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二十年美國股市大盤
1.從基本面到技術面的現狀看,美國股市繼續走出熊市的第五浪下跌是必然的!
2.從基本面到技術面的現狀看,中國股市展開大B浪反彈行情。
3.中國和美國股市的走勢節奏和趨勢有區別和不同。
4.不中國股市追隨美國下跌反彈?而是中國股市可能或者正在引領世界股市未來的方向。
5.中國股市在短線上必然要受美國股市的影響。
2. 美國股市百年月、周K線圖
美國百年走勢圖
http://bbs.jinku.com/attachments/r/2008-12/93101-1.jpg
一、30年代大蕭條「吃掉」道指33年的「積累」
1896年5月26日,道指()從40.94點艱難起步。經過30多年的風風雨雨,道指緩慢「成長」。1929年9月3日,道指收至歷史最高點位381點。其間,美國股市經歷了美國海外軍事擴張、第一次世界大戰、柯立芝繁榮三大「利好」階段,這一時期也是美國走向世界霸主地位的重要轉折時期。因此,在這一階段,美國股市一路順風,從40點到接近400點,道指走了33年時間。
否極泰來、樂極生悲。正當美國人民沉浸在繁榮與幸福之中不難自拔時,一場歷史上罕見的大危機正在悄悄逼近美國人民。1929年10月28日,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一,上午開市不久,道指狂跌不止,當日收於260點,日跌幅達12.82%。這便是美國人聞風喪膽的「黑色星期一」。以此為導火索拉開了30年代世界性大蕭條序幕。
次日(10月29日),道指收盤再大跌11.73%,收於230點。隨後,道指伴隨1929——1933年的大蕭條一路下跌不止,一直跌到1932年6月30日43點收盤。
從40點出發,33年漲至400點附近,接著只用兩年半的時間便狂跌至「原點」。後人也稱之為「大股災」。大股災、大蕭條,讓富有的美國人幾乎在一夜之間淪為了「窮光蛋」。如今想來,依稀如夢。
二、重鑄基石:40年後道指首破1000點
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後,美國人從「自由放任」的盲目自信中醒來,重新審視必要的法制與宏觀調控。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大蕭條永世難忘的「痛」讓美國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對金融業實行最嚴厲的管制,包括加強金融立法、分業管理、利率管制、存款保險等舉措。這樣做的好處:對高風險的金融業,尤其是對證券市場嚴加管制,有利於抑制金融投機,抑制金融泡沫,有利於整固金融秩序,從而有效控制金融風險。
另一方面,羅斯福新政的成功施行,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從中「漁利」,使美國成為真正的、絕對的世界霸主,而且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同步增強。從5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完全走出了「大蕭條」的陰影,進而步入到了60年代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一段「黃金時期」。
隨著美國經濟的一路走好,作為經濟晴雨表的道指也一並向上。1956年5月12日,道指首破500點大關。從道指生日算起,從40點到500點,道指整整走了60年。這60年應該算是道指苦難的60年,其經歷坎坷曲折,它從生到死,再到重生。這一曲折的過程也教會了美國人如何看待投機、如何對自己的投機行為負責。當然,最主要的就是,它將美國股市引入了嚴厲的「法治」之道。
60年代的「黃金十年」將美國經濟帶上了一個新的高潮。這一高潮終結的標志是1972年11月14日,道指首破1000點。這是道指的第一個「千點」,若從大蕭條的43點算起,它整整花了40年來跨越它的首個「千點」關口;若從道指誕生時算起,它則花了76年的時間來攻克這1000點大關。由此可見,這一千點的基石的確是夠扎實的。
然而,經濟的周期性波動規律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規律。二戰結束後,美國經濟經過了長達20多年的快速增長,經濟泡沫及通貨膨脹已積聚到相當程度。到了該停下來喘息的時候了,於是,從70年代初開始,美國經濟又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滯脹」時期。高通貨膨脹伴隨高失業,經濟滯止不前,70年代中期,美國利率水平高達15%以上。為此,剛上千點不久的道指又面臨著巨大的大跌考驗。1974年末、1975年初,道指一度暴跌至550點上方,幾乎吃掉1956年以來的戰果。好在自大蕭條以來,美國股市一直處在嚴加管制的狀態,泡沫與風險才能較快的順利化解。
1976年末,道指重返千點之上。但由於美國經濟並未真正好轉,因此,道指很快又回到了千點的下方,從1977——1982年的5年間,道指一直800點之上、1000點之下作窄幅整理。從1972——1982年的10年間,除1974年與1975年之交有過短暫的下落外,其他時間均保持在800點以上運行,這應該再次證明了美國股市在嚴厲的「法治」下的有效性。
三、第二個「黑色星期一」考驗道指:有驚無險
1982年,美國經濟逐漸走出「滯脹」的陰影,國民經濟景氣指數開始上升。當年底,道指再次穩穩地站上1000點關口。1985年底,道指首次突破1500點。從1000點跨越至1500點,道指花了13年的時間。隨後一路繼續飆升,1987年1月8日,道指首破2000點大關。
1987年10月19日,又是一個「黑色星期一」,道指當天狂跌508點,日跌幅達22.61%,道指從前日收市的2246.74點跌至1738.74點收盤。這一日跌幅排道指有史以來的第二高。美國爆發的這一「股災」,也引發了全球股市的同步暴跌。但當年年底,道指又重拾2000點。
這一次股災的有驚無險,應該主要歸功於三大因素:
一是美國經濟的快速恢復與增長,以及國際經濟形勢的好轉。
二是美國股市前期管制的功效;道指花了76年的時間始終在1000點以下「築底」,牢牢夯實的基石,是美國股市大廈後來不倒的重要原因之一。道指首破1000點後,僅有兩次回探的記錄;1500點更是一次性通過,沒有出現過任何反復;2000點也僅在1987年和1988年有過兩次短暫的反復。這是美國股市「成熟」的標志,同時,也是美國股市低風險的表現。
三是美國股市的上市公司(包括來自全球一流的企業)實力已是今非昔比,一流的上市公司,必須具備一流的投資價值。因此,大批世界一流的上市公司,是美國股市的中流砥柱,它們優良的投資價值足以化解股市泡沫與投機風險。
80年代末,道指繼續保持了向上的趨勢。應該說,道指與美國股市的一同成長並不斷長大,這除了歸因於成功的市場監管外,主要原因是一流的上市公司、一流的投資價值,讓投資者與股市共享國民經濟的繁榮與成長。
四、持續增長的「新經濟」將道指送入向上通道
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網路時代+知識經濟」的驅動,美國經濟進入了一個長達100多個月的持續增長,這是歷史上罕見的一個「長周期」經濟增長。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節節攀升,道指承接80年代末的慣性繼續發力、不斷通關。
1991年4月17日,道指首破3000點;
1995年2月23日,道指首破4000點;
1995年11月21日,道指首破5000點;
1996年10月14日,道指首破6000點;
1997年2月13日,道指首破7000點;
1997年7月16日,道指首破8000點;
1998年4月6日,道指首破9000點;
1999年3月29日,道指首破10000點大關。
2000年1月14日,道指創下歷史最高記錄,11723點。
截止2001年「911」發生前,道指從3000點一路上漲至10000點之上,其間的各個「千點」整數關口,均為一次性通過,幾乎沒有出現反復。這正如我們搭蓋房子,如果基石不穩、不牢,房子就蓋不高、蓋不穩,弄不好會「推倒重來」,弄不好會搞出一個「豆腐渣」工程。相反,只要基石夯實扎穩,則大廈搭蓋起來就越快,而且樓房也會越有質量。
盡管美國股市隨經濟持續了100多個的月的上漲,泡沫也似乎感覺出來,但它的上漲已有些過份。於是,正常的技術回調隨之開始。道指連續下穿11000點和10000點關口,並且於2001年3月20日直抵9721點。正當美國股市技術性回調至關鍵點位時,讓美國人最不信的大事件發生了,這就是2001年9月11日在美國發生的「911」恐怖襲擊事件。「911」不僅讓美國人意外,更讓世界為之震驚。全球股市也為之恐慌。
在這一特殊背景下,美國股市從「技術回調」轉換為「恐慌下跌」。「911」後道指很快首次下穿9000點,並直逼8000點關口。2001年9月21日,道指跌至8236點。
2001年底,隨著美國對阿富汗塔利班武裝發動的戰爭取得徹底的勝利,股市人氣開始重新聚集,道指於2002年3月19日再上萬點,達10635點。但由於美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衰退,尤其是2002年第二季度經濟下滑趨勢更為明顯。因此,導致道指從2002年下半年至2003年初之間曾三次下穿8000點。但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回暖,2003年底,道指很快重上10000點,2005年底再次逼向11000點。2006年5月9日,收於11640點,離歷史最高點位11723點僅一步之遙。
這就是美國股市,一個世界性的、全球性的股市!它的成長是200多年的經歷,它的成長絕不是「急來的」,更不是「一夜成名」的,也正因如此,道指也才能隨它一步步長大,顯而易見,道指能從40點「長大」成今天的10000點之上,它絕非一日之功、一步到位。因此,股市的成長,不能急功見利,應一步一個腳印,做實它,就是對後人負責。
3. 美股退市風險小於A股嗎
1. 我國退市制度的特點及不足
美股退市制度最為明確,A股次之,港股最為寬泛。
美股及A股市場退市標准均採取量化及非量化指標相結合的方式,美股納斯達克市場更是全部採用量化退市指標,而港股市場僅採用非量化退市標准,香港證監會及港交所對於企業是否退市擁有很大的主觀判斷權。
從非量化指標來看,美股及港股較為相似,即強調公司運營及治理方面如財報披露、經營性資產是否充足以及公司合規守法等多方面內容;A股則主要看重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實度和合法性,包括會計師審計意見、按時真實披露公司合法信息等。從量化指標來看,美股重市場類數據,A股重財務類數據。美股作為全球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股票市場,退市標准也相對市場化。
無論是紐交所還是納斯達克,都側重於在市值、股東人數及股價方面對退市條件做出明確規定,對財務指標規定較少;A股退市制度偏向財務指標,如凈利潤、凈資產及營業收入等。自2001年我國證監會發布《虧損公司暫停上市和終止上市實施辦法》而正式推行退市制度至今,A股市場共有97家公司退市,其中有49家因為連續三年或四年虧損被執行退市,盈利不達標成為當前A股企業退市的首要因素。
相較而言,市場類退市指標更高頻有效,而財務類指標更易控。雖然A股退市條件里亦包括收盤價、成交量等市場交易類指標,但在我國此類退市指標缺乏有效性,自2001年以來,在A股市場沒有一家公司是因為股價等市場交易類原因而退市。
美股退市執行力度強,港股、A股弱。
2013年以來,美股年均退市公司達到近300家,港股僅為10餘家,而A股退市企業僅為個位數。13-17年間美股退市率約為6.24%,港股約為0.59%,A股約為0.14%。
美股中退市公司大約一半是被強制退市,並且由於退市企業和IPO企業數量相當,美國上市公司家數穩定在4500家上下,保持著良性的「新陳代謝」。類比美股,雖然A股也一樣採用量化和非量化標准結合的方式制定退市指標,但退市實施效果卻大相徑庭;類比港股,盡管A股採用看似比港股更清晰明確的退市制度,這些退市標准卻執行不夠充分,A股退市公司及退市率均不及港股市場。
另外,根據A股風險警示的規則,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在公司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2001年以來,A股被實施*ST或ST公司數量為779家,而被撤銷*ST或ST公司數量達636家,撤銷/實施*ST或ST比例達到82%,這說明超過80%的公司在實施退市及其他風險警示之後,都沒有進一步被暫停上市,可見我國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實施效果仍不盡人意。
A股退市難,難在哪裡?
A股市場公司上市金錢成本和時間成本都相對較高,「殼資源」珍貴,公司通過各種方法來「保殼」的動機較強,而A股市場退市制度的不足助推了這一情況。
具體而言,一方面,A股退市制度有效性不足,側重財務指標的退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逃避退市提供了可能性。例如A股退市制度規定,若公司最近兩年連續虧損(含追溯重述)則被實施*ST;若第三年仍連續虧損,則被暫停上市,這里「連續虧損」的判斷依據是「凈利潤」。而若公司第四年仍繼續虧損,則被強制退市,這里的判斷依據則是「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孰低者」,規則上的不統一使得很多本應退市的公司可以通過調節非經常性損益來規避退市標准,從而一次次成為「漏網之魚」。
2013年以來,A股以凈利潤為判斷依據的虧損公司平均每年有269家,而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為判斷根據的虧損企業每年有528家,這也意味著可通過非經常性損益而扭虧為盈的公司比率達到50%。而美國退市制度側重於採用市場交易類指標,投資者們實行「用腳投票」,退市指標高頻且較難控,因此也更有效。
另一方面,A股退市去向單一,退市後流動性不足。對比美國,美股市場的多層級資本市場體系以及靈活的轉板機制為退市企業提供了多個退市去向。美國主要證券所級別從高到低可排為:紐交所、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場外櫃台交易系統(OTCBB)、粉單市場(Pink Sheets)等。
例如從紐交所退市的企業,可以選擇在OTC及粉單市場繼續交易,納斯達克的分層制度也提高了上市企業的流動性。而目前A股被強制退市的企業只有一個去處,就是轉入流動性不足的新三板市場進行交易,導致企業不願退市。
2. 退市制度不完善導致A股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
對比其他成熟市場,退市制度不完善導致A股低成交個股不斷增加。
我們將月成交額低於全部股票月成交額中位數1/2的個股定義為低成交個股,通過統計低成交個股絕對數值與其在全部股票的相對佔比來判斷低成交個股的變化。回顧2005年至今歷年A股市場股票的成交額表現,剔除每個月上市的新股,統計低成交個股數量。2017年之前A股的月均低成交個股數量在340隻左右波動。
但是,2017年以來低成交個股數量不斷攀升,截至18年7月底接近800隻,是2017年前低成交個股均值的兩倍有餘,低成交個股相對A股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也從2017年初的10%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22%。歷史上在2010年雖然也出現過低成交個股數量上升的現象,但從漲幅亦或是增速上相比,此次低成交個股數量劇增的特徵和趨勢更突出。
對比港股和美股市場,統計港股1998年以來的月成交額數據,逐月對全港股的低成交個股進行統計,發現香港的低成交個股逐年增多,從1998年的月均200餘只不斷增多上升到了2018年7月底的接近月均843隻,低成交個股相對香港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從2002年的35%上升到2018年7月底的37%。
美國市場與香港市場同為成熟市場,歷史上低成交個股數量變化趨勢卻截然不同。統計紐交所上市美股1997年以來的月成交額數據,逐月對美股的低成交個股進行統計,發現美國的低成交個股保持平穩下行的趨勢,從1998年的月均600餘只下降到了2018年7月底的月均不足500隻,低成交個股相對美股市場全部上市股票的佔比也從1999年初的56%下降到2018年7月底的25%。趨勢上來看,A股市場的退市制度和執行結果和香港市場極為類似。
盡管退市制度一直在完善,但是A股上市公司退市率過低,仍然是一個難以迴避的話題。自2001年A股啟動退市制度以來,18年間滬深兩市因業績連續虧損而被退市的公司僅有97家,相比現在超過3500家上市公司的數量來講,這個比例明顯偏低。
目前,中國股市正處在快速擴容階段,隨著IPO常態化,殼價值急劇下滑,沒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將逐漸被邊緣化,在市場還未到達IPO家數與退市家數大體相當的局面前,低成交個股可能會繼續增加。
伴隨投資者結構變化,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或成常態。
低成交量個股普遍估值偏高、盈利偏低。回顧統計截至2018年7月底市場上的795隻低成交個股的基本情況。從估值來看,剔除估值PE(TTM)為負的股票,PE(TTM)位於0-10倍的股票僅有13隻,位於10-20倍的股票有110隻,位於20-30倍的股票有146隻,PE(TTM)大於30倍的股票有406隻,佔比一半以上,低成交個股按估值分布普遍估值偏高。
從盈利上來看,2018Q1歸母凈利潤同比小於0%的股票有309隻,位於0-10%的股票有99隻,位於10-20%的股票有63隻,位於20-30%的股票有55隻,大於30%的股票有252隻,盈利增速小於0%的股票佔比40%,低成交個股按盈利分布普遍增速偏低。
從投資者結構角度,當前港股市場與A股市場存在著投資者結構的差異,且市場的投資理念和風險偏好都不相同。A股散戶較多導致投機性較強,一些市值小但主題概念豐富的股票受到投資者的追捧。而在港股中,佔比較高的機構投資者更偏好大市值、低估值的大盤藍籌股。隨著A股機構投資者佔比不斷增加,市場趨於成熟,中長期A股市場可能出現類似於港股成交額分化的趨勢,低成交個股不斷涌現或成常態。
3. 借鑒美國,A股退市制度該如何改善
退市制度指標明確化,簡易化,同時保護投資者權益。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根基性制度,優勝劣汰、吐故納新是股市健康發展的基礎。
參照成熟市場的退市制度,A股退市制度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有所突破:①提高市場類量化指標(股價,股東人數,市值以及市場流動性指標)在A股退市中的參與度,市場類指標最能反映市場本身對於公司的判斷,高頻有效且不易操控,能夠體現上市公司的資質。②A股退市制度對公司前三年虧損的凈利潤判斷口徑與第四年不一致,規則上的不統一使得不少本應退市的公司可以通過調節非經常性損益來規避退市標准,應該保持財務類指標的一致性,同時簡化退市制度。③嚴格推行退市公司投資者保護機制,強制退市會給投資者帶來風險和問題,投資者利益受損也使得監管機構在退市方面束手束腳,目前的制度設計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是有限的,對於因重大違法退市的上市公司,可以採取回購股份等一些強制手段補償投資者。
退市制度作為注冊制推行的前提條件,對於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優勝劣汰的前提下,資金不會因為公司的終止上市受到影響,資金在市場上能有效的集聚於優質或成長性較好的公司上,推動A股市場良性發展。
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結構,建立「梯級」轉板機制。
目前我國雖然已有滬深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多層級市場,新三板還進一步劃分為基礎層和創新層,但實質上主板市場一板獨大,其他市場也未完全發揮其功能性及特色性。對此我國應致力於進一步凸顯我國資本市場的層次性,明確上述各市場的定位。
借鑒美國股市的層級結構及市場定位,我國位於第一層次的滬深主板市場應主要為大中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第二層次的中小板及創業板則服務於中小企業及創新企業,位於第三層次的新三板市場服務於中小微企業,而位於第四層次的區域性市場則主要針對小型企業的場外交易。此外,要建立靈活的「梯級」轉板機制,實現各層次市場間的升降互通和有效銜接。
縱觀我國已有的實現升板的案例,均是從原有市場退出後再去其他板塊重新申請IPO,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升板。在降板方面,我國退市企業去向單一,均放在全國中小企業股轉系統即新三板中,而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數據顯示去年12月以來,新三板摘牌數大於掛牌數就已開始。
2018年1-7月以來,掛牌企業數量除了2月正增長(24家)外,其他5個月全部負增長,分別為-24、-71、-177、-73、-66、-135家,股票交易方面,截至2018年7月底,今年前7個月,新三板股票交易金額為144.56億元,同比下降42.77%,幾乎腰斬,反映出的是新三板流動性的嚴重不足。未來建議退市渠道應多元化,結合降板機制,退市企業可降板至各個低層級市場。
而已退市至新三板的企業若滿足一定條件可先轉至新三板的基礎層掛牌,如果達到一定標准再可以升至新三板的創新層,甚至升板至創業板、中小板或主板。另外,需適當加快我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進程,早日實現股票發行制度轉向注冊制。推行注冊制後,公司上市進程有望加快,且難度降低,上市公司「殼資源」將不再稀缺,因此公司「保殼」的動機也會有所下降,劣質企業將會被市場淘汰。
$恆生指數(HKHSI)$ $恆生ETF(SZ159920)$
$華夏恆生ETF聯接(F000071)$ 蛋卷申購鏈接:網頁鏈接
@今日話題 @蛋卷基金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
4. 07 08年美國股市下跌多少
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美國股市從2007年10月開始一路下跌,截至到2008年11月,短短一年多間,道瓊斯指數由最高14279點(2007年10月11日),最低跌至7800點附近(2008年10月10日),跌幅達到45%。
隨著眾多金融機構的倒下,次貸風波愈演愈烈,已經演變成一次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全球主要的經濟體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波及。各國股市紛紛下滑,而中國首當其沖,上證指數從6124點一路下跌,最低時跌至1664點,跌幅達到了72.83%,成為全球下跌相當嚴重的股票市場。
美國股票市場歷史比較悠久,市場相對成熟,全球的股票市場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美國股市的影響,中國也不例外。我們希望通過對美國歷次股市下跌的分析,以及中美股市的對比,為當前中國股市的運行趨勢提供一些思路和啟示。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A)是美國歷史最久的指數之一,下圖是它從1928年10月以來的運行情況,圖中畫圈的是幾次比較大的股市下跌:
從歷史走勢上看,美國股市在2007年的金融危機之前,經歷過6次較大幅度的下跌,分別發生在1929年、1937年、1974年、1977年、1987年和2001年。下面我們來具體觀察一下這幾次股市大跌:
從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間,道瓊斯30種工業股票的價格從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種公用事業股票的平均價格從141.9美元跌到28美元,20種鐵路股票平均價格則從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從1929年9月繁榮的頂峰到1932年夏天大蕭條的谷底,道瓊斯工業指數從381點跌至36點,縮水90%。受股市影響,金融動盪也因泡沫的破滅而出現。幾千家銀行倒閉、數以萬計的企業關門。紐約證券交易所迎來了自成立112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個時期,而且持續的時間也超過以往經歷的任何一次。到1933年底,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幾乎還達不到1929年的三分之一。實際產量直到1937年才恢復到1929年的水平。1930—1940年期間,只有1937年全年平均失業人數少於800萬。1933年,大約有1300萬人失業,幾乎在4個勞動力中就有1個失業。
5. 昨夜美股和歐洲股市大跌對中國股市有影響嗎
不會太大影響,我國經濟總體運行基本穩定,即使面臨外部沖擊,政府有工具和能力保持經濟增長穩定,為股市和匯市穩定運行帶來良好基礎。
美股自1997年以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市場哀鴻一片。此次暴跌導火索是國際油價崩盤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深層則是長期資本估值過高帶來的市場泡沫化。暴跌暴露出的多重風險值得警惕。
首先要警惕原油市場繼續劇烈波動的風險。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跌壓力繼續存在。隨著疫情全球擴散,封城限行等措施相繼推行,遭遇重挫的國際原油需求短期內難以改觀。
而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和俄羅斯在減產談判失敗後,必然會圍繞市場份額展開爭奪,價格戰或在所難免。國際原油市場不確定性陡增,讓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
(5)美股1997年走勢擴展閱讀
美聯儲日前緊急大幅降息50個基點,非但沒有緩解市場焦慮,反而浪費了珍貴的「彈葯」,面臨把基準利率和長期國債收益率推向零的壓力。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的報告說,新冠肺炎疫情帶來了供應側沖擊,此時採取醫療衛生政策和定向財政政策比貨幣政策更為重要。有機構呼籲,相較力不從心的美聯儲降息,政府為新冠病毒檢測買單可能更有效。這次美股暴跌還暴露了估值過高帶來的虛假繁榮不可持續,由此造成的長期結構性風險值得警惕。
此次美股暴跌已經拉響警報,國際金融市場和世界經濟面臨的風險值得警惕。有2008年金融危機前車之鑒,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都有責任採取措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為全球經濟穩定發展注入信心。
6. 虛體經濟的《虛體經濟周期理論與美國新周期》
一、經濟現實挑戰傳統周期理論
1991年3月至2000年第二季度,美國經濟處於歷史上最長的連續增長期,且經濟運行態勢形成了「高增長+低通貨膨脹+低失業率」的理想組合。「新經濟」和「新周期」概念正是經濟學家對此次美國經濟增長和周期中有別於傳統周期特徵現象的概括。目前關於此次周期形成的較為公認的觀點可以歸納為:在經濟上升階段,美國經濟模式的更新、新興網路產業的發展使生產率增速加快,經濟高增長、低失業和低通貨膨脹並存成為現實,後來互聯網企業盈利前景暗淡,新型技術創新缺乏,使經濟進入了全面衰退狀態。筆者認為這種描述和解釋忽略了美國現階段經濟社會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即現代金融市場的存在和發展。
事實上,在這一次增長周期中,金融市場的表現尤為引人注目,其迅速攀升與大幅快速回落成為這一輪經濟周期的一個顯著特徵。以處於經濟增長階段的1995-1999年為例,道-瓊斯指數上漲3倍,同大蕭條前1924-1929年間股市的漲幅不分伯仲,而作為新經濟代表的納斯達克指數更是上升了9倍多。再以股票市盈率衡量,1999年底道-瓊斯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45倍,高於1929年最高峰時的水平,而納斯達克1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則高達120倍。從2000年第三季度開始,美國經濟持續了10年的穩定增長局面被打破,其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忽然下降到不到2%的水平。金融市場也呈現全面緊縮態勢,各股指數全面下挫,其中納斯達克指數比2000年3月最高峰時縮水了一半以上,目前仍在1200點左右徘徊。
經濟周期中的股市波動現象並不令人感到希奇,但如此大規模的股市波動在歷次美國經濟周期中都是罕見的,金融市場與美國新經濟和新型周期之間的關聯,已經向「傳統」周期理論提出挑戰。直到20世紀80年代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派,經濟學家仍然墨守MM定理和從生產函數角度推導經濟波動原因的理論傳統及思維定式。而在這樣的框架內金融市場無法被引入經濟周期模型,它的作用往往被簡單化成一個代表資金流向的函數。與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分庭抗禮的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周期論雖然論及金融市場會在周期形成中發揮作用,但有關探討並沒有深入到經濟周期波動機理的層次。也就是說,隨著金融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日益凸顯,真實經濟越來越虛擬化,傳統周期理論由於不能為金融市場在經濟周期中的作用提供滿足的解答而亟待改進。為了與傳統周期理論相區別,我們把下文要探討和構建的理論定名為「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它根植於「傳統」周期理論框架內,但在構建上以金融市場為切入點和視角,在內容上強調的是金融市場的作用。
二、從金融市場入手構建「虛體經濟周期理論」
從80年代中期開始,大量經驗研究表明金融市場與真實經濟總體波動之間的確存在相關性。這些發現與新古典理論中金融結構無關命題相矛盾,於是在90年代初涌現了一些以真實經濟和金融變數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效果為研究對象的文獻。它們沿著兩種不同的思路向前發展:第一條由Minsky首先提出,因受凱恩斯的影響而沒有論及微觀主體理性的思路,其結論難以被證實和推廣;第二條思路以融資市場中的信息不對稱為切入點,認為金融市場摩擦可以為金融對真實經濟行為影響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微觀基礎,從而解釋了大規模經濟沖擊時經濟也會呈現出大而持久的波動。
沿襲第二條思路的經典文獻是Bernanke和Gertler發表在《美國經濟評論》的一篇論文《代理成本、企業凈值與周期波動》。20世紀90年代中期,許多學者受該文的啟發開始就金融對真實經濟波動的影響展開深層次的探討。他們不斷地對Bernanke和Gertler提出的金融加速模型進行新的修補,嘗試建立一個能將金融市場內含到其中的周期模型,以縮小理論與經濟現實之間的差距,為美國經濟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周期解釋框架。
需要說明的是,在虛體周期理論的核心——金融加速模型中,資金的融通是一個籠統而抽象的概念,它涵蓋了直接和間拉融資兩種行為,但為了簡化和便於處理,都以間接融資——「貸款」為所有融資行為的代表而不再進行具體區分。因為從本質上看直接融資雖不涉及還本付息,但其追逐回的目的本身也是一種變相的「還本付息」要求,因此直接融資可以被看做是一種非凡的間接融資。
附圖
圖1金融加速模型中參與人與市場結構
該理論的整體思路很清楚:金融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使企業家只能以自己所擁有的凈值為基礎進行融資,由此產生的連動機制可能使金融市場加速和放大系統受到的外部沖擊。
企業融資局部均衡
首先說明在資本價格、資本預期回外生給定時資金借貸雙方的局部均衡。
企業j在時期t籌劃它在t+1期進行生產時要投入的資本,數量為K,單位價格是Q,假定資本無折舊,並且對於單個企業借貸無杠桿限制,而對整個企業界的借貸行為則存在一定的杠桿限制。企業在t期末的自有資本即凈值為N。資本回受整體和特徵性風險的雙重影響,可以表示為wR,其中隨機變數w代表特徵性風險,R代表整體風險,w是獨立同分布變數,存在連續分布函數F,而且在取值都為正時有E=1。特徵性風險滿足以下條件:
附圖,不難看出對絕大多數分布來說,這個條件都可以得到滿足。由此,企業借入資本的數量可以表示為B=QK-N。
在模型中,存在著一個抽象的金融市場,它是將作為資本來源的居民戶和作為資本需求者的企業連接起來的中介,呈風險中性。由於居民戶是典型的風險迴避者,所以在借貸行為發生時,中介必然要讓企業吸收並承擔市場上的整體風險,而金融市場上每個企業借貸行為所對應的R,在整個市場范圍內的平均值一定比無風險利率R高。同時,由於借貸雙方的信息不對稱,金融中介還要付出監督成本CSV,使自己能夠獲得與資本收益相關的信息。監督成本的存在說明為什麼企業在沒有對借貸合同附加任何限制時外部融資成本比內部融資成本要高,它等同於中介的破產成本。表達式如下:
附圖
附圖代表未預期到的資本回變動。顯然,企業通過金融中介的均衡條件將無法償付時的資金成本進行了內部化。
至此,一個標準的企業借貸架構已經形成,模型的局部均衡可以總結為,在資本回總體風險R和隨機風險w的分布已知、資本價格Q和企業凈值N一定的情況下,這個等式是整個模型的關鍵所在,它代表金融市場上資本的供給曲線,揭示出企業借貸資本與企業凈值之間的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時,S增加,從而也即在均衡時企業的資本收益等於外部融資的邊際成本,該式充分體現在金融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企業凈值N對企業外部融資供給的決定作用。
部分價格給定的一般動態均衡
下面將原來僅限於企業和貸款者之間的局部均衡擴展到一般動態的情形,也就是將局部均衡中視為既定的資本價格、資本預期回兩個變數以及狀態變數企業凈值內部化由模型自身決定,目的在於說明資產價格、資本回和企業凈值之間的循環促進關系。
首先應將企業部門對資本和勞動的需求匯集成總量,因為資本的市場總需求在此模型中是一個關鍵變數,從它身上可以反映出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會產生什麼樣的效果,同時它也說明企業凈值的變化對資本需求影響的基礎。
企業通常在上期末購買資本為下一期的生產做預備,所購資本與僱傭勞動結合才能有所產出。假定企業生產的規模收益是不變的,據此可得總量生產函數:
Y=AKL
其中,Y代表t期產出,K代表所有企業在t-1期末購買的資本量,L代表勞動投入,A是外生的生產技術系數。
附圖
假設企業將產品直接賣給零售商,零售商相對於生產者的利潤表現為商品的相對價格
企業資本需求和資本供給的動態均衡,即上述兩個表達式的平衡要取決於狀態變數N。N可以被認為是企業家所享有的權益,包括企業家在支付了貸款者本息之後的剩餘——股東權益和企業家的勞動所得。嚴格來講企業家的勞動所得也應該算入總的勞動供給中,於是有L=H。其中H代表居民戶提供的勞動,H代表企業家提供的勞動,我們可以合理地假設企業家的勞動所得對企業家股權收入增長的貢獻很小,因此H可以被標准化為勞動函數形式上的改變實際上並不會影響模型模擬的最終結果。企業家所享有的權益N的具體表達式為:
N=企業家剩餘+企業家的工資=γV+W
V的具體表達式為:
附圖
可見資本回未預期到的1%變動導致企業家股權的百分比變動等於企業所有資本總值占企業家股權的比例,由於財務杠桿的存在,這個比例≥也就是說未預期到的資本回變化導致企業家剩餘的變化要大於等於1。換句話說,資本價格未預期到的變動對企業融資狀況來說至關重要。
企業家的勞動工資由邊際產出決定,即:
附圖
綜合以上生產函數、N、V以及W的決定表達式,並將企業家勞動標准化為就可以得到N的微分形式等式,它和外部融資的資金成本曲線一起勾畫出體現金融加速作用的模型核心表達式:
附圖
式解釋了企業凈值如何內生的問題,式解釋了企業凈值對資金成本的影響。它們共同說明在給定的情況下,批發產品的生產、企業投資、資本形成以及資本價格和凈值如何被決定,那些在這里既定的價格變數該如何被界定,將取決於所採用的經濟系統框架的性質。
附圖
圖2模型沖擊效果
模擬效果與結論
這里省略了對模型的參數定值和沖擊模擬過程,而直接給出沖擊效果圖。以貨幣政策沖擊為例,讓名義利率下降25個基點然後再逐漸恢復,得到如上效果圖。
圖2是在對參數定值的基礎上,金融加速模型描繪的經濟系統對各種沖擊效果的模擬,圖中橫軸時間都以季度為單位,縱軸是各變數在沖擊發生後對各自穩定狀態的偏離。虛線代表將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固定在穩定狀態,而不是讓其隨凈值比例變化時的情形。也就是說,它代表的是與完整的模型有同樣的穩定狀態但金融市場的作用被完全限制住了的情況;實線則代表存在不受限制的金融市場作用的情形。不難看出,在金融市場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各變數在系統受到沖擊時的變動幅度都要大於不讓這種信息摩擦帶來的效果發揮出來的情況。實際上,金融加速理論正是因此而得名,它說明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能夠放大經濟系統承受的各種沖擊而將之轉化為持續的宏觀波動。
虛體經濟周期的動力機制
在金融加速模型及相關模擬效果的基礎上進行分析,筆者試圖總結出虛體經濟周期的動力機制。
加速器。以市場無風險利率的下降為例說明金融市場如何放大了經濟系統受到的波動沖擊。整個過程類似一個乘數效應的作用過程:利率的下降通過降低資本預期回而刺激了企業的資本需求,企業相應增加的投資使資本價格上升,資本價格的上升又使企業凈值增加,而且企業凈值的變動幅度要大於資本價格的上升幅度。企業凈值的增加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下降,進而刺激了資本供給和投資,反過來又使資產價格進一步上升。即使此時利率已經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水平,這個過程仍將由於企業凈值已經增加而持續。
減速器。金融市場也為經濟系統提供了加速下滑的動力。假設經濟系統碰到了包括貨幣政策沖擊在內的某種負面沖擊,對前景的悲觀使借款人提高了對資本預期回的要求,企業投資需求因此減少,資本價格下跌,企業凈值隨之下降,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的上升,抑制資本供給和企業投資,而投資的減少又進一步加劇了資本價格下跌的趨勢。金融加速理論的初始提出者Bernanke和Gertler已經證實企業的初始凈值越小,這種經濟減速效果就越明顯。
虛體經濟周期中同樣蘊含經濟危機。加速器和減速器為以金融市場為動力機制的虛體經濟周期提供了上升和下降階段的解釋。除此之外,我們不難從上述對金融加速模型的分析中得到另一個重要的結論:以金融為動力的經濟周期自身就包含了經濟危機的誘因,如同傳統經濟周期理論也內在地包含了使整個社會生產普遍過剩的可能一樣。
在分析企業最優資產借貸問題時,我們得到一階必要條件:隨借貸資本與N之間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的限制。正是這個限制給企業進一步融資擴大生產設置了障礙,使虛體經濟周期理論框架內存在著經濟危機的可能。
三、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對美國新周期的解釋
創新的「蜂聚」和樂觀的資本回預期使企業資本需求劇增
如虛體經濟周期理論所揭示的那樣,金融加速器的效果顯現首先是從美國企業對資本的需求在90年代有大幅度和高密度的增加開始的。
90年代是美國創新的「蜂聚」期。企業的資本需求出現激增的根本原因是90年代恰逢美國技術創新的「蜂聚」時期,由於創新難以度量,這里我們用專利申請數作為創新的衡量指標。因為大多數專利在經過一段時間後都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資料顯示,美國從專利制度正式設立到注冊100萬個專利,整整花了85年的時間,而在90年代從第500萬個專利增長到600萬個專利只用了8年的時間。90年代以來美國年平均專利申請數為80年代的84倍,而80年代是70年代的21倍。專利申請數在80年代非凡是90年代較歷史平均水平有大幅增加的事實表明,這一時期確實是美國技術創新的「蜂聚」期。
美國企業對技術投資回持樂觀預期。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角度看,美國長期處在技術開發的前沿,以信息產業為中心的高科技產業已具有世界霸主的地位。1997年,在全球信息市場中美國所佔份額為48%,大大高於歐洲的25%和日本的16%。在軟體方面,美國佔世界軟體銷售的75%的市場份額,僅在1996年一年,微軟公司的利潤就高達34億美元。霸主的地位意味著國際競爭中高額的壟斷利潤和巨額回,而這種預示著資本高額回率的壟斷利益是企業家投資於技術創新活動的一支催化劑。
樂觀的資本回預期加上美國技術創新「蜂聚」期的到來等正面因素的累積,使美國企業對資本的需求在90年代初劇增。
「股市奇觀」是資本價格上升和企業凈值增加的結果
強勁的資本需求和全球范圍內不受限制的資本供給相互配合的結果,是融資市場的繁榮和投資活動的踴躍。虛體經濟周期理論中的加速器機制告訴我們,企業增加投資將帶來資本價格上升的結果,資本價格的上升反過來又使企業凈值增加,而且企業凈值的變動幅度要大於資本價格的上升幅度。企業凈值的增加導致企業外部融資成本升水下降,進而刺激資本供給和投資,使得資產價格繼續上升。以上建立在模型基礎上的理論推倒的結果——資本價格的節節上揚,已經被現實中美國股市指數自1992到1999年底的表現所印證。
金融加速良性循環最終表現為超長的持續增長
虛體經濟周期理論告訴我們,金融加速機制具有乘數的自加強效應,這種效應通過如下幾個途徑轉化為經濟增長的動力,造成1990到1999年美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事實。
高消費是主要動力。由表1可見,美國經濟在90年代的三個時期中,經濟增長速度持續加快,同期的消費水平也翻了近一番,而個人儲蓄率卻下滑到1%的低水平,減少了一半有餘。美國私人消費長期以來一直占其國內生產總值的2/3以上,因此從數字上不難得出結論:美國的高消費和過度消費是支持美國經濟超常增長的主導因素之一。
表190年代美國個人消費指標增長情況%
GDP增長率企業的固定資 消費增長 個人可支配 個人儲蓄
產投資增長率 率 收入增長率增長率
1990-19952.45.0 2.62.17.2
1995-19973.9 10.4 3.53.14.7
1997-19994.2 10.5 5.14.03.1
資料來源:根據美國經濟分析局《國民收入和產品賬戶》和2000年美國《總經經濟告》整理。
高投資推波助瀾。股市的繁榮刺激了企業的投資慾望,90年代美國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的增長速度引人矚目。在90年代上半期,投資率穩定在5%,從1995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率翻了一番還多,達到10.4%和10.5%的高水平;1991-1998年,美國總投資每年比上年的增長量為51億、444億、937億、589億、962億、1082億、410億美元。
危機因素的累積
現實中,美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的確造成了危機因素的累積,使過多資金在持續注入新興產業的同時為企業不能按時「還款」埋下了伏筆,由此在外部不利因素的沖擊作用下,經濟由增長進入到虛體經濟周期的減速階段。
危機因素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美國金融市場的代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納指於1995年7月17日首次收於1000點以上,此後不到5年,該指數便突破了5000點,而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實現同樣的突破卻用了23年。這樣的突破速度在以往是根本不可想像的,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美國科技股因此被公認為是全球最大的泡沫所在。除此之外,經計算,1995年,美國紐約股市收益有46%是來自於利潤,54%則來自於資產溢價,從1997年開始由於公司利潤增長停滯,市值飆升幾乎全部來自於資產溢價,且增加幅度並不比1997年前的幅度小。金融資產向信息產業的過度配置還導致了該行業內部不計成本的競爭局面,使整個信息產業的規模在迅速擴大,遠遠超過了現階段的需求。供過於求局面的形成大大降低了信息行業投資的回。因為信息行業是此次經濟周期的主導行業,因此從整個經濟系統的角度來說,代表企業按期「還款」可能的投資回率指標,在該行業的降低意味著虛體經濟周期的危機因素在不斷累積。
危機因素釋放源自系統受到的不利沖擊
不斷累積的周期危機因素最終要尋找途徑進行釋放的,虛體經濟周期的危機因素釋放是以經濟系統受到不利沖擊為突破口的。具體來說,就是以美聯儲連續上調利率為導火索,繼而在經濟系統對這個負面影響因素的不斷放大過程中逐步得到釋放。
從1999年5月到2000年5月,美聯儲數次提高短期利率,從75%上升至5%,共提高75個百分點。此舉雖然是出於遏制經濟過熱的良好初衷,但卻直接帶來股市的下挫和震盪。其背後的經濟原理是:在經濟系統碰到了包括貨幣政策沖擊在內的某種負面因素的沖擊時,對前景的悲觀往往使借款人提高了對資本預期回的要求,企業投資需求因此減少,資本價格和企業凈值隨之下降。納斯達克和紐約股市雖然後來分別在2000年1月及3月創過歷史新高,但隨著利率屢次調高,最終兩者都沒能避免下挫、整理、泡沫破裂的結果。
資本價格下跌使經濟滑入減速階段
從虛體經濟周期的角度看,美國經濟在2000年第三季度進入了減速階段,主要的表現是2000年第三、第四季度的增速分別是3%、9%,2001年四個季度的增速分別是3%、0.3%、-3%、7%,2002年第一季度增長率雖然有所回升,達1%,但第二季度又回到了1%。經濟之所以下滑,根本原因還在於拉動美國經濟「火車頭」——資本價格出現回跌:美股走勢在2000年下半年發生逆轉,2000年全年納指累計下跌近40%,標准普爾500指數和道指分別下跌超過6%和10%,並且是10年來三大指數首次同時下跌。到2001年3月22日,美國三大股市的指數從上年的高峰分別下跌20%、64%和28%。根據股市下跌幅度超過20%為熊市的國際通用標准,從那時起均已進入熊市,尤其是代表科技股的納斯達克,其下挫幅度已經超過歷史上最慘的一次空頭。加總來看,到2001年中期,美國股市跌掉的市值已經相當於美國總產值的50%,是1987年股市大暴跌時的兩倍。目前,三大股指仍然分別在8500點、1200點、900點四周躑躅不前,美國經濟進入調整階段。
參考文獻
1金志奇:《美國信息產業革命與宏觀經濟目標》,《世界經濟》第5期。
2許永兵、徐聖銀:《長波、創新與美國的新經濟》,《經濟學家》第3期。
3揚帆:《盛極必衰:美國經濟大調整》.中國人民大學復印資料《投資與證券》第11期。
4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mericanEconomicReview
79pp.14-3
5Bernanke,Ben,andMarkGertler,SimonGilchrist:「「,NBERWorkingPaper
No.4789,,78.February,pp.1-1
6——:「「,NBER
WorkingPaperNo.645March.
7Carlstrom.Charles,andTimothyFuerst:「AgencyCosts.NetWorth.andBusinessFluctuations:AComputale
GeneralEquilibriumAnalysis「,AmericanEconomicReview,Forthcoming.
8Minsky,H.P.:StabilizinganUnstableEconomy,NewHaven,YaleUniversityPress.
我在網上搜了一個小時看到的這篇論文其中都能看到附圖附圖但就是看不見圖,希望各位詞友如果找到帶圖的這篇論文給他加上
7. 1997年到2000年美國股市升值最快的有哪些股票
微軟、福特汽車、英特爾、蘋果、百事、麥當勞、可口可樂、沃爾瑪、google、諾基亞、IBM
8. 上世紀末美國股市網路泡沫怎麼回事啊
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按照「故事」的通常講法,20世紀90年代的後半段,美國股市陷入了瘋狂之中。在「非理性繁榮」之下,投資者將大量財富投入到價值被高估的高科技公司中,但這些投機性企業卻賺不到一點利潤,白白浪費了大量投資。因此,政府對泡沫的強硬管制是必要的。 故事的確是這么個說法,但現實卻有所不同。沒錯,美國的確發生了網路泡沫;沒錯,泡沫導致了投資的浪費和扭曲。但泡沫規模沒有通常想像的那麼大,持續時間也沒那麼久——事實上,泡沫從1998年末開始,只持續了一年半時間。 那些贊同政府採取措施降低資產價格的人們相信,泡沫開始於1996年——這比實際時間早了三年。如果下這樣的診斷,「治療」將會比「疾病」本身的禍害更大。事實上,當經濟前景看好時,政府和觀察家們是難以區分非理性繁榮和理性樂觀的,因此,不該讓政府承擔擠破泡沫、打壓投資的任務。 當然,美國股市最終出現了顯著而嚴重的泡沫,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泡沫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規模到底有多大?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股市的網路泡沫應該從1995年3月網景公司開始IPO算起。但從1995年8月網景IPO結束到現在,始終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的年均真實收益率為9.3%;而按上市當日收盤價持有網景股票直至其被美國在線收購之日的投資者,年均真實收益率則為35%。這像是泡沫嗎? 另一種觀點則認為,網路泡沫應從1996年12月5日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發表著名的「非理性繁榮」演講前算起。當時,格林斯潘在華盛頓的一次宴會後的演講中反問道:「我們怎麼知道,非理性繁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當地抬高資產價格呢?」這番話令全世界的股票市場應聲而跌。但當時的納斯達克指數只相當於現在的42%,如果自格林斯潘講話後,投資者一直投資於納斯達克指數基金至今,則他每年會有8.2%的真實收益率。這像是非理性繁榮嗎? 即便將1998年1月作為網路泡沫的起點,也嫌太早。微軟、IBM等十大高科技公司照理說其股市價值是最可能被「非理性繁榮」推高的。但這十個公司中,有一半以上從1998年1月至今的年均真實收益率超過了10%。從現在的角度看,1998年1月美國高科技公司的股價不是太高,而是太低。 關於對泡沫的判斷,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後康斯坦丁馬金和我提出了三條衡量標准。 我們的第一條標準是:當納斯達克股票的真實收益率在6.5%的水平時,不算價值高估;第二條標準是,若股票的收益率低於債券的3%的真實收益率,則將購買股票的時期定義為「泡沫」;第三條標準是,如果後續的真實收益率為負,則購買股票的當時可定義為「泡沫」。 如果按第二條和第三條標准,網路泡沫的持續時間極其短暫。從1998年10月到現在,納斯達克年均真實回報率跌到了3%以下;在1998年11月之時則為負。據此,納斯達克指數在2000年3月達到峰值之前,在不到一年半時間里處於高估狀態。 如果按第一條標准算,則泡沫持續時間就要更長。自1997年4月以後,納斯達克累積的平均真實收益率低於6.5%。不過即便如此,泡沫也只持續了不到三年時間。 網路泡沫持續時間竟如此之短,這是否令人驚訝呢?馬金認為不是。在宏觀經濟意義上,顯著的泡沫是少見的,也不能持久。即便是加爾布雷斯這個最不相信金融市場效率的經濟學家,也在其對1929年股市大崩盤的研究中表示,估值過高和過度投機的階段是短暫的。他指出,直到1928年下半年,美國股市的狀況仍然是相當合理的。 事實上,美國股票市場在宏觀意義上最為顯著的困惑,並非市場因非理性繁榮而產生泡沫,而是股價為何總是如此之低,導致股票的真實回報如此慷慨——這即是著名的「股權溢價之謎」。看起來,美國股市更可能為過度謹慎而非「非理性繁榮」所苦。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我相信,當格林斯潘說管制潛在的資產價值高估並非政府職責所在時,他是正確的。當然,如果潛在的泡沫導致金融危機風險上升,的確需要對之加以監控。但只要金融風險還足夠低,政府一旦出於對非理性繁榮的恐懼而試圖校正市場,就很可能好心辦壞事。 這些問題與中國的關系何在呢?我不能確定。但歷史,尤其是其他國家的歷史,雖然不能照搬照抄,卻無疑可以成為一個國家思考問題的指南和汲取教訓的源泉。
9. 美國歷史上熔斷過幾次
美國股市歷史上熔斷過4次。分別是:
1、年10月27日,美股第一次熔斷
美股熔斷機制是在1988年開始實施的,起因是1987年10月19日發生的股災。根據美股熔斷機制的規定,在美國交易時段,熔斷機制可以分為三級,即市場下跌達到7%、13%和20%時分別觸發一、二、三級熔斷。
不過熔斷機制實施之後直到1997年10月27日才出現了美股歷史上的第一次熔斷。當天道瓊斯工業指數暴跌7.18%,收於7161.15點,創下自1915年以來最大跌幅。
不過這一次熔斷對美股影響不是很大,第二天道瓊斯工業指數大幅反彈337.17點,漲幅4.71%,收於7498.32點。
2、2020年3月9日,美股第二次熔斷
受新冠疫情和國際原油價格暴跌等因素的影響,2020年3月9日美股再次遭遇「黑色星期一」,開盤即暴跌,標普500指數跌超7%,觸發一級熔斷機制,暫停交易15分鍾。
3、2020年3月12日,美股第三次熔斷
2020年3月12日21點35分,美股觸發歷史上第三次熔斷,當日開盤後,標普500指數跌幅擴大至7%,美股暫停交易15分鍾。
4、2020年3月16日,美股第四次熔斷
美國東部時間3月16日上午9時30分,美股開盤即暴跌,標普500指數即跌7.47%,再次觸發熔斷,停盤15分鍾。
在此前一天,美聯儲宣布降息100個基點到0%至0.25%,實際上等於零利率,並同時啟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計劃。
(9)美股1997年走勢擴展閱讀:
國外熔斷機制:
1、美國
根據美國證交會(SEC)的最新規定,熔斷機制方案除針對股市大盤的熔斷機制外,還設有「限制價格波動上下限」的機制。如果某隻證券的交易價格在5分鍾內漲跌幅超過10%,則需暫停交易。
如果該證券交易價格在巧秒鍾內仍未回到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內,將暫停交易5分鍾。對於標普500指數和羅素1000指數成分股以及430隻交易所交易產品中價格超過3美元的個股,SEC規定的「價格波動區間」為漲跌幅5%,其他交易價格在3美元以下的流動性較弱的個股「價格波動區間」放寬至10%。
2、法國
根據股票交易形態小同,制定全日每隻股票最大漲幅為前日收盤價的21.25%,最大跌幅為18.75%。如果價格波動超過前日的10%,則暫停交易15分鍾。
3、日本
當期貨價格超過標准價格的特定范圍和公平價格的特定范圍,期貨交易將會暫停交易。暫停交易的時間為15分鍾。如果暫停交易發生在上午收盤前的15分鍾內,暫停交易只在上午收盤前執行。
當東京股票價格指數(TOPIX)超過特定價格區間時,禁止買賣涉及套利交易的股票,直到價格恢復到特定價格區間內。
10. 在那裡可以看到美國股市的百年走勢圖
道瓊斯指數從發布開始的走勢圖,在雅虎上有,網址是版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DJI&t=my
標准普爾指數權的走勢圖
http://finance.yahoo.com/q/bc?s=%5EGSPC&t=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