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洋電纜上市公司

洋電纜上市公司

發布時間:2024-08-10 00:29:02

㈠ 大西洋電纜和鴿牌電纜區別

品牌、原材料。
1、品牌不同。大西洋電纜是二三線品牌,質量不錯,鴿派電纜是一線品牌,產品質量可靠穩定。
2、原材料不同。大西洋電纜採用聚氯乙烯絕緣而製造,鴿牌電線採用國內優質的無氧銅材和絕緣材料生產。

㈡ 成都大西洋電纜薪資怎麼樣啊

好。
1、休假方面。成都大西洋電纜有限公司是全民事業服務單位,財政全額撥款,國家法定節假日以及周末都休息,不存在加班現象。
2、獎金方面。成都大西洋電纜公司員工不僅享有全額繳納五險一金,並有帶薪休年假待遇,過年的獎金也是很高的。

㈢ 大西洋電纜現在還在用嗎

大西洋電纜現在還在用。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2020年開始法國電信運營商Orange和Google合作的以開展連接法國和美國的跨大西洋海底電纜項目正式啟動。

㈣ 浙江盛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 公司前身為浙江盛洋電纜有限公司,系於2003年6月在紹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成立。2010年10月28日,經紹興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登記,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葉利明
成立時間:2003-06-10
注冊資本:2297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600000103160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民東路1416-1417號

㈤ 跨大西洋電纜

我們先從故事的主人公,塞勒斯·菲爾德這個人說起。

塞勒斯·菲爾德的家族,在他和他父親這兩代,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塞勒斯·菲爾德的父親是一位地位顯赫的牧師。塞勒斯這一代有兄弟八個人,兩個夭折,剩下六個都在各自的事業上取得了耀眼的成就。這六個兄弟里,有一位全美身價最高的律師、一位美國最高法院的法官、一位作家、一位馬薩諸塞州議會的議長、一位傑出的土木工程師,和塞勒斯·菲爾德這位了不起的企業家。在1920到1930年代間,美國歷史學界編了一部《美國名人辭典》,收錄了美國自建國以來一萬五千位名人的事跡。塞勒斯·菲爾德的父親、三個兄弟和他本人都被選進了這部辭典,這在當時也算是創紀錄的事情了。

塞勒斯·菲爾德16歲立志經商,來到紐約。在哥哥們的幫助下,他的事業平順地起步。他先是跟著大商人斯圖爾特學做生意,三年時間工資漲了五倍。隨後,菲爾德進入造紙和印刷行業,28歲就盤下了自己的公司,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紙張和印刷品批發商。到了1840年代末,菲爾德的名字已經登上了紐約富人榜,也就是「福布斯富豪榜」的前身。他的凈資產超過了20萬美元。20萬美元是個什麼概念呢?要知道,在1845年,全紐約身價超過十萬的人只有294個。生意進入正軌後,菲爾德把公司交給合夥人打理,自己跟一位畫家朋友跑去南美洲探險。1853年,菲爾德回到紐約,那時候,他家庭美滿,財務自由,生意上的事不用自己操心,也見識了廣闊的世界。這一年他才34歲。

菲爾德感覺有點百無聊賴,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什麼有意思的事情可干。這時候,有個電報工程師找上門來。

這個工程師名叫吉斯伯恩,他來找菲爾德,是想請他接手一個爛攤子。什麼爛攤子呢?原來,這幾年,吉斯伯恩一直在張羅一個電報工程。這個工程的位置在北美洲東北角的紐芬蘭島上。這個島有三個海南島那麼大,但是直到19世紀中期,島上也只有幾萬人居住,非常荒涼。吉斯伯恩想在這個島上搭一條電報電纜,和北美洲現有的電報網路連接起來。他之所以看中紐芬蘭島,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紐芬蘭島是整個北美洲最靠近歐洲的地方。假如從歐洲來的送信人能先登陸紐芬蘭島,拍一封電報,那就比他一路坐船到紐約要快一到兩天。對於一些重要的信息來說,這一到兩天的時間差可是非常寶貴的。

吉斯伯恩的這個設想聽上去很不錯,但他低估了工程的難度。紐芬蘭島的土壤條件非常不利於施工,而且,島上大片的內陸地區是無人定居的荒原,這就意味著,施工隊需要的補給沒辦法在施工現場附近得到滿足,必須從很遠的地方運過來。工程推進了十分之一,吉斯伯恩籌的錢就花光了。他為這個項目注冊的公司破產了,自己還背上了5萬美元的債務。不過,他還是堅信,這事一旦做成,是可以創造價值的。這次他找到菲爾德,就是想請他接手這個工程。

那菲爾德答應吉斯伯恩的請求了嗎?一開始,並沒有。菲爾德判斷,這項工程難度大,成本高,只能縮短一兩天的通信時間,恐怕得不償失。不過,吉斯伯恩走後,菲爾德盯著房間里的地球儀陷入了沉思。要是能用一條電纜直接把紐芬蘭島和愛爾蘭連起來呢?假如歐洲和美洲可以直接通電報,那省下的時間就不是幾天,而是幾個星期了。在那個時候,倫敦是全世界的金融和工業中心,要是能及時掌握倫敦市場的動向,美國的商人就可能抓到巨大的商機。菲爾德明白,假如真能連通一條穿越大西洋的海底電纜,那它創造的價值將是不可估量的。

問題是,跨大西洋電纜在技術上行得通嗎?在技術問題上,菲爾德完全是個外行。不過沒關系,不懂就問。菲爾德第二天就給兩位專家寫信,徵求他們的意見。第一位專家就是發明了莫爾斯電碼的莫爾斯。莫爾斯回信說,早在十年前,他就確信,跨大西洋的電報通信是可以實現的。這個計劃在工程層面的難度不小,但在理論上完全沒問題,是可行的。菲爾德問到的第二位專家是美國海軍上尉莫里。莫里是當時美國頂尖的海洋學家。莫里的意見就更樂觀了,他告訴菲爾德,他們剛剛完成了一項從紐芬蘭到愛爾蘭的海底勘測,勘測結果顯示,這兩個地方之間的海底隆起了一座高原,這就使得海底的深度不特別深,也不特別淺,非常適合鋪設電纜。而且,從海底泥沙的樣本來看,這片海底沒有向上的洋流,鋪好的電纜會服服帖帖地待在海底,不會受到洋流的干擾。總之,這種完美的海底條件簡直就是為了鋪設電纜專門預備的。

看來這個想法還真能行。兩位專家的回信令菲爾德大受鼓舞。接下來,菲爾德說干就干。他拉來四位富有的合夥人,五個人湊了150萬美元的啟動經費。有意思的是,並不是每一位合夥人都是看中這個項目有利可圖才加入進來的。比如說,這五個人里有個鐵路大亨,名叫庫珀,當時已經60多歲了。庫珀自己說:「這個計劃在大多數人看來是一個狂熱的幻想,只適合那些精神病院的病人。」但庫珀在這個計劃中看到了另外的價值。庫珀是個苦出身,沒怎麼念過書,等到他奮鬥了大半輩子富起來了,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給更多的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庫珀相信,一條連通歐洲和美洲的電纜,可以向世界的各個角落傳播知識。「知識將會覆蓋整個地球,就像水覆蓋了深海。」帶著這種浪漫的想像,庫珀成了菲爾德最早的合夥人。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來,菲爾德非常擅長說服。不論是庫珀這種理想主義者,還是其他幾位更加務實的合夥人,菲爾德都能讓他們從跨大西洋電纜上看到各自認可的價值。

1854年,這五位最初的合夥人成立了「紐約一紐芬蘭一倫敦電報公司」,接管了吉斯伯恩的工程。你從這個電報公司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他們要搭建的電報線路分為兩段,一段在北美這一側,把紐約和紐芬蘭連起來,另一段穿過大西洋,把紐芬蘭和倫敦連起來。在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里,菲爾德和他的合夥人們組織了一支600人的施工隊,把紐芬蘭島上吉斯伯恩沒鋪完的線路鋪完,再把這條線路接入北美大陸的電報網路。接下來,菲爾德在大西洋兩岸奔波,訂購海底電纜,籌措更多的經費,並且取得了英美兩國政府的支持。兩國政府決定,各出一艘船,承擔跨大西洋電纜的鋪設任務。英國出的船是排水量3500噸的皇家海軍「阿伽門農號」,美國出的船是排水量5200噸的軍艦「尼亞加拉號」,放眼當時全世界的海面,這兩艘船都算得上了不起的龐然大物了。

第二部分

陸地上的線路架好了,鋪設電纜的船有了,經費也到位了,鋪設海底電纜這項艱巨的任務才剛剛開始。

你可能會覺得,鋪設海底電纜,無非是開著船在大西洋上走一遭,船上裝著電纜,一邊開船,一邊把電纜沉到海底,這件事能有多難呢?

工程層面的難點可太多了。就說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條電纜,應該做多粗呢?

太細肯定是不行的,前人已經有過教訓了。1850年,英國的布雷特兄弟鋪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這條電纜鋪在英法兩國之間的海峽里,頭天鋪好,第二天就斷了。怎麼斷的呢?電纜太細太輕,纏在了一個漁民的船錨上。漁民撈上來一看,以為電纜是黃金做的,就截下來一段帶回家去了。人類鋪設的第一條海底電纜,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鋪設跨大西洋電纜也是同樣的道理。電纜要足夠粗足夠重,才能穩穩地沉在海底。要是分量不夠,電纜輕飄飄地浮上來,那漂過的冰山,路過的航船,甚至是體型比較大的海洋動物,都可能對電纜造成致命的破壞。

那把電纜做粗做重,問題不就解決了嗎?還是不行。粗有粗的問題。按照海軍上尉莫里提供的勘測數據,鋪設跨大西洋電纜的海域,最深的地方有將近4000米。4000米長的電纜從船上一路垂到海底,電纜做得太粗,就會被自身的重量扯斷。菲爾德定製的第一條海底電纜,在經過這片最深的海域時,垂在水下的部分重達一噸半。這對電纜的強度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你看,僅僅是電纜的粗細這么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有這么多復雜的因素需要考慮。這還沒有涉及電纜的導電性質、電纜裡面的金屬絲鉸接的方式、船上用來存放和釋放電纜的裝置……在這所有的問題上,菲爾德僱用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爭論不休。他們希望花更多的時間把這些問題研究清楚,但是菲爾德等不及了。從企業家的角度來看,電纜早一天接通,公司就能早一天盈利。就這樣,1857年8月5日,「尼亞加拉號」和「阿伽門農號」各自裝載著2000公里長的電纜,向大西洋深處駛去。

你一定放過風箏。鋪設海底電纜的過程,就很像放風箏。船上的工人需要一刻不停地把電纜放進水裡,只不過他們操作的「線軸」要比放風箏的線軲轆龐大得多,笨重得多,結構也要復雜得多。放風箏的時候,有經驗的人會根據風勢調整放線的節奏,風強的時候就放鬆一點,不然風箏線很容易斷掉。鋪設海底電纜也是這樣,只不過是把高空的氣流換成了海上的風浪。船上的工人在控制「線軸」,也就是松纜器的時候,需要根據風浪的大小,把力道控制在一個微妙的范圍內,保證電纜以穩定的速度滑入海底。這在風平浪靜的時候不難,起了風浪,就很考驗工人的技術了。

「尼亞加拉號」出海的第六天夜裡,風浪越來越大。五千多噸的大船在波峰波谷上起起落落。工人一個操作失誤,電纜啪的一聲崩斷,滑進了海底。一船人眼巴巴地望著漆黑的海面,束手無策。這時候電纜已經鋪了600多公里,剩下的電纜已經不夠從頭再來一次了。菲爾德他們只好失落地返航。

損失了600多公里電纜,臨時訂制肯定是來不及了,而且時間即將入秋,海上的風浪只會越來越大。董事會決定,等到下一年,再做第二次嘗試。一次失敗當然澆不滅菲爾德的熱情。遇到問題,解決問題。菲爾德請來靠譜的工程師,重新設計了松纜器,並且加強了船員的培訓。1858年6月10日,「尼亞加拉號」和「阿伽門農號」重整旗鼓,再次起航。

這次的情況怎麼樣呢?這次的運氣比上一次還要差。菲爾德他們出海的第四天,就遇上了北大西洋歷史上最猛烈的暴風雪。暴風雪颳了一個星期,別說鋪電纜,「阿伽門農號」險些都要翻船了。等到暴風雪終於停了,菲爾德登上「阿伽門農號」一看,船上的醫務室里躺著四十多個人,最嚴重的胳膊都折了。而且,一千多噸重的電纜在船艙里顛簸了一個星期,全都破破爛爛地攪在一起,根本不知道還能不能用。不過,既然已經出海了,菲爾德還是決定開工。他們小心翼翼地鋪了400多公里,電纜突然毫無徵兆地斷開,再次滑進了海底。原來,這段電纜早就在暴風雪中遭到了嚴重的磨損,根本吃不住水下的拉力。

這次失敗對股東們的士氣打擊很大。就連公司董事會里最核心的成員,都覺得這事根本沒戲,不如趁早把剩下的電纜賣了,大家把錢一分就散夥。在這個艱難的時刻,菲爾德的頭腦還是冷靜的。他說服股東們,剩下的電纜還夠再試一次。大家合計了一下,覺得除了損失更多的電纜,倒也不會有什麼別的風險了,就答應讓菲爾德再試一次。不過這一次,已經沒什麼人相信這事能成了。就連船上的工人都覺得,老闆們一定是瘋了,他們需要再經歷一次徹底的失敗才能清醒過來。

沒想到,這第三次嘗試,居然成功了。7月17日,兩艘大船在修整了十多天之後再度出海,抵達大西洋中央,再分頭開向美洲和歐洲。8月5日,距離他們第一次出海整整一年後,「尼亞加拉號」抵達紐芬蘭,「阿伽門農號」抵達愛爾蘭。菲爾德在紐芬蘭這一端,收到了從3000公里外的愛爾蘭傳來的電信號,信號非常強。跨大西洋電纜接通了。

接下來的幾天里,大西洋兩岸的媒體沸騰了。人們歡呼雀躍,贊美跨大西洋電纜是自哥倫布發現美洲以來人類最偉大的成就。英國女王和美國總統相繼向菲爾德發來賀電。按照菲爾德的安排,跨大西洋電纜傳遞的第一封電報要由英國女王向美國總統發出,第二條是美國總統的答復。在這段時間里,菲爾德和他的夥伴們參加了一場又一場的宴會、舞會、遊行和演講活動,慶祝他們來之不易的勝利。

第三部分

殘酷的是,這場勝利是短暫的。

8月16日,美國總統收到了英國女王發來的賀電,大西洋兩岸一片歡騰。只有接收電報的工作人員知道,這封短短99個單詞的電報,花了16個半小時才接收完畢。通過跨大西洋電纜傳來的電報信號非常模糊,工作人員連蒙帶猜,才把女王的電報勉強翻譯了出來。跨大西洋電纜的電報線路並沒有在正常工作。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菲爾德的電報公司一邊極力對外隱瞞真相,一邊抓緊時間搶修。但是誰也不知道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除了在岸上換換電池,技術人員也沒什麼別的事可做。通過跨大西洋電纜傳來的電報信號一天比一天微弱,最後徹底陷入了沉寂。在電纜接通一個多月後,菲爾德不得不向外界承認,這一次,他們又失敗了。

經歷了這樣一場盛大的空歡喜,社會輿論徹底失去了耐心。每一份報紙都在嘲諷菲爾德和他的跨大西洋電纜計劃。人們說菲爾德是個騙子,說跨大西洋電纜從來都沒有接通過。這也不難理解,曇花一現的偉大工程看上去總是可疑的,就像現在還有人不相信人類曾經登上過月球。菲爾德公司的股東們紛紛離他而去,他的很多老朋友、老同事,也都躲著不見他。一時間,菲爾德成了大西洋兩岸最出名的笑話。

然而,這個被所有人當做笑話的人,依然沒有放棄信念。菲爾德明白,失敗之後,唯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總結教訓。菲爾德和英國政府聯手,成立了一個調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對之前的失敗進行了極為詳細的復盤,總結出了一系列的改進意見,其中一些甚至深刻地影響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舉個例子,委員會發現,在跨大西洋電纜的設計和檢測階段,人們使用的電學單位不統一,造成了一些技術上的疏漏。經過委員會的提醒,英國科學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統一了電學單位。我們今天學物理,用到的瓦特、伏特、歐姆和安培這些單位,都是那個時候確定下來的。

除了電學單位不統一,調查委員會還指出,在電纜下水之前,就應該模仿海底環境,對電纜進行全面的檢測。第三次鋪設後,電纜之所以會出現故障,最可能的原因,就是電纜實際上無法承受理論上可以承受的高電壓。假如在下水前就對電纜進行全面的檢測,那這類的問題就完全可以避免。最終,經過極為細致的調查,調查委員會毫不猶豫地得出結論:如果事前做了足夠的調查工作,那這一次慘重的失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委員會的調查報告非常中肯,但不太及時。這份報告是1863年7月才發布的,那時候,南北戰爭的戰火已經席捲了整個美國。即便是在戰亂中,菲爾德仍舊沒有停止為他的跨大西洋電纜四處奔走。1864年,在距離上一次失敗漫長的六年後,菲爾德終於再次湊齊了鋪設跨大西洋電纜的經費。最幸運的是,他的合作夥伴還借給他一艘大船,排水量22500噸的「大東方號」。這艘船大致相當於4艘「尼亞加拉號」,6艘「阿伽門農號」,在接下來的半個世紀里,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船。在前三次鋪設電纜的嘗試中,1500噸重的電纜就會讓「尼亞加拉號」和「阿伽門農號」重心不穩。但對「大東方號」來說,這點重量完全不成問題。

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菲爾德又進行了兩次鋪設電纜的嘗試,嘗試的過程依舊艱辛。1865年7月的鋪設以失敗告終。那時「大東方號」已經開過了三分之二的航程,電纜斷進了海里。1866年6月30日,菲爾德進行了第五次嘗試。7月27日,跨大西洋電纜鋪設成功。

從這以後,歐洲和北美之間的即時通信,再也沒超出過幾個小時。

結語

多年以後,菲爾德回憶起1854年5月8日那個明媚的早晨,他和四位最初的合夥人在早飯前花了15分鍾,召開了「紐約一紐芬蘭一倫敦電報公司」的第一次組織會議,將他們的金錢、名譽和人生與跨大西洋電纜這項19世紀最了不起的工程緊緊綁定在一起。那時候,他們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承諾要完成的是一項多麼艱難的事業。

跨大西洋電纜開始運營後,昂貴的電報服務費迅速幫菲爾德還清了他這些年來欠下的所有債務。他再次成為全美國最有錢的人之一。不過,令人感慨的是,菲爾德是個優秀的企業家,卻並不是個明智的投資人。1892年7月12日,72歲的菲爾德離開了人世。那時候,他的資產已經被19世紀末的華爾街市場吞噬殆盡。

如今的歷史學家回顧19世紀的西方,看到的是技術進步和商業繁榮。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跨大西洋電纜這項工程的成功似乎有它的必然性。但是當我們仔細地了解了菲爾德的故事,就會明白,偉大的事業不會憑空發生。那個時代的發明家們掌握了電報通信的技術,工程師們建造了遠渡重洋的巨輪,資本家們積累了取之不盡的財富,但是跨大西洋電纜還在等待一個做事的人,一個企業家,把這所有的資源整合起來,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好的企業家扮演的角色,是一個時代的樞紐。他們的願景能夠釋放出強大的萬有引力,吸引整個時代的精英力量。我們電纜人或許還不具備菲爾德這樣的財力和影響力,但是和他一樣,我們也可以扮演一個牢固的樞紐,連接身邊人的力量,用勇氣和堅韌,把我們的願景變為現實。

閱讀全文

與洋電纜上市公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新三板精選層交易規則 瀏覽:100
在新三板掛牌儀式上的講話 瀏覽:386
國聯證券股票行情 瀏覽:52
中國鐵路總公司下的上市公司 瀏覽:776
科創板開戶條件年齡要求 瀏覽:612
喜歡股票期貨的人還喜歡其它什麼 瀏覽:335
朋友圈美金炒股 瀏覽:202
股權代表管理辦法上市公司 瀏覽:5
中國交建漲停 瀏覽:255
老白乾股票價格 瀏覽:282
首批科創板股票怎麼申購 瀏覽:782
炒股短線哪個軟體好 瀏覽:626
廣州互聯網配資炒股 瀏覽:153
萬德股份新三板掛牌上市 瀏覽:813
10月16日晚新三板公告速遞 瀏覽:897
上市公司必須要叫住房公積金嗎 瀏覽:281
股票證券公司設立 瀏覽:656
東方通信2月19日打開漲停 瀏覽:978
南華期貨每天漲停價位 瀏覽:148
炒股票大戶室 瀏覽: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