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轉型期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與融資行為研究內容提要
本研究以融資行為為核心,探究了我國融資制度變遷與融資環境的影響,以及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動態演變。我們深入分析了資本結構的形成因素和各行業的獨特特徵,重點關注股權融資、債務融資以及治理效率,旨在揭示資本結構的普遍規律和演變軌跡。研究從制度創新和產權改革的視角,揭示了資本結構存在的問題,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形成了一個全面且系統的分析框架,適應了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不斷變化的現實。
在理論分析的支持下,我們運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方法,對上市公司公開的信息進行深入研究,構建了資本結構綜合評價模型,通過模型求解出最佳資本結構區間。這一過程詳細闡述了模型的構建和應用,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和操作性。
與傳統的單向研究不同,本書創新性地設計了雙向研究路徑,不僅考察了融資行為對治理結構的影響,還探討了治理業績如何反作用於資本結構和融資行為。在資本結構優化的策略上,我們提出了內外結合的制度創新框架,既關注公司內部的激勵和監督機制,也重視外部改革和制度建設的配合。
盡管本書主要聚焦於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但所探討的理論和研究框架對非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優化同樣具有啟示意義。盡管存在一些不足,但作為柳松同學的博士研究成果,我們期待它能引發社會的廣泛討論和專家讀者的反饋,以期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和提升。
本書從發展的視角,將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置於我國經濟體制轉型的背景之下,用發展的觀點而不是靜止的觀點進行研究,構建了一個包括基本理論、融資制度、融資行為、資本結構及制度創新的研究框架,注重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的有機結合,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採用雙向拓展分析,為研究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提供更多信息和研究成果。
② 公司資本結構研究:中國上市公司實證分析目錄
以下是關於公司資本結構研究的中國上市公司實證分析的詳細內容:
序言
本文旨在深入探討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通過理論概述與實證分析,揭示資本結構選擇與相關決策背後的邏輯。
第一章 公司資本結構理論綜述
第二章 公司資本結構選擇與融資決策
...
第五章 實證分析
...(繼續深入分析風險控制策略的部分)
以上章節逐一剖析了中國上市公司在資本結構選擇上的關鍵問題,為理論研究和實際操作提供了實證依據。
《公司資本結構研究:中國上市公司實證分析》以公司資本結構選擇機理為主線,以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理論為分析方法,主要研究了公司資本結構選擇與融資決策、投資決策、公司治理績效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對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過度投資的形成以及公司治理弱化等主要問題進行了理論解釋並且提出了相應措施,對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選擇的影響因素、治理績效進行了實證分析,最後對公司資本結構選擇所形成的風險提出了種種控制方法。
③ 如何優化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
【摘要】資本結構與上市公司經營績效直接相關,它不僅影響上市公司的資本成本和總價值,還影響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以及經理行為,進而影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體經濟增長和穩定。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直接影響其素質和投資價值,增強投資者信心以及有效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二、資本結構優化的評價標准 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需要一個普遍適用的標准來衡量。 現代 資本結構理論認為,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就是使其市場價值最大化,這一標准最早是由Modigliani(莫迪)和Miller(米勒)提出,現已被廣泛接受。這一標準是否適合我國的企業實際,理論界及實務界對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我國,關於企業的最優資本結構是否標准,有以下幾種觀點。
1、企業最優資本結構是使股東財富最大化的資本結構
當投資者投資於企業的時候,希望能獲得高額的投資收益,能從企業獲得最大的利潤分紅,這就要求企業投資項目的收益率高於資本成本,使企業凈資產達到最大。但兩權分離制度的產生(即企業的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經營人員為了使企業利益達到最大化,總是希望盡可能保留盈餘,實現企業的資本保值增值,而不向股東分紅或盡量少分紅,以增加企業的留存收益。因此,在股東財富最大化的目標下,股東即使投資於優質公司,也無法享受到豐厚的投資收益,這樣必然會打擊投資者的信心,長此以往,公司的財富增長 自然 會受到影響。
2、企業最優資本結構是使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資本結構
財務上的利潤是指企業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它反映了企業一年的經營成果。從使用者及閱讀者的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企業一年以內的經營狀況,除非有意識地進行盈利趨勢分析,否則無法注意到以往年度的盈利狀況及未來的盈利能力。但這種贏利趨勢分析通常是由專業人士進行的。因此,在衡量企業最優資本結構時如果只注重企業當年的利潤表,就容易忽略風險、資本成本及貨幣時間價值對企業財務決策的重大影響,忽視企業的長遠利益。在企業資本的所有權和經營權達到完全分離的現代企業里,經營人員為了保有自己的既得利潤,而出現拼設備、拼人力的短期行為,使企業發展後勁不足。
3、企業最優資本結構是使得相關利益者利益最大化的資本結構
企業相關利益者是指投資者、債權人、職工、顧客、供應商等。該模式是企業在權衡相關利益者利益條件下的企業價值最大化。但由於企業各相關利益者的利益沖突比較大,影響各方利益的因素也非常多,把這幾方面關系人的利益最大化,而且要量化,其實是無法做到的。
資本結構完善的標志是:功能強,各種資本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周轉快,在經營中各種形態資本能較快的依次轉換其形態;增值多,通過經營能實現較多的資本增值;抗風險,能抵禦異常情況而減少損失或帶來收益。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非合理性表現,是由多種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三、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途徑 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不僅包括股權資本和債權資本等財務概念上的物質資本,還應包括人力資本等非物質資本。只有充分意識經營者人力資本在企業中所起的作用,才能解釋為什麼同樣的企業由不同的經營者經營會產生不同的經濟效益。本文從股權結構、債權結構、人力資本三個方面提出了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途徑。
1、優化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1)完善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考核制度。應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增發新股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重股權融資的傾向。讓上市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和資本市場狀況決定是否進行股權融資, 並讓其獨自承擔風險。用一個指標體系取代單一的凈資產收益率指標作為考核上市公司取得配股、增發新股資格的標准,使股本擴容更具合理性。
(2)規范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製度。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製度不規范,股息較低,從而造成了股權融資成本低於債權融資,損害了廣大股東的利益,因此應規范我國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製度。一是加強對信息披露的要求,對於不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證監會應要求其在年報中披露不分配的具體理由;對於送股的公司,可要求其在年報中披露轉作股本的可分配利潤的用途和投資方向等方面的信息。二是加強對我國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 法律 約束,應加強對股利分配請求權的保護;應加強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3)解決股權分置,形成多元的股權結構。解決股權分置,完善資本市場改善股權結構應考慮適當降低國有股比例,減少非通股比率,減少國家股比重,實現股權所有者多元化。作為 歷史 遺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權分置在諸多方面制約 中國 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的根本性變革。首先,股權分置扭曲了證券市場定價機制,非流通股票客觀上導致單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規模相對較小,股市投機性強,股價波動較大。其次,股權分置導致公司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礎。非流通股東與流通股東、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沖突相交織,客觀上形成了非流通股東和流通股東的「利益分置」。再次,不利於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股權不能實現市場化的動態固執,不能形成對上市公司強化內部管理和資產增值能力的激勵機制。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實施了股份制改造,直接體現實證研究中的結果就是國有股比例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的下降。可預見,通過正在進行的改革,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選擇將更多的由市場而不是由政府行政命令決定。
(4)完善市場的法制體系,加強外部監督。依法規范市場秩序,建立信息披露動態監管機制,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跟蹤核查,提高監管水平,提高違法違規行為的機會成本,積極維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推進資本市場監管體系的社會化。加大監管及打擊力度,規范上市公司經營行為來實現。一是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相關法律體系,對《公司法》中不完善的地方進行修訂,從法律上約束上市公司在股權融資時的弄虛作假行為。證監會要切實依法把好關,杜絕不符合條件的公司上市,同時要對上市公司的增發和配股進行嚴格審批。二是加強各種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強化制度監管的力量。股票交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信息的正當披露,而我國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信息不對稱,或披露虛假信息,使股民在很大程度上懷疑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因此,應加強對上市公司、中介機構行為的公開評價,加強社會公眾對其行為的公開監督,使品牌聲譽成為與上市公司、中介機構的長期利益和價值高度相關的重要因素。
2、優化上市公司債權結構
(1)明確上市公司債券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提高債權集中度。國家應該從政策上、立法上改變投融資者對公司債券的偏見,為上市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法律環境。使得上市公司投資者合理使用籌集的資金,監督經營風險,安排好足夠的現金流量,向市場顯示自身防範風險的能力,增強投資者對公司還本付息的信心,降低融資成本,提高債權集中度。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的協調發展是上市公司多渠道、低成本籌集資金的市場基礎,也是平衡債權約束和股權約束,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完善資本市場特別是促進公司債券市場的發展,建立通暢的融資渠道和合理的融資機制,是改善公司治理最根本的措施之一。
④ 尋求一家上市公司近10年資產結構變遷歷程並分析
一、現行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通常用資產負債率來衡量。企業資本結構是由企業採用的各種籌資方式籌集資本而形成的,是企業籌資結構的核心問題。
(一)概況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6月,其源頭國營長虹機器廠創業於1958年,在當時是我國研製生產軍用、民用雷達的重要基地。長虹於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製和生產電視機,1992年開始進行規范化股份制改組。1994年,長虹股票(A股代碼:600839)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其主營業務涵蓋:視頻,空調,視聽,電池,器件,通訊,小家電及可視系統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
以下的圖表是四川長虹上市來歷年的資本結構情況:
會計年度 資產 負債 資產負債率
1994 3,349,807,251.65 1,642,534,100.00 52.78%
1995 6,413,782,013.09 3,361,600,982.13 52.41%
1996 11,054,308,626.42 6,610,208,887.23 57.28%
1997 16,784,895,593.00 7,811,278,520.00 46.54%
1998 18,561,892,831.00 7,874,886,463.00 42.46%
1999 16,756,798,744.00 3,857,073,679.00 23.04%
2000 16,162,976,316.00 3,510,866,167.00 21.77%
2001 17,611,190,481.60 4,876,743,311.73 27.71%
2002 18,653,868,397.80 5,727,621,896.11 30.71%
2003 21,338,363,225.34 8,170,329,852.55 38.20%
2004 15,649,029,806.38 6,064,191,932.36 38.75%
從上圖中可以得到,最優資本結構的點大致位於資產負債率在50%的情況下,這時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最低為9.81%。
在計算最優資本結構時,可以先進行定性分析,大體劃分出最優資本結構的區間,再進行估計,計算出最優解,這樣能保證資本結構計算的適當性。例如可以結合如生命周期等其他的一些分析思路。分析長虹主要產品所屬的領域,其已邁入了成熟期,如果不大規模轉型轉產,公司的成長性已不大。當成長性和風險性降低時,長虹應更多地考慮利用外部負債進行融資。
(二)資本結構優化的政策分析及融資方案安排
實際負債率與最優負債率差別很大的公司有幾個選擇。第一,它必須決定是轉向最優比率還是保持現狀。第二,一旦做出了轉向最優負債率的決策後,公司必須在快速改變財務杠桿系數和小心謹慎地轉變之間做出選擇。這一決策也會受到諸如缺乏耐心的股東或有關的債券評級機構等外部因素的壓力所左右。第三,如果公司決定逐漸轉向最優負債率,它必須決定是用新的融資來承接新項目,還是改變現有項目的融資組合。
迅速調整的優點是,公司可立刻享受到最優財務杠桿所帶來的好處,這包括資本成本降低和公司價值的升高。突然改變財務杠桿率的缺點是它改變了經理人在公司內決策的方式和環境。如果公司的最優負債率被錯誤地估計,那麼突然的變化會增加公司的風險,導致公司不得不掉頭重新改變其財務決策。
對於長虹而言,其財務杠桿與同行業公司相比較低。它是迅速還是逐步增加其負債率以達到最優水平取決於一系列因素:
1. 最優資本結構估算的可信度。估算中的干擾越大,公司選擇逐步轉向最優水平的可能性就越大。
2. 同類公司的可比性。當公司的最優負債率與同類公司大相徑庭時,該公司就越不可能選擇快速地轉向最優水平,因為分析家們和評信機構或許對這種轉變不看好。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長虹的資產負債率與行業平均水平相差在10到20個百分點之間,從2000年開始,長虹逐漸開始增加其負債比例,拉近與行業水平的差距。
3. 被收購的可能性。對購並中目標公司的特徵的實證研究指出,財務杠桿率過低的公司比財務杠桿率過高的公司被購並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在許多情況下,購並活動至少部分是用目標公司未用的舉債能力來進行融資的。因此,有額外舉債能力但推遲增加債務的公司就冒了被收購的風險。這種風險越大,公司越可能選擇快速承擔另外的債務。
4. 對融資緩沖的需求。長虹可能出於保持現有項目的運作正常或承接新項目的考慮,需要保持融資緩沖來應付未來不可預期的資金需求。這也許也成為其與銀行、政府交涉談判的籌碼。故而長虹不太可能快速用完他們多餘的舉債能力,以及快速向最優負債率水平轉變,而選擇漸變的過程。
基於上面的分析,長虹應逐漸的調整其資本結構,向最優資本結構靠近。
三、從長虹看我國上市公司的融資特點
長虹的融資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這也是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共同特點:
1.與外部融資相比較,管理者似乎更傾向於使用保留盈餘,長虹也是如此,由於:
⑴與證券不同,保留盈餘沒有發行費用
與股票和債券發行不同,使用保留盈餘進行投資不須花費發行費用,因此也就比股票發行便宜。發行費用絕大多數都是固定的,所以企業股票和債券的發行量越大,平均發行費用就越小。發行規模相同時,權益融資比負債融資費用高。
⑵企業不需要提供大量證實企業獲利能力的信息
企業在發行股票和債券時必須要這樣做。不提供信息是出於避免競爭對手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的需要,但這一做法通常不能被股東接受,他們往往認為這是企業不提供有價值信息的借口。所以企業在進行外部融資時往往會陷入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提供信息應該可以增加企業價值,但如果競爭對手攫取這些信息的益處也會損害企業利益。
2.長虹有明顯的權益融資偏好,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國市場環境的因素外,從長虹自身的角度來看:
⑴現金流量的不足,有利潤無現金。
長虹帳上巨額的應收帳款,反映了大量的利潤並未轉為現金的流入。長虹幾乎每年年中都要經歷現金短缺的尷尬,僅是靠高額的銀行短貸渡過難關。由於負債融資存在按期支付本息的付現約束,自然權益融資更受長虹的青睞。
⑵代理成本。
在融資決策時由於負債融資需要按期支付本息,減少了管理層可支配的自由現金流,因此會對其產生約束。故管理層轉而偏好權益融資。
⑶國有股大股東亦傾向於股權融資。
不僅上市公司經理人偏好股權融資,國有股股東亦樂衷於此。在我國資本市場,股權結構復雜,存在著「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利」的問題。流通股股東高市價購買,而非流通股的轉讓卻是以每股凈資產為定價基礎。由於我國股票市場中市盈率極高,這就使得參照流通股價格定價的配股和增發的要比非流通股的持股價格溢價許多,因此股權融資所帶來的每股資產收益增長利益遠大於由股權稀釋所導致的每股權益損失。在此情況下,國有大股自然傾向於股權融資,通過配股或增發以迅速提高每股凈資產。
另外,在1997年大股東可以放棄配股權,如長虹在1995年的轉配股方案:社會公眾股東還可以按10:7.41比例 受讓法人股東轉讓的配股權,並且收取法人股配股權轉讓費0.2元/股。這樣相當於股權融資的絕大部分現金資產是由流通股股東所貢獻的,大股東則分文未出,坐享每股凈資產增值的好處,並無償佔用流通股的溢價部分。
當然這一問題將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得到逐步解決。
⑷對配股資金的募集和使用缺乏有效監督。
長虹配股募集的大量資金真正投入了哪些項目,這些項目的回報和經營狀況如何,缺乏適當的信息披露。在缺乏監督和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資金流向成為了一筆糊塗帳,募集資金增加了管理層的自由現金流量,自然為管理層所偏愛,但卻可能導致公司極高的代理成本。
⑤ 農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的理論與對策措施研究如何
本書的核心研究內容分為三個章節:
。
。
。
⑥ 所得稅對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研究目錄
本文將探討所得稅對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通過深入研究多個關鍵章節,揭示其內在聯系和優化策略。
首先,第一章闡述研究對象和范圍,介紹選題背景,探討其理論意義,明確研究內容和方法,同時指出研究的創新點和潛在局限性。
第二章,資本結構和稅收相關理論是基礎,通過梳理資本結構理論和稅收理論,為後續分析提供理論支持。本章總結了核心觀點。
在第三章,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方面,對現有研究進行了綜述,分析了當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狀,提出了改進不合理資本結構的對策,並對章節內容進行總結。
第四章,深入研究影響資本結構的各種因素,包括宏觀、行業和公司特性,並探討優化資本結構的策略,最後對這一章進行了總結。
第五章著重於上市公司2000-2004年的所得稅稅負分析,分別從總體、行業和地區角度進行探討,得出相關結論並提出建議。
第六章深入剖析資本結構與所得稅稅負的關系,通過回歸分析,揭示兩者之間的聯系,給出有針對性的分析結論和政策建議。
最後,第七章總結全文研究,總結研究結論,並針對政策層面給出具有實踐意義的建議,為相關政策制定提供參考。
⑦ 你認為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是什麼存在什麼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是什麼
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特點如下:
普遍較高的資產負債率、流動負債水平相對偏高、存在明顯的股權融資偏好。這些特點與西方國家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不同,尤其股權融資偏好更是有悖於「優序融資理論」。
存在的問題:
由於我國市場機制尚未健全,資本市場還不發達,籌資形式有限,並且約束條件也很多,導致了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陷。
1.增加了企業的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2.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杠桿收益。
3.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不合理。。
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
1.優化股權結構。
2.完善融資體制。(1)大力推進以市場經濟的融資體制替代計劃經濟融資體制的進程,即建立以資本市場為主體的融資體制,充分發揮資本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用。 (2)完善上市公司股票的發行考核制度,增加上市公司發行新股、增發新股和配股資格的難度,從源頭上控制上市公司偏重股權融資的傾向。 (3)規范監管體系,依法規范市場秩序,建立信息披露動態監管機制,對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跟蹤核查。
3.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特別是債券市場。
4.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促進上市公司籌資行為的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