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哪些上市公司偏好風險

哪些上市公司偏好風險

發布時間:2024-05-14 15:38:11

① 哪些公司 屬於 風險投資公司

風險投資是指在私人企業里進行的權益性投資。狹義上講(美國的定義),風險投資資金是由投資者向創業者或年輕企業提供的種子期、早期以及發展期所需的資金,以獲取目標企業的股權,並最終獲得高額回報。廣義上講(歐洲的定義),風險投資資金是由投資者向私人企業(非上市企業)提供的所有權益性資金以獲取目標企業的股份,並使資本最大限度地增值。由於風險資金大多投資在新興行業的年輕企業,企業處於創業的早期或者發展期,甚至種子期(或稱概念期),這些企業從早期到成熟期還需經過一個較長遠的創業發展的過程(通常這個過程需要3年-5年甚至5年-10年),所以風險投資具有長遠性。同時由於所投資的企業是一個私人企業,在企業上市之前風險投資從這些企業所獲得的股份幾乎沒有流通市場,無法體現這些股份的價值,所以這些股份很難轉讓或出售,流動性極差。同時轉讓這些股份受到很多非市場方面的約束。因此,風險投資的主要特點是投資周期長和流動性差。但是,數年以後一旦這些企業成功上市或被並購,風險投資將獲得驚人的收益(通常5—10倍,甚至數十倍的回報)。由此可見風險投資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投資方式,其目的是使資本最大限度地增值。風險投資始於美國,其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的20—30年代,美國少數富裕的家族擁有可觀的資金,他們希望通過正常的投資活動使資產最大限度地增值。由於對通貨膨脹導致貨幣貶值的擔心,通過獲得利息使他們的資產增值明顯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同時他們希望通過權益性投資建立和控制一些新興企業。另外一方面,一些創業者(主要來自大學和其他研究機構),他們有著好的商業點子或創意,但苦於沒有資金,因此,他們就找到這些富裕的家族,向他們顯示其宏偉的藍圖以獲得資金的支持。開始的時候由於種種原因,這些富裕的家族不願透露他們的名字,所以人們稱他們為「天使」(Angel)。同時通常需要通過私人關系才能找到這些天使以獲得天使資金。由於風險投資是長遠投資,投資決策是一個復雜過程,投資者需要對行業和技術方面有相當的了解,然而這些富裕的家族通常對行業和技術方面又不大了解,因此,一些大的富裕的家族就僱傭一些專業人員為他們作投資決策。這樣就形成一些以家族為基礎的風險投資機構。
從20年代到40年代,美國的風險投資處於一種萌芽階段(民間的和非專業化)。二戰以後,美國的風險投資進入一個雛形階段。風險投資的模式慢慢形成。這種模式一直引用至今。約翰·H·惠特尼(John H.Whitney)、喬治斯·杜利奧特(Georges Doriot)和阿瑟·羅克(Arthur Rock)是美國早期傑出的風險資本家,他們為美國的風險投資的創立、專業化運作和產業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惠特尼在二戰期間是美國陸軍情報部門的上尉,在法國南部執行任務時被納粹抓獲,1945年,他逃跑成功。1945年—1956年任美國國務院特別文化關系和國際信息服務顧問。1956年任美國駐英國大使。二戰之前他曾進行過風險投資。1946年惠特尼出資500萬美元創立美國第一家私人風險投資公司——惠特尼公司(Whitney & Company),從事風險投資活動。現在惠特尼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之一。惠特尼充分認識到風險投資將對戰後美國經濟繁榮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他認為風險投資的運作是一項復雜系統的工程,風險投資必須要進行系統化和專業化運作。風險投資公司必須要僱傭專業投資專家來管理風險資金,風險資金應該扶持新興產業。同時惠特尼認為必須投資於人,一個好的點子或創意如果沒有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是不能成功的。他說:「好的點子一美分一打,好的人太少了。」由此可見風險資本家對優秀創業人才的看重,其程度遠遠超過一個好的創意和一個好的產品。惠特尼的一生曾為350多家企業(如康柏公司)提供過風險資金。
1946年,美國哈佛大學的喬治斯·杜利奧特和波士頓美聯儲的拉福·富蘭德斯(Ralph E. Flanders)創建了美國首家上市的風險投資公司——美國研發公司(ARD),主要目的是幫助那些科學家和研究人員為他們提供風險資金,使他們
的科研成果很快商業化,走向市場。杜利奧特認為風險投資公司只是為創業者提供風險資金是不夠的,同時必須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給他們提供一系列幫助。在他看來資產增值只是一個回報,不是最終的目標。他認為風險資本家的最終目的或任務就是締造創新的企業家和創新的企業。美國研發公司曾為數碼儀器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提供過風險資金。
阿瑟·羅克是另外一位風險投資家的先驅,他經常被稱為「風險資本家的教務長」。他創造性地確定了有限合夥人和一般合夥人的責任范圍和投資回報的分享。同時他也認為風險投資所扶持的不光是產品,更重要的是有好的點子的傑出人才(尤其是年輕的工程師)。阿瑟·羅克曾為蘋果計算機公司(Apple Computer)等企業提供過風險資金。他們的所有這些觀點都成為當今美國風險投資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奠定了美國風險投資公司的主要組織結構,風險投資的方向,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以及風險投資的目的。
到了50年代,美國政府為了扶持小企業,在艾森豪威爾總統的建議下於1953年國會通過了小企業法案,創立了小企業管理局(SBA)。SBA的職能是:盡可能地扶持、幫助和保護小企業的利益,以及對小企業提供顧問咨詢服務。SBA直接對小企業提供貸款,以及為小企業向銀行作擔保,使小企業能從銀行獲得貸款,同時為小企業在獲得政府采購訂單和在管理和技術方面提供幫助和培訓等。自1953年創業以來到目前為止,SBA已為1 280萬家小企業提供直接和間接的幫助,目前SBA向小企業發放的貸款總額達250億美元Q)。1958年,通過了投資法案創建了小企業投資公司(SBIC)計劃。在SBA的許可證下,SBIC可以是一個私人的風險投資公司,通過享受政府的優惠政策,為小企業提供長期貸款和在高風險的小企業進行權益性投資。現在SBIC成為美國風險投資公司家族中的重要一員。
7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初期,美國的風險投資進入一個發展期。70年代的晚期,大多數美國人認識到風險投資業是一個新興的產業,是美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動力源。美國政府也迅速行動起來,制定向風險投資傾斜的一系列優惠的稅收政策和鼓勵性法律,其中最主要的法案有:減低資本收益稅法案(TCGRA),員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ERISA),小企業投資激勵法案(SBⅡA)和員工退休收入保障資產計劃法案(ERISA PLAN ASSETS)。員工退休收入保障法案第一次允許養老金進入風險資金和進行其他高風險投資,從而從法律上確定了養老金可參與風險投資。小企業投資激勵法案和員工退休收入保障資產計劃法案大大地簡化了風險投資的運作,並且在法律上規定了養老金機構可成為風險投資公司的有限合夥人。其結果是風險投資公司可以更容易、快捷和有效創建風險投資有限合夥資金(Limited Partnership),以及更容易、快捷和有效地在新興企業里進行風險投資。
90年代晚期,信息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的出現給美國的風險投資業帶來勃勃生機。從此美國的風險投資進入迅速發展時期。在美國投入的風險資金從1983年的40億美元迅速增加到1996年的300億美元(是1983年的7.5倍),1999年投入的風險資金達356億美元(是1983年的9倍),2000年投入的風險資金達到688億美元①。1996年的一個調研顯示:1996年只有10億美元(占總的風險投資額的3%)的風險資金投資到早期的企業里。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互聯網應用,這種投資格局迅速被改變。1998年,根據美國著名咨詢公司(Price Water house Coopers)的報告:1998年,41%的風險資金進入了創業期(也稱概念期或種子期)和早期的企業里,這些企業在數量上占當年的總風險企業(風險資金扶持過的企業)的50%。風險投資給美國的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可以說是美國經濟活力的「助燃劑」和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風險投資創造了無數個新的工作位置。例如50年代的中期美國矽谷地區還是只有約10萬農民的偏僻的農村,隨著一些風險資金扶持的企業(如:英特爾公司等)來這里安家落戶,到60年代中期,矽谷的就業人數增加到27萬多。到了1984年,就業人數達75萬,每年增加4萬個工作位置。根據Coopers &Ly brand的調研顯示,1992年-1996年,風險資金扶持的企業每年增加40%的員工,而大公司則每年裁員2.5%。同時風險投資加速了產品的創新,從而大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改進了出口貿易,減少了貿易逆差。風險投資已給美國造就了數以千計的巨無霸企業(如:微軟、英特爾、思科、雅虎等等),創造了美國極具活力的經濟。圖表1簡單勾勒了美國風險投資的發展階段。
目前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估計已達5000家左右,2000年的風險投資投入達688億美元,居全球首位,佔全球風險投資市場的72%左右。西歐的風險投資也起步較早,主要集中在英國、法國和德國,但發展速度遠不及美國,現在居第二位,佔20%左右。目前隨著經濟的全球化,美國很多的風險投資公司開始進行跨國風險投資。繼以色列以後,亞太地區越來越成為他們的投資重點。世界各地的各國政府也越來越認識到風險投資對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其中反應較快、行動較迅速的要數以色列、印度、新加坡、韓國等。例如,根據新加坡經濟發展局(EDB)的報告,到1999年底新加坡已累計建立了100多億美元的風險資金。我國的風險投資始於80年代中期,幾乎與新加坡同時起步,但是由於缺乏風險資金來源,尚沒形成高效的退出渠道,缺乏專業的風險投資管理人員和專業化運作,以及沒有相應的鼓勵風險創業的政策和法規等多種原因,80年代一直發展較緩慢。到了90年代有了明顯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自己的風險投資公司約100家,已進入中國市場的外國風險投資公司約40家。但是中國的風險投資業仍有待政策的傾斜和法規的盡早建立,使之迅速健康發展

② 今年來66家上市公司被警示退市風險,都有哪些公司在列

知名《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來截至5月5日,根據退市新規,有94家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或繼續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大多因觸及“扣非凈利潤+營業收入”、審計意見等標准。例如達志科技,德新交運等。

③ 上市公司 面臨哪些風險

風險1:國際金融危機和經濟環境變動引發的風險。在現階段通貨膨脹的背景下,原材料、人工、水電氣等出現普遍性價格上漲,也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面臨較大困難。從2007年開始,生產資料成本、管理成本和人工成本上升趨勢明顯,近兩年上漲幅度更是不斷增大。為了抑制通貨膨脹,國家實施緊縮的貨幣政策。2010年1月至今年6月份,央行12次上調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銀行業不得不逐步緊縮放貸,使得企業資金鏈緊張,面臨較大的融資困難,有的已破產倒閉。在融資難度較大的情況下,一些企業不得不轉向民間金融,但是,高額利息以及不規范的經營方式等又會使企業面臨更大風險。近期出現的溫州風波,就是對上述風險的一個驗證。
風險2:過於激進的發展戰略引發的風險。民營上市企業不斷擴展生產能力和業務范圍,做強做大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過於激進、不切實際的發展戰略往往蘊含著較大風險,諸如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不足、企業管理不配套、資金緊缺等,都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甚至導致其陷入困境。
對於拓展經營范圍、擴大產能引發的投融資風險,企業必須要有足夠的預測,並使其在可控范圍之內。防止沖動和盲目擴張,或許是最好的風險防範措施。
風險3: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引發的風險。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是民營製造業上市企業近年來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這與整個消費環境有著直接的關系。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不僅如此,維權意識和法律意識也在不斷提升,加上利益訴求的渠道更加豐富,企業出現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很容易形成廣泛影響,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
風險4: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不健全引發的風險。合理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模式,是保障企業正常運行、保護股東權益的重要基礎。我國90%的民營上市企業的股權結構和公司治理模式為金字塔式股權結構,其弊端近年來愈加明顯。
金字塔式的股權結構容易給企業帶來風險和危機,也不利於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近幾年來,隨著上市公司的日益強大,大股東利用對公司的控制權過度追求個人利益而導致公司發生嚴重損失的情況層出不窮。目前,這一行為在我國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2004年,德隆系、托普系、飛天系、鴻儀系等龐大的資本系相繼坍塌,旗下上市公司深受其累,這些都是典型的例證。
風險5:應收賬款信用缺失引發的風險。近幾年,民營上市企業出口業務競爭加劇,也由於國外進口商在中國貸款的困難,使先簽單後付款的買賣成為一種必然以提高財務風險為代價的交易方式。這為應收賬款的大量積壓埋下了伏筆。
風險6:對外擔保混亂引發的風險。企業作為擔保人為其他企業在獲得貸款過程中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的現象比較普遍。債權人在對債務人沒有百分之百信賴的情形下,需要通過某種方式確保債權的實現,而擔保制度正好滿足了這種需要。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擔保一方面有利於銀行等債權人降低貸款風險,另一方面可使債權人與債務人形成穩定可靠的資金供需關系。但是,在實際運營中,作為擔保人的企業也常常會面臨一定風險,如果被擔保企業到期沒有按時還款,一旦進入法律訴訟階段,將被捲入糾紛。有些企業因此會陷入擔保怪圈和曠日持久的訴訟拉鋸戰,容易導致發生重大經濟損失。另外,現在比較常見的是關聯企業之間的相互擔保,當其中的某一家企業或某些企業發生經營問題和財務危機時,勢必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殃及其它企業,導致關聯企業整體出現困境。
風險7:知識產權糾紛引發的風險。隨著法律關系的日益復雜化,企業時刻面臨著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或被競爭對手侵犯知識產權的風險。尤其是加入WTO之後,我國企業遭遇了許多來自國外的知識產權侵權訴訟,高額的訴訟賠償金使企業損失慘重。
目前,我國民營上市企業面臨的知識產權方面的風險,主要體現為:(1)出口企業在國外遭遇知識產權訴訟。(2)定牌(指賣方按買方的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裝上標明買方指定的商標和牌號)生產引發的知識產權風險。
風險8:人力資源管理缺失引發的風險。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人力資源風險是現階段面臨的比較突出的風險之一。對於民營上市企業而言,由於受過去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影響,上市後隨著規模擴張,特別是開展並購活動後,極易面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風險。這主要表現為:
(1)企業並購導致人才流失風險。
(2)人才機制不靈活的風險。
(3)高管意外事件造成的風險。
風險9:合同履行違約引發的風險。違約風險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經常會面臨的一種風險,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通過對305家民營上市樣本企業2010年年報的分析發現,有48家企業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其中違約風險佔比最大,佔54.17%。
風險10:研發或創新不足引發的風險。對於民營上市企業來說,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創新,是提高核心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但是,我國許多民營上市企業卻並不重視研發投入,紛紛將重點放在短期投資上,一旦經濟環境發生變化,就難免出現問題。這方面的風險主要表現為:研究項目未經科學論證或論證不充分,導致創新不足或資源浪費;研發人員配備不合理或過程管理不善,導致研發成本過高、舞弊或研發失敗;研究成果轉化應用不足、保護措施不力,導致企業利益受損;研發產品缺乏市場需求,不是「有用創新」,銷售十分困難,導致企業遭受損失。

④ 哪些上市公司有財務風險

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有很多,像虛增利潤,還有一些負債增加都是有很大的財務風險的

⑤ 企業上市有哪些風險 上市公司風險分析

  1. 失去隱秘性
    (1)一個公司公開上市而在產生的種種變動中失去「隱私權」最令人煩惱。美國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公開所有賬目,包括最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給中層管理人員的紅利,以及公司經營的計劃和策略。雖然這些信息不需要包括公司運行的每一個細節,但凡是有可能影響投資者決定的信息都必須公開。這些信息在初步上市時就必須公開披露,並且此後也必須不斷將公司的最新情況進行通報。
    (2)失去隱密性的結果是公司此時可能不得不停止對有關人員支付紅利或減薪,本來這些對於一家非上市公司來說是正常的,對上市公司來說則難以接受。

    2. 管理人員的靈活性受到限制
    (1)公司一旦公開上市,那就意味著管理人員放棄他們原先所享有的一部分行動自由。非上市公司一般可以自作主張,而上市公司的每一個步驟和計劃都必須得到董事會同意,一些特殊事項甚至需要股東大會通過。
    (2)股東通過公司效益、股票價格等等來衡量管理人員的成績。這一壓力會在某種程度上迫使管理人員過於注重短期效益,而不是長遠利益。

    3. 上市後的風險
    許多公開上市的股票的盈利沒有預期的那麼高,有的甚至由於種種原因狂跌。導致這些不如意的原因很可能是股票市場總體上不景氣,或者是公司盈利不如預期,或者公眾發現他們並沒有真正有水平的專家在股票上市時為他們提供建議。股票上市及上市後的挫折會嚴重影響風險投資的回收利潤,甚至使風險投資功虧一簣。因此在決定上市與否時,風險投資家和公司企業家會綜合權衡其利弊。


4.上市成本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企業上市需要一定的成本,具體包括:承銷費用、會計師費用、律師費用、評估師費用、路演費用、保薦費用、信息披露費用等。例如,在2008年6月19日上市的步步高(002251),其上市成本的情況是承銷及保薦費用3300萬元,申報會計師費236萬元,律師費用100萬元,新股發行登記費及上市初費16.52萬元,信息披露費約489萬元。猶如,在2008年6月23日上市的川大智勝(002253),其上市成本情況是承銷費用是500萬元,保薦費用是600萬元;律師費用96萬元;注冊會計師費用83.5萬元;評估費用25萬元;登記託管費及上市初費8.2萬元;推介媒體相關費用382萬元。


5.企業信息透明

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必須披露公司相關重要消息。信息披露的義務,不僅使企業的財務狀況面向全社會完全公開,而且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一些重大商業決策也必須對社會公開。企業的競爭對手會更為容易地了解該企業的經營策略,更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模仿或是採取相應的競爭手段。

⑥ 適合寫財務風險畢業論文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浙江畈龍農業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山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注意事項:

1、無力償還債務風險


由於負債經營以定期付息、到期還本為前提,如果公司用負債進行的投資不能按期收回並取得預期收益,公司必將面臨無力償還債務的風險,其結果不僅導致公司資金緊張,也會影響公司信譽程度,甚至還可能因不能支付而遭受滅頂之災。



2、利率變動風險。
公司在負債期間,由於通貨膨脹等的影響,貸款利率發生增長變化,利率的增長必然增加公司的資金成本,從而抵減了預期收益。
3、再籌資風險。
由於負債經營使公司負債比率加大,相應地對債權人的債權保證程度降低,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從其他渠道增加負債籌資的能力。
財務風險按發生的原因可分為自然風險、政治風險和經濟風險,按風險影響范圍的大小可分為系統風險和非系統風險,按財務風險強弱可分為輕度風險、中度風險和破產風險。
閱讀全文

與哪些上市公司偏好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炒股可用資金截圖圖片 瀏覽:248
金盾股份五漲停 瀏覽:215
證券從業者開熱點給客戶炒股 瀏覽:575
漲停又打開接下來一半 瀏覽:292
浙商證券科創板開戶答題 瀏覽:999
上市公司監督 瀏覽:618
渤海人壽股票價格 瀏覽:728
個人叩富網炒股模擬交易分析報告 瀏覽:109
用炒股思維拿地 瀏覽:297
科創板股票新四板 瀏覽:212
晨光文具的股票行情 瀏覽:64
炒股缺錢贊揚方配資不錯 瀏覽:529
今天炒股情況 瀏覽:752
一入炒股深似海的個人主頁 瀏覽:131
節後斬獲3個漲停板 瀏覽:534
二級市場基金有漲停 瀏覽:285
今日茅台股票價格是有多少 瀏覽:135
新三板摘牌資本公積 瀏覽:204
某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論文 瀏覽:271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論文框架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