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地產股
今天,風口浪尖上的地產股,已經走出了「六親不認」的一步。
6月29日,a股三大指數全線下跌,兩市逾3900股跌停。但房地產開發板塊逆市上漲,中證800地產指數持有的26隻成份股全線上漲,尤其是龍頭房企。招商蛇口漲5.88%,保利發展、萬科A漲逾6%,金地午後直接封漲停。
回過頭來看,昨天上證指數成功收復3400點的時候,地產股連續幾天萎靡不振,小幅穩跌。以招寶萬金為例,昨日分別收跌1.37%、2.59%、0.32%、1.75%。今天房地產板塊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先說萬科。
昨日收盤後,董事長郁亮在股東大會上「短期市場已經觸底」的表態,既確認了需求的拐點,也判斷了風險的底部,似乎給整個房地產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郁亮坦言,這幾年很多行業都不容易,房地產不是最難的,所以房地產行業沒有理由躺平。
談及數據回暖的跡象,郁亮認為,一方面政策的出台有積極影響,另一方面4、5月份疫情延遲的需求釋放彌補了這一點。
的確,各地樓市扶持政策仍在不斷涌現。目前主要是需求端政策調整,比如更多城市降低首付比例,加大人才購房補貼;一些城市還繼續完善供給側政策,如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完善集中供地規則等。繼發放住房補貼之後,一些城市還發放了「購房券」。例如,佛山三水區向購房者發放了最高價值2萬元的消費券,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刺激當地消費規模的增長,促進短期內的住房銷售,地方分權的壓力有望進一步緩解。
根據克而瑞的研究,上半年有175個省市相繼放鬆房地產政策。但4月29日政治局會議後,地方放鬆政策的頻率明顯加快,政策力度由支持轉為解除。而且,36個城市放鬆限購,54個城市放鬆限貸,20個城市放鬆限售,142個省市放鬆公積金貸款,58個城市執行首套房貸利率4.25%和2套5.05%,31個城市降低房地產稅費,50個城市執行購房補貼,43個城市降低土地拍賣門檻。
在政策利好下,開發商自身也各顯神通推盤。「河南兩縣小麥大蒜買房能滿足首付」還沒從熱搜上消失。昨天,新城控股的「西瓜換房,最高10萬元」活動霸佔了地產商的朋友圈。
這些項目實際上並不是把農產品帶到銷售辦公室。「只是補貼政策。」一位項目銷售人員說。這樣看來,這些農產品的換房活動更像是房地產企業的一次營銷活動。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大蒜小麥換房公司推出的樓盤,都是三四線城市。新城控股的相關物業,也就是「西瓜變房子」,是位於新一線城市南京的房子。
柯睿數據顯示,雖然目前一二線城市庫存風險相對可控,但受疫情影響,一線城市供需疲軟,去化周期增至20.4個月,二線城市降至21.1個月。三線城市去庫存壓力最大。5月底,去庫存周期達到26.9個月。
從上半年各城市市場和行業的房企整體表現來看,市場觸底反彈,企業銷售業績低迷,房地產市場短期仍在下滑。盡管上述樓市松綁政策和各種住房補貼正在實施
此外,隨著調控的深入,處於危險中的房地產企業越來越多,國外評級機構對國內房地產行業的前景有持續的悲觀預期。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標准普爾。標普、惠譽、穆迪基於國內房地產環境趨緊,先後下調多家展望負面的房企評級超過250次。一些房地產商要麼不認同,要麼承受不了沉重的壓力,於是主動申請放棄評級。
直到今年5月初,穆迪還發布報告稱,2023年中國房地產市場銷售仍將疲軟,支持性政策生效尚需時日。因此,它對行業前景持負面看法,反映了合同銷售疲軟和融資環境緊張。
對此,國內金融機構較為樂觀。
申宏源證券認為,本次周期的基本面底部已經在二季度出現。預計下半年行業結構彈性會更強,包括:城市間分化,一二線城市基本面彈性更強;房企之間的分化,優質房企的基本面彈性會更強,集中度會進一步提升。
中信證券表示,當前住房交易中的杠桿率與歷史水平相比並不高,房地產政策全面放鬆,房價自去年四季度以來趨於穩定,房地產基本面已經觸底,正在逐步復甦。
東吳證券的研究報告認為,隨著供需兩端政策的放鬆,居民購房信心逐步恢復,未來2-3個月房企銷售可能明顯回暖。
仲達證券預計,行業政策的改善將進一步延續,維持行業「強於市場」的評級。
本文來自樂居財經
銀行貸款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靠譜的。
1、各大銀行基本都有小額貸款,個人小額短期信用貸款是貸款人為解決借款人臨時性的消費需要而發放的期限在1年以內、金額在2萬元以下、毋需提供擔保的人民幣信用貸款。
2、條件:有效居住證明,具備完全民事能力,具有按時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無不良信用記錄。
3、個人貸款通常分為無抵押小額貸款和個人抵押小額貸款兩種;一般無抵押個人小額貸款手續需要提供:身份證明、收入證明、銀行流水和居住證明等;個人抵押小額貸款需要的手續資料有:抵押物證件、身份證明、收入證明、戶口本、居住證明、結婚證等。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銀行受理進行評估,簽定合同等事宜後放款。
信用貸款且貸且珍惜自己的徵信,按時還款,切勿逾期。關注我,為你的財經生活導航。
② 罕見!六部委罕見同日喊話房地產
地產股集體大漲,房地產信心回歸
業內人士談房地產未來走向
3月16日,一天之內六部委齊發聲,接連釋放對房地產市場的積極態度,個個堪稱重磅。這也是近幾年來首次如此大規模的高級別集中表態,風向標意義非常明顯。
罕見!六部委同日對房地產行業發聲
3月16日上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資本市場問題。會議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主任劉鶴主持。會議指出,在當前的復雜形勢下,最關鍵的是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資本市場平衡運行。會議強調,有關部門要切實承擔起自身職責,積極出台對市場有利的政策,慎重出台收縮性政策。會議還重點提到了房地產行業:「要及時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範化解風險應對方案,提出向新發展模式轉型的配套措施。」
同日,來自新華社16日的消息,新華社記者就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問題采訪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有關負責人表示,房地產稅改革試點依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進行,一些城市開展了調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今年內不具備擴大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城市的條件。換句話說,大家都在關注的房地產稅,今年肯定不會全面推行。
16日當天,就在國家金融委專題會議後,證監會、銀保監會、央行、外匯局相繼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輪番表態要及時研究防範化解房地產風險應對方案。
證監會表示將在國務院金融委統一指揮協調下,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兩會」部署,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主動加強與宏觀經濟管理部門、行業主管部門等方面的溝通協調,保持政策預期的穩定和一致性,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金融運行。繼續支持實體經濟合理融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有力有效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促進平台經濟規范 健康 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銀保監會會議指出,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持續完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房地產長效機制,積極推動房地產行業轉變發展方式,鼓勵機構穩妥有序開展並購貸款,重點支持優質房企兼並收購困難房企優質項目,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 健康 發展。
人民銀行會議要求,貨幣政策要主動應對,新增貸款要保持適度增長,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堅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要求,堅持穩中求進,防範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強部門間政策協調,及時回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穩定預期,提振信心,保持中國經濟平穩 健康 發展,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市場普遍認為,貨幣政策穩增長主要體現為「寬信用」,這又離不開「寬貨幣」的保駕護航,未來央行政策利率存在進一步下降的可能性,人民銀行或繼續通過降准釋放長期流動性。
國家外匯管理局會議要求,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高質量發展,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保護產權和「兩個毫不動搖」。配合有關部門促進房地產市場、平台經濟 健康 穩定發展。及時回應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穩定市場預期,共同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股市反應最快!樓市資本圈信迅速回血
面對「史詩級」利好,首先給出反應的是股市。國務院金融委會議召開後兩小時,國內A股、港股的地產股板塊全面飄紅,港股中甚至不少地產股漲幅超過了20%。16日當天,地產股「暴力翻紅」,A股、港股直線拉升。截至收盤,地產板塊漲幅達到3.39%,上漲的個股有111隻。
17日,地產股繼續全面反彈。A股方面,房地產服務板塊漲幅位居A股市場首位,漲幅高達8.61%;房地產管理和開發板塊漲幅位居港股市場前五,漲幅高達7.26%。陽光城、新城控股、嘉凱城、宋都股份股價漲幅均超10%,中南建設、金科股份、萬科等股價漲超7%,榮盛發展、濱江集團也漲超6%。港股地產股漲幅更為強勁,內地房地產公司出現了一波集體飆升潮:融創中國暴漲近60%,創下上市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旭輝控股盤中一度暴漲逾58%;新城發展、龍光集團、時代中國等漲幅均超40%;碧桂園服務大漲30.42%,碧桂園上漲28.41%;佳兆業集團、富力地產、合景泰富、寶龍商業、世茂集團、中國奧園等漲幅超過30%;正榮地產、寶龍地產、中梁控股等漲幅也超過20%。
18日,地產股繼續走強,保利發展尾盤漲停,陽光城再度漲停2連板,新城控股、金地集團、藍光發展、濱江集團、榮安地產、天保基建等十隻個股漲停,中交地產、鳳凰股份漲超7%,萬科A漲超4%。這已經是地產股大漲的第三天了,房地產儼然成為了資本市場最看好的行業。
去年以來,房地產市場驟然遇冷,融資埠幾近枯竭,資金鏈緊張幾乎前所未有,甚至頻頻出現房地產商爆雷新聞。克而瑞數據統計,截至3月14日收盤,今年以來,88家樣本房企中有近八成房企股價下跌,數量達到70家,最大跌幅達到86.7%。僅有12家房企股價上漲,且上漲房企多為央企和國企。
如果將時間軸拉長可以看到,地產股的波動更為劇烈。有機構統計了港股地產股近一年的股價顯示,多家地產股跌幅超80%,包括正榮地產、新力控股、祥生控股、當代置業、佳兆業集團、龍光集團、融創中國、中國奧園、中國恆大、世茂集團、時代中國等多家房企市盈率已不到1。以融創中國為例,雖然其目前公開市場尚未違約,但受傳聞及行業大環境影響,3月15日融創中國股價報收3.63港元,創5年來最低值,相較去年3月中旬的31.85港元,跌幅超過88%,一年時間市值蒸發近9成。再如碧桂園,3月15日碧桂園報收3.76港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9港元,跌幅超過6成。僅僅1年時間,地產行業數以萬億計市值被蒸發一空,多家房企遭遇裁員停業、融資爆倉、交易停牌的困境。
國金證券指出,後續地產方面相關政策持續出台是大概率事件,但短期銷售尚未企穩,疊加疫情影響,仍有部分房企面臨債務兌付困難。中信證券分析,未來幾個月是保行業信用的關鍵時間窗口,因城施策、需求側托底的繼續落實、房地產市場銷售變化、並購的開展,都值得投資者緊密觀察。
開發商:注入了充足的信心
北京金隅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南京地區負責人在接受江蘇經濟報采訪時坦言,此次六部委集體發聲,力挺樓市,是一個清晰的救市信號。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大前提下,樓市的 健康 發展力求「穩中求進」。去年下半年以來很多城市、地區在出台調控政策方面「一下子把剎車踩死了」,對行業的打壓力度有點大。現在中央集中利好政策出台,給行業發展注入了充足的信心。相信今年各地會出台一些細則、措施來保障房地產行業的正向發展。樓市會逐步回暖,但不會一夜起飛。六部委聯合發聲之後,樓市回暖已成必然,但是當前是穩字當先,樓市回到以往「大步躍進,房價大漲」的局面已經不可能。站在房企角度來說,不能指望「風一下子就來」。受目前國際局勢與疫情的雙重交織影響,樓市回暖應該是逐步的、漸次的。重大利好當前,房企仍然要專注品質,還要堅持「產品為王」,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勝出。
保利置業南京地區負責人表示:「房地產本身還是政策市,政策傾向對市場的影響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此次中央利好政策的出台無論是對全國樓市還是南京地方樓市來說都是一個顯著的築底信號,未來樓市一定會逐步回暖。具體分析,一方面是穩中求進,清晰地指明了未來樓市發展方向,房價不可能飛漲,市場不可能一夜起飛;另一方面從樓市的政策、金融、需求、供應四個變數來看,目前需求端,用戶對於國家的房住不炒政策高度贊同,以往炒房投機行導致的市場繁榮假象未來不可能再出現。經過半年多的樓市低迷,房企作為房產產品供應端實際上自身也發生了改變,市場不會回到幾年前最高峰的狀態,市場總量的縮減必然會倒逼房企在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升級。未來買房的重點應該還是在核心的一二線城市,特別是這些城市裡居住屬性較強的板塊。
談及此次中央利好集中釋放之後,土拍、房價走勢、新房市場以及房企的推盤思路方面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時,聯發地產南京地區的負責人表示,最明顯的變化可能是後期各地集中土拍會漸漸熱起來,有了政策端的加持,房企更敢花錢拿地了。新房銷售方面如果後期市場因政策原因迅速向好,開發商現行的打折促銷售房方式就會逐漸消失,市場會逐漸回到「買賣雙方相對平衡」的狀態。房價方面,中央利好政策集中釋放後,房價松動應該是必然的,所謂松動就是未來新房限價應該較以前有所抬升,但這種放鬆應該是有節奏的,比如在未來南京的土拍中,相對抬升一些地塊、板塊新房售價的預期。以南京為例,目前南京的新房庫存已經超過7萬套,金三銀四還將有5000多套的新房上市銷售,如果市場仍舊低迷,必然導致各樓盤相互打價格戰,爭客戶,相互踩踏,如今利好政策當前,相信會對未來市場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此次利好政策在金融層面為房企松綁,也會適度增加房企的承壓力。
六部委聯合發聲之後,樓市到底會何時回暖呢?朗詩南京公司負責人表示,市場回暖的節奏應該不會那麼快,最快也要今年年中。原因有三:第一,疫情當前,市場回暖肯定也要等到疫情之後;第二,去年各地的調控政策對於樓市的打壓力度較大,市場下行還有一定的慣性,回暖需要時間;第三,去年南京市場上不少樓盤紛紛打折促銷,從低溫市場切換到高溫市場絕非轉瞬之間。樓市回暖也許要一段時間,初步判斷如果在今年年中實現回暖將是比較理想的節奏。如果後續有更強勁的利好政策出台,樓市回暖時間也可能提早到來。
在談到此次財政部發布暫緩徵收房地產稅會否刺激房屋的加速銷售時,朗詩南京公司負責人表示,大概率上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暫緩徵收房地產稅是中央綜合考慮目前國際局勢、國內經濟形勢作出的系統性調整,暫緩徵收房地產稅一定程度上肯定會給市場帶來利好。
作為南京本土房企,金基地產負責人表示,此次中央利好政策釋放表明樓市「政策底」已現,可以靜等「市場的回暖」。同時,另一個問題也不容忽視——樓市分化的大趨勢不可逆。受人口拐點、限購政策、庫存高位等基本面問題的影響,樓市供大於求的態勢會愈演愈烈,未來「品質房」市場應該會比「普通房」市場的回暖速度更快,而那些單純追求高周轉不注重產品品質的項目將會在不久的將來被淘汰。
專家:打開樓市金融端意義重大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房地產業資深人士在接受江蘇經濟報采訪時表示,本次六部委聯合提出打開金融端,保持貸款適度增長,這個政策對於提升市場信心的作用非常大。
他表示,去年下半年全國樓市的速凍行情和同期金融端收緊的調控政策息息相關,二手房停貸,一手房貸款利率提升和放款難,導致了樓市信心不足。開發貸方面,金融端收緊讓很多高負債、高周轉項目「團滅」,頭部房企爆雷、民營房企倒閉屢見不鮮。這次六部委力挺樓市的利好政策,來得很及時也很迫切。此次中央利好政策釋放之後,各地必然會配套力度超強的落地政策,加速市場的回暖。
對房地產業內而言,此次中央利好政策的釋放重在「穩信心、穩預期」,房企在越來越寬松的金融環境中,會提升自身的融資防火牆,整體來看行業會向好發展。購房端如無意外的話,後續各地一定會配套引導購房的優惠政策,尤其是在金融端,最直接的就是降首付、降利率,目前各地已經出現了類似政策。就南京而言,目前普遍首付標準是在3成,未來有可能下探至2成。利率方面各大銀行都在降低,放款速度都在加快,首套貸主流利率約5.7%,二套房主流貸約6.1%。如果效仿蘇州、常州等省內城市做法,南京房貸利率還有下探空間,放款時間還有可能加快。
在四限政策方面,由於南京在限售、限購、限貸方面,對於購房端而言一直還比較友好,唯獨在限價方面卡得比較嚴,本輪中央集中利好釋放,南京預計大概率會放鬆限價,以助於提升房企的拿地、開發熱情。
江蘇經濟報記者 黃建國 通訊員 賈璞
③ 懇請大家幫忙寫一份萬科A股票分析小論文500字,謝謝!!
萬科作為房地產的龍頭股,其投資價值是公認的,目前22倍的動態市盈率,可以做中長線投資,回但不推薦做短答線投資,因為目前短期大盤正處於下降通道中,而房地產行業又面臨2010年最嚴厲的政策調控,從技術形態上看處於短期反彈中,KDJ也顯示高位交叉向下,短期處於尋底中,至於何時反彈還要看政策面跟大盤走勢。
④ 2002年11月份天下秀還會繼續上漲嗎
2O02年11月份己經過去2O年了,天下秀隨著發展進度,水漲船高,會繼續上漲。
⑤ 港股地產 萬科a漲停是地產股的盛宴嗎
21號,王石宣布退休,郁亮接棒萬科,今天萬科A就漲停收盤,如此重量級的大佬卸任,絲毫沒有影響萬科的股價,實屬罕見,要知道,王石以前出去登個山,股價都是要跌個5、6個點的,這一方面說明A股的投資者和市場生態比幾年前要成熟和好得多了,另一方面也說明後王石時代的萬科是被市場普遍認可的。
24元的萬科,前海和安邦也是賺得盆滿缽滿了,險資和地產大佬為何都選擇萬科,這不僅僅是因為萬科優秀的業績,也和整個地產股的盛宴有關,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近一年來港股地產的幾個龍頭走勢吧。
九龍倉集團,這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香港地產帝國了,股價從16年初的34元漲至最高71元,上漲1被多,總市值2000億,而其凈資產卻是3100億,每股凈資產是104,比現價66還要高出38元一股,等於現在買進去,如果九龍倉私有化,直接可獲利36%+;
碧桂園,這個曾經締造中國女首富的高端地產集團,股價從16年初的2.8元漲至最高10元,暴漲260%,最高時也是2000億的市值;
再看現在的風光無二的恆大,股價從16年初的4.6元漲至最高17.6元,漲幅超過280%,市值也一度超過2000億;
最近因為投資樂視而火爆網路的融創中國,也是16年初的4.3元漲至15.7元,漲幅265%;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香港上市的內地地產股的漲幅明顯超越香港本地地產公司,香港地產公司普遍減持自家股票,內地地產則均為增持。
那麼回到A股市場,如萬科、保利、綠地、招商蛇口、華夏幸福,在全國和區域范圍均做得不錯,也享受了去年房地產漲價的紅利,A股的地產股會不會有類似港股的強勢行情出現,是值得去好好思考下的了,對房價望洋興嘆的同時,至少還有質優價廉的地產股在向你招手。
扯了些大的方面,回到盤面,全天除萬科A,有三個比較漂亮的漲停,石墨烯的碳元科技和中科電氣,體育的柘中股份,柘中股份的功勞比較大,如果不是柘中股份漲停帶動了下午其他幾個股票敢去打漲停的話,下午這個深V反彈懸,下周開盤這幾個票要盯緊,他們是市場目前的人氣風向標,畢竟疾風才知勁草,在下跌轉折中站出來的漲停板,一旦出問題,會對目前這個人心不定、牆頭草一般的市場起到極壞的示範效應。
板塊風口的話,估計還是鈷價和石墨烯上漲近一倍這個主邏輯帶動的鋰電池的上游材料製造商,如果疊加特斯拉和超跌會更好。
⑥ 我一千萬全部買萬科A它會漲停嗎
因為他盤子很大,1000萬元,對它來說也只是小KS,你買1000萬元,最多拉高3.4個價位(不是3.4個點),所以你這點小錢想拉漲停有點白日做夢,就算你買1000萬股最多也就拉1.2個點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