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私企和國內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公司法規定的兩種公司的組織形式。國企和私企是兩種企業所有制的形式。國企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私企也可以是股份有限公司,也可以是有限責任公司。但區別是只有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滿足上市條件的可以發行股票,上市交易。
Ⅱ 在外企和國內上市公司中如何選擇
如果是美資歐資的你就去外企吧,韓資就算了.
Ⅲ 公司在國外上市和國內上市有什麼區別
1、再融資能力不同:國外上市比國內上市有更大的市場,持續再融資能力非常強,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和監管的便利,讓企業不斷去獲得再發展的資金支持。
2、面對環境不同:國際管制環境比國內要求更高,能夠給企業提供一個比較規范的,公司管制的外部環境,在美國每個季度都一報一次帳。
3、市場不同:境外資本市場,幾個主要交易市場,它的投資者是相對比較成熟的,這跟中國交易市場有一個很大的融資區別。我理解香港市場投資者90%是機構投資人,散戶可能不到10%,而這10%里頭還包括一大部分是大的投資者。
但是在中國市場,機構投資者佔到40%—50%,大部分是小的投資者,他受市場波動,受信息的影響非常大,而且散戶投資者本身不具有像機構這么多的分析能力,所以他對市場,對一個企業的判斷,更多局限於表面的影響。
Ⅳ 大家說說國內上市公司.相比外企,有沒有吸引力
看你以後准備在外國發展還是在國內。。我想你進外企的話,最好有海外留學的經驗會比較好,海外留學可以讓你更好的了解外國經濟的形式發展,這樣有助於你進中國外企,同時也有助於你在外企的深造。。(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Ⅳ 上市公司好還是外資(非歐美)公司好
這個很難回答,不知道你怎麼對比,就感覺你在問,是巴西人好還是俄羅斯人好,兩個公司怎麼對比,比如王建林的公司萬達是內資(中國的)騰訊公司就是外資公司(股份是南非人站最大比例),你讓他們倆怎麼對比,因為他們營業性質不一樣.在對比下王建林的萬達(上市)和李嘉誠的公司李嘉誠的公司也屬於外資公司(沒上市)也沒法對比,對比的哪家的盈利額多,哪家公司好
Ⅵ 外資企業在國內上市的都有哪幾家公司
主要外資控股企業在滬深市場上市一覽
1、東睦股份於2004年5月在上交所上市
2、成霖股份(002047)於2005年5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3、海鷗衛浴(002084)於2006年1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4、信隆實業(002105)於2007年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5、晉億實業(601002)於2007年1月在上交所上市
6、漢鍾精機(002158)於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7、斯米克(002162)於2007年8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8、羅普斯金(002333)於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9、浩寧達(002356)於2010年2月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
Ⅶ 國內公司能否同時在國內和國外上市
可以的,境內、境外本來就不可能是同一個地址了呀。
當然是在不同的證交所了。
但是企業通常不可能同時上市,總歸來講還是會有個前後
時間,只能講中間相隔時間可以很短。
國外也有.多地上市很普遍,如歐洲許多國家的公司(像雀巢)都選擇在本國股市和倫敦兩地上市.
國內有很多,在http://cn.biz.yahoo.com/odigongsi/index.html有中國的多地上市公司名錄.
多地上市的原因:同時在國內和境外上市將成為中國上市公司發展的趨勢,這在國際上已經得到了證明。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優秀的公司實現資源配置,滿足它們對資金的要求。對於一個國家的公司來說,本國的證券市場顯然是最重要的市場。但同時,企業也需要直接進入更大、更有影響的資本市場,接觸到最多的資本,實現打通資本市場的渠道。
以上信息來自網路。
Ⅷ 請問私企和國內上市公司有什麼區別
1、條件不同:企業可以將之改造成上市公司,可以經過改制轉化為現代化的股份制的企業;不管是民營企業,還是國企,選擇工作,主要是關注所處行業的地位、公司的經營業績和公司的成長性,然後再看其可能有的工作條件、工資待遇等方面;
2、規模不同:與私企業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在於可利用證券市場進行籌資,廣泛地吸收社會上的閑散資金,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
3、優勢不同:其中,比如所處行業,如果是朝陽行業、高科技企業就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自動化、電子化、信息化、互聯網化,以及現代物流,代表著企業界未來的發展方向,這並不是一般傳統的製造業企業所能夠比擬的。這就是企業所處行業的優勢所在。
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簡單來理解就是,上市公司是有公開發售股票的,他們的股票是可以在證券交易所買賣的。
Ⅸ 外商獨資企業在中國是否可以上市
理論上這適合於已在內地經營多年、與地方政府甚至中央政府關系融洽的外資企業。但目前在深滬兩市中此類直接上市的外商獨資公司還非常少,只有閩燦坤B和深大通A兩家屬於此類(目前均加入退市行列)。
目前滬市擬引入國際板的傳言已有多日,但推出時日仍不確定,所以如果貴公司擬上市建議以合資企業通過改制設立或整體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然後在境內申請上市。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外資企業均可選擇這種方式,從1993年到現在,已經有多家外資企業通過這類模式的成功上市,為外商投資企業上市的主流;此外還可以通過外資收購國內上市公司股份成為大股東,上市公司變成合資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實現上市,這樣上市的成本較高,風險也較大。具體還要根據貴司的實際情況確定。
因上市籌劃對企業屬於戰略性決策,所以建議委託專業性的證券律師解決。如有需求,請提前電話預約,以便現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