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股民虧損比例是多少
中國股民虧損比例是1.375%。
一、大部分人虧錢,大部分人就是小散了,虧錢也還會做的,理由如下:
1.我們的股市還是發展期,(估計離成熟也不遠了)。股民據說是9000萬(這個數字沒核實過,應該是差不多),中國還在享受人口紅利,也就是說,即使是虧光一批還有一批,子子孫孫無窮盡也,俗稱割韭菜。
2.股市暴富效應,例子一個個蹦出來,真的假的滴,每次牛市的時候傳媒都要鼓動一遍。對財富的渴望加上人有賭性,市場會有散戶進來。
3.炒股的人一直虧的也不多見,畢竟也都賺過錢。意願的驅使,會誇大自己賺錢的經歷,忽視或逃避虧錢的經歷。所以只要沒死還會繼續。
4.還說中國股市還處在發展期,據說上證指數開市以來,年復合增長率是20%,指數非常健康,就是說實際上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虧錢主要就是市場主力和股民也都不成熟,賭性高於投資。誰能平心靜氣的對待股票,(任何時候),誰基本就是或者即將就是贏家了。
5.建議花費2-3個月去在線模擬炒股,多練習,堅持下去就會見成效。學開車肯定要去駕校,但炒股很少有人去培訓,去做模擬練習。這是新手虧損的主要原因。多做模擬練習,可以減低進入實盤操作後發生虧損的概率。
二、即便沒有散戶是莊稼和莊家博弈,股市也會繼續存在。
1.看這個時期是什麼時期,比如,股指qh即將推出。推出後就是機構和機構們的互相搏殺,(為啥互相搏殺,道理我就不說了),有些機構會被消滅。這個時期也是必須經過的,這樣自己內部絞殺過後,出來的幾個才是強者,中國股市也需要強者,要不沒法跟國際大鱷玩。(這個時期,神仙打架,小散會不會大批死掉,暫時還不知道。可能會,理由市場波動加大,顛死。)
2.股市還會存在,只要政府不想關。
3.即便只有莊家和莊家的市場也還會存在,恩,叫機構或者市場主力比較合適。市場的機構也不是1家,是n家,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只要不同就有博弈,只要有博弈市場就會存在。
B. 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年報出爐,誰是營收「一哥」誰又是「虧損王」
按照中國證監會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年度報告需在每個會計年度結束之日起4個月內編制完成。截至目前,A股環保上市公司2020年年報公布已經收官,一年一度業績大比拼落下帷幕。
這里需要強調一點,關於環保行業細分領域的分類,各機構尚未有統一定論,上述分類或許有所偏頗,標准設置也有可商榷之處,但我們試圖通過這次統計來進一步了解環保行業。
2020年A股環保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年報是上市公司對過去一年經營狀況及經營成果的書面報告,是公司向投資者反映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的窗口。
報告期內,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度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應收賬款、每股現金分紅、投資收益等重要信息,這份答卷能否讓股東和投資者滿意呢?
總體來看,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2019年和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共計分別約為2086.68億元和2197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分別約為151.19億元和151億元,同比減少0.19億元。
除了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等業績指標之外,資產負債率、經營性凈現金流和應收賬款,則是衡量一家環保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程度的重要指標。
在資產負債率排行榜中 (見表1) ,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3.8%,與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中,天翔環境資產負債率最高,達98.53%;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是*ST科林和博天環境,資產負債率分別為91.94%和88.76%;上海凱鑫資產負債率低至10.23%。
在經營性凈現金流排行榜中 (見表2) ,2020年首創股份經營性凈現金流為44.54億元,可謂資金充裕,而東方園林經營性凈現金流則為-7.46億元,難掩其面臨資金荒的困境。不過,整體來看,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經營性凈現金流總額為322.99億元,其中55家經營性凈現金流為正。這一數據的變化反映出,環保上市公司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現金流
在應收賬款排行榜中 (見表3) ,2020年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應收賬款總計為905.4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41.27%。其中,東方園林應收賬款最高,為85.4億元;其次是碧水源,為73.66億元;第三是中國天楹,為59.54億元;聯泰環保最低,為0.79億元。
誰是營收「一哥」?誰又是「虧損王」?
在營業收入排行榜中 (見表4) ,中國天楹以218.67億元奪得第一名,首創股份和盈峰環境分別以192.25億元和143.32億元奪得第二名和第三名,中國天楹連續兩年躋身營業收入排行榜榜首。
64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中,營業收入超過百億規模的公司有5家,分別為中國天楹、首創股份、盈峰環境、格林美和龍凈環保,較2019年減少了兩家,碧水源和啟迪環境黯然離場;營業收入規模在50億元(含)至100億元(不含)的公司有6家,分別為碧水源、東方園林、啟迪環境、高能環境、重慶水務和龍馬環衛;營業收入規模在10億元(含)至50億元(不含)的公司有34家,不足10億元的公司有19家。
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行榜中 (見表5) ,排名卻是另一番景象。重慶水務、首創股份和盈峰環境分別以17.73億元、14.7億元和13.86億元奪得狀元、榜眼和探花,而中國天楹以6.54億元的成績位於第8名。
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5家,除了前三名,還包括偉明環保和碧水源,分別是12.57億元和11.4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不足10億元的公司有48家,中創環保、*ST科林和天翔環境在2020年實現止損轉盈,分別為0.21億元、0.1億元和0.54億元。
2020年共有11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登上虧損榜,分別是啟迪環境、東方園林、中環裝備、巴安水務、博天環境、萬邦達、清水源、雪浪環境、德創環保、津膜 科技 和*ST美尚,較2019年增加了5家。
其中,中環裝備、博天環境、津膜 科技 3家公司繼續虧損,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4.9億元、-4.28億元和-0.87億元,啟迪環境則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37億元成為2020年A股環保上市公司的「虧損王」。
啟迪環境解釋稱,2020年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公司建造服務類收入持續下降;二是公司對部分在建項目風險進行了重新評判,依據合同的相關約定和財務測算計提減值及損失;三是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的要求和公司會計政策的規定,根據測算後的預計信用損失率以及按照個別認定方式,公司對應收款項計提預期信用減值損失。
誰得了「第一」卻不是實至名歸?誰1年虧掉了4年賺的凈利潤總和?
說完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名,我們再來看看同比增長率。如果說,營業收入代表公司的吸金能力,那麼同比增長率則說明了公司的發展勢頭。
在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見表6) ,從板塊來看,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板塊占據7席,水污染防治板塊占據2席,環境修復板塊占據1席。此外,監測與檢測板塊已經連續4年排名無緣前十。
從數量上來看,2020年共有23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負,其中巴安水務以-55.26%的成績墊底。巴安水務解釋稱,由於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公司項目受到不同程度影響,項目周期整體拉長,影響當期收入。
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排行榜前十名中 (見表7) ,從板塊來看,大氣污染防治板塊占據4席,固廢處理與資源化板塊占據2席,水污染防治板塊占據2席,環境修復板塊占據1席,監測與檢測板塊占據1席。
從公司來看,中環裝備、聚光 科技 、蒙草生態分別以1350.93%、1128.82%和280.77%奪得前三名。然而,中環裝備的第一名並不是實至名歸,因為其2019年和2020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0.34億元和-4.9億元。可以看出,中環裝備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350.93%,只是得益於計算方式罷了。
從數量上來看,2020年共有24家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速為負,其中德創環保以-2057.95%的成績墊底。
德創環保解釋稱,一方面,國外在手訂單執行進展受阻,國內環保工程項目延遲復工,導致公司整體銷售額大幅下降;另一方面,根據訴訟進程並結合整體應收賬款賬齡及庫齡等情況,公司對可能發生減值損失的各項資產計提減值准備。
營收同比增長凈利潤卻同比下降,誰只是表面業績靚麗?
以東方園林為例,其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87.26億元,同比增長7.2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億元,同比減少1048.38%。
0.73億元和-4.92億元,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著實讓投資者大跌眼鏡。東方園林給出的解釋是,修正後的業績數據與前次業績快報的差異,主要是增加計提了較大金額減值損失。其中,增加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約4.42億元,增加計提合同資產減值損失0.36億元。
此外,另有15家環保上市公司出現「雙降」情況,即營業收入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均同比下降,他們是上海洗霸、碧水源、龍凈環保、上海凱鑫、東江環保、菲達環保、格林美、先河環保、遠達環保、*ST美尚、清水源、啟迪環境、萬邦達、巴安水務和德創環保。
以上海洗霸為例,其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5.3億元,同比下降9.1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35億元,同比下降14.16%。上海洗霸解釋稱,2020年度公司實際經營成果與年初預期計劃目標存在一定差距,除了受到外部環境的不利影響,公司2018年底牽頭承接的河鋼產業升級全廠水處理中心EPC項目實施成本增加,以及中石化元壩氣田采出污水處理項目結算價格調整,導致公司年度整體收入有所下降,加之部分項目主要成本增加較大,影響報告期內相關板塊業務的利潤水平和年度整體業績。
(文章首發於《環境經濟》2021年11期封面報道,作者:雷英傑)
C. 37家上市公司資不抵債 *ST毅達1900%負債率居首21個月無營收
原標題:特別報道 | 37家上市公司資不抵債 *ST毅達1900%負債率居首21個月無營收
2019年三季報發布收官,共有37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
其中,已21個月無營業收入、2019年前三季度虧損超過2000萬元的*ST毅達(600610.SH),以1901%的資產負債率排在A股之首。
此前由於連續兩年的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ST毅達已被暫停上市。
11月5日,*ST毅達的臨時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公司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ST毅達即將以借款的方式購買資產,公司的主營業務也即將從園林綠化變更為精細化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
但即便日後重組順利完成,*ST毅達在2019年年末的凈資產仍為-2.71億元,被終止上市的風險尚未消除。
對此,《華夏時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ST毅達董秘辦,相關工作人員稱,公司目前還是在努力避免退市,但避免退市本身存在難度,結果如何現在無法預料,風險也依舊存在。該人士同時表示,公司如有下一步計劃,會及時公告。
營收為0的最慘公司
2014年10月,此前因連續兩年虧損而披星戴帽的S*ST中紡完成股改,大申集團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大申集團向上市公司無償贈與廈門中毅達100%股權,上市公司的主業由紡織機械變更為園林綠化,證券簡稱也變更為後來的中毅達。
而廈門中毅達是大申集團在2014年4月從他人手中購入的公司,在2012年及2013年也連續兩年分別虧損250萬元和350萬元。為了表明對資產重組的信心,大申集團做出了2014年凈利潤不低於2.6億元的業績承諾。
但事實並未如大申集團許諾的一般美好。2014年年報發布,*ST中毅僅主要依靠重組出售資產獲取的收益而實現凈利潤1.0億元,僅完成業績承諾的38.5%。同時,年報發布當日,大申集團將其持有的上市公司94%股份質押給信達證券,也為日後的退出埋下了伏筆。 2015年,剛剛實現扭虧的中毅達便又因園林綠化業務收益不足以覆蓋管理費用,而再度虧損700萬元;2016年,因收購了福建上河51%的股權,中毅達實現凈利潤近7000萬元,資產負債率也保持在31.81%的健康水平。
但這已經是中毅達最後的輝煌。2017年7月,由於上市公司原實控人何曉陽將大申集團的股權轉讓給三方機構,中毅達甚至上演了一出無法確定誰是實控人的鬧劇。
到當年10月時,由於在一起訴訟中被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中毅達的金融機構增貸和續貸完全受阻,既有融資面臨提前收貸,當年11月開始公司及子公司陸續出現資金鏈斷裂、無錢支付員工工資、員工辭職潮爆發等情況,經營業務處於癱瘓狀態。
最終,中毅達在2017年交出了一份被會計師事務所出示的無法表示意見、虧損超過11億元的年報成績單。2018年年報,中毅達更是以全年0元的業務收入、2人的在職員工數、5億元的凈利潤虧損,被稱為「A股最慘上市公司」。
新股東「被迫」上任後重組
在種種危機背後,中毅達的內部管理也是一團糟。從2017年至今,中毅達5次被上交所給予公開譴責或公開認定的處分,並有兩次通報批評。
同時,據《華夏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自2015年至2018年,中毅達共更換過至少7人擔任董事長/代董事長,平均每位董事長的在職時間僅有半年多。
2019年1月,因為股權質押違約及多次拍賣流拍,大申集團所持有的中毅達股份被過戶至信達證券所管理的資管計劃名下,信達證券「被迫」成為中毅達的第一大股東。
此外,由於時任管理層完全失聯,公司治理完全癱瘓,印章證照和財務資料等也不知所蹤,直到2019年5月底,由信達證券派駐中毅達的新任管理層才將公司的運轉終於支撐了起來。
到7月時,由於連續兩年財務報告被出示非標意見,原本就已披星戴帽的*ST毅達被上交所決定暫停上市。而在此時,*ST毅達的半年報顯示,上市公司的半年營收仍為0元。 為了避免被退市的命運,信達證券開始著手策劃資產重組。10月21日,*ST毅達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分期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江蘇開磷瑞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全資子公司赤峰瑞陽化工有限公司(下稱「赤峰瑞陽」)100%的股權,交易價格為7.6億元。 早已資不抵債的公司如何拿出7.6億元巨款引發了上交所的關注,*ST毅達隨後披露稱,上市公司用於收購的主要資金來自於瓮福集團的借款,同時瓮福集團與信達證券、赤峰瑞陽均存在關聯關系。
11月5日,*ST毅達的臨時股東大會通過了關於收購赤峰瑞陽的相關議案,標志著重組事項的審批流程已經全部走完。但此前的一份審閱報告顯示,即便重組順利完成,*ST毅達在2019年年末的凈資產仍為-2.71億元,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37家資不抵債公司
數據顯示,在2019年三季報中,共有37家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100%、存在資不抵債的現象。這一數字相比於2018年同期的16家、2017年同期的10家,增速十分明顯。
在這37家資不抵債的公司中,有25家*ST股和2家ST股,佔比接近73%。除*ST毅達以1901%的資產負債率排在首位外,緊隨其後的*ST保千、*ST巴士、*ST歐浦資產負債率分別達865%、662%、457%。樂視網以273%的資產負債率排名第七。
*ST毅達的1901%資產負債率也並不是A股歷史上的最高值,*ST新億曾在2015年三季報中創下過資產負債率4309%的紀錄。*ST新億在2015年底被法院強制重整,後續仍然亂象叢生,如今停牌即將滿4年。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理的資產負債率對於企業健康成長有利,但為了盲目擴張而債台高築是不可取的,如果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5倍,就應該被重點關注。
他同時建議,對於已經負債累累的企業,一方面公司本身要誠信還錢、認賭服輸,另一方面銀行或其他債權人也不要竭澤而漁、把企業逼上絕路,而是盡量探索多贏共享的解決方案、共度時艱,這樣對於企業的發展和債權的保障都有益處。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D. 2018年發生了什麼,為何上市公司都是巨虧
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虧,總體來說,賺很多的也有。
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4月27日,A股3609家上市公司已經有3235家披露了2018年年度報告,佔比約為89.64%;而在3235家已披露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3066家公布投資收益,佔比約為94.78%。
更進一步分析,公布了投資收益的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投資收益(合並報表)總額約為9910.72億元,其中,有2622家投資收益為正數,444家投資收益為負數。從利潤方面來看,這3066家上市公司2018年的凈利潤(合並報表)總額約為35602.24億元,其中,有2734家去年凈利潤為正數,有332家去年凈利潤為負數。
2622家公司投資收益為正,總額約萬億
E. A股上市公司2017年多少家業績虧損
伴隨著2017年A股上市公司年報的正式收官,樂視網以139億元的虧損額登頂新的「虧損王」。過去一年不僅虧掉了7年凈利潤,樂視網2018年一季度再虧3億元,退市風險隱現。二級市場上,今年以來樂視網市值蒸發7成,令投資者損失慘重。
包括樂視網在內,一共有220家A股上市公司2017年年報業績虧損,此外還有38家公司連續兩年隱形虧損且2018年一季度繼續虧損。業績地雷隨時都可能引爆,你躲過了么?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以來年度虧損過百億的案例並不多,而2017年就佔了兩個。除了樂視網虧損139億外,*ST油服虧損額也高達106億,這也是*ST油服連續第二年虧損過百億。
進一步分析220家虧損公司的行業特徵,只有銀行、鋼鐵行業無一虧損。虧損公司家數最多的是化工(18家)、機械設備(17家)、電子(14家)等行業。
從虧損面(虧損家數占行業內公司總數的比例)來看,採掘、建築材料、通信、休閑服務、農林牧漁、綜合類等6個行業,虧損面均超過10%。
受樂視網拖累,傳媒成為虧損金額最多的行業。11家A股傳媒類上市公司2017一共虧掉182億元,相當樂視網的最新總市值。
來源:華西都市報
F. 光學光電子行業一共有50家上市公司截止2019年上半年共有多少家盈利虧損多少家
如果截止到他有共同的那個盈虧的話,嗯,最終那個盈利是那個盈虧總數
G. 2004年四川長虹虧損37個億,作為一名投資者要如何避免此風險可以從哪幾個方面發現其收入確任異常
普通投資者發現不了的。你想想還有那個行業恪守職業道德的?財務報表回能信嗎?投資機構的答報告能信嗎?最簡單的判斷,看看你周圍的情況,長虹的產品好銷嗎?
中國股市是權貴掠奪散戶的場所,遠離股市是最佳選擇。願賭服輸的,也不該買四川長虹這樣股性呆滯的巨無霸,雖然股價低於凈資產,總有漲的一天,可是值得長線投資嗎?
昨天不值得留念,把握今天才是正確的,交易時間學會看盤,跟強勢股賺一些小錢吧。
還有幾個昔日明星:魯北化工、鹽田港。。。 機構當年推薦長線持有呢!
H. 中國有哪些上市公司退市或破產
目前我國尚無破產上市公司確實有其特殊性。因為上市公司一旦破產,股權不能在內普通清償順序中受償容,這將直接影響到社會公眾股東的利益保護和社會穩定。從全球范圍來看,破產方向更加註重企業法人特別是上市公司這樣的大型公司,主張通過和解或重整的方式獲得新生,免於破產。
深滬兩市共有2381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報數據,其中41家上市公司凈資產為負值。除其中8家公司已經處於暫停上市狀態,以及*ST吉葯今年將被暫停上市外,另外32家公司如果不能在2012年年末實現凈資產由負轉正,則面臨較大退市風險。
以多次破產重整未果的*ST中華A(深圳中華自行車集團)為例,該公司2011年末每股凈資產為-3.05元,在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僅高於已經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ST宏盛和*ST科健。沉重的債務是制約*ST中華A重組的核心,公司此前兩度遭債權人申請破產重整但均被駁回。當然這樣操作也有諸多弊端,象鄭百文將管理層鬧得一敗塗地,就看郭主席這一屆能否能為上市公司破產開個頭,不過也不能拿已經破產了近十年的中華企業下手,畢竟名字很特別。
新證券(NewStock) 遠山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