備不靠智商和情商是積累不起財富的。
說說我對股票的認知,股票是有價證券,可以進行買賣,靠的是低買高賣賺取差價。股價體現的是公司當下的價值,而不是公司真正價值,當市場熱捧一直股票時,股價可以飛升脫離公司的實際價值,公司的無形資產被無限誇大,最後價值回歸。有的股票改個名字轉型轉產或者研發新產品也可以一飛沖天。但是在股票起飛前的潛伏期發現股票的真正價值和未來發展的趨勢是最為關鍵的,有的股票可能一趴著就是幾年,不死不活的漲跌幅度很小,交易的資金量和換手率都很低,買早了不行,買晚了也不行。
炒股靠的不是判斷是識別
為什麼這樣說,首先說我們看股票,首先看的是代碼然後是名字,代碼可以區分出股票所在的市場和板塊,名字代表著品牌和業務。這是第一識別,然後就是當下的股價,在去識別股票的總股本,十大流通股東,新進和退出股東,增持和減持情況,歷年的分紅情況,然後管理層的情況,經營情況,固定資產和凈值情況、公司發展和投資新項目情況,子公司情況,財務負債情況等等。股票當前運行情況和指數聯動情況,權重股跟隨大盤指數操作就比較關鍵。當這些基本面識別之後,這個公司基本情況就了解清楚了,不能自己買的公司主營業務是什麼靠什麼盈利,海外市場還是國內市場佔比多少都不知道,這個時候在看技術上的形態,交易量,歷史最高價最低價,在綜合起來給這只股票做一個估價,當前的股價是否被低估,如果被低估該怎麼買入,目標價格是多少,止損在什麼價位,買入後價格波動怎麼應對,什麼情況加倉減倉。自己在這只股票上的盈利預期是否合理,時間周期多久能實現預期的盈利目標。
市場中的機會永遠都有,熱點切換不斷,清潔能源、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物聯網、稀土概念、高鐵概念、5G概念、環保概念、疫苗概念等等等等,你會發現市場永遠不缺概念。而有的大牛股大白馬不依靠概念依然漲多跌少,穩穩的向上推,推的你不敢買。為什麼不敢買,就是因為你並沒有去深入了解這只股票。
識別之後就是交易系統
交易有規則有系統,這是專業的說法和做法,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開車上路還有交通規則約束著我們,但是在交易市場里沒有任何約束,可以憑著感覺和直覺賺錢。重復的錯誤重復犯,一個坑反復跳進去,追漲殺跌就是忍不住,賣的股票永遠是漲的最好的股票,逢人就說自己曾經買過那隻股票。好不容易抓到一隻大牛股發現才買了幾百股,猶猶豫豫終於受不了了重倉進去結果被套,割肉出來吧他又漲起來了,還創了新高,他越漲我越不買,看你能漲到天上去,過了數月真的漲到天上去了。不斷的試錯不斷的向市場交學費,還是賺不到什麼錢,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金成本都在流逝。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要想在資本市場持續穩定賺錢,必須專業化交易,擁有獨立思維和主力思維。要麼就交給專業的人做,或者定投基金,經常和一些朋友聊天,說基金賺了多少虧了多少的,一問那隻基金憋半天說出來,好不容易查到了問他買的什麼基金也說不明白,基金說白了就是把大家的錢集中到一起在投資,有開放式基金,封閉式基金,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指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行業基金等等,90後變成了韭菜後。
炒股的流程
說一下我的觀點
首先操作資金的性質,這個本金是非常關鍵的。以本金為始,這個錢才好操作。借貸的資金操作上就容易激進沒有耐心,需要追逐熱點賺塊錢,這樣頻繁操作風險就很難控制。
最好是閑置資金。
盈利目標
制定一個合理的盈利目標和預期,剩下的交給市場去做。
比如今年想賺翻倍的利潤,那就去想辦法實現,兩個50%,五個20%就做到了。
交易系統
都說適合自己的系統就是好系統,這跟每個炒股人的性格不同有關。
交易系統包含哪些
1. 選股,建立股票池持續跟蹤,不在分心關注其他股票,做到專注機會到了就出手。
2. 建倉,資金小的就一筆買入不需要分批進場了。切入時機和標准。
3. 加倉減倉控制波動風險。
4. 止損位的合理設置,止損只是為了控制風險,減少深度套牢和錯失交易機會,止損只是交易的成本之一,不存在做的對和錯,止損錯了股價回來了在接回來就好。這里沒有人會永遠賺錢不虧錢,認慫是為了保全交易的實力和機會。止損不是意味著交易失敗。
5. 止盈,股票漲到哪裡漲多高,沒有人會知道,達到收益預期就可以止盈,也可以等上漲的趨勢周期徹底走完,這取決於你做的什麼時間周期。
股市裡的行情簡單講就是上漲行情,回調行情,下跌行情,反彈行情,這些都在圖表上資金量上有體現,靠的是去識別不是去判斷,識別錯了也沒關系進行修正就好了,利佛摩爾靠的就是自己記錄識別突破行情和趨勢成為了傳奇,那個年代還沒有K線圖。市場永遠沒有對的一面和錯的一面,只有正確的一面。
大多數炒股人缺少獨思性,不喜歡獨立思考,喜歡抱大腿,能把兩市的股票認真復盤篩選的更是少之又少,都喜歡大師推薦股票。
我不喜歡推薦股票,因為推薦股票後我不知道你買入了多少,什麼價位買的,虧損的承受力是多少,盈利預期是多少,拿不拿的住,這邊廢寢忘食研究了幾天跟蹤了幾個月的股票時機到了,你推薦給他,結果小跌兩天或者一波洗盤他就嚇跑了,買了兩天就賣了,或者我這邊暫時撤退換股了不能及時通知都不能完整的操作。
喜歡交流股票和交易思考的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