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上市公司 > 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

發布時間:2023-02-23 17:39:54

Ⅰ 股價受公司股權結構影響么

當然。
我國的股票市場是一個新興的市場,從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算起,真正意義上的股票市場到現在才十年的歷史。但是這十年中,我國股票市場的規模空前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重要,目前,股市總市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已經超過三分之一。但是,這個發揮了重要作用的市場,毫無疑問還存在許多問題,仍然很不完善。
其中,突出的一個問題表現在股票價格的異常波動上,因為這個問題的另一面的表述就是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問題。對於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一個過度投機的市場是一個不穩定的市場,容易對經濟造成重大的沖擊,帶來嚴重的危害。
因此,遏制股市的過度投機一直是各國股市發展的首要問題,也是證券市場監管的重要內容。為了治理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問題,使我國證券市場朝著規范化方向發展,必須研究其中的原因。而股市過度投機,不管原因有多種,表現有多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會反映在股票價格的異常波動上,股票價格的波動性可以作為股市是否過度投機的一個重要指標。而根據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價格是由供求關系來決定的。但是,這里所說的供給和需求都是指有效供給和需求,如果供給和需求是無效的,則不能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供給和需求,從而不能對價格形成有效影響。
在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和形成過程中,由於歷史和體制原因,我國上市公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股本結構,即國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的絕大部分且不能上市流通。對於股票市場而言,這些不能流通的國有股,並不構成現實的市場供給,這必然會對我國證券市場上股票價格的形成和變動產生影響。本文即從我國股票市場上的過度投機現象出發,通過理論和實證分析,論述了我國上市公司獨特的股本結構與股票價格的相關關系,特別是這種獨特的股本結構對我國股市過度投機的影響。
本文的內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問題」,主要通過與日本證券市場的相關數據的比較,論述了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性,這種投機性甚至超過了日本股票市場在泡沫經濟形成和發展時期(1985-1989)被公認是存在嚴重過度投機的程度。這樣的一種過度投機市場,必然會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危害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治理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
第二章「股票價格波動的理論基礎」,主要從馬克思的理論般價出發,從理論方面研究股票價格的現實形成機制。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股票價格問題進行了深刻的理論分析,揭示了股票價格形成的本質。但是馬克思的股票價格理論僅僅適用於解釋理論般價的形成,因為馬克思是以完全競爭市場為假設前提得出股票價格取決於股息和利息率兩個基本因素的結論。完全競爭市場的不現實性,使得我們必須研究股票市場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股票價格的決定機制。在現實股價中,股票的市場供求成了決定股票價格的主要因素。供求決定價格,是經濟學中的一個基本原理,問題的關鍵是要找出供求背後的因素。比如,經濟周期、政府宏觀經濟調控、貨幣供給甚至環境保護意識都會影響到股票價格的變動。因此,現實股價的決定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合力的結果,而我國股市獨特的股本結構是造成股價現實變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第三章「我國上市公司獨特的股權結構對股票價格的影響」,主要分析了由於歷史原因,形成了我國上市公司獨特的股本結構。這種股本結構的獨特性,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國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的絕大部分且不能上市流通。形成我國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獨特性的原因大體可以歸結為三方面:第一,我國目前的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原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的結果,這形成了國有股問題的發端;第二,在股份制改造的過程中,由於對公有制主體地位認識的偏差,形成了國有股佔大頭且不流通的局面;第三,處理國有股問題時的遲疑,造成了目前國有股問題積重難返的局面。國有股占上市公司股本結構的絕大部分且不上市流通,使通過股票市場的收購兼並難以進行,股票投資失去了支配性工具的功能;同時,上市公司的有效治理結構難以建立,公司的業績普遍下滑,股票投資失去了收益性工具的功能。這樣的必然結果是股票投資只能作為投機性工具,從而在制度上內生了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現象。
第四章「股本結構對股票價格影響的實證分析」,通過市場統計數據的實證分析,論證了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與股票價格的關系。把股票市場價格變動幅度,按不同流通股本規模進行分類,通過比較在長期市場上、市場上升時期、市場回落時期的股價變動數據和漲跌幅排名,驗證了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是影響股價變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通過實證分析,得出了小盤股公司的股票在行情上漲階段,股票價格上漲幅度要大於中盤股和大盤股,在行情下跌階段,股票價格下降的幅度要小於中盤股和大盤股的結論。這一實證分析的結論,與我們理論分析的結論是基本吻合的。
第五章「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國有股上市流通」,主要論述了通過國有股的上市流通來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從而在制度上消除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問題。國有股的上市流通是一個系統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本文只是對國有股上市流通的三個理論問題進行了回答。我們認為,國有股的上市流通不會影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會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不會導致股市的崩盤。這些理論問題解決了,國有股上市流通,更多的可能只是技術性問題了,可以通過市場來解決。在文章的最後,對國有股上市流通提出了幾個原則性思路:先增量後存量;先小盤股後大盤股;分階段逐步解決;有效增加市場需求。對於國有股上市流通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總之,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對股票價格有著深刻的影響,這種股本結構的獨特性一定意義上造成了我國股市的過度投機現象。因此,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是治理我國股市過度投機的方法之一。而優化上市公司的股本結構,國有股的上市流通,將是其中的一條有效途徑。

Ⅱ 為什麼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權融資偏好

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深度解析

中國上市公司融資時普遍首選股權融資,而較少採用債務融資,表現為強烈的股權融資偏好。例如,中國上市公司熱衷於首次公開發行、過度使用配股額度與價格等。股權融資偏好雖然是企業融資行為的一種,但卻是一種極端的融資行為,而且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已經對其健康成長乃至證券市場的發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中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股權融資偏好,這似乎表明股票融資比債券融資更有利。但是從傳統的融資結構理論來講並非如此,企業發行債券的綜合成本應該更低,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中國上市公司如此偏好股權融資呢?這構成了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之迷」。 制度因素 作為中國證券市場發展主要背景的漸進式經濟轉軌,其實質是一場復雜的制度變遷,而證券市場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本身就是這場制度變遷中的一部分。因此,基於新制度經濟學理論,中國目前的證券市場尚屬於一種籌資制度而非投資制度安排,中國證券市場上的一些反常行為則可以解釋為制度安排存在缺陷,制度建設尚不完善所致。上市公司理所當然利用一切制度許可的方法來合理合法地籌集資金,而置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於不顧。進一步從制度性因素的角度去分析中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原因,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股權融資軟約束。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成本相當低,即使這個很低的成本也沒有硬約束。因為上市公司具有充裕的權益資金,在現有資本市場弱有效與投資理性不足的情況下,股權融資成本是一種軟約束而帶來的軟成本,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零成本。這些與政府關於股利的政策與規定的缺陷,以及會計制度的不嚴格有關。相比之下,債務融資成本是一種硬約束,而且債務融資中的長期負債成本比流動負債成本又高得多。 第二,股票發行制度不符合市場經濟規律。近年來,中國股票市場發行體制經歷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從原來的「額度控制,行政選擇」的審批制過渡到現在的核准制,股票市場的發行體制已逐步實現了市場化。但中國的核准制過多地強調人為因素,而非市場因素,而且中介機構的作用沒有得到實質性加強。這導致了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中的許多問題,如扭曲資源配置、誘發違規行為、增加交易成本等。由於制度慣性的存在,上市公司把配股、增發新股等當成管理層對其經營業績好的一種獎勵。因此,在這樣的制度背景下,上市公司的經營者不顧融資成本,不創企業價值,而只是為了獲取額度「製造出」好的、符合配股或增發新股的業績。 第三,對上市公司考核制度的不合理。這種不合理,使公司不注重優化融資結構。上市公司的管理目標應該是實現股東利益和企業價值最大化,但中國上市公司的管理及投資者衡量企業經營業績,依然習慣以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作為主要依據。企業的稅後利潤指標只考核了企業間接融資中的債務成本,未能考核股權融資成本,即使考核也很低,甚至為零。因此,上市公司總是厭惡債權融資而偏好股權融資。這種以利潤為中心的效益會計核算體系已經不能完全反映上市公司的管理及經營業績。 產業因素企業的產業特徵也是影響其融資偏好的重要因素,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所面臨的產品市場的競爭不同,而產品市場競爭通過影響上市公司收入來影響企業的資本結構與融資選擇。 產業因素對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影響 按照生產配置資源原則,資金理所當然地會流向那些經營能力高、業績成長性好的公司。但在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上市公司屬於相對成熟、成長性有限的公司,卻符合增發條件,在這種情況下,給予他們增發資格,顯然並不是資金的有效率配置。另外還有上市公司增發新股募集資金的使用問題。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符合法律法規與信息披露的要求下,原則上,募集資金的使用屬於上市公司自主權的范圍,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以及資產結構的調整要完全取決於股東的意願。但是,在中國證券市場不成熟的情況下,過於寬松的增發約束容易導致上市公司對廣大投資者的欺詐或其他違規行為,管得多了又違背市場經濟的准則,如上市公司由於激烈競爭導致行業的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即使有好的投資項目也不能融資是一種很大的效率損失。同時,過多地強調募集資金主營業務方向的使用比例,容易導致產業結構固化的結果等。因此,在轉型期的證券市場監管應該持有一個動態調整的政策以適應轉型期的產業組織變化。 中國的產業組織在激烈變化之中,表現出一種利潤率隨企業規模增加的現象。從融資的角度來看,大企業的融資條件更為便利,因而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了優勢,這表現為大企業可以有足夠資金進行研發、市場開發等。從這個意義上說,產業組織與融資結構之間的互動是影響融資行為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例如家電行業,一方面,由於競爭的加劇,利潤率越來越低,資金利潤率低於債務利率,如果採用債務融資,很容易陷入財務困境,而且收益不穩定,面對著包括需求不足、消費偏好轉換和同類產品競爭,以及產品快速更新換代的技術風險;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進入,使得技術進步加快,企業要保持競爭力,需要加大研發的投入,中國企業在研發方面投入嚴重不足,因此企業需要持續投資,開發新產品,升級產品及製造工藝,提高製造效率降低成本,爭奪市場份額。而且研發的投入數量大,風險大。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中,這些行業的企業為了避免陷入財務困境,必然減少債務的融資量。 在競爭激烈、價格戰頻繁的行業,企業當前資本結構將影響後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高財務杠桿對企業後續投資能力與價格戰的財務承受能力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使得公司處於經營與戰略上的劣勢。僅經營效率高並不能保證企業生存,只有經營效率高兼備與財務資源充足,即財務杠桿低的企業才能長期生存。當前選擇股權融資有助於在盈利能力與現金流下降時,保持再投資能力;更進一步,如果競爭對手選擇股權融資,選擇債務融資可能會促使競爭對手發動價格戰、營銷戰來逼迫企業退出。而壟斷性行業,例如公用事業,產品不存在研究開發、更新換代和市場營銷問題,收益的風險主要來自需求不足,而不是競爭。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比較穩定,利潤率較高而且穩定,債務融資一般不會導致財務困境。所以這些行業可以用債券融資來支持企業的發展。 產業分布與企業融資行為關系① 以1995-2003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所有數據除了另有說明外,均來自中國股票市場研究(CSMAR)資料庫。在研究不同行業的融資結構是否存在差異時,選用的數據是2000-2003年的加權平均資產負債率,樣本行業中剔除公司數少於20家的行業。為了使計算結果不受異常值的影響,除了另有說明,我們把總資產負債率大於1的公司和被列為「ST」和「PT」公司,以及資料庫中資料不詳的公司剔除在樣本公司之外。 表1顯示,資產負債率較高的行業有房地產業、建築業、批發及零售貿易業,其平均資產負債率均在50%以上;而近幾年的數據在50%以上的行業有信息技術業;總資產負債率較低的行業有採掘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社會服務業以及傳播與文化產業,這些行業的年平均資產負債率都在40%以下,採掘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最低,這是由於前五個行業為固定資產需求很高、經營穩定的傳統行業,因而負債比率也較低。後兩個行業為投資需求較少的服務業,因而負債較低;其他行業的平均資產負債率介於兩者之間,即在40%-50%之間。可見,各個行業的負債水平都與其行業特徵相一致。各行業負債的相對水平也大都和Bradley等(1984)對美國的研究相一致,但其中公用事業在美國屬管制行業,負債率較高,而中國的水電煤氣生產供應業卻負債率很低,原因可能在於中國這些行業受管制較少而利潤較高,穩定的高利潤使公司負債較少。 不同行業總負債率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在進一步檢驗不同門類總負債率間的差異性時發現,除了農林牧漁業與社會服務業、社會服務業與綜合類、製造業與信息技術業、製造業與社會服務業、電力煤氣及水的生產、水供應業與社會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業與社會服務業、信息技術業與綜合類、批發和零售貿易與綜合類、房地產業與綜合類之間的資產負債率之間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以外,其他部門之間的資產負債率均存在顯著性差異。綜上所述,在不同產業結構下、不同財務杠桿下,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差異性顯著。公司所屬行業是決定公司融資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產業特徵因素或是行業因素能夠很好的解釋中國部分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行為。 股權結構因素 上市公司融資不僅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還受公司股權結構的影響。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呈現出以下幾方面特徵:股權結構相當復雜。上市公司的股份除了公開發行與交易的社會公眾股外,還有內資股與外資股,流通股及非流通股,國家股、法人股、內部職工股及轉配股,A股、B股、H股及N股等區分,且呈現同股不同價、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等狀況。表2顯示,1995-2003年中國流通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而且還略有下降。在總股本中還有近三分之二的股票不能上市流通,股權過分集中。 我們用上市公司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來衡量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情況。表3、表4顯示了1995-2003年間實施配股的上市公司、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股權集中狀況以及同期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總體狀況。結果表明:1995-2003年,配股公司前三大股東的持股比率普遍高於上市公司的整體水平,並且大部分配股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要高於40%,有的年份的最高值甚至達到90%以上,這表明實施配股的公司的股權集中度相對較高,大股東擁有絕對的控制權。1998-2003年間實施增發新股的上市公司的前三大股東持股比率的平均值普遍要高於上市公司的總體水平,顯示出其股權的高度集中,大股東有絕對的控制權,增發流通股對公司的總體控制權影響不大。總之,配股和增發行為與公司的股權集中度也就是股權結構有一定的關聯性,公司的融資決策顯然基本上由大股東操縱。 中國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權結構影響到其融資行為。因為國有股、法人股、社會流通股與外資股各自有著不同的目標函數,故融資方式偏好也不盡相同,進而影響著上市公司的融資結構。國有股股東占控股地位的企業,在進行融資決策時會根據其自身的目標函數來進行。當與其他股東目標函數沖突時,其控股地位使它們常常會損害其他股東的利益。由於國有股和法人股非流通性,其利益所在不是股票市場價格的上升,而是賬面價值,即每股凈資產,而社會流通股股東只能通過股票市場價格的上漲或股利來獲利。非流通股的轉讓以凈資產為基礎確定,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政府機構,其目標多重化,行為方式沒有市場化,非流通股股東的財富最大化是以凈資產的大小來衡量的,而發行股票融資的高溢價必然導致凈資產的成倍增加,導致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而債務融資則有定期還本付息的「硬約束」,這將會對它們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因此,國有控股公司對債務融資呈現出較為厭惡的態度,再由於中國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處於絕對地位,因此上市公司對股權融資的偏好也就不足為奇。 結論與政策建議 股權融資偏好是我國上市公司在其融資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共同作用的非常復雜的綜合結果,影響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制度因素、產業因素及股權結構因素是我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產生的最直接,抑或最重要的原因,它們交織在一起,共同驅動了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偏好。通過前文分析,我國上市公司存在的強烈股權融資偏好,對公司自身與資本市場產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否定股權融資對上市公司及整個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作用,更不能因此抑制股票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及上市公司的股權融資。 目前我們所要做的是如何營造一個良好的上市公司融資的內外環境,規范上市公司的融資行為,使其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及發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股權融資和債權融資的比例,糾正其不合理的股權融資偏好,將寶貴的股市資金配置到真正需要資金而又能帶來良好效益,同時給投資者以豐厚回報,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第一,調整股權結構。這是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結構的必要條件。股權改革的目標應該是國有股從大多數企業退出或減少,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但是,股權也不能太分散。許多研究已經表明,在類似中國這樣的對投資者的法律保護不健全的國家,股權的適度集中有助於提高公司治理效率,而且股權應該集中在以非國有股權為主的機構投資者手中,並使機構投資者持有的股票能夠流通,這既是中國國有企業產權改革的需要,也符合公司治理機制的效率要求。 第二,完善證券市場退出機制。發揮證券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關鍵是要充分發揮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在證券市場中的作用。上市公司不僅有進,更要有出,通過不斷的吐故納新來優化上市公司的結構,從而發揮其資源配置的作用。 第三,完善投資者結構。與機構投資者相比,個人投資者的力量無法與機構投資者相抗衡。在相關市場機制不完善的情況下,就會導致機構投資者利用資金優勢和掌握的信息優勢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必須努力將中國資本市場改造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這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券商實力、構造多元化的投資基金群體引入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等。 第四,健全法制、法規與政策環境。具體工作包括:完善新股發行、配股及增發規則。如規定參與各方的權利與義務、規定只有發放股利的公司才有資格再融資等;加強信息披露管理。加強信息披露管理,構建信號傳遞機制,是降低融資結構優化成本的有效手段,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現有相關法律法規,由於在制定時的條件所限,所涉及的內容都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徵,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部分條例在新的時期已迫切需要重新修訂。

Ⅲ 恆大地產股票代碼是多少

股票代碼:03333 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恆大集團的下屬控股企業,是集團的地產業務主體,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恆大集團是集地產、金融、健康、旅遊及體育為一體的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達萬億, 年銷售規模超4000億,員工8萬多人,解決就業130多萬人,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地產項目500多個,已成為全球第一房企 。
拓展資料:
一. 恆大: 恆大集團是集房地產、金融、健康、旅遊、體育於一體的財富500強企業集團,總資產上萬億,年銷售額超4000億,員工8萬餘人,就業崗位130多萬個,在全國180多個城市擁有500多個房地產項目。它已成為全球第一家房地產公司恆大房地產集團的股權結構。許家印BVI(英屬於維爾京群島)公司絕對控制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恆大恆大, 中國,通過國內公司廣州市超豐收購物業,該公司由BVI公司100%擁有。超豐地產擁有廣州市凱隆置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凱隆地產擁有恆大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
二、恆大股票: 10月4日,中國恆大、恆大物業在港交所發布短暫停牌公告據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恆大物業營業收入約78.73億元,同比增長約68.3%;期內股東應占利潤約19.35億元,同比增長約68.6%,基本每股收益0.18元。8月份,恆大物業簽約銷售金額380.8億元,簽約銷售面積534.1萬平方米。2021年1-8月累計簽約銷售金額4386.5億元,簽約銷售面積5379萬平方米。停牌前,恆大物業報5.12港元/股,總市值553.5億港元;中國報每股2.95港元,總市值390.9億港元。
最後說一下,恆大在中國擁有員工80000餘名,擁有8萬多名員工,92%以上的工程和管理人員擁有本科以上學歷。擁有中國,一流的房地產開發公司,中國,一流的建築設計研究院,中國,一流的建築施工公司,中國一流的建築監理公司,中國一流的物業管理公司
恆大地產的股權結構,許家印通過BVI(英屬維爾京群島)公司絕對控股在港股上市公司中國恆大(注冊地:開曼群島 ),而中國恆大又通過BVI公司安吉有限100%持股內資公司廣州市超豐置業,超豐置業又100%持股廣州市凱隆置業,凱隆置業100%持股恆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2017年8月1日,恆大集團總部正式從廣州搬遷至深圳南山區。

Ⅳ 股票的種類有哪些

1、按照股票的上市地點的股票分類:A股、B股、H股、N股、S股等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 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
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H股,即注冊地在內地、上市地豐香港的外資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外資股就叫做H股。依此類推,紐約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N,新加坡的第一個英文字母是S,紐約和新加坡上市的股票就分別叫做N股和S股。
2、按公司業績的股票分類 :績優股
績優股就是業績優良公司的股票,但對於績優股的定義國內外卻有所不同。在我國,投資者衡量績優股的主要指檔是每股稅後利潤和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
一般而言,每股稅後利潤在全體上市公司中處於中上地位,公司上市後凈資產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連續三年顯著超過10%的股票當屬績優股之列。 在國外,績優股主要指的是業績優良且比較穩定的大公司股票。這些大公司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在行業內達到了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形成了經營規模優勢,利潤穩步增長,市場知名度很高。
績優股具有較高的投資回報和投資價值。其公司擁有資金、市場、信譽等方面的優勢,對各種市場變化具有較強的隨和適應能力,績優股的股價一般相對穩定且呈長期上升趨勢。因此,績優股總是受到投資者、尤其是從事長期投資的穩健型投資者的青睞。 與績優股相對應,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這類上市公司或者由於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於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
3、按股東權利的股票分類:優先股、普通股、後配股
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分配紅利和剩餘財產時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份。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
優先股的主要特徵有三:一是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
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優先股的優先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股息領取優先權。 股份公司分派股息的順序是優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後。股份公司不論其盈利多少,只要股東大會決定分派股息,優先股就可按照事先確定的股息率領取股息,即使普遍減少或沒有股息,優先股亦應照因分派股息。
(2)剩餘資產分配優先權。股份公司在解散、破產清算時,優先股具有公司剩餘資產的分配優先權,不過,優先股的優先分配權在債權人之後,而在普通股之前。只有還清公司債權人債務之後,有剩餘資產時,優先股才具有剩餘資產的分配權。只有在優先股索償之後,普通股才參與分配。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為了適應一些專門想獲取某些優先好處的投資者的需要,優先肌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式。主要分類有以下幾種:
(1) 累積優先股和非累積優先股。 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後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來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給。對於非累積的優先股,雖然對於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於普通股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該年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分配時,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後年度中予以補發。一般來講,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 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當企業利潤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還可以跟普通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 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 可轉換的優先股是指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優生股轉換成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 可收回優先股與不可收回優先股。 可收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生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發生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優先股。
普通股是「優先股"的對稱,是隨 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基投資利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後根據股票發生公司的經營實積來確定,公司的經營實積好,普通股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就商;而經營實積差,普通股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點概括為如下四點:
(1) 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預期年化利率甚至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 也中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
(2) 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
(3) 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 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
(4) 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 那麼你就有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 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 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 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北, 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 私人持有的股票投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4、按票面形態的股票分類:記名股、無記名股、面值股
記名股:這種股票在發行時,票面上記載有股東的姓名,並記載於公司的股東名冊上。記名股票的特點就是除持有者和其正式的委託代理人或合法繼承人、受贈人外,任何人都不能行使其股權。另外,記名股票不能任意轉讓,轉讓時,既要將受讓人的姓名、住址分別記載於股票票面,還要在公司的股東名冊上辦理過戶手續,否則轉讓不能生效。顯然這種股票有安全、不怕遺失的優點,但轉讓手續繁瑣。這種股票如需要私自轉讓,例如發生繼承和贈予等行為時,必須在轉讓行為發生後立即辦理過戶等手續。
無記名股:此種股票在發行時,在股票上不記載股東的姓名。其持有者可自行轉讓股票,任何人一旦持有便享有股東的權利,無須再通過其他方式、途徑證明有自己的股東資格。這種股票轉讓手續簡便,但也應該通過證券市場的合法交易實現轉讓。
面值股:有票面金額股票,簡稱金額股票或面額股票,是指在股票票面上記載一定的金額,如每股人民幣100元、200元等。金額股票給股票定了一個票面價值,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確定每一股份在該股份公司中所佔的比例。
無面值股:也稱比例股票或無面額股票。股票發行時無票面價值記載,僅表明每股占資本總額的比例。其價值隨 公司財產的增減而增減。因此,這種股票的內在價值總是處於變動狀態。這種股票最大的優點就是避免了公司實際資產與票面資產的背離,因為股票的面值往往是徒有虛名,人們關心的不是股票面值,而是股票價格。發行這種股票對公司管理、財務核算、法律責任等方面要求極高,因此只有在美國比較流行,而不少國家根本不允許發行。
5、按股投資主體的股票分類: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分為國有股、法人股和社會公眾股。 國有股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以國有資產向公司投資形成的股份,包括以公司現有國有資產折算成的股份。由於我國大部分股份制企業都是由原國有大中型企業改制而來的,因此,國有股在公司股權中佔有較大的比重。
法人股指企業法人或具有法人資格的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以其依法可經營的資產向公司非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法人股平均佔20%左右。根據法人股認購的對象,可將法人股進一步分為境內發起法人股、外資法人股和募集法人股三個部分。
社會公眾股是指我國境內個人和機構,以其合法財產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權部分投資所形成的股份。 我國國有股和法人股還不能上市交易。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要轉讓股權,可以在法律許可的范圍內,經證券主管部門批准,與合格物機構投資者簽訂轉讓協議,一次性完成大宗股權的轉移。由於國家股和法人股占總股本的比重平均超過70%,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取得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股權,收購方需要從原國家股東和法人股東手中協議受讓大宗股權。 除少量公司職工股、內部職工股及轉配股上市流通受一定限制外,絕大部分的社會公眾股都可以上市流通交易。

Ⅳ 怎樣解決我國國有上市公司「一股獨大」所造成的控股股東主導型內部人控制問題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很多的不足,上市前大部分是由國企轉制而來的,在公司治理結構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企業增強競爭力、保持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是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和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針對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建議。
1我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問題
1.1股權結構存在「一股獨占、一股獨大」的問題
在國有股「一股獨占、一股獨大」的情況下,董事會是由第一大股東所控
制的,第一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越多,其所佔有的董事會席位也越多,而這第一大股東一般是國家股或受政府控制股的法人。在此股權結構下,在董事會中形成了代表國家股或政府控制的法人股的「關鍵人」控制局面,這就很難建立起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而現在的上市公司雖然吸收了一些非國有股份,但其中不少公司由於國有股所佔份額仍然過大,非控股股東在董事會中的發言權很小,他們的利益住在難以保證。1.2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問題」

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絕大部分是由國企改制而來,由國有資本相對或絕對控股。國有上市公司作為名義上的現代股份公司,雖然都設立了由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所組成的企業組織管理機構,但其中大部分公司的董事會和經理層成員兒乎是由原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原班人馬組成,絕大多數公司的監事會主席都是工會主席或黨委領導。在這種存有明顯缺陷的組織結構下,經理層受不到嚴格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上市公司「內部人控制」的產生和當前,我國的國企上市公司已成為國有經濟的骨幹力量,但國企上市公司治理結構還不完善,在公司控制權配置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認為,要處理好國企上市公司控制權配置的問題,首先應抓好股權控制結構這一重要環節,進而不斷完善國企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增強國有經濟的實力。
國企上市公司股權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及後果
(一)內部人控制
我國的國企上市公司股權結構既不同於英美式的股權分散模式,也不同於德日式的法
人間交叉持股的股權集中模式,而是「一股獨大」式的國有股權高度集中,並進而出現內部人控制現象。國有股「一股獨大」的現象,為公司領導層形成內部人控制提供了土壤。由於我國的國有企業實行股份化改造時大多採取了剝離非經營性資產、以原國有企業作為唯一發起人組建股份有限公司的辦法,國家在大多數國企上市公司中擁有高度集中的股權。在這種情況下,原國有企業作為上市公司的唯一發起人或絕對控股股東,在「資本多數表決制」的規則下,很容易控制董事會的選舉權。董事會中除少數董事由其他人擔任外,大部分成員都是原企業的領導,董事長大多為原企業的廠長或經理。有的公司董事會成員則是由政府部門指派。政府部門除了向公司派董事、董事長外,甚至還向公司派(總)經理、副(總)經理,打亂了公司控制權的配置規則。一般來說,國有股、法人股越集中,內部人控制就越強。
通過觀察滬深股市可以發現,經過股權分置改革,中國股票市場進人全流通時代後,上市公司股本被人為地割裂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但是,全
流通市場環境並未改變國企上市公司國有股「一股獨大」的局面,尤其是在股權分置改革

Ⅵ 中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現狀、融資現狀,理論界和實務界如何解釋上面的現象拜託各位了 3Q

(一)目前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的基本現狀 1.股權結構的含義。股權結構是指各股票投資主體所擁有股票的種類和數量在目標投資企業全部股份中的分布構成,表現了以財產所有權為基礎的各不同持股主體之間的所有權構成。 2.股權結構的分類。(1)集中型股權結構。集中型股權機構的特點是股權高度集中於一個或幾個大股東手中,中小股東所佔份額很小;(2)分散型股權結構。分散型股權結構的特點是股權分布分散,股東數量較多,單個股東的作用有限;(3)階梯型股權結構。股權相對集中於一定數量的股東手中,股權分布呈現從高到低的階梯形態,各個股東以其持股水平為依據,決定其行使權利的努力程度。 3.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目前,在國內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大致包括以下三大類股份: (1)原發起人持有的尚未上市流通股份(發起人股),主要包括國家股, 內資發起人持有的股份,外資發起人持有的股份,其他發起人持有的股份;(2)非發起人持有的未上市流通股份(非發起人股),主要包括上市前募集的法人股(募集法人股),上市後形成的轉配股(轉配股),上市期限已確定的內部職工股(職工股),其他未上市流通的股份;(3)已上市流通的股份,主要包括A股, B股,和H股。 (二)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特點 1.未流通股股本比重大。未流通股股本在上市公司總股本中的比重相當大,截至2000年底,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未流通股占總股本的38%,雖然未流通股在總股本中所佔比重在最近幾年中有下降的趨勢,但是仍然維持在相當高的比重,在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仍占絕對優勢。 2.國家股股本占絕對優勢。國家股股本在上市公司總股本中佔有絕對優勢, 1997年國家股在上市公司總股本的比重為32.60%,期間雖略有下降,但在2000年又達到了37.32%的高峰,且一直處於第一大股東地位。 3.法人股比重相對較高。法人股股權在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中的比重相當高,基本維持在25%~30%;在1997-1999年度法人股比例有逐步上升並超過國家股的趨勢,但在2000年國家股比重再一次與法人股拉開了差距,這表明在2000年度上市的公司中,國有企業仍然占據多數。 4.流通股比重較低。流通股股本在上市公司總股本中所佔比重較低,流通股最主要是A股,A股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變化幅度並不是很大,這反映了中央政府近些年來所採取的「穩步減持國有股比例,增大可流通股份比例」的政策取向。 (三)我國企業股權結構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1.股權分置。首先,股權分置(人為地劃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造成市場定價畸形是產生股價泡沫的制度根源。其次,股權分置是流通股股東與非流通股股東地位不平等的制度基礎。最後,股權分置造成一股獨大,就沒有辦法徹底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 2.股份種類過多。中國上市公司股本結構中的股份種類過於繁多,流通股(A股、B股、H股)因流通市場的不同而彼此處於分割狀態,有著各自不同的市場價格,無法遵循同股同利、同股同權、同股同價的原則。 3.股權的高度集中性。中國上市公司的股權向國有股呈現高度集中性,國有股股東是大多數上市公司唯一的大股東,這導致股本結構中各大股東之間的實力分布極不平衡,產權多元化特徵不明顯,缺乏形成權力制衡的產權基礎,極易造成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侵蝕。 4.證券市場市場化程度較低。目前,我國股市仍是一個政府調控色彩過濃的「政策市」,證券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很低,由於莊家的操縱和散戶的非理性投機行為,人為造成中國股市頻繁的異常波動,影響證券市場的運作效率。 (四)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優化方向 1.股票全流通和國有股投資的優化。解決股權分置,其核心要義是賦予非流通股流通的權利,摒除同股不同權。只要股票具有了正常的流通性,就會自然而然的形成「同股同權,同股同利」的本來經濟局面。 2.統一股份種類。統一股票市場涉及許多具體問題,如國有股、法人股的流動問題,A股和B股的對接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A股與B股的接軌不是短期能夠實現的。首先,A股與B股接軌的前提是人民幣資本項目下的自由兌換,實現其還需時日;其次,A股與B股市場的對接對於投資者的風險難以預料,這些都會影響二者的順利接軌。 3.大力培育合格的機構投資者。對於發展中的中國證券市場而言,由數個適當身份的大股東持有公司適度集中的股權可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有利於公司績效的改進。所以,政府部門在減持國有股的過程中,應積極推進各類基金組織的發展,培育機構持股者的力量。 4.發展銀行持股模式。銀行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利益相關者,它參與公司治理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首先,銀行自其產生以來就是公司最大的資金支持者。其次,銀行相對其他利益相關者更關注企業的經營活動,因為企業經營狀況直接影響著銀行本息的償付。再次,銀行更有能力和動力參與公司治理結構,銀行具有在人員、資金、設施等方面的強大優勢,同時,通過參與公司治理結構,銀行可以獲取更大、更長遠的利潤回報。最後,銀行參與公司治理,有利於公司的全面發展。 (五)中國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業績水平 全國工商聯經濟部和中華財務咨詢有限公司25日在此間發布2010年度「中華工商上市公司財務指標指數」。數據顯示A股主板與中小板上市公司整體盈利能力從2007年至2010年呈V型變化趨勢。中國整體經濟持續向好各 行業 盈利能力平穩增長。 該指數自2008年5月以來每半年發布一次。本期指數依據23個行業1772家A股主板、中小板非ST上市公司其中民營企業835家和209家A股 創業板 上市公司2010年年報計算得出。本期指數主要顯示特徵為: 一、2007年至2010年全行業平均指數呈平穩上升趨勢與中國宏觀經濟基本走勢吻合。22個行業中14個行業毛利率有所上升其中10個行業的毛利率超越2007年平均水平。 二、主板及中小板的民營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長期償債能力、短期償債能力以及營運能力方面表現均優於國有及其他類上市公司。 三、創業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長期償債能力以及短期償債能力整體表現優於主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 四、在宏觀經濟呈現先降後升發展態勢的20072010年期間醫葯生物、食品飲料以及信息服務三個行業盈利能力依然持續增強。 具體在盈利能力方面餐飲旅遊、醫葯生物、房地產行業位於前三名黑色金屬、有色金屬和商業貿易最低;在成長能力方面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家用電器行業位於前三醫葯生物、餐飲旅遊和公共事業最低;在長期償債能力方面信息服務、電子元器件和醫葯生物行業最低黑色金屬、房地產、商業貿易行業最高。 此外與2009年相比2010年房地產行業平均毛利率增幅最大繼之是紡織服裝、交運設備行業。 (六)中國上市公司經營水平的提高、經營業績的持續增長,有賴於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一、創新是上市公司生存的根基,也是核心競爭力形成和持續的原動力 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要經過長期培育才能形成,在形成過程中,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形成的最主要、最有效方式。 核心競爭力一旦形成,就容易被競爭對手模仿,防止對手模仿的唯一方式是不斷提升和改進核心競爭力的等級,而提升和改進的最有效方法就是持續的創新能力。從小的方面來說,這使得對手模仿時投入大,花費時間長,總是望其項背。 創新要追求的是兩個方面的目標:一是使消費者的價值獲取最大化,獲取最大化的市場份額;二是使創新的發明者和應用者的成本結構發生重大改變,降低成本、擴大利潤空間,提高使用價格武器的主動性,提高市場的話語權,如果有可能還可以在生產產品,或者服務產品上形成行業標准,進而整體提升競爭力。除此之外,企業創新,還包括管理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工藝的創新、機制的創新、新產品研發的創新。 二、創新要具備三方面能力: 一是戰略創新能力。戰略是決定公司成敗的首要因素,公司的成功,不是戰術的成功,而是戰略選擇的正確;公司的失敗,不是戰術的失敗,而是戰略選擇的失敗。公司發展方向和目標選擇正確,成長為行業領導者只是時間問題,公司發展方向和目標選擇失誤,不僅不會實現既定的目標,還會走向消亡。戰略創新是戰略管理最高層次的內容。戰略創新是打破行業傳統和行業習以為常的規則,創造出通常人們認為不可能實現的價值,而成為行業領導者。 戰略創新最為挑戰性的案例是面對整個市場的競爭戰略。上市公司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同行業的公司,而是整個市場,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只有放在更為廣闊范圍來考察,才能夠打造出一流的企業--這種戰略思維人們都認為是不可能實現的,而把人們普遍認為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得以實現,就實現了戰略性的創新。 戰略創新不僅體現在戰略設計的創新,還體現在戰略實施過程的創新,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一整套的行動系統創新的基礎之上。 未來市場競爭中只有兩種企業存在:一種是在價值鏈的某個環節上具有最佳能力要素的企業;另一種是將這些能力要素進行最優化組合的企業。 二是對市場的預測和反應能力,能捕捉和實施把握市場的機會。這種能力最為重要的是適時、適度,領先市場半步,領先競爭對手一步,就能獲取競爭優勢;反之,超前市場需求、高於人的需求升級發展的速度,不僅不會成功,反而會失敗。 舉例來說,IBM在PC機領域的成功、微軟在操作系統領域的成功、英特爾在電子晶元領域的成功,都是適時適度、領先市場半步、領先競爭對手一步成功的範例。反之,施樂公司20世紀70年代就成為在PC機的研發、操作系統的創新領域最早的發明者,但由於當時市場還遠沒有培育出來,無論在人的觀念、意識,還是支付能力方面,都還沒有形成現實的市場需求,這種創新對施樂公司的發展毫無價值。 三是動員和獲取市場資源的能力。公司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對經營資源的佔有和拓展,動員資源的能力是公司發展的條件,動員和組織社會資源,如上市、發債券、戰略聯盟、合資合作、股權互換、兼並收購,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擴大經營能力,實現快速拓展市場的目標。

Ⅶ 華麗家族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結構

2004年6月,經公司股東會審議通過並經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上海華麗家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變更公司名稱為上海華麗家族(集團)有限公司,股權結構為:王偉林、曾志鋒、狄自中、金鑫分別持有75%、10%、10%、5%的股權。2004年9月,股權結構變更為:上海南江(集團)有限公司、曾志鋒、狄自中、金鑫分別持有75%、10%、10%、5%的股權。2007年4月,南江集團將其所持上海華麗家族(集團)有限公司2%的股權,計價500萬元轉讓給陳志堅。股權結構相應變更為:上海南江(集團)有限公司、曾志鋒、狄自中、金鑫、陳志堅分別持有73%、10%、10%、5%、2%的股權。2008年6月,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資產負債整體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並上海華麗家族(集團)有限公司重大重組事宜,並將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華麗家族股份有限公司,從而實現華麗家族的間接上市。業務范圍
華麗家族是崛起中的上海知名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擁有國家建設部頒發的一級開發資質。華麗家族以住宅房地產開發為核心業務,同時涉足建築裝飾、綠化環保等相關產業,並正在拓展商業地產、旅遊地產、工業地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截至2007年9月底,華麗家族累計施工面積60餘萬平方米,累計竣工?和累計銷售面積均超過50萬平方米,累計銷售金額超過50億元。 經營理念:開發的是土地,經營的是藝術,創造的是價值。
設計理念:契合房地產消費品味,引領房地產消費趨勢
核心競爭力:卓越的品牌優勢、豐富的資源儲備、成熟的運營模式
2008年6月,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資產負債整體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並上海華麗家族(集團)有限公司重大重組事宜,並將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華麗家族股份有限公司,從而實現華麗家族的間接上市。
華麗家族自創立之日起,就一直專注於上海中心城區精品住宅的開發,以「開發的是土地,經營的是藝術,創造的是價值」為經營理念,憑借專業和富有活力的團隊,成功開發了「浦東華麗家族花園」、「華麗家族·古北花園」等滬上知名的精品樓盤,累積數年開發的「檀香別墅」項目更是奠定了公司在上海房地產市場的領先地位。
通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和不斷探索,華麗家族逐漸形成了「契合房地產消費品味,引領房地產消費趨勢」的精品住宅設計理念和較為成熟的精品住宅房地產運作模式,主營業務取得了長足進步。公司已經從單個項目開發、單一的上海城區開發的項目型公司,逐漸發展成多個項目同時開發、跨區域開發的集團化運作的專業房地產開發商。

Ⅷ 我國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現狀是如何的

法律分析:我國向國有股傾斜的制度安排,導致了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呈畸形狀態。上市公司股份過度集中於國有股,使得其難以建立起合理的法人治理結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第四十八條 申請證券上市交易,應當向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由證券交易所依法審核同意,並由雙方簽訂上市協議。證券交易所根據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的決定安排政府債券上市交易。

Ⅸ 恆大的股權結構分析

恆大集團以足校球員資產加4億元現金對廣州恆大淘寶足球俱樂部進行了增資。增資後俱樂部股權結構變更為恆大集團持股60%,阿里巴巴集團持股40%。
從企業治理的角度來看,相比原來的五五分成,恆大集團重回控股股東地位,恆大與阿里六四開的股權結構更為合理。如果從更長遠來看,這樣的股權改造或許是在為恆大俱樂部未來的上市鋪路。
在去年阿里巴巴入股時,恆大俱樂部未來上市的設想就已經向外界公布。因為上市公司要求股東的數量應至少為2,因此恆大俱樂部引入阿里這個戰略投資者應是上市的第一步。
因此,當時的五五分成的股權結構只是一個過渡性階段的產物。此番調整股權結構,恆大俱樂部將更符合一個上市前公司的雛形。
另外,恆大集團以4億現金和足校球員加起來增資成為控股60%的股東,恆大俱樂部的估值相比阿里入股時的24億將有大幅度增加,注入資產為公司增值,這似乎也是上市前的常用手段。
恆大俱樂部的上市戰略進行到什麼階段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從目前來看,恆大淘寶俱樂部要想上市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要面臨的,可能俱樂部以球員構成的流動資產多,而固定資產少的資產結構問題。因此,調整資產結構,增加俱樂部固定資產應該是該俱樂部未來的首要任務。

閱讀全文

與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新三板歷史上重大改革 瀏覽:396
自已編寫炒股軟體 瀏覽:471
手機炒股交易怎麼用 瀏覽:380
新三板並購細則浮出水面 瀏覽:451
通常新股上市幾個漲停 瀏覽:320
炒股電腦登入賬號十位 瀏覽:800
陳志平炒股培訓班 瀏覽:445
漲停後還可以買賣嗎 瀏覽:943
炒股佩戴什麼可以發財 瀏覽:996
什麼母嬰店是上市公司 瀏覽:10
全中國上市公司幾家 瀏覽:252
炒股app還可以這樣用 瀏覽:679
說炒股是的人 瀏覽:958
平安證券可以買賣美股嗎 瀏覽:373
股息率與什麼時期股票價格 瀏覽:849
上市公司申請重整 瀏覽:316
科創板基金值得購買么 瀏覽:851
南華期貨首次打開一字漲停 瀏覽:465
證監會上市公司收購兄弟公司 瀏覽:834
新三板律師含金量 瀏覽:989