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舞弊的特點及危害

上市公司舞弊的特點及危害

發布時間:2024-01-11 04:26:22

⑴ 農業類上市公司造假或者舞弊容易嗎為什麼

@羅璞 已經闡述得很好了,這里補充一下
農業類上市企業舞弊的案例比較多:爆出財務舞弊丑聞的早前的銀廣夏、藍田股份、ST金鰻,後來的紫鑫葯業、綠大地、新大地,最近的萬福生科。
一般來說,農業企業財務舞弊這個問題,具體表現為虛構利潤,那麼虛構利潤的辦法無非是從兩個方面下手:
1、虛增收入:無非是關聯交易非關聯化,通過關聯公司製造虛假銷售;對於施樂虛構收入是將收入確認的時點和比例提前
2、減少成本和費用:將成本和費用移到賬外。
1、得益於農業稅收優惠,虛增收入的成本低,這一點@羅璞已經闡述過。事實上,銷售自己生產的農副產品是可以完全免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的。
2、現金結算比例高:農副產品采購和銷售都常常使用現金,而非銀行轉賬,這一點造成審計上存在根本的困難。
3、生產性生物資產核查不易:農業裡面的林木、養殖的動物在核查價值的時候,有很大的調控空間,也很難核查清楚,比如ST金鰻的鰻魚,獐子島的遼參
-----------------------------------------------------------------------
以下是我以前寫的《新大地案例涉及操作手法和核查手段》,可供在分析農業企業時作為參考:
一、 操作手法 雖然每日經濟新聞對新大地的報道篇幅很長,但是實際上報道所披露的新大地的操作手法無非是兩條:
1、 虛增收入,關聯交易非關聯化,以關聯自然人或法人為大客戶。
2、 隱瞞成本,部分原料采購可能不入賬。
二、 引起懷疑之處和核查手段1、行業地位和產能:行業地位通常意味著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產能大(與銷售匹配)意味著企業可能由於規模效應而獲得較高的毛利。
2、 品牌: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需要運作和積淀,就消費品而言,如果品牌不出名而行業地位領先通常是不合邏輯的,比如「勝景山河」。
3、 銷售渠道:包括營銷網路、銷售區域分布和銷售模式都是值得關注的點,其中,銷售區域過於集中意味兩點:一是異地擴張能力弱,二是抗區域市場波動風險能力差;而銷售模式決定了市場控制力、賬期等內容。
4、 客戶:客戶的核查是非常重要的內容,這里牽扯到收入的真實性。客戶的集中度和穩定性,客戶集中度低,大客戶穩定性高,通常來說是一個好的信號。核查客戶的手段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可針對披露的地址走訪,根據網路搜索的信息、工商信息順藤摸瓜,扮演客戶對店面員工進行訪談等;採用上述手段,若存在異常情況,都能發現。從這個角度看,異常法人客戶的注冊時間、注冊地址、業務范圍、投資人、資產規模、新聞、招聘廣告等工商信息和遺留在網路上的信息,都將成為破綻。
5、 毛利率:毛利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異常的毛利通常意味著問題。毛利率由兩個指標決定,一個是收入,一個是成本,過高的毛利率意味著虛增收入和隱藏成本,其中虛增收入常見於虛增銷售單價;隱藏成本的方式大體是不入賬,但實際成本可通過對於成本構成的拆解和分析進行估計。高於同行的利潤並非不可能,但這需要品牌、技術和生產效率的支撐。對毛利率的核查,一方面對比同行的毛利率,一方面關注毛利率的跨期波動,毛利率不穩通常意味著異常的數據調整。
6、 專賣店:專賣店作為一種特殊的連鎖銷售終端,通常為核查的重點,店面的銷售收入是否與披露一致,可以通過訪談和抽樣測算進行估計;直營專賣店非直營化,等同於關聯交易非關聯化的操作方式,通過核查大客戶的方式一樣能夠將專賣店的異常情況核查清楚。
7、 其他需要關注的財務指標:報道中沒有提到,但是通常核查一個企業需要關注包括存貨、應收、應付、預付、其他應收應付等財務指標,釐清資產和業務的對應關系以及匹配性等。

⑵ 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原因分析_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手段

[摘 要]當前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成就備受矚目,然而隨之出現的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現象也越來越嚴重,不僅損害上市公司自身的健康發展,破壞資本市場資源配置機制,而且使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及由此形成的審計報告喪失應有的風險預警作用。在總結已有研究結論的基礎上分析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動機,提出相應的治理建議,以期對我國證劵市場的財務舞弊現象起到遏製作用。
[關鍵詞]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283(2012)07-0126-03
證券投資的效率決定著證券市場資源配置的功能發揮,而財務舞弊則是影響證券市場投資者投資決策的重要風險因素,使證券投資效率大大降低。自證券市場開市以來,財務舞弊就如影隨形不曾間斷,近年來,國內外頻頻發生影響力巨大的舞弊案件更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巨大震盪和社會廣大公眾的強烈不滿,這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危機。
一、國外相關文獻回顧
(一)財務舞弊概念的界定
對於舞弊的定義,美國SAS16解釋為:「舞弊指故意變造虛假的財務報告。可能是漏列或錯誤地反映事項與經濟業務的結果;篡改、偽造記錄或文件;從記錄中或文件中刪除重要的信息;記錄沒有實現的交易;蓄意亂用會計原則以及為管理人員、雇員或第三者的利益隨意侵吞資產。」 2006年,我鋒襲國財政部發布了《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准則第 1141 號——財務報表審計中對舞弊的考慮》,該准則於2007年1月1日起執行。在新准則中,對舞弊進行了明確的定義:「舞弊是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員工或第三方為了獲取不正當利益甚至非法利益而使用欺騙手段的一種故意行為。」
借鑒上述定義,本文所研究的財務舞弊具有違法性、蓄意性和危害性三個方面的特點。
(二)財務舞弊成因理論研究回顧
國外對於財務舞弊問題的研究起步較早,完善成熟的證券市場為國外財務舞弊的研究提供了豐富資料。下面將國外有代表性的四種主要財務舞弊成因理論闡述如下:
1.冰山理論(二因素論)
著乎銀名的「冰山理論」把舞弊比喻為海平面上的一座冰山,露在海平面上的只是冰山的一角,更龐大的危險部分隱藏在海平面以下。從結構和行為方面考察舞弊,銀頃兄海平面上的是結構部分,海平面下的是行為部分。舞弊結構的內容實際上是組織內部管理方面的,這是客觀存在且容易鑒別的。而舞弊行為的內容則是更主觀化、個性化和更容易被刻意掩飾。該理論強調,在舞弊風險因素中,個性化的行為因素更為危險,必須多加註意。
2.三角理論(三因素論)
該理論認為,企業舞弊的產生是由動機、機會和自我合理化三個因素構成,這三種因素相輔相成,缺少了任何一項要素都不可能構成企業舞弊。其中,舞弊者具有舞弊動機是舞弊發生的首要條件,舞弊者的自我合理化(借口)是指主觀上存在的某種態度、性格或價值觀念,使得管理層或雇員能夠將舞弊行為予以合理化,是舞弊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此外,組織內部控制在設計和運行上的缺陷會給舞弊者提供成功的機會。
3.GONE理論(四因素論)
「GONE」理論是流傳最廣的反會計舞弊的著名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會計舞弊由G、O、N、E四個因子組成,分別為Greed(貪婪)、Opportunity(機會)、Need(需要)、Exposure(暴露),即舞弊者有貪婪之心且需要錢財時,只要有機會,並不易被發現,他就一定會進行舞弊,帶走被欺騙者的權益。四個因子相互作用,共同決定了企業舞弊風險的程度。
4.風險因子理論
在GONE理論基礎上,逐漸發展形成風險因子理論。該理論是迄今為止最為完善的舞弊動因理論,它把舞弊風險因子劃分為個別風險因子與一般風險因子兩大類別。其中,個別風險因子,主要指道德品質與動機,這是因人而異的,並且存在於一個組織的管理控制范圍之外;一般風險因子,主要有進行舞弊行為的機會、舞弊被發現的可能性以及舞弊被發現後舞弊者可能受罰的程度,這類因素是由組織進行管理和控制的因素。當實施舞弊者認為一般風險因子與個別風險因子結合在一起,舞弊就會發生了。
二、理論對於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的啟示
(一)理論評析
通過對文獻的梳理,可以發現四個理論各具特徵,但實質差異不大,沒有孰優孰劣的絕對區分,對會計舞弊成因的詮釋也並沒有質的差別。一方面,其理論框架均從組織(制度)、個體(行為)兩個維度建構;另一方面,雖然各自理論中因素內部的細分有所區別,但所包含的基本因素大同小異。具體而言,在組織(制度)維度,主要包括有無預防舞弊的制度、制度是否有效兩方面。在個體(行為)維度,主要從行為人的壓力(或動機)、道德兩因素來構建。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四個理論觀點雖然都基於組織和個體兩個維度進行了分析,但是較少涉及對這些舞弊成因進行深層次原因的探究,這是上述觀點共同的理論缺陷。本文將針對我國實際情況,進行財務舞弊成因深層次探究分析。
(二)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成因分析
國內學者婁權(2004)提出了財務報告舞弊四因子假設,認為當文化、動機、機會和權衡四因子皆備時,財務報告舞弊就會發生。根據國家會計學院《會計誠信教育》課題組(2003)對216家企業總會計師進行的問卷調查,45.24%的被調查者認為作假賬的根源在於「政府政治、經濟體制改革不到位」,44.54%的被調查者認為作假賬的主要原因是企業領導要「業績」,另有33.61%的被調查者認為作假賬款的主要原因是政府一些官員要「政績」。
1.我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問題催生舞弊
股權結構首先決定了股東大會的決策,從而決定了董事會以及監事會的人選和效率,進而作用於經理層,最終在企業的經營業績中得到綜合體現。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上市公司是作為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引入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古典企業制度發展的自然結果,因此,絕大部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是由原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有企業剝離改制上市的,當時考慮到國有經濟控制地位問題,往往會「刻意安排」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占據絕對控制地位。對民營控股上市公司來說,也是因為考慮到控制權的問題,設置控股股東過高的股權比例。因此,在我國目前的股權結構中,無論是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還是民營控股上市公司,大多數企業是一股獨大,大股東占據絕對控股地位,中小股東股權比例過低,無法對大股東形成有力的制衡。

⑶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舞弊動因及操縱手段分析

【摘要】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及資金的不斷湧入,繁榮的背後亦存在不容忽視的危機,尤其是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阻礙了世界經濟發展,其手法及利潤操縱數額無一不讓世人膛目結舌。其危害表現於虛假的會計報表傳遞錯誤的信息以損害相關利益者的利益,擾亂經濟秩序。有效防範上市公司財務報告已成為了一個永恆的追求,本文基於財務舞弊的涵義及特徵,重點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主要動因及財務報表操縱手段,提出了相應的防範對策。

【關鍵詞】 財務舞弊 動因 操縱手段

一、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概述

舞弊是指採用不法手段獲取非法利益所實施的故意行為,主要表現為有目的的欺騙或者故意謊報重大財務事實的不誠實行為。上市公司財務報告的舞弊通常表現為舞弊主體和客體特徵、目的和手法特徵。舞弊案件大都是由董事成員主謀或幕後領導者利用人事和經濟的決定權,操縱或暗示相關財務人員編制些虛假的會計信息。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客體就是指其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包括年度財務報告、中期財務報告以及其他重大事項說明書等,是綜合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日期財務狀況和某一會計期間經營成果、現金流量的文件。上市財務報告舞弊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誤導性或嚴重扭曲的財務報告欺騙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財務報告使用者,來獲取自身利益或順利渡過經濟困境。

二、公司財務舞弊動因

研究財務舞弊問題有必要弄清楚其舞弊動因,根據對許多財務舞弊案例的分析,本文將發生財務舞弊的動因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內部動因和外部動因即壓力與機會。

(一)內部動因――壓力

壓力和動機是任何舞弊行為的直接驅動力,財務舞弊也不例外。財務舞弊並非始於管理層的不誠實,而是發端於某種環境,激進的財務業績目標與目標未實現將視為不可寬恕。也就是說財務報告舞弊源於某種「壓力」:如公司為獲取信貸資金、配股、增發新股,就有可能進行財務數據的粉飾。另外,管理層基於業績考核和利益獲取的考慮以及內部控制的缺失和不完善通常會為上市公司進行財務舞弊提供契機。

(二)外部動因――機會

首先因會計准則的相對滯後性,給許多新情況、新領域、新行業造就了某些舞弊機會,總是很難找到一個恰當的會計准則或制度作為會計操作的依據。另一方面,由於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一般都是原則性的規定,在指導實際工作時,需要會計人員的專業理解和職業判斷。此外,股東大會行使的「聘請外部審計師」不具備取證權,所以無法通過工商、稅務、海關、證管及行業主管部門進行取證以保證審計原始單據的正確性,並且監管部門投入監管成本不足,監管力度不夠,處罰不嚴,使舞弊者心存僥幸。

三、公司財務報表操縱手段

目前,由於會計核算體系屬 「應計制會計」的原因,財報中存在大量的可操縱空間。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現象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實質上財務造假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從美國的安然到日本的奧林巴斯的財務造假丑聞都說明了這一點。

(一)資產負債表的操縱手法

資產負債表記載的是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企業會計報表中的數據從來就沒有唯一性,資產負債表中也不排除參有大量「水分」,就是將該費用化的支出進行資本化處理,使資產負債表中的存續資產少提折舊和減值准備、少計攤銷等,其實質就是隱藏在資產負債表中的費用。通過評估等方式虛增資產,如直接虛增土地成本和通過評估增值增加資產價值、虛增投入的方式增大自有資金投入比例,同時誇大自身資產數額。

(二)利潤表的舞弊手段

上市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或平滑利潤,通常在產品或資產的風險或報酬未完全轉移之前就確認銷售業務和其他資產的轉讓收入。採用了協議定價的原則進行關聯交易,定價的高低取決於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潤可以在關聯方之間轉移。通過並購與出售方串通提高收購價,將虛高的資金轉出並用以虛構利潤,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確認過低,尤其是故意不確認或壓低確認並購資產中的無形資產公允價值,以通過不攤銷或少攤銷來虛增利潤,並最終形成虛構利潤。

(三)操縱現金流量表手法

與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相比,現金流量表更揭示現金流向所描述的本質特徵。然而,現金流量也同樣可能被美化、甚至造假。企業對現金流量進行空手道式的憑空捏造,虛構經營業務,虛增經營性現金流入與投資性現金流出。許多企業把投資收益列為經營活動收入,一些公司的財務把閑置的現金投入到有價證券投資中,當需要時再把這些證券賣掉。調整經營活動現金支出一些企業調整經營活動的'現金支出,使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好看,欺騙和誤導報表使用者,產生經營良好、經營活動創造現金能力強的假象。

四、上市公司財務舞弊防範對策

(1)完善相關的會計准則和規范體系,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自身建設、建立高質量的會計准則和制度就成了當務之急。針對重大問題,制定更明確的實施細則,盡快完善有關會計舞弊責任追究的法律條款並切實付諸實施"。

(2)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第一,強化公司治理的內部機制,優化公司股權結構和董事會結構,提高董事會獨立性。第二,加強公司治理文化的建設。上市公司內部,尤其要增強會計人員素質,提高從業誠信度。第三,加強公司治理的外部機制建設,提高證券監管效率,加大對舞弊公司的處罰力度,增加舞弊公司的舞弊成本。

(3)加大獨立審計部門的工作力度,明確注冊會計師其審計責任,確保現行的注冊會計師社會審計的獨立性,加強對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法律責任約束職業道德約束和行政監管必須強化對會計工作的外部監督,以獨立的第三者身份對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客觀、公正、全面的評價。

五、結語

在資本市場中,會計信息是眾多信息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因此,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繫到了利益相關者之間的財富分配和資本市場中資源的有效配置。對於財務報表的使用者而言,了解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舞弊動機,從根源上減少企業財務報表舞弊的情況發生。只有深入調研和分析財務報表粉飾的動機才能找到相應地解決辦法,通過多方面有效措施才能保證財務報表的真實和公允保障投資者利益。

⑷ 為什麼相比應收賬款,上市公司更願意使用預付款項進行財務舞弊

為什麼相比應收賬款,上市公司更願意使用預付款項進行財務舞弊如下:

近年來,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舉蘆舞弊的行為頻繁發生,不僅傷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擾亂了市場的秩序。本文從收入舞弊和費用舞弊兩方面分析了財務舞弊的手段,並對其進行了動因分析,提出防範措施,以防範財務舞弊的再發生。

3.資產不及時入賬,少計攤銷費用

除產品價格因森漏素外,費用的攤銷與計提是對會計盈餘影響最大的一個因素。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期限的延長或縮短均可使當期費用減少或增加。

對於上市公司來說,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實質上是已經發生的費用,應在規定期限內攤入有關科目,計入當期損益,但一些上市公司則為了某種目的少攤、甚至不攤。

非經營性損益一般通過政府補助和固定資產的處置損益來操縱利潤。首先,政府補助是可以直接計入損益的,這類補助金額通常金額巨大,收入款項的原因和時間不確定性強,很多企業在面臨退正春帶市的年度,往往都會通過政府補助資金的流入,操縱提高凈利潤;

固定資產的處置,通常屬於非正常經營的業務活動,企業可以在盈利的年度計提減值,然後在虧損的年度進行資產處置,轉回以前年度超額計提的減值准備,從而形成利得,影響了利潤,或者在虧損的年度,大量處置固定資產以換取流動資金,也能達到大大改善利潤的目的。

⑸ 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特徵

財務舞弊是指財務造假主體在會計信息加工處理和報告過程中,為獲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採用欺騙性手段故意謊報重要性質和實質性財務事實的違法、違紀行為。中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經歷了從公開到隱蔽,從單一到多樣,從集中在期末的舞弊到連續、均勻、系統的舞弊,從真賬假作到假賬真作的過程。

1.利用不當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舞弊。由於同一交易或事項往往有多種可供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加之中國的具體會計准則還沒有涉及到企業核算的方方面面,因此許多上市公司就利用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和變更來操縱利潤,粉飾經營業績。(1)選用不當的借款費用核算方法。根據中國企業會計准則的規定,對借款所發生的利息費用、匯兌損益及相關的金融機構手續費,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與長期資產購置無關的借款費用,可以予以資本化,計入這些長期資產的成本,待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然而,不少上市公司就通過濫用借款費用的會計處理來調節利潤。(2)選用不當的股權投資核算方法。中國企業會計准則已對長期投資的核算作了詳細規定:當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滿足一定條件時,如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應採用權益法;反之則採用成本法。但很多公司在這兩種方法上做起了文章,當被投資公司盈利時,不該用權益法的投資也用權益法核算,當被投資公司虧損時,該用權益法核算的又改成成本法核算。(3)選用不當的折舊方法。延長折舊年限,由加速折舊法改為直線法,甚至不提折舊等虛增利潤在實際操作中屢見不鮮。(4)選用不當的收入、費用確認方法。上市公司為了利潤最大化或平滑利潤,通常在產品或資產的風險或報酬未完全轉移之前就確認銷售業務和其他資產的轉讓收入。(5)選用不當的合並政策。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相對應的是納入合並報表的合並范圍,所以上市公司還常常通過改變合並范圍來調節利潤。

2.利用剝離與模擬等「會計創新」舞弊。剝離與模擬是與企業改制上市相伴而生的。在行政審批制下,由於實行「規模控制,限報家數」政策,股票發行額度成為十分稀缺的資源。企業通過激烈競爭拿到的股票發行額度往往與其資產規模不相匹配,只好將一部分經營業務和經營性資產剝離,或者進行局部改制,將原本不具有獨立面向市場能力的生產線、車間或若干業務拼湊成一個上市公司,並通過模擬手段編制這些非獨立核算單位的會計報表。剝離與模擬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中功不可沒,如果不允許剝離與模擬,許多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是不具備上市資格的,是無法通過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擺脫困境的。另一方面,剝離與模擬猶如「整容術」,通過將劣質資產、負債及相關的成本和潛虧剝離,便可輕而易舉的將虧損企業模擬成盈利企業,剝離與模擬影響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利用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舞弊。從理論上說,資產重組、關聯方交易與財務舞弊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如果資產重組與關聯交易確實以公允的價格定價,且在報表及附註中按會計准則的要求做了恰當的披露,則不會對信息使用者產生誤導。但事實上,中國上市公司的很多資產重組和關聯交易都採用了協議定價的原則,定價的高低取決於公司的需要,使得利潤可以在關聯方之間轉移。這樣資產重組與關聯方交易就成為一種十分重要和常見的財務舞弊手段,如廣電股份、陝長嶺、波導股份等。

4.地方政府「援助」舞弊。目前,利用上市公司募集資金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上市指標爭取難度大、殼資源緊張的情況下,許多地方政府往往不忍目睹上市指標作廢,讓已上市公司失去寶貴的籌資資格。於是有的地方政府紛紛向上市公司伸出「援助之手」,採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的形式幫助上市公司實現一定的盈利目標,這些補貼往往數額巨大且缺乏正當理由。這種地方政府「援助」為不少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粉飾財務報表開了方便之門。

5.虛構經濟業務舞弊。(1)虛構銷售。虛構銷售業務是性質最為嚴重也最難以審查的舞弊方法之一。如以銀廣夏為代表的上市公司為了虛構銷售業務往往從原始的銷售合同開始就全套造假;黎明股份的虛構行為更是百密無疏,即通過與關聯企業或非關聯企業對開增值稅發票的形式,虛構購銷業務,在迴避增值稅的情況下虛增收入和利潤。(2)虛構資產評估。虛假的資產評估包括未經正規程序立項的資產評估、虛無資產評估和不恰當的評估。瓊民源就對未具有完全產權的資產進行評估,確認巨額的資本公積。

⑹ 如何防止虛構對外合作業務,直接侵吞國有資產問題

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分析(開題報告)【摘要】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一直是證券市場的「痼疾」,危害極大。本文力求較系統地分析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產生的動機、報表粉飾行為的手段以及識別、遏制舞弊的方法,旨在對信息使用者有所幫助。財務舞弊是指採用財務欺騙等違法違規手段取得利益而導致他人遭受損失的故意行為,可大致分為侵吞資產舞弊及財務報告舞弊兩類。侵吞資產舞弊的舞弊者為雇員,受害者為組織。如,雇員為謀取自身利益,利用職務之便,採取財務手段侵佔國家和公司資產而形成貪污;財務報告舞弊的舞弊者為公司管理當局,受害者為投資者和債權人。如,公司管理當局故意錯報或漏報報告期收益而嚴重誤導信息使用者。二者相比較而言,財務報告舞弊的隱蔽性更強,危害面更廣。尤其是上司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不僅誤導投資者和債權人,使他們根據失實的財務信息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而且極大地影響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近些年來,財務報告舞弊大案要案不斷出現,且有新的動向。範文:一、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動機導致上市公司管理當局產生財務報告舞弊動機的因素主要是來自於內、外部的壓力。外部的壓力主要源自證券市場,內部的壓力則主要來自於管理者的經濟利益與其工作業績密切相關。因此,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動機一是籌資與再籌資動機;二是避免被停牌和摘牌動機;三是市場動機;四是報酬契約動機;五是避稅及謀私動機等。(一)爭取上市、爭取配股通過發行股票上市,公司可獲得大量的資金,一些上市公司把股票融資視作無需支付資本成本卻可大肆圈錢的最佳方式。然而因《公司法》對企業上市有嚴格規定:企業必須三年贏利,且經營業績比較突出,才能通過證監會審批。為達到這些規定,本不具備條件的公司就會為獲取上市資格而進行財務包裝,「創造」條件上市。由於上市公司再籌資時,配股是上市公司解決長期大額資金需求的重要渠道,而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近三年中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於10%,同時每年不低於6%」,因此,10%的凈資產收益率成為上市公司增資配股的門檻。有資料表明,市場上出現了不少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剛達到10%的現象。「黎明股份」和「鄭百文」等都是虛構前三年利潤包裝上市的,這足以證明為取得上市資格和獲得配股資格是上市公司進行財務報告舞弊的首要動機。(二)避免戴帽、避免退市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又一個動機就是避免戴上「ST」的帽子。所謂「ST」帽子,就是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經審計,發現其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實行日漲跌幅度限制為5%),在股票名前加「ST」,表示警示有退市風險。上市公司如果三年連續虧損就要退市。公司退市不僅對股東來說是莫大的損失,而且公司將長期失去向社會募集資金的資格,嚴重威脅到公司的生存。為避免出現連續虧損的狀況,保住緊缺的「殼資源」,上市公司需要扭虧為盈。但扭虧為盈又不是一時之間就能輕易做到的,所以一些連續虧損兩年的上市公司千方百計地進行財務報告舞弊或粉飾報表,通過非經營損益、關聯交易等手法來盈利,以避免退市,保住上市資格。(三)牟取二級市場暴利其動機是:1.改善二級市場形象。在證券市場上,潛在投資者主要是依據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來進行決策的,現任大股東和管理層最清楚公司的資產質量和發展前景,他們會通過粉飾財務報表,釋放業績良好的信號,以求改善二級市場形象。2.便於二級市場炒作。中國股市仍處於發展的不成熟階段,上市公司與機構投資者溝通,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以使股價同步炒高。或者,為使股價達到預期的波動,先使股價暫時下跌,以便操縱者能夠廉價購股,取得更大的控制權後再高價出售牟取暴利,利用財務報告舞弊達到目的。「銀廣廈」舞弊案就是此項典型。3.為並購增加籌碼。由於上市資格不易取得,眾多非上市公司試圖通過購並來達到借殼上市的目的。購並談判中最關鍵的是購並價格,業績優良的上市公司的股價無疑可以賣個好價錢,故上市公司有可能為購並增加籌碼而粉飾財務報表。(四)滿足業績考核的需要我國的上市公司多數是由國有企業改制上市,其管理層報酬與其業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有關,能否創造良好的業績直接決定著公司領導人的經濟利益(如年薪、獎金等)和仕途發展。而企業的經營活動受多種因素影響,難以保證年年增長,經理人員要確保自己任期內的各項指標達標、超標,就會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呈現良好業績,滿足考核需要。(五)減少納稅、分配股利所得稅是在會計利潤的基礎上,通過納稅調整,將會計利潤調整為應納稅所得額,再乘以適用的所得稅稅率而得出的。因此,基於偷稅、漏稅、減少或推遲納稅等目的,有些上市公司以舞弊手段虛減利潤,減少國家財政收入。同時,有些上市公司侵佔股東權益,把本應支付給股東的股利,轉作生產經營資金,讓「錢生錢」或者用於給企業管理者多發獎金,但這嚴重違反了國家法律和公司章程,也會以舞弊手段虛減利潤來調整報表業績,達到不向股東分配股利或少分配股利的目的。財務報告舞弊的動機決定了會計報表粉飾的類型:基於以上(一)至(四)項的動機,會計報表一般以利潤最大化和利潤均衡化的形式出現;基於以上第(五)項的動機,會計報表一般以利潤最小化的形式出現。就上市公司而言,危害性最大的會計報表粉飾是利潤最大化,即所謂的虛盈實虧、隱瞞負債。二、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手段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直接表現為會計報表粉飾(本文作同義語通用)。所謂會計報表粉飾是指公司管理層通過舞弊手段,使反映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報表達到「預期」狀態的故意行為。它是財務舞弊的集中表現形式。上市公司會計報表粉飾已成為證券市場的「痼疾」,丑聞頻頻爆出。隨著我國經濟、法制環境及證券市場的變化,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報表粉飾手段也不斷增多、升級,花樣翻新,可謂五花八門,以下分別予以闡述。(一)虛增銷售收入,虛增利潤1.虛構客戶,虛擬銷售。有些上市公司通過偽造顧客定單、發運憑證和銷售合同,開具稅務部門認可的銷售發票等手段來虛擬銷售對象及交易;或雖以真實客戶為基礎,但在原銷售業務的基礎上人為擴大銷售數量,使公司在該客戶下確認的收入遠遠大於實際銷售收入;或在報告日前(如年末)做假銷售,同時增加應收賬款和營業收入,再在報告日後(如次年)以質量不符合要求等名義作退貨處理,從而虛增當期利潤。2.寅吃卯糧,提前確認收入。有些上市公司在銷售的相關手續尚待完備時,甚至在銷售完成前、貨物起運前所售產品風險和報酬尚未轉移、商業折扣有爭議、銷售款不確定的情況下就確認收入;或在客戶還有權取消訂貨或推遲購貨的時候就確認收入,從而虛增當期利潤。(二)低估期間費用,虛增利潤主要表現為推遲費用入賬。1.有些上市公司將一些已經實際發生的費用作為長期待攤費用、待處理財產損失等項目入賬,而這些項目不是企業真實的資產,只是一種虛擬的資產,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一個費用和損失的「蓄水池」,上市公司通過遞延攤銷、少攤銷或不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來虛增當期利潤。2.有些上市公司通過混淆利息資本化與費用化的界限,將應費用化的利息卻資本化計入在建工程成本,增加固定資產價值,虛增當期利潤。(三)變更會計政策,調節利潤1.有些上市公司隨意變更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從而在報告年度多提折舊減少利潤或少提折舊增加利潤。2.有些上市公司通過改變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來調節利潤。在實施新准則前,原准則和制度規定了發出存貨的計價有五種方法可供選擇,在存貨價格波動期採用不同方法計價會對當期利潤產生不同影響。當存貨價格處於上漲時期,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當期就會少轉營業成本,增加利潤;採用後進先出法計算,當期就會多轉營業成本,減少利潤。若存貨價格處於下降時期,則相反。即:採用先進先出法計算,當期就會多轉營業成本,減少利潤;採用後進先出法計算,當期就會少轉營業成本,增加利潤。值得慶幸的是,新會計准則取消了後進先出法,對上市公司通過變更存貨計價方法調節利潤的手段有很大程度的抑製作用。即便上市公司仍在會計政策允許使用的三種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變更,其調節利潤的空間較以前已狹窄許多。(四)玩弄減值准備操縱利潤典型案例有四川長虹(2003年、2004年)。上市公司濫用會計估計按需操縱利潤的主要手段是對大量運用專業判斷的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和沖銷。1.那些連續微盈且(或)近期有再融資目標的上市公司經常計提不足,即使在行業風險和經營風險「雙高」的情況下,仍以低比率進行壞賬估計和存貨跌價估計。2.那些業績較好但不穩定的上市公司,則在「盈利上升時,多計提減值准備;盈利下滑時,再將減值准備沖回」,用以平滑各年間利潤。3.那些虧損、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對於資產減值准備平時該提不提或極少計提,「需要」時就一次提個夠,採用「休克療法」和「虧出盈利的空間」,通常是在第一年虧損後,第二年大額計提資產減值准備,導致第二年巨虧,第三年又以各種理由轉回大量的資產減值准備,從而造成財務報表在第三年扭虧為盈的假象,以避免退市;或者選擇某一年超大額計提,在其後的幾年中再緩緩沖回,以此製造業績小幅穩定攀升的財務報告。值得慶幸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對資產減值准備的沖回作了嚴格的規定,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等長期資產的減值准備一經計提,事後即使價值出現回升,已計提的減值准備也不得轉回,只能在處置相關資產後,再進行會計處理,利用這些減值准備項目調節利潤的空間已大大縮小。新准則此規定對上市公司的利潤操縱起到了一定的抑製作用,但對原八項減值准備中的除上述項目外的其他項目未做規定,且對資產損失的確認與計量以「作不間斷的評估,只要資產的可收回金額低於其賬面價值」為標准,仍留給了某些上市公司按需確認減值損失的空間,仍需引起密切關注。(五)利用資產重組「扭虧為盈」典型案例有湘酒鬼(2003年、2004年)。資產重組是企業為了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等目的而實施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然而,資產重組已被一些上市公司用於粉飾會計報表。那些陷入PT、ST的上市公司企圖通過重組走出虧損狀態,精心策劃資產重組,精心設計缺乏正當商業理由的資產置換,利用劣質或閑置資產換回優質或盈利強的資產來增加利潤。資產重組已成為許多上市公司扭虧為盈的工具和免遭摘牌的保護傘。(六)假借關聯交易轉移利潤典型案例有濟南輕騎(2003年)和重慶實業(2004年)。我國不少上市公司和關聯人扭曲交易條件轉移利潤,從而滋生非法或不當關聯交易來調整其賬面利潤,粉飾報表。其中,關聯方重組更是虧損公司「扭虧」的捷徑,其手段多種多樣:1.通過交易安排,設計有法律依據、無經濟實質的關聯交易,虛構經營業務;2.上市公司以高價或顯失公允的交易價格與其關聯企業進行購銷活動,通過價格差實現利潤轉移;3.收取關聯企業資金佔用費,或利用低息或高息發生資金往來,調節財務費用;4.分攤共同費用或將管理費用、廣告費用等轉嫁給母公司;5.關聯交易外部化——控股方通過自己控制的上市公司從銀行貸款,再讓控制的上市公司互相擔保貸款,進行關聯交易,編造業績。(七)濫用差錯更正製造盈利如首創股份(2004年)、TCL通訊(2003年)等上市公司。它將補提資產減值准備作為前期會計差錯更正追溯調整,二者相輔相成,使會計差錯更正產生了巨大的「能量」——製造盈利,躲避虧損,逃脫ST的命運,保住再融資資格。它是將會計舞弊詮釋為會計差錯,是借會計差錯更正之名行會計舞弊之實——需要的時候先「明知故犯」,再「知錯不改」,最後選擇適當的時機「痛改前非」,不斷「變臉」對外報告;或大題小做、大事化小,把大錯誤以不引人注目的小公告(或補充公告)形式公布,以矇混了事。(八)少計營業收入,偷逃稅款也有一些利潤充盈的績優公司為達到少交增值稅和所得稅的目的,少計收入,藏匿收益。有些在應確認收入的情況下不確認收入,如採用直接收款交貨方式銷售產品,已收到貨款並將發票賬單和提貨單全部交給對方,已符合收入確認條件,卻將貨款記入「預收賬款」賬戶,延期反映收入;有些以收入直接沖減成本,即以「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賬戶與「庫存商品」賬戶對應,不反映銷售業務;有些虛構銷售退回,以偷梁換柱的假退貨方式(通過把款項支付給其他下屬服務公司,記入「其他應付款」賬戶)截留收入少交稅金;有些對視同銷售業務不反映增值稅銷項稅額。還需說明的是,在現實中,這些會計報表粉飾的若干手段 ,常被多家上市公司分別運用或組合運用,也同時或相繼出現在一家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表的編制過程中。三、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識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在曝光之前,往往有一些徵兆(或稱預警信號)出現,即很可能進行財務報告舞弊的上市公司有如下特徵和徵兆:一是已兩年連續虧損,第三年經營業績沒有得到根本改善,面臨暫停或退市威脅,或費用的增長速度快於收入的增長速度,持續的經營虧損使企業面臨破產或被敵意收購的威脅;二是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連年為負值,或雖然賬面盈利但沒有帶來充裕的現金流入,入不敷出,現金匱乏;三是存在重大的、不正常的關聯交易或極度復雜的交易;四是全行業虧損或行業過度競爭,或當年公司行業不景氣;五是公司的董事或管理層的個人財富與公司業績密切相關;六是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缺陷,管理層頻繁變動;經常更換會計師事務所等。鑒於這些特徵和徵兆,故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識別並預防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一)甄別經營業績的真假上市公司應密切關注公司的主要生產設備是否嚴重閑置、生產車間是否停產、存貨數量是否大量增加等現象。如果這些現象單獨或同時存在,報告期經營業績卻沒有相應下降,則有業績作假的可能性。應通過檢查可疑的賬簿記錄、記賬憑證、發票存根與發運憑證來查明已入賬收入是否在同一期間已開具發票並發貨;關注資產負債日後有無大額或連續的退貨,並查明這些退貨是否為年末集中「銷售」部分,從而識別公司是否提前確認收入或虛構收入。(二)分析利潤構成比重分析上市公司盈利時,要著重分析主營業務占利潤的比重,即看利潤是否主要依靠主業的業績,而不是主要來源於非經常損益項目;要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在財務報表附註中列示的非經常性損益的構成和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從而判斷公司利潤的來源是否具有穩定性,是否是依靠粉飾其他利潤項目來增加業績的。(三)慎析資產減值准備分析報表時,尤應慎析上市公司資產減值准備的計提政策。一般而言,連續微盈且(或)近期有再融資目標的上市公司經常計提不足;而處於盈虧臨界和處於退市邊緣的上市公司有時會巨額計提。因此,對這類業績指標脆弱的上市公司,首先宜將其計提政策與同行業或者相關行業進行橫向對比,判斷是否有異常;再分析其財務報告中是否對估計基礎和依據進行詳細披露,從而識別上市公司是否在玩弄減值准備計提游戲。(四)關注虛擬資產項目上市公司年報中的虛擬資產項目值得密切關注,若虛擬資產與正常資產相比比例較大,或虛擬資產增長速度(或相對變化速度)波動較大,則可能存在通過虛擬資產虛增利潤。其特點是虛擬資產多記少攤。應重點檢查各類虛擬資產項目的明細賬,注意會計報表附註中虛擬資產確認和攤銷的會計政策,要特別注意本年度增加較大和未予正常攤銷的項目。(五)透視關聯交易事項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所產生的利潤基本上都體現在「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和「財務費用」等具體項目中。其識別方法為:1.計算各項目中關聯交易產生的盈利分別占項目總額的百分比和這些項目占企業利潤總額的百分比,判斷企業盈利能力對關聯方企業的依賴程度;2.分析這些關聯交易的必要性和公正性。比如,交易價格是否以市場的公平交易為基礎,交易的市場價格是否存在非公允的方面,控制方對被控制方強制的內部銷售價格等。同時,還應向公司的主管工商部門了解上市公司包括驗資報告、股權轉讓備案登記資料等在內的相關材料,並應特別查詢控股股東的工商登記資料,了解公司控制權的歸屬,以有效識別利用隱性關聯交易粉飾報表的行為。(六)藉助現金流量進行分析通過將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和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利潤的質量。一般而言,沒有相應的現金凈流量的利潤,其質量是不可靠的。如果企業的現金凈流量長期低於凈利潤,則意味著與高於現金凈流量的凈利潤對應的那部分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公司很可能存在報表粉飾情況。此外,還應辨識差錯更正,謹防魚目混珠。相關部門應當對故意混淆會計舞弊和會計差錯的行徑,對頻繁發生重大會計差錯的行為加強監管,切實保護投資者不受會計差錯和會計舞弊的侵害。四、結束語總而言之,財務報告信息使用者應從多方面識別、防範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舞弊、粉飾行為,並需通過會計准則和相關規范的不斷完善壓縮各種粉飾伎倆的空間。要改革現有關於上市、配股、停牌等的規定,建立一個包括貨幣指標和實物指標、財務數據和生產經營數據的多參數控制體系,以綜合衡量和測定公司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公平、公正、公開地確認其上市資格和配股資格。令世人矚目的是,新《企業會計准則》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率先實施。根據新的《企業會計准則》以及該准則的應用指南,有超過700家上市公司的業績發生重大變化,雖然這些變化是由於會計標準的變化而產生的,但不可否認的是,新舊會計准則銜接的過程中,也有上市公司利用這一過程操縱利潤。因此,應實施三大措施,遏制上市公司操縱利潤:一是嚴格執行非經常性損益標准;二是財務指標發生重大變化時,應當披露其會計原因;三是上市公司應充分說明其所選擇的會計政策的合理性。還需說明的是,正如本文第二大點中提及的,新會計准則在存貨計價及資產減值准備等方面降低了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空間,但又必須同時看到,新會計准則全面引入了公允價值屬性,並且給予了公司更大的自主權來調整其會計政策,有關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無形資產開發費用處理和借款費用資本化等准則卻擴大了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空間。一些公司仍然可能在新准則下繼續或更新手段來操縱利潤、粉飾報表,故對財務報告舞弊的識別和預防仍然是任重道遠,需要人們繼續去關注、分析和遏制。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舞弊的特點及危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炒 瀏覽:100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上市公司一覽表 瀏覽:638
民生證券科創板知識測評的答案 瀏覽:44
3家企業過會創業板 瀏覽:479
炒股虧了2萬塊想不開 瀏覽:560
三隻松鼠能漲停幾天 瀏覽:908
方正證券科創板開戶題目 瀏覽:291
上市公司開董事會需要公告嘛 瀏覽:653
艾媒咨詢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844
多個股票證券戶如何申購新股 瀏覽:401
藍帆醫療科創板 瀏覽:181
大業股份一字漲停 瀏覽:202
上市公司發行股票比例 瀏覽:398
喜用神火不能炒股票嗎 瀏覽:796
新三板申報的實質性障礙 瀏覽:888
拉漲停資金越大越好 瀏覽:882
上市公司借款會不會影響凈利潤 瀏覽:236
為什麼炒股割韭菜 瀏覽:346
股票500手是多少股價格 瀏覽:236
新三板精選層打新如何打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