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寫有關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的論文,需要某些數據。(1)我國現有基金種類及市場規模;(2)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現狀。
部分都是
② 寫一篇關於股票或基金的論文應該從哪幾個方向入手
可以先從基金行業趨勢進行分析,
然後是現在市場募集基金的規模和發行
再然後是基金的選擇、挑選
再就是買入和賣出的時間把握
如意鋼鏰基金理財可以給你一些更多的思路和想法
③ 針對與證券投資基金有關的問題寫一篇論文。求建議!
基金規模與基金的業績比較好寫一些,原因是這個數據是可以查到的。
基金每個季度都有季報,季報中有顯示基金規模,另外業績也是可以查詢到。
首先這個題目讓你有數據可以依據。
另外,基金規模和業績的對比一定要區分開類別。
也就是建議偏股型,債券型,貨幣型這三類起碼區別對待。
不能互相比較,意義不大。都是在同類別中比較比較合適。
還有,同類別基金比較時,也要選擇多隻基金做對比。
樣本太少意義也不大。
基金的業績和基金的規模確實有一定的聯系,這是有研究意義的。
④ 關於基金的3000字論文
行
資料
我提供
⑤ 與股票有關的論文
2005年前,由於規模較小,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企業年金不能直接進入證券市場,還存在覆蓋范圍太小,難以形成對基本養老保險的有力補充;投資渠道不暢、投資效益欠佳、投資風險較大等問題。2000年底我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總量為191.9億元資產中,銀行存款佔59.35%,購買國債佔20.53%,兩者相加,占資產總規模的近80%,但投資收益僅5.35億
元,收益率為2.79%,其中行業為3.2%,地方則更低,僅為1.34%。
這一數字表明,我國企業年金的投資渠道過於單一,並沒有充分運用市場化運營和管理的手段,大部分基金主要用於存銀行、買國債,在國家連續降息的情況下,投資收益較低。由於資本市場規則不健全,運作程序不規范,一些企業委託金融機構運營,實際運行風險不可避免,職工的利益難以得到確實保證。
另一方面,部分企業年金通過委託理財形式已經進入股票市場。市場上已形成了一些企業年金中心如上海、深圳、大連、遼寧等地的企業年金管理機構,它們頻繁現身於二級市場。根據2004年上市公司第三季度報告,截至9月底,上海市年金發展中心、深圳市企業年金管理中心已經出現在22家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按近期收盤價統計,這22隻個股的市值在5億元左右。
通過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企業年金股票投資運作現狀具有四個特點:
一是投資風格尚未成型。從企業年金一年多來操作的歷史資料分析,企業年金並未形成明顯的投資風格。比如說其二季度持有的18隻股票中便涉及金屬、房地產、水泥、機械、科技、化肥等諸多行業,還持有過高控盤的青海明膠、徐工科技等績差股、問題股。到了三季度其投資則更分散到了農業、汽車、銀行、造紙、醫葯、電子、施工等更多行業,投資的22家上市公司在行業內處於龍頭地位的很少。與奉行價值投資理念的開放式基金、社保基金等機構相比,企業年金目前還沒有形成鮮明的投資理念,這可能跟兩個因素有關,一是目前入市的資金規模較小,影響力還不夠。二是企業年金委託了多達十幾家的券商代為管理,多家券商的操作風格各異,而近幾年券商在股票市場上處於的劣勢地位也不利於操作風格的盡快確立。
二是企業年金的選股並不十分看重業績。2004年三季度企業年金共持有22隻股票中,平均每股收益為0.242元,略高於三季度上市公司加權平均每股收益0.2176元的水平。業績最好的濟南鋼鐵每股收益為0.61元;業績最差的是天頤科技,每股收益為0.08元。
三是短線運作為主。近一年來從定期報告所反映的企業年金持股明細顯示,企業年金短線操作的跡象非常明顯。以2003年底企業年金直接持有的4隻股票:韶能股份、九芝堂、遼河油田、青海明膠為例,到今年三季度末,企業年金全部從四隻個股的十大流通股東中消失,取而代之的則是珠海中富、瀘天化、銀河科技、新中基、天頤科技等五家。委託券商運作的企業年金也進行了大范圍的換股。從三季報的情況來看,新增加了民生銀行、標准股份、岳陽紙業等重倉股個股,而將原有的海信電器等股票基本拋售。
四是企業年金的操作不盡規范。如華夏證券管理的上海企業年金在華夏重倉股火箭股份和太極集團上持續增倉,其中火箭股份增持668萬股,太極集團增持28萬股,然而華夏證券同期卻大幅減持了這兩只股票;還有銀河證券管理的上海企業年金不斷增持東風汽車,從二季度末的1400多萬股一直增持至三季度末的2400多股,而銀河證券作為東風的第一大流通股東已經歷經數年。
⑥ 跪求一篇關於股票的論文,至少1000字,題目如下,急急急!!!!
最近一份針對中國內地A股投資者的調查發現,7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正投資一個泡沫,這與多數外國觀察人士的看法相符。
據稱,按照一種標准計算,中國內地A股市場的市盈率高達70倍。更糟糕的是,據說30%的收益來自於投資收益(即股票交易),實際上成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金字塔)騙局」(Ponzi scheme)。
上述問題加上中國內地「有問題」會計操作的名聲,以及未來兩年1.3萬億美元非流通股解禁帶來的威脅,難怪內地A股市場目前從高點下跌了約36%。
那麼,當前A股市場的調整是否只是大規模拋售的第一階段呢?這種可能性不大。
事實上,根本就難以找到有關泡沫的證據。以估值為例:按照2008年的一致收益預期衡量,基準的滬深300指數(CSI 300)目前的市盈率為23倍。這不算便宜,但遠不到我們所認為的泡沫估值,並且低於其30倍市盈率的10年平均水平。既然股價回調25%,70倍市盈率是怎樣跌到23倍市盈率的呢?首先,看跌的股評人士關注的是規模較小、但價格更高的深圳股市,並回顧其過去12個月的表現。其次,2007年的業績增幅為48%,而市場人士普遍預計今年業績將增長32%。
盡管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32%似乎是個雄心勃勃的數字,但其中7個百分點來自於一次性退稅,而中國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15%左右,25%的稅前利潤增幅是可能實現的——當銀行、石油和大宗商品成為主要驅動力時更是如此。
對那些投資收益又該如何看待呢(如今投資收益想必已成虧損)?事實上,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30%的數字帶有誤導性,因為「投資收益」包含所有來自合資公司和關聯企業的營運收益。剔除這些收入,我們發現,僅有9%的非金融收入來自於某種形式的資產重新估值。
我們對於這些數據能有多大的信任度呢?占滬深300指數市值70%以上的成分股公司,目前由「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使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IFRS)進行審計:中國內地的會計過失風險,目前並不高於其它新興市場。
可能令A股市場面臨厄運的最終問題,是非流通股的解禁,以及當前非流通股股東大舉湧向市場所構成的威脅。
不過,迅速檢視一下自2006年以來已經解禁的A股,結果表明僅10%的非流通股確實流入了市場。事實上,75%以上的解禁股屬於政府。他們同時拋售這些股票的可能性非常小。一種可能性大得多的情形是政府本身提供的——即政府將控制股票發行供應量,以繼續培育一個健康發展的市場。
的確,增加股票供應量對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市場至關重要。A股歷來估值水平頗高,因為中國內地流通股市值與GDP和儲蓄的比率,仍遠低於其它新興市場和發達國家的水平。
換言之,相對於來自儲戶的高「需求」,目前股票「供應量」並不充足(特別是考慮到目前實際利率為負的現狀)。未來數年,股票的供求水平均可能迅速上升,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較高的波動性。
這些情況對於國際投資者有影響嗎?鑒於占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中國指數(MSCI China) 72%市值的成分股公司已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上市(該比例每月都在上升),答案是肯定的。香港投資者密切關注A股上市公司的價格走勢,近來A股市場回調,是MSCI中國指數相對於其它新興市場表現欠佳的重要原因。
⑦ 有關證券投資技術分析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1 開放式基金融資研究 2 試論二板市場對證券市場的影響 3 析中國證券市場風險特徵 4 論企業重組與債券融資 5 析證券經紀人制度
⑧ 有關證券投資的小論文拜託了各位 謝謝
中國近六年來的財政政策分析 [摘要] 財政政策是通過稅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來實現一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等宏觀經濟目標的長期和短期財政戰略,是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2005年我國實現了從積極財政政策向穩健財政政策的轉變。本文就兩種財政政策的實施背景、作用進行分析,並對今後財政政策的取向及應對措施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財政政策;中國 財政政策是通過稅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來實現一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等宏觀經濟目標的長期和短期財政戰略,是政府調控經濟的重要手段。根據財政政策在調節國民經濟總量方面的功能可將財政政策劃分為擴張性政策、緊縮性政策和中性政策。 一個國家在一定經濟發展階段實施何種財政政策,要根據宏觀經濟運行態勢,相機抉擇。宏觀經濟運行千姿百態,但概括起來講,也就是三種類型。一種類型是社會總供給大於社會總需求,即「通貨緊縮」,表現為物價總水平下降。應對通貨緊縮局面,應該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第二種類型是社會總供給小於社會總需求,即「通貨膨脹」,表現為物價上漲。這種情況下,應該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第三種類型就是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但在結構上有矛盾,冷熱並存,發展不均衡。此時應採取穩健財政政策,即在總量上不做太大的動作,但在結構上有保有壓,加強薄弱環節,壓縮過熱行業的投資。 我國自1998年以來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其實質就是一種擴張性財政政策。2005年根據我國國情和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從實際出發,我國實施了穩健的財政政策,現就兩種財政政策的實施背景、作用綜述如下。 一、積極財政政策 1、實施背景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直接導致了國際市場需求萎縮,進而演變為全球經濟衰退.造成世界經濟普遍性的生產過剩和通貨緊縮。作為亞洲國家最大貿易夥伴,亞洲金融危機無疑對我國經濟運行產生重大沖擊。從當時國內經濟情況看,物價水平持續下跌,經濟增長速度回落,國內投資和消費需求出現不足,居民收入增長放慢、失業壓力增大;同時,國際市場需求低迷導致了我國出口不振.大大降低了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這些都充分說明我國經濟進入了通貨緊縮和經濟衰退的發展階段。面對這種從未出現過的極其復雜的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及時果斷地做出了實施以增發國債、擴大內需、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刺激消費、擴大出口為主要內容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主要措施包括:一是發行長期建設國債,帶動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二是調整稅收政策,刺激需求增長。三是調整收入分配政策,改善居民消費心理預期。四是規范收費制度,減輕社會負擔,推動擴大消費。五是支持國民經濟戰略性調整,促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產業結構優化。 2、積極作用 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近七年的時間里.在促進經濟增長、調節供求關系和克服通貨滯脹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1)促進經濟平穩發展。大規模的國債投資不僅有效遏制了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而且抑制了通貨緊縮。1998-2006年間,國債建設資金年均拉動經濟增長為1.5-2.5個百分點,GDP年均增長8.56%,物價水平總體穩定。 (2)優化經濟結構。積極財政政策著眼於短期需求管理和長期供給管理有機的結合,在加強基礎設施的同時,通過國債資金的直接投入、稅收政策等措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支持一些符合產業結構發展方向的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的技術改造,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升級。 (3)增加就業。七年來,國債資金支持的一大批新項目及其配套項目的建設共增加就業崗位800萬-1200萬個,對拉動相關產業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 (4)促進區域經濟均衡發展。通過對中西部地區進行傾斜性財政資金安排,進行了諸如西電東送、青藏鐵路、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六小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建設,改善了這些地區的投資經營環境,加快了中西部地區的發展步伐,使東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格局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總之,作為一項反周期宏觀政策,積極財政政策基本上是恰當的,它對中國經濟社會相對平衡發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3、負面效應 但積極財政政策畢竟是宏觀「反周期」操作,是適用於經濟低迷階段的一種政策。從2002年下半年起,我國經濟開始逐步走出通貨緊縮的陰影,呈現出加速發展的態勢。2003年國民經濟終於走過由相對低迷向穩定高漲的拐點,GDP增長速度躍為9%以上。此時積極財政政策的實施帶來一定的負面效應,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主要是部分行業和地區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傾向有所加劇,貨幣信貸增長偏快,資源對經濟增長的制約越來越明顯,並帶來煤、電、油、運和原材料的供應緊張局面。 二、穩健財政政策 1、實施背景 2003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經濟開始走出通貨緊縮的陰影,經濟增長進入新一輪周期的上升階段。一是經濟增長接近潛在水平。2003年GDP增長9.3% ,2004年增長9.5%,部分行業瓶頸約束或資源約束的出現,表明GDP增幅已接近潛在產出水平。二是物價趨於上升。2003年居民消費價格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別上漲1.2%和0.1%,2004年則分別上漲3.9%和2.8%。三是失業率升勢趨緩。2003年全國城鎮就業增加85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2004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98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四是出現局部投資過熱。2003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比消費品零售額增長速度高了17.6%個百分點。當年投資率上升到42.3%,比2002年增加了3.1個百分點,接近於1993年經濟嚴重過熱時的水平(當時投資率為43.5%)。為此,國家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貨幣手段(如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和提高利率等)和行政手段等,以逐步控制經濟局部過熱的跡象。雖然2004年5~6月在宏觀調控影響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明顯下降,但在2004年7~10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又出現明顯的反彈跡象,增長率分別為31.4% 、26.3% 、27.9% 、26.4%。在國民經濟已發生經濟周期階段轉換和出現局部過熱的形勢下,如果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將不利於控制固定資產投資的過快增長和減輕通貨膨脹壓力。 同時,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問題也凸現出來。一是經濟增長方式與資源、環境約束的矛盾更加尖銳。目前中國石油、天然氣、煤炭、鐵礦石、銅和鋁等重要礦產資源人均儲量分別相當於世界人均水平的11%、4.5%、79% 、42%、18%和7.3%,特別是2003年中國GDP佔世界的4%,但消耗佔世界的比重:石油為7.4% ,原煤為31% ,鐵礦石為30%,鋼鐵為27%,氧化鋁為25%,水泥為40%,說明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已成為宏觀調控的一項緊迫任務。二是國內經濟和社會結構性矛盾也比較突出。投資佔GDP的比重過高,消費需求對GDP增長率的貢獻下降。此外,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擴大。
⑨ 關於基金的論文 1800字左右
我們來選擇基金公司中的老大:華夏基金公司旗下的華夏回報來分析~
華夏回報在最近一年的時間內,總體規模較高於同類基金的規模;分紅風格方面的表現為在整體基金中偏好分紅。在風險和收益的配比方面,該基金的投資收益表現為很高,在投資風險上是非常小的。
在該基金資產凈值中,投資的股票資產佔比。華夏回報基金經理的管理綜合能力非常強,穩定性好。在選擇基金投資對象方面,偏好投資大市值類的股票,該類型股票具有成長與價值的混合性。該基金重倉股的集中程度中,股票所屬行業集中度集中度一般。
從該基金所屬基金公司的總體管理水平來看,該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整體收益稍大於其他基金公司平均整體收益,收益差異度稍大於平均水平,整體風險水平等於平均水平。
所以,建議投資者推薦買入並長期持有該基金。
呵呵~你看符合你的要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