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市公司是如何反映採用的主要會計政策的
你好,上市公司在年報和季報、半年報的報告附註里都會有詳細的會計政策的解釋。你可以先看看年報,年報是經過注冊會計師審計的,可信度高。
② 淺析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論文
淺析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論文
摘 要:會計政策是企業在遵守會計法規前提下的一種選擇,是在會計法規的統一規范下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會計法規規定的具體應用。會計政策的選擇會涉及企業相關者的經濟利益,因而,眾多企業會通過對會計政策的選擇來實現自己公司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上市公司。文章概括介紹了會計政策的含義,分析了會計政策選擇存在問題的原因,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並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會計政策;上市公司;存在問題;解決辦法
一、會計政策選擇的基本內涵
會計政策選擇也稱會計選擇,是指在既定的可選擇的范圍內,根據特定主體的經營管理目標,對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方法、程序作定性、定量的比較分析,從而擬定會計政策的過程。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既包括經濟事項初次發生時的初始選擇,也包括由於客觀環境的變化和新的會計准則或制度的頒布而選擇採用新的會計政策。會計政策的選擇是一種行為、一個動態的過程,貫穿於企業從會計確認到計量、記錄、報告諸環節構成的整個會計過程。因此,會計過程其實就是會計政策的選擇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會產生不同的會計信息,將導致企業利害關系集團不同的利益分配結果和投資決策行為,進影響社會資源的配置效率和結果。
二、會計政策選擇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會計自身的不完備性
1、會計准則、制度自身的不完備性局偶頂了我們必須對企業的會計政策行為進行制約。
2、會計准則的普遍適用性與經濟事項的特殊性之間的矛盾。會計准則對會計師實務的規范作用往往是對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風險企業的同類經濟事項甚至性質模糊的不同的經濟事項採用同一準則進行處理,或者某一事項可以有若干種不同的處理辦法。
3、不確定性的普遍存在。人們在進行決策選擇時,總免不了與未來打交道。但未來究竟如何,卻沒人肯定的知道。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人們把那些無法預料的和難以預測的變化定義為不確定性。
(二)、操作領域的不規范性
在這些不規范的會計選擇中,濫用會計政策的現象極為普遍。主要表現為以下兩方面:
1、不按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的規定選擇會計政策。
2、隨意變更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在同一事項或交易的會計處理中,人們通常很難判斷哪一種會計政策能夠更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於是一些企業就利用會計政策變更的這一特徵,不按會計政策變更的條件變更會計政策。
三、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問題
1、會計政策選擇不夠規范,利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盈餘管理的現象較為普遍。許多上市公司為了達到發行上市、保配資格、避免懲罰等目的,濫用會計政策的選擇權,採取種種措施,甚至突破會計制度與會計准則的限度。這就造成了會計信息的失真現象較為嚴重,給投資者等相關利益方造成巨大的損失。
2、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過大。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對同類交易允許採用不同的會計政策,並允許自發性地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如對存貨的計價、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可採用不同的方式;對壞賬准備的計提可採用不同的比例等等。這種做法的初衷是使上市公司能夠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相關、更可靠的.信息。但是,由於會計制度和會計准則留給企業的選擇過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鑽自發性會計政策變更的空子,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為滿足不同目的之需將盈虧調前、調後。
3、會計政策選擇的揭示上,很多企業沒有充分披露會計政策選擇情況,政策選擇的透明度不高。
四、規范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建議
1、完善或修改《公司法》《證券法》等有關法規,健全法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杜絕企業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粉飾報表並且應加強我國《會計法》對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
2、進一步完善會計准則,縮小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我國應參照國際慣例的趨勢,盡量減少會計准則中可供選擇的會計程序和方法,以縮小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范圍。會計准則應對不同行業共同業務做出統一的規定,對不同行業或不同規模企業特有的業務做出分類的規定,某一個企業只能適用於其中的一類情況。
3、企業治理結構。一是改善董事會結構,保證董事會的獨立性;二是提高監事會的獨立性,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力度,在公司董事會和監事會中引入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三是盡快推進國有股及法人股流通,切實解決普遍存在的「一股獨大」現象。
4、證券監管部門應加大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監管力度加大對巨額虧損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監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強制上市公司披露會計政策選擇和變更對利潤的影響程度。對於嚴重違反有關法規操縱損益的行為,應予以嚴肅查處,以確保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整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
5、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對現有的會計人員,要通過繼續教育等途徑使其知識得到更新;對不稱職的會計人員要調離會計工作崗位;要堅持資格考試和持證上崗制度。同時,對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與業務素質,培養一支具有風險意識,廉潔、高素質的會計隊伍。
參考文獻:
[1] 侯希一玉.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影響因素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11).
[2] 劉泉軍,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政策選擇[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6(2).
[3] 邵毅平,論會計政策及其選擇[J].上海會計,2001,(5).
[4] 楊月婷,現代企業制度下如何加強財務管理 [J].財務研究,2003(3).
;③ 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淺析
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淺析
會計政策的選擇受制於一定時期企業面臨的會計環境。聯系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實際情況,運用規范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途徑。
一、影響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因素
(一)負債因素
債權人往往運用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數據來監督債務合同,以節約代理成本,限制管理人員的行為,保護自己的利益。因此,債務合同中一般有要求企業保持一定的流動比率、利息保障倍數等表明變現能力或償債能力的條款。而管理當局會選擇對其有利的會計政策來完成上述會計數據指標。即使企業沒有債務合同,為了爭取商業信用和獲得信貸資金,企業管理當局仍有可能採用有利於收益增加的會計政策。
(二)管理報酬因素
多數企業都選用會計收益作為管理當局業績考評指標,由此計算其報酬。這樣,經理用其所能行使的會計政策選擇權,通過會計應計制,將一些費用資本化或減少預提費用,使企業出現較高的會計收益,從而提高自己的薪金收入。經理市場競爭機制也使管理當局越來越重視其經營業績,並選擇能提高會計收益的會計政策。
(三)政府因素
企業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時,要考慮政府的可能反應。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稅收。企業所得稅的徵收一般是以利潤為基礎,由於不同的會計方法影響到所得稅,公司管理人員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必然考慮到該方法對稅負的影響。二是政府的關注。某些巨額的盈利會受到政府的特別重視,政府可能會採取一些不利於企業的限制性政策。企業管理當局為避免政府利用會計數據來限制企業行為,往往會採取遞延利潤或降低收益的會計政策。
二、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問題和成因分析
(一)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主要問題
1.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粉飾報表
企業利用會計政策選擇操縱利潤、粉飾報表會計信息,使會計信息質量下降,損害相關利益人的利益和企業的信譽,破壞市場秩序。如企業隨意改變固定資產折舊政策;潛虧掛賬;利用會計期間假設及應計制,通過操縱,把可能在以後期間發生的應計項目的壞賬損失提前確認,使利潤在不同的會計期間轉移;濫用利息資本化等。
2.會計人員缺乏會計政策選擇意識
我國當前的具體會計准則有一個較明顯的特點,即某些經濟業務需要會計人員作出職業判斷後,再進行會計選擇,然後利用選定的會計方法進行會計核算。盡管我國接連頒布了新的會計准則和新會計制度,給企業以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但大部分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還沒有進行會計政策選擇的意識,即使是有,部分企業也沒有真正理性地選擇會計政策。
3.政策選擇的透明度不高、披露不充分
某些企業在年報中未披露它的關聯企業和關聯個人,因而也未披露與關聯方之間包括簽訂的金額巨大的多筆合同及與關聯方之間明顯低於市價的交易,與關聯方之間的股權轉讓事宜等關聯方交易;為降低對子公司的持股比例,通過虛假轉讓股份的手法,將對由其控制的多家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中的上千萬元調入“其他應收款”等,而對外披露自行調整後的持股比例。
(二)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問題的成因分析
1.會計制度、會計准則存在缺陷
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會計制度、會計准則給會計政策選擇留下的彈性空間過大;會計制度、會計准則存在滯後性;對會計政策選擇的披露要求不嚴等。
2.公司治理機制不合理
所謂公司治理結構,是指由所有者、董事會和高級執行人員即高級經理三者組成的一種組織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上述三者之間形成一定的制衡關系。我國目前的公司治理結構,對經理層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經理人在自身利益驅動下,選擇有利於自身的經營行為,甚至通過會計政策選擇人為操縱利潤來誇大自己的政績。
3.法制不健全
首先,外部監管不力。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主體主要有三大板塊:財政部會計司、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和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理論上講,這三方應相互獨立、各司其職、協同作業。其次,對上市公司提供虛假財務報告進行規范的《公司法》、《證券法》、《會計法》、《刑法》、《注冊會計師法》、《會計准則》和《公司治理准則》等法律法規與控制舞弊行為相關的法律之間不協調,防範舞弊行為的規定相對比較雜亂。最後,由於證監會對企業盈餘操縱行為的處理力度很小,再者由於我國市場投資者主要由大量散戶構成,他們對於上市公司的盈餘操縱行為只有微弱的識別能力甚至基本上沒有識別能力,所以,市場懲罰機制根本就無從談起。
三、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改進方式
(一) 規范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原則
1.合法合規與獨立性相結合原則
從企業的所有權來看,會計政策選擇是一種剩餘控制權的表現,也就是說,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必須在選擇剩餘權范圍內,這是最基本的要求,企業不可能超出權力范圍選擇會計政策。
2.從企業總體目標出發的原則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財務會計的目標在於以財務報告的形式為企業外部利害關系集團提供關於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會計信息,同時反映企業管理者經營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
3.一致性原則
從會計實踐看,各國的'會計規范一般都規定不得隨意變更已經選定的會計政策。我國現行准則對該問題的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及美國會計准則委員會的規定相一致。
4.適應性原則
企業選擇的會計政策要與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經營活動的特點、理財環境、所處行業及企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等相適應。
5.穩健性原則
它指明了企業管理當局在選擇會計選擇時需要進行判斷、選擇時所應採取的態度。會計政策應對可能發生的費用和損失持合理態度,以提高企業會計報表的可信性及增強企業抵禦風險的能力。
6.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企業披露的會計政策要能如實地反映交易及事項的經濟實質,而非根據其法律形式進行披露,即經濟實質重於法律形式。
7.充分披露原則
企業會計政策特別是重要會計政策的選擇與變更改變了財務報告的編報基礎,對會計信息影響巨大,所以,企業要做到充分披露,即客觀公允地披露外部利害關系集團需要的但不至於使其產生誤解的信息。
(二) 確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程序
根據我國上市公司的特點,將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程序設計如下:
第一步,會計交易或事項的分析。公司會計人員應結合企業自身的經營特點,分析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確立會計交易或事項。不同的企業,由於其經營過程或生產工藝過程的不同,導致其會計核算對象不完全相同。
第二步,對照會計准則等相關規范,找出各個會計交易或事項所有可選擇的會計政策。
第三步,會計政策的比較。現代企業要通過會計政策來實現的目標是一個由一些子目標組成的目標體系或目標結構,其賴以實現的方法也就具有層次、結構的特徵;另一方面,單個方法的作用總是有一定的范圍,而且還可能存在不同方法的影響結果呈反向運行的情況。
第四步,會計政策的確定。即最終決定將要實行的會計政策,它或是對某一具體會計政策或政策組合作出具有法律後果和制度意義的決定,或是在方法集或政策組合集中最終決定所要實行的方法或組合,並使之具有法律後果和制度意義。
第五步,監督會計政策的執行。是對所執行的會計政策進行督促,並對執行中偏離目標的行為加以糾正。
(三)完善會計准則等相關規范
正確處理統一性和靈活性的關系,鼓勵企業參與企業會計准則的制定過程,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④ 會計政策的選擇原則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原則:
由上可知,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它是與企業相關的各利益集團處理經濟關系,協調經濟矛盾,分配經濟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企業恰當選擇會計政策,對於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不能只考慮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須兼顧方方面面。所以,企業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應同時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合法性和相對獨立性相結合
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應當是在准則、制度規定的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具體處理方法內的取捨,這樣才能保證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實可靠性。否則是違法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但是,對於擬選用的會計政策與國家的稅收法規不一致時,會計政策應當保持自身的相對獨立性和穩定性,遵循會計核算本身固有的規律,而不必拘泥於國家稅收法規、政策的規定及變化或調整。
2.一貫性原則
企業選用的會計政策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和連貫,不得隨意變更。當然,在理解和執行一貫性原則時,不能機械地理解不能變更會計政策。如果已經選用的會計政策使其提供的會計信息不再具有相關性和可靠性,企業就不宜以該會計政策處理相關的經濟業務事項,而應從經濟環境和經營情況出發,重新選擇最能恰當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會計政策,企業應正確處理好保持穩定和適時調整的關系。當然,企業對於會計政策的重新選擇,應當按照會計准則、制度要求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並在財務報表附註中加以說明,以使會計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業管理當局選擇會計政策的出發點和具體影響,以正確理解會計信息的內涵。
3.適用性原則
企業選擇會計政策時,理所當然地應與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理財環境相結合,即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考慮行業特點、企業生產經營規模、內部管理、企業經營業績、現金流量、償債能力等多種因素。會計政策的適用性是確保會計政策得到很好發揮的重要保證。會計政策的適用性還意味著隨著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以及理財環境的變化,會計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選擇,以確保在新環境下的新的適用性。對於這一點的理解,與一貫性原則有著相同的辨證關系。
4.成本與效益相結合的原則
企業在選擇會計政策時應權衡提供會計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會計信息質量得到保證的基礎上,企業應選擇便於理解和實施 的會計政策,並盡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時,企業就優先選擇能使提供的會計信息更相關和可靠的會計政策。
5.遵守職業道德原則
遵守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上崗執業的必備條件。一些上市公司由於利益驅動,通過濫用會計政策進行會計操縱的現象十分嚴重。由於在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中,會計政策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因此,會計政策領域的道德建設問題十分突出,亟待開展。
⑤ 參考文獻
[1].王運傳會計政策選擇研究及其評析(上)[期刊論文]-財會通訊 2006(02)
[2].王運傳會計政策選擇研究及其評析(下)[期刊論文]-財會通訊 2006(03)
[3].張艷純會計政策選擇的稅務籌剮[期刊論文]-集團經濟研究 2005(01)
[4].彭愛群;孔玉生關於規范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思考[期刊論文]-特區經濟 2005(10)
[5].楊成文會計政策選擇與會計信息及股票市場的關系探討[期刊論文]-商業研究 2005(12)
[6].楊昀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及其動機[期刊論文]-財會月刊(綜合版) 2005(10)
[7] 餘利平. 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探討 [J]. 經濟論壇, 2007, (4) _2 .
[8] 王惠東. 對我國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探討 [J]. 現代商業, 2008, (17) _2 .
【1]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eutive[M】Bamard,C.I.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30th anniversary ed.Cambridge,Mass: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68:73
f2]Bowan,R,E.Noreen and J.Lacey,Determinants of the corporate decision to
capitalize interest[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1981,8):151—179.
[3]Cheung,S.N.S.The Contractual Nature of the Firm,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J].V01.26(April 1983):1·21
f41Co戤,ILH.The NatlI他of the Firm,Economics[J]Economics,New series,
V01.4(November 1937):386-405
【5]Daley,L and R.Vigeland.Effects of debt coVellants and politic costs on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The case of accounting for R&D costs[J].
Journal of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3,5
【6]Deakin,E.B.Rational Economic Behavior and Lobbying Oll Accounting[J】
lnsues:Evidence from the Oil and Gas Instry.The Accounting
Review(January 1989):137-151
【7]Dhaliwal,D.The Effect of the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oll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J].Accounting Review,1980(1):.78-84
【8]Gordon J.Myron.Postulates.principles and research in accounting[J].The
Accounting Review.1964(39):251·263
【9】Grossman s and Hart 0, 1986,"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 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M]Joum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Hagerman,R.and M.Zmijewski.Som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J】.Journal ofAccounting andEconomics.1979,1:34
[27]蔣宏義.證券市場財務與會計問題研究[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
社。1998
[28]孔龍,周欣宇.上市公司隧道行為與股權契約優化[J].財會月
刊.2005.(10):31—32
[29]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約經濟學[M]經濟科學出版社:1999.
[30]克萊因,2000:契約與激勵:契約條款在確保履約中的作用[M],載契約
經濟學,中譯本,經濟科學出版社
[31]劉泉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探析[J].經濟理論:2004(2):.95—96
[32]陸建橋.中國虧損上市公司盈餘管理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1999,(9)
[33]雷光勇.企業會計契約:動態過程與效率[J】.經濟研究,2004,(5):98-106
[34]林舒、魏明海.中國A股發行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募股過程中的盈餘管理
[J].中國會計與財務研究,2000,(2)
[35]閔慶雲和劉雲中.存貨計價先進先出法與後進先出法選擇行為的實證研
究[J].經濟科學.2000(3):73-79
[36]曲曉輝.中國特色會計解讀[M],會計研究,2000,(4):19—26
[37]孫雪梅.我國會計政策選擇的契約動因研究[D].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
文.2005.
夠你用的了吧?哈哈 好費勁哦~
⑥ 會計政策的選擇怎樣影響財務結果
會計政策選擇的影響因素
資本市場的發展使會計信息的決策價值顯著提高,也使企業會計政策受到普遍重視。我國企業會計制度及具體會計准則的出台,為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企業如何選擇會計政策,將直接影響到會計信息的質量,以致影響資本市場的秩序,甚至影響社會經濟。
1.經濟成本因素。
會計政策選擇的結果實際上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各利益主體通過會計信息獲得收益。經理及股東均希望通過會計政策的選擇來提高其所需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以獲得更多的利益,但企業必須付出一定的成本。這些成本主要包括:(1)企業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相關性而發生的費用使經理和股東擁有的利益減少;(2)為了理解會計信息、增強職業判斷能力而支付的教育、培訓及信息搜集費用;(3)信息質量的提高經理及股東帶來的損失,如政府可能因為企業利潤過高而干預,或使企業存在潛在的被收購行為等。如果增加會計政策選擇的投入,無論這種增加來自政府還是經理和股東的自願行為,都會使企業成本增加,考慮這些成本是必然的,這就使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必須遵循「成本—效益」原則。企業選擇會計政策的成本如果超過其所帶來的收益,這一政策的選擇就不經濟,且毫不必要。如果某些會計政策選擇的成本過高,就會造成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縮小。
2.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職業道德因素。
會計是一門應用性科學,具有很強的技術性和完善的技術方法體系。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僅僅是記賬方法和盤存方法的選擇,更是對確認、計量、控制、報告和分析等各方面的綜合考慮和選擇。這就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有關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對各種影響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與權衡,積極參與籌資、投資、資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預測和決策,選擇合理、合法、切實可行的會計政策。同時,會計人員還需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計信息是由會計人員產生出來的,會計人員的工作狀態會直接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准則、會計制度賦予企業會計人員選取會計政策的空間。目前,上市公司通過濫用會計政策時操縱利潤的現象屢見不鮮,會計政策選擇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比弄虛作假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更具隱蔽性。會計職業道德以職業良心和職業精神為核心,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正直、客觀的工作態度。正直要求會計人員在選取會計政策時平等對待各契約主體的利益,不存在損害某方利益的動機,客觀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事項時以客觀事實為依據。職業道德強調會計人員對各契約主體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會計職業道德的作用旨在促使企業在准則、制度允許的前提下選取會計政策,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會計政策的選擇及後果分析
1.選擇的動機。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和國外企業的動機大同小異,並體現自己的特點,我們可以將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概括以下為幾個方面:
(1)規避市場管制動機
目前,我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一個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場,政府對企業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場行為都通過一系列會計指標進行管制。公司為了達到目的,往往會通過操縱利潤等手段與市場管制部門進行博弈,選擇或變更會計政策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在博弈中出奇制勝的一大法寶。應對市場管制規則,實現「內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最主要的動機。
(2)隱性的分紅動機
一般來說,經營者的工資和獎金總額受會計利潤水平的影響,為了提高貨幣收入水平,經營者有能增加會計利潤的會計政策動機。但是,由於我國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經理市場,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經營者是政府官員或准政府官員,他們要享受職務消費,要有政治前途,就必須完成委託者託付的經營管理目標,如扭虧等,這些目標對經營者來說無異於政治目標,且這些考核指標、追求目標的一個共同特徵就是行為短期化,不考慮企業未來的長遠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整體經營狀況不理想,監督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經營者努力工作的政績遠不如通過會計政策選擇操縱來得「立竿見影」,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經營者可能會選擇虛增利潤的會計政策。
(3)債務契約動機
我國上市公司的債務契約假設不同於西方國家的企業,財務狀況較好的,以股權融資為主的上市公司基本不存在為債務契約而選擇會計政策的動機,只有那些喪失配股等股權融資資格,以債務融資為主的公司,才可能有明顯的為債務契約而選擇會計政策的動機。
2.會計政策選擇的後果。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與變更不僅僅是企業會計核算技術規范的變動,而是會產生一系列經濟後果的社會經濟利益格局的調整。
(1)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企業會計政策選擇會對企業會計信息產生影響,並導致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政策選擇在兩個環節易於引起會計信息合法性失真,一是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的制定環節,二是會計准則、會計制度下的會計政策選擇環節。許多項目的會計處理都摻雜人為的估計和選擇,不同企業甚至同一企業的不同時期對同一會計事項選擇的處理方法都各不相同,這樣會加劇會計信息供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性的局面,並對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產生不利影響,如會計信息失去相關性與可比性,造成投資者決策失誤等,所以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必須以不損害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為前提。
(2)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的經濟後果
所謂經濟後果,是指不論有效證券市場理論的含義如何,會計政策的選擇會影響公司的價值。它首選影響管理者,然後就會影響企業的投資者。這是由於會計政策的變化,管理者很有可能改變企業的實際經營策略,從而可能影響公司價值。經濟後果的出現,按照司可脫的觀點,源於「為何存在會計政策選擇」這一問題。扼要地說,它們源自企業簽訂的契約,特別是管理報酬契約和債務契約。假設會計政策選擇會產生影響,企業所運用的特定會計政策及其時間分布和變更的實質,對投資者而言是一項重要的信息來源。實際上,管理人員可運用會計政策選擇這一內幕信息的可靠信號披露內幕信息,解決企業內外部利益者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總之,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後果,雖然不會影響企業現金流量,但會影響企業價值及其股票價格。
⑦ 如何解析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方法的選擇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影響
會計政策選擇是指企業管理層在會計核算時選擇具體原則及具體會計處理方法的一種企業內部行為,是指企業根據自身的條件,經過對可供選擇的會計原則、會計方法進行比較,從而擬定適合本企業的會計政策的行為。
一、會計政策選擇的現狀
我國正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給予企業較大的會計政策選擇權。所以我們不能通過限制企業的選擇許可權來解決這一問題,會計政策的可選擇性在目前情況下是不可缺少的。但如果企業鑽會計政策的空子,獲取自己想要的利益,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結果,然而在實際中,企業在會計政策選擇上,機會主義行為屢禁不止,從而導致了會計政策選擇呈現出如下現狀:
1.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過大。在會計政策的范圍和監管上,會計法規體系尚不夠完整和協調,有關規定不夠明確和具體,甚至有時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導致會計政策選擇的空間過大。企業會計准則雖然具備了指導性准則的雛形,但是其功能尚未達到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水平。
2.會計政策選擇的隨意性過大。由於很多上市公司在會計政策選擇中沒有統一的指導思想和科學的選擇程序,致使管理者的目標和所選擇會計政策的方法缺乏內在一致性,大部分還不能達到整體優化的目的,這就部分抵消了會計政策選擇的作用,使管理者隨意變更會計政策。
3.會計政策選擇透明度不高。在會計政策選擇的揭示上,很多公司沒有充分披露會計政策選擇情況,由此導致了會計政策選擇的透明度不高。
二、會計政策選擇對收入的影響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收入、提供勞務收入和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經常性、持續性地導致企業財富增加是收入的經濟特徵,評估企業財務利益,最基本的就是評估企業財務利益增加的途徑和模式,收入形成的模式,會影響贏利模式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從而影響企業未來財務利益流入的態勢。收入確認的條件、尤其是收入確認的時間區間,根據會計分期假設,收入在哪一個會計期間,就會直接增加企業該期間的財務利益,因此,某項特定的收入能在哪個會計期間實現是影響企業該期間財務利益的重要因素。企業通過選擇不同的會計政策影響收入形成的模式,進而影響贏利模式的穩定性和可擴展性,從而影響企業未來財務利益流入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