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谷歌 亞馬遜 騰訊 百度 市值分別多少
2014年9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4胡潤百富榜》,其中2014胡潤富豪榜市值最大的公司排名也同時出爐。排名首位的是剛剛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阿里巴巴,市值14100億元,其次是騰訊,市值9760億元,第三是網路,市值4680億元。三者的市值關系是,騰訊+網路=阿里。
谷歌在2014年做了很多嘗試和業務擴張,收購智能家居明星公司Nest,Android系統在份額上繼續上漲,但由於後來者Facebook等公司在移動廣告上的圍殲,而企業應用、谷歌眼鏡、無人駕駛汽車等離產生利潤還很遠。谷歌2014年股價有所下挫,但正如矽谷名言所說,對於科技企業來說,影響力大於市值。
亞馬遜的2014年不太好過,外界質疑其搞擴張低利潤的戰略,股價終於支撐不住,下跌兩成左右。重磅硬體Fire Phone出師不利,造成大筆資產減計。
資料來源鏈接:http://news.pedaily.cn/201501/20150104376230_all.shtml#p1
B. 互聯網發展趨勢
互聯網將會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一、行業整合和產業集中度不斷增強的趨勢下,市場壟斷趨勢更加明顯
目前中國經濟已進入壟斷經濟時代,產業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產業集中度,也稱市場集中度,是指市場上某種行業內少數企業的生產量、銷售量、資產總額等方面對某一行業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是用這幾家企業的某一指標(大多數情況下用銷售額指標)占該行業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
一家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場上的地位高低和對市場支配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志。
2020年中國互聯網公司迎來高速增長的一年,盡管在年底受到反壟斷政策的影響,部分公司股價有所回落,但嗶哩嗶哩、拼多多以及微盟集團、中國有贊等SaaS平台,在此期間反而迅速突圍,股價實現數倍增長。
1、大平台導致市場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局面,後起之秀奮起直追,競爭日趨激烈
在經歷了2020年的暴漲後,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與FAANG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目前,中美互聯網前10大市值的公司中,中國互聯網公司已佔據半數席位。其中,騰訊市值已經十分接近Facebook。
排名第二的阿里巴巴在經歷了反壟斷所帶來的股價一路下行後,市值仍然超過5萬億港元,將奈飛等公司遠遠甩開。而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第三梯隊,美團、拼多多等公司正處於極速追趕之中。
2、大產品促使品牌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目前,中國互聯網已按照產品分類,在國內市場劃定各自勢力范圍,分別為,騰訊系、位元組系、阿里系、網路系、快手系。在用戶規模及滲透率上,騰訊系、阿里系、網路系3家用戶規模已基本覆蓋全網用戶,增速趨緩,在短視頻產品拉動下,頭條系及快手系用戶規模滲透率加速提升。
在用戶時長上,互聯網巨頭爭奪加劇,頭條系及快手系產品呈「進攻趨勢」,而騰訊系、阿里系和網路系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互聯網巨頭加大投資力度,力圖抓住結構性增長機會
2021年,在流量紅利枯竭和國家反壟斷政策背景下,頭部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使得市場存量競爭日趨激烈。
阿里巴巴國內互聯網業務的未來發展方向為,本地服務、新零售、全球化、雲服務。針對這一核心商業領域,阿里成立了MMC事業群,其使命是鎖定正在進行數字升級的600萬夫妻老婆店。
MMC是對夫妻老婆店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貨配人,並走通C2B2M模式。此外,經過10多年的投資,當前阿里已進入盈利階段,將來打算進一步擴大投資。
騰訊將發展和投資方向定位於伺服器、網路設備、及其它初創公司。今年繼續加大了對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的投資,同時延續了騰訊一貫所採取的對於初創企業的投資,這種投資並非採用單一的並購方式,而是多元化投資方式。通過投資支持和幫助這些企業快速成長。
美團新業務的投資項目為,社區團購、單車打車、快驢。雖然其單車(包括電單車)由於季節及新車投放等原因出現了較大虧損,但因其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未來仍將繼續投入。
京東則針對京喜拼拼、京喜通、京喜電商整合成的京喜集團,全面布局供應鏈和物流網路。其中,京喜拼拼即社區團購業務。京喜通即便利店業務,已建立了B2B供應鏈。京喜即電商業務,為一線城市用戶提供服務,目前已初步實現京喜用戶向京喜拼拼的導流。
三、生態型企業代表了未來發展趨勢,互聯網巨頭們紛紛通過跨界整合,建立企業生態系統。
四、互聯網線上流量競爭促使平台商業化加速,互聯網內容正從圖文向視頻升級,平台競爭集中體現在變現能力上
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相較於圖文,視頻媒介更適配大眾當下的閱讀習慣。有業內人士預計,短視頻的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2000億的量級。事實上,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場從圖文到視頻的內容表達形式的升級。
C. 互聯網發展趨勢(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
互聯網發展趨勢,互聯網未來發展的三大趨勢。小編來告訴你更多相關信息。
進入21世紀以來,互聯網正在成為推動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重要因素。2021年,隨著我國數字化建設的穩步推進,全面的數字化、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未來的產業互聯網,必將是一個所有產業相關方互通互聯,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未來。
中國互聯網發展迅速,目前擁有數據中心35座、雲市場佔比超過4%、活躍交換中心8個,但業務主要集中在大陸市場、部分領域缺乏競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資源基礎方面,從網路底層框架IPV6市場來看,中國市場佔有率最高,達8.3%,但使用效率不及美國,僅為美國的1/2。
從網站資源看,谷歌搜索引擎以超過600億次月度瀏覽量位居全球百大網站之首,中國網路網站以超過97億次月度瀏覽量排為第四。
目前,中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趨勢的主要表現為,新興技術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產業應用穩步推進。我國在量子信息技術、天地通訊、類腦計算、AR/VR/MR、人工智慧、區塊鏈、超級計算機、工業互聯網等信息技術領域發展勢頭向好。
展望未來,預計中國互聯網將會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一、行業整合和產業集中度不斷增強的趨勢下,市場壟斷趨勢更加明顯
目前中國經濟已進入壟斷經濟時代,產業聚集的趨勢愈發明顯。產業集中度,也稱市場集中度,是指市場上某種行業內少數企業的生產量、銷售量、資產總額等方面對某一行業的支配程度,它一般是是用這幾家企業的某一指標(大多數情況下用銷售額指標)占該行業總量的百分比來表示。
一家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場上的地位高低和對市場支配能力的強弱,是企業形象的重要標志。
2020年中國互聯網公司迎來高速增長的一年,盡管在年底受到反壟斷政策的影響,部分公司股價有所回落,但嗶哩嗶哩、拼多多以及微盟集團、中國有贊等SaaS平台,在此期間反而迅速突圍,股價實現數倍增長。
1、大平台導致市場呈現出強者恆強的局面,後起之秀奮起直追,競爭日趨激烈
在經歷了2020年的暴漲後,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估值與FAANG的差距進一步縮小。目前,中美互聯網前10大市值的公司中,中國互聯網公司已佔據半數席位。其中,騰訊市值已經十分接近Facebook。
排名第二的阿里巴巴在經歷了反壟斷所帶來的股價一路下行後,市值仍然超過5萬億港元,將奈飛等公司遠遠甩開。而中國頭部互聯網公司的第三梯隊,美團、拼多多等公司正處於極速追趕之中。
2、大產品促使品牌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目前,中國互聯網已按照產品分類,在國內市場劃定各自勢力范圍,分別為,騰訊系、位元組系、阿里系、網路系、快手系。在用戶規模及滲透率上,騰訊系、阿里系、網路系3家用戶規模已基本覆蓋全網用戶,增速趨緩,在短視頻產品拉動下,頭條系及快手系用戶規模滲透率加速提升。
在用戶時長上,互聯網巨頭爭奪加劇,頭條系及快手系產品呈「進攻趨勢」,而騰訊系、阿里系和網路系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二、互聯網巨頭加大投資力度,力圖抓住結構性增長機會
2021年,在流量紅利枯竭和國家反壟斷政策背景下,頭部互聯網企業紛紛加大投資力度,使得市場存量競爭日趨激烈。
阿里巴巴國內互聯網業務的未來發展方向為,本地服務、新零售、全球化、雲服務。針對這一核心商業領域,阿里成立了MMC事業群,其使命是鎖定正在進行數字升級的600萬夫妻老婆店。
MMC是對夫妻老婆店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實現貨配人,並走通C2B2M模式。此外,經過10多年的投資,當前阿里已進入盈利階段,將來打算進一步擴大投資。
騰訊將發展和投資方向定位於伺服器、網路設備、及其它初創公司。今年繼續加大了對伺服器和網路設備的投資,同時延續了騰訊一貫所採取的對於初創企業的投資,這種投資並非採用單一的並購方式,而是多元化投資方式。通過投資支持和幫助這些企業快速成長。
美團新業務的投資項目為,社區團購、單車打車、快驢。雖然其單車(包括電單車)由於季節及新車投放等原因出現了較大虧損,但因其具有長期投資價值,未來仍將繼續投入。
京東則針對京喜拼拼、京喜通、京喜電商整合成的京喜集團,全面布局供應鏈和物流網路。其中,京喜拼拼即社區團購業務。京喜通即便利店業務,已建立了B2B供應鏈。京喜即電商業務,為一線城市用戶提供服務,目前已初步實現京喜用戶向京喜拼拼的導流。
三、生態型企業代表了未來發展趨勢,互聯網巨頭們紛紛通過跨界整合,建立企業生態系統
目前,全球各行業巨頭及領軍企業,都圍繞自身建立了良好的企業生態系統。企業生態系統是指企業與企業生態環境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系統,在一定區域內,和生物一樣,沒有一個企業或單個組織是能夠長期獨立生存的。
與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種一樣,企業生態系統中的每一家企業最終都要與整個企業生態體系共命運。因此,在制定公司戰略時,不能只著眼於公司本身,還應從全局考慮,了解整個生態體系的健康狀況,以及公司在系統中扮演的角色。
基於生態體系的戰略不僅使公司自身得利,而且使所有體系成員共同受益,從而形成生態鏈上的良性循環,使公司得以持續健康發展。
由此可見,如今許多企業巨頭們紛紛建立生態系統,完全是為了順應時代潮流和自身發展的需要所產生的必然結果。
2021年,隨著新興市場逐漸被開發殆盡,互聯網行業已經從增量競爭變為存量競爭,任何一巨頭的商業行動都將觸犯另一個巨頭的業務空間。未來各個互聯網巨頭在穩固其核心競爭力的前提下,必定會通過跨界整合的方式進入到其他領域。
目前,各大互聯網巨頭在把握住核心優勢的前提下,正在不斷擴展邊界,實現業務模式的多樣性,打造全方位生態平台。
四、互聯網線上流量競爭促使平台商業化加速,互聯網內容正從圖文向視頻升級,平台競爭集中體現在變現能力上
市場調查報告顯示,在注意力稀缺的時代,相較於圖文,視頻媒介更適配大眾當下的閱讀習慣。有業內人士預計,短視頻的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到2000億的量級。事實上,互聯網正面臨著一場從圖文到視頻的內容表達形式的升級。
從未來發展趨勢看,互聯網內容視頻化是大勢所趨,因為用戶行為習慣已經養成。由於短視頻滿足了用戶需求,從而形成了消費黏性。
對於各大社交和內容平台來說,未來變現的能力就是其核心競爭力。當前短視頻的變現方式主要有廣告變現、直播打賞、平台電商等。
結語
截止2020年底,我國5G網路用戶數超過1.6億,約佔全球5G總用戶數的89%,網民數量為9.8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0.4%。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纖網路、4G、5G獨立組網網路。
目前,中國已建成91.6萬個5G基站,佔全球的70%。下一步,我國還將加強對G、大數據、基礎軟體、工業軟體、人工智慧等核心技術的投入力度。盡管中國由於歷史原因,未能趕上第一二三次工業革命,然而,事實證明,中國已經趕上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並且正處於引領發展的前沿。
因此,可以預見,未來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前景可期!
D. 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了。是中國公司還是美國公司 誰給解釋一下, 具體解釋一下阿里巴巴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崛起」在美國第一次受到熱情擁抱而不是高度戒備,應該是在月19日的紐約證券交易所。阿里巴巴在美上市的首個交易日,以股價飆升38%、總市值達到2310億美元的驚艷成績單,完勝美國本土明星互聯網企業「臉譜」,一舉殺進全球上市公司前20強,成為華爾街的年度新寵。當天,美國股民用激烈的競價表達對中國民企發展模式的肯定,對中國經濟運行環境的信心,從中國巨大市場中分一杯羹的期待,以及對中國崛起的真誠歡迎。這兩天在中國,雖然也聽到阿里上市「只是讓孫正義成了日本首富」的抱怨,但因阿里巴巴是中國人運營的公司而引發的民族自豪感明顯佔了上風。這兩天在西方,大大小小的媒體都在津津樂道於馬雲的第一份職業、第一次創業的公寓、甚至他最喜愛的電影,那種狂熱的追星式的寫法,讓習慣了西方媒體冷嘲熱諷的中國讀者還真有點兒不適應。
《日本經濟新聞》評論稱,中國企業在政府的推動下先是國營企業實施國際化,阿里巴巴的上市標志著民營企業也進入在國際市場發揮「存在感」的時代。韓國《東亞日報》稱,繼「G2」之後,世界迎來中美兩強的「網路2」時代。阿里巴巴在紐約成功上市,表明全球IT產業正形成中美兩強相爭態勢,美國的谷歌、臉譜、亞馬遜等企業正在與中國的阿里巴巴、騰訊、網路等正式拉開競爭序幕。「到明年,阿里巴巴很有可能取代美國沃爾瑪,成為世界最大的銷售平台」。韓國《每日經濟》21日報道稱,現在全世界IT業也都在為阿里巴巴的「空襲」而緊張。中國IT巨頭同樣也將目光瞄準韓國,此前中國的騰訊就曾投資5300億韓元給希傑游戲公司,這震驚了韓國網路游戲業。阿里巴巴成功上市,必將刺激胸懷「阿里巴巴第二」夢想的中國年輕人創業。美國《時代》周刊稱,阿里巴巴上市凸顯全球四大經濟趨勢:越來越多重要公司將來自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創造藍籌股,發展中國家消費者主導世界,以及,你的下一份工作沒准就在中國。
美國《新聞日報》報道稱,在中國電商巨頭的紐交所首秀中,阿里高管們沒有一個登台敲鍾,而是把這一榮譽讓給了廣大阿里店鋪的經營者們,其中居然還有一位美國人。這實在是一招好棋,它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加盟阿里行列。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全世界的企業都會考慮與阿里巴巴合作,互利共贏。
英國《衛報》21日報道說,阿里巴巴上市的過程像在「飛」,從發行價68美元一路升到近100美元的高點。日本《讀賣新聞》稱,阿里巴巴一開盤股價就超出發行價36%,表明股市對該公司成長性的高度期待。法國《回聲報》報道稱,阿里巴巴首個交易日表現「是個奇跡」,因為發行價已經不低,發行的股數也相當可觀,類似情況下,股票上市後一般會經過較長時間低迷和調整。日本NHK電視台稱,阿里巴巴在紐約上市,第一天的市值就超過豐田公司規模。法國《費加羅報》稱,此前人們形容阿里巴巴的業務范圍相當於亞馬遜和億貝的總和,而上市僅一天阿里巴巴的市值也變成了這兩家美國電商的市值總和,這表明從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獲得回報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