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信用債違約上市公司清單

信用債違約上市公司清單

發布時間:2023-12-05 06:54:31

⑴ 世茂集團暴雷!10億美元債券違約,該集團後續會有何打算

今天是8月2日,根據最新報道顯示,著名的世茂集團竟然爆出了驚天大雷,大家都非常信任的世茂集團竟然有10億美元的債券違約,要知道,10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70億,這可是一筆非常大的金錢,那麼存在這么大的債券違約,說明世茂集團肯定目前存在很多問題,導致自己根本還不起這么多的錢,那麼既然存在這么多的債券違約,而且這個消息也已經被大眾知道了,世茂集團後續會有什麼打算呢?

希望世茂集團能做出正確的事情!

⑵ 評級被下調 旗下上市公司股債受創 鴻達興業集團9.5億債券違約旋渦

經濟觀察報 記者 蔡越坤 評級被下調、旗下上市公司股價受創、質押融資比例高、債券違約、尚存超43億債券存續,總部設在廣州的大型資源能源綜合產業集團——鴻達興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達興業集團」)近日風波受到市場關注。

12月14日,上清所公告表示,鴻達興業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以下簡稱「20鴻達興業SCP001」)發生實質性違約。據悉,20鴻達興業SCP001發行金額為人民幣9.5億元,發行日為2020年3月7日,發行期限270天,到期日為2020年12月14日,信用評級機構為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評級」)。

12月16日,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關於20鴻達興業SCP001的兌付安排,集團層面已經與債券持有人進行了溝通,並且發布了公告,同意注銷這筆債券。注銷後,集團公司與相關債券持有人達成場外兌付的措施。最近已經在開始辦理相關手續,進一步落實兌付的事項。

達成場外兌付協議

12月17日晚,鴻達興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002002.ZH,以下簡稱「鴻達興業」)公告表示,公司控股股東鴻達興業集團於12月11日召集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12月12日召開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會議表決通過《關於豁免本次持有人會議縮短召集期的議案》和《關於同意辦理「20鴻達興業SCP001」注銷登記的議案》,鴻達興業集團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持有人會議同意注銷該筆超短期融資券。

該公告還稱,鴻達興業集團與債券持有人達成場外兌付協議。截至目前,鴻達興業集團已經與全體持有人簽訂注銷協議,正在積極推進本期債券的注銷後續工作。

關於對於公司的影響,鴻達興業披露,公司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各項業務穩定發展。公司在深化氯鹼新材料一體化產業鏈的基礎上,多措並舉開拓符合公司整體發展戰略需求的新產品、新領域,大力發展氫能源、大環保、稀土新材料和公共防疫產品等業務,不斷增強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據記者了解,場外兌付是指由發行人自行劃款對債券進行兌付,而並非將款項劃至託管機構(如中債登、上清所、交易所等),再由託管機構劃撥至債券持有人。募集說明書中並未直接授權發行人場外兌付的權力,因此場外兌付往往是債券到期後發行人與投資者現行協商的結果。

關於「場外兌付」,民生證券曾在一份研報中表示,發行人選擇場外兌付,通常是出於對自身公眾形象與後續再融資能力的考慮。一方面,選擇場外兌付意味著與投資者達成協議,後續償還行為將直接對接投資者,而不再通過公開託管機構,有助於在企業陷入償還壓力與流動性危機時降低企業曝光度;另一方面,選擇場外兌付意味著不再構成違約事件,也有助於維護企業的形象,提高後續再融資能力。而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場外兌付往往是無奈之舉,投資者既要對於到期未兌付債券進行追索,又要防止由於發行人償債壓力過大導致實質性違約,從而嚴重影響後續償債能力。因此,選擇場外兌付的方式,可以在避免發行人發生實質性違約的同時,最大程度提高發行人後續償債的能力和意願。

一位債市從業者表示,一般情況下,場外兌付反映出公司流動性緊張,而場外兌付就是私下溝通。

上市公司股債暴跌

鴻達興業集團的債務問題,波及了旗下上市公司鴻達興業。「20鴻達興業SCP001」對外宣布實質性違約的第二天,12月15日,鴻達興業跌停收盤,報價3.42元/股;12月16日,其跌幅仍然高達9.65%,報價3.09元/股;12月17日,其股價最低觸及3.02元,當日至收盤上漲3.88%。

鴻達興業旗下可轉債「鴻達轉債」出現暴跌。12月5日,鴻達轉債跌幅為21.9%,收82.780元/張,之後三日低位震盪。

關於「20鴻達興業SCP001」違約對於鴻達興業的影響,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二級市場的價格影響因素是比較多的,作為上市公司,是一個獨立的主體,財務等均是獨立運營的,各項運營工作穩步推進。各方面生產經營情況均在正常開展。」

鴻達興業集團在2020年12月10日募集說明書中披露,截至2020年9月30日,發行人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鴻達興業和中泰化學股票分別在建行、廣州農商行、光大證券等金融機構的質押融資余額合計為40.07億元,質押融資余額占同期鴻達集團凈資產比例為28.44%。

募集說明書中稱,截至2020年11月25日,發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鴻達興業股票質押股數占其持有總數比例為85.33%,發行人持有的上市公司中泰化學股票質押股數占其持有總數比例為99.99%,存在股票質押融資比例過高導致無股票質押融資風險。

鴻達興業集團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盡管存在質押風險,但目前不會有平倉風險。

據悉,鴻達興業集團主營業務包括上游煤田、鹽硝礦、稀土等資源開發,中游聚氯乙烯(PVC)等化工原料生產和下游塑料製品生產及貿易等。周奕豐是鴻達興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周奕豐現任鴻達興業集團董事長、鴻達興業董事長和總經理、廣東塑料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內蒙古烏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潮商會會長。

債券存量規模43.5億

除了20鴻達興業SCP001,記者根據Wind最新數據查詢,鴻達興業集團債券存量規模為43.5億元,債券8隻。其中一年以內到期的債券規模超過25億元。

另外,鴻達興業集團計劃發行的一筆基礎規模3億元,發行上限為5億元的中期票據於2020年12月10日取消發行。鴻達興業表示,由於近期市場波動較大,本公司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調整後的發行安排將另行公告。

上述鴻達興業相關負責人對記者透露,該筆取消的中期票據,原計劃融資主要償還20鴻達興業SCP001。

另外根據新世紀評級披露,2017-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鴻達興業的短期借款(含一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超短期融資券)金額分別為51.94億元、74.98億元、88.51億元、99.02億元,短期借款規模逐步擴大。

新世紀評級在2020年12月10日披露的募集說明書中披露,鴻達興業集團剛性債務持續擴張,大量債務集中於本部,導致本部資產負債率過高。2017-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發行人集團本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 84.06% 、93.08% 、94.07% 和93.58%,發行人集團本部2018年、2019年末及2020年9月末資產負債率均超過90%。發行人優質資產主要集中於上市公司,而本部經營創現能力弱,應收下屬子公司款項短期內回籠難度大,資產流動性弱,面臨較大的即期償債壓力。

另據記者了解,12月5日,新世紀評級將鴻達興業集團主體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 BB,將 18鴻達興業MIN001、19鴻達興業MIN001債項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並繼續將上述主體及債項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新世紀評級表示,本次信用等級調整主要基於以下考慮:鴻達興業集團近年來受限於所持上市公司股票價格低迷且股權質押問題持續難以得到妥善解決,導致資金壓力增大且債務滾續高度依賴於金融機構支持以及債券到期後續發行,流動性持續承壓。

⑶ 債券違約、評級下調 華晨集團正式破產重整 旗下上市公司火速回應

今日(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發布的裁定書顯示,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重整申請。這標志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為何破產重整,將如何重整?北青-北京頭條撥打了相關負責人的電話,但截至發稿未能取得聯系。法院的裁定稱,華晨集團存在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的情形,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具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此外,新華社的報道稱,華晨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整隻涉及集團本部自主品牌板塊,不涉及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及與寶馬、雷諾等的合資公司。

2015年至2019年,華晨寶馬為華晨中國貢獻的凈利潤分別為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4億元和76.26億元。5年間,華晨寶馬向華晨中國輸送了269.2億元,且利潤貢獻規模不斷擴大。與之對應,2015年至2019年,華晨中國自主板塊分別虧損3.3億元、3.1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8.6億元。5年間,自主品牌累計虧損近30億元。

到了2020年,華晨汽車隊華晨寶馬依賴依舊嚴重。華晨汽車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業績報告顯示,華晨中國今年上半年營收14.5億元,同比下降23.85%,凈利潤則為40.45億元,同比增長25.24%。在營業收入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凈利潤不降反升,甚至是營收的3倍,毫無意外,華晨寶馬依舊是利潤的主要貢獻者。

官方報告顯示,華晨寶馬上半年實現凈利潤高達43.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4%。與之對應,去掉從華晨寶馬得到的利潤分成,華晨中國其他板塊總體虧損達到3.4億元。

過度依賴華晨寶馬,使得華晨自主品牌長期缺乏造血能力和盈利能力。而隨著股比調整時間(不遲於2022年)越來越近,即將失去華晨寶馬半數收益的華晨汽車,在自身股權轉讓、母公司及其他子公司持續虧損、負面輿情等行為的影響下,再融資能力受到沖擊。

汽車行業迎來增長天花板,市場轉入存量競爭時代,2020年更是進入加速洗牌階段,已有北汽銀翔、比速汽車、君馬汽車、華泰汽車和獵豹汽車等自主品牌丟失市場份額實際破產。曾經風光一時的華晨汽車也難逃厄運,進入破產重整程序,也給自主品牌敲響了警鍾。至於破產重整對華晨汽車的日常經營和發展計劃有什麼影響仍需觀望。

文/北青-北京頭條溫沖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2020鼠年的十大商業敗局

敬畏底線、尊重常識,方能基業長久

庚子鼠年收尾,辛丑牛年將至,過去一年的商海沉浮中,有哪些教訓值得銘記?我們挑選了十大敗局,以饗讀者。「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商場亦然,這十大商業敗局再次提醒我們,敬畏底線、尊重常識,方能基業長久。


10

學霸君:獨角獸猝死寒風中


2020年12月,學霸君破產倒閉的消息沖上熱搜。此前,被稱為「獨角獸」、「胡潤瞪羚」的學霸君,是許多TMT創業者心中的奇跡。


學霸君,以拍照搜題產品起家,一度與猿題庫、作業幫齊名。以學習型工具積累了原始流量後,學霸君開始 探索 更多教育形態。2016年後,只有1對1、小班課和拍照搜題被保留下來。2018年學霸君對外稱,1對1單月營收破億,續報率高達87%,預計年底可達到10億營收。



學霸君突然宣布破產後,大批家長及員工開始討要被拖欠的學費和工資。他們中的許多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上了教育貸款。據學霸君大股東、創始人兼CEO張凱磊公開的數據,有5萬名學生、3000名員工、1000名老師和100多名代理商受到波及。


學霸君倒下的背後,是K12在線1對1賽道的縮影。張凱磊在公開信中說,過去三年,學霸君沒有融過一筆大錢,最少五次遊走在資金鏈斷裂的邊緣。這是大部分在線1對1公司的困局。為了挽回頹勢,張凱磊也曾嘗試出售小班課救1對1,後因負面新聞未能完成交易。


但即便出售成功或拿到融資,獲得騰挪機會,也不過是讓學霸君撐久一些,事情並未發生本質變化——獲客成本水漲船高,低毛利狀況難以改變,自主造血幾是奢望。目前,互聯網風投的泡沫正在消散,商業模型無法跑通的公司越發難以得到投資人的青睞,資金鏈斷裂幾是必然。


暴雷後,學霸君高管在積極善後,聯系其他教育機構接手員工,為其他教育機構對接學霸君的學生,並出售拍照搜題業務,以填補課時費和工資的缺口。2021年1月底,有消息稱深圳平行線在線教育公司正在洽談收購優學小班。


學霸君的故事為中小在線教育機構敲響了警鍾。既然獲得外部融資的難度越來越大,也無力與頭部公司掰手腕、比投放,那就必須沉下心來,打磨產品特色,精細化運營,才能避免在下一個冬天死去。


9

遭阿里邊緣化,蝦米音樂關閉

2021年1月5日,蝦米音樂宣布一個月後關閉服務。2月5日,蝦米音樂徹底停止服務,蝦米的 歷史 停在了庚子鼠年。


蝦米音樂成立於2007年10月,創始人王皓是大學樂隊的吉他手,另一位創始人朱七是民謠音樂人。2008年-2010年,蝦米音樂完成了3輪融資,投資方為深創投和盛大集團。2013年,蝦米被阿里巴巴並購。



被巨頭加持的蝦米一度高光,平台注冊用戶曾超2000萬。多位接受《 財經 》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蝦米之所以特殊,只因它是「一款音樂人做出的產品」。


蝦米音樂對於音樂人最獨特的價值有兩點:一是擁有全網最全的曲庫;二是會幫助獨立唱片公司發現風格類似的藝人。


但對於非專業音樂愛好者來說,蝦米價值有限。資本追求收益,用戶則跟著版權走。蝦米的用戶自行上傳模式,導致平台上出現了大量盜版歌曲。


2015年,國家版權局開始規范音樂版權,打擊盜版。蝦米音樂的其他競品,在這一年大量購入版權,而阿里高層始終未將版權至於重要戰略地位,最終導致蝦米錯失機會。


截至2020年6月,酷狗音樂月活躍用戶2.81億,QQ音樂2.68億,酷我音樂1.64億,網易雲音樂1.38億,咪咕音樂與蝦米音樂均約4000萬。


蝦米音樂不斷被阿里邊緣化,缺版權,用戶流失,數據表現欠佳。


蝦米一高管告訴《 財經 》,蝦米關停是正常的業務調整,接下來會在更多音樂商業場景服務上進行 探索 ,推出「音螺」平台,幫助音樂人和廠牌拓展更多音樂使用渠道。


蝦米的敗因是版權,它的初心卻是幫助音樂人賺到錢,這個略顯諷刺的反差提醒我們,創造版權的音樂人和銷售版權的音樂平台是兩個利益主體,平台繁榮不代表音樂人的日子變好,但後者才是所有的繁榮源泉。


8

實控人挪用捨得酒業巨額資金,地方政府發難

川酒「六朵金花」之一的捨得酒業(600702.SH),在白酒板塊一路高歌的2020年,忽然被ST,是該行業最大的「雷」。



但觀看該公司財報,各種數據卻非常 健康 。2018年、2019年,其營業收入分別為22.1億和26.5億,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0億和5.1億。即便在疫情下,2020年前三季營收17.6億元,扣非凈利潤2.9億元,業績不俗。


其被ST的性質,非常特殊。既非連續虧損,也非資不抵債,而是被原實控人挪用資金——天洋集團及其關聯方在兩年內合計挪用資金超40億元。截至東窗事發,尚有4.8億元未予歸還。


即便被挪用巨款,截至2020年6月30日,ST捨得賬上尚有貨幣資金11.6億元,並未傷筋動骨。


持有捨得酒業29.91%股份的四川沱牌捨得集團,原由天洋集團控股70%,射洪地方政府占股30%。天洋挪用上市公司資金,地方政府開始發難。2020年秋,大批捨得酒業高管被公安部門控制,罪名是「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天洋集團控制人周政能否脫責,尚在兩說。


2020年底,在地方政府操盤下,天洋集團所持沱牌集團的70%股份,被公開拍賣,最後花落豫園股份(600655.SH),對價為45.3億元。相比天洋在2016年所花費的38.22億元,增值幅度不大。


從此,郭廣昌成為ST捨得實控人。


彼時,為籌集並購資金,天洋集團貸款23億元,通過麾下公司發債15億元。不料想,環京地產在遭遇限購等政策打擊後一片哀嚎。在廊坊燕郊地產投入巨資的天洋,也深陷泥沼。最後,拆東牆補西牆的天洋,將黑手伸向了捨得酒業。


實控人挪用上市公司資金,曾是一些國有控股公司的通病。ST捨得的暴雷,證明民營資本控股也難免此類弊病。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強化資本市場監管,仍然任重道遠。


公允評價,天洋操盤捨得酒業這幾年,該公司無論品牌、市場,還是具體業績,都深受業界好評。郭廣昌接手後,ST捨得更是股價狂飆,顯示了資本市場看多其未來。


7

國有煤炭巨頭永煤控股多隻信用債違約

2020年11月中下旬,永煤控股未能按期兌付多隻信用債,陷入持續違約。永煤控股被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譴責,並被暫停債務融資工具相關業務1年;曾參與「永煤債」承銷的三家主承銷商受到處分,中誠信國際等6家機構被警告。



永煤控股是河南省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中國500強。河南省國資委獨資公司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控股永煤96.01%,興業國際信託持有其餘股權。


2018年末、2019年末,永煤控股總資產1623.4億元、1642.7億元;總負債1255.9億元、1260.1億元。同期營業收入為489.9億元、470.2億元;歸母凈利潤為-11.4億元、-13.2億元。


永煤控股大而不強,除了企業自身經營水平不高外,煤炭是永煤控股的核心業務,毛利潤的主要貢獻者,企業效益過於依賴煤炭行情。永煤控股的非煤業務盈利能力差,其中化工業務近年來毛利率從18.1%降至2.1%,拖累了公司的整體業績。


更嚴重的是,永煤控股被大股東的內部關聯單位巨額佔用資金。2019年末,關聯方占款高達104.46億元!


永煤違約,嚴重打擊了債券市場的投資者信心,相關行業、相關省份的部分信用債一度暴跌,還使得多隻債券取消發行。業內預計,該事件在未來數年,會讓部分省份和部分國企的融資環境蒙上陰影,增加債券發行難度。


6

蛋殼公寓,蛋殼碎了一地

2020年冬,蛋殼公寓(NYSE:DNK)資金鏈斷裂,引發多米諾效應。寒風凜冽中,收不到租金的大批房東要求與蛋殼解約,並引發多起房東、租客暴力沖突。目前,蛋殼房源全部下架,經營中斷。



蛋殼公寓2015年1月成立於北京,2020年1月17日登陸紐交所,前三大股東分別為老虎基金、愉悅資本,以及創始人高靖。


蛋殼公寓的業務模式為「二房東」式的住房租賃,公司主要營收來源為租金, 2019年總營收為71.3億元,歸母凈利潤-34.4億元,總債務86.3億元。


2020年6月,高靖忽然被有關機構帶走調查,聯合創始人崔岩代理CEO。此前,蛋殼現金流危機已經出現苗頭。先是普遍拖欠供應商貨款,導致被欠款的保潔、維修等服務商無法開支,蛋殼服務質量下降,租客投訴迅速增加。到了2020年冬,收不到租金的房東們和租客暴力沖突不斷。


蛋殼爆雷最主要的原因是盲目擴張。2017-2019年,蛋殼在營房間數上增長近30倍;在擴張方向上,蛋殼也存在戰略性失誤。2019年,蛋殼擴張重點區域是坪效較低的二線城市。


蛋殼為新增房源付出巨大前期投入。據蛋殼的招股書,平均每套新增房源的成本,需要12-20個月後才能收回。2017-2019年,蛋殼每年虧損額從2.7億余元迅速增至34億余元。


突然爆發的新冠疫情,也沉重打擊了租賃市場,催化了蛋殼爆雷。因為對未來房租上漲持樂觀態度,蛋殼在與房東們簽約時,普遍簽了4-6年長約,且為爭奪市場,提供了較高報價。但疫情下,全國租房市場價格普降,蛋殼的客單價下滑,入住率也承壓,無法保證可持續的現金流。


蛋殼爆雷後,在政府協調推動下,蛋殼房源的業主、租客陸續與蛋殼解約,「租金貸」提供方微眾銀行放棄了對租客個人的債權,而轉為對蛋殼的應收款。但是,供應商被拖欠的貨款、員工未發的薪水,以及長付租客預支的租金,仍未得到實質性解決。


5

環京地產巨頭華夏幸福債務逾期52.55億

2021年2月1日晚,華夏幸福(600340.SH)發布公告,承認債務逾期52.55億元。截至2021年1月31日,公司可動用貨幣資金為8億元,無法償付金融機構到期債務。



華夏幸福由王文學創立於1998年,公司主營為產業新城和商業辦公運營,環京區域是其大本營。


華夏幸福的產業新城建設採用與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政府主導、企業運營、利益共享。2018年以來,華夏幸福已完成圍繞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武漢等全國15個核心都市圈的布局。


規模大擴張,並不意味著企業基本面向好。在2018年7月和2019年2月,中國平安曾兩度注資華夏幸福,總計投入179億元,從而以25%的持股比例成為第二大股東,但相比華夏幸福超過2000億(截至2020年中)的有息負債,平安的注資仍難挽狂瀾。


在債委會會議上,王文學將此次債務危機大體歸因為三點:一是疫情原因。2019年9月,華夏幸福116億元重倉武漢,疫情突發導致經營計劃近乎中斷;二是錯誤判斷環京形勢,投資過於集中。2017年,環北京地區的廊坊、張家口、保定等地出台「限購令」,環京樓市遭遇重創,盡管2017年華夏幸福的銷售額增加了25%,但其經營性現金流卻由正轉負,為-162.28億元,降幅高達309.04%;三是前期擴張激進,管理不夠精細,2019和2020年,華夏幸福每年拿地規模均在300億元以上。


除此,產業新城的業務模式,也間接導致了這家公司的現金流緊張。其產業新城項目多與地方政府合作,項目帳期一般為3-5年,回款周期比普通商業地產開發至少多出兩年。


華夏幸福正向河北省委省政府、廊坊市委市政府尋求支持。廊坊市長表示,政府會提供政策支持,緊急調撥財政資金,加快一部分政府應付款的償付,並且全力幫助企業加快銷售回款。


4

「豪宅先生」泰禾集團中票違約,且成行業「虧損王」

2020年7月6日,泰禾集團(000732.SZ)中期票據違約,資金鏈斷裂。創始人黃其森決定放棄第一大股東之位,引入投資人。但除了萬科集團以苛刻條件支持了24億元外,泰禾集團沒有找到更多加持,亦沒有同債權人達成合解。


2021年1月30日,泰禾集團公告,預計2020年全年虧損41.7億-55.2億元,拿下當年房地產行業「虧損王」懸念不大。



泰禾集團是閩系房企的代表,始創於1996年。面向高凈值購房者的「中國院子」系列產品是泰禾的標簽,黃其森也因此贏得「豪宅先生」綽號。2017年,泰禾集團銷售跨越千億,2018年銷售1303.4億元,位列全國房企銷量第20。


2019年,泰禾顯露危機徵兆——負債高企、高管流失、現金流吃緊、事故頻發。一年後,泰禾資金鏈斷裂,從巔峰跌落谷底。截至2021年2月初,泰禾市值67.7億元,較2018年最高點下跌了近95%。


泰禾迅速跌落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2018年後中央金融監管趨嚴,泰禾對監管層去杠桿的決心評估不足,錯判形勢,在行業收縮時,仍然放大資金杠桿;


第二,公司主要布局在一線,主打產品為高端住宅,當一線城市限價、限購、限售、主推剛需時,豪宅市場就變得艱難;


第三,轉型剛需步伐過慢。2019年底,泰禾計劃甩賣一批優質剛需房,卻遭遇疫情,導致無集中交付項目,加速了資金鏈斷裂。


3

大肆「買買買」,紫光集團深陷債務危機

2020年,紫光集團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21年2月1日,紫光集團已到期債務累計金額人民幣21.1億元,公司全資子公司已到期美元債本息合計15.6億美元。



紫光集團成立於1993年4月。2010年通過股改引入了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持股49%;清華控股仍是控股股東,持股51%。健坤董事長趙偉國從2010年任紫光董事長至今。


趙偉國執掌紫光集團後,發起多項收購,將業務版圖定位在晶元和雲網設備兩大硬 科技 領域。目前紫光集團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旗下有多家面向晶元領域的子公司,如長江存儲、紫光國微(002049.SZ)、紫光展銳、法國立聯信等;其他子公司如新華三、紫光雲,則面向IT設備和雲服務市場。


紫光集團2020年上半年營收347.5億元,歸母凈利潤-33.8億元;總資產2996.5億元,總負債2029.4億元。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紫光集團今天的債務危機,正是源自前期的大肆「買買買」,過度收購並過度依賴債券融資所致。另外,旗下子公司長江存儲需要長期、大量燒錢。


2021年紫光債務危機是否會越滾越大,以至於陷入破產重組?業界不乏擔憂。但相較於早前違約的北大方正,清華紫光為自主晶元領軍企業,戰略重要性更高,其後續處理方案已是萬眾矚目。


2

遼寧重點國企華晨集團破產重整

2020年10月23日,華晨私募債發生違約。華晨集團公告稱,債務違約本息金額合計66.4億元。11月20日,沈陽中院裁定華晨集團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華晨集團是遼寧省重點國企,大股東遼寧省國資委持股80%,二股東遼寧省 社會 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20%。


1992年,資本高手仰融創立華晨集團,同年並購老牌國企金杯 汽車 資產赴美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2001年,又成為第一家和跨國 汽車 巨頭合資的民營企業。2002年,華晨轉為全資國企。2006年至2018年,華晨一直由大連市原副市長祁玉民掌舵。2019年3月,沈陽市原副市長閻秉哲接任華晨董事長。


2006年之後,華晨的自主品牌建設一度領先,尊馳、駿捷等車型出現脫銷。但中國 汽車 市場進入成熟階段後,華晨自主品牌因為產品力不佳迅速掉隊,被吉利、長城等民營公司和上汽、廣汽等老牌國企反超。


華晨集團旗下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華晨中國(1114.HK)擁有50%的華晨寶馬股權,但2022年後將降至25%。


單看財報,得不出華晨集團高危的結論。2020年上半年,華晨集團凈利潤63億元,經營現金流50億元;2019年,這兩個數字分別為110億元和240億元。但是,這是合並子公司報表後的數據,華晨集團無法動用上市公司賬上的資金,只能動用自主品牌全資子公司中華和華頌的錢,而這兩家公司銷量不佳,在疫情打擊下已停產至今。


截至2020年6月末,華晨集團總資產1933億元,短期債務1027億元,而華晨集團的可動用資金僅為346億元。


華晨集團作為控股公司,本身不從事實體業務,而是作為融資主體,為旗下各子公司融資。但是融來的錢投向何處,成效幾何?在2020年11月30日的債權人大會上,被多次問及的華晨集團代表未做回應。


2021年1月12日,上交所就華晨集團的債券違約事件公開譴責華晨集團、其董事長閻秉哲、時任總會計師、信息披露事務負責人高新剛。


業界並不看好重整後的華晨集團。中德諾浩 汽車 職業教育研究院院長孫勇認為,由於政商環境惡化和企業失去信用,加上在寶馬合資公司中變成小股東,華晨集團未來被兼並重組,是大概率事件。


1

瑞幸咖啡財務造假,引發退市+內斗

2020年4月,瑞幸咖啡(Nasdaq:LK)自曝虛構銷售數據、財務造假22億元。兩個月後,瑞幸咖啡在美閃電退市。2020年1月31日,做空機構渾水聲稱,收到了一份長達89頁的匿名做空報告,直指瑞幸數據造假。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開出第一家門店,2019年5月在納斯達克上市,創造了中國創業公司最快上市紀錄。瑞幸咖啡快速造富,又快速捅破泡沫,無疑是庚子鼠年最震驚的資本市場故事。


「瑞幸速度」的兩位創始人,曾經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陸正耀與錢治亞在造假事發後失去了所有瑞幸股份,擁有最大投票權的股東大鉦資本應是瑞幸目前的話事方。


2020年9月,中國證監會針對瑞幸的虛假宣傳行為,對包括兩家瑞幸相關公司的45家公司分別做出上限200萬元的罰款決定。2020年12月,瑞幸同意支付1.8億美元罰金與美國證交委(SEC)達成和解。瑞幸宣布前CEO錢治亞和前COO劉劍為財務造假負責,但他們被開除後尚未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2020年12月,瑞幸披露未經審計的前3季度財務信息,表示公司營收以雙位數增長,一切走上正軌。然而,財務造假的震盪仍在持續。


2021年初,瑞幸上演了一場陸正耀、錢治亞要求罷免CEO郭謹一的內斗,其內耗與爭奪,遠比外界了解的情況復雜。已不在瑞幸擔任任何職務、不擁有瑞幸股票的陸正耀,本應與瑞幸完全切割,但近期的情況表明,事實並非如此。


過去數月,瑞幸停止小鹿茶加盟等多元業務,聚焦咖啡主業,降低補貼,關閉數百家線下咖啡店。有瑞幸員工告訴《 財經 》,公司內部已經離職、想要離職的人非常多,而且單店銷售量低於造假門爆發之前。


瑞幸財務造假性質惡劣,不僅違法且嚴重破壞商業道德。但從業務角度看,瑞幸主打的咖啡外送、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彌補了咖啡元老星巴克的服務空白,提升了咖啡「親民性」,商業模式具有可持續性。


通過瑞幸事件,我們還看到,中國消費者對財務造假的企業也相對寬容,他們願意為物美價廉的咖啡買單。因此,因財務造假遭受重創的瑞幸,其未來依然掌握在自己手上。


後記

既然各有各的不幸,其實就很難總結規律,但不總結又感覺缺點什麼,那我們就冒著蛇足風險再說幾句。


第一,「德先於事。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這是老一代企業家柳傳志先生的箴言。 陸正耀先生與聯想系亦有淵源,可惜箴言穿耳過,貪欲心中留,硬是把瑞幸的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東窗事發之後也未見反省,至今仍在興風作浪,不知他拜過的佛菩薩們作何感想。


第二,企業家要有冒險精神,但冒險不等於賭博,十拿九穩是保守了,但至少也得十拿五穩才行。 華夏幸福、泰禾、蛋殼在自我總結時都強調外部環境因素,疫情、調控、政府應收賬款不可控等。但同樣的外部環境,為何萬科龍湖沒出事,為何自如相寓沒出事?做商業決策不能假定萬事俱備,就差我臨門一腳。如果得是ABCDEFG等多個前提條件成立你的宏圖大略才能實現,缺了其中任何一環都會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那你的規劃基本上就是扯淡。比如政府應收賬款問題,各行各業多年來都有這問題,那它就不是變數,而是常量,你在做決策時不覆蓋這個固有風險,不是賭博又是什麼?


第三,規模情結要不得,做企業的本質是給股東員工客戶 社會 創造價值,空有一副大塊頭,內里卻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一堆毛病,這樣的大企業毫無意義。 蛋殼華夏泰禾華晨紫光的敗局,都與盲目擴張密不可分,之所以熱衷於規模擴張,源於中國幾代企業家骨子裡的「大就是好」、「大就不倒」的認知。


第四,產品力是一切的基礎,產品力是1,營銷力、資本力、商業模式力等等都是0,沒有1,後面的0再多也沒用。 庚子鼠年的十大敗局,每一局都適用於這句話。若要舉個典型,那非華晨莫屬。作為一家 汽車 公司,除了車主要摳掉車標里華晨二字的「華晨寶馬」,你們還看見過幾輛在大街上跑的華晨 汽車 ?


第五,國企不是避風港,政府不會一味兜底,投資人須有充分風險意識。 華晨、紫光、永煤等大型國企紛紛債務違約是庚子鼠年標志性商業現象之一。過去,國企因有政府隱性信用背書,在融資、賬期等方面都享有優勢,這一年的事情提醒我們,企業信用和政府信用是兩碼事,政府不會給國企無限背書,在國企集中,政府財力有限的地區,就更是如此。投資人對此應保持足夠警惕,盡量遠離那些視信用為無物,視法規為兒戲的公司,比如肆意挪用旗下上市公司資金的河南能化集團、四川天洋集團及其關聯公司。

⑸ 解構AAA評級永煤控股債務危機:前腳改革後腳爆雷 母公司9月發債代償10億

沒有一絲防備,又一家AAA級國企出事了。

11月10日,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煤控股)公告稱,因流動資金緊張,「20永煤SCP003」未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已構成實質性違約,違約本息金額共計10.32億元。

讓市場詫異的是,作為河南省最大國企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豫能化集團)的下屬核心骨幹企業,永煤控股截至9月末貨幣資產達400多億元,但連10億元都拿不出來。而永煤控股主要子公司永煤集團也曾有過年利潤幾十億元的輝煌過往。

永煤控股「意外」爆雷後第二天,蝴蝶效應迅速顯現,中誠信國際火速將永煤控股及其控股股東豫能化集團的主體評級,由AAA下調至BB,並列入降級觀察名單。多隻煤企、城投、地方國企境內外債券持續下跌。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永煤控股,11月有多家發債企業遇困,它們數量不多,但主體多為國企,債券存量規模較大、信用事件發生前均為AAA評級。經此一事,債市中的「國企信仰」是否被徹底打破?目前,今年債券市場違約金額達1262.83億元,未來影響如何?

違約背後 本部已經5個月沒發工資

走進河南永城,永煤是難以忽視的存在,冠以「永煤」字樣的醫院、賓館、文體中心散落在城市中,作為當地最知名的國企之一,永煤已然與城市發展融為一體。

作為納入永煤控股合並范圍的主要子公司,永煤集團是永煤控股在煤炭板塊的經營主體。相較於永煤集團,同樣位於永城的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火集團)總部大樓氣勢略顯不足——隔著「光明路」的「鄰居」永煤集團的總部大樓更新一些,「個頭」也要比神火集團高上三分之一。

一位永煤集團員工介紹道,在他初入職時,永煤集團的待遇要比神火集團好得多。

這樣的「碾壓」在數字上來看是有依據的:永城市政府官網介紹,在以營收為標準的全國500強企業的排名中,2015年時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分別排在第130位和385位。

永煤集團曾被作為「逆襲」的樣本推介。根據永城市政府官網的介紹,永煤集團1997年首對礦井投產後出現嚴重虧損,2000年虧損1.18億元,為全省第二虧損大戶,當年7月份後新領導班子調整發展思路及結構,企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據河南省政府官網信息,2007年永煤集團營業收入達到351億元,利潤33億元。

伴隨著永煤集團營收壯大的是其對資金的需求。永煤集團曾在融資上有過多番嘗試,2007年起,永煤集團試圖闖關IPO,但據《大河報》2013年報道,由於與豫能化集團控股的「大有能源」存在同業競爭問題,永煤集團被擋在A股門外。

當下永煤集團的窘迫現狀已成為當地居民茶餘飯後的談資。11月16日中午,永煤集團附近的公交站台上,幾個不相熟的市民等車之餘聊起了永煤控股債券違約。「現在都知道永煤欠著錢呢,這條街(註:指永城光明路上的部分建築)都是永煤的,但都抵押出去了。」一位市民說道。雖然債券在他們的生活中並不常見,但居民們對永煤集團很熟悉,永煤集團員工也可能是他們的左鄰右舍。

「乾脆破產算了,反正也不發工資。」兩位永煤集團員工在交流近況時泄氣地說道。實際上,不少永煤集團的員工都有怨氣,原因就在於永煤集團工資發放出現了問題。

「現在降工資,每個月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一點,大約降薪7%。」另一位永煤集團本部員工介紹,不僅工資減薪, 社會 保險繳納也出現斷繳情況,公積金則是僅在工資中扣除個人繳納部分,而企業繳納的部分在去年7月後就已經停繳。

「債務太多了,盈利微薄,入不敷出。」永煤集團本部員工認為,公司在前些年「負債」收購了不少「小煤窯」,但這些收購資產並沒有帶來效益,因而拖累了企業發展。另有員工認為,永煤集團機構過於臃腫,「裁下去的(是)一線員工,機關科室人員過於臃腫,閑人太多,倒是沒見裁」。

此外,永煤集團方面介紹,近期,河南省政府對永煤控股股東河南能源注資150億元,剝離化工板塊和其他非主業資產,實施改革放權、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強化業績導向等措施。

違約早有徵兆 豫能化集團9月已替其代償10億

從目前來看,永煤控股的債務危機,在8月份就有了徵兆。

今年1月2日,永煤控股在債券市場發行「2020年度第一期超短期融資券」,簡稱「20永煤SCP001」,票面年利率為4.50%。按照既定時間,這筆發行規模為10億元的超短融,兌付日為今年9月2日。

在償債資金安排上,永煤控股提道:「主要償債來源為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發行人還可以通過變現資產、銀行借款等方式提供還款保障。」

在「20永煤SCP001」即將到期之前,豫能化集團在8月14日公布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本期中期票據發行擬募集資金10億元,所募集資金擬全部用於償還子公司債務融資工具。

從豫能化集團披露的信息來看,在這個需要償還的子公司債務融資工具,就是永煤控股的「20永煤SCP001」。

對於為何由豫能化集團發債代償,永煤控股並未說明。不過,對於身為一家國有獨資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乃至河南省最大國企的豫能化集團,永煤控股確實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永煤控股在發債資料中提到,公司作為豫能化集團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一直為後者第一大子公司,截至2020年6月末,發行人總資產占豫能化集團總資產比例超過50%。

上述四期超短融償債資金安排上的說法,永煤控股在募集說明書中給出的計劃,均與「20永煤SCP001」如出一轍。不過,從今年發行的四期超短融來看,相比於「以債養債」,永煤控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似乎並沒有派上用場。

在豫能化集團代償「20永煤SCP001」、自籌資金償還「20永煤SCP002」後,「20永煤SCP003」於11月10日到期,但因流動資金緊張,永煤控股未能按期籌措足額兌付資金,這也是永煤控股首次發生債券違約。

發行資料顯示,「20永煤SCP003」發行於今年2月14日,當前余額10億元,發行期限270天,票息4.39%。11月13日,永煤控股公告稱,利息3238.52萬元已經兌付,本金尚在籌措。

在11月10日宣布違約前,永煤控股在上海清算所發布公告,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臨時會議審議通過相關議案,將其持有部分股權無償劃出。

11月2日,永煤控股發布了資產無償劃轉事項的公告。從公告來看,除了將已持有的中原銀行全部股份劃出外,永煤控股主要將旗下虧損較大的煤化工公司剝離至豫能化旗下的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這被認為是公司改革的重要一步。

2100億債務壓頂 豫能化集團債務風險未解

永煤控股的違約,直接波及到了持有其96.01%股份的豫能化集團,後者信用等級由AAA降至BB,其存續期債券捲入交叉違約的風險之中。

作為河南省規模最大的省級煤炭企業集團,豫能化集團能眼睜睜看著子公司永煤控股倒下見死不救?豫能化集團的真實狀況如何?

豫能化集團官網信息顯示,豫能化集團是經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分別於2008年12月、2013年9月經過兩次戰略重組成立的一家國有獨資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產業主要涉及能源、高端化工、現代物貿、金融服務、智能製造和合金新材料等產業。

截至2019年12月,豫能化集團員工17.9萬人,擁有煤炭產能8000多萬噸、化工產品產能合計1000萬噸,擁有大有能源等境內外上市公司。集團位居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第484位、中國500強企業第119位、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500強第7位、中國煤炭企業50強第11位。

然而,這家外表光鮮的巨頭,債務壓力也頗為沉重。上海清算所披露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三季末,豫能化集團總資產為2642.21億元,總負債2154.76億元,凈資產487.46億元,資產負債率81.55%。

「五六月份的時候,包括安全辦公會,還有其他一些會議,包括集團層面、二級子公司領導也讓大家理解目前公司的資金困難。」在上述二級子公司中層人士看來,豫能化集團下面有很多子公司,工資發放需要集團公司審批,只要集團公司批了基本都能發。

也就是說,豫能化集團的債務風險仍未解除。與此同時,作為永煤控股的控股股東,豫能化集團還從永煤控股拆借了大筆資金。

上海清算所網站10月16日披露的《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度第六期中期票據募集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末,永煤控股其他應收款(不含應收股利和應收利息)為155.98億元,主要為與豫能化集團及其下屬單位之間的往來款,資金拆借規模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向豫能化集團拆借大筆資金的同時,永煤控股的融資也依賴豫能化集團。

在發債文件中,永煤控股披露,公司對外融資實行「總額授信、個體分貸」的原則。金融機構對豫能化集團統一授信,永煤控股根據自身生產經營和資金狀況,在需要時向豫能化集團申報授信額度。截至2020年6月末,豫能化集團獲得主要貸款銀行的授信額度為2260億元,已使用額度1288億元,剩餘授信額度972億元。

中金公司研報提到,永煤控股、豫能化集團存續債券體量接近500億元,而且母子公司全部公募債券合計265億元均設置了交叉保護條款,募集均約定了10個工作日的寬限期。如果確認交叉違約,可能導致企業短期集中兌付壓力進一步加大。

對此,河南省政府國資委於2020年11月11日回應表示:「您所反映的問題屬實。自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措施化解河南能源債務風險、保障職工工資。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協調督促力度,爭取早日發放工資。」

早在今年3月24日,豫能化集團召開化工板塊虧損源治理動員視頻會,豫能化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銀志在講話中指出,企業不消滅虧損,虧損就消滅企業,這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並提出:三年內仍然不能實現扭虧的,就要毫不猶豫關閉退出、掛牌出讓,徹底從根源上止住「失血點」。

「我們現在處置的是一些監管機構要求的自查、公告披露,具體償債方案是管理層在制定。」11月16日,永煤控股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表示,工資已經有幾個月拖欠,但工資發放還沒有考慮,當務之急在於全力保債券。連續爆雷:3A國企違約沖擊市場

永煤控股突然違約打破了市場沉寂,然而帶給市場沖擊的並非只此一家。

10月23日,華晨 汽車 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集團)因未能按期兌付「17華汽05」本息,構成實質違約。

11月16日晚,華晨集團公告稱債務違約金額合計65億元,逾期利息金額合計1.44億元。

11月11日,山東魏橋鋁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橋鋁電)所發債券「16魏橋05」和「19魏橋01」遭聯合資信下調評級,由「AAA」降至「AA+」,依照相關規定,將被調整投資者適當性安排,由「僅限合格投資者參與交易」調整為「僅限合格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

11月12日,清華大學旗下紫光集團及其關聯公司多隻債券急跌,數只紫光系債券凈價跌至十幾元。紫光集團「芯」產業下核心企業之一紫光國微,所發行債券「18國微01」更因信用等級遭調降,而被調整投資者適當性安排,由「僅限合格投資者參與交易」調整為「僅限合格機構投資者參與交易」。

雖然上述公司數量不多,但這些主體多有國資背景、債券存量規模大、信用事件發生前均為「AAA」評級。如今,「白馬王子」們已攪得信用債市場風聲鶴唳,市場避之不及。

針對此番信用債掀起的違約風波,浙商證券提及,本次信用風險事件對信用債短期內有幾個重要的影響:第一是公募基金等買方機構的債券入庫標准一定會變嚴格,這就意味著資質一般的債券的流動性會更差。第二,銀行間質押式回購中質押券的標准也一定會提高,借錢也會變難。第三,部分債基的贖回可能發生,散戶和機構出於避險情緒的上升可能選擇贖回。近期債市信用事件頻發,繼華晨集團和永煤控股違約後,紫光債券大幅折價,這些高評級發行人的違約或大幅折價超越了市場預期,導致市場在短期內產生了較大的波動。市場環境以及企業信用資質的變化會對投資者的違約預期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債券信用風險溢價補償的高低,帶來信用利差不同程度上的波動。

前後對比可見,2020年以來,地方國企違約數量有增多跡象。

對此,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指出,下半年國企信用事件不斷,近期態勢尤為嚴峻。他說,信用風險顯著加劇,僵屍國企隱憂已成現實。過去兩年債務集中到期下民企風險是債市最大隱患,而今年僵屍國企風險顯著加劇,其債務規模大、化解難度高,已成為當前市場信用風險的主要矛盾。

這一現象有多層次的原因。明明認為,產業國企基本面雖優於城投,但近年來並沒有得到政府完全兜底;從再融資角度看,部分產能過剩國企面臨融資壓力;從經營角度看,部分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中樞較高點回落;隨著國企剝離 社會 職能逐步完成,政府完全無保留地支持必要性也將降低。

影響擴散:上周多家公司取消發債

動盪的市場環境使得部分發債主體打了「退堂鼓」。根據Wind統計,上周(11月9日~11月13日)有113隻債券合計發行規模達441億元推遲或發行失敗,僅發行規模來看環比上上周增長了32.25%。

不少公司推遲發行,正是由於市場波動太大。如兗礦集團就在取消發行第四期中期票據的公告中提到,鑒於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公司決定取消本期中期票據的發行,將另行擇機重新發行。同樣,開封城市運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也在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據取消發行時,發出了類似的公告。

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5日,2020年新增違約債券110隻,違約金額達1262.83億元。2019年新增違約債券184隻,對應違約金額1494.04億元;2018年新增違約債券125隻,對應違約金額1209.61億元;2017年34隻,對應金額312.49億元;2016年56隻,對應金額393.77億元。

對比歷年數據可見,近兩年債券違約呈上升趨勢,不管違約債券只數,還是發生違約金額都如此。

近期信用債市場風波很容易讓人懷疑今年的融資環境風險偏好下降。

對於當前融資環境是否惡化,張旭表示,目前看並未出現。

閱讀全文

與信用債違約上市公司清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幫朋友炒股約定分成違法嗎 瀏覽:652
昨日漲停今天表現代碼 瀏覽:350
科創板上市經營期限 瀏覽:219
新三板開戶新政策 瀏覽:858
模擬炒股有無分紅 瀏覽:97
熱門最近連續漲停的充電樁 瀏覽:416
炒股一帥天涯 瀏覽:607
就可以開通科創板 瀏覽:872
炒股一萬最多可以賺多少錢 瀏覽:169
輝煌科技診斷股票 瀏覽:713
炒股用哪種雲電腦 瀏覽:30
愛康科技股票介紹 瀏覽:170
科創板是哪一年成立的 瀏覽:95
手機游戲排名第一的上市公司 瀏覽:90
如何小額炒股 瀏覽:793
中國銀行能炒股嗎 瀏覽:206
廣東科技創新專板 瀏覽:333
廈門有哪些企業在新三板掛牌 瀏覽:581
科創板股票許可權開通答題 瀏覽:883
股指期貨漲跌由什麼決定 瀏覽: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