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秦嶺\太行\昆侖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簡單的說
秦嶺是仿製英國的斯貝發動機,用在殲轟七上面。
太行是我國自主研製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用在國產殲11和殲10上面。
昆侖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用在殲八上面。
⑵ 太行、岷山、泰山、昆侖發動機,渦扇15、渦扇20,AL-41F、斯貝發動機,性能各自如何哪個更勝一籌
1、岷山是小推力發動機,用於L15教練機,推力4700。以前中國出口K8用的是萊特公司TFE731-2A。而新一代教練機L15用的是烏克蘭的AI-222發動機。
所以岷山發動機推力很小,但是填補了國內空白。
2、秦嶺發動機是英國斯貝發動機的國產型號。(通稱渦扇-9,秦嶺是代號)中國向英國購買了自行生產、改進的許可證。這種發動機是中推力發動機。也是中國首個成功生產的軍用渦扇發動機。由於該發動機設計定型為60年代,現在已經落伍。(說句題外話,中國斯貝從引進到國產化秦嶺成功,歷經戰整30年)
3、渦扇15(峨眉)。中國購買俄羅斯雅克141戰斗機的R-79B-300發動機圖紙和技術,歷經10年尚未研製成功,預計裝備J20。該發動機是中國最先進的發動機。推力16000-18000。大推力發動機。
4、渦扇10(太行)。中國進口俄羅斯發動機AL31的替代品。由於現在中國依然大量進口AL31,可見渦扇10質量肯定不咋地。大推力發動機。
5、渦扇20。中國用來裝備運20的發動機。未研製成功。推力13000-14000。
6、渦扇13(泰山)。中推力發動機。俄羅斯RD33的仿製品。在研製過程中,用於飛豹、FC-1。推力5000-8000。
7、渦噴14(昆侖)中推發動機。裝備J8。80年代產品,嚴重落伍。
⑶ 昆侖發動機的發展
昆侖發動機是完全按照最嚴格的國家軍標研製的,它經過了近乎嚴酷的地面試驗和長時間試飛的考核,具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發展潛力。
與仿製發動機相比,由於經過了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定型的整個過程,昆侖發動機的任何技術細節、設計思路都非常清楚。
而仿製發動機的過程好像摸著石頭過河,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因而一旦出現問題往往還要回頭去重新摸清設計思路。而且由於仿製的原型發動機技術已經過時,要提高性能往往遇到基礎的限制,很難採用更新的技術。為提高發動機性能,有時不得不犧牲發動機結構強度儲備和安全壽命儲備,使發動機的可靠性受到影響。
昆侖發動機的強度和壽命是嚴格按國家軍標要求設計的。其低循環疲勞壽命試驗按指標的2倍進行,這使發動機壽命大大高於現役的型號,性能也有大幅提高。
在指標要求嚴格、試驗設備缺乏、研製經費緊張等不利條件下,所有昆侖發動機參研單位歷盡艱辛、頑強拼搏,歷時10多年,先後攻克了高低壓壓氣機工作不匹配、高壓渦輪葉片斷裂、振動、高空大M數喘振停車、高空小錶速切斷加力停車等幾十項重大關鍵技術,排除了地面試驗和空中試飛中的上百次故障,按研製任務書、型號規范的規定和空軍後追加的試驗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試飛任務,實現設計定型,具備了裝備中國空軍的條件。整個研製中完成了零部件試驗603項共數萬小時,整機試車數千小時及大量空中試飛,其試驗項目之多、范圍之廣、難度之大,在國內航空發動機研製史上是空前的。
昆侖發動機在繼承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採用了近40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現有世界先進發動機都在應用的定向凝固、無餘量精鑄、復合冷卻空心渦輪葉片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使我國在同等材料水平上有效地提高了渦輪前溫度,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推力。
同時,昆侖發動機還採用了環形燃燒室、高級陶瓷塗層、數字式防喘系統和狀態監控等技術,有效提高了發動機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其單位推力和單位迎風面積接近20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先進水平。
滿足不同需求的改進改型
實踐證明,航空發動機的改進改型具有投資少、風險小、研製周期短的特點,它能較快滿足客戶需求,使製造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西方四大發動機製造商都採用這種方法發展航空發動機。我國昆侖發動機的發展也正在沿用這種方法,並發展了幾種改型。
昆侖I 是原型機的1號改型機,其性能與原型機相同,為適應飛機要求,對外部機匣、附件和管路做了適應性改進。
昆侖Ⅱ是在昆侖原型機基礎上發展的推力增大型。它是在不犧牲發動機的工作可靠性、耐久性和不損失工作裕度的前提下,通過採用先進技術增大發動機的空氣流量,提高其部件效率,減少漏氣和流體損失,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發動機推力,降低了耗油率。此外,為提高昆侖Ⅱ的先進性,擬採用數字式電子調節系統。
為驗證昆侖Ⅱ的技術可行性,早在幾年前,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和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便開展了關鍵部件和關鍵技術的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大進展。2002年3月,在一台已工作350小時的昆侖基礎上改裝成昆侖Ⅱ的驗證機。該發動機首次裝配和試車進展都很順利,經過6小時36分鍾的初步調試,發動機的各項性能就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指標,試車數據有良好的重復性。
通過試驗表明,昆侖Ⅱ的性能已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在發動機推力大幅度增加的同時,耗油率大幅度下降,發動機的經濟性得到顯著改善,在相同載油量的情況下,可增大飛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在一台原型機改裝的驗證機上,首次試車性能便超過設計值,這表明發動機的性能還有一定裕度。昆侖Ⅱ仍保留了維護性好、使用總壽命較長和左右發動機可以互換等優點;當飛機對發動機的推力有更大需求時,可以很容易地將現役殲7和殲8飛機的發動機換裝成昆侖Ⅱ。
昆侖 Ⅱ的推重比為7∶1,最大外徑882毫米,總長4635毫米。
由昆侖派生發展的另一項產品是QD-128中等功率燃氣輪機。它具有功率大、效率高、體積小、污染少、工作可靠及價格低等特點,因而既可用於發電或電、熱聯供,地面輸氣加壓站,也可用作艦船動力。它的主要設計性能參數見表2。QD-128具有優良的工作可靠性和長壽命,燃氣發生器大修間隔時間不少於6000小時;動力渦輪大修間隔時間為20000小時;動力渦輪總壽命為100000小時;燃氣發生器總壽命為40000小時。
⑷ 中國有哪些知名的發動機
1.「昆侖」發動機是我國第一台走完自行設計、試制、試驗、試飛全過程回的航空發動機,是國內答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昆侖發動機的軍用代號是渦噴14,其性能超過以往中國所有軍機的國產發動機。是知識密集、 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產品。其研製屬於技術高、風險大、周期長和投資多的工程。
2.太行發動機,也叫渦扇10系列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的研製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審查考核,歷時18年。太行發動機是中國首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太行發動機由中國606所研製,是國產第三代大型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採用大推力函比及全自動數字化控制系統,最大推力不超過12000公斤。目前主要用於裝備中國第三代高性能殲-10戰斗機。
⑸ 太行發動機,秦嶺發動機,昆侖發動機。三種有什麼區別
太行發動來機(渦扇-10)是中國首個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大推力、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它結束了國產先進渦扇發動機的空白。太行發動機由中國606所研製,主要用在殲-10
秦嶺發動機(渦扇-9)是在英國斯貝MK202發動機基礎上改進的
昆侖發動機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主要是民用。
⑹ 昆侖發動機發展歷史
"昆侖"是我國第一台走完自行設計、試制、試驗、試飛全過程的航空發動機,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經過幾百項嚴格的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考核試飛後,於2002年7月被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設計定型。它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昆侖發動機的軍用代號是渦噴14,據昆侖發動機總設計師嚴成忠稱,其性能超過以往中國所有軍機的國產發動機,包括之前最好的渦噴13乙。昆侖發動機的設計單位是中國一航沈陽發動機設計所。研製周期長達18年。立項時間是1984年。試飛時間長達8年。 航空發動機是知識密集、 技術密集和資金密集的產品。其研製屬於技術高、風險大、周期長和投資多的工程,要研製出可以投入使用的航空發動機,特別是軍用航空發動機,沒有堅實的技術和經濟基礎是不可能的。目前,世界上真正能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 自1956年第一台渦噴-5發動機從沈陽航空發動機廠仿製成功以來,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行業一直以仿製和改進別國發動機為主,雖然也曾自行研製過幾種發動機,但都因種種原因中途夭折了。 "昆侖"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真正走完了航空發動機自行設計、試制、試驗、試飛的全過程。 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的里程碑 "昆侖"發動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總設計、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和貴州紅林機械有限公司等34個單位聯合研製的渦噴發動機。經過幾百項嚴格的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考核試飛後,該發動機於2002年7月被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設計定型。 "昆侖"發動機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可用於殲7和殲8系列飛機。該發動機在性能和壽命方面仍有發展潛力,其發展型還可以滿足中國空軍對中等偏大推力級渦噴發動機的需求。它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從只能測繪仿製、改進改型跨入了自行研製的新階段,結束了我國長期以來不能自行研製航空發動機的歷史,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翻開了自主發展新的一頁。 "昆侖"發動機是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全面貫徹國家軍用標准《航空渦輪噴氣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通用規范》(GJB241-87)自行研製的第一台具有全部知識產權的中等推力級加力渦噴發動機。"昆侖"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新技術的結晶 "昆侖"發動機是完全按照最嚴格的國家軍標研製的,它經過了近乎嚴酷的地面試驗和長時間試飛的考核,具有更好的性能、更高的可靠性、耐久性和發展潛力。 與仿製發動機相比,由於經過了設計、製造、試驗、試飛、定型的整個過程,"昆侖"發動機的任何技術細節、設計思路都非常清楚。 而仿製發動機的過程好像摸著石頭過河,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因而一旦出現問題往往還要回頭去重新摸清設計思路。而且由於仿製的原型發動機技術已經過時,要提高性能往往遇到基礎的限制,很難採用更新的技術。為提高發動機性能,有時不得不犧牲發動機結構強度儲備和安全壽命儲備,使發動機的可靠性受到影響。 "昆侖"發動機的強度和壽命是嚴格按國家軍標要求設計的。其低循環疲勞壽命試驗按指標的2倍進行,這使發動機壽命大大高於現役的型號,性能也有大幅提高。 在指標要求嚴格、試驗設備缺乏、研製經費緊張等不利條件下,所有"昆侖"發動機參研單位歷盡艱辛、頑強拼搏,歷時10多年,先後攻克了高低壓壓氣機工作不匹配、高壓渦輪葉片斷裂、振動、高空大M數喘振停車、高空小錶速切斷加力停車等幾十項重大關鍵技術,排除了地面試驗和空中試飛中的上百次故障,按研製任務書、型號規范的規定和空軍後追加的試驗要求,全面完成了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試飛任務,實現設計定型,具備了裝備中國空軍的條件。整個研製中完成了零部件試驗603項共數萬小時,整機試車數千小時及大量空中試飛,其試驗項目之多、范圍之廣、難度之大,在國內航空發動機研製史上是空前的。 "昆侖"發動機在繼承成熟技術的基礎上採用了近40項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如現有世界先進發動機都在應用的定向凝固、無餘量精鑄、復合冷卻空心渦輪葉片技術等,這些技術的應用使我國在同等材料水平上有效地提高了渦輪前溫度,大大提高了發動機的推力。 同時,"昆侖"發動機還採用了環形燃燒室、高級陶瓷塗層、數字式防喘系統和狀態監控等技術,有效提高了發動機工作穩定性和可靠性,其單位推力和單位迎風面積接近20世紀80年代中期世界先進水平。 滿足不同需求的改進改型 實踐證明,航空發動機的改進改型具有投資少、風險小、研製周期短的特點,它能較快滿足客戶需求,使製造商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西方四大發動機製造商都採用這種方法發展航空發動機。我國"昆侖"發動機的發展也正在沿用這種方法,並發展了幾種改型。 "昆侖"I 是原型機的1號改型機,其性能與原型機相同,為適應飛機要求,對外部機匣、附件和管路做了適應性改進。 "昆侖"Ⅱ是在"昆侖"原型機基礎上發展的推力增大型。它是在不犧牲發動機的工作可靠性、耐久性和不損失工作裕度的前提下,通過採用先進技術增大發動機的空氣流量,提高其部件效率,減少漏氣和流體損失,從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發動機推力,降低了耗油率。此外,為提高"昆侖"Ⅱ的先進性,擬採用數字式電子調節系統。 為驗證"昆侖"Ⅱ的技術可行性,早在幾年前,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和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便開展了關鍵部件和關鍵技術的試驗研究工作,並取得了很大進展。2002年3月,在一台已工作350小時的"昆侖"基礎上改裝成"昆侖"Ⅱ的驗證機。該發動機首次裝配和試車進展都很順利,經過6小時36分鍾的初步調試,發動機的各項性能就達到或超過了設計指標,試車數據有良好的重復性。 通過試驗表明,"昆侖"Ⅱ的性能已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在發動機推力大幅度增加的同時,耗油率大幅度下降,發動機的經濟性得到顯著改善,在相同載油量的情況下,可增大飛機的航程和作戰半徑。在一台原型機改裝的驗證機上,首次試車性能便超過設計值,這表明發動機的性能還有一定裕度。"昆侖"Ⅱ仍保留了維護性好、使用總壽命較長和左右發動機可以互換等優點;當飛機對發動機的推力有更大需求時,可以很容易地將現役殲7和殲8飛機的發動機換裝成"昆侖"Ⅱ。 "昆侖" Ⅱ的推重比為7∶1,最大外徑882毫米,總長4635毫米。 由"昆侖"派生發展的另一項產品是QD-128中等功率燃氣輪機。它具有功率大、效率高、體積小、污染少、工作可靠及價格低等特點,因而既可用於發電或電、熱聯供,地面輸氣加壓站,也可用作艦船動力。它的主要設計性能參數見表2。QD-128具有優良的工作可靠性和長壽命,燃氣發生器大修間隔時間不少於6000小時;動力渦輪大修間隔時間為20000小時;動力渦輪總壽命為100000小時;燃氣發生器總壽命為40000小時。
⑺ 太行發動機和昆侖發動機、秦嶺發動機三者哪個最好哪個最差
我對發動機公司不太熟悉,太行發動機應該比較先進。如WS-15
WS-15 AL-31 M-88-2 AL-41 F-119pw-100
國家: 中 俄 法 俄 美
現狀:版 試驗 服役權 服役 試驗 服役
最大加力推力(daN): ≈16500 12258 7500 ≈20000 15568
推重比: 9-10 7.147 8.246 11.1 11.7
綜合下來,中國發動機水平與美國有不小差距;與俄羅斯的差距有縮小,大約5年;比法國可能稍微強點。
⑻ 昆侖發動機的設計
昆侖發動機是由中國航空工業第一集團公司沈陽發動機設計回研究所總設計、沈陽黎明答航空發動機集團公司、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和貴州紅林機械有限公司等34個單位聯合研製的渦噴發動機。經過幾百項嚴格的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考核試飛後,該發動機於2002年7月被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設計定型。
昆侖發動機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可用於殲7和殲8系列飛機。該發動機在性能和壽命方面仍有發展潛力,其發展型還可以滿足中國空軍對中等偏大推力級渦噴發動機的需求。它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從只能測繪仿製、改進改型跨入了自行研製的新階段,結束了我國長期以來不能自行研製航空發動機的歷史,也標志著我國航空發動機設計翻開了自主發展新的一頁。
昆侖發動機是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全面貫徹國家軍用標准《航空渦輪噴氣和渦輪風扇發動機通用規范》(GJB241-87)自行研製的第一台具有全部知識產權的中等推力級加力渦噴發動機。昆侖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⑼ 中國最早的四大軍工企業什麼
中航工業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中央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於2009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立。集團公司設有航空裝備、運輸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200餘家成員單位、有20多家上市公司,員工約40萬人。2009年7月8日,美國《財富》雜志公布世界500強企業最新排名,中航工業首次申報並成功入選,排名第426位,成為首家進入世界500強的中國航空製造企業和中國軍工企業。2011年中航工業第三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310位。截至2011年6月,中航工業資產規模為5000億元。中航工業系列發展殲擊機、殲擊轟炸機、轟炸機、運輸機、教練機、偵察機、直升機、強擊機、通用飛機、無人機等飛行器,全面研發渦槳、渦軸、渦噴、渦扇等系列發動機和空空、空面、地空導彈,強力塑造殲十、飛豹、梟龍、獵鷹、山鷹等飛機品牌和太行、秦嶺、昆侖等發動機品牌,為中國軍隊提供先進航空武器裝備。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將寓軍於民、軍民融合作為重要發展原則,以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大力發展軍民用運輸機產業,研製生產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渦槳支線飛機,運-8飛機、運-12飛機,直-9直升機等多種機型,是ARJ21新支線客機的主要研製者和供應商,是大飛機重大專項的主力軍。按照只有合作夥伴、沒有競爭對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業領域進行廣泛合作與交流,在開展梟龍飛機、K8飛機、EC120直升機、ERJ145渦扇支線客機等國際合作項目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航空項目的開發,大力開展航空轉包生產業務;將航空高技術融入汽車、摩托車及其發動機、零配件等領域,大力發展燃氣輪機、製冷設備、電子產品、環保設備、新能源設備等機電產品,並提供飛機租賃、通用航空、交通運輸、醫療服務、工程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建設、房地產開發等第三產業服務項目。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是中國科技發展的領軍者之一,擁有由中國航空研究院和33個科研院所組成的高水平科研體系;擁有一大批院士和國家級專家;擁有一批達到亞洲一流或國際領先水平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大科研試驗設施;擁有中航網聯通國內所屬成員單位,具備異地協同設計製造能力和現代化信息傳輸能力。
兵器工業
人民兵器工業是我黨最早創建的軍事工業部門,也是新中國國防科技工業的搖籃。1931年10月,中央軍委在江西興國縣官田創建了我黨歷史上第一個兵工廠—中央軍委兵工廠,由此揭開了人民軍事工業的新篇章。在革命戰爭年代,廣大兵工戰士不怕犧牲、艱苦奮斗,涌現出一批以「中國保爾」吳運鐸為代表的英雄模範,為革命戰爭取得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兵器工業抽調了大批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支援航空、航天、船舶、電子等國防工業部門的創建和發展,為新中國國防工業建設奠定了基礎。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1999年7月根據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的重大決策,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的基礎上改組設立的。集團公司不僅是我國陸軍武器裝備的主要研製、生產基地,同時也為海軍、空軍、二炮等諸兵種以及武警、公安提供各種武器彈葯和裝備,是我國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性基礎產業。
航天科技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在我國戰略高技術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創新能力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成立於1999年7月1日。其前身源於1956年成立的我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曾歷經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和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的歷史沿革。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是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擁有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電子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以及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和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等11家專業公司、若干直屬單位以及8個區域性航天產業基地、8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運載火箭、人造衛星、載人飛船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和發射,專營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具有大型系統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經驗。科研生產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內蒙古、香港(深圳)、海南等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還積極運用航天技術,大力發展衛星應用、信息技術、新材料與新能源、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特種車輛及零部件、空間生物等重點領域,形成了軍民融合的發展格局。長期以來,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防現代化建設和科學技術進步做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現有從業人員14萬人,已培養形成了以重點學科帶頭人為代表的科技人才、以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經營管理人才和以能工巧匠為代表的技能人才等五支人才隊伍。其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33名,「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67名。在出成果、出人才的同時,孕育形成了航天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培育形成了以「以國為重、以人為本、以質取信、以新圖強」為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時代特徵和航天特色的企業文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擁有11個國防科技重點試驗室、20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8個系統級研發中心和30多個重點專業研發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為目標,制定了航天核心技術計劃,取得了數百項標志性成果,有力地推動了以載人航天和月球探測工程為代表的國家重大航天科技專項的立項研製。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立以來,共獲得了國家級科技進步獎43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27項;專利申請數量從1999年的19項上升到2009年的 1780 項,特別是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比例高達80.7%,位居軍工集團之首。2006年,作為唯一一家軍工企業,集團公司被列入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試點單位,並在2008年獲得了「創新型企業」稱號;2007年,集團公司獲得了國家首次設立的「中國工業大獎」。2006年,集團公司黨組被中組部、國資委黨委授予了「全國國有企業創建『四好』領導班子先進集體」稱號。2006年、2010年,集團公司連續兩屆被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授予任期考核「業績優秀企業」稱號和「科技創新特別獎」。近年來,集團公司還先後獲得「改革開放30周年傑出品牌」、「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最具價值之責任榜樣」等榮譽稱號。
目前,集團公司資產總額達1553億元 。2009年集團公司營業收入近700億元,利潤總額超過了70億元。在現有的125家中央企業中,集團公司在2008年度、2009年度經營業績考核中連續2年進入前十名,穩居央企第一梯隊。
當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正在加快構建航天科技工業新體系,加速發展宇航系統、導彈武器系統、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和航天服務業四大主業,積極推進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致力創新,勇於開拓,全力鑄造國際一流大型航天企業集團,努力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和人類和平利用空間的偉大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航天科工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簡稱「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前身為1956年10月成立的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先後經歷了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的歷史沿革。現有7個研究院、2個科研生產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餘戶企事業單位,遍布全國各地。現有職工12萬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超過40%,形成了一支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精、作風形象好、敬業精神強的科研生產與經營管理隊伍;擁有專業門類配套齊全的科研生產體系。
航天科工以「科技強軍、航天報國」為企業使命,始終堅持「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航天防務技術,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建立了完整的防空導彈系統、飛航導彈系統、固體運載火箭及空間技術產品等技術開發與研製生產體系,所研製的產品涉及陸、海、空、天、電磁等各個領域,導彈武器裝備整體水平國內領先,部分專業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航天科工先後為國家提供了幾十種性能先進的導彈武器裝備,創造了我國國防武器裝備建設史上的二十個「第一」,並在載人航天、月球探測工程等國家多個重大項目建設中做出了突出貢獻,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國防實力。在國慶60周年閱兵盛典上,集團公司共有11型導彈武器系統、5型裝備底盤和4輛遊行彩車接受了黨和人民的檢閱,極大地振奮了民族精神。
航天科工著眼於「大防務、大安全」發展理念,努力踐行「放飛神劍、收獲和平」的庄嚴承諾,積極拓展非傳統安全領域發展空間,在信息技術、裝備製造等方面開發了一系列軍民結合高技術產品。自主研製的防偽稅控系統、奧運安保科技系統、南水北調模擬系統、應急救援與保障裝備等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從「平安奧運」拓展到「平安城市」商機初顯,航天科工服務國家經濟安全,打造「金穗、金卡、金盾」三大系統,並且成為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安保科技系統的總承包商以及中國商用大飛機配套供應商。在抗擊冰凍雨雪災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過程中,在我國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過程中,航天科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彰顯了強大的航天高科技實力和中央企業「頂樑柱」的作用。
集團公司是國家級創新型企業;被評為2009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榮獲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百強第一名;是中國質量協會授予的中央企業首家質量管理創新基地;獲得2009年度中國管理大會「具價值企業」榮譽等。
航天科工緻力走中國特色的軍民融合之路,統籌軍民兩業發展,突出「航天防務、信息技術、裝備製造」三大業務板塊,實施軍民融合、創新驅動、人才強企、質量制勝「四大戰略」,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今天,承載著50多年深厚文化積淀的航天科工正滿懷信心,朝著「建設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的目標闊步邁進。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介紹: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中國十大軍工集團的形成:七、八十年代政府中幾個部門:核工業部、航天工業部、兵器工業部等,也曾經叫過五機部、七機部等,這就是中國現在十大軍工集團公司的前身。後來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為了轉變政府職能,把這些部門改為公司,即: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這就是原來的五大軍工集團。1997年為了引入內部競爭機制,這五大軍工集團均一分為二,形成了軍工十大集團公司。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運行方式運行,由中央管理。公司擁有完整的核科技工業體系,由246個工業企業、公司、科研設計院所和事業單位組成,主要承擔核動力、核材料、核電、核燃料、乏燃料和放射性廢物的處理與處置、軸礦勘察采冶、核儀器設備、同位素、核技術應用等核能及相關領域的科研開發、建設與生產經營。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而成的集科研設計、工程建設、金融貿易為一體的特大型國有企業,由中央管理。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的部分企事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由中央管理。公司主要研製、生產、經營航天運載器、航天器、各類戰略戰術導彈以及衛星地面應用系統等各類航天產品;專營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開發、生產、經營機械、電子、化工、通訊、交通、計算機、醫療、環保等多種民用產品。
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單位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是國家授權的投資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方式運行,由中央管理。公司主營各類導彈武器系統及其他航天產品,兼營機械、電子、化工、通訊、計算機及其應用、衛星應用、交通運輸設計、醫療器械及建築等多種民用產品。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通常簡稱中航工業)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又稱中央企業),2008年11月6日由原中國航空工業第一、第二集團公司重組整合而成,實行母子公司和事業部管理體制,設有防務、飛機、發動機、直升機、機載設備與系統、通用飛機、航空研究、飛行試驗、貿易物流、資產管理、工程規劃建設、汽車等產業板塊,下轄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員工約40萬人。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有61家成員單位。為我國海軍提供現代化裝備是中船集團公司的神聖使命,為我國航運提供船舶和船舶出口是中船集團公司的主要業務。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是由中央管理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有99家企事業成員單位。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雄厚的科技開發力量,可承擔包括30萬噸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有船舶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舶、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任務。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按國家控股公司方式運行。公司擁有成員單位133家,承擔坦克裝甲車輛、火炮、導彈、炮彈等軍品的研製、生產任務,同時開發民品,在機械、化工、光電特別是重型汽車、工程機械、動務傳動、精細化工等領域具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和開發、製造能力。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對外名稱中國南方工業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業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集團公司擁有包括長安汽車有限責任公司、嘉陵集團有限責任集團公司在內76個成員單位。目前,公司已初步形成了「軍民結合,以車為主,全面發展」的格局,以火炮系統、輕武器及其他單兵武器系統、彈葯等產品為主的軍品科研生產體系,是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力量,在軍轉民上已形成了以汽車、摩托車及其零部件為代表的支柱民品體系。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國有特大型企業集團。擁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包括: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 北京)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航天四院 西安)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五研究院 北京)
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航天六院 西安南郊)
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航天八院)
中國航天時代電子公司(航天九院)
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第十一研究院,原航天701所)
另外還有長城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程咨詢中心以及若干個直屬研究所、工廠、公司等。140多個企事業單位分布在全國各地。集團公司共有員工10萬餘人,已培育形成了以重點學科領域帶頭人為代表的科技隊伍、以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經營管理隊伍和以能工巧匠為代表的產業工人隊伍。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32名。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是國有特大型獨資企業,由中央直接管理。集團公司內設4個事業部,擁有6個大型研究院,共計180多個企事業成員單位,近l0萬名職工中,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佔40%。 集團公司以導彈武器系統為基業,以軍民兩用信息技術、衛星與衛星應用、能源與環保以及成套設備為主業。創建46年來,先後為國家提供了大量不同類型、性能先進的導彈武器系統,極大地提高了我國國防實力和部隊裝備水平;以成功發射"航天清華一號"衛星為標志,集團公司在微小衛星、固體運載火箭領域取得了長足進展;各類性能優良的航天產品成為在長征運載火箭、載人航天工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航天金稅、金卡和金盾等為代表的高科技產品,對推動經濟建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⑽ 昆侖發動機的簡介
昆侖是國內目前最先進的中等推力級的軍用渦噴發動機。該發動機經過幾百項嚴格的專地面考核試驗和空中屬考核試飛後,於2002年7月被國家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設計定型。它的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能夠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據昆侖發動機總設計師嚴成忠稱,其性能超過以往中國所有軍機的國產發動機,包括之前最好的渦噴13乙。昆侖發動機的設計單位是中國一航沈陽發動機設計所。研製周期長達18年。立項時間是1984年。試飛時間長達8年。要研製出可以投入使用的航空發動機,特別是軍用航空發動機,沒有堅實的技術和經濟基礎是不可能的。目前,世界上真正能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英國和法國。
自1956年第一台渦噴-5發動機從沈陽航空發動機廠仿製成功以來,我國的航空發動機行業一直以仿製和改進別國發動機為主,雖然也曾自行研製過幾種發動機,但都因種種原因中途夭折了。 昆侖發動機的研製成功標志著我國真正走完了航空發動機自行設計、試制、試驗、試飛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