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天七漲停,小康股份連發風險提示
受新能源市場的整體情緒走高以及自身新能源板塊的影響,小康股份迎來了8天7個漲停板。
除此之外,小康股份新能源品牌賽力斯純電轎跑SUVSF5於車展上市或許也是利好資本市場表現的一個原因。11月20日,在廣州車展上SERES(賽力斯)旗下首款電動轎跑SUV賽力斯亮相,官方指導價在24.9萬元到33.9萬元之間。另外,小康股份的10月產銷數據顯示,1~10月,小康股份新能源汽車銷量超1.44萬輛,同比增長高達187.76%。
不過小康股份在公告中也發出警示,今年下半年,公司著力推進旗下賽力斯SERES品牌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由於市場競爭格局和未來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存在銷售不及預期的風險。
從賽力斯發力新能源市場,上市純電轎跑SF5,以及小康股份新能源市場來看,小康股份的股價持續上漲和新能源發展利好不無關系。上述分析師認為,從短期內來看,新能源汽車行業仍然是全球確定性最高且增速最快的行業,沒有之一。不過在新能源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小康股份的新能源領域能否持續保持增長態勢仍是個未知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② 金地集團為什麼漲
被2家保險公司舉牌爭奪股份!
金地集團(600383):被多次舉牌,金地集團等多股股價創新高
■今日早報
產業資本最愛零售業
近期,
產業資本對於上市公司股權的爭奪無疑成為了引爆標的公司二級市場股
價的"催化劑".
在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後,金地集團近日終於爆發,股價收出罕見9連陽,累計上
漲超過20%;而同期滬指卻是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2%.事實上,不止金地集團,農產
品,中百集團,精倫電子,工大首創,禾嘉股份等多隻被舉牌股近期股價均創出新高.
申銀萬國研究員金澤斐認為,
零售公司由於資產豐厚,現金流充沛,一直是產業
資本重點關注的領域,
尤其是在行業景氣度向下,估值受抑制時,產業資本舉牌更是
頻繁.
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
金地集團股價創4年多新高
金地集團22日公告,
生命人壽持有公司的股份比例升至19.8087%(編注:含授權
表決的股份數).這表明, 在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後,
生命人壽並未停下增持金
地集團的步伐.
資料顯示,2013年的1月25日,生命人壽第一次公布舉牌金地集團,到2013年11月
1日,生命人壽旗下兩款產品已合計持有金地集團7.85%股權,以極細微的優勢超過金
地集團第一大股東福田投資.2013年11月5日,
福田投資聯合自然人何大江成一致行
動人,合計持股比例至8.02%,暫時保住了第一大股東位置.
此後,
生命人壽開始了閃電增持計劃.2013年11月27日,生命人壽持有金地集團
的股份表決權已達5%;今年2月11日,
生命人壽的股份表決權達到10%.4月10日,金地
集團公告稱,生命人壽持有股份表決權已經達到12.865%,成為金地集團第一大股東.
在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後,金地集團股價終於有所突破,從3月21日開始,結束震
盪行情,一路上攻,近兩日更是連續上漲,前日大漲5.93%,昨日漲3.41%,報收8.50元,
創出4年多新高.
同樣被生命人壽多次舉牌的還有農產品.該股從2012年底開始震盪上行,上周五
創下近4年新高.截至到2014年3月13日,生命人壽通過二級市場合計持有農產品2.55
億股,占總股本15.001%.
零售業成高發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以來被舉牌的16家上市公司中,零售業上市公司就占據了
5家.由此可見,零售業當仁不讓成為了產業資本舉牌的高發地.
對此,中銀國際研究員唐佳睿認為,從歷史上看,零售企業股權紛爭較多,被收購
兼並可能性較大.如中興商業,鄂武商也曾先後被銀泰系舉牌.同樣,中百集團在永輝
超市舉牌前也曾被新光控股舉牌;大商股份亦被茂業系舉牌.
此外,
南寧百貨被自然人符如林舉牌,津勸業曾被中商聯舉牌,東百集團也曝出
兩大股東爭奪控股權等等.
而永輝超市是繼新光控股之後,第二家舉牌中百集團的產業資本.2013
年初,新
光控股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持股比例達11.37%,一度超過武商聯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國泰君安分析師童蘭表示,
中百集團渠道價值被二級市場低估是公司近年頻頻
受到產業資本關注的重要原因.
"公司2012-2013
年市值一直在40億元上下徘徊,截至目前公司市值也僅約為50
億,對應2014 年
PS值(市銷率估值法,用總市值除以銷售額)約為0.3,仍接近超市行
業最低水平,對產業資本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童蘭稱,"我們認為,永輝的快速增持充
分說明了中百集團的渠道價值.
在國企改革及政府優化兼並收購市場環境的指導意
見的政策驅動下,中百集團或存在民營化的可能."
在今年的4個月時間里,
永輝超市均有持續從二級市場買入中百集團股份.截至
目前,永輝超市已三度舉牌.
"無論是產業資本的垂涎,
還是實際控制人通過增持對控制權的維護,雙方都凸
顯了公司的渠道價值及對公司未來經營的信心." 魏立稱.
"我們認為,
後續大股東比例低,自有物業價值高的零售上市企業都有被增持的
可能性.如人人樂,華聯綜超等零售業公司也存在被收購的可能."
唐佳睿預計.
③ 業績連年虧損,股價連續10天漲停,誰在爆炒宜賓紙業
文 AI 財經 社 楊俏
編輯 孫明
經營慘淡、連年虧損的宜賓紙業(600793.SH),意外成為2021年的第一隻「妖股」。
1月19日開盤後,宜賓紙業再度觸及漲停,雖然此後一度打開漲停,但在尾盤突然拉升封板直至收盤。此次漲停後,宜賓紙業也錄得1月6日以來的第10個漲停,累計漲幅達到159.27%。
此前,宜賓紙業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數據)相比,將下降約890%,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9800萬元。
「爛公司」卻遭遇連續漲停,宜賓紙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逾2000萬資金等待買入
宜賓紙業前身為「中國造紙廠」,主要業務為制漿造紙,主要經營范圍為食品包裝原紙、生活用紙原紙及深加工的生產和銷售,第一大股東為五糧液集團。
宜賓紙業股價連續大漲,要從上市公司發布的高管辭職公告開始說起。
1月5日晚間,宜賓紙業公告董事長易從、董事兼總經理王曉華辭職,隨後上市公司便連續漲停。宜賓紙業也對此發布了相關公告:「經公司自查,並書面征詢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截至本公告披露日,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在私募基金經理松果看來,宜賓紙業的董事長1月5號公告辭職,隔日股價開始大漲,是股價快速上漲的原因之一。
「一般換董事長後,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預期加強,公司控股股東是五糧液,所以大家有炒作資本運作的預期。」松果對AI 財經 社說。
「10連板」背後,宜賓紙業的經營情況並不樂觀。宜賓紙業公告預計,2020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預計約為-1.69億元;預計2020年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800萬元,同比將下降約890%。
2020年已經不是宜賓紙業虧損的第一個年度。歷年財報顯示,自2005年以來,宜賓紙業扣非凈利潤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在展望2021年的經營情況時,宜賓紙業公告顯示,2021年1月1日以來,公司食品包裝紙價格上漲為5%,同期主要原材料木漿采購價格上漲16%,纖維材料、燃料、化工等價格均有所上漲。由於食品包裝紙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原材料存在繼續上漲風險,經營業績改善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另外,近日有媒體報道,宜賓紙業食品包裝紙近期價格上漲與禁塑令政策有關。對此,宜賓紙業表示,"禁塑令"相關政策於2020年1月16日頒布實施,市場對此已有充分預期和反應。2021年1月1日有關規定開始適用後,食品包裝紙產品價格漲幅較小,對公司經營影響有限。
「公司股價連續大漲,雖然有部分產品漲價的因素,但從公司的風險提示公告發現,2020年主要產品食品包裝原紙及生活原紙平均售價同比下降約5%和11%,其實不至於對股價有大幅度的影響,所以根本邏輯不涉及紙價的上漲或限塑令。」松果認為。
(截圖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宜賓紙業也表示,在股價連續大漲期間,上市公司基本面未發生改變,公司估值明顯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公司股價存在炒作的風險。
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月15日,宜賓紙業的股票收盤市凈率為5.2452倍,行業平均市凈率為2.6034倍,市凈率處於同行業較高水平。
目前,宜賓紙業收盤價為21.26元/股,市值從1月5日收盤的14.514億元飆升至最新的37.61億元,上漲近1.6倍。最新統計顯示,宜賓紙業人均持股為2.49萬股,人均持有市值52.94萬元。
截至1月19日下午收盤,買一席位上有9569手等待買入,即至少有2034.37萬元資金在等待成交,但未能如願。
各大游資爭搶籌碼,交替接力
在宜賓紙業「10連板」中,游資炒作扮演了重要作用。
1月8日龍虎榜顯示,當日買入最大金額的前三名分別為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證券營業部,買入2237.12萬元,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買入813.52萬元,華寶證券上海東大名路證券營業部買入529.60萬元。
在當日的賣一席位上,華鑫證券上海分公司賣出了787.41萬元,中信證券(山東)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井岡山路證券營業部賣出721.49萬元,國信證券上海北京東路證券營業部賣出558.10萬元。
1月11日,宜賓紙業再次登上龍虎榜。當日買入前三位分別為光大證券北京總部基地證券營業部、申港證券湖北分公司、湘財證券台州祥和路營業部,買入金額為1263.85萬元、1197.24萬元和484.65萬元。賣出席位上,財通證券杭州上塘路賣出2549.56萬元出現在第一大賣出席位上,第二大賣出則是屬於機構席位。
此後,1月13日、15日中,相關營業部也頻頻現身龍虎榜,並且在同一天內進行買入、賣出交易。
(截圖來源於東方財富網)
「宜賓紙業盤小市值低,被視為『超跌股』,資金容易形成撬動效應。」松果也表示,「『連板接力'是游資的一種炒作模式,因為人氣極高,極易形成跟風盤,廣受活躍小游資的喜愛,現在其實進入了一個擊鼓傳花的階段,每個人都博下第2天的接盤資金。總之,宜賓紙業的上漲,有一小部分的原因歸結於資本運作預期及產品漲價帶來的業績改善,根本的原因在於三個漲停板之後,游資擊鼓傳花,做連續漲停這種模式造就的。」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建議投資者對公司一定要回歸基本面研究,遠離績差股、題材股,不要跟風炒作,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價值投資。
④ 信達申購上市會漲停嗎
A股市場即將迎來第43家上市券商。
1月16日(下周一),信達證券將同步開啟網上、網下招股。本次IPO,信達證券將發行不超過3.243億股人民幣普通股,發行價格為8.25元/股,若本次發行成功,預計發行人募集資金總額為26.7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9451.80萬元後,預計募集資金凈額為25.81億元。
因發行市盈率高於行業平均延期三周發行
根據安排,信達證券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聯席主承銷商)為中信建投,聯席主承銷商為中泰證券。股票簡稱為「信達證券」,股票代碼為「601059」,該代碼同時用於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及網下申購。網上申購簡稱為「信達申購」,網上申購代碼為「780059」。
回撥機制啟動前,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為2.27億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70%;網上初始發行數量為9729萬股,占本次發行總量的30%。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本次每股收益按照經會計師事務所遵照中國會計准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2021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後總股本計算,信達證券發行市盈率達到22.97倍;按照經會計師事務所遵照中國會計准則審計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孰低的2021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除以本次發行前總股本計算為20.67倍。
由於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最近一個月行業平均靜態市盈率,根據相關規定信達證券原本定於2022年12月26日進行招股,因此延後三周進行,並已經連續三次發布風險提示公告,提醒「本次發行有可能存在上市後跌破發行價的風險。投資者應當充分關註定價市場化蘊含的風險因素,知曉股票上市後可能跌破發行價,切實提高風險意識,強化價值投資理念,避免盲目炒作,監管機構、發行人和聯席主承銷商均無法保證股票上市後不會跌破發行價格。」
不過,在信達證券之前上市的首創證券也因同樣的原因而推遲發行。但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首創證券上市首日頂格上漲44%之後,又連續四個交易日一字板漲停。因此按照目前市場環境,信達證券破發應該仍是小概率事件。
募集資金將投向七大領域
而這也意味著,歷時兩年多時間、共發布三次招股書,信達證券IPO之路要終成正果。此外,公司提出了募集資金的七大用途。
招股書顯示,信達證券成立於2007年,注冊資本為29.19億元,由中國信達、中海信託、中國中材共同發起設立。2020年12月31日,信達證券首次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招股書,2021年4月23日、2022年12月1日進行了兩次更新。
在招股書中,信達證券表示,本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資本金,增加營運資金,發展主營業務。本次募集資金將重點投向以下領域:
第一,進一步鞏固傳統經紀業務,優化調整營業網點布局,拓展公司業務輻射區域;提高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財富管理轉型;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構築綜合金融服務體系。
第二,在合規經營、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擴大公司資本中介業務的資金配置規模,優化業務結構,加快業務發展。
第三,在嚴謹完善的研究體系和投資決策體系下,視市場情況適當增加證券投資業務規模,豐富自營業務類型,提高自營業務投資的收益率和穩定性。
第四,加大對資產管理業務的投入,並通過市場化途徑引進優秀投研、營銷和產品設計開發人才,不斷提高資管團隊的產品設計能力和主動管理能力,提升產品業績,打造品牌效應。
第五,擴充承銷業務資金實力,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打造公司專業、高端的投資銀行人員隊伍,提高投資銀行業務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投資銀行業務實力。
第六,加大合規風控的投入,保障公司合規與風險管理規范、有效;持續加大信息技術系統建設投入。
第七,公司期貨業務、另類投資業務、私募投資基金業務、公募基金業務和境外業務分別由下屬子公司開展。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將繼續加大對各子公司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組織架構和業務體系,提升公司作為綜合性證券控股集團的整體服務能力。
信達證券指出,本次公開發行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將根據業務開展情況和市場狀況確定具體合理的資金使用計劃。
⑤ 股票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風險的提示性公告什麼意思
說明這只股票可能會被退市,風險較高。
在股市當中,股票退市對投資者而言是非常不友好的,很可能給投資者帶來嚴重虧損,那麼今天就順便給大家普及一下股票退市的相關內容。
為大家梳理了許多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可以提供給大家免費查閱,趁著還沒被刪,迅速領取~【緊急】機構牛股名單泄露,或將迎來爆發式行情
一、股票退市是什麼意思?
股票退市其實就是指上市公司不滿足交易方面的相關要求,要麼自主終止上市或者被動終止上市的情況,最終由上市公司轉變為非上市公司。
主動性退市與被動性退市都是公司在退市的時候面臨的退市方式,公司自主決定退市屬於主動性退市;一般是由於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引起被動性退市,被監督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如果退市的話需要滿足以下三個條件:
很多人都不會去判斷一個公司到底是不是好公司,或者在分析的時候有所缺漏,導致了解不充足最終致使虧損,這里推薦一個免費的股票診斷平台,將股票代碼進行輸入,能看你買的股票好不好:【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股票退市了,沒有賣出的股票怎麼辦?
股票退市之後,交易所會有一個退市整理期,這么說吧,倘若股票滿足了退市的條件,就會面臨強制退市,那麼在這個時間可以賣股票。當把退市整理期過完後,這家公司就會退出二級市場,不能夠再進行買賣了。
倘若你不知道股市的情況,還是優先買入龍頭股,別什麼都不清楚就往裡投錢,小心覆水難收,下面我整理了各行業的龍頭股:【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股東如果等到退市整理期之後,還沒有賣出股票的,那麼到時候的買賣交易就只能夠在新三板市場上進行 ,新三板,是專門處理退市股票的交易場所,需要在新三板買賣股票的的朋友,只有在三板市場上開通一個交易賬戶後才能進行買賣。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退市後的股票,縱然可通過退市整理期賣出,但其實會虧損散戶的利益。股票有朝一日進入退市整理期,最早必然是大資金出逃,小散戶的小資金是不容易賣出去的,因為賣出成交的原則是時間優先價格優先大客戶優先,因此待到股票被賣出去了,股價已經急劇下跌,散戶就虧損很嚴重了。注冊制度之下,散戶還要購買那種退市風險股,實際上他們要面臨的風險也不小,所以買入ST股或ST*股是萬萬不能做的事情。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⑥ 房地產穩了嗎
地產股似乎「枯木逢春」了。跌了半年有餘,地產板塊近期有反彈的跡象,從上周開始,A股以及H股的地產股開始集體上揚。
截至2021年8月16日收盤,A股方面,格力地產、蘇寧環球漲停;萬科A報收22.96元/股,小幅上漲0.75%;保利地產收於11.84元/股,上漲4.87%;金地收於10.80元/股,上漲3.85%。港股方面,藍籌中國海外發展報18.84港元/股,漲幅為0.86%;華潤置地收於29.65港元/股,漲幅為1.72%;龍頭房企碧桂園報收8.59港元/股,上漲0.70%。
地產板塊的確迎來了久違的好消息。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自然資源部日前對部分集中供地城市作出新的部署,以期在增加供應的同時,更好地穩定地價。自然資源部提出了四點主要要求,其中包括「單宗地溢價率不得超過15%」、「達到上限後不得以競配建等方式增加實際地價」等。
業界普遍認為, 集中供地政策的優化,對房企意味著利潤水平將出現一定程度的增厚 ,這對於行業未來的發展來說,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不過,需要提醒的是,房地產行業目前依然有不少房企處於困境之中,行業整體的景氣度仍有待改善。此番背景下,投資地產股,依然需要謹慎行事。
今年地產股「跌跌不休」,是在房地產行業整體發展受到嚴控的背景下發生的。在「三道紅線」、「房貸」新規乃至「兩集中」供地的約束之下,房地產行業的利潤水平已經降至低位。
國信證券的數據顯示,房地產板塊2020年總營業收入為2.75萬億元,同比增速為11.2%,較2019年下降了9個百分點;但2020年歸母凈利潤總額為1900億元,同比增速為-13.5%,較 2019 年下降了22個百分點,也是 房地產行業近 5 年同比增速一路下滑後首次迎來歸母凈利潤的負增長。
在第一輪「集中供地」之後,經營管理能力相對較好的濱江集團董事長戚金興曾對投資者表示,公司最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讓中,共獲取了5塊土地,在濱江團隊的高效管理下,公司融資能力提升等因素下,努力做到1%-2%的凈利潤水平。
這就意味著,利潤水平下滑無一房企能夠倖免。也是因為房地產行業的發展邏輯發生變化,因此地產股的預期不被看好,股價接連受挫也就在所難免。
因此,近期「集中供地」政策打補丁,讓房地產行業的盈利能力略有回升,是板塊股價上揚的動因之一。 中信證券分析師陳聰、張全國指出,隨著穩地價和穩房價落位,開發企業盈利能力歸零擔心化解。 「過去地價不斷上漲,房價不能上漲的局面,確實令市場擔心企業盈利能力下降無底部。我們認為,行業的盈利能力不會歸零,商品化住宅供給仍會長期持續。」
平安證券也認為,盡管行業結算端毛利率仍有下行壓力,但當前的板塊估值已經反映業績及毛利率方面的擔憂,隨著相關制度的推進,拿地端毛利率有望企穩。
在基本面迎來好消息的同時,龍頭企業的動向也被視作是地產板塊反彈的信號。2021年8月5日,保利地產公告稱,公司大股東保利集團已於8月4日在二級市場增持了50萬股股票,未來一年內增持不超過2%。
不僅是大股東,保利地產高管也計劃增持。保利地產公告指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平攜全體高管人員計劃自2021年8月4日起的6個月內,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800萬元、不超過1500萬元,增持價格不超過15.06元/股。在增持公告發出後,保利地產股價觸底反彈,同時也帶動了地產板塊的上漲,這被視作是估值修復的契機。
地產股的投資邏輯是否有改變,應該從地產行業的基本面是否有根本性變化來分析。
實際上,盡管「集中供地」打補丁的確改善了行業的悲觀預期,但是 最重要的「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基調沒有改變,「三道紅線」、房貸新規的威力也依然存在。
從近期市場的表現來看,行業發展也相對穩健。國家統計局8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漲幅延續回落態勢。1—7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兩年平均增長7%,比上半年回落1.1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兩年平均增長8%,回落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也表示,下階段來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持續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繼續完善「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房地產市場有望保持平穩發展。
所以, 盡管地產股在當前迎來了「估值修復」,但這可以看作是超跌反彈。 從資金面來看,地產股目前依然比較難獲得大資金的青睞。據西南證券統計,主動偏股型基金的房地產行業倉位佔比連續6個季度下降,2021年二季度房地產持倉佔比僅為0.9%,環比繼續下降,已經處於 歷史 最低水平。
更重要的是,從中長期來看,地產股依然受到「三道紅線」、房貸新規以及「集中供地」的約束,未來房地產行業只有融資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才具備跨越周期的能力,而高杠桿、高負債的房企,仍將面臨發展困境。
中銀證券也認為,隨著「三道紅線」、房貸集中管理、土拍「兩集中」等政策落地,行業逐漸落實了從融資端到投資端的透明化管理,整體發展在經歷調整後將更趨良性,向「管理運營驅動」轉化。在此背景下,綜合實力強勁的頭部房企將更具優勢。
【出品:南財智庫·21世紀資本研究院】
【 作者:21資本研究院/吳抒穎,編輯/馮展鵬】
【風險提示: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⑦ 為什麼一個股票最近連續漲停,卻每天出公告提示交易風險
股票連續漲停,是市場炒作的結果。股價遠遠大於它的實際估值,所以公司要出公告提示,這也是對上市公司的一種要求,讓股民理性參與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