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案例

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案例

發布時間:2023-05-25 23:17:41

1. 資本運營理論及案例分析

資本運營是指企業所擁有的各種社會資源、各種生產要素都可能以資本的身份加入到社會活動中,通過流動、收購、兼並、重組、參股、控股、剝離、分立、交易、轉讓、破產、置換、租賃等各種途徑優化配製,進行有效運營,以最大限度實現增值目標的一種財務管理工作,是資本經營戰略及資本運動的具體實施過程。資本運營是企業投資的高級形式。

一、資本運營理論

該理論認為資本運營有潛在社會效益,包括管理者業績的提高或獲得某種形式的協同效應。

1.差別效率理論

差別效率理論就是如果一家公司有一個高效率的管理隊伍,其能力超過了公司日常的管理需求,該公司可以通過收購一家管理效率較低的公司來使其額外的管理資源得以充分的利用,目標公司的效率便被提高到收購公司的水平。這樣不僅給收購雙方帶來利益,也會帶來社會利益。整個經濟的效率水平由於此類收購而提高。

那麼,收購公司為什麼不解僱過剩的管理者呢?或者自身擴張呢?目標公司為什麼不招聘收購公司的過剩管理者呢?收購公司的管理者可能是一整體,具有不可分割性,那麼,解僱剩餘管理者是不可能的。由於市場需求可變性和進入新領域土地等資源的緊缺或籌備困難,自身擴張有時也是不可能的。如果目標公司直接僱傭收購公司過剩的管理者,需要投入企業專屬知識和更優惠的代理成本,對規模較小,業績不佳的目標公司來說是很困難的。

注意:一是低管理效率或經營潛力沒有充分發揮的公司往往成為收購對象。二是收購公司往往過於樂觀估計對目標公司的影響,造成對目標公司支付過多或無法將其業績提高到在收購估價中所設定的水平。如果收購公司不具有目標公司所在行業特有的知識與技術,收購進入其他行業就不一定有利可圖。該理論是橫向並購的理論基礎。

無效率的管理者

該理論假設目標公司的所有者無法更換自己的管理者,因此必須通過代價高昂的並購來更換無效率的管理者。也可能是市場上有能力管理者的稀缺。該理論是從事不相關業務公司間並購活動提供理論基礎。

2.協同效應

經營協同理論是假設在行業中存在規模經濟,並且在合並前,公司經營活動水平達不到實現規模經濟的潛在要求。財務協同效應是指通過並購,使資本從收購公司向目標公司重新分配,提高了投資機會率;收購公司負債能力要大於合並前負債能力之和,節省了稅收;實現開辦費和證券交易成本的規模經濟。

【例20-6】東方希望的總裁劉永行並購一家山西鋁廠,並利用當地煤炭發電生產電解鋁;發電過程產生的蒸汽可以生產飼料中重要的添加劑賴氨酸,而賴氨酸生產的廢料又可以生產飼料和復合肥料,從而形成「鋁電復合——電熱聯產——賴氨酸——飼料」產業鏈,這恰好是當今提倡的循環經濟。

3.其他理論

多樣化經營理論是指分散經營可以為管理者和雇員分散風險,組織資本和聲譽資本的保護等好處。戰略性重組是通過並購可以挖掘管理潛能的長期戰略規劃理論。價值低估理論認為目標公司的股價因經營潛能沒有充分發揮等原因被低估,收購者獲得了目標公司的內部消息,並購活動便會發生。信息與信號理論認為,收購活動會散布目標企業股票被低估的信息並且促使市場對股票進行重新估價;收購要約會激勵目標公司的管理者自身貫徹更有效率的戰略。代理問題與管理主義理論是指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間的合約是有代價。解決代理人問題的辦法有內部監督與制約機制、經理人才市場、激勵和外部人接管。自由現金流量假說認為自由現金流量(超過投資需求的部分)應支付給股東,以削弱管理者的力量並且使管理者尋求新的資本而融資時就可能會受到資本市場的約束。市場力量理論認為資本運營的績效是集中度提高的結果,它還會導致共謀和壟斷。

【例20-7】某上市公司2014年股利分配預案是:全體股東每10股派現8元。請問:你從股利分配方案中可以看出公司什麼樣的財務信息信號?

二、資本運營的相關概念

資本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資本,是指會計學上所稱的資本金,即實收資本或股本,是指投資者投入到企業的屬於注冊資本范圍的各項資財的價值表現。廣義的資本,是能夠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它既包括自有資本,又包括借入資本;既可以是有形資本(存貨、房地產、設備等商譽等)無形資本和人力資本;既可以是可計量的,也可以是不可計量的。只要是可以創造價值的資源,不論是企業的某項要素,還是企業整體,都是資本。

資本運營的主體應是公司的經營者,而非所有者。在兩權相分離的情況下,公司資本運營屬於公司經營范圍,因此,公司是自主經營的投資主體和資本運營主體。我國資本運營的主體大多是具有產權關系多元化、財務主體多元化、財務決策多層次化、投資領域多元化、母公司職能雙重化、關聯交易經常化並需要編制合並財務報表的企業集團。

資本運營的客體是資本運營的具體對象。構成資本運營客體是以企業內外資產形式所表現的資本,即資產是形式,資本是本質。

三、資本運營操作方式

1.資產重組

資產重組是指將企業的存量資產通過合並、整合、分離等方式進行調整使其優化配置,進而優化資本結構的一種資本運營方式。資產重組的具體操作方式主要包括:資產的置換、資產的剝離、債務重組、轉讓債權、企業再造等。其中資產的剝離,包括不良資產的轉讓、拍賣及非經營性資產的轉讓等。

2.並購

並購是「兼並」與「收購」的合稱,一般縮寫為「M&A」。兼並是指兩家或更多企業、公司合並組成一家企業,通常由一家優勢公司吸收一家或更多的公司。收購是指一家公司在證券市場上用現款、債券或股票購買另一家公司的股票或資產,以獲得對該公司的控制權。

(1)企業並購戰略。分三種:水平並購戰略、垂直並購戰略和混合並購戰略。水平並購戰略又稱橫向擴張,是指經營領域或生產產品相同或相近,具有競爭關系的同行業之間的並購。其優點有:①可以取得目標公司現成的生產線,迅速形成生產能力,實現規模經濟;②將同行業的競爭對手予以並購,有利於提高行業集中程度,增強產品在同行業中的競爭能力;③通過並購不同地區市場的同行企業,形成在某一行業的壟斷地位;④由於是同行業,易對目標公司進行重組、改造,技術、管理、行銷網路、品牌等要素還可以相互融通,提高利用效率。其特點是易出現行業壟斷,限制市場競爭。

【例20-8】達能娃哈哈「中國式離婚」教訓:49%~51%,必須絕對控股;先小人後君子,不要講情面;不要「以市場換技術」的良好願望所蒙蔽,娃哈哈向達能支付8 000多萬元技術服務費,但沒有得到任何技術;娃哈哈子公司人員去法國參觀,達能竟向中方人員每人收取1.2萬歐元的陪同費,外國技術絕對不會讓我們學到手;外資是想消滅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佔領中國市場,以極小代價奪取幾十年、幾百年創造的價值幾十個億的民族品牌。

垂直並購戰略又稱縱向並購,這是與企業垂直一體化發展的產業化戰略相適應的,是指生產和銷售的連續性階段中互為購買者和銷售者關系的企業之間的並購。從收購的方向看又有上游收購和下游收購之別。前者是向生產工藝前一階段公司的收購,以獲得穩定的零部件、原料、成品供應來源;後者是向工藝後一階段公司的收購,目的是保障銷路。優點是上下游企業間交易變為企業內部交易,節約交易費用。對上下游企業的控制,降低了其他買主和原料供應商的重要性,極大提高了討價還價的能力。愈向縱深發展,愈需大量增加固定成本,降低了未來轉行的彈性,將風險集中在某一產業,當行業不景氣時,企業受沖擊是致命的。

混合並購戰略,又稱跨行業擴張,是指對生產和職能上沒有任何聯系或聯系很小的兩家或多家企業的並購。目的是實現投資多元化和經營多元化。其優點是:可使企業更快適應市場結構的調整,有效避免某個行業不景氣而造成整個企業盈利下降,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其缺點是力量分散,如攤子太大,戰線太長,決策信息導致規模不經濟。只有具備相當實力的集團才適宜採用這種擴張戰略。

(2)並購戰術。①購買式並購,並購方出資購買目標企業的資產以獲得其產權的並購手段。並購後,目標公司法人地位消失。它主要是針對股份公司的並購,也適用於並購方需對目標企業實行絕對控制的情況。②承擔債務式並購,即並購方以承擔目標企業的債務為條件接受其資產並取得產權。其特點是:交易不以價格為標准,不用付現款,以未來分期償還債務為條件整體接收目標企業,方法簡單、易實行。目前,政府對兼並虧損企業實行了優惠政策,如貸款在五年內還清,利息經銀行批准可免除,五年的還本期還視情況展期一至兩年。③控股式並購,即一個企業通過購買目標企業一定比例的股票或股權達到控股來實現並購。主要針對股份公司,其特點是被並購企業只是將其部分凈資產折為股份轉讓給並購企業,其法人地位仍存在。並購企業對目標企業的原有債務不付連帶責任,其風險責任僅以控股出資的股本為限。目標企業的債務由其本身作為獨立法人所有財產為限清償,目標公司成為並購方的子公司。④吸收股份式並購,即並購企業通過吸收目標企業的資產或股權入股,使目標企業原所有者或股東成為並購企業的新股東的一種並購手段。特點是:不以現金轉移為交易的必要條件,而以入股為條件,被並購企業原所有者與並購方股東一起享有按股分紅的權利和承擔付虧義務。目標公司原所有者將進入並購企業董事會,故並購方不直接出馬,用子公司收購,或用資產入股式或用股票交換式。⑤杠桿式並購,又稱舉債式並購,是指收購方以目標公司資產作抵押,通過大規模的融資借款對目標公司進行收購的一種手段。在西方,常由投資銀行先借給收購者一筆「過度性貸款」去買股權,取得控制權後,安排由目標公司發行大量債券籌款來償還貸款。由於發行債券後資產負債率提高,信用評級低,發行利率一般高達15%以上來吸引投資者。由於高風險而被稱為「垃圾債券」。收購成功後,收購者再用被收購公司的收益或依靠出售其資產來償還債券本息。杠桿式並購是一種高風險的並購手段,關鍵是目標公司的總資產報酬率是否大於借款利率。管理層收購MBO、MEBO就是典型的杠桿收購形式。

【例20-9】建華制葯股份公司擬吸收合並市制葯廠。有關資料如下:

A.經資產評估公司評估,市制葯廠的資產總額為1 000萬元,負債總額為600萬元,所有者權益總額為400萬元。經建華公司和市制葯廠協商,建華公司同意向市制葯廠的所有者支付費用550萬元,市制葯廠的負債由建華公司負責歸還。負債中100萬元將於1年後到期,年息7%;300萬元將於2年後到期,年息12%;200萬元將於3年後到期,年息18%,以上利息均為復利。

B.目前,市場基準利率為9%。

C.經預測,建華公司在合並或不合並市制葯廠兩種情況下當年及今後若干年的凈利如下表

地質勘查單位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

D.合並過程中需支付各項中介費用10萬元。

要求:a.試對建華公司是否合並進行財務可行性分析和決策。b.如果建華股份公司不想兼並市制葯廠而是迫於政府拉郎配無奈兼並,那麼,建華公司有何籌碼擴大兼並戰果?c.如果建華公司特想兼並市制葯廠,它有多少讓步空間?

【例20-10】1993年9月30日上午11點15分,上海證券交易所突然宣布延中股票暫時停牌。深圳寶安集團上海分公司公告稱:本公司於本日已擁有延中實業股份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的 5%以上的股份。寶安集團至10月7日已持有延中實業19.80%,為第一大股東,10月6日,寶安明確表示要進入延中董事會的願望,並提出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請問:深寶安為何並購市價較高的延中實業而非價值低廉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

3.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改造是將現有企業,按《公司法》要求,改變為股份公司形式的一種資本運作方式。股份制改造是企業經營機制的重大轉變,現有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不僅可以優化資本結構,而且一旦具備條件上市,使資本籌集變得更為容易。

(1)不良資產剝離模式(分立模式)

按一定規則派生分離為存續公司和新設公司,並以存續公司為主體發行股票的重組模式,存續公司以優質資產進入股份公司,不良資產留在新設公司——母公司,存續公司為新設公司的子公司,雙方簽訂債務承擔協議。

(2)回購模式

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一定數量發行在外的股票。回購後可注銷,也可作為庫藏股保留,但不參與EPS的計算與分配。庫藏股日後可移作職工持股計劃、並購的支付手段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等使用,或在需要資金時出售。目的是以較高的每股收益和凈資產收益率如期上市或配股,高價發行,從而籌集更多的資金。

【例20-11】1999年12月16日申能成為首家獲準定向回購國有法人股(A)並注銷的上市公司。回購10億國有法人股,每股作價2.5元/股,將以公司自有資金並以現金支付,回購後公司總股本為16.33億元,五大債權人沒有表示異議。回購日期為1999年12月17日—1999年12月31日,回購協議的有效期為6個月。其目的有:①實施戰略性結構調整;②規范公司股本結構,使之符合《公司法》要求,流通股由9.53%提高為31.84%;③優化公司資本結構,提升盈利能力;④夯實資產質量,促進公司長遠發展。請問:申能回購國有法人股的根本目的何在?請就公司公布的上述四個目的進行一一剖析。

(3)縮股模式

指定向募集公司因發行額度和25%流通比例的限制,按一定比例縮減公司股本,從而放大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指標的重組模式,縮股公司三年內不得配股。

(4)「收購增效」或「借雞生蛋」模式

指定向募集公司整體或部分收購優良企業或資產,並運用財務及法律方法,將被收購企業的以前三年經營業績與擬上市公司同期合並計算,使公司在現有業績基礎上發行A股的重組模式。

(5)債轉股

債轉股就是將商業銀行對一部分國有企業的不良信貸資產,轉換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國有企業的債權。1999年以來,國務院先後批准成立信達、華融、長城和東方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這四家管理公司和國家開發銀行今後將購買商業銀行對一部分國有企業的不良債權,通過債轉股、上市融資和股權退出等程序完成整個運作過程。

【例20-12】G公司凈資產經評估確認為1.1億元,但是在債轉股前,利用內部人控制的便利,一下子把凈資產變為7.7億元。經過資產評估所評估發現,是該公司把前些年政府給予的各種優惠和減免稅費也追加到凈資產上去。請問:以前年度政府給予的各種優惠——減免稅費能否追加凈資產呢?其動機是什麼,這種現象對債轉股各方有何影響及應該如何確定債轉股企業凈資產呢?

(6)租賃經營

租賃經營是資本經營的重要方式。租賃經營是以企業經營權作為對象的一種產權資本運營方式。租賃是承租人通過支付租賃費,而出租人通過收租金方式轉讓財產使用權的一種行為。

(7)企業託管

企業託管是指企業的所有者依法將企業部分或全部資產的經營及處置權等以合同契約形式,在一定條件下,一定時期內委託給具有較強經營能力並能承擔經營風險的企業去經營,以實現委託資產的保值增值。其特點表現為:①託管財產往往是經營不善的企業資產,或者待出售的資產;②受託人不須交納租金,但需承擔完成託管資產減虧或保值增值的義務,否則應承擔相應的損失;③受託人以自身的財力及經營能力,在完成對託管財產義務的前提下,獲取託管費或超額利潤收益。

(8)跨國經營

公司是否應接收跨國並購除了戰略動機、行為動機和經濟動機等投資決策因素外,公司的財務經理有必要從企業財務的角度出發對擬議中的項目做出可行性和盈利性分析。一般用內含報酬率來分析判斷。①東道國外匯管制和貨幣貶值風險分析;②是否吸收當地人就業分析;③子公司對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④母公司對項目投資可行性分析;⑤第三國某公司的潛在競爭對手分析;⑥東道國政府收歸國有風險分析;⑦東道國稅收政策風險分析;⑧東道國法律風險分析。

(9)破產清算

破產從法律意義上講是指債務人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嚴重虧損,而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時,法院以其全部財產抵償所欠的債務,不足部分不再清償的事件。資不抵債不一定破產;國家政府和家庭也可能破產;破產未必是壞事,不破不立,以尋求法律保護;破產也可能是假破產真逃債。

(10)接管防禦

接管防禦是指企業集團在投資銀行的幫助下,積極採取的反收購措施,以抵制其他公司的敵意並購。反收購措施包括經濟手段和法律手段。經濟手段有:提高收購者的收購成本、降低收購者的收購收益、收購收購者、適時修改公司章程等。法律手段即訴訟策略,其目的通常包括:逼迫收購方提高收購價以免被起訴;避免收購方先發制人,提起訴訟,延緩收購時間,以便另尋「白衣騎士」;在心理上重振目標公司管理層的士氣。有時也會用政治手段。

(11)以股抵債

根據證監會和國資委在去年底公布的有關數據,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數額巨大,如此導致不少公司空有一副皮囊。通過股份回購減少大股東股權,再行注銷,減少上市公司的注冊資本,實際上也使其資產名副其實。控股股東股權比例減少後,將使公司的股權結構更為合理,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以股抵債」為目的的回購,不需要上市公司支付現金,不會提高公司負債率或減少運營資金,因而也不會增加公司的負擔。

(12)股權分置

股權分置指中國A股市場的上市公司內部普遍形成了「兩種不同性質的股票」(非流通股和社會流通股),這兩類股票形成了「不同股不同價不同權」的市場制度與結構。這既不符合國際慣例,也不能很好地體現市場公平的原則。從而不能有效發揮資本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因此,這個問題必須妥善解決。解決的辦法就是為了實現全流通,為了補償高價購買股票的流通股東權益,低價取得股票的非流通股東必須低價或無償賣給或贈送給流通股東一部分非流通股票,以換取剩餘非流通股票的流通權,關鍵點是如何達到雙方滿意的對價關系。

四、企業集團資本運營的績效判別標准

在1997年至1999年的合並案例中有40%沒有起色,而31%的合並適得其反,僅有30%產生了積極影響。那麼,什麼樣的並購才算是成功呢?在1981年10月15日《華爾街日報》的編輯導言中,彼特·F·德魯克提出了「成功並購的五法則」:①收購必須有益於被收購公司。②必須有一個促成合並的核心因素。③收購方必須尊重被收購公司的業務活動。④在大約一年之內,收購公司必須能夠向目標公司提供上層管理。⑤在收購的第一年內,雙方公司的管理層均應有所晉升。大量的實證研究證明德魯克的法則與企業的兼並活動分析結論相當一致。

五、控股股東挖空公司的手段

美國經濟學家將通過關聯交易等手段剝奪投資者的行為稱為「挖空」(tunnelling)。一般挖空上市公司的手段有:無償佔用、挪用,借用上市公司的資金、資產,並且長期拖欠。企業集團借款讓上市公司為其抵押擔保。不等價交換,高價套現控股集團的劣質資產。企業集團持有的商標、商品品牌所有權高價賣給上市公司以抵債。集團虛假出資,在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卻享有大股東的權利。例如,西安「飛天」公司、達爾曼、四砂股份、明星電力、吉林制葯等公司。

某地勘單位收益、風險情況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20-4、表20-5、表20-6所示。

表20-4 某地勘單位節余與收益結構分析表

地勘單位經營成本和稅金比企業低,是經營凈收入比高於企業的主要原因,且逐年下降,說明成本管控較好。但是期間費用奇高,主要是管理費用失控,在經營費用和財務費用出現大量節約的情況下,管理費用增長無度,是利潤下降甚至虧損的主因,說明可能是離退休人員工資增長迅猛,也可能是行政管理部門降低管理費用空間巨大。可以進一步剖析是否存在機構臃腫、人浮於事、奢侈浪費、辦公資產流失等現象。不過在2014年經營收益情況有所好轉。

表20-5 某地勘單位破產可能性分析

阿爾曼Z=0.717X1+0.847X2+3.11X3+0.420X4+0.998X5

適用於非上市公司,其中,Z——判別函數值;X1——(營運資金/資產總額)×100;X2——(留存收益/資產總額)×100;X3——(息稅前利潤/資產總額)×100;X4——(該單位評估值或賬面價值總額/負債賬面價值總額)×100;X5——銷售收入/資產總額。一般地,Z值越低企業越有可能發生破產。如果Z值大於2.90,則表明企業的財務狀況良好,發生破產的可能性較小;如果Z值小於1.23,則企業存在很大的破產風險;如果Z值處於1.23~2.90之間,阿爾曼稱為「灰色地帶」,表明企業財務狀況極不穩定。該地勘單位除了2013年有破產可能性外,其他年份財務狀況都處於良好狀態。

表20-6 地勘單位績效評價模擬指標體系

2. 最近世界范圍內內部控制失效的案例有哪些請給出一些知名上市公司的案例,最好是近幾年的。

1.多元化投資
(1)三九集團的財務危機
從1992年開始,三九企業集團在短短幾年時間里,通過收購兼並企業,形成醫葯、汽車、食品、酒業、飯店、農業,房產等幾大產業並舉的格局。但是,2004年4月14日,三九醫葯(000999)發出公告:因工商銀行要求提前償還3.74億元的貸款,目前公司大股東三九葯業及三九集團(三九葯業是三九集團的全資公司)所持有的公司部分股權已被司法機關凍結。至此,整個三九集團的財務危機全面爆發。
截至危機爆發之前,三九企業集團約有400多家公司,實行五級公司管理體系,其三級以下的財務管理已嚴重失控;三九系深圳本地債權銀行貸款已從98億升至107億,而遍布全國的三九系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貸款和貸款擔保約在60億至70億之間,兩者合計,整個三九系貸款和貸款擔保余額約為180億元。
三九集團總裁趙新先曾在債務風波發生後對外表示,「你們(銀行)都給我錢,使我頭腦發熱,我盲目上項目。」
案例簡評:三九集團財務危機的爆發可以歸納為幾個主要原因:(1)集團財務管理失控;(2)多元化投資(非主業/非相關性投資)擴張的戰略失誤;(3)集團過度投資引起的過度負債。另外,從我國國有上市公司的發展環境來看,中國金融體制對國有上市公司的盲目投資、快速膨脹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2)華源集團的信用危機
華源集團成立於1992年,在總裁周玉成的帶領下華源集團13年間總資產猛增到567億元,資產翻了404倍,旗下擁有8家上市公司;集團業務跳出紡織產業,拓展至農業機械、醫葯等全新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企大系」。進入21世紀以來,華源更以「大生命產業」示人,躍居為中國最大的醫葯集團。
但是2005年9月中旬,上海銀行對華源一筆1.8億元貸款到期;此筆貸款是當年華源為收購上葯集團而貸,因年初財政部檢查事件,加之銀行信貸整體收緊,作為華源最大貸款行之一的上海銀行擔心華源無力還貸,遂加緊催收貸款;從而引發了華源集團的信用危機。
國資委指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對華源集團做清產核資工作,清理報告顯示:截至2005年9月20日,華源集團合並財務報表的凈資產25億元,銀行負債高達251.14億元(其中子公司為209.86億元,母公司為41.28億元)。另一方面,旗下8家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預付賬款合計高達73.36億元,即這些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幾乎已被掏空。據財政部2005年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公報披露:中國華源集團財務管理混亂,內部控制薄弱,部分下屬子公司為達到融資和完成考核指標等目的,大量採用虛計收入、少計費用、不良資產巨額掛賬等手段蓄意進行會計造假,導致報表虛盈實虧,會計信息嚴重失真。
案例簡評:華源集團13年來高度依賴銀行貸款支撐,在其日益陌生的產業領域,不斷 「並購-重組-上市-整合」,實則是有並購無重組、有上市無整合。華源集團長期以來以短貸長投支撐其快速擴張,最終引發整個集團資金鏈的斷裂。
華源集團事件的核心原因: (1)過度投資引發過度負債,投資項目收益率低、負債率高,說明華源集團戰略決策的失誤;(2)並購無重組、上市無整合,說明華源集團的投資管理控制失效;(3)華源集團下屬公司因融資和業績壓力而財務造假,應當是受到管理層的驅使。
(3)澳柯瑪大股東資金佔用
2006年4月14日,G澳柯瑪(600336.SH)發布重大事項公告:公司接到青島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青島澳柯瑪集團公司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處置事項的決定》,青島市人民政府將採取措施化解澳柯瑪集團面臨的困難。至此,澳柯瑪危機事件公開化。
澳柯瑪危機的最直接導火索,就是母公司澳柯瑪集團公司挪用上市公司19.47億元資金。澳柯瑪集團利用大股東優勢,佔用上市子公司的資金,用於非關聯性多元化投資(包括家用電器、鋰電池、電動自行車、海洋生物、房地產、金融投資等),投資決策失誤造成巨大損失。資金鏈斷裂、巨額債務、高層變動、投資失誤、多元化困局等眾多因素,使得澳柯瑪形勢異常危急。
澳柯瑪症結並非僅僅是多元化投資下資金問題,關鍵問題還有自身的管理模式,是魯群生近17年的家長式管理模式。魯群生在特定環境中創業成功,然而在擴張中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澳柯瑪近親繁殖任用領導現象是企業對市場缺乏應有的敏感度。
案例簡評:擴張幾乎是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而同在青島的三家家電集團(都是上市公司)卻有不同的選擇:海爾的擴張基於品牌戰略;海信的擴張基於技術突圍;而澳柯瑪的擴張卻選擇了不相關多元化道路。
「發散型的多元化擴張,不但沒有讓澳柯瑪做大作強,發而使其一盤散沙」。澳柯瑪集團大額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用於其非相關多元化投資;然後頻頻發生的投資失敗和管理不善,致使資金鏈斷裂,也把集團風險也轉嫁給上市公司。應當說,造成澳柯瑪危機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層投資決策失誤、投資監管不到位、管理能力不足的綜合因素造成的。
2.金融工具投機
(1)中航油的金融衍生工具投機
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航油)是中國航油集團的海外控股公司;是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掛牌企業。中航油於2004年由於石油衍生品交易導致5.54億美元的虧損;被迫於2004年11月30日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請債務重組。而之前,中航油曾被評為2004年新加坡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中航油成立有風險委員會,還曾聘請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編制了公司的《風險管理手冊》和《財務管理手冊》;風險管理手冊明確規定,損失超過500萬美元,必須報告董事會。
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中航油自2003年開始做油品套期保值業務。但總裁陳久霖擅自擴大業務范圍,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一直未向中國航油集團公司報告,中國航油集團公司也沒有發現。陳久霖一直獨立於中國航油集團公司班子的領導之外,集團公司派出的財務經理兩次被換,集團公司卻沒有約束辦法。
陳久霖和日本三井銀行、法國興業銀行、英國巴克萊銀行、新加坡發展銀行和新加坡麥戈利銀行等在期貨交易場外,簽訂了合同。陳久霖買了「看跌」期權,賭注每桶38美元;但是沒想到國際油價一路攀升。中航油從事石油期權交易從最初的200萬桶發展到出事時的5200萬桶,致使中航油在清算時造成賬面實際損失和潛在損失總計約5.54億美元。
2005年6月3日,普華永道發布了有關中航油巨額虧損的最終調查報告。報告認為以下因素單獨或共同的造成了公司在期權投機交易上受到損失:(1)後來被證明從2003年3季度開始的對油價走勢錯誤的判斷;(2)不想在2004年披露損失;(3)沒有按照行業標准對期權倉位進行估值;(4)沒有正確的在公司的財務報表上記錄期權組合的價值;(5)缺乏針對期權交易的適當的及嚴格的風險管理規定;(6)公司管理層有意違反本應該遵守的風險管理規定;(7)整個董事會,尤其是審計委員會,就公司投機衍生品交易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未能完全履行各自的職責。
案例簡評: 中航油從事場外石油期權投機是我國政府明令禁止的。國務院1998年8月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整頓和規范期貨市場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取得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在境外期貨市場只允許進行套期保值,不得進行投機交易。」1999年6月,以國務院令發布的《期貨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第四條規定:「期貨交易必須在期貨交易所內進行。禁止不通過期貨交易所的場外期貨交易。」第四十八條規定:「國有企業從事期貨交易,限於從事套期保值業務,期貨交易總量應當與其同期現貨交易量總量相適應。」2001年10月,證監會發布《國有企業境外期貨套期保值業務管理制度指導意見》,第二條規定:「獲得境外期貨業務許可證的企業在境外期貨市場只能從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進行投機交易。」
對從事金融衍生業務操作來看,中航油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還只是個新手;直接與國際大型基金進行對壘,無疑「以卵擊石」。
中航油事件最突出表現在「管理層凌駕」,導致監控機制的失效;直接抵觸了內部控制的經營合規性目標和報告可靠性目標。其違規之處有三點:一是做了國家明令禁止不許做的事;二是場外交易;三是超過了現貨交易總量。 其報告不可靠表現在:從事期權場外交易沒有在財務報告上披露,也沒有直接向母公司匯報。
(2)南方航空的委託理財
南方航空集團公司2004年7月間曝出的巨額委託理財投資損失;隨後,國家審計署廣州特派辦對南方航空實施了專項審計;廣東證監局也在2005年10月對南方航空股份公司進行了檢查。2004年績效考核的179家中央企業中,南航集團由於重大財務違紀事件,從B級降至了C級。2006年4月底,在香港、紐約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宣布,2005財年巨虧17.94億元人民幣;公司將其歸結為航空燃油價格持續暴漲,以及近年收購北方航空、新疆航空兩家公司導致的費用攀升;但這顯然難以說服市場。
南方航空集團屬於國有大型企業,在銀行貸款方面具備良好的信譽憑證,不用任何抵押即可以從每個商業銀行獲得10至20億元的貸款。用銀行的錢來進行投資理財,確實是賺錢的商機。南航集團從2001年就開始進行委託理財業務;與南航集團有過委託理財業務的有漢唐證券、中關村證券、世紀證券。南航集團調集巨額資金乃至賬外資金進行委託理財,其中僅流向深圳世紀證券公司的委託理財資金即達12億元。
南航給世紀證券的委託理財資金基本上被世紀證券用於重倉持有南航集團旗下的南方航空(600029.SH)。南方航空2003年7月25日上市,當時因「非典」的影響,南方航空上市首日收於3.88元,是四大上市航空公司中股價最低的。世紀證券在此低位入貨,3個月不到,南方航空從4.2元上漲到6.8元,升幅超過60%,世紀證券也獲得了豐厚的賬面利潤。但隨後,在油價不斷攀升的壓力下,航空股開始萎靡不振,世紀證券因此損失慘重。從世紀證券賬面上看,南航委託理財的12億資產已經無法償還。也正是由於對南航所形成的巨大債務壓力,世紀證券被迫走上重組之路。世紀證券無力歸還南航集團12億元委託理財中的7.15億元,南航集團無奈只得將其實行債轉股。
2005年8月,南航集團副總裁兼上市公司董事彭安發、南航集團財務部部長的陳利明因涉嫌違法,先後被司法機關依法逮捕;2006年3月二人被廣東省反貪局移交廣州市檢察院起訴。2006年10月16日,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原財務部部長陳利民因涉嫌挪用、貪污、受賄等罪,接受廣州市中級法院公開庭審。據檢察機關偵查證實,2001年8月至2005年5月,陳利民利用經辦委託理財的職務便利,採用先辦事,後請示或不請示;只籠統匯報理財收益,不匯報合作對象或隱瞞不報等方式,大肆超范圍地開展委託理財業務,已侵吞集團部分理財收益,收受回扣;超許可權地從銀行貸款供個人、朋友注冊公司、經營所用;收受漢唐證券、世紀證券、姚壯文賄賂近5400萬元,挪用公款近12億元,貪污公款1200多萬元。
案例簡評:南航集團的委託理財業務,實際上是南航集團用自己的錢,藉助於證券公司進行操作自己的股票。從法律法規方面來說,不論是國有資金入股市炒股,還是利用自有資金操作自己股票,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從內部控制的角度說,南航集團幾十億的委託理財業務集中於公司2-3個人的運作,企業決策層、黨委、內部審計監管沒有跟上,雖然不能肯定存在管理層縱容,但是可以肯定地說是對重大投資監控不到位;個人收受賄賂、挪用和貪污公款,反映了關鍵人員的道德敗壞和企業基本內部控制的缺失或管理層凌駕等問題。另外,中國的金融體制也為這種現象提供了便利。
(3)國儲局的銅期貨投機
2005年11月13日開始外電紛紛披露,中國國儲局一名交易員劉其兵在LME(倫敦金屬交易所)銅期貨市場上通過倫敦金屬交易所場內會員SEMPRA,在每噸3000多美元的價位附近拋空,建立空頭頭寸約15萬至20萬噸。這批頭寸交割日在12月21日。但自9月中旬以來,銅價每噸上漲約600多美元,這些空單無疑已經造成巨額虧損,而該交易員劉其兵則神秘失蹤。國儲局的交易對手包括斯邁爾金屬公司、瑞福期貨、倫敦標准銀行、巴克萊銀行、曼氏集團、AMT、薩頓公司、以及一家總部在法國里昂的基金公司。
國儲局選擇了部分交割,即向倫敦交易所交付5萬噸現貨銅,其餘15萬噸的空單展期到遠期。市場人士指出,國儲目前以3.7億元左右的虧損,換得了短期的風平浪靜;但是與國際基金的對決還將繼續,最後的結局還沒有出現,不排除基金再度逼倉的局面出現。
在國儲銅事件上,同樣是普通的調節中心的交易員,一邊為中心做交易,一邊為自己建立了多達20萬噸的頭寸,嚴重被套且長時間沒人發現;另外,交易行為由原來的兩個崗位變成由劉其兵一個人操控。
案例簡評:國家物資儲備是國家直接建立和掌握的戰略後備力量,是保障國家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的重要手段。事實上,當國儲局從負責國家戰略物資儲備調節向投機賺錢的方向轉變時,它就已經開始背離其固有的職責。
同中航油期權投機案一樣,同樣是小角色、新手的國儲局,與國際基金大諤對壘,顯然不是其的對手。
吳其兵進行投機性銅期貨操作,顯然有悖於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的限於套期保值業務。對於重大的期貨業務交易由一個人操控,嚴重違反了內部控制的基本原則(不相容職務分離);另外,一起跟進的與公司業務相當的「老鼠倉」,說明關鍵交易員存在嚴重的道德敗壞。

3. 關聯方占款的上市公司關聯方佔用款項的影響[1]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2001》對關聯交易的定義,關聯交易是指關聯方之間轉移資源或義務的行為,不論是否收取價款。要認識關聯占款現象,必須從關聯方的確認、關聯交易的類型和關聯占款的性質三方面進行。而這其中最為重要的是深刻的把握和理解關聯占款的性質。本文所指的關聯方占款就是指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的現象。由於企業內部和外部治理生態環境還遠未達到和諧:在企業內部,公司法人治理尚未健全;在企業外部,大量的雜訊交易者或投資者的存在,監管的漏洞,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缺陷以及市場對會計信息的披露不充分等,使得關聯方占款現象十分突出。上市公司的款項被關聯方佔用,其消極作用顯而易見。它嚴重影響了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利於上市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首先,它侵犯了上市公司的法人財產,嚴重侵害了中小股東的權益,違反了相關法律。我國《公司法》明文規定,「公司享有由股東投資形成的全部法人財產權」,「董事、經理不得挪用公司資金或者將公司資金借貸給他人,公司股東作為出資者按投入公司的資本額享有所有者的資產收益、重大決策和選擇管理者等權利。」上市公司的資產,是全體股東按股份享有的法人財產,而不是某大股東一家或一人的財產。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直接侵犯了公司的法人財產權,侵害了中小股東的財產權,違反了《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其次,它影響上市公司的正常經營,導致上市公司贏利能力不斷下降甚至退市。按照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上市公司每年都必須對「應收賬款」和「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准備,並作為一種費用支出計入「管理費用」項下,直接沖減「營業利潤」。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數額越大、時間越長,則計提的壞賬准備金額也越大,沖減利潤的金額也就越大。「粵金曼(00588)」是因大股東及關聯方佔用巨額資金,影響公司贏利能力最終被迫退市的典型例子。ST,春都也因為大額款項被控股股東佔用而衰敗。ST托普也未能擺脫這種命運。目前已經披露出來的5.39億元大股東關聯公司占款,飛樂系三年搞跨三家上市公司更是典型。新太科技(600728)由於大股東財務狀況惡化,違規佔用公司資金無力償還,需全額計提減值准備,大股東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占款共計46筆,數額達1.47億元,無奈之下,公司將大股東告上法庭。
第三,它加劇了上市公司的隱含風險,使投資者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一年期以內的應收賬款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過高的上市公司也面臨較大風險。一般來講,一年期應收賬款占當年營業收入比例過高,不外乎兩種情況:行業或公司的銷售習慣,如某些設備製造業的銷售回款期通常要一年左右;不正常的關聯銷售或虛假銷售。如果回收不力,短期應收款可能變成中長期應收款甚至壞賬。這也使得上市公司面臨潛在的風險。應收賬款是反映上市公司經營管理能力和贏利真實狀態的重要指標。國際會計准則規定,企業一般對三年期以上的應收賬款計提壞賬准備的比例是100%。而我國會計准則對計提比例沒有強制性的規定,使得在當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比較薄弱的情況下,很少有公司計提了100%的准備。這就使上市公司的賬面贏利與實際納入囊中的贏利存在較大的差異。特別是當應收賬款出現壞帳,且事先計提不足時,賬面盈利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下降,公司隱含了經營風險。實際上,這一點往往也是投資者關注不夠的地方,投資者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
最後,關聯方占款對上市公司的實際財務質量的產生嚴重影響。上市公司的應收賬款與主營業務利潤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這在一定程上反映出大股東及其他關聯方通過關聯交易,特別是主營業務的往來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即經營性款項的占款比例較大;同時它也反映出近年來上市公司與其關聯公司之間越來越頻繁的關聯交易行為的結果,上市公司對母公司等關聯方的依賴性加大。一些公司的產品主要靠銷售給母公司證明了這一點。應收賬款不會產生現金流,但它有可能成為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減少的重要原因。這反映出關聯占款對上市公司的業績具有較大的蠶食性,從而影響了上市公司的實際質量。

4. 青海首富資金告急:壓縮項目投資 巨龍銅業確已被凍結

此前,藏格控股的控股股東藏格集團與實控人、青海首富肖永明承諾,將所持巨龍銅業部分股權折價轉讓給旗下上市公司藏格控股,以抵償對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交易標的作價25.9億元。

據藏格控股最新公告披露,藏格集團實控人肖永明目前流動性緊張,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已全部質押。同日,藏格控股公告稱,擬調整此前募集款用途,將2.55億元用於永久性補充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

藏格控股回應股權凍結:將敦促藏格集團盡快解除所持股權的質押凍結

稍早前,激粗山藏格控股曾在公告中表示,藏格集團持有的29.88%的巨龍銅礦股權權屬清晰,不存在產權糾紛或潛在糾紛,亦不存在股權轉讓前置條件。

6月18日,藏格控股就交易標的的巨龍銅業的質押凍結情況披露稱,截至公告之日,本次交易對方藏格集團持有的39.88%股權均處於質押或凍結狀態。

據悉,藏格集團被凍結的39.88%股權中,29.88%股權被領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因借款合同糾紛,進行了訴前保全的司法凍結,訴前凍結對應法院裁定書為(2019)浙01民初1130號。 2018年7月25日,藏格集團與領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借款合同》,借款10000萬元,截至2019年6月13日該筆借款尚余本金5608.34萬元,利息1015.11萬元尚未支付。

截至公告日,藏格集團已取得上述 29.88%股權司法凍結方領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出具的《財產保全解除申請》:「在訴訟過程中,申請人(領航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藏格公司進行了有效溝通,凳頃並取得了階段性進展,為了更好落實雙方達成的階段性進展,特向貴院申請解除對藏格公司的財產保全」。

剩餘 10%股權被藏格集團質押給了拉薩城投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用於日常經營,目前借款余額為14000萬元。藏格集團承諾:「在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本議案前,藏格集團積極協調相關債權人,解除拉薩城投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對巨龍銅業10%的股權質押」。

藏格控股表示,公司將敦促藏格集團按照承諾盡快解除其所持巨龍銅業股權的質押凍結狀態,如藏格集團最終未能在2019年6月26日股東大會前解決上述問題,公司將另行召開股東大會審議該以資抵債暨關聯交易事項並及時進行信息披露。

控股股東佔用資金逾22億元,陷流動性緊張

藏格集團日前計劃將所持巨龍銅業部分股權折價轉讓給藏格控股,以抵償對上市公司的資金佔用。

4月30日,藏格控股披露2018年報。雖然業績靚麗,但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夥伴)卻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指出,在本次審計中,其識別出藏格控股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5月31日,藏格控股發布公告稱,自2018年以來,國內金融環境發生較大變化,受金融去杠桿明中等政策影響,公司控股股東西藏藏格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藏格集團」)出現短期流動性困難,面臨金融及證券機構的集中還貸、補倉和利息支付壓力。

藏格控股表示,在其資金緊張狀況下,藏格集團及其關聯方通過佔用上市公司部分應收賬款及預付賬款用於補充生產經營資金,控股股東及公司相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內控制度的相關規定履行審批程序,最終導致了非經營性佔用上市公司資金行為的發生。

藏格控股6月18日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對關聯方非經營性佔用資金情況的核查工作尚未完全完成,截至目前已確認非經營性佔用金額為225166.29萬元(含利息)。

藏格控股的控股股東藏格集團和實際控制人肖永明於6月初做出承諾,同意立即將持有的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29.88%的股權以協商後的較低價格轉讓給上市公司,以抵償對上市公司相應數額的佔用資金及資金佔用費,確保於2019年6月30日前解決對上市公司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問題。

而作為藏格系實控人的青海首富肖永明目前資金鏈告急。

藏格控股6月18日公告提示,截至目前,肖永明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上市公司股票14.67億股,占上市公司股權比例為73.58%,上述股權全部進行了質押;公司實際控制人流動性目前較為緊張,存在債務如無法按期償還,其持有的巨龍銅業股權可能被凍結從而導致交易無法實施的風險。

巨龍銅業為藏格控股以及藏格集團實控人肖永明旗下又一重要資產。

據介紹,西藏巨龍銅業有限公司是西藏自治區2006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的以民營控股為主的混合所有制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銅多金屬礦資源的勘查、開發、加工和銷售。公司旗下的驅龍銅多金屬礦銅資源量達1000萬噸,是目前國內已探明的第一大銅礦。

2018年7月,藏格集團旗下上市公司藏格控股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收購巨龍銅業100%股權,巨龍銅業100%股權暫作價280億元,引發市場轟動。

2018年8月,藏格控股再發公告,本次重組方案實施調整,藏格控股以發行股份方式向交易對方購買其持有的巨龍銅業51%股權,巨龍銅業100%股權暫作價為180億元,本次購買51%股權的暫作價為91.8億元。

然而到2018年9月,藏格控股宣布,因此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的礦山權證辦理、評估等工作無法在預計時間內完成,巨龍銅業土地權屬辦理、礦業權變更審批等較復雜,影響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項目進度等多個因素,雙方同意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事宜。

重組失敗後,巨龍銅業的價值進一步下降。藏格控股最新公告顯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巨龍銅業100%股權的評估值為129億元。

藏格控股6月18日公告稱,經交易各方協商,巨龍銅業 100%股權作價為70億元,巨龍銅業37%股權作價25.9億元,以抵償藏格集團及其關聯方的對上市公司相應數額的佔用資金、資金佔用費及由於貿易原因產生的損失。

據藏格控股此前公告,上述以資抵債完成後,公司獲得巨龍銅業29.88%股權並擁有巨龍銅業投產後對大股東所持巨龍銅業剩餘股份的持續收購權,有利於提高公司整體資產的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加速公司礦產行業布局,避免公司產業單一特點。

按照計劃,驅龍銅礦預期總投資151億元,預計於2020年投產,目前項目已進入建設安裝階段(建設進度完成度70%)。

藏格控股表示,盡管巨龍銅業已加快項目建設,但短期內項目仍無法投產。

藏格集團承諾,截至2020年12月31日,若巨龍銅業下轄最大銅礦項目(驅龍銅礦項目)仍未能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則上市公司有權要求藏格集團以本次交易價格加相關收益(單利年化12%)回購本次交易標的,實際控制人肖永明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藏格控股業績上漲,擬調整募集股款用於補充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藏格控股實力雄厚。資料顯示,藏格控股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下屬全資子公司格爾木藏格鉀肥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氯化鉀的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察爾汗鹽湖開采面積724.3493平方公里,年生產能力達200萬噸。子公司現已發展成為國內氯化鉀行業第二大生產企業。

從2018年胡潤百富榜上來看,藏格控股實際控制人肖永明實力不俗,其以210億元財富,名列青海首富。

藏格控股此前發布的2018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32.74億元,同比增長3.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9億元,同比增長6.98%;截至2018年年末,藏格控股總資產97.04億元,負債合計18.64億元。

藏格控股2019年一季報則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0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6.29%。

6月18日,藏格控股發布《關於部分募投項目實施方式變更、投資金額調整並將部分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公告》稱,公司擬變更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的「200 萬噸氯化鉀倉儲項目」(以下簡稱「募投項目」)的實施方式,同時調整其投資總額,並擬將該募投項目節余資金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公告中提及的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系藏格控股於2016年實施的定增計劃,在扣除發行登記費以及其他交易費用後實際募集股款19.996億元。截至2019年6月14日,該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余額49987.09萬元,募集資金專戶余額859.07萬元。

公告顯示,在滿足募投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的前提下,藏格控股此次縮減募投項目投資規模擬相應調減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投入金額25504萬元,並將調減的募集資金25504萬元改變用途,一次性永久補充藏格鉀肥流動資金。

藏格控股表示,公司自2017年進軍新能源領域後,業務規模不斷增大,從而增加了對流動資金的需求,因此擬使用該募投項目調減資金25504萬元永久性補充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進一步降低公司的財務成本,減少財務支出,保護廣大投資者的利益。

5. 關於大股東侵犯中小股東權益的典型案例

案例: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股東損害公司利益糾紛案件,支持了原告小股東的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公司控股股東向第三人公司返還其受侵佔資金189.44萬余元,並賠償利息損失。法官還首次在判決中認定股東代表訴訟的訴訟時效期間自修訂後的公司法施行之日起算,而不是通常情況下的從權利人知曉利益受侵害之時起算,從而保護了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利益。
原告林某和被告某科技公司均為北京一家智能卡公司的股東,分別佔有公司15%和35%的股份。2002年底,智能卡公司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2003年,林某提起清算之訴。2004年10月14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決,林某與科技公司及其他兩位智能卡公司的股東共同對智能卡公司進行清算。
在該案執行過程中,海淀區法院委託會計師事務所對智能卡公司2001年3月26日的資產負債表及成立以來的收支情況進行了清查認定,會計師事務所作出審計報告,認為科技公司佔用智能卡公司資金170萬元,且智能卡公司因違規事宜已支付的不合格支出19.44萬余元應從責任人科技公司處收回。
另,2002年10月,會計師事務所受智能卡公司另一股東委託,對智能卡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及成立以來的收支情況進行了清查核實,發現在1999年10月8日公司成立之初,即有智能卡公司的入資款轉付科技公司170萬元,形成其他應收款。林某在得知該情況後,於2002年11月6日曾向科技公司發函,要求妥善解決智能卡工程公司注冊資金170萬元被抽逃等事宜。
訴訟中科技公司辯稱,在2002年11月6日林某即已發現了科技公司收回借款170萬元的問題,本案訴訟時效應從2002年11月6日起算,現已過兩年的訴訟時效期間,請求法院駁回林某的訴訟請求。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類型為股東代表訴訟,針對的是侵犯公司利益的行為,而這種侵犯利益行為的主體除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外,公司股東應屬此列。由於智能卡公司已被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並經人民法院判決由幾位股東對其進行清算,故智能卡公司的董事會或監事會已不能代表公司行使訴權。該公司的股東在發現公司利益受到他人損害發生損失的情況下,通過書面請求監事會或董事會提起訴訟尋求救濟已無實際意義和可能,又因智能卡公司清算組也未成立,足以說明通過智能卡公司內部救濟途徑無法實現該公司的權益救濟。在此情況下,公司的股東林某以自己的名義直接提起訴訟,為智能卡公司請求利益保護,符合法律規定。
公司法在2005年10月27日修訂之前,尚無股東代表訴訟之制度的明確規定,林某尚無法定之訴權,因而不受訴訟時效制度的約束。修訂後的公司法明確規定了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賦予股東起訴權。林某起訴之日,在修訂後的公司法實施日之後,並未超過法定訴訟時效期間。科技公司非法佔用智能卡公司注冊資金170萬元及違規支出194 465.90元的行為給智能卡公司造成了財產損失,依法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法院判決被告科技公司向第三人智能卡公司給付1 894 465.9元並賠償相應的利息損失。
案件宣判後,原被告雙方均未提出上訴。

6. 寧波銀億最後的求生

熊續強:「就算所有寧波人都跑了,我也不會走」。

「老闆不在,最近很忙,都在跟政府、銀行談事情」,一位銀億集團中層向一條君表示。

寧波首富、63歲的銀億集團創始人熊續強仍在做最後努力。

6月19日上午10點,是銀億集團和銀億控股申請破產重整後的第五天,第三個工作日。熊續強沒有出現在他位於寧波外灘大廈27層的辦公室里,當天銀億集團召開了一場視頻會議,集團的中高層們全部參加。

整棟外灘大廈樓上,屬於銀億的辦公樓層包括6層、24層、27層和28層。6層為「ST銀億」上市公司的辦公樓層,5月21日銀億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剛在這層的一個會議室里召開,彼時,熊續強回復投資者們稱「就算所有寧波人都跑了,我也不會走。我一直對公司充滿信心。」

這棟樓24層、27和28層為銀億集團所有。27層電梯口矗立著一個象徵銀億集團核心業務之一 汽車 製造業的銀億製造·高端CVT變速箱陳列櫃。上述銀億人士對一條君表示,熊續強的辦公室就在27層,集團的多數中高層辦公室也在這一層。

幾天前,這位曾經的寧波首富,在向法院申請破產重組後,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一條君19日在銀億總部看到,多數辦公室里員工們仍然各司其職,都在平靜的忙著自己的工作,拿著文件簽字的員工時不時經過,一路快走,表面上看來,破產重整的消息這里似乎並無多大影響。

幾位接受采訪的銀億員工對一條君表示,「我們都在正常工作,如果真有什麼感受的話,就是開會更多了,手頭的工作更加緊促和忙碌了」。

但銀億集團的緩納確進入了一個「非正常」時期。一個多小時的時間里,不少於5個投資者奔來詢問銀億生存狀況,公司會不會跑路。

連續的債務違約暴雷、大股東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 汽車 零部件製造相關公司業績不達標等諸多問題將銀億集團推至風暴中心,一切都等待著熊續強的回答。

熊續強出生於浙江寧波,現為中國香港居民。1994年熊續強38歲時,以體制內官員身份下海從商,創立了現在的銀億集團。在這之前,他從車間技術員開始,做過農葯廠副廠長、市委機關領導、寧波罐頭食品廠廠長等。

一位接觸過熊續強的人士對一條君表示,熊續強說話不多,但是邏輯清晰,不是一個「愛玩資本」的人。

銀億創埋物立之時,房地產的黃金時期還遠未到,銀億四年時間開發了3個樓盤。直到1998年福利分房政策取消、城市建設大潮開啟,銀億收購、改造了一批爛尾樓,由此成為寧波的「爛尾樓改造專家」。

這位官員出身的企業家其後的業務布局都緊跟國家戰略。2007年,銀億正式進入資源類工業領域,第一次大轉型,是因為熊續強看準了2006年前後,工業快速發展,煤、鋼鐵等工業資源需求急速增長的時代背景。

銀億成立後的第二次大轉型則是2016年的 汽車 製造業進軍計劃。做出轉型的時代背景是2015年《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此後,寧波作為全國首個試點示範城市推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2016年,銀億相繼花費120多億收購了美國ARC、日本艾禮富和比利時邦奇三家國外 汽車 零部件製造商。這幾乎是一個賭上全部身家的決定。

然而,這次抉擇沒有將銀億帶進一個更高的台階。正是這三筆收購讓銀億資金鏈承壓,也成為破產重整的禍根。根據銀億股份公告數據,公司2016年的營業收入80.57億、總資產為251.88億。對於此時的銀億集團而言,120多億的收購讓他們不堪重負。

為了支付這三筆收購,熊續強及一致行動人開啟了對上市公司股票的高質押之路。根據銀億2018年年報顯示,銀億股份前十大股東中,銀億控股、寧波聖洲、熊基凱(熊續強之子)、西藏銀億投資、歐陽黎明為一致行動人,分別持有銀億股份22.91%、20.11%、17.67%、11.95%、0.39%,合計為73.03%,其分別質押9億股、7.04億股、7.12億股、4.8億股,合計占總股本的69.39%,股權質押比高達95.02%。

上述接觸過熊續強的人士向一條君表示,為了支付這三筆高達120多億的收購,熊續強及一致行動人從2016年通過質押股份的方式做融資擔保,事實上,雖然提出轉型房地產和彎哪液 汽車 製造兩個主業,但銀億已經沒有多餘的資金去拓展房地產。

在地產業高歌猛進,房地產商們大舉拿地的2017年,銀億公告顯示,銀億在拿地投資上花了不到15億,獲得寧波南門、湖州安吉幾幅地塊。2018年,銀億沒有再進行拿地投資。

根據2018年銀億公告,2017年和2018年房產銷售營收分別為36.4億和28.4億,同比下降21.8%,房產銷售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67%和31.75%。 汽車 零部件行業2017年和2018年營收分別為80.7億和51.2億,同比下降36.5%, 汽車 零部件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63.55%和57.12%。

也就是說,從自身收入構成看, 汽車 零部件的營收遠超地產的營收。收購 汽車 零部件公司給銀億帶來了好處,但房地產方面,在兇猛增長的2017年,銀億也錯過了發展期。

寧波一位銀行人士對一條君表示,雅戈爾、奧克斯和方太等一些圍繞主業的多元化投資企業發展還好。但銀億的多元化投資跟主業的矛盾沒處理好,創始人和高管對宏觀市場的判斷出現失誤。

大股東高質押導致債券連續暴雷外,銀億股份還存在大股東違約佔用上市公司ST銀億資金問題。根據銀億發布的公告,截止4月30日,公司控股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佔用資金共計人民幣 22.4億。

上述銀行人士表示,銀億在本質上還是一個家族公司,職業經理人更多的是聽命於大老闆熊續強和小老闆熊基凱的指令。「熊總對公司的影響力決策權重太高了,職業經理人沒能起到很好的決策輔導作用」。

公司內部管理的問題上,4月底剛離任的銀億前獨立董事之一餘明桂也對外表示,「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體系存在重大缺陷」。

在餘明桂離職前,3月11日,銀億董秘陸學佳離職,一位接近陸學佳的人士對一條君表示,「事情太多,很多也搞不定,他感覺很累」。

6月14日,銀億集團、銀億控股向寧波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破產重整。

目前法院仍未受理。上述銀行人士告訴一條君,目前銀行方面大多是按照市場化准則正常在操作,政府還是很支持銀億,但沒有強制性干預「拉郎配」。「但是要有新的投資和輸血也是很有難度的,金融機構現在都是在苦苦配合,觀望階段。」他表示。

銀億的新融資計劃確實受到影響。上述銀億集團人士對一條君表示,本來要做的融資計劃因為債務連續違約、破產重整的消息而被金融機構停止。

但這家企業還沒到最後時刻,熊續強和他的員工們仍在做最後的努力。

在銀億集團27層的辦公室里,集團辦公室主任向一條君反復強調,破產重整不同於破產清算,是一種戰略的突圍,公司沒有出現裁員、員工離職的情況。

在銀億集團的官方微信中,熊續強在一篇自述親身經歷的文章中稱,銀億成立以來,經歷了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也經歷了2004年、2005年的樓市調控、經歷了2011-2015年長達5年的寧波樓市低迷期,銀億都挺過來了,並且如鳳凰浴火重生。

2018年,熊續強以295億身家登上胡潤百富榜的第95名,在個人財富的最高光時刻又墜入谷底。這次,他和他創立的銀億能如願重生嗎?

地產一條獨家報道 謝絕轉載

7. 康得新控股股東佔用資金違反了會計質量信息哪個特徵

康得新控股股東佔用資金違反了會計質量信息哪個特徵?9月28日,因2015至2018年虛增百億利潤,康得新(證券簡稱:*ST康得)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和市場禁入決定書,公司很可能因為重大違法行為被強制退市。除了坐實百億財務造假、未在年報中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外,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為控股股東提供關聯擔保的情況也是重要的違規事實之一。

2018年以來,以*ST康得、*ST藏格等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經營困難、資金緊張,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佔用上市公司資金、上市公司違規對外提供擔保頻發。
今天來談談近年上市公司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的表現形式、違規特徵及解決方式,對違規行為高發的原因一探究竟。
表現形式
資金佔用方式

違規擔保方式
1.挪用上市公司公章為擔保協議用印
2.偽造上市公司公章為擔保協議用印
3.子公司對外擔保未告知上市公司
違規特徵
股東特徵:民營為主、一股獨大且高比例質押風險突出
主體特徵:治理機制不健全、內控薄弱且財務混亂
財務特徵:重要會計科目和勾稽關系可能存在異常,如其他應收款、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付賬款、存貸費勾稽關系
行為特徵:違規手段更加隱蔽多種違規行為相互交織,如信息披露違規、挪用募集資金,甚至偽造公章、挪用資金等違法行為
解決方式
資金佔用的解決方式
現金清償:最常見的資金佔用解決方式,以貨幣資金歸還其所佔用的資金,但不適於經營狀況欠佳且流動性緊張的資金佔用方。
以資抵債:資金佔用方以所持有的資產注入上市公 司,用於抵償其所佔用的資金,但可能資產質量不佳或與上市公司沒有協同性,交易作價可能存在估值合理性問題。
資產或股權轉讓變現:資金佔用方將所持有的其他公司股權或資產轉讓給第三方獲得交易價款,將相應款項歸還上市公司,交易耗時較長、手續相對繁瑣。
債務轉移:上市公司將債務轉移給資金佔用方償還,用以抵償資金佔用方所佔用的資金。
違規擔保的解決方式
主要包括被擔保方清償債務解除擔保、補充審議程序及履行披露義務、將涉事相關公司出售、與債權人簽訂解除擔保協議、通過司法訴訟確認違 規擔保皮氏無效等。
違規行為高發原因
宏觀原銀握態因
2018年,我國經濟轉型陣痛凸顯。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中美經貿摩擦給一些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和市場預期帶來不利影響。
2018 年3月發布質押新規,提高融資門檻、嚴控質押集中度、限制資金用途和質押率,禁止加杠桿買入股票,嚴防資金脫實向虛。
2018年4月發布資管新規,提出打破剛兌、消除多層嵌套、限制通道業務、禁止資金池業務等降杠桿、防風險舉措,信用擴張速度大幅降低,部分企業風險出清和影子銀行業務收縮,實體流動性相對偏緊。
金融領域降杠桿、防風險舉措引起融資環境發生變化,個股出現流動性困難。
原有以信託計劃、資管計劃、銀行理財等金融產品形式持股的機構需要應監管政策變化而及時調整甚至變現,使得閃崩股頻現,進而累及同行業、同板塊或與其相關的個股。
投資者在急於賣出時或選擇流動性較好的標的時,疊加羊群效應,使得大盤藍籌股也出現下跌,投資者預期轉差導致個股繼續下跌,形成惡性循環,二級市場股價出現異常波動。
微觀原因
部分前期依靠資金信用擴張維持運行的大股東盲目加杠桿,高比例質押股票,甚至反復質押、循環質押。 當宏觀環境發生變化時,二級市場劇烈波動,不斷抬高大股東的杠桿率,加劇其債務風險和質押風險,導致流動性危機,融資需求迫切。
資鋒源金佔用和違規擔保成為大股東快速、低成本獲取資金的手段。
部分上市公司一股獨大、權利制衡機制薄弱,大股東的控制權缺乏有效監督。在股權較為集中的情況下, 大股東利用手中股權積極推選董事、監事及高管人員,其中部分人員道德風險突出,違反勤勉盡責義務,縱容大股東資金佔用及違規擔保等侵佔公司利益行為,甚至提供支持和掩護,導致董事會、監事會的獨立性名存實亡,獨立董事也很難在公司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為資金佔用和違規擔保提供可乘之機。

閱讀全文

與控股股東佔用上市公司資金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證券賬戶借別人炒股的法律責任 瀏覽:760
十六周歲可以炒股了嗎 瀏覽:579
大陸的賬戶在珠海還能炒股嗎 瀏覽:856
炒股成功率是多少 瀏覽:445
在線炒股配資丨卓信寶必選 瀏覽:411
南寧股指期貨配資 瀏覽:505
大連市新三板企業查詢 瀏覽:518
模擬炒股要登錄嗎 瀏覽:588
北京新三板股轉交易系統 瀏覽:799
金點炒股軟體 瀏覽:912
藝恩數據新三板 瀏覽:540
紹興炒股達人 瀏覽:396
新三板個人買賣股票個稅 瀏覽:29
炒股必賺笨方法 瀏覽:569
你的親戚知道你炒股嗎 瀏覽:24
那些完全靠炒股為生的人 瀏覽:49
對股票市場價格影響最大的是 瀏覽:498
比較好的炒股模擬軟體 瀏覽:726
st康得新4月2日打開漲停 瀏覽:928
炒股四川話 瀏覽: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