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挑戰!!!!!!
復制過來的。
2004年10月,一條科學新聞在國內的媒體上不脛而走:「1+1=2入選最偉大的公式。」原來,英國著名的科學雜志《物理世界》此前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評選活動,邀請世界各地的讀者選出自己心目中最偉大、最喜愛的公式、定理或定律。結果,讓很多人意外的是,1+1=2這個連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學公式不僅入選,而且還高居第七。一個加拿大讀者說出了他的理由:「這個最簡單的公式有著一種妙不可言的美感。」此次評選活動的主持者則這樣評價到:「一個偉大公式的力量不僅論述了宇宙的基本特性並傳達了標志性的信息,而且還在盡力孕育出更多自然界的科學突破。」
無獨有偶,1971年,尼加拉瓜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改變世界面貌的十個數學公式》,排在第一的赫然正是這個「1+1=2」。(看來它是很重要!!!)
1+1=2之所以如此重要,原因在於它是一條關於「數」的基礎公式。沒有它,就根本不會有數學,更不要說物理、化學等其他自然科學了。
[編輯本段]數的出現
早在蒙昧時代,人們就在對獵物的儲藏與分配等活動中,逐漸產生了數的感覺。當一個原始人面對放在一起的3隻羊、3個蘋果或3支箭時,他會朦朧地意識到其中有一種共性。可以想像,他此時會是多麼地驚訝。但是,從這種原始的感覺到抽象的「數」的概念的形成,卻經過了極其漫長的時間。
一般認為,自然數的概念的形成可能與火的使用一樣古老,至少有著30萬年的歷史。現在我們無法考證,人類究竟在什麼時候發明了加法,因為那時沒有足夠詳細的文獻記錄(也許文字也剛剛誕生)。但加法的出現無疑是為了在交換商品或戰俘時進行運算。至於乘法和除法,則必定是在加減法的基礎上搞出來的。而分數應該是處於分割物體的需要。
應該說,當某個原始人第一個意識到1+1=2,進而認識到兩個數相加得到另一個確定的數時,這一刻是人類文明的偉大時刻,因為他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性質——可加性。這個性質及其推廣正是數學的全部根基,它甚至說出數學為什麼用途廣泛的同時,告訴我們數學的局限性。
人們現在知道,世界上存在三類不同的事物。一類是完全滿足可加性的量。比如質量,容器里的氣體總質量總是等於每個氣體分子質量之和。對於這些量,1+1=2是完全成立的。第二類是僅僅部分滿足可加性的的量。比如溫度,如果把兩個容器的氣體合並在一起,則合並後氣體的溫度就是原來氣體各自溫度的加權平均(這是一種廣義的「相加」)。但這里就有一個問題:溫度這個量不是完全滿足可加性的,因為單個分子沒有溫度。
世界上還有一些事物,他們是徹底拒絕可加性的,比如生命世界裡的神經元。我們可以將容器里的分子分到兩個容器,使得每個容器里的氣體仍然保持有宏觀量——溫度、壓強等。但是,我們對神經元不能這樣做。我們每個人都會產生幸福、痛苦之類的感覺。生物學告訴我們,這些感覺是由神經元產生的。但是,我們卻不能說,某個神經元會產生多少幸福或痛苦。不僅每個神經元並不具備這種性質,而且我們也不能將大腦劈成兩半,使得每個半球都有幸福或者痛苦感。神經元不是分子——分子可以隨時分開或者重組,神經元具有協調性,一旦將他們分開,生命就會終結,不可能再組合(你可以自我實驗下-.-)。
目前的數學盡管已發展了5000年,卻仍主要建立在可加性的基礎之上。遇到這些不滿足可加性的問題時,我們常常覺得很難用數學來處理。這正反映了數學的局限性。
[編輯本段]另一種「1+1」
數學上,還有另一個非常有名的「(1+1)」,它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盡管聽起來很神奇,但它的題面並不費解,只要具備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水平就就能理解其含義.原來,這是18世紀時,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偶然發現,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例如3+3=6; 11+13=24。他試圖證明自己的發現,卻屢戰屢敗。1742年,無可奈何的哥德巴赫只好求助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威的瑞士數學家歐拉,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歐拉很快回信說,這個猜想肯定成立,但他無法證明。
有人立即對一個個大於6的偶數進行了驗算,一直算到了330000000,結果都表明哥德巴赫猜想是對的,但就是不能證明。於是這道每個不小於6的偶數都是兩素數之和[簡稱(1+1)]的猜想,就被稱為「哥德巴赫猜想」,成為數學皇冠上一顆可望不可即的「明珠」。
19世紀20年代,挪威數學家布朗用一種古老的數學方法「篩法」證明,每一個大於6的偶數可以分解為一個不超過9個素數之積和另個不超過9個素數之積的和,簡稱「(9+9)」。從此,各國數學家紛紛採用篩法去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1956年底,已先後寫了四十多篇論文的陳景潤調到科學院,開始在華羅庚教授指導下專心研究數論。1966年5月,他象一顆璀璨的明星升上了數學的天空,宣布他已經證明了(1+2)。
1973年,關於(1+2)的簡化證明發表了,他的論文轟動了全世界數學界。「(1+2)」即「大偶數都能表示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二個素數的積之和」,被國際公認為「陳景潤定理」。
陳景潤(1933.5~1996.3)是中國現代數學家。1933年5月22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畢業於廈門大學數學系。由於他對塔里問題的一個結果作了改進,受到華羅庚的重視,被調到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先任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再越級提升為研究員,並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委員。
1996年3月下旬,由於積勞成疾,在距離哥德巴赫猜想的光輝頂峰只有咫尺之遙時,陳景潤卻倒下了,給世人留下無盡遺憾。
沒有「1+1=2"就沒有我們的宇宙了.然而為什麼「1+1=2」?是誰讓「1+1=2」呢?為什麼呢?不是一般的人能答出來的!
科學家到現在才說出來,很復雜的!
1+1為什麼等於2?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又奇妙無比。 在現代的精密科學中,特別在數學和數理邏輯中,廣泛地運用著公理法。什麼叫公理法呢?從某一科學的許多原理中,分出一部分最基本的概念和命題,對這些基本概念不下定義,而這一學科的所有其它概念都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下定義;對這些基本命題(也叫公理)也不給予論證,而這一學科中的所有其它命題卻必須直接或間接由它們中推出。這樣構成的理論體系就叫公理體系,構成這種公理體系的方法就叫公理法。 1+1=2就是數學當中的公理,在數學中是不需要證明的。又因為1+1=2是一切數學定理的基礎,所以它也是無法用數學的方法證明的。 至於「1+1為什麼等於2?」作為一個問題,沒要求大家必須用數學的方法證明,其實只要說明為什麼1+1=2就可以了,可以說這是定義,也可以說這是公理。不過用反證法還是可以證明的:假設1+1不等於2,則數學就是一鍋粥,凡是用到數學的地方都是一鍋粥,人類社會就亂了套了,所以1+1必須等於2。 1+1=2看似簡單,卻對於人類認識世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滾雪球的過程:第一步,小孩先要用雙手捧一捧雪,這一捧雪就相當於人類對世界的感性認識。第二步,小孩把手裡的雪捏緊,成為一個小雪球,這個小雪球就相當於人類對感性認識進行加工,形成了概念。於是就有了1。第三步,小孩把雪球放在地上,發現雪球可以粘地上的雪,這就相當於人類的理性認識。雪可以粘雪,相當於1+1=2。第四步,小孩把粘了雪的雪球在雪地上滾一下,發現雪球粘雪後越來越大,這就相當於人類認識世界的高級階段,可以進入良性循環了。相當於2+1=3。1,2,3可以排成一個最簡單的數列,但是可以演繹至無窮。 有了1隻是有了概念,有了1+1=2才有了數學,有了2+1=3才開始了數學的無窮變化。 物理學與1+1=2的關系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是一個由感性到理性,有已知到未知的過程。 在數學當中已知1、2、3,則可以至於無窮,什麼是物理學當中的1、2、3呢?我認為:質量、長度、時間等基本物理概念相當於1,它們是組成物理學宏偉大廈的磚和瓦;牛頓運動定律相當於2,它使我們有了真正的物理學和科學的物理分析方法;力學的相對性原理相當於3,使牛頓運動定律可以廣泛應用。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切都是確定無疑的,有了已知條件,我們就可以推出未知。 等到相對論的出現,一切都變了。現在相對論已經深入人心,即便是那些反對相對論的人,也基本上是認可相對論的結論的,什麼時間可變、長度可變、質量可變、時空彎曲……經典物理學認為光速對於不同的觀測者是不同的(雖然牛頓是個唯心主義者)。相對論則認為光速對於不同的觀測者是不變的(雖然我們是唯物主義者)。我們丟掉了經典物理學所有不變的東西,換來的是相對論唯一不變的東西----光速。我覺得就象是用許多西瓜換來了一個芝麻一樣,而且這個芝麻是很抽象的,它在真空中,速度最快,讓你根本捉不到、摸不到。 我認為牛頓三條運動定律是真理,是完美的,是不容置疑的。質疑牛頓運動定律的人開口閉口說不存在絕對靜止的物體,也不存在絕對不受外力的物體,卻忘了上學時用的物理教材,開頭都有緒論,緒論中都說:一切物質都在永恆不息地運動著,自然界一切現象就是物質運動的表現。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固有屬性……還提到:抽象方法是根據問題的內容和性質,抓住主要因素,撇開次要的、局部的和偶然的因素,建立一個與實際情況差距不大的理想模型來研究。例如,「質點」和「剛體」都是物體的理想模型。把物體看作質點時,質量和點是主要因素,物體的形狀和大小時可以忽略不計的次要因素。把物體看作剛體——形狀和大小保持不變的物體時,物體的形狀、大小和質量分布時主要因素,物體的變形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次要因素。在物理學研究中,這種理想模型是十分必要的。研究機械運動的規律時,就是從質點運動的規律入手,再研究剛體運動的規律而逐步深入的。有人在故意混淆視聽,有人在人雲亦雲,但聽的人自己要想一想,牛頓用抽象的方法來分析問題,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分析問題抓主要矛盾的指導思想的,否定了牛頓運動定律,我們拿什麼來分析相對靜止狀態、勻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 看來相對論不但搞亂了我們的基本概念,還搞亂了我們的分析方法,這才是最危險的,長此以往,物理學將不再是物理學,而是一鍋粥,一鍋發霉的粥! 我認為物理學發展的正確思路是先要從質量、長度、時間、能量、速度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上著手,在物理學界開展一場正名運動,然後討論牛頓運動定律是否錯了,錯的話錯在哪裡,最後相對論的對錯也就不言自明了,也容易接受了。
⑵ 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的就業前景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從事測量與控制領域內有關技術、儀器與系統的設計製造、科技開發、應用研究、運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儀器、電子技術、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儀器儀表/工業自動化
2、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3、新能源
4、計算機軟體
5、機械/設備/重工
6、石油/化工/礦產/地質
7、其他行業
8、環保
⑶ 請達人指點: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和上海精科天美貿易有限公司是什麼關系
兩家是合並 天美利用精科渠道,精科用天美技術。主要做天平和分析儀器。精科是天平儀器事業部跟天美合並。應該是這樣。
⑷ 是怎樣從古代經驗科學過渡到近代精密科學的
古代的中國人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的,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的觀點也是最早的人們對待化學的態度,當然那是還沒有化學一詞,古代的使用最早的是銅器,銅的發現就是古人在礦石上烤火,然後發現石頭表面有紅色的物質產生,其實是氧化銅被木炭還原,遠在商朝青銅業就比較成熟了,以司母戊鼎為代表,但是當時的人們無法解釋其內在的原理,只是利用其經驗來從事實際生產,還有法國的學家證實空氣中的組成成分,但也只是粗略的估計,而化學作為一門正式的學科的標志是19世紀80年代原子和分子學說的創立以及門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的模型,讓人們從宏觀的認識化學到微觀的角度,從而化學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隨著科技的發展到現在的精密科學,可以說科技推動了化學的發展,而化學的發展發作用於科技,如現在的航天材料,納米材料等新型材料和大型的精密儀器.總之,化學是以實驗(經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學科.任何理論都是以大量的實驗為依據的,化學和生活也是息息相關的
⑸ 為什麼把近代科學稱之為精密科學
精密科學是指有精準量化表示或准確預測的科學領域,精密科學也會有測試假說的嚴謹方法,尤其是利用可重復性的實驗,其沖有可量化的預測及測量。以此定義來看,物理及化學是精密科學,系統生物學(尤其是理論系統生物學及數學系統生物學)因為大量使用數學的圖論、邏輯、統計及常微分方程,也屬於精密科學。
⑹ 哈耶克的主要思想是什麼
主要思想是他主張一個以市場秩序為軸心組織的社會(之中國家所扮演的角色僅只限於保護必要的市場和個人運作安全),這便是從他對於人類知識有限的道德哲學理論所衍生的。
在他的科學哲學理論中,哈耶克大力的批評所謂的科學萬能主義— 錯誤的將科學研究方式強加於社會科學的研究領域上,導致在實踐上產生相反的結果。通常這牽涉到在哲學上強行要求明確驗證,錯誤的認為所有科學解釋都可以簡單的用二維的線形圖表進行。
人物影響
在1947年,哈耶克和其他人一同創辦了朝聖山學社(Mont Pelerin Society),在他於1974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演講上,哈耶克指出人類知識在經濟和社會制度上的出錯性之高。
並稱他對於經濟學經常被誤導為是和物理學、化學、和醫學一般的精密科學感到憂慮,因為強加精密科學的研究方式在經濟學上將會導致不可收拾的災難性結果。
⑺ 美國有什麼好股票
那很多。我們熟悉的有特斯拉、微軟、雅虎、沃爾瑪、花旗銀行、通用公司等。
⑻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的官網啊。
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現在已經更名了,目前叫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有儀電分析,儀電物光,儀電科學。米青科是上海儀電官方授權的網路經銷商。產品價格與服務都是蠻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