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報表質量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報表質量

發布時間:2025-02-22 01:47:55

A.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及其分析

如果你是要季度、年度報告之類,你可以到交易所的網站里找,如上海證券交易的資料庫。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_c1un.html
至於其報告的分析,通常報表裡已有某程度的分析。很多券商的分析基本上是結合其他分析,很少有隻論述報表的分析,所以你要找此類的報告,只能自己集合不同的券商的分析。而且這些分析都各自有它因行業而異的重心。

如果你只是要一份年度報告,以下是我從上海證券交易的資料庫里取出的一份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http://www.sse.com.cn/cs/zhs/scfw/gg/ssgs/2006-04-22/600498_2005_n.pdf

B. 三家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對比分析

財務報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基本面,是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依據。但一些公司出於種種目的,利用會計准則的自由裁量空間進行報表粉飾甚至造假,從而影響了報表的可*性和可比性,使許多投資者被虛飾業績所誤導或不敢信任會計信息。 其實,經粉飾的報表往往會在許多方面露出馬腳,投資者只要肯多下點功夫,拿出精挑細選、貨比三家的購物精神,對公司財務狀況進行多方對比分析,就可以對擬投資對象的現狀做出較好判斷,從而有效捍衛自己的利益。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披露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主表。如果上市公司擁有能夠控制的子孫公司,還將披露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損益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由於合並財務報表反映了上市公司及所控制企業的整體情況,因此我們更多地側重於使用合並財務報表。 為更好地判斷公司狀況,投資者可採取以下幾種報表分析方法: 一是表間分析法。即對公司財務報表之間的關聯項目進行綜合衡量,關注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疑點,以了解企業真實的盈利質量和資產質量,防止單張報表的誤導。 二是財務比率分析法。對公司財務報表同一會計期內相關項目相互比較,計算比率,判斷其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經營效率、盈利能力等情況。 三是期間分析法。對公司不同時期的報表項目進行動態地比較分析,判斷其資產負債結構、盈利能力的變化趨勢。 四是公司間比較法。與同行業、同類型的其他上市公司財務情況進行比較分析,了解公司在群體中的優劣及異常。 資產負債表:聚焦銀行借款 想了解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看其存貨和應收帳款,如果其增長較營業收入的增長快得多的話,往往意味著公司在銷售方面可能出現問題,如銷售疲軟、銷售政策不謹慎、存貨跌價損失和壞帳損失將升高等。 一般而言,資產負責表中貨幣資金越多、銀行借款越少,意味著公司質量越好。如貴州茅台,其貨幣資金數額多年來持續增長,2007年底積累到47億元,銀行借款數額為零;公司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僅1.47億元,但預收賬款達11.25億元。上述跡象充分表明貴州茅台是賺錢機器,單*自身積累已能滿足公司的快速發展,且還有富餘。 另外,銀行借款也是從側面反映公司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銀行借款相對於公司的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偏大,說明公司在應收款項、存貨、固定資產等項目上可能佔用資金比例偏高,其盈利質量及未來償債能力值得懷疑。 如果銀行借款歷年來持續增長且數額巨大,而公司已過高速成長期,可能說明公司是「吞錢機器」,歷年業績也存在持續虛增可能,未來可能陷入大麻煩。 利潤表:警惕收入虛增 利潤表是大多數投資者最關注的報表,同時也是很容易被報表假象所蒙蔽的報表。要客觀分析該表,除應了解該表各項目的構成情況外,還要與資產負責表和現金流量表相關項目進行對比分析,以免不慎被某些公司的「績優」光環所欺騙。 如果應收賬款、應收票據異常升高以及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與營業收入不相稱,投資者就應予以警惕。由於公司在確認營業收入的同時應結轉營業成本。因此,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也應相稱。對營業成本的分析可結合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和現金流量表中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等項目進行,以判斷其變化及合理性。 有些公司為了粉飾營業收入會有意從事一些交易金額很大但毛利率很低的商品流通或交易代理業務。雖然這些業務一般都不盈利或利潤很低,但能使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及其增長顯得動人。公司在報告附註中對營業收入進行分類披露時會有意不區分工業和商業,以迷惑投資者。 對利潤表中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合理性應結合公司營業收入的規模大小和同行業中的其他上市公司情況來判斷。有些公司營業收入未能顯著增長,但通過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大幅下降使當期利潤快速增長,這種行為可能會損害公司的長期利益,特別是那些實施大額廣告營銷策略的企業。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對公司報告期取得的凈利潤還應分析其中有多少是由非經常性損益所形成的,這樣做可以判斷公司正常經營下的獲利能力,防止被一些公司*非流動性資產處置、債務重組、政府補助、投資收益、資產減值准備的巨額沖回等方式產生巨額利潤或扭虧為盈所誤導。 現金流量表:考驗業績含金量 要想從現金流量表中找出線索,有時候就需要將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結合起來。如果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增加,但是從經營活動中收到的實際現金額卻比以前低,這說明公司的部分收入還掛在應收賬款中,有壞賬發生可能,且存在虛增或使用非常手段期末突擊銷售的可能,這樣下期收入就可能減少。 要想知道一家公司是否在玩數字游戲,可以比較凈利潤的增長率和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增長率。如果凈利潤的增長速度明顯高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的增長速度,而之前兩個數據增長速度相似,這說明凈利潤的增長率實際上可能並沒有那麼高。 另外,支付給職工以及為職工支付的現金這個數字亦有特別用途。我們可以用這個數字除以公司年報中披露的職工人數以大概估算出職工人均年收入,由於差企業難以發出高工資。因此這個數字越高出行業及地域平均水平,意味著公司質量可能越高。 報表附註:內藏乾坤 報表附註往往能揭示出數據背後隱藏的情況,也包含很多可能影響到公司前景的風險和不確定的有價值的信息,因此投資者有理由對它們進行深入研究。 通常來說,公司會在報表附註中披露控股子公司及參股公司情況,投資者可對這些情況進行了解,並關注公司報表合並范圍,藉此判斷公司母公司層面和子公司層面的質量。歷史上一些臭名昭著的造假公司利用個別異地子公司進行業績造假,如公司合並報表財務項目較異常,而利潤主要來源於個別子公司,投資者則需謹慎考慮。 另外,附註中還會對公司關聯方及關聯方交易進行較詳細披露,投資者可以藉此分析公司產供銷體系和經營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是否完整,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為關聯方擔保或向關聯方提供資金等轉移經濟利益的行為。公司經營存在對關聯方的重大依賴,則公司利潤調節空間很大。一些造假公司也可能設立一些潛在關聯方,即特殊目的實體與公司進行交易來粉飾報表,並隱瞞這些關聯關系及其交易。 插排: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定期報告中披露了資產負債表、利潤表和現金流量表三張主表。

C.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分析上市公司資產負責表:
一、揭示公司的資產及其分布結構。從流動資產,可了解公司在銀行的存款以及變現能力,掌握資產的實際流動性與質量;而從長期投資,掌握公司從事的是實業投資還是股權債權投資及是否存在新的利潤增長點或潛在風險;通過了解固定資產工程物資與在建工程及與同期比較,掌握固定資產消長趨勢;通過了解無形資產與其它資產,可以掌握公司資產潛質。
二、揭示公司的資產來源及其構成。根據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之間的關系,如果公司負債比重高,相應的所有者權益即凈資產就低,說明主要靠債務"撐大"了資產總額,真正屬於公司自已的財產(即所有者權益)不多。還可進一步分析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如果短期負債多,若對應的流動資產中貨幣資金與短期投資凈額與應收票據、股利、利息等可變現總額低於流動負債,說明公司不但還債壓力較大,而且借來的錢成了被他人佔用的應收賬款與滯銷的存貨,反映了企業經營不善、產品銷路不好、資金周轉不靈。
三、有助於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通常情況下,資產負債率應當控制在適度的比例,如工業生產類企業應低於60%為宜,不過,過低(如低於40%)也不好,說明公司缺乏適度負債經營的創新勇氣。結合資產收益率,還可評價公司的資產創利、盈利能力。
四、通過期初數與期末數的對比,有助於投資者對資產負債進行動態的比較,進一步分析公司經營管理水平及發展前景與後勁。

利潤表要對以下幾方面的內容進行評判:(1)構成主營業務利潤的各項要素:從主營業務收入出發,減去為取得主營業務收入而發生的相關費用、稅金後得出主營業務利潤。(2)構成營業利潤的各項要素:營業利潤在主營業務利潤的基礎上,加其他業務利潤,減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後得出。(3)構成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各項要素: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在營業利潤的基礎上加(減)投資收益(損失)、補貼收入、營業外收支後得出。(4)構成凈利潤(或凈虧損)的各項要素:凈利潤(或凈虧損)在利潤總額(或虧損總額)的基礎上,減去本期計入損益的所得稅費用後得出。

現金流量表是反映一家公司在一定時期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動態狀況的報表。其組成內容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相一致。通過現金流量表, 可以概括反映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對企業現金流入流出的影響, 對於評價企業的實現利潤、財務狀況及財務管理, 要比傳統的損益表提供更好的基礎。比如:其經營現金流入應該與同期利潤表中的營業收入相對應,流出與成本相對應,凈流入與息稅前凈利潤相對應。現金流量表為我們提供了一家公司經營是否健康的證據,如果現金流量表和利潤表存在較大差異,則上市公司財報質量值得懷疑。

對以上三個表格進行分析後,我們基本上了解了上市公司當期的經營情況。之後,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比率,將該上市公司與同行業其他公司對比,同時跟該公司以前的財報數據進行對比,判斷該公司在行業中的地位和歷史經營過程中的改進情況。

1.資產報酬率也叫投資盈利率,表明公司資產總額中平均每百元所能獲得的純利潤,可用以衡量投資資源所獲得的經營成效,原則上比率越大越好。 資產報酬率=(稅後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 式中,平均資產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

2.股本報酬率指公司稅後利潤與其股本的比率,表明公司股本總額中平均每百元股本所獲得的純利潤。 股本報酬率=(稅後利潤÷股本)×100% 式中股本指公司光碟按面值計算的總金額,股本報酬率能夠體現公司股本盈利能力的大小。原則上數值越大約好。

3.股東權益報酬率又稱為凈值報酬率,指普通股投資者獲得的投資報酬率。 股東權益報酬率=(稅後利潤-優先股股息)÷(股東權益)×100% 股東權益或股票凈值、普通股帳面價值或資本凈值,是公司股本、公積金、留存收益等的總和。股東權益報酬率表明表明普通股投資者委託公司管理人員應用其資金所獲得的投資報酬,所以數值越大越好。

4.營業純益率指公司稅後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值,表明每百元營業收入獲得的收益。 營業純益率=(稅後利潤÷營業收入)×100% 數值越大,說明公司獲利的能力越強。

5.市盈率又稱本益比,是每股股票現價與每股股票稅後盈利的比值。 市盈率=(每股股票市價)÷(每股稅後利潤) 市盈率通常用兩種不同的演算法,(1)市盈率使用上年實際實現的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這種叫靜態市盈率;(2)市盈率使用當年的預測稅後利潤為標准進行計算,這種叫動態市盈率。

6。毛利率指毛利額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反應銷售產品的毛利的高低。 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毛利率越高越好

7、存貨周轉率(次數)是指一定時期內企業銷售成本與存貨平均資金佔用額的比率,是衡量和評價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銷售收回等各環節管理效率的綜合性指標。 存貨周轉次數=銷貨成本/平均存貨余額 貨如輪轉,所以存貨周轉率越高越好

8、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公司應收帳款周轉速度的比率。它說明一定期間內公司應收帳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用時間表示的應收帳款周轉速度為應收帳款周轉天數,也稱平均應收帳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現期 。 應收賬款周轉率(次)=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該比率越高越好,說明公司貨款回收快。

最後,要注意財報審計人員的意見和附註。 財報中的審計意見一般揭示了審計人員對財務報告真實性的意見,如果財務報告中出現異常,審計人員會在審計意見中給以說明。 財報附註一般是對財報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給以揭示,也有隱含後期公司會出現的重要變化,值得關注。

D. 財務報表的質量受哪些因素影響

一.資產變現能力的因素主要有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按照《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簡稱或有事項准則),或有負債指「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潛在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潤流出企業」。 或有事項准則規定,只有同時滿足如下三個條件才能將或有事項確認為負債,列示於資產負債表: a.該義務是企業承擔的現時義務; b.該義務的履行很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c.該義務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或有負債確認的b和c項條件往往需要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特別是b項,或有事項准則指南雖然規定了「可能性」對應概率,但實際上或有負債的概率很難通過科學的方法計算出來,還得依靠會計和相關人員的職業判斷。 或有事項准則只規定了四類或有事項必須在會計報表附註中披露:「 a.已貼現商業承兌匯票形成的或有負債; b.未決訴訟、仲裁形成的或有負債; c.為其他單位提供債務擔保形成的或有負債; d.其他或有負債(不包括極小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的或有負債)」。 其他的或有負債,包括售出產品可能發生的質量事故賠償、尚未解決的稅額爭議可能出現的不利後果、污染環境可能支付的罰款和治污費用等,對於企業來說其可能性是經常存在的。 企業有可能利用或有事項准則對其他或有負債「極小可能」的規定不披露或少披露或有負債,這些或有負債一旦成為事實上的負債,將會加大企業的償債負擔。而實際工作中,企業故意未記錄或淡化的或有負債,除已貼現的商業承兌匯票,難以逃脫作為資產負債表的一個附註反映外,其他或有負債,如:可能的質量事故賠償、未決訴訟及經濟糾紛等在報表中極可能是毫無反映,或被企業輕描淡寫,低估或有負債。 而一旦成為事實上的負債,如企業敗訴,其債務負擔必然加大,當年確認的當期損益就會特別巨大。其中特別是擔保責任引起的負債,由於企業有權以自己所擁有的資產,為其他主體提供擔保,這種擔保也是企業最嚴重的或有負債。不少上市公司就是因此突然扭盈為虧,因此不能因為企業的輕松措詞而忽略這類潛在地雷。 因此,變現能力分析應該結合會計報表附註,如果存在或有負債,顯然會減弱企業流動資產的變現能力。如果存在未作披露的或有負債,更會令變現能力指標的准確性大打折扣。 二、對資產管理比率的影響 資產管理比率是用來衡量公司在資產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財務比率。資產管理比率包括營業周期、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 由於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對營業周期的分析可以通過對存貨及應收賬款的分析來代替。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應收賬款。其中平均應收賬款指未扣除壞賬准備的應收賬款余額,即資產負債表中「期初應收賬款余額」與「期末應收賬款余額」的平均數。銷售收入指損益表中扣除折扣和折讓後的銷售凈額。由於收入確認是一項重要的會計政策。因而本指標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參考會計報表附註。收入的確認方法包括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和收入准則規定(目前僅適用上市公司)。對於同一筆業務是否確認收入。收入准則較行業會計制度要嚴格得多,因而,對於同樣的業務。按收入准則確認的收入一般較遵照行業會計制度確認的收入要少,因而其應收賬款周轉率也偏低。 存貨周轉率=銷售成本÷平均存貨。正確理解其分子和分母的意義都應該仔細閱讀會計報表附註。一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的大小與存貨流轉假設有直接關系。除了個別計價法外,存貨的實物流轉與價值流轉並不一致,嚴格來說,只有應用個別計價法計算出來的存貨周轉率才是「標準的」存貨周轉率。因而,其他存貨流轉假設(主要有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價法),都是採用一定技術方法在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之間進行分配,銷售成本和平均存貨存在著此消彼長的關系。這種關系在應用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下特別明顯。在目前經濟生活中,由於通貨膨脹是個不容忽視的全球性客觀經濟現象,物價普遍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採用先進先出法的銷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貨則高,這樣計算出來的存貨周轉率毫無疑問偏低。而應用後進先出法則恰恰相反,這樣必然導致存貨周轉率偏高。二按照股份公司會計制度,上市公司期末存貨應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在計提存貨跌價准備的情況下,期末存貨價值小於其歷史成本。分母變小,存貨周轉率必然變大。 三、對負債比率的影響 負債比率包括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有形凈值債務率等。產權比率和有形凈值債務率其實是資產負債率的自然延伸,其分子都是企業的負債總額,是更為謹慎、保守地反映在企業清算時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的保障程度,因而這兩個指標的分析與資產負債率相同。 如前文所述,由於或有負債的存在,資產負債表確認的負債並不一定完整反映了企業的負債總額。因而分析資產負債率時,不得不關注會計報表附註中的或有事項。不考慮或有負債的資產負債率誇大了企業的償債能力。此外,還有一項重要因素影響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長期租賃。當企業中國需某種設備或資產而又缺乏足夠的資金時,可以通過租賃的方式解決。財產租賃有兩種方式:融資租賃和經營租賃。融資租賃是由租賃公司墊付資金購買設備租給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合同規定支付租金。一般情況下,在承租方付清最後一筆租金後,其所有權歸承租方所有,實際屬於變相的分期付款購買固定資產。因此,租入的固定資產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入賬,進行管理,相應的租賃費用作為長期負債處理。這種資本化的租賃,在分析長期償債能力時,已經包括在債務比率計算之中。當企業的經營性租賃量比較大,期限比較長或具有經常性時,則構成了一種長期性籌資,這種長期性籌資雖然不包括在長期負債之內,但到期時必須支付租金,會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企業經常發生經營租賃業務,應考慮租賃費用對償債能力的影響:會削弱企業的償債能力。 四、對盈利能力比率的影響 盈利能力比率包括銷售凈利率、銷售毛利率、資產凈利率和凈值報酬率。其分子都是凈利潤,影響利潤的因素就是影響盈利能力的因素。一般來說,企業的盈利能力分析只涉及正常的營業狀況,非正常的營業狀況,也會給企業帶來收益或損失,但只是特殊狀況下的個別結果,不能說明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分析企業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 一.證券買賣等非常項目; 二.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 三.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 四.會計准則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積影響等因素。 這四個項目無一例外要從會計報表附註中獲得資料,除此之外,影響企業利潤的主要有: 一.存貨流轉假設。在物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採用先進先出法結轉的銷售成本較低,因而計算出的利潤偏高,而採用後進先出法計算出的銷售成本則較高,其利潤則偏低。 二.計提的損失准備。上市公司要計提四項准備(壞賬准備、長期投資減值准備、短期投資跌價准備和存貨跌價准備),一般企業要計提壞賬准備,計提方法和比例要影響利潤總額。 三.長期投資核算方法,即採用權益法還是成本法。在採用成本法的情況下,只有實際收到分得的利潤或股利時才確認收益,而權益法則是一般情況下每個會計年度都要根據本企業占被投資單位的投資比例和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確認投資損益。 四.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加速折舊法還是直線法。在加速折舊法下的前幾年,其利潤要小於直線法,加速折舊末期則其利潤一般要大於直線法。 5.收入確認方法。按收入准則確認的收入較按行業會計制度確認的收入要保守。一般情況下其利潤也相對保守。 陸.或有事項的存在。或有負債有可能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將可能減少企業的預期利潤。 漆.關聯方交易。應注意關聯方交易的變動情況,關聯方交易的大比例變動往往存在著粉飾財務報告的可能。這些影響利潤的因素,凡可能增加企業利潤的,會增加企業的盈利能力,反之則削弱企業的盈利能力

E.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了解企業狀況的關鍵。首先,查看審計師意見,確保財務報告質量合格,接著深入分析。


分析前先了解公司簡介及業務概要,為後續分析打下基礎。接下來,讓我們進入財務報表的核心分析。


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展示公司資產與負債狀況,包括公司擁有資產的來源與使用情況。核心公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左右兩側分別展示資產與負債、所有者權益。


通過資產負債表,可以評估公司的償債能力和運營能力。關注資產負債率和流動比率,分別反映長期與短期償債能力,為判斷公司財務健康提供依據。


償債能力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和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是關鍵指標。資產負債率反映負債占總資產的比例,數值越高,公司負債越重,風險越大。流動比率衡量短期償債能力,數值越大,公司償還短期債務能力越強。


營運能力

總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資產總額)衡量資產效率,數值越高,表示公司運用資產賺取利潤的能力越強。不同行業有不同標准,需結合行業特點進行分析。


利潤表


利潤表反映企業一段時間的經營成果,核心公式為收入-成本=利潤。通過分析盈利能力與發展能力,把握企業經營狀況。


盈利能力

毛利率(毛利潤/營業收入)和凈利率(凈利潤/營業收入)是關鍵指標,分別反映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最終盈利能力,與同行業公司對比,揭示企業優勢。


發展能力

營業收入增長率和營業利潤增長率評估企業增長潛力,數值越高,預示企業未來表現向好。關注行業比較,洞察企業競爭優勢。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記錄公司現金流動,分析獲取現金能力和收益質量。營業現金比率和凈收益營運指數揭示企業現金管理與收益穩定性。


綜上所述,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需從資產負債表、利潤表與現金流量表三個層面全面考察。注意結合行業特點進行對比分析,深入理解企業經營狀況與未來潛力。

F. 如何讀懂上市公司財務報表

一、閱讀了解首先是閱讀財務報表。仔細閱讀會計報表的各個項目。在閱讀時應該注意以下內容:一是金額較大和變動幅度較大的項目,了解其影響;二要了解公司控股股東的情況,以及公司所屬子公司的情況,了解控股股東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對控股股東的重要性、控股股東所擁有的其他資產,以及控股股東的財務狀況等;三是對關聯方之間的各類交易做詳細的了解和分析。閱讀財務報表時應重點關注以下項目:1、應收賬款與其他應收款的增減關系。如果是對同一單位的同一筆金額由應收賬款調整到其他應收款,則表明有操縱利潤的可能。2、應收賬款與長期投資的增減關系。如果對一個單位的應收賬款減少而產生了對該單位的長期投資增加,且增減金額接近,則表明存在利潤操縱的可能。3、待攤費用與待處理財產損失的數額。如果待攤費用與待處理財產損失數額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費用列入損益表的問題。4、借款、其他應收款與財務費用的比較。如果公司有對關聯單位的大額其他應付款,同時財務費用較低,說明有利潤關聯單位降低財務費用的可能。二、分析財務指標當我們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有了初步判斷,認為其並不存在重大造假行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對數據進行簡單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結論。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企業的償債能力與獲利能力是分析的核心指標。(一)償債能力分析企業償債能力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能力的重要標志。償債能力是企業償還到期債務的承受能力或保證程度,包括償還短期和中長期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企業債務償付的壓力主要有如下兩個方面:一是一般性債務本息的償還,如各種長期借款、應付債券、長期應付款和各種短期結算債務等;二是具有剛性的各種應付稅款,企業必須償付。不是所有的債務都對企業直接構成壓力,對企業債務清償真正有壓力的是那些即期到期的債務,而不包括那些尚未到期的部分。企業能否清償到期債務是建立在足夠資產或資本基礎之上,要有足夠的現金流入量為保證。償債能力是債權人最為關心的,鑒於對企業安全性的考慮,也越來越受到股東和投資者的普遍關注。企業償債能力低,不僅說明企業資金周轉不靈,難以償還到期應付的債務,甚至預示著企業面臨破產危險。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這項比率是評價企業用流動資產償還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說明企業每一元流動負債有多少流動資產可以用作支付保證。一般認為,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流動比率為2:1是比較合適的比率。這是因為,流動資產中變現能力最差的存貨金額約占流動資產總額的一半,剩下的流動性較大的流動資產至少要等於流動負債,這樣,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才會有保證。流動比率過低,企業可能面臨清償到期債務的困難;流動比率過高,表明企業持有不能盈利的閉置的流動資產,企業資產利用率低下,管理鬆懈,資金浪費,同時表明企業過於保守,沒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2、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100%由於流動資產中存貨的變現速度最慢,或由於某種原因部分存貨可能已報廢還沒做處理或部分存貨已抵押給某債權人。另外,存貨估價還存在著成本與合理市價相差懸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貨從流動資產總額中減去而計算出的速動比率,反映的短期償債能力更加令人可信。一般認為,1:1的速動比率被認為是合理的,它說明企業每1元流動負債有1元的速動資產(即有現款或近似現款的資產)做保證。如果速動比率偏高,說明企業有足夠的能力償還短期債務,同時也表示企業有較多的不能盈利的現款和應收賬款,企業就失去了收益的機會。如偏低,則企業將依賴出售存貨或舉新債來償還到期的債務,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貨帶來的削價損失或舉新債形成的利息負擔。但這僅是一般的看法,因為行業不同,速動比率會有很大差別。3、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資產負債率反映在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借債來籌資的,也可以衡量企業在清算時保護債權人利益的程度。這個指標反映債權人所提供的資本佔全部資本的比例。這個指標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從股東的立場來看,在全部資本利潤率高於借款利息率時,負債比例越大越好,否則相反。4、產權比率=負債總額÷股東權益總額×100%該指標反映由債權人提供的資本與股東提供的資本的相對關系,反映企業基本財務結構是否穩定。一般來說,股東資本大於借入資本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從股東來看,在通貨膨脹加劇時期,企業多借債可以把損失和風險轉嫁給債權人;經濟繁榮時期,企業多借債可以獲取額外的利潤。經濟萎縮時期,少借債可以減少利息和財務風險。產權比率高是高風險高報酬的財務結構;產權比率低是低風險低報酬的財務結構。該指標同時也表明債權人投入的資本受到股東權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說是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利益的保障程度。(二)企業獲利能力分析利潤是投資者獲取投資收益重要保障。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很多,通常從生產經營業務獲利能力、資產獲利能力進行分析。1、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業務收入×100%作為考核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營業利潤率比營業毛利率更趨於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僅考核主營業務的獲利能力,而且考核附營業務的獲利能力。其二,營業利潤率不僅反映全部收入與和其直接相關的成本、費用之間的關系,還將期間費用從收入中扣減。期間費用中,大部分項目是屬於維持公司一定時期生產經營能力所必須發生的固定性費用,必須從當期收入中全部抵補,公司的全部業務收入只有抵扣了營業成本和全部期間費用後,所剩餘的部分才能構成公司穩定、可靠的獲利能力。2、資本金利潤率=利潤總額÷資本金總額×100%這項比率是衡量企業資本金獲利能力的指標。資本金利潤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資收益和國家所得稅就增加。利用基準資本金利潤率作為衡量資本收益率的基本標准。基準利潤率應根據有關條件測定,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相當於同期市場貸款利率,這是最低的投資回報。二是,風險費用率。若實際資本利潤率低於基準利潤率,就是危險的信號,表明獲利能力嚴重不足。3、經營指數=經營現金流量÷凈利潤×100%經營指數反映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與凈利潤的關系,說明公司每一元凈利潤中有多少實際收到了現金。一般情況下,比率越大,企業盈利質量越高。如果比率小於1,說明本期凈利潤中存在尚未實現現金的收入。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企業盈利,也可能發生現金短缺,嚴重時會導致企業破產。]

G. 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論文

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談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摘要: 在當今資本經濟市場瞬息萬變的局勢下,上市公司的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各利益方的影響程度越來越大。文章通過分析現狀,指出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問題存在的原因,提出加強監管、改進標准、加強社會公眾監督等對策。

關鍵詞: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1、緒論

當今經濟全球化下,市場經濟中的資本經歷正著深刻的變化。巨大的GDP總量及進出口貿易量伴隨著巨量的交易業務,而作為反映貿易中資本運轉的會計信息顯得尤為重要。會計信息的有效性、真實性、可靠性等質量要求影響著經濟市場中的資源配置和運行效率,同時會計信息所反映的內容也會對投資者具有導向性作用。而上市公司作為會計信息的提供方,對會計信息質量更應嚴格把控。會計信息披露需要將有用的會計信息及時有效的傳遞給信息使用者,使其知曉公司的財務狀況和運營能力。而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對內影響股東及相關利益者的利潤分配及管理者制定決策,對外影響著市場資源的優先配置及效率,同時影響投資者決策。

2、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現狀

2.1會計信息披露的可信性不足

會計信息的產生需要經過發生會計業務、進行會計核算、財務報表披露三個步驟。在會計核算環節,依照會計制度和會計制度的規定,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會計估計辦法。在財務報表披露環節,有些企業對重大事項不披露,只報告對企業有利的信息隱藏對自身不利的信息,導致披露的會計信息避重就輕,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和會計信息使用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後者處於劣勢地位,使用者利用不完整的`信息做出不科學、不合理的決策,可能會造成重大失誤。

2.2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性差

會計信息是否具有相關性取決於預測價值和反饋價值,上市公司傳遞信息的時間越早、內容越充分真實,預測事項越可靠,信息價值也越高。如果會計信息披露遲滯,公司外部信息使用者就無法根據已知信息做出正確的分析和預判,造成投資決策出現混亂。

2.3會計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差

由於不同的上市公司運營方式不同,在會計核算和會計估計上會選擇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樣的業務也可能會採用不同的方式,所以在財務報表披露上也會迥然不同,這就導致財務報表之間可比性差。公司外部使用者往往會採用相同標准分析會計信息,但信息的缺失往往不能使其掌握准確的判斷。

3、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存在問題的原因

3.1內部原因

首先,股票價格的高低往往能反映出一個公司的經營情況,是公司內部衡量管理層能力一項標准。倘若股票價格一直在較低水平徘徊,會被認為管理能力低下,且目前大部分公司實行股權激勵的政策,股票價格的高低和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和管理層自身利益掛鉤。更重要的是,財務報表反映的信息,影響投資者的選擇。財務報表利潤高,所反映的盈利情況明朗,投資者往往會將閑散資金投入進去,而在市面上吸納大量投資者的巨額資金,無疑對上市公司有很大的誘惑。所以有些企業會出現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信息質量的情況。

其次,由於內部控制系統是覆蓋全公司日常經營運行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統,需要有專業的管理知識、人員、技術等強大的軟硬體支持。可仍然有部分公司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對於公司運行的重要性或者無法提供完備的支撐,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不夠,無法起到內部控制對日常管理和風險防控的控制效果。有些公司雖建立了完備的內部控制,但因後續的監管力度不夠或者信息處理不及時等問題,也不能很好的發揮內部控制的效果。在此基礎上,公司內部治理結構不合理也是導致會計信息質量出現問題的原因。

最後,由於會計政策隨著時代的進步也在一直不斷地更新完善,公司可能會在處理公司事務時與現行的會計准則不一致,尤其是在確認資產、收入、費用等項目上,這也會使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信息質量。

3.2外部原因

我國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監管的部門主要是證監會、深滬交易所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證監會是最有權威的部門其負責最初的財務信息披露,深滬交易所處於監管最前線位置但權利有限,中注協主要通過會計事務所間接對會計信息質量監督。在會計政策的選擇上,因處理的事務繁雜且各公司性質不同,會計准則給予公司一定的空間,但選擇合適的會計准則進行核算還是依靠主觀判斷,這就在監管依據上給監管部門造成很大困擾。其次,對於會計注冊師的處罰力度主要以行政責任為主,最嚴重的是吊銷執照,處罰力度有待加強。

4、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方法

4.1完善法律體系,加大懲處力度

首先,要完善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信息的立法體系,在內容和結構上都要形成成熟的規范,避免出現打擦邊球的行為。同時加大懲處力度,在處罰金額上要與其損害的他人利益加重多倍,建立黑名單及違規退出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公司及個人。

4.2規定強制性信息、自願性信息及預測性信息披露

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內容進行分類和規定。信息使用者和管理者必需或是影響決策的信息強制上市公司披露,避免模糊大眾視線。在此基礎上,上市公司可以選擇其自願披露的財務信息,以此來補充信息的完整性,也能在基本信息完善的基礎上樹立公司良好形象,適當保護上市公司利益。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甚至是失真時,投資者難以形成正確的預測和判斷,所以上市公司可給予一些預測性信息並分析得更長遠更透徹,完善會計信息預測體制,使結果更具科學性,信息披露質量更高。

4.3建立激勵懲罰機制

在獎勵方式上,可以採取股權制、年薪制、和企業文化的熏陶,增強管理人員對公司的歸屬感和責任感,使員工明白企業的發展與每個人的行為息息相關,同時對於違規人員制定懲罰措施,嚴重者永不錄用。

4.4加強企業外部監管力度,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發揮證監會、深滬交易所及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監督管理作用,使其權利與監管的范圍力度相匹配,從而完善監督體系加強監管力度。上市公司應重視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使管理權與監督權分離,權利分立,職責明確,在人員配備和硬體支持上,公司應盡全力保障其的運作能力和與時俱進性。

4.5改進上市公司業績評價標准體系

綜合看待一個公司的發展能力,例如資產狀況、市場評價、償債能力等,從而對上市公司有一個科學全面的評價,不能只用傳統的盈利能力去衡量公司的價值;還可引用一些非財務因素的指標加入判斷體系,使上市公司不僅僅只抓住眼前的利益,調動其更大的積極性去關注未來的收益和影響。

4.6增強社會輿論的監督

中小投資者是會計信息最廣泛的使用者,所以社會公眾的監督應是范圍最大的監督活動。設置社會公眾檢舉獎勵制度,但不以其作為謀利手段,調動社會公眾促進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的積極性,共同維護市場秩序。

5、結語

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影響著會計信息相關利益者的判斷和決策,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改進監管治理體系對資本市場有至關重要的意義。應改變傳統評價上市公司價值的評判標准,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其發展,並對其進行監督,促進會計信息質量提升。

6、參考文獻

[1]張文芬.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研究[D].財政部: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4.

[2]胡國恆,王少芳,翟永會.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經濟縱橫,2014年第7期:101-104.

[3]於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5年第6期.

;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報表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亞寶葯業8月11日打開漲停 瀏覽:878
新三板擴容破萬家 瀏覽:862
ai晶元概念現漲停潮 瀏覽:609
今天要打開漲停板了 瀏覽:50
大富科技的股票怎麼樣 瀏覽:48
我們的麥克韋爾成功進入新三板 瀏覽:54
股票連漲停為什麼不用停牌 瀏覽:110
上市公司怎樣執行黨風廉政建設 瀏覽:401
收盤價是股票價格嗎 瀏覽:802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的報表質量 瀏覽:171
新三板簡單說什麼意思 瀏覽:735
創業板能不能改名 瀏覽:948
炒股公司上班怎樣百度貼吧 瀏覽:682
上市公司公布時間表 瀏覽:16
早上不讓炒股軟體更新 瀏覽:130
炒股委託軟體下載 瀏覽:439
美國炒股大王捐款多少錢 瀏覽:590
開個公司炒股票和個人炒股的區別 瀏覽:857
9月24日熱點漲停早知道 瀏覽:574
炒股的印花稅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