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上市公司巨虧賣房

上市公司巨虧賣房

發布時間:2023-05-10 19:55:23

㈠ 又見上市公司賣房,東北制葯擬出售北京西城區兩套房產,到底咋回事

東北制葯出售北京西城區兩套房產,有其客觀性和必要性,對於公司深挖沉積資產盤活低效益資產,提升資產使用效益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我的個人看法是什麼?

我認為本次資產處置事項採用公開掛網出售與網路拍賣同步的方式進行交易,最終成交的金額存在著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必須持續關注,這樣才能更好的了解事態的發展,東北制葯自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接近20%,不可否認這與疫情因素有一定的關系,同時也與本身的生態發展有一定的關系。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公司能夠擔任起社會中的責任,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相信這件事情一定會完美的落下帷幕。

㈡ 上市公司賣房套現屢見不鮮,創業真的不如買房嗎

總的來說那麼像這種上市公司賣房套現屢見不鮮,那麼創業真的不如買房嗎?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那麼創業的話一定能夠成功的話,比購買房子那是好了1萬倍,當然了,創業也是有風險的那麼買房呢,也是有風險的,你們購買的房子的話那麼不一定會漲,也有可能會跌一旦跌的話,那麼就會導致自己購買的房子的價值的下降,而創業的話風險也是非常的高的,兩者的話都是有一定的風險的

總的來說那麼創業並不是不如買房,但是創業的風險是非常的高的,創業一旦成功的話,那麼是能夠獲得大量的財富的購買房子的話,那麼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只不過風險比創業要低很多,這就看每個人怎麼去選擇吧,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選擇就會導致不一樣的結果有的人創業成功了,那麼他的錢都可以買幾棟別墅了,就是有人買房的話那麼很有可能購買了那些不會升值的房子

㈢ 恐被小鵬拋棄的海馬除了賣房還有什麼自救之道

近日,小鵬汽車宣布以1600萬的代價將廣州福迪收入囊中,為此小鵬汽車成功獲得生產資質,其自建的肇慶工廠投產也成為既定事實。

海馬曾經靠普力馬風光一時,但物是人非,如今MPV市場乃至整個汽車市場都處於下行狀態。據了解,從2015年-2018年,市場份額從10.7%一度將至7.5%,2019年的市場份額僅維持在7%左右。2019年,MPV銷量為137.2萬輛,同比下滑18.2%。當年在MPV市場普力馬算得上是吃螃蟹的人,但如今除了GL8這些長盛不衰的合資車型之外,五菱、寶駿以及歐尚等一干靠低價策略搶食市場的自主品牌已經站穩腳跟。此時海馬再想依靠MPV來撬開市場難度可想而知。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㈣ 車賣不動了,那就賣房!海馬汽車的"後手"還有多少

6月3日晚間,*ST海馬公告稱,擬公開出售位於海口市金牛路2號的18#住宅樓共145套房產(總面積約4217.05平方米)的部分閑置房產。擬處置房產賬面價值原值437.71萬元,凈值僅為17.51萬元。

怎麼?海馬 汽車 又開始賣房了?估計很多人看到這條信息,都會問一個"又"字。

因為去年,海馬 汽車 就曾發布過兩次賣房公告:2019年4月23日,海馬 汽車 首次披露了《關於公司擬出售部分閑置房產的公告》。公告顯示,出售位於上海市36套閑置房產以及海口市81套閑置房產。

2019年5月16日,海馬 汽高李車 再發"賣房"公告。公告顯示,出售位於海口市部分閑置房產。其中,住宅269套(總面積14685.04平方米),商鋪15套(總面積2729.1 2平方米)。

在2019年的兩次賣房公告中,海馬 汽車 擬對外出售的房產高達401套。

這兩次賣房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保殼"。數據顯示,2017年,*ST海馬的凈利潤虧損9.94億元,較上年下降531.90%。判族2018年,凈利潤虧損16.37億元。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海馬 汽車 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

然而,"無能"的海馬 汽車 無法提高主營業務的 汽車 銷量來獲得盈利"保殼",所以只能賣房了。

結果還不錯,雖然,賣房並沒有解決根本性的問題,但正是憑借賣房這一舉措,2019年海馬全年終於實現了8519.62萬元的盈利,而這一業績也為海馬成功"保殼"。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主營業 汽車 依舊處於虧損狀態。

果然,進入2020年以後,海馬 汽車 還是一如既往的利潤虧損、銷量下滑。海馬 汽車 1-4月份累計生產量為2887輛,同比下滑51.92%;1-4月份累計銷量為3976輛,同比下滑48.76%。海馬 汽車 2020年前4個月累計銷量還沒有超過五千輛。

其中,4月份生產1418輛,同比下滑39.32%;4月份銷量1376輛,同比下滑48.08%。4月份海馬 汽車 無論是生產還是銷量全部為SUV車型,轎車和MPV車型等車型生產和銷量全部為0。

同時,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第一季度營業收入4.41億元,同比下滑37.8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9918萬元。2020年海馬 汽車 的日子依然艱難。

因此,為了生存,也為了賬面好看一些,海馬 汽車 再次把壓箱底的家產拿了出來。繼續"賣房",這次145套在我們為海馬 汽車 產品一蹶不振感到惋惜的時候,卻不得不為海馬 汽車 究竟有多少房而感到好奇。

那麼房子賣完之後呢?海馬 汽車 境況能否改變呢?我們在這里還不能下結論。

不過,我們還是看到了一些向好的跡象。其一,海馬已經對2020年的產品推進做出了清晰的規劃。戚沖遲產品更聚焦,將重點落腳到了SUV、MPV和純電動 汽車 三個領域。計劃推出2020款海馬8S、海馬6P、海馬7X三款新品。

其二,新能源穩步推進。作為海南省唯一具有新能源 汽車 生產資質的企業,海馬 汽車 在海南具有極強戰略優勢,其在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積淀和優勢,顯然將在海南迎來爆發期。據了解,海馬已經在海南成立了新能源 汽車 共享出行公司,計劃未來五年在海南公務車、計程車、共享出行等市場投放定製化清潔能源 汽車 產品。

其三,海馬的互聯網直賣再升級,針對用戶推出"四線上、三上門"服務,包括線上購車、線上貸款、線上服務、上門交車、線上問診、上門試駕和上門救援,向用戶提供選車、購車、用車"一條龍"服務。

3月30日,京東京車會更與海馬再次牽手,全國共計30家門店獲得了海馬的首批授權。也就是說,從此以後海馬 汽車 的服務方式,在維修中心、4S店、後2S店的基礎上,又新增了京車會的渠道,更加全面、便捷。

由此看來,無論賣房解急還是各種規劃,說明了一點是海馬 汽車 還在奮力掙扎著,但最終會取得多少成績我們還是看將來的數據吧。

㈤ 年底多家上市公司排隊賣房:3家公司同日宣布賣房續命

臨近年底,多家上市公司開始賣房「續命」。
12月13日,東方鉭業(000962.SZ)公告,公司擬通過產權交易機構公開掛牌轉讓公司所有的北京千鶴家園小區11處房產,評估價值為8756.69萬元,交易對方及成交價格待實際成交後方可確定。
按照公告,這11處房產均位於北京朝陽區北四環東路的千鶴家園,房產的賬面原值在130萬元至211萬元不老塌等,賬面價值約1264.96萬元。其中,有7間房屋對外進行出租,租期約為一年左右,租金總計約26.85萬元。
東方鉭業稱,公司處置上述閑置的房產,能夠有效盤活公司存量資產,更好地發揮資金的使用效率,若全部處置完畢,預計將增加處置當期收益3000萬元左右。
公司官網顯示,寧夏東方鉭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色(寧夏)東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控股子公司,是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成員單位。1999年4月30日注冊成立,1999年11月22日公開發行A股6500萬股,2000年1月20日,股票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主要從事稀有金屬鉭、鈮、鈦及其合金等高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進出口業務,產品應用於電子、通訊、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體育、醫療、原子能、太陽能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東方鉭業依靠出售房產增加公司收益的上市公司並不是個例。
同日,全新好(000007.SZ)公告,為盤活公司資產,提高公司資源利用效率,子公司零七投資打算以2500萬元名下持有的鴻穎大廈27層11套房產出售給深圳博亞,預計將為公司增加約2000萬元的收益。
全新好成立於1983年3月11日,1992年4月13日公司在深交消消所掛牌上市。公司的業務從電子工業到房地產開發,從酒店旅遊業到礦產資源開發,近年來經過多輪資產重組逐步向信息技術服務業等現代新興產業轉型。公司宣稱,未來的發展方向將致力於向全民大健康+高科技方向轉型升級。
哈森股份(603958.SH)也在當日公告,計劃將位於江蘇省崑山市花橋鎮的一處建築面積840.06平方米的商業服務房產,出售給公司控股股東的兄弟公司崑山珍展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該處房產是公司在2008年購得,當時的購買價格672.05萬元。現在的評估價為991.27萬元,經雙方協商之後,轉讓價1008.07萬元,預計可產生凈利潤約550萬元-650萬元。
財務數據顯示,該公司已經連續兩年產生虧損,2017年的凈利侍橋圓潤虧損182.92萬元,2018年凈利潤虧損166.49萬元,2019年前11個月凈利潤虧損140.58萬元。
哈森商貿(中國)有限公司於2006年8月成立,並於2011年整體改制為哈森商貿(中國)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2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公司旗下擁有深圳珍興鞋業有限公司、撫州珍展鞋業有限公司、上海鈞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西藏哈森鞋業有限公司、西藏哈森商貿有限公司等九家全資子公司。
然而,也有上市公司採取出售房產增加公司收益的方式引發了交易所的關注。
承受者退市危機壓力的*ST游久(600652.SH)在12月12日公告,公司擬將8套房產出售,評估價值1.55億元,此次交易預計將增加本期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00萬元。但隨之上海證券交易所向公司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結合目前的生產經營和財務狀況,說明此次集中出售8套房產的商業考慮,以列表方式披露說明增加8000萬元凈利潤的具體測算依據和計算過程。
對於出售房產的原因,*ST游久表示,盤活和優化公司存量資產,並為公司下一步發展創造更大空間。事實上,*ST游久此舉在於努力保住公司的殼。
財務數據顯示,凈利潤連續兩年(2017年和2018年)虧損,公司股票也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而在今年的前三季度,公司凈利潤繼續虧損1127.77萬元。如果*ST游久能夠在今年處理掉部分房產並確認收入,大概率可覆蓋今年前期的虧損。
*ST游久是一家互聯網游戲企業,主要從事游戲媒體資訊平台——游久網的運營、互聯網手機游戲的發行與研發、電競賽事的參與與報道等業務。2015年以後,游久游戲因主營業務虧損和因此導致的商譽巨額減值、資產減值等因素,陷入收入萎縮、凈利潤虧損的困境。

㈥ 華誼王氏兄弟的娛樂圈幻滅史,曾經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落魄

曾經的華誼兄弟是何等的風光!

華誼兄弟最盛的時候,由於擁有 娛樂 圈眾多頭部資源,幾乎大半個 娛樂 圈的明星都是他旗下的藝人。

我們看的很多電影,出品方都寫著:華誼兄弟。

有網友感慨說:「有一段時間,我以為 娛樂 圈只有一家大公司,就是華誼。」

守著這樣一家大公司,王氏兄弟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

曾經的王中軍和王中磊揮金如土到什麼程度?

2005年,王中軍花418萬買下陳逸飛的《娟娟》,並為此沾沾自喜,覺得「撿了個大便宜」。

梵高生前的最後畫作《雛菊與罌粟花》,王中軍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大手一揮拿出3.775億元收入囊中。

畢加索的真跡《盤發髻女子坐像》,王中軍豪擲2.01億元......

北京著名的建築松美術館,主人正是王中軍。美術館內,有無數王中軍從世界各地高價買來的藏品。

娛樂 圈很多女明星的名場面,王中磊就是其中的男主角。

王中磊的女兒出國留學,從小出入各種高端場所,出入皆是豪車,優越感爆棚。

所以稱分了手的男朋友「生來就沒這好運氣」。

諷刺和自己搶男人的女人是「農民」。

不過,華誼以及王氏兄弟的那些輝煌已經成為了過往。

隨著 娛樂 圈和資本圈的風雲變幻,王氏兄弟如今面臨巨額債務,慘到被銀行逼債。現在的他們,終於體會到了什麼叫世態炎涼和無常。

01

王中軍和王中磊,兩人出生在北京,標準的京圈大院子弟。

1994年,從國外鍍了一層金回來的王中磊,拿著「勤工儉學」賺來的10萬美金,和弟弟兩人一拍即合,辦了一家廣告公司。

就這樣,一家名叫華誼兄弟的廣告公司就這樣成立了。

短短3年時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廣告公司,服務的對象竟然有中國銀行、中石化等這樣的大客戶,讓人不由得震驚。

能拿下這些公司,可見王氏兄弟背後的資源和人脈不可小覷。

在王氏兄弟還在廣告界混的時候,馮小剛在影視圈已經聲名鵲起。

彼時的他不僅是爆款喜劇《編輯部的故事》的編劇,還跑去美國拍了一部《北京人在紐約》,馮小剛在導演上的才華初見端倪。

1997年,馮小剛拍了國內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

在地鐵上的王中磊,當看到地鐵上張貼的《甲方乙方》的海報時,對馮小剛心生崇拜之情。

此外,他還暗暗做了一個決定:找馮小剛一起合作拍電影。

這個決定得到了弟弟王中磊的支持,兩人暗暗謀劃如何說服馮小剛。

經過一番商量,覺得能打動馮小剛的只有錢了。

那時候,馮小剛的電影《甲方乙方》雖然獲得了高達3千萬的高票房,但是馮小剛也只是國有企業紫禁城影業的打工仔,票房多少和他關系不大,因為他只是拿一個死工資。

所以兄弟兩人找到馮小剛後,直接跟他講,給他一年400萬薪資,此外還有股份分紅。

這邊剛聊完,馮小剛轉身就去了紫禁城影業高軍的辦公室,並向高軍表忠心,稱只要紫禁城影業給他一年200萬,他這輩子就在這里幹了。

誰知道高軍在馮小剛說完後,便讓他直接去投奔王氏兄弟。

高軍不是不想留馮小剛,而是他無法滿足馮小剛的條件。

最終,在金錢的誘惑下,馮小剛投奔了王中軍。

高軍曾這樣形容馮小剛和王中軍的關系:「他們是利字相連,走到一起的。」

就這樣,利益牽扯之下,王中軍、王中磊、馮小剛所組成的華誼鐵三角成立了。

02

有了馮小剛的加入,華誼兄弟很快在影視圈嶄露頭角。

1998年,華誼兄弟拿錢出來投資拍攝電影《沒完沒了》。沒想到電影上映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並斬獲5000萬票房。

《沒完沒了》的成功,讓華誼兄弟對電影投資信心大增,於是更捨得往裡面砸錢。

也是這一年,華誼兄弟事業遍地開花,投資的電影《大腕》《天地英雄》等大賣,讓他們大賺特賺,也開啟了屬於華誼和馮小剛的電影時代。

可以說,這些年馮小剛成為了華誼的一張「王牌」。

下面是這些年馮小剛為華誼所做的貢獻:

2001年,《大腕》票房4300萬,在當年內地票房的第二名;

2003年,《手機》票房5600萬,是當年內地的票房冠軍;

2004年,《天下無賊》狂攬票房1.2億;

2006年,《夜宴》票房1.3億;

2007年,《集結號》票房2.6億;

2009年,《非誠勿擾》票房高達3.25億;

2010年,《唐山大地震》票房6.65億;

同年《非誠勿擾2》票房超過4.2億元......

可以說華誼和馮小剛很懂得市場,更懂得觀眾。

這些年,馮小剛在電影上的成功,為華誼奠定了在影視圈的 娛樂 霸主地位。

所以,連王中磊在公眾場合也要忍不住說上一句:「 華誼的天下,有一半是馮小剛打下的 」。

華誼兄弟的輝煌,當年和王長田所創辦的光線傳媒兩家獨大,壓得其他影視公司只能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風光無限的華誼,自然是「酒深不怕巷子深」。他的名氣和手中握著的資源,快速吸引了諸如黃曉明、周迅、鄧超等明星前來簽約。

風頭正盛的時候, 娛樂 圈第一經紀人王京花,帶著「雙冰」李冰冰、范冰冰,以及陳道明、任泉、胡軍等明星加入。

2009年,華誼上市,李冰冰、黃曉明、鄧超等,直接買入華誼的股票,讓他們身價大漲,輕輕鬆鬆就有成千上億的銀子進賬。

所以,華誼加速了 娛樂 圈的資本化。

這讓身處 娛樂 圈這個名利場的各路明星,越來越浮躁。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那時候,華誼還帶頭弄了一個趙薇、章子怡、周迅、徐靜蕾、范冰冰、李冰冰所組成的「四旦雙冰」。

她們為了爭搶資源進行著各種炒作,緋聞也是滿天飛,上演「恩怨情仇」。

黑紅也是紅,只要能出名就行。

華誼最巔峰的時候,手頭上有上百位明星的經紀合約,他們的命運和前程全掌握在華誼手中。

只要華誼想推誰,給資源誰,就能夠讓誰紅。

於是,各路明星為了討好老闆,也是各出奇招。

袁立這么剛的女明星,就曾在社交平台承認,為了討老闆喜歡,還花錢購買過某件藝術品。

而王中磊,更是和女明星頻頻傳出緋聞。

華誼時代,雖然給大家奉獻了不少好看的電影,養活了一大批電影人,讓內地 娛樂 圈快速發展。

但與此同時,也讓 娛樂 圈更加混亂,更烏煙瘴氣。

03

雖然華誼表面風光,但不能忽視他的經營管理上有很大的問題。

對於華誼而言,當年經營的主要模式就是「大導演+廣告」。

華誼不是不知道這樣的模式有很多的風險。

因為馮小剛不是常勝將軍,他也有失手的時候。

更大的風險是,只要馮小剛有二心,華誼將馬上陷入困局。

所以,有一段時間,華誼還在內部搞了一個以導演為主的考核制度。

這個考核制度就是定期末位淘汰,想以此選出最能為公司賺錢的新生代導演。

只是,效果不大。

多年來,馮小剛仍然是華誼最能拿得出手的導演。

另外,當年華誼還高度依賴王京花的藝人經紀。

這些都讓華誼在發展的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危機。

2005年,華誼經歷了第一次重大的危機。

這一年,王京花帶著陳道明、關之琳、夏雨、梁家輝、劉嘉玲、楊紫瓊、袁詠儀、吳君如等一眾大咖明星出走華誼,並去了對手橙天 娛樂 那裡。

對於高度依賴明星的 娛樂 公司來說,這意味著華誼只剩下了一個空殼。

屋漏偏逢連夜雨,馮小剛成立了自己的 娛樂 公司東陽美拉公司。

為了挽回馮小剛,盡管這家公司資產為負,華誼還是拿出10億進行購買。

為此,華誼和馮小剛簽下對賭協議。

對賭內容是: 2016-2020年,東陽美拉每年凈利潤最低不低於1億,若失敗,需要補償華誼兄弟1.68億元。

彼時,大量的熱錢開始湧入影視行業。華誼和馮小剛抓住機遇,讓華誼不斷創造佳績。

2015年,華誼的市值一度高達900多億,成為中國市值最高的影視公司。

離王中磊千億市值的夢想,已經很接近。

此後,華誼更熱衷於這種對賭 游戲 。

2015年,華誼又把目光對准了浩瀚影視。

此時浩瀚影視的藝人有楊穎、陳赫、鄭愷、馮紹峰、李晨等。

華誼財大氣粗地拿出7.56億購買浩瀚影視70%的股權,並要求對方2015年的凈利潤需要達到9000萬,此後4年每年利潤上浮15%。

此外,華誼還把目光投向了電視行業,並高價收購張國立的公司。

和之前一樣,華誼和張國立也玩起了對賭。

所以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為了完成合約,不斷穿梭於各大片場中,熬夜拍戲,為華誼打工。

在這些對賭協議中,明星們被華誼弄得苦不堪言。

說白了,對賭協議就是資本家和明星玩的金錢 游戲 。但這樣的 游戲 ,顯然對資本家更加有利。

對賭協議對華誼這樣的資方來說,可以說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對方贏了,那相對應的華誼購買的股份價值直線上漲。對方完不成,也只好自掏腰包來買回股份。

正是在這種瘋狂的對賭 游戲 下,很多明星為了完成合約,不管什麼戲,先接了再說。

於是 娛樂 圈爛劇頻出,最後苦的是觀眾。

回到華誼和馮小剛的對賭中,在對賭協議執行的5年內,馮小剛分別拍攝了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芳華》、《手機2》、《只有芸知道》,電視《北轍南轅》。

在這些電影中,只有《我不是潘金蓮》、《芳華》賺錢了。

《北轍南轅》不久前開播,但顯然觀眾嘲諷聲一片,並不買單。

毫無疑問,馮小剛這次對賭輸了,為此賠給華誼1.68億。

雖然在對賭協議中,華誼贏多輸少。但這種運作明星資本,而不是和他們進行深度合作,本身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華誼估計做夢也想不到,慣會做資本 游戲 的他們,有一天也會被資本反噬。

04

2016年,華誼的財報顯示業績下滑,已經出現了敗相。

沒想到,華誼還沒喘口氣,就遭遇了滑鐵盧。

2018年,崔永元質疑馮小剛、范冰冰使用「陰陽合同」,華誼被查賬,給了華誼重重的一擊。

這件事,震驚了整個 娛樂 圈,華誼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信譽危機。

從這一年開始,華誼出現了自上市以來的第一次虧損,巨虧9.09億。

2019年,本來想仗著《只有芸知道》打一個翻身仗,但是沒想到,這部電影的最終票房還不到兩億。

馮小剛發文感慨:「 英雄老矣 」。

並且,馮小剛還回憶起當年《天下無賊》時的輝煌和豪情萬丈。

面對虧損,王中軍宣布回到一線加強對電影業務的管控。

這一年,華誼虧損4.41億。

2020年,由於疫情原因,全球影視業受到重創。雖然《八佰》獲得了31億的票房,但是對於資金鏈斷裂的華誼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難以填補已經裂開的大窟窿。

2020年,華誼虧損高達10.48億。

目前為止,華誼負債十幾億,被強制執行的有3億元。

而華誼的市值,也由當初的最高峰的900多億,只剩下100多億。股價從32塊多,跌倒如今不到4塊。不客氣講,華誼已經被資本拋棄。

如今的王中軍為了還債,賣房、賣收藏品,還向身邊的朋友求助。

王中軍說:「 為了公司的安全,我什麼都可以賣。

語氣中有無奈,有心酸。

曾經的 娛樂 帝國落到今天這步田地,不免讓人唏噓。

只是人只有在經歷低谷的時候,才會回過頭來反思自己曾經的種種作為。

今天的華誼還能不能度過此次難關,並重回往日的輝煌,我們拭目以待。

㈦ 慘!25家開發商,賣房半年虧263億,改行做核酸吧

唉,又到了房企發半年業績預告的時候。


雖然,在彎櫻統計數據之前,貓姐就已經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備,但真正看到業績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嘆上一口氣~


知道會差,但沒想到會這么差!



38家已經發布了業績預告的房企中,2022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盈利的只有13家,佔比34%;剩下的25家,都是虧虧虧,佔比66%。


超過六成半的房企,2022年上半年,不僅不賺錢,還虧錢。


按照往年情況,一般,預告盈利最終不一定會真的盈利;預告虧損的,不虧得更厲害就算不錯了。


也就是說,情況有可能比我們現在統計的,還要再差。


真的是太難了!

賺錢的賺得更少了

虧錢的虧得更多了

是的,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房企2022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就是這一句:


賺錢的賺得更少了,虧錢的虧得更多了。


不信你看:


2022年上半年,預告盈利的房企只有13家,而2021年上半年業績盈利的房企還有27家。


也就是說,有14家房企,2022年上半年扭盈為虧了。


其中,變臉比較厲害的:


陽光城,從盈利19.9億,變成了預虧35-45億;

榮盛發展,卜談從盈利26.15億,變成了預虧18-24億;

金科地產,從盈利37億,變成了預虧13-28億元;

首開股份,從盈利8.48億,變成了預虧13-14億;

世茂股份,從盈利11.43億,變成預虧2.9-3.6億;


原本賺錢的變虧錢,原本虧錢的,虧得更厲害!


泛海控股,2021年上半年虧損5.4億,2022年上半年預虧18-23億,翻了超三倍;

泰禾集團,2021年上半年虧損8.5億,2022年上半年預虧16.6-22.45億,翻了兩倍;

粵泰股份,2021年上半年虧損4100萬,2022年上半年預虧6億,翻了N倍;



即便是2022年上半年還預告盈利的,賺錢能力也大大下滑了。


比如說招商蛇口,2021年上半年還能賺42.51億,今年上半年就只剩15-21億;

華僑城,2021年上半年還能賺15.84億,今年上半年就只剩小一個億;

格力地產,2021年上半年還能賺4.88億,今上半年也只剩小一個億;


當然,還是有好消息的~


比如說,2021年上半年巨虧了近100億的華夏幸福,今年上半年的虧損幅度,已經大幅收縮到不到7.5億,是不是值得鼓個掌(淚)……

2021年上半年虧損47億的藍光發展,今年上半年預虧46億,也沒型鬧碰有惡化(再淚)……


而正面的例子,2021年上半年賺了超過100億的保利發展,今年上半年已經確定賺107億!(用力鼓掌!)

2021年上半年只賺6億的金融街,今年上半年可能賺超過10個億!


雖然這樣的案例幾乎是鳳毛麟角,但至少有!也算是個安慰吧!


房企不賺錢的那些理由

虧錢了,賺得少了,房企們照舊總要解釋一番,給投資者們一個交代。


而虧損的原因,無非就是那幾個!


首先第一個,疫情總是要出來背這個鍋的。


這三年,疫情一直反反復復,各大城市時不時來一下的封控,所造成的經營困擾,相信不單單是房地產一個行業受到影響,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估計都不小,倒也不是借口。


其次,就是市場的持續下行。


2021年全年,房企的年銷售額,基本都是負增長的。


今年上半年更慘,基本都是腰斬。



市場行情不好,房企只能通過降價促銷,以價換量。



銷售下滑,價格下行,也難怪房企的結轉收入下降,盈利能力也不大如前。


最後,就是存貨跌價准備的計提,依然對房企的凈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要說當下的房地產市場最缺什麼,那絕對不是錢,而是信心。


購房者沒有信心買房,金融機構也不敢放貸給房企(民企),曾經房企手上人人爭搶的存貨,現在變成了燙手山芋,計提存貨跌價准備,也是無奈之舉。


除此之外,有息負債規模較大導致的財務費用較高,也是導致房企虧損的原因之一。


其實說起來,這幾天,全國上百個爛尾樓項目業主停貸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但房子無法按時交付,對房企的業績同樣也會產生影響。


因為不交付,就無法結轉,就無法產生營收和利潤。


當一家房企大部分的房子都無法交付的時候,其營收和利潤表現,都將受到極大的影響。


從這個角度來說,到現在都還沒有發布2021年度財報的恆大、融創、世茂、新力、佳兆業、花樣年等房企,或許更值得擔憂。

㈧ 陝西首富郭家學:負債48億,員工賣房幫他還債,如今又掙上百億

他曾經是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曾經一度坐擁三家上市公司, 管理著高達150億的資產,並且曾兩次登上陝西省富。

但在最困難的時候,他也曾負債48億,一度想要自我了斷,幸有手下的員工不惜賣房幫他償還債務,才將他從懸崖邊拉回來。

他就是郭家學,在33歲時便成為東盛集團的董事長,在輝煌時,曾經將包括雲南白葯等知名葯企納入集團麾下。

遭遇滑鐵盧後, 他想盡辦法還清債務,並且又賺了上百億,再度問鼎陝西省富

對郭家學而言,他的人生就像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

郭家學1966年出生在陝西旬陽,他的父親是當地衛生院的院長,郭家學日後走上制葯這條路,多多少少受到父親的影響。

16歲時,郭家學考入了安康師范學校就讀,在校期間,郭家學異常努力,在年級中常常名列前茅,並且多次獲得表彰。

正因如此,在畢業時,郭家學作為優秀畢業生被校方挽留,從一個學生轉變為大學老師在校任教,並且還被校方送到陝西師范大學進修。

對於久居農村的郭家來說,走出一個大學生,無異於窮山溝里出了個金鳳凰。

作為村中的第一個大學生,不僅郭父郭母, 就連全村人都為他驕傲

在郭家學就讀的幾年中,每到逢年過節時,總會有鄉里鄉親來到郭家,送上一些米面之物,特別是在郭家學留校任教以後,這種現象也愈發平常,都希望郭家學日後可以多多幫襯。

但是父母和鄉親們的驕傲,僅僅維持了一段時間,就在留校任教不到半年後,郭家學毅然辭去了大學教師的飯碗,回到衫乎了陝西老家,准備創業。

對兒子的這個選擇,父母百思不埋謹得其解,大學老師的工作是多少人都求之不得的。 更讓父母無法理解的是,兒子居然干起了養豬的行業。

從大學老師變為養豬農戶,身份的轉變可謂是天長地久,但是,郭家學卻不在乎,因為他早已經做好了萬全准備。

郭家學拿著僅有的170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開始了艱難的創業。在最初的階段,郭家學買來一大堆關於養豬技術的書籍,沒日沒夜地啃,並且經常向其他的鄉親請教,學習經驗,甚至在資金一度缺乏的時候, 將自家僅存的值錢的四合院,以2700元的價格賣掉。

最刻苦的時候,郭家學每天只睡四個小時,而且每隔幾個小時就要喂豬。幾個月下來,郭家學瘦了幾十斤。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個月的科學養殖,郭家學的豬,每一頭都能長到200多斤,比村裡其他農戶養的豬都要好。

但是緊接著,一個難題又擺在了郭家學的面前,由於村裡的交通條件極差,賣豬成了一件麻煩事兒,為此, 體重只有120來斤的郭家學,背著200多斤的豬,走過十幾里的山路到鎮子上去賣。

雖然萬分辛苦,但是靠著養豬,郭家學賺到了第一筆錢。但是好久不長,他養的豬患上了豬瘟,郭家學被迫放棄了養豬,轉而去種植中草葯。

郭家學在縣里承包了一個種植場,雇了幾十位工人,沒日沒夜地在地里忙活,這樣幹了一個半月後,郭家學的雙手腫了十個關節。

更不巧的是,那年冬天遭遇了寒潮,郭家學種植的中草葯幾乎顆粒無收,讓郭家學痛心不已。

經過這兩次創業失敗,讓郭家學不得不坐下來思考,這樣的選擇到底是對還是錯。 最後,郭家學聽從了母親的建議,來到了西安闖盪。

在西安,郭家學幾乎什麼都干過,擺地攤、賣電腦、跑業務、倒賣等,盡管他乾的種類雜多,但幸運的是,郭家學最後還是找到了一份長久的工作。

1991年,郭家學進入了西安人民醫電科學研究所,並且一路干到了所長,在接下來的三年中,郭家學一直都在研究所工作。

在積攢了一定的積蓄後,郭家學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取名為東盛,專職於醫療設備器械的銷售。

兩年時間,郭家學苦心經營,公司也逐步發展壯大,並且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經銷商之一,不僅如此,在這期間,郭家學還給西門子、柯達等知名外企做國內代理商,公司也因彎塌基此小賺了一筆。

1996年,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出現在郭家學面前。

這一年,陝西鳳翔縣的一家國有制葯廠,投資1500多萬元建立的工廠,由於經營不善,在建成的前三年中,每年的銷售額只有30餘萬元,嚴重資不抵債。

為了解決企業危機,葯廠領導找到郭家學,詢問他願不願意進入醫葯行業,在這位領導看來,郭家學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醫療器械經銷商之一,手中掌握著很多醫院渠道,是解決企業危機的不二法門。

這個機會在郭家學看來,也是求之不得的。因為在當時,所有的制葯企業都是國企,民營企業要想進入醫葯行業,幾乎不可能拿到國家批文,只能通過收購等方式進入行業。

更讓郭家學看重的是,這家葯廠掌握著一種心腦血管領域的處方葯「維奧欣」, 並且這種葯在市場上占據著一席之地,只是由於企業不善經營,才會資不抵債。

敏銳的郭家學注意到,如果收購這家葯企,改善經營,大概率會讓企業起死回生,並大賺一筆。

興奮的郭家學當天就趕到鳳翔縣,與廠家簽訂了收購協議,並且背下了數百萬的債務。

這次收購,開創了陝西民營企業收購國有企業的先例,同時,也宣告著東盛集團的崛起。

在接管葯企經營後,郭家學對症下葯,對企業的經營制度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郭家學發現,在此之前,由於沒有銷售隊伍,企業生產的產品很難賣得出去。

郭家學在接管企業後,第一時間成立專業的銷售隊伍,對外大力招收銷售人員,一起在全國各地建立了銷售網路,推廣「維奧欣」產品。

在接手一年後,公司的銷售額就已達到3000萬元,不僅還清了所有的債務,還凈賺上千萬元,一舉扭轉了企業之前的頹勢。 第二年,公司營業額超過1億元,郭家學也因此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次收購,讓郭家學看到了商機,在接下來的幾年中,郭家學開始了瘋狂的收購之路。

先是在1998年7月,並購了西安化工醫葯總公司;而後在1999年,以6000萬元的價格收購了青海上市公司同仁鋁業,並改名為「東盛 科技 」;同年,又入股了中美合資的陝西濟生制葯。

在不斷地收購並購下,東盛集團的規模日益龐大,並且在1999年,憑借著收購青海同仁鋁業,東盛集團成功實現了借殼上市,成為上市公司。

東盛集團也從實業經營逐漸過渡到資本運作, 也正因此,時年僅33歲的郭家學,成為了中國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

在集團成功上市後,郭家學的收購之路並沒有停下。

此後郭家學又先後並購了東蓋天力、青海制葯、麗珠集團以及湖北潛江制葯,在這個時期,「拿來主義」始終占據著郭家學的大腦,這種近乎瘋狂的收購,能為企業帶來輝煌,但同樣也能把企業拉入深淵。

2003年,是郭家學最瘋狂的一年,後來他回憶在這一年中, 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個收購項目完成,這種速度就算放到國際 社會 上,也足以讓所有企業目瞪口呆。

這一年,東盛集團經過不斷的收購並購,已經從最初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華麗轉變為擁有近萬名員工、企業資產超過60億元的醫葯企業,並且進入了全國醫葯工業前20強。

在這種勝利的沖擊下,郭家學似乎被沖昏了頭腦,他拋出了「郭家學說」:基於自有企業業務的增長,快速實行超大規模並購,並且注重國際合資。

這樣的發展理念,推動著整個集團在並購的道路上越走越深,郭家學甚至放出豪言:在幾年之內,將東盛集團打造成世界500強企業;將東盛建設為 「中國醫葯行業的夢之隊」 ;在創業30周年時,把東盛發展為年營業額上百億美元的跨國企業。

抱著這樣的幻想,郭家學繼續走在收購之路上,但是他沒有考慮到的是,任何一家企業,如果像東盛集團一樣,宛若一個黑洞,不斷的吸收擴大,到最後只會面臨集團失控、資金斷裂的局面,最終宣告破產。

因為這樣大規模的收購,嚴重違背了企業發展的科學規律,隨著規模的擴大,企業運作成本也將暴增,很容易出現不可控的問題。

果不其然,雖然郭家學在收購路上暢行無阻,但是2003年收購雲南白葯,將東盛集團和郭家學拉入了萬丈深淵,盛極一時的東盛集團也在這次事件後輝煌不再。

2003年,雲南政府為了大力發展雲南白葯,准備在全國范圍內吸引投資,郭家學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參與投標, 一同參與競標的還有華源、復星、華潤等行業巨擘。

為了成功拿下雲南白葯,郭家學可謂是不惜成本。最終,經過數輪的拼殺淘汰,郭家學笑到了最後,成功入主雲葯集團。

此次成功收購,讓東盛集團的聲勢達到前所未有的頂峰,也讓郭家學成為炙手可熱的資本狂人。

同時,東盛集團的市值也飆升到100億,業界也紛紛看好東盛的前景,郭家學甚至看到了自己成就世界500強企業的曙光。 但是好久不長,就在收購完成後的第二年,東盛集團的形勢急轉直下。

2004年4月起,國家出台了新的政策:收縮信貸,提高貸款利率,這讓本就債台高築的東盛更是雪上加霜。

更嚴重的是,曾為東盛集團提供擔保業務的兩家國企,也受此影響宣告破產,東盛集團承擔連帶責任,涉及金額高達十幾億。

在此影響下,東盛集團的股價連續大跌,銀行紛紛抽貸,集團資金鏈斷裂,郭家學被迫轉向民間高利貸。

但是處於破產邊緣的東盛,根本無力償還貸款,放貸人為了催收,用大卡車拉了幾十車泥土,堵住東盛集團的大門,並肆意破壞,讓郭家學噤若寒蟬。

根據數據統計, 東盛集團在這個時期, 各個方面的債務高達48億元 ,郭家學由於承擔不起債務,一度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2006年11月5日,郭家學頹廢地坐在辦公室里,他打算在黃昏時分,從總部大樓跳下逃脫苦海,幸好幾位公司高管及時發現了他的異常,幾番好言相勸下,才讓郭家學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經歷了折戟沉沙,郭家學重振旗鼓,開始了長達八年的還債之路。郭家學開始以低價出售當年收購的企業,先是以1.7億元的低價出售麗珠股份,又將集團的王牌產品「白加黑」以12.6億價格賣出。

更讓郭家學心疼的是, 花費巨資收購的、市值高達100多億的雲南白葯,被迫以7.5億的極低價格出售。

在償還債務的過程中,當年與郭家學一同走來的很多高管,紛紛自掏腰包,甚至不惜抵押自己的房產,幫助郭家學還債。

經過數年的艱苦努力, 截止2012年年底,東盛集團的48億債務全部償還完畢,郭家學也受到了 社會 各界的高度贊揚。

回想起這段艱苦的路程,郭家學坦言: 以前的我年輕正盛,被一時的成功沖昏了頭腦,往往做事不考慮後果,這些都讓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在償還所有債務後,郭家學再度起航,以全新的姿態回歸到醫葯行業中,不同的是,此番歸來的郭家學,身上沒有了以往的意氣風發,更多的是經歷風浪後的沉著與冷靜。

郭家學把目光瞄準了中葯,之所以投身中葯行業,是因為在2003年,也就是郭家學瘋狂收購並購的那一年,他收購了知名的中醫葯企業——廣譽遠。

這次的收購,似乎是一種冥冥之中的安排,為多年後的郭家學,埋下了東山再起的伏筆。

廣譽遠始創於嘉靖20年,距今已有480年的 歷史 。在清代,廣譽遠曾和北京同仁堂、杭州胡慶余堂、廣州陳李濟並稱為「四大葯店」。

「能夠把我們老祖宗做完了上千年的事情傳承下去,是多麼值得敬佩,當年選擇去和中葯廠合作,正是抱著一種為中葯復興的使命而去的」 ,2003年,帶著這樣的敬意,郭家學冒著被非典傳染的風險,隻身一人多次前往廣譽遠談判。

「在那段時間中,我來來回回跑了不是多少次,我記得很清楚,有幾次整個飛機上就只有我一個人」,這是郭家學日後回憶起收購廣譽遠時所說的話。

最終,憑借著專業的知識和管理經驗,雙方達成了協議,廣譽遠正式被納入東盛集團麾下。

哪怕是在後來還債時,郭家學也曾經動過出售廣譽遠的念頭,但是最終還是掐滅了這個念頭。

在確定了以廣譽遠作為東山再起的目標後,郭家學說到:從現在起,我想把我的餘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復興傳統中醫葯文化的事業中來!

在此後的十年中,郭家學結合管理經營理念,通過制度改革、拓寬渠道、加強文化宣發等方式,將廣譽遠發展為一個集中葯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企業, 並且旗下產品「龜齡集」和「定坤丹」,被國家列為保密品種。

在被問到「是否還懷揣著成就世界500強企業的夢想」時,郭家學詫然一笑:能名列世界500強企業,的確十分值得驕傲,但那是我曾經的夢想,但現在我的目標,不是做一家500強企業,而是做一家500年企業。

或許是經歷了大風大浪,郭家學收起了心中的那份沖勁,不再好高騖遠,轉而腳踏實地想要做個「精而美」的企業。

如今,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廣譽遠的年營業額已超百億,郭家學也徹底擺脫了往日的頹勢,成功回歸醫葯業的巨頭行列。

郭家學曾說,在他看來,要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首先在於弘揚文化,為此,他建立了廣譽遠中醫葯文化博物館。

郭家學希望,隨著中葯文化的弘揚,廣大百姓能夠恢復對中葯的信心,因為這不僅僅是對中葯的自信,更是對民族文化的自信。

從一個養豬的窮小子,到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董事長,再到身敗名裂,負債數十億,最後涅盤重生。郭家學的人生宛若過山車一般大起大落,但是對郭家學而言,似乎每一次的「落」,是為了下一次更好地「起」。

如今的郭家學已年近花甲,但是仍然活躍在中醫葯業界,廣譽遠在他的經營下,早已成為國內中醫葯行業的領軍企業。

他曾說,要做一家500年企業,廣譽遠自創立至今,已經有了480年的 歷史 , 相信郭家學定會精益求精,以更好的姿態,將廣譽遠交給下一個500年。

㈨ 葯企賣兩套學區房換來2100萬,賣房續命能度過危機嗎

這個方式並不能幫助葯企渡過危機,相反,通過賣房來獲得盈利空間的方式只會令葯企的經營情況越來越難。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對於那些葯企來說,因為葯企的核心業務始終是醫葯業務,如果一家葯企通過賣房的方式來獲得利潤的話,這基本上意味著葯企的核心競爭力將會逐漸喪失,同時也意味著這個葯企存在嚴重的經營問題。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會通過賣房的方式來美化自己的業務報表。

以我個人來看,不管是對於東北制葯來說,還是對於其他在A股上市的上市企業來講,所有的企業都需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一家企業上市之後,這家企業需要用實事求是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業績問題,同時完全沒有必要通過賣房的方式來欺騙投資人。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巨虧賣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溫州有上市公司 瀏覽:976
新三板廣告植入公司 瀏覽:242
新三板轉板的要求 瀏覽:972
新三板調查 瀏覽:928
廣西國資委控股上市公司 瀏覽:771
永恆光伏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636
股票漲停之後還能賣出嗎 瀏覽:400
科創板北京君正 瀏覽:481
股指期貨炒 瀏覽:100
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上市公司一覽表 瀏覽:638
民生證券科創板知識測評的答案 瀏覽:44
3家企業過會創業板 瀏覽:479
炒股虧了2萬塊想不開 瀏覽:560
三隻松鼠能漲停幾天 瀏覽:908
方正證券科創板開戶題目 瀏覽:291
上市公司開董事會需要公告嘛 瀏覽:653
艾媒咨詢是上市公司嗎 瀏覽:844
多個股票證券戶如何申購新股 瀏覽:401
藍帆醫療科創板 瀏覽:181
大業股份一字漲停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